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0 13:47: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山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山地

山地烤烟种植技术

摘要采用均匀设计对黔南惠水烟区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对烤烟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调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惠水山地烤烟覆膜条件下,以施纯氮量105.0kg/hm2,种植密度1.65万株/hm2,留叶数18~22片为宜;露地栽培条件下,以施纯氮量127.5kg/hm2,密度1.65万株/hm2(行距为110cm,株距为55~60cm),留叶数20~22片为宜。

关键词山地烤烟;栽培调控;技术;贵州惠水

施肥是烤烟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1]。2007年《黔南山地烤烟质量特征和区域定位研究》项目组采用均匀设计[2-3]对黔南惠水烟区山地烤烟覆膜条件下,以施纯氮量112.5kg/hm2,种植密度1.65万株/hm2,留叶数18~22片的栽培技术;露地栽培条件下,以施纯氮量120.0~127.5kg/hm2,密度1.50万~1.65万株/hm2(行距为110cm,株距为55~60cm),留叶数20~22片为宜。根据均匀设计理论要求,2008年对2007年黔南烤烟施纯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的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试验,为研究结果在黔南惠水烟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惠水县甲烈乡红星村秦家湾进行,试验地海拔高度1070m,前作为玉米,光照条件好,土壤类型为黄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其基本状况为:覆膜地有机质16.7g/kg、水解氮120.3mg/kg、速效磷8.45mg/kg、速效钾233.4mg/kg、有效钼0.17mg/kg;露地有机质17.0g/kg、水解氮116.9mg/kg、速效磷6.50mg/kg、速效钾229.9mg/kg、有效钼0.15mg/kg。

查看全文

山地社区规划设计论文

1引言

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区的“富力泉天下”项目为例,探讨原生态山地社区的规划设计方法,总结在山地社区的规划构思,并提出一些在材料、技术等方面的创新点。

2项目简介

2.1项目背景

山清水秀的从化位于广州市东北部,是广州“北优”发展战略的重要板块,休闲旅游业是“温泉之乡”从化主要的支柱产业。广州富力地产集团旗下广州德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富力泉天下住宅项目则位于广州著名的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内,东侧紧靠105国道,距离从化市温泉镇约1公里,距广州仅75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从化出口仅10多公里。项目西望“妙境”风景区,天湖公园、流溪河森林公园、流溪河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温泉村等众星拱月环绕周边,是名副其实“核心度假区的度假核心”;基地北临流溪河,沿河风景秀丽;南依18洞高尔夫球场、休闲运动气氛浓厚;东揽森林海,地块中部还保留一原生态山林,将被打造为项目的生态山顶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为本地块打造成为度假休闲居住小区赋予先天条件。项目总占地面积64201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4939平方米,项目早于2008年开发建设。

2.2规划设计构思

查看全文

山地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摘要:岩溶地貌条件下的山地特征是石头多、土壤瘠薄、土壤水分及热量交换速度快、保水保肥能力较差。科学发展“喀斯特山地农业”就是要遵循喀斯特山地的自然和社会规律,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推动生态良性发展,确保农业与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循环再生和持续使用,防止环境退化。科学推进喀斯特山地农业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与发展的有机统一,是建设喀斯特山区农村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喀斯特山地;生态农业;建议

1用产业化经营方式推动喀斯特山地农业发展

喀斯特山地农业具有资源分散,结构复杂,生产要素作用合力有限的特征,要向规模要效益,用生态提高效益,就要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组织起来,利用优势的生态环境条件,生产特色优质的农产品,将分散的绿色农产品有组织地推向国内外的高端市场,并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以优异的品质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产业化经营是实现规模效益的有效的组织手段,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要在遵循生态规律和原则的大前提下,把相对独立的各个人工生态生产系统按产业化经营的形式与要求融合起来,进行统一安排和组织[1],实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小群体—大规模—大品牌,小农户—大基地—大市场”的发展路子,使其在总体上既能获得优质、营养、安全的绿色产品,同时争取生产产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运行的良性循环[1],实现品质、品牌、效益的有机统一。

