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0 16:59: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上海大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上海大学

普通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教学分析

音乐素质教育核心通识课程在上海大学开展近七年,积累了一些关于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本文将通过对选修该系列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于课程的开展情况、优缺点进行总结,为我国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索。

一、调研背景

2018年,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明确提出要做好美育工作。同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育,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将“美育”置于重要的地位。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使高校美育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重要保障。“美育”的概念最初于18世纪由著名的德国作家、思想家席勒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对美育的性质、内容、任务及社会意义都作了相当全面的论述。中国的“美育”概念是王国维于1903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才提出的主张。后来蔡元培在1917年提出“美育代宗教说”,美育教育逐步受到重视。在他的后续教育事业中,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社会不仅要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关注个体的精神状态。美育教育影响其性格、情感、气质等方面,对于个体的影响会更加全面与深入,从而间接影响整个社会,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美育对于个体发展来说也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想成事,除了有理性的头脑和卓越能力以外,良好的心态、宽广的胸襟等诸多内在优秀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美育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平台,能够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对于新时代综合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多门通识教育课程,通过不断创新全人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应对之后种种挑战的综合型人才。上海大学作为综合类高校,其艺术学科相对较完善,包含电影、美术、音乐、文学等多种学科。以此为基础拓展出以下三类美育教育课程体系。核心通识课体系:包含理工、经管、人文三大领域。三大领域中包含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六大模块。从工程技术到全球金融,从政治历史到艺术美学均有涉猎。艺术实践平台:上海大学拥有包括弦乐团、管乐团、打击乐团、民乐团、钢琴协会以及舞蹈团等多个平台并向全校师生开放。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让有兴趣的同学在学有余力的同时,通过艺术团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艺术展演平台:上海大学联合社会团体定期举办活动,通过画展、影展、音乐会、话剧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普及艺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培育对于艺术美的审美认知。

二、课程调研情况

上海大学开展音乐素质教育核心通识课程近七年,积累了一定经验。本人全程参与《外国经典音乐》与《中国经典音乐》两门课程。经过近一年的跟踪调查,结合多位任课老师的采访,特地制作一份调研问卷,调查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情况。通过问卷反馈分析上海大学实施核心通识课程的美育效果、育人效果,为后续教学规划与改革提供一些支持。(一)专业与年级分布状况。该问卷的目标人群是2018—2019学年,冬季、春季学期选修《中国经典音乐》或《外国经典音乐》这两门音乐类核心通识课程的上课学生。有效问卷共512份。问卷显示大二的学生的比例为最高,达54.7%,超过半数,这一点与学校对核心通识课程的学分要求以及大一因大部分学生未分专业而限制了总学分的原因有一定的关系。大一、大三、大四学生分别占了17.2%、22.7%、5.4%。在专业方面,理工类学生因本身在学校的基数较大而占有约63.1%的比例,其次是经管类约16.2%,人文类约14.7%,艺术类约5.3%,其他约0.8%。上海大学开设核心通识课程与通选课的理念是希望本科生在大学的四年里,跨专业学习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根据调研人群的专业分布可见这两门音乐类课程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二)参加问卷的课程分布。在选修音乐类通识课程方面,核心通识课程《外国经典音乐》与《中国经典音乐》占比分别为42.2%和39.5%,剩下18.3%选择了音乐学院开设的音乐类任意选修课:《时代音画》和《素质教育音乐会》。(三)参加课程的原因统计在学生参加课程的原因方面,最主要是对音乐感兴趣,包括但不限于音乐本身、音乐发展、文化历史、中外乐器等方面,其次是同学推荐、拓展视野等原因,以下是两个课程各自的人数统计。在《外国经典音乐》课程中,有效调研对象为212人,其中有188人是因为对音乐有一定兴趣才选择此课程,另外24人表示是同学推荐或其他个人原因选择此课程。在《中国经典音乐》课程中,有效调研对象为228人,其中184人表示对音乐有一定兴趣选择此课程,剩余44人是同学推荐或其他个人原因选择此课程。由此可见,学生在选择艺术类通识课程时,较大原因是自身对于音乐的喜爱,即内在驱动力,这一点和上海大学开设核心通识课程的理念不谋而合。(四)课程反馈。本次问卷调查不仅涵盖了对选修课程学生的基本情况的了解、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同学们对于课程学习的收获以及对于本课程满意度等问题,也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据统计,87.6%的同学不同程度表示在选修音乐素质教育核心通识课后,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音乐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流行音乐,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接触中外经典音乐。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也激发了学生自身对于经典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对经典音乐的初步学习,开阔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视野,了解了经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及社会文化,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鉴赏能力。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在课程中略显吃力。正如一位同学在问卷中反馈:“在大部分同学中,上大学之前会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接触、学习艺术,在大学如果没有这类课程,恐怕绝大多数非艺术专业的同学将不会在年轻时培养出对艺术美的欣赏意识,人文素养的缺失将有可能成为终生遗憾”。确实,从调查问卷上来看,上海大学为上大学子提供了接触艺术的良好平台与机会,核心通识课体系初步达成了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培养前瞻性思维的教学目标。

三、调研分析

查看全文

钱伟长人文教育思想实施

一、“我们首先培养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钱伟长在办学实践中长期思考的问题。他说: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1]239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科技工作者,首先是一个爱国者,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修养、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人。[2]我们首先培养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能负责的公民,其次才是一个专门家。[3]278钱伟长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单是培养专门人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重视和推行素质教育。为此,钱伟长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关于德育教育。钱伟长特别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他说:“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学生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特别是加强道德教育,目前显得尤为紧迫。”[3]184对于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问题,钱伟长说:“德育工作应该由全体教师共同承担。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每位教师都责无旁贷。”[4]305“每一位教师都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5]针对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钱伟长提出了批评,并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作了阐述。他说学校教育是两个方面的教育:第一,要转变你们的人生观,使你们生活有目的。第二,你们要获得建设国家的技术和知识。一个是给你们武器,一个是坚定你们的方向。[6]225所谓“给你们武器”,指的是智育教育,学生到学校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但仅仅学习知识又不够,学习还要有目的。所谓“坚定你们的方向”,谈的是德育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我们的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3]129教师“应该给知识以生命,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7]1关于体育教育。钱伟长素来重视体育教育。在他看来,体育教育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体育是意志的锻炼,是培养人战胜自我的重要手段。其次,体育可以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钱伟长称自己一生都在拼搏,在奋斗,这种拼搏、奋斗的精神正是来自体育训练的启示。关于美育教育。钱伟长认为艺术是人不可或缺的素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需要重视艺术、审美素养的培养。在他倡导下,1999年,上海大学成立了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专门机构———艺术中心,学校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学生艺术中心的建设,还邀请艺术家,如剧作家黄佐临、音乐家贺绿汀、书法家钱君匋、国画家王个簃、影视艺术家谢晋、钢琴家刘诗昆等人到学校指导,从多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

