伤寒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0 17:10: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伤寒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谈伤寒论治疗规律

“厥”在《伤寒论》,尤其是在少阴篇和厥阴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手足厥冷且脏气衰微,和现代医学所指的休克变化相当,而有关休克的微循环学说不断发展,不仅促进现代的临床医学日新月异,也使我们对《伤寒论》治厥的现代意义有了深刻认识。

1厥热胜负的内在联系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指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这是厥的发病机理,具体表现则有寒厥、热厥之不同。

以寒厥而言,在厥阴篇虽设虚寒诸厥与阳气衰微之寒厥比异,但诸厥又无不与寒厥息息相关。无论肝寒上逆,血虚寒厥。冷结下焦,阳虚水停,痰结厥逆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寒厥不同的早期症状。

以热厥而论,用栀子豉汤升津清热,用四逆散疏肝开泄,用小柴胡汤转出少阳,用白头翁汤凉血泄热,用白虎汤清泄阳明,用承气汤荡涤开结,正是针对不同的发热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防热邪内陷[1]。不少人认为四逆散是治热厥之主方。其实四逆散证只是湿热内郁、阳气不达引起。由此所致之厥并不伴有内脏功能衰竭,属热厥之轻症,故用四逆散尚能调畅气机,转阳外出,若热重厥深者,则难以胜任。

厥微热微、厥深热深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正气不衰的条件下,根据厥之微甚推测热陷的深浅,或者是根据邪热的轻重推测厥之发展。就是说,热微则反应轻微故厥微,热深则反应强烈故厥深。其二是在正气不支的情况下,热微则阳损轻微而厥微,热深则阳耗太甚而厥深,实际是一种病机的相续。临床上的感染性休克,肛趾温差越大,往往病情越重,可以说是厥微热微,厥深热深。当病情加重时,由于血液灌流不足,多伴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衰竭,自然表现出脉微气促、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目眩自冒、小便不利等症。这种厥深热深,与其说是阳胜阴格之假厥,莫如说成是邪盛正衰、热厥向寒厥的过渡更为恰当。

查看全文

伤寒论中治呕法论文

【关键词】呕吐;《伤寒论》;胃气上逆

呕吐既是一个病名,又是一个症状,在《伤寒论》中则多指一种症状而言,其表现有微呕、干呕、喜呕、呕逆、呕不止、呕渴、吐利等。对于呕吐一症,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记载有数十条经文,并且针对不同病因辅以相应的方药,足见该症在临床治疗上的普遍性及指导意义。

从病机角度来讲,无论是外感或内伤,呕吐的根本病机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引起呕吐的病因,则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外感表证、里热、虚寒、寒热夹杂以及水饮。针对这5个病因,仲景采用了不同的治法,分述如下:

1解表

《伤寒论》条文3“太阳病——呕逆——名为伤寒”,条文12“太阳中风——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条文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此三条文中所出现的呕逆皆因风寒之邪侵胃腑,胃失和降而上逆所致,因此治疗关键当以解表为主,表邪即去,其呕自止。总的治则当以解表为主,但解表之法又有所不同。如条文12“鼻鸣干呕”是因风邪袭表,表邪不解,影响胃腑所致,同时还会出现发热、恶寒、自汗出,脉浮缓的太阳中风证的表现,因此治疗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即祛风,使邪去正安,其呕自止。条文33“但呕”则起因于风寒表实证,风寒之邪影响胃腑,胃气上逆使然,同时也会出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脉浮紧的太阳伤寒证表现,此治法不同于条文12,与葛根加半夏汤来发汗解表,降逆止呕。

2清热

查看全文

伤寒论中呕吐治疗研究论文

【关键词】呕吐;《伤寒论》;胃气上逆

呕吐既是一个病名,又是一个症状,在《伤寒论》中则多指一种症状而言,其表现有微呕、干呕、喜呕、呕逆、呕不止、呕渴、吐利等。对于呕吐一症,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记载有数十条经文,并且针对不同病因辅以相应的方药,足见该症在临床治疗上的普遍性及指导意义。

从病机角度来讲,无论是外感或内伤,呕吐的根本病机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引起呕吐的病因,则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外感表证、里热、虚寒、寒热夹杂以及水饮。针对这5个病因,仲景采用了不同的治法,分述如下:

1解表

《伤寒论》条文3“太阳病——呕逆——名为伤寒”,条文12“太阳中风——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条文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此三条文中所出现的呕逆皆因风寒之邪侵胃腑,胃失和降而上逆所致,因此治疗关键当以解表为主,表邪即去,其呕自止。总的治则当以解表为主,但解表之法又有所不同。如条文12“鼻鸣干呕”是因风邪袭表,表邪不解,影响胃腑所致,同时还会出现发热、恶寒、自汗出,脉浮缓的太阳中风证的表现,因此治疗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即祛风,使邪去正安,其呕自止。条文33“但呕”则起因于风寒表实证,风寒之邪影响胃腑,胃气上逆使然,同时也会出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脉浮紧的太阳伤寒证表现,此治法不同于条文12,与葛根加半夏汤来发汗解表,降逆止呕。

2清热

查看全文

伤寒论治疗肾脏疾病论文

【摘要】探讨了《伤寒论》中所涉及的治疗肾脏疾病的大法和代表方剂在临床中应用的疗效,旨在对中医肾病专业同行有参考作用。提出运用《伤寒论》方治疗肾脏疾病,只有紧紧把握住不同方证的病机、主症特点,辨证论治,才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关键词】《伤寒论》经方肾脏疾病

《伤寒论》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医疗活动。清代医家柯琴曾说:“仲景约法,能合百病,不专为伤寒一科耳”。后世医家将其扩大用途,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笔者结合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诊疗及应用经方处理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医疗实践报道如下。

1疏利三焦,通阳化气

《伤寒论》中小柴胡汤原用于少阳证,该方和解少阳,寒温并用,协调升降,扶正达邪,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功效;五苓散原为太阳蓄水证而设,药用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五味,具有健脾利水,通阳化气的作用,仲景主要用以治蓄水证及痰饮、水湿证。现代医家根据小柴胡汤、五苓散方义及所主病证,灵活化裁,对其运用已远远超出《伤寒论》所提示的范围。因两方配合使用具有确切的利尿效果,现代临床常应用于慢性肾脏疾病治疗中,尤其多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且疗效确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后期,由于浊毒壅盛,阻滞气机,使清阳不升,浊阴不能外排而潴留体内,形成浊毒侵犯各个脏腑、充斥三焦之证。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发现两方合用组成的柴苓汤,可扶正达邪,疏利三焦,助膀胱气化,通调水道,利湿泄浊,与慢性肾衰的正虚邪恋,浊毒弥漫三焦的病机相合,故而取得较好疗效[1],可降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改善肾性贫血,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纠正氨基酸失调,缓解和改善临床症状,有在临床推广运用的价值[2]。

2温阳利水

查看全文

浅议伤寒论教学的应用

本文作者:何大群工作单位:襄阳市护士学校

方是基础诸多学者认为《伤寒论》是古代“经方派”的代表,源于古代已亡佚的《汤液经》[3]。书中113方,被后世称为“经方”,其配伍严谨,疗效显著,为后人加减化裁应用广泛,是中医临床的常用方。方证教学的前提就是认真讲解经方的组成用量、组方理论、药物配伍规律,由于《伤寒论》中许多经方被收录入《方剂学》中,还应注重《伤寒论》和《方剂学》的内在联系。在《方剂学》中重点教授经方的组成、配伍和历代临床应用及化裁,而《伤寒论》中重点讲授其与“证”的密切联系,做到各有侧重的同时又相互补充。

首抓主证“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具体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在宏观上表现为特定的症状、体征的有机组合。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根诸内”,形象的揭示了证候与病机的关系。在一个复杂的方证中,常常有多种脉证表现,这时就需要提炼出主要的脉证表现。只有抓住方证的主证,才能明确其基本病机,有利于掌握并灵活地应用该方证。所以在组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首先抓主证。例如通过分析涉及麻黄汤的数条原文后,可知发热恶风寒、体痛、无汗而喘、脉浮紧是麻黄汤证的主证。当临床上出现上述脉证,即可酌情投以麻黄汤。又如脉结代、心动悸为炙甘草汤证之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是小柴胡汤证的主证等等。