2用现代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

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减少产业污染,控制农业污染的发生,产业污染的科学防控与标准化生产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充分利用生态产业具有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循环的特征,在不同产业间做到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形成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通过不同生物种类的作用与食物循环利用,配合相应设施的辅助处理,实现污染物在系统内形成的资源循环利用与全量回收,向系统外的污染零排放[1]。

查看全文

山地园林景观特征与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园林建设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山地园林景观的建设规模与等级也在不断提高。在追求山地园林景观经济美观的同时,也要注重与自然的协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本文对山地园林景观的设计进行分析,研讨山地园林景观的特征与设计理念。

关键词:山地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园林建设作为城市和地区美好环境与精神文化的形象,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我国山地众多,山地园林景观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设自然和谐、美观怡人的山地园林景观是设计师和建造者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环境保护与自然发展相结合,运用全面的、系统的和生态的观念进行园林景观设计。

1山地园林景观的特征

1.1与居民生活联系密切。我国山地面积大,很多地区的居民都是依山而居,居民建筑是山地园林景观中的点缀,也是组成山地园林景观的一部分。有些山地园林景观被开发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景区,游客既可以欣赏山地园林的美景,又可以休息住宿,非常方便。而且与其它景观不同的是,山地的地形比较多变,处在不同地方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让游客有着不同的感受。1.2提供不同的景观画面。山地园林虽然地形起伏,高低不平,交通较之平原较为不便,但是山地园林景观的立体画面感强,每走一步的视觉点都会发生变化,景观也会随之改变,游完一个山地园林景观,会有很多种不同的视觉和心灵上的感受。山地景观的空间变换大,山地轮廓层次变换多,在视觉上给游客一种不断变换的冲击,让他们可以感受到山地园林景观独有的魅力。1.3拥有复杂多变的道路。山地地形复杂,地势高低起伏不平,这就决定了山地园林景观的道路布局不能走常规形式[1]。山地园林景观中的道路布局是自由多样的,景观多是依地势而建,布局模式不固定,形成很多自由发展的景观空间。在中小城镇地区,山地园林景观设计利用地形的高低差形成不同的入口,不同的道路,从三维的角度创造出景观的空间围合,这样让游客与山地园林景观有了不同的接触面,增加了人们与自然的交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2山地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

查看全文

山地人居景观营造分析

摘要:从建立美好山地人居的初衷出发,探讨山地景观设计的可行性营造手法。基于藏龙镇湖山里项目的具体景观设计方法,讨论了如何处理地形高差,如何处理景观水、排水等问题,如何有效利用地形资源,形成好玩有用的景观,如何进行绿化配置,如何孵化配套,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带动一个避暑小镇成为一个全年都可以很好玩的全季度假生活社区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山地景观;居住区景观;高差处理

在我国,山地面积大约占到国土面积的70%,众多的名山大川,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在近几年房地产开发突飞猛进的市场行情下,在城市不断雾霾和空气质量变差的情况下,开发商转入山地,打造山地度假大盘,山地开发项目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如何规划设计山地住宅的景观,不仅关系着住宅销售的好坏,重要的还是未来居住在这里的人是否居住的舒心。针对项目需要,笔者也参观考察了北京及河北周边的一些山地项目,如北京周边的奥伦达小镇,安吉绿城桃花源、鲸奇谷等项目,将考察的经验也一并分享给大家。藏龙镇项目位于河北省石平山县,被太行山脉所环绕,毗邻黄金寨原生态旅游风景区。这里幽远宁静,空气清新。山中植物以刺槐、油松、柿子、黑枣等植物为主,植被茂盛。受山中小环境影响,藏龙镇夏季凉爽宜人,是理想的度假避暑胜地。建筑依山而建,台地式布局,布置灵活,保证每栋楼都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山地开发不可避免的就是建筑布置完后留下的挡墙,以及台地布置后的高差,整个项目高差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如何构建人工与自然相融合的人居环境,如何有效处理开发后的挡墙高差,如何提供更好的景观效果,是探讨的关键性问题。