钱伟长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视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他看来,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培养国人爱国家、爱民族的情感。他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贯彻爱国教育是目前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绝对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某一专门的业务教学分开来看,把它单纯地看作只是现阶段的一个政治任务。[8]显然,钱伟长把能否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才看作教育成败的标志。对于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钱伟长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其一,从中国历史中发掘爱国主义思想资源。“历史和地理课程,不能仅仅作为一门传授知识的课程,而忽视这些课程在国民教育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意义。应该通过中国历史和地理教育,使爱国主义精神深入青年学生的思想之中,并成为指导他们行为的内在力量。”[3]185钱伟长十分欣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句名言,1987年,他在上海工业大学教学工作会议上说:“我们的先哲对我们的教育是很多的,譬如像范仲淹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就是很精彩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为天下着想,这个天下现在就是中华民族。”[6]105其二,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资源。钱伟长在《中国古代的科学创造》等文章中指出:“我们祖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有着光辉无比的科学创造”,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足以证明历史上中国的光辉伟大”,足以证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钱伟长主政上海大学时,十分重视中国文化史课程的建设。中国文化史不仅是文学院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全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且还向理工科的学生开放选修。2003年春,91岁高龄的钱伟长邀集中文系教师,商谈编撰《中国文化读本》一事,并委托治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董乃斌教授主持编写。书成付梓之际,钱伟长又欣然作序。他在序中说:“历代先人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及道德伦理、育人修身、处世智慧诸方面的种种创造,不仅光耀史册,而且沾溉万世;不仅有助于塑造崇高纯洁之人格,而且确能转化为现代化建设之推动力。对于这份丰厚遗产,我们应当妥善继承,发扬光大,绝不可轻视冷落,而贻无知不肖之讥。我上海大学师生,文科者自需负起加强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之责,即使理工科师生,也应以一定时间涵泳学习,俾能提高文化素质,养成品位高尚、发展全面之社会栋梁。”[9]其三,教材的编写应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他以物理教学为例,将物理教学如何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作了具体的说明。有人认为物理学是纯科学,与爱国主义教育搭不上边。钱伟长对这种看法深不以为然,认为物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是可以有爱国主义内容的。中国古代在物理学上有许多发明和发现,例如在力学方面,《墨子•经说》中关于权衡的学说,便是杠杆原理的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桔槔,这是杠杆原理的具体应用。从汉代起,我们祖先便已知道利用反作用力作滑翔飞行的试验,到北宋初年更作了喷射推进的设计,《武经总要》记载有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冯义升、岳义方作的火箭法。在电磁学方面,我们的祖先早在战国时便已发现磁石和它的吸铁性,并已经懂得利用磁石指南,发明了“司南”。钱伟长呼吁,中国物理学界在编写教材时,应注意发掘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发明和发现,使物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以增强青年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提倡通识教育,培养通才

(一)“不能只注意专才的培养”

查看全文

高校BBS对校园文化传承机制分析

一、前言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第一个校园BBS—水木清华社区诞生以来,校园BBS(论坛)蓬勃发展,成为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发展的新载体,成为各高校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舆论导向等诸多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高校BBS一度融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其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及其个性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G•H•米德认为:角色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个体的特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期待以及个体所扮演的行为模式的总和表现。那么高校BBS在校园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随着社会论坛对高校BBS的冲击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呢?本文主要从校园文化的成分以及高校BBS的发展阶段来探讨高校BBS对校园文化的传承机制,也为校园论坛能够在众多社会论坛中有立足之地开辟可行途径。

二、高校BBS在校园文化中的角色扮演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它是由大学校园里的师生长期共同创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具有多方面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导向作用;②凝聚作用;③塑造作用;④约束和规范作用;⑤激励作用。从校园文化的功能可以看出,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能够推动高校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在网络时代,我们应充分认识并重视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尤其是高校BBS。学生参与到BBS中,把校园文化带进了网络之中,从而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1.高校BBS特点及其与校园文化的渊源。作为20世纪90年代进入大陆高校校园的一种网络技术的应用形式,高校BBS为师生构筑了一个个网络虚拟社区,也亲历了这十余年中国互联网成长发展的历次考验。作为“虚拟校园”,BBS具有网络社会的共性特征,兼具虚拟与现实的复杂互动关系。但同时还存在自身的独特个性:一是作为校园网络平台,不可避免地与所在高校的文化传统和校情校史具有内在共源性,打上一定的高校特性和文化个性。二是BBS的技术架构和内容管理,使其平台功能以信息服务和网上交流见长,从而区别于门户网站、SNS社区和新媒体。三是校园BBS创始之初多是高校学生自发,而日常运营也多由青年学生团队具体负责。除了上述特性,高校BBS还有比较明显的倾向,以上海大学乐乎社区为例,上海大学乐乎社区成立于2008年3月15日,是在原来上海大学乐乎论坛的基础上进行改版而成,它的前身上海大学乐乎论坛成立于2006年9月,目前日均发帖量已经超过3000。与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南京大学的“小百合”、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华中科技大学的“白云黄鹤”一样,乐乎社区的发展与校园文化息息相关。实践中,它具备一些为师生所公知的传播特点,即相对限制性、周期性以及反复性。