方证结合,灵活掌握方与证,乃是《伤寒论》的核心,方是药组成的,而药又是证所产生的,但是证受到客观影响,又有灵活多变的特点[4]。在教学中应以方证为中心,首先全面讲解相关条文内容,让学生掌握各个方证独立的应用指征。再针对每个方证的纵向发展以及方证之间的横向演化关系,依据六经传变、条文次序,对每个方证加以推演论证,使学生从纵横两方面建立起各个方证的内涵和外延概念。同时要求学生树立方证一体的观念,方不离证,证不离方,在实践中能够以方测证,以证测方。归纳概括,全面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有利于将学习任务化繁为简,且这种系统化的提炼更有助于记忆与应用。在《伤寒论》中关于方证的总结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例如一方证涉及多经病的情况,如桂枝汤证在《伤寒论》中涉及太阳病、太阴病、霍乱病篇等,小柴胡汤证涉及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厥阴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等,大承气汤证涉及阳明病、少阴病篇等。将这些条文进行集中归纳后,更加便于全面地掌握这些方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另外还有一些看似相同的主证,治则方药却迥异,可以通过同中求异分析其病因病机。例如五苓散证和猪苓汤证,两个方证皆以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脉浮为主证,但前者属太阳蓄水证,系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人腑,导致膀胱气化不行,水蓄膀胱所致,为表里同病;而后者为阴亏水热互结证,系阳明病误下伤津,邪热深入下焦,热郁水停所致。故前者治以通阳化气行水解表,后者治以滋阴润燥,清热利水。

《伤寒论》方证治法是中医学的核心,也是《伤寒论》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将方证教学应用于《伤寒论》的教学中,通过对比概括、提炼总结等方法,使复杂枯燥的条文化繁为简,纲举目张。不仅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经方,从而更好的学习其辨证论治的精神本质,为今后的临床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得到推广应用。

查看全文

青年教师伤寒论教学能力思考

1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以智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结合。一般能力指教学活动所表现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2]。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对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特点等方面的解析掌握能力,教学设计和准备教学的能力,知识传授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3],根据教学计划和内容的更新及时调控教学策略的能力,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能力,驾驭学科内容和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哲学思辨能力等。在具备上述教学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当具有强烈的学生意识,尊重学生心理、情感、认知的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学生学习特点,努力做到知识的逻辑结构和认知发展有机结合,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伤寒论》成书至今已有1800余年,文字简洁,义理深奥,历代不乏伤寒学研究大家,据不完全统计,《伤寒论》研究的专著已达千余部,可谓汗牛充栋。有人穷其一生亦不能入仲景之门,登仲景之奥堂。作为青年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学历,但伤寒的学问并不能以学历论高低,学术功底尚不深厚,必须谦虚好学,始终不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欲予一升,必有一斗”,深厚的学术功底,渊博的理论知识是教好《伤寒论》的必备条件。背诵是中医学的基本功,尤其是《伤寒论》不能不背诵,398条原文,其中100条是要求学生熟背记诵的,课堂上我们要考察学生的背诵情况,那反过来,作为从事《伤寒论》教学的教师,我们自己是否背诵熟记了呢?这里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笔者始终警醒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做到授课时,对相关条文要脱口而出,“不翻课本,不看教案”,将背诵《伤寒论》作为自己的首要教学能力加以提高。“以教材为本,但不囿于教材”,《伤寒论》教材对条文的解释基本取自为大多数医家和学者所公认的观点,持论公允,故熟悉教材,吃透教材,讲透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始终把研读教材作为提高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但众所周知,历代医家对于中医经典著作的诠释往往“各有千秋”。作为大学教师,不能只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者,从某种角度来讲,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给学生传授更多的“课外知识”更加重要。大学学习亦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习,因此,在讲好教材的同时,有必要引导学生研读历代《伤寒论》注本,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必须熟悉历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异同之处。正是秉持此观点,笔者广泛研读,认真提炼各家注解伤寒之要点、疑点、异点,在课堂教学中提示引导学生去自学研究,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形成“研究式”自学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研究《伤寒论》的兴趣。