1景观营造原则

1.1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保护与开发兼并原则。山地的自然起伏变化使得山地景观天然具有了立体空间,在设计规划时,应尽量减少土方开挖,形成台地式的规划布局;尽量少破坏植被及生态,利用生态修复的手法处理开发后的场地;顺应地形,尊重场地,巧借山水,形成景观亮点,彰显山地景观特色。1.2以人为本原则。2017年,在报告上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景观的功能就是为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作为山地度假大盘,作为购房者的第二居所,更应从人的需要出发,营造一个人们可以养花养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四世同堂的社区环境;利用景观处理的方法,变高差为坡道,让无障碍设计遍布整个社区环境,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有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安全、方便、舒适、好玩的人居生活环境。1.3五感体验原则。五感即人的5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综合五感体验,通过交通组织、视线组织、台地变化、空间围合、公共设施设计等景观手法,将人带入环境中,在不同场景中看到和感知的景观均不同。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就曾提到过理想居住的4个必备条件:一是亲近自然;二是感知时节;三是空间通透;四是确保私密但又不妨碍邻里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这也是我们在山地人居设计时应认真践行的标准。

2景观营造手法初探

查看全文

山地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探析

摘要:山地生态鸡是一种绿色养鸡技术,其经济价值较高,市场前景好。传统的山地生态鸡养殖主要是通过放养的方式,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这种养殖方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对山地生态鸡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为该行业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山地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

山地生态鸡是一种绿色食品,基本无污染、无公害,符合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追求。传统的山地生态鸡养殖主要以放养为主,这种养殖方式效率较低,经济收益不稳定,也难以满足市场增长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转变。

1山地生态鸡养殖的优势

不采用抗生素,通过青绿饲料在山地养殖的鸡叫山地生态鸡,在山地生态鸡的养殖过程中可采用农牧结合的方式,粪便为牧场增加养料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山地生态鸡养殖有以下优势。1.1山地生态鸡的鸡肉品质高。传统养殖方式中,饲料掺有抗生素与金属元素的药物,对于鸡肉品质与食品安全影响巨大,而且传统养殖中为了追求鸡的生长速度,常常添加激素喂养,严重影响了鸡肉的味道。山地生态鸡养殖技术是全绿色喂养,避免喂养中有害物质进入,鸡肉品质也大大提升[1]。1.2山地生态鸡养殖污染低。山地生态鸡的养殖通过及时地处理粪便与垃圾,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了资源合理利用。1.3山地生态鸡养殖的经济效益高。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落实,农村经济成为重点发展方向,山地生态鸡养殖是一项重要的脱贫致富方式。在脱贫攻坚中许多地区通过山地生态鸡养殖技术的推广,既提高了鸡肉供应量与品质,又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双赢。

2山地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

查看全文

唐山地区虎头鞋艺术探析

摘要:唐山传统手工艺虎头鞋造型简洁,线条硬朗明快,带有独特的地方艺术特色,是唐山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工艺价值、实用价值、民俗学价值,还有很强的艺术观赏值。分析阐述唐山地区虎头鞋的艺术价值,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劳动智慧结晶的唐山传统手工艺和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唐山地区;虎头鞋;民俗文化;工艺手法;造型艺术

唐山地区旧时都有给儿童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穿虎头肚兜、睡虎头枕的民俗。自然界中的虎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人们心中的保护神,关于虎文化文献中有许多记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旧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由于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局限,孩子不易养活。人们采用虎的图形做成虎头鞋,取其辟邪,保平安之意,也是希望孩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拦住邪恶,茁壮成长。虎头鞋的历史已经无从可考,但是缝制和穿着虎头鞋的风俗在我国流传至今。