2.高校BBS在校园文化传承中的角色解读。作为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BBS的综合性决定其内容的多样性,其中很有可能掺杂着与社会利益、校园利益、师生利益不符的内容,言论须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这是校园文化的形象作用,尤其是与时俱进的新媒体窗口,这就是高校BBS传承校园文化的窗口角色。目前不少高校开通了官方微博,言论谨小慎微,这与高校BBS相比,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交互比较缺乏,所以说高校BBS才是相对限制性的校园文化网络窗口,也是朱润萍在《高校BBS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一文中所提到的“飘窗角色”。校园文化以活动为载体,有常规的活动,也有特殊的活动,但制度的健全使校园日常的各项活动和时间安排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使得不同的时间段高校BBS呈现出不同的关注热点,这样就使论坛中帖子的出现呈现一定的频率性和周期性,继而呈现出稳定的校园文化,让别人能够从周期的交流内容和稳定的校园文化中了解、认可学校。高校BBS中谈论的话题推动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将品牌文化通过错综复杂的网络多方位推销至社会,这比传统媒体便捷、反应更为迅速,从而打造开放性文化舆论氛围。高校BBS中会有一些问题被反复提及,比如高校师生对于各种国内的社会热点要闻和国际大事都予以高度关注,由于特定的契机或某些言论的带动会将一些尘封的话题重新敞开,这种反弹性或者反复性与校园文化紧密相关,没有校园文化当作“诱饵”,这些反弹或许不会出现,进而带动着校园文化的创新。无论是校园文化主动地要求传承还是被动地接受传播,其本质就是传播,而传播的载体就是媒体,网络新媒体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媒体,校园文化同时也要求高校BBS具备一定的核心价值和工作重心。

查看全文

论析高校家访工作的实施开展意义

【摘要】随着网络与通信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QQ、MSN、飞信、博客、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沟通,传统的面谈或者家访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轻视甚至忽视,尤其是在高校。如今高校逐渐意识到家访的重要性。家访不仅是维系学校、家庭与社会以及学生、老师与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还是形成家校育人合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本文试图从高校为何要进行家访、高校如何开展家访工作以及目前高校家访工作存在的困难与建议几个方面展开,探讨高校的家访工作。高校家访工作不仅仅是辅导员的工作,也是高校全员参与育人过程的体现与载体。家访也不仅是对少数学生的关注,而且是一个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全程跟踪的过程。

【关键词】家访家校合作高校学生

家访不是一个新鲜词,尤其是大学之前的教育,近些年高校也逐渐兴起家访,但是高校家访倾向于针对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从培养学生和构建和谐家校合作关系的角度来看,高校家访是非常重要的。

一、家访的原则、目的和意义

学校教育要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这一原则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教育,高校家访正是体现这一原则的载体。家访是为了让学校和老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同时也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寻求家庭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形成家校育人的合力。此外,家访还能够帮助老师建立起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更有效地沟通和对话,从而确保学生工作和家校合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二、家访的形式

查看全文

信息化教育管理论文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促成教育与管理双赢发展

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是难以预料的,覆盖范围、替换速度、处理能力都无法掌握,但其始终都是在追求更卓越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紧跟网络发展进程,在明确教育建设目标的同时,也为其提高管理效率保驾护航。高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主体部门较为复杂,工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更是硬性要求。尤其是高校教育管理覆盖范围广、涉及人数多,学生、教师、行政人员及校外工作的对接,都对管理效率与管理成本的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收支情况也决定了管理效率和效能的上升空间。高校信息化建设在重新整合高校各部门工作业务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校园运行效率。例如高校新生入学,以往新生办理入学手续烦琐,涉及管理部门如教务处、后勤处、财务处等极为分散,给新生入学造成了一定困扰,但如今信息化建设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期间都处于信息化管理的便捷方式中。2013年新生入学季,北京科技大学2013级3000多名新生能够在“迎新网”上完成“电子”报到,新生登录“迎新网”后,填写一张个人基本信息的电子表格,之后入校后的住宿条件、宿舍楼房间号、床铺位置、图书证号等就会准确地显现出来。新生入校后,学校迎新人员只需扫描通知书上的条码或刷学生的二代身份证即可瞬间完成身份的核验。南开大学2013级4000多名研究生也可使用该校开发的“研究生新生服务网”完成报到手续。以往新生烈日下排队办手续的情况有所缓解,使新生及高校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大为减轻。但这只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在管理工作方面的革新,教育方面也同样在制造着惊喜。随着实验教学的大量投入使用,传统实验室已经日益无法满足广大师生的实验需求及提高实验创新能力,各大高校现已陆续研发、使用网络虚拟实验室,以满足各层次的实验需求和目的。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Web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现有各种教学实验室的数字化和虚拟化。虚拟实验室由虚拟实验台、虚拟器材库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组成,可供学生自己动手配置、连接、调节和使用实验仪器设备。教师利用虚拟器材库中的器材可自由搭建任意合理的典型实验或实验案例。近年高校扩招,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实验设备的耗损率都大幅提高,实验室的供不应求也使学生的理论储备与实践操作产生了分化。高校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及时拓宽了实验操作渠道,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学习主动性都产生了积极效果。学生只要在网络上即可操作虚拟实验仿真系统和教学系统,使实验操作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虚拟实验平台达到高校实验教学始终追求的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的。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带来的技术革新,不断提高着管理效率、工作效率、教学效率及高校核心竞争力,在切实给高校建设带来裨益的同时,日积月累、急速递增的数据量也给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据积累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什么

信息时代,数据在碎片化信息充斥的信息环境中,给我们提供精准的指导性意见。但随着高校非结构化数据的飞速更新,迫切需要数据积累,却又难于数据挖掘。海量数据库面临解析难题,背后却指示着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与质量的答案。上海大学的新生在大一阶段没有具体专业划分,只是根据高考志愿填报的学科大类接受通识教育,大一结束后,每个人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高考成绩以及大一成绩排位等填报具体的专业志愿,学校最后根据新生填报的志愿分流。2013年9月,上海大学2012级的4400多名学生完成了专业分流。在这次专业分流前,上海大学提供了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及来自用人市场各行业人才需求等信息,学生可根据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签约单位以及不同行业的用人需求等数据信息,选择其大学期间所读专业。据专业分流后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志愿满足率达到59.3%,前三志愿满足率达到85.7%,这两个数字都大大高于传统高校先填专业后录取的志愿满足率。新生中,前六志愿都未满足继续被调剂专业的学生比例低于5.5%,而在普通高校,调剂专业平均率为12%。同样,经过2000年-2011年上海大学招收的春考生、秋考生及插班生的平均成绩分析,2012年上海大学决定退出上海春季高考。无论是分门别类的数据组还是10年累计叠加的参考值,都显示着这些数字背后庞大的数据量及繁杂的数据分析。用数据说话,就要有海量数据库做支撑,而随着时间流逝,这将是无法估计的数据量。数据积累、分析,对于高校招生、教育、管理、就业,甚至解决已经出现却未显现的问题,都是影响改革方向的决策之一。面对海量增长的非结构化数据,其数据格式多样、数据存储分散、数据总量大、增长速度快、数据分析难,却是高校提升教育管理效率,引导教育管理改革的参考指标。但数据信息更新迅速,收集不及时、整理不完善、分类不明晰、归纳不科学、分析不专业的情形,又给高校数据整合提出无法一蹴而就的现实考验。数据积累给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指引着方向,却也设置着障碍。随着数据量的倍速积累,高校信息化建设正在为这一难题寻找着解决方案。