3勤于实践,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作为《伤寒论》课程的教师,具备相应的临床实践能力这无疑有利于更好的开展《伤寒论》教学。《伤寒论》之所以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就在于其理法方药的完备,及经方卓越的临床疗效。历代《伤寒论》研究大家亦是在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释伤寒、解伤寒”的,如庞安时、徐大春、尤在泾、刘渡舟、杜雨茂等伤寒大家都在临床上有重要成就。以笔者自身的学习体会而言,《伤寒论》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临床能力,中医理论必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单纯的讲“理”而没有实践的验证,理论就显得苍白无力。病案讨论式教学法是《伤寒论》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但仅仅引用别人的案例是不够的,必须有自己的治验,只有如此,才能对《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有深刻体会,在讨论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解答学生的疑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读好经典,才能做好临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伤寒论》授课教师的临床能力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就高,反之则不然。就此而言,临床能力也是《伤寒论》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始终坚持“学伤寒就是为了用伤寒”,作为青年教师,始终不忘在临床中锻炼自己。勤临床,多临床,积累经验,就是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讲透伤寒之理奠定实践基础。

查看全文

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

1《伤寒杂病论》应用和发展了《黄帝内经》中的诊病、辨证方法

中医学的诊病和辨证方法,虽然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较详尽的论述,但是其具体应用,则体现在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纵观今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理法方药的融会贯通,从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角度看,真正奠定中医学辨证论治基础的当是《伤寒杂病论》。

如:关于望诊,《黄帝内经》云:“察其形气色泽”(《素问·玉机真脏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腑,背曲肩随,府将坏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关于闻诊,《黄帝内经》云:“听音声而知所苦。”

关于问诊,《黄帝内经》云:“临病人问所便。”(《灵枢·师传》);“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素问·疏五过论》)。

关于切诊,《黄帝内经》以大量篇幅论及切脉包括独取寸口和三部九候之法,同时还论及触诊皮肤,腹部,四肢之法。

查看全文

张仲景治心病探究论文

【摘要】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将心病分为“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病证,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治心病的学术思想。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治心病的温补心阳法、温通心阳法、清心安神法、养心安神法、和解安神法、补脾益心法、温中宁心法、疏肝通阳法、温肾宁心法、补肾泻心法、阴阳并补法、化饮行气法共十二法,充分体现了张仲景治心病的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张仲景心病《伤寒论》

心病属“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病证的范畴。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曰:“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心病的学术思想,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现探讨总结如下。

1温补心阳法

心之搏动,脉之通畅,皆赖心阳之鼓动。若心阳虚无力鼓动心脉,则可见心烦,心悸,甚则惊狂。治宜温补心阳。《伤寒论》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本条为下后发汗,津伤太过,阳随津脱,故昼夜烦躁不得眠。干姜附子汤,即四逆汤去甘草,用干姜附子以胜阴复阳,不用甘草,恐其缓助阳之功。《伤寒论》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本条为发汗过多损伤心阳,空虚无主,故心下悸,虚则喜按。桂枝甘草汤用桂枝温阳,炙甘草益气,且可甘缓桂枝温而不热,不致汗出,并可辛甘化阳。《伤寒论》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为误用火疗而复下之,致心阳虚损,心神浮越。方用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温补心阳并镇心安神。《伤寒论》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伤寒脉浮,本应解表,本条为误用火劫,阳气散乱而亡阳,惊狂不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用桂枝汤去芍药以解表,因芍药性味酸收阴柔,非阳虚所宜。加蜀漆以散火邪,加牡蛎龙骨以固亡脱之阳气,并镇浮越之心神。

2温通心阳法

查看全文

半夏在方剂配伍中的作用

1降逆止呕

半夏其性主降,《神农本草经》谓之“下气”;《别录》说其能止“呕逆”,可知半夏具有降胃气而止呕吐之功,为临床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应用,尤常与生姜配伍善疗寒饮(痰)之呕吐。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恶心呕吐;《金匮要略》小半夏汤,主治痰饮犯胃之恶心呕吐;如《金匮要略》半夏干姜散,主治胃寒干呕,吐涎沫;另如《伤寒论》干姜人参半夏丸,与干姜、人参等配伍可治中虚胃寒呕吐。半夏与他药合理配伍,可治各种原因之呕吐:与黄连、橘皮、竹茹同用,可治痰热犯胃,或胃热呕吐,如《温热经纬》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半夏与黄芩、黄连配伍,可治胃热呕吐,如《金匮要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与栀子、黄连、芦根配伍,可治湿热霍乱之呕吐,如《霍乱论》中的连朴饮;与竹茹、竹沥、胆南星配伍,可治痰热呕吐;与人参、大枣等配伍,可治胃虚呕吐,如《金匮要略》大半夏汤;与大黄、枳实、厚朴配伍,可治阳明腑实之呕吐,如《伤寒论》大柴胡汤;与茯苓、橘皮、旋覆花等配伍,可治妊娠恶阻之呕吐,如《备急千金要方》半夏茯苓汤;而治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上逆之“气逆欲呕”,又可与竹叶、石膏、麦冬等相伍,清热生津,和胃止呕,如《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2化痰止咳