一、唐山地区虎头鞋的特点

唐山是工业城市,唐山地区以农业和煤矿生产为主,在工业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拥有中国第一个采煤工业区——开滦集团,中国第一条铁路,中国第一台机车等奠定了中国工业之首的地位。在历史的空间和时代的更迭中,唐山人民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唐山文化。在过去普通百姓的家庭中,男人们下井挖煤,或在工业区劳作,妇女们在家操持家务,大多数人文化知识层次低,甚至有少部分文盲存在,民风淳朴,所以艺术风格朴素。旧时唐山地区,妇女大多都会做鞋,一年中在闲时大多妇女都会给家人做几双鞋,穿着特别舒适。特别是小孩子的鞋既舒适又美观,唐山人民有在孩子还没有出生前就给孩子做鞋的习俗,孩子的姥姥、奶奶、姑姑、姨姨们在孩子还未诞生就已经给孩子做好了各式花色的虎头鞋,衍生到后来的猪头鞋,其寓意主要源自于民俗,阻拦邪恶,扫除危险,意在让孩子平安长大。(一)造型艺术。唐山地区的虎头鞋采用仿生造型,成品色彩艳丽,造型生动。虎头鞋来源于民间传统手工艺,在家操持家务的妇女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更没有机会去系统地学习制鞋技术,所以在造型艺术上基本是祖孙之间、母女之间、婆媳或邻里之间口口相传或互借花样来做,所以造型变化不是很大。更因为是工业地区的关系,文化粗犷朴素,所以虎头鞋的线条简洁大方,采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结合本地区的艺术特色和个人审美特点,在造型上会有“萌态”和“喜感”,但又兼具虎的威严。唐山地区的虎头鞋在后跟鞋帮会安一根虎尾,作为提鞋之用,穿脱更加方便,这些都来源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的生活智慧。虎头鞋的鞋底设计得比较宽大,更适合孩子的脚型,整个鞋子造型圆润饱满可爱,颇受孩子们的喜爱。唐山地区虎头鞋的虎的造型有幼年虎和成年虎等多种造型,在虎脸造型和虎眼造型上有些区别,幼年虎虎脸圆润,虎眼采用圆圆的造型,比较萌态可爱;成年虎虎脸较为硬朗,虎眼为吊睛虎眼,在外观造型上更具威严性,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地方特色。唐山地区的虎头鞋具有工艺价值、实用价值、民俗学价值,还有很强的艺术观赏价值。(二)工艺特点。唐山地区做鞋工艺讲究、工序繁多。基本制作工序有:打袼褙、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掩鞋口(滚口)、上鞋底等,工艺复杂。从设计图案到纳鞋底,从设计鞋面造型到绣花,除掌握多种手工艺技法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做出与众不同的虎头鞋。其中打袼褙是最能体现工艺技术高低的一道工序,在打袼褙中最难的一道工序是打浆糊,这道工序是打袼褙成败的关键,不能太过粘稠也不能太稀,太稀打的袼褙就会分离,过稠就会漏浆致使鞋底过硬,穿着不舒适。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会这种传统工艺的人已经非常稀少,并且很难找到了,这些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艺令人感到惋惜。袼褙打得好坏直接影响了鞋的舒适度和质量,好的袼褙平整、耐穿还养脚。袼褙要一层一层地刷浆糊,不能漏浆,表在平整的板子上,在太阳下晾干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袼褙弄好以后就要开始纳鞋底,鞋底一般做好几层,用麻绳密密纳缝,因为层多的关系,被人们称作“千层底”。鞋底纳缝的针法也不相同,有“八字形”“十字型”等,力求结实耐穿。鞋里面一般都用软布纳成鞋垫,柔软透气,用料环保,鞋底宽阔,质地较硬,能促进孩子足底的健康发育成长,对于刚刚开始学步的孩童来说,虎头鞋能够让孩子迈出平稳的第一步,是非常有益于学习走路的鞋子。唐山地区的虎头鞋会在鞋底用红绳打穗子,这都来源于传统的民俗讲究,因为过去医疗条件差,孩子不易养活,所以用红色的丝线寓意留红根。做鞋时会在鞋子表面缝制两个铃铛,一则是一种装饰,二则更具实用价值,孩子走动时,铃铛叮当作响,这样,家长在劳作时也能避免孩子走出家长视线,这些都是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三)色彩艺术。唐山地区的虎头鞋,色彩多用比较纯的艳丽色彩,配色大方带有地方民俗特色。制鞋色彩的运用和唐山地区人们的艺术修养有很大关联,唐山是工业地区,大多都是工人、农民,这些农耕文化形成了唐山地区的审美文化,一般主色调运用黄、红、蓝、黑,色彩配色上大多为对比色,色彩鲜明。虎头鞋会采用纯度对比的配色,诸如红配绿,带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唐山地区民风淳朴,百姓人家过日子都会精打细算。之前物质缺乏,人们裁衣服,做日用品剩的布头都会精心收起来成为制鞋的材料,所以有些鞋面的配色较繁杂,没有配色的艺术规律。但是鞋面的用色会单纯和完整一些,鞋里会用一些小花布,条纹和格子的,不拘花色,只要纯棉质地即可。绣虎头时,丝线的用色大多会使用色彩艳丽的对比色。例如,黑色的虎头,眼睛会用到黄色、红色,眉毛会用到绿色,嘴巴运用红色,鼻子会用到粉色,色彩艳丽明快,很受孩子喜爱,极具地方特色。(四)民俗价值。唐山地区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虎头鞋在农村还一直盛行,至今还有它们的身影。虎头鞋不但是人们日常的必需品,它还蕴含了中华几千年的图腾文化,是唐山地区民俗文化的缩影。旧石器时代,人们以狩猎为生,作为森林之王的虎是狩猎者遇到的最强劲的猛兽。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受到虎的伤害和威胁的时候,虎的形象是高大威猛的,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虎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保护神,有些民族将虎作为图腾,形成了虎文化。由于过去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局限,年幼的儿童不易养活,人们把“虎”的图案应用于儿童服饰之中,希望借助老虎的威严镇压和阻拦孩子身边的一切邪恶,使孩子茁壮成长。唐山地区的虎头鞋正逐渐消失在时代的脚步中,值得学者们去研究它的民俗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唐山地区和其他地区虎头鞋对比研究