三、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行走在云端

现今高校建设中面临的一大挑战便是学生、教师、行政人员在生活、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产生的数据资源保有量高速增长问题。随着高校所涉学科的不断扩充,数据资源所覆盖的范围也同期高速增长。各层级、院系、科室间的工作衔接所构成的管理工作网络,同样面临着办公高效、决策精准的问题。而现今在各领域不同程度纵深应用的云计算平台,正是高校相区别于传统技术模式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云计算是由分布式计算、虚拟化、网络存储、负载均衡等新兴的信息技术融合而成的技术集合,其大规模、高稳定性、虚拟化、高可扩展性、低使用成本等特点正是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计算机应用模式。我国正计划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支撑形成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支持教育云资源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的有效部署与应用,可同时为IPv4和IPv6用户提供教育基础云服务。开放共享和数据挖掘是云计算之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应用。高校通过虚拟服务器将数据资源上传至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全国高校共享优质资源、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高校数字图书馆,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接收数据资源,优化高校资源的利用率。而作为管理层,高校亟须数据挖掘提供决策依据。如高校招生方式、选修课程设置、就业形势分析等,通过云计算对大数据的提取、存储、分析、发现等数据处理,形成显性的、有价值的情报,结合实际情况一起形成科学的论证,为教育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事务处理、业务监管、动态监测、评估评价、决策分析等工作的整体效率。国家着力建设高校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是对基于云计算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模式带来的积极效果的肯定。现阶段云服务模式教育平台处于起步阶段,将有更多未开发的应用领域及未知难题出现,例如海量数据存储在云端,如何保障其数据安全,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升级是否能够有效遏制恶意攻击带来的数据丢失及泄密。这将是更待深思解决的课题与方向。

查看全文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以清华大学的强制体育、上海大学的专项体育课、怀化学院的“1+3分级分类分层”教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三元一体教学模式4个案为例探析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动向及共性规律。针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定位不清、职能缺位、发展走向模糊等问题提出和而不同的个性化教学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青少年运动技能水平等级标准制定是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点、加强健康管理是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关照点、强化与社会体育有效衔接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等建议。

关键词:学校体育;公共体育;体育教学;高校

《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大学生体质状况远不如中小学生,尤其是耐力方面[1]。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距今已3年有余,但由于高校体育教育先天不足、中小学体育教育衔接失衡,使得大学生仍然处于“三无”状态,即:无运动技能、无健身意识、无运动习惯[2-3]。王志威等[4]就高校公共体育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了有效辩析,程传银[5]、汪正毅等[6]多位学者认为中国高校公共体育应逐渐走向俱乐部化,也有学者指出大学之间应该成立大学体育联盟,实现体育课程外包是将来发展趋势[7]。从理论取向上而言这些均是比较好的选择,然而现实中面对全国2000余所高校,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强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功能是一个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本研究选取近年来开展较好、具有代表性的4所高校进行研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望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1四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向