半夏味辛性温而燥,善化痰消饮,适用于寒痰、湿痰犯肺所致的咳喘诸证。正如《医学启源》所载:“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疗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方中以半夏与陈皮相伍,佐以茯苓、甘草,共奏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之功。《伤寒论》中治疗表寒里饮之寒痰咳嗽的小青龙汤,半夏与干姜、细辛、五味子合用,以温肺蠲饮,化痰止咳平喘。然而配伍恰当,半夏可用于治疗多种痰证咳嗽,配胆南星、黄芩、瓜蒌仁可治热痰咳嗽,如《医方考》中的清气化痰丸;配茯苓、枳实、天南星等治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痛,喘急咳嗽,如《严氏济生方》导痰汤。

3消痞除满

痞证是患者自觉心下痞满窒塞不舒的病症,常因邪气内陷、或湿热蕴伏、或痰热互结、或虚实互见,寒热夹杂于中而导致气机痞塞、升降失常所致。本品辛开散结,化痰消痞,适当配伍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之痞。若因误下而致邪气乘虚而入,出现寒热互结,虚实夹杂,气机痞塞,阴阳失和之痞,可与黄连、黄芩、干姜、人参等合用,如半夏泻心汤,方中半夏辛温,散结除痞,与干姜一起与芩连配伍,辛开苦降,寒热平调,使升降调,寒温平,阴阳和而痞满消。同样,在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这一类的方剂当中,张仲景同样使用了半夏,均取其辛行温通,滑利走散,除痞散结之效。故成无己曰“半夏味辛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生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伤寒邪气侵及少阳三焦,而致少阳经气不利,三焦气机不畅者,当治以小柴胡汤,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能疏利少阳经气,畅达三焦气机,为主药。半夏辛温,辛散温通助柴胡以疏理气机,调畅三焦。全方合用而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其他如痰热互结之痞,可与黄连、瓜蒌配伍,如《伤寒论》之小陷胸汤;若湿热蕴伏,清浊相干之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可与厚朴、黄连、芦根、石菖蒲等相伍,如《霍乱论》之连朴饮;若属于中虚痰阻气逆之心下痞,又可与旋覆花、代赭石、生姜、甘草等相配伍,如《伤寒论》之旋覆代赭汤。

查看全文

伤寒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论文

【摘要】《伤寒论》为一部以治疗外感疾病为主的专著,但其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许多方药同样可用于内伤疾病。高血压病为现代西医病名,可归入中医内伤杂病的范畴。目前,中医界不少人一见高血压病不辨证即对号入座认为“肝阳上亢”,套用清肝、平肝法,已落入“中药西用”的窠臼,疗效有限。笔者采用辨病和辨证结合的方法,用伤寒方五苓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承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吴茱萸汤等配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五苓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承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吴茱萸汤;原发性高血压

发性高原血压是指目前尚未阐明其原因的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学无高血压病病名,而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记载。“眩晕”、“头痛”等病症的描述与高血压病的一般临床症状相近。对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脑、肾并发症进行中医诊断时,则可分别归于“心悸”、“胸痹”、“中风”、“水肿”等病证中进行辨病辨证治疗。笔者在临床中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掌握伤寒方所治病证的病机,运用伤寒方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五苓散

五苓散首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及白术组成。五苓散作为“太阳膀胱蓄水证”的主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能。

水饮、湿邪蕴结于下焦,本可就近从小便而去,但膀胱气化不行,水无去路,反逆而上行,则吐涎沫而头眩,腹胀满或水肿身重,小便不利,水动于下,则脐下悸动冲逆。饮在下焦,当从小便去之,治用五苓散化气行水,使水气下行。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茯苓、猪苓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增强利水蠲饮之功;加白术健脾气而运化水湿,桂枝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助膀胱气化。泽泻、白术有降压作用,泽泻、茯苓有降脂作用,整方有利尿、降压等作用。笔者临床用本方加减治疗具有头眩、心悸、小便不利及舌质淡胖有齿痕等特点的高血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