1.1强制体育:清华大学百年经验。1911年清华建校,在1914年清华大学就开始实施强迫运动。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是“强迫运动”推广者,让著名文学教授吴宓推迟一年出国的“体育不过关者不能出国留学”政策正是马约翰制定的[8]。何谓强迫运动?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将其描述为:“早期实施的以强制性行政手段督促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做法”。清华大学强制体育体现在3个方面:(1)“4+2+2”的体育课程体系,即前4个学期为必修课,可获得4个学分,第1个2也是必修,但没有学分,第2个2是选修,可以获得2个学分,这意味着本科生4年中有6个学期必修体育课。同时,该校按照学习者运动能力高低进行分层教学。A班是基础班,主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形成相应的基本运动能力与技术,并采取“素质测验分数占60%+所学项目占40%”的考核标准予以保障。B班为中级班,主要注重运动能力的培养,以形成一定的运动能力与技术为核心,并采取“素质测验分数占40%+所学项目占60%”的考核标准予以保障。C班为高级班,以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核心,并采取“素质测验分数占30%+所学项目占70%”的考核标准予以保障。(2)常年坚持长跑制度。长跑一直是清华大学体育教学的首选内容。从1928年开始,清华大学体育课上要求每堂课都要跑1英里(大约1609m),现在的体育课程评价中长跑测试和课外“阳光长跑”在体育课程评价中占30分。(3)每天下午“四点半”强制锻炼,学生自己打卡签到,以此来保障学生对体育的锻炼热情。显然,清华大学的强制体育既保证了国家体育教育基本素质目标的达成,又重视了学习者的意愿,发展了潜能,实现了国家体育教育目标引导性与学生需求的相互融合。一方面通过课外“阳光长跑”+“每周3次锻炼刷卡签到”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投身到体育活动中并在各项活动中得到提高,逐步增强对体育学习的认知、热爱与认同。另一方面通过选项学习来尊重学习者的意愿,实现因材施教。这种做法打通了统一教学与自由学习之间的通道,既保留了必考项目在通识教育上的主导,又给予学生选项学习的自由,实现了共享性知识与开放性知识的融合,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上走出了优质教育的新意。1.2专项体育课:上海大学专项技能引领下的体育教学模式。上海大学的“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始于2011年,按照大学终身体育目标的要求聚焦1~2个运动项目进行持续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其理解和掌握,实现学生终身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具体做法是,入校新生一年级第1学期选定“兴趣项目”进行体验,并进行全面的健康知识教育、运动知识教育、保健知识教育。第2学期实行“选项”教学,并进行一贯制的专项技能学习。在2个学年的4个学期中,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增加难度,逐渐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水平。3~4学年则按照“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社团”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体育社团活动和竞赛实践提高技能水平,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分析发现,上海大学的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是建立在上海市正在施行的“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基础之上的。在调查中了解到上海大学施行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后取得显著效果,充分发挥了上海市体育教育办学条件的优越性。一是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明显发生了变化;二是学生运动技能明显提高;三是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后体育教师自我提升动力明显增强,课余时间开始主动练习运动技能,研究课程内容的教授原理与方法。资料显示专项体育课这一做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大学里便有所开展,但在10年动乱中被取消。1994年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中针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展开过激烈讨论和争鸣,学者们普遍认为,专项体育课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体育教师的专长,挖掘了各个项目的育人特点,但是面对诸多运动项目学生的兴趣是多元化的,有限的专项教师一般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项目需求[9]。因此,专项体育课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求学校具备充分的师资条件和办学资源。1.3三元一体: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体育教学模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为主干学科,具有鲜明特色的涉外商科类应用研究型大学。其体育部教师仅有19人,但充分发挥团队智慧,将体育课堂教学、体育社团和竞技体育俱乐部三者有机结合,开启了“三元一体”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蜻蜓点水”式的不足,以及使学生的运动学习停留在“初步体验”的水平上且很难学深学透的问题。与传统体育学习不同,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彼此互动的学习机会,易使学生真正掌握运动技术和战术,并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研究显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三元一体”体育教学模式[10],实则驻足于美国学者西登托普的“活动教育论”,其改革方式是以准备律(志向)、练习律(成功)和效果律(体验)为依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素质、技能等状况,在体育课堂教学、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三者之间进行选择和流动,三者均计入学时和学分,统一纳入大学体育课程管理。运动技能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选择路径A,进行常规体育课学习;在某一项目上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同学可以选择路径B,以体育社团的形式进行学习,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各类体育社团已达26个;运动技能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可以选择路径C,进入某个竞技项目俱乐部代替体育课(见图1)。比如在篮球方面,该校参照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模式组建了校园篮球联盟,联赛组织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以联赛为平台、以体育竞赛为手段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目的。篮球联盟学生组织者认为:“在整个篮球联盟的管理和组织竞赛过程中,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学到了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三元一体教学模式增加学生选择的空间和灵活性,学生每一学期可以根据自身技能水平和个人兴趣进行a、b、c、d、e、f等6条学习路径的灵活选择。比如某学生本学期可能在某个高水平俱乐部,而下学期可能选择路径c,进行另外一个项目的体育课堂初级学习。图1大学体育三元一体课程模式关系[10]根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部主任崔树林介绍,该校“三元一体”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创新:其一,突破了传统大学体育“统一模式”的硬性流程,将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纳入体育课程化管理;其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素质、技能等状况,在三者之间进行选择和流动,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的体育需求;其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其四,为学生搭建了综合实践活动平台,促进学生成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1.4“1+3分级分类分层”:怀化学院融合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模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与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11-12]。怀化学院虽然没有上海、北京等高校的办学实力,但体育教学改革独具特色。怀化市地处湘西,为侗、苗、瑶等31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该地区主要几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就有100多种,每年24节气均会安排一些民俗体育活动,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在逐渐消失。面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缺失、学生身体素质连年下降的实情,怀化学院依托地方特色开启了“1+3分级分类分层”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并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学校重要的校本课程内容。访谈得知,该教学模式始于2008年,其中“1”是指第1学期上基础体育课,“3”是指第2、3、4学期上选项课。“基础体育课”主要是把太极拳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目的是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以后的选项课学习奠定基础。课时安排为90min的“五五制”,即第1节课由任课教师分班教授16式太极拳,第2节课选用一些难度不大、对器材要求不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如:扭扁担锻炼手臂力量;划旱船锻炼腰腹肌、腿部力量;跳龙门、踢毽子培养灵活性和协调性;押加锻炼全身静力性力量等。“选项课”分为形体运动项目、球类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时尚运动项目4个大类。其中,在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方面,该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舞龙、舞狮、木球、板鞋、毽球、射弩等10余门课程。“选项课”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初、中、高3种不同层次的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在3个学期中可以选择1~2个运动项目,最终必须要达到中级水平。体育教学评价方面,加大了身体素质占成绩的比重。技能与技评成绩占40%,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占45%(耐力素质为1000m跑(男)、800m跑(女)占15%,力量素质为1min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占10%,立定跳远占10%,速度素质50m跑占10%),学习态度与理论考试成绩占10%,进步奖励成绩占5%。考试方法的改革采用教考分离和汇报演出的方式,任课教师尽量不考核自己所授班级。怀化学院经过近10年课程改革,使课程内容充分融入了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了自身的校本课程特色。该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复兴。学生经过两学年学习,基本能够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人人会几项民传项目”的目标。按照现代教育思想,这一做法既较好地体现了“意义学习”的建构,也榫接了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是值得研究和肯定的。1.5四个个案共性经验总结。以上4所高校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经验,其教学秩序的良好建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增强体质为基础目标定位。虽然体质的成功不代表体育课的成功,但体质仍然是高校公共体育存在的话语权之一,是体育教育所追求的特性和底线。面对近年来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实情,以上4所高校均采取刷卡签到、体育教学评价中加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所占比例等规定性措施,以强制性的增强体质目标导向与因校而宜的教学形式相结合,为学生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其二,充分挖掘高校公共体育立德树人功能。学校体育既要育体也要育人,增强体质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教学实践中不能追求体质的增强却萎缩了体育的功能。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无体是无德智也。”可见体育是育人的基础,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无论清华大学常年坚持长跑制度下的意志品质教育,怀化学院的校园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上海大学充分挖掘各个项目育人特点的专项体育课教育以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展如火如荼的校园竞赛联盟式教育,均展现了“体魄与人格并重”的教学原则,凸显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其三,以学生健康生活习惯养成为最终价值取向。“健康中国”大战略背景下,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生活习惯是现代教育宗旨之一。运动技能、健康知识、锻炼习惯是大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4所高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因校而宜设定教学内容,将健康知识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采取选项制、分层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等手段保证每个人都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机会,激发每一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为学生掌握健康的生活理念以及形成1~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提供了保障,一定程度上对终身体育生活化教育理念进行了有效诠释。

2关于深化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查看全文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模型

1绪论

根据2014年5月,由瑞士圣加仑大学的小企业和创业研究所组织实施的[1],两年一度的“全球大学生创业精神调查”了《2013年度全球大学生创业精神国际调查综合报告》,2013年全球在校大学生创业为5.5%,比2011年的2.5%提升了3个百分点。创业率位于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阿根廷(29%)、马来西亚(27%)、墨西哥(16%)、列支敦士登和哥伦比亚(13%)。其中调查显示,37%的人参加创业教育时间不会超过学习时间的10%,21%的人用11%~20%的学习时间接受创业教育,9.1%的人接受创业教育的时间占总体学习时间的31%~40%的学习时间参加创业教育,用50%以上时间参加创业教育的人占13.2%。可以知道在全球范围内,大学生创业率的增加和大学生参加创业教育所花费的时间占据的较大比例都体现出了大学生对于大学创业教育需求的提升。在国内,高等教育中与创业教育有关的课程由于重视程度不高,课程相关性不大,故开设此类课程较少。再加上课程比较零散,很难成体系,从而也就难以培养出适合和敢于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才。相反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在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一直是深受重视,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一套比较适合实际运作的大学生创业指导与教育框架[2]:由高校组织MBA学生—企业安排项目—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相关研究中心负责指导帮扶。而这一模式主要表现在高校大学生商业计划竞赛,并已逐步成为美国高校中久负盛名的重要赛事。商业计划竞赛要求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小组,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策划一份符合市场规律,可以实际运行的商业计划书,并通过商业计划书评出优胜团队,再从创业人和创业团队管理出发,给予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以实质性支持。该项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无数大学生参与其中,使得整个美国的创业氛围有很大的普及和提升。著名的企业公司Yahoo!、Excite等都是在美国校园的创业氛围中产生的。又如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泡沫经济崩溃后,意识到了风险企业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由此开创了将政府、产业、学校紧密联合起来的“官、产、学”合作模式。经济产业省、厚生劳动省等将创业教育作为国家重点培育课题。企业和公司提供大量实习机会和风险资金,并协同学校编写创业教育教材、开办创业教育课程等。学校也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同样在英国,随着创业教育扩展到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3],创业教育面临一个重要的挑战,即如何将创业理念融入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将创业整合到大学的其它课程之中,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英国高等教育学会(HEAcademy)为大学提供创业技能教学的材料,利用学会的各种小组以及各个学科中心的工作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学术支持。学会在全国发起了“大学生创业技能”(En-trepreneurshipSkillsforGraduates)计划,目的是在各个专业的本科生课程中嵌入有关创业技能的内容。这个以学科为核心的项目在10个学科中心(SubjectCentres)展开,学会的高级顾问和项目官员做一些协调和支持的工作。而且,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为提高大学教与学的质量,启动教与学优异中心基金(CentresforExcel-lenceinLearningandTeaching,CETLs),鼓励和奖励优秀教师,投资教学设施,推广优秀教学实践案例。最近,几个创业教育的教与学优异中心相继成立,如谢菲尔德大学、约克大学和利兹大学合作成立白玫瑰创业教与学优异中心(WhiteRoseCentreforExcellenceintheTeachingandLearningofEnterprise,CETLE);利兹首都大学设立“创业协会”(InstituteforEnterprise);诺丁汉大学成立“综合学习进步中心”(CentrefortheAdvancementofIntegra-tiveLearning)。经过60多年的发展,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已成为创业教育的主体[4],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学位授予、创业学术期刊和常设创业研究中心为一体的完善教育体系。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2年4月教育部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以此为分水岭,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各高校陆续推行创业教育,尝试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在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但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时间短、起点低,在课程设计、师资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据调查,全国112所211高校中,开设创业相关课程的高校仅41所;开设的课程单一,且多为入门的引导式课程,专业度与深度都不够;创业创新教育也尚未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至今还没有列入对高校进行考核评估的指标体系,与原有的教育体系存在两张皮的现象[5],难以得到高校的真正重视学校通常通过开设一些选修课,或者办几个强化班,举办几场创业大赛,开展几次创业活动等开展创业创新教育,一般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统筹创业创新教育,这项工作分散于高校的学生工作口子,如团系统学生工作部门就业指导部门等。创业创新教育在大多数高校属于“课外、选修、活动”没有真正发挥经管类院系在创业创新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创业创新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学生活动层面或者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补充。很多现象都揭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创业教育还亟待完善。为了帮助构建国内大学相关创业教育的完整体系的建设,该论文以真实有效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国内外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文献资料的研究,对国内大学创业教育现状及其缺陷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国内大学生的创业心态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国情与国外大学创业教育经验,总结出一套相对完整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本问卷的分发对象为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杉达学院5所大学的学生,共计1000份,收回883份有效问卷,所得数据真实有效。在883份有效问卷中,男性292位,女性591位;在校的大一学生182位,在校的大二学生520位,大三学生128位,大四学生48位,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4位。由于问卷发放范围中非理工类院校占据三席,也和回收问卷中男女比例近似1∶2相照应。问卷发放范围横跨整个上海,处于东北位置的金桥大学园区和西南位置的松江大学园区均有涉及。再加上问卷的发放数量较大,因此能够较为完整全面的反映就读于上海的大学生对于创业现状和相关问题的看法。问卷中就创业意愿、创业认识、所受创业教育状况和对电子商务创业的认识四大方面对问卷填写者进行了提问。其中,创业意愿环节中询问了问卷填写者是否愿意参加创业及其原因;被调查者与创业教育部分中着重询问了所在学校是否有创业相关的培训和希望接受的相关培训;被调查者的创业认识部分从所认识的人参与创业的状况、创业信息获取来源、创业方式选择多个角度对被调查者对于创业的认识进行了解;而其中电子商务创业认识部分对被调查这对于电子商务的了解和认识,以判断创业中电子商务在所需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中所应该占有的比例。

2问卷数据分析

在883份有效问卷中挑选出富有针对性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883人中,358人有创业想法,但还不敢实现,312人表示从来没有想过创业,和表示愿意在未来某一天参加创业的196人相比多出不少。尽管大部分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意愿,但能够做出实际行动的是绝少数。不难看出,就读于上海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行动力还是比较弱的。问题“您没有创业意愿的原因”针对的是选择“有创业想法,但还不敢实现”和“从来没有想过创业”的对象,共670人。毕业以后可以有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105人、创业成功率太低,风险太大158人、时机尚未成熟198人三个选项的选中率较高。可以看出自主创业的风险和创业者自身条件的不足是上海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最顾忌的因素。可见,创业阻力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具有直接的显著消极影响[6]。此外,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以及由于自身条件不足带来的压力过大问题也是使学生不选择创业的两大重要因素。而在选择未来参于创业的196人中,选择创业的原因主要是,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以及创业会更加自由。其中选择较少的两项,即“创业条件充足,想试一下运气”和“就业难,摆脱失业压力”,反映出当前创业条件不是很充足,有少数创业者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与创业的。此外,当前就业压力虽然很大,但是在创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下,不少同学还是宁可参与到汹涌的求职大军中。对于创业中阻拦其成功的最大困难的认识,同学普遍认为创业期间的资金周转难是最大的难题,其次创业相关专业知识的不足和选择的创业方向竞争激烈也是两大困难。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创业环境中缺失最严重的就是资金的注入以及创业教育的普及。再加上国际创业环境发展迅速、国内高校基数庞大,导致在创业时目标市场方向竞争激烈。对于什么是创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创业者的自身素质345人和灵通的消息渠道和良好的人脉247人成为被调查者中认同率最高的两个因素。本题同样反映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是心理素质或是专业知识都急需专业、系统的培养,由此才能带来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在教育上的需求也充分体现在了调查结果上,越有2/3的被调查者都已经了解到了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大家对自己所在学校创业指导的情况的了解,发现“不清楚”、“没有”占据了60%左右的比例。可以看出上海的大多数院校创业教育做的还是不够完善,或者说相关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通过对问卷收集的结果分析,对于上海大学生的创业心态的了解和对上海大学创业教育现状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上海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确实不强,真正愿意参加创业的大学生的比率十分之低。这一结论与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2013年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低比率是相印证的。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情况下,政府已经意识到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经在逐步的推出诸多大学生创业帮扶政策,以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如在江苏从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杭州市工商局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若干意见》中“零首付、零门槛、零收费”的三零政策;黄冈市出台包括提供实习实训补贴、开通“绿色通道”、发放生活津补贴、住房保障、创业扶持、税费优惠、投融资支持、就业培训和搭建创业孵化平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大学生创业。虽然有政府的诸多政策保驾护航,但是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依旧反响平平。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对于创业政策和自主创业本身的了解和接触少,创业的大环境不够好,使得大学生对创业的风险预估较大而不敢参与。由此可知,大学创业教育的第一步便是建造让大学生群体了解创业市场和政策动向的平台,营造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2)从问卷的分析结果可知,个人因素和团队因素决定大学生是否参与创业两个比较关键的条件。在个人专业知识不强、个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普遍不会选择创业,而在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因为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不自信而不愿选择创业,可见现在阶段的大学教育中所受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同样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希望通过企业实习的途径对市场及相关行业进行了解。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注意添加与实际市场相联系的创业知识也是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应该有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更倾向于和团队成员一起商量解决方案。那么在大学教育期间,增加在校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和团队协作的机会,将十分有利于大学期间优秀创业团队的出现,也有利于优秀的领导者的培养。(3)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身边鲜有自主创业的成功范本,使得对创业的了解不是十分透彻,从而打消了一部分自主创业的积极性。相当多数量的大学希望和有创业经验的人进行交流以获得创业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能对自己的创业选择提供许多方向性的指导。综上问卷分析结论所述和前期的相关文献研究分析,本文推出由大学生创业者个人素质培养模块、大学生创业团队素质培养模块、创业经验交流模块和大学生创业后勤支持模块四个模块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如图1所示。既满足培养有创业能力的个人和团体的需求,又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信息交流和讲解平台,让在校大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市场中的创业动向,对其进行创业启蒙以及培养其创业信息搜寻和创业市场动态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满足创业者之间经验交流的需要。

3创业教育模型

3.1大学生创业者个人素质培养模块

查看全文

大学党委两个转型经验交流

和绝大大都高校一样,在上海大学的校园里,一方面,学生社区、学生社团、意愿效劳团队等越来越成为学生们真心喜欢、常常活泼的公共空间,成为学生进修和生涯最具生机的细胞;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以一起研讨偏向凝集在一同的学术团队、严重项目组、课题组、专业实行室以及任务室等蓬勃鼓起,分歧学科的教员们的堆积场所也随之发作了改动,这些团队已成为黉舍教育和科研任务的主阵地。然则纷歧样的是,在上海大学,经过数年起劲,这些最活泼的新团队、新阵地,都树立了党的底层组织,“环绕中间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间,查验党建看开展”的党建任务理念,在这所高校正详细化为“把支部建在最活泼的细胞上”的任务,根本完成了支部运动方法的“两个转型”,即:由封锁型转向开放型,由单一型转向多样型。在优化底层党组织设置的还,激起了党员师生内涵动力,引领了科学开展,推进了内在建立。

优化组织设置,把党支部树立在最活泼的细胞上

应对转变,逐渐推进党组织设置变革。教工层面,校党委于2003年在前提成熟的二级学院进行试点,依照与教育、科研组织相对应的准则,树立了核算化学、钢铁冶金、高功能核算学科等三个学术团队党支部,开端在学术团队上树立党支部的新探究。2004年,在上海大学第十次党的建立任务会议上,黉舍党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学术团队中增强党的建立的定见》,就立异底层党建思绪、增强学术团队建立提出了明白要求,然后有力地推进了此项任务。到当前为止,在校承当教育科研义务的103个教工党支部中,以学科团队、立异平台、严重项目组、重点实行室、教员任务室等组织单位成立的党支部数有45个,所占比例到达43.7%。

学生层面,在教室内设立“课程班党员中心小组”,在社区中树立“社区党员中心小组”以及“党员红卡任务室”,在学生社团、意愿效劳团队中成立“暂时党支部”,不时扩展学生党建任务的掩盖面。在2010年世博时期,还专门成立了世博会意愿者任务暂时党委和13个暂时党支部。

此外,依据一些严重攻关项目、重点课题研讨的实践需求,在多学科人员构成的穿插型学术团队中,设立暂时党支部并展开多种主题运动。在这些新型的党支部建立中,注重打通教员党员与学生党员之间的墙,在课题组、重点实行室中引入本科生、研讨生,并注重调查他们的思维政治显示;在大学生科技竞赛组中,强调发扬党员教员的指点示范效果。

把好关隘,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黉舍高度注重支部书记的选拔培育任务。在学术团队、重点实行室、学科组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确定中,校党委和二级学院党委遵照“营业过硬”、“群众反对”、“精神充分”三个准则,把学术造诣深、党性准则强、群众声威高的学科担任人、学术主干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亭上来,发扬其人格魅力、召唤力、影响力和引领效果,确保党支部政治中心效果浸透到教育科研、人才培育等中间任务中去。几年来,一多量高学历中青年教员和学术中坚力气开端走上支部书记岗亭。

查看全文

论公共艺术的文化自觉

1公共艺术的文化责任

公共艺术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物,要能够体现一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功能。例如:1979年9月落成的,由张仃先生主持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工笔重彩壁画《哪吒闹海》和袁运甫先生创作的《泼水节》大型壁画群,标志着一个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创作人文精神新时代的到来,是公共艺术感应社会脉搏并影响时代进程的一次集中体现。艺术家在面对国家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和变迁背景下,用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了一个国家新文化时代的复苏,激活了文化的社会功能,发挥着独特的社会作用。体现了一批艺术工作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的文化自觉意识。改革开放后,公共艺术创作逐渐展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随着国家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艺术与生活、与大众的关系也日渐紧密起来,公共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例如:2000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为“东方绿舟”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东方绿舟”公共艺术创作更注重环境、建筑与城市化生活的紧密联系。无论从表现手段到制造工艺,都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和产业化的趋势。也体现了上海作为代表中国经济、文化、科技“领航”城市,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次全新的探索,为城市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开拓和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公共艺术发展,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文化秩序。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

2公共艺术的城市文化建设

当今的公共艺术活动,应该建立一个体系。要以文化艺术的角度来叙述中国人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应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从而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自由体现出对文化的自觉。始于2006年的上海“现场张江”大型公共艺术活动,目的在于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公共艺术的现场,将公共艺术的概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致力于开展都市公共艺术为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品位,打造城市区域特色文化。2006年“城市进行式•现场张江”活动选取的是城市发展的课题,集结中国两岸四地(内地、港、澳、台)当代文化界跨学科领域多股重要力量,共同撰写艺术与科学间有意味的对话。2007年以“诗意的停•流”为主题的公共艺术活动则十分注重艺术作品的“实用性”、材料的“永久性”和参与艺术家的“国际性”。2008年“现场张江”的主题为“悬浮特快”,不仅与上海双年展的主题“快城快客”相衔接,还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更体现出当地高科技园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对于人的生存和“人的城市化”双重的深切关怀。其指导思想是“立足张江、表现上海、宣传中国”和“服务社区、营建家园、塑造城市”。作为城市文化建设内容之一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种十分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促进社区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作为中间人的城市管理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公共艺术的宣传,在社区、公众、艺术家之间进行组织、斡旋、调和。特别是公共机构更应为公众与艺术家创造有利的条件,否则,公共艺术就不称其为公共艺术,艺术也就发挥不了它对公众应有的作用。艺术与文化从来都是整个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从不孤立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因此,现代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信息时代,纯艺术与纯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即设计艺术化、艺术设计化,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正是这种趋势的集中体现。首先,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就为在提升公共空间艺术、文化品位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国民文化教育水平与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功能和文化需求得到提高。

3结语

在当今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一项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形象的长久国策。重视和推动公共艺术事业的进展日益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必然带动城市人文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随着人知识的不断增长和自我认识意识的提升,文化交流和碰撞的频率加大,文化作用和效果的凸显。随着个体文化自觉的不断发展,一个国家才能逐步形成民族的文化自觉。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等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大力实施文化扩张战略,文化输出已成为其输出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我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就离不开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公共艺术的发展亦是如此。

查看全文

邓中夏--“就是把我的骨头烧成灰,我还是共产党员”

邓中夏(1894-1933),原名邓隆渤,字仲?,出生在湖南省宜章县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1901年,邓中夏入私塾读书。191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郴县第七联合中学。1915年夏,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文史专修科文科乙班,与蔡和森同学。其间,他受到伦理学教授杨昌济先生新思想的影响,是鼓吹新文化运动的《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曾赋诗斥责阴谋复辟帝制的袁世凯,表达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917年夏,邓中夏毕业于湖南高师,又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入校后,他一心攻读古文,是个幻想通“古”入仕的“古文迷”。

此时,新文化运动正在蓬勃开展。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也是新旧文化、新旧思潮激烈斗争的场所。校长蔡元培奉行“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学生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北大的学术讨论和自由争辨之风盛行,使一心只钻故纸堆的邓中夏受到震动,志趣发生极大变化。他经常去哲学系、经济系听课,广泛涉猎新知识,参加哲学研究会,探索中西哲学及时事问题。他给自己取笔名“大壑”,要象峡谷那样容纳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用的知识,开始冲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1918年底,邓中夏和几位同学一道利用假期到唐山矿区接触工人。现实生活的体验,使他愈加感到提高“民德民智”的迫切性,立志要为唤醒民众而奋斗,遂逐渐产生“教育救国”的思想,积极协助将“学生救国会”改组为“国民社”。翌年一月,《国民》杂志创刊,邓中夏任编辑干事。他针对国内外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评论,向广大民众揭露北洋政府的卖国罪行和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三月,他又发起组织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并选为总务干事。他在北京东便门演讲了《家庭制度》、《现在的皇帝倒霉了》等题目,很受群众欢迎。

1919年5月初,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取消列强在中国的特权、收回中国山东权益等七项要求,并且决定把德国在山东侵占的权益全部交给日本。这个消息传到北京大学,爱国学生被激怒了。5月3日晚,在北大学生大会上,邓中夏愤慨地说:我们要不做亡国奴,就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我们要求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我们要抗议,要用实际行动反对帝国主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