查看全文

庐山地理调查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

实习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

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实习生:地理系级本科函授班张雅芸

一、概况:

查看全文

矿山地质勘探采矿特点分析

摘要:现在的矿山企业在采矿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因此本文对提高矿山采矿工作进行分析。针对矿山地质的成矿规律,并根据矿产资源的特征,选择最为合适的采矿方式完成采矿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对矿石资源的浪费。并分析地质勘探的全过程,主要内容包括矿山地质的矿产含量、赋存位置等,帮助矿山企业采矿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矿产资源;地质勘探;采矿特点;评价意义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因此矿产资源的争夺也是十分的激烈,同时矿产资源还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当前社会进步和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矿产开采力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开采的技术越来越重视,优秀的矿采开采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矿石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开采效率。我国现在正在极力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本文以此为中心,将矿山地质勘探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矿山地质的特征和储藏位置,有利于开采人员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提高矿石开采的效率,推动我国矿石产业的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重要意义[1]。

1矿山地质勘察的现状

我国现在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强,矿产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我们必须重视起来矿产开采工作和地质勘探工作。面对当前不断进步的科技水平和逐渐完善的开采技术,地质勘探技术也随之完善和更新,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目前,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已经应用在矿产地质勘探工作中。即便是我国的地质勘探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实际中一步一步解决。矿产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让社会稳定长久的发展下去,我们需要去勘探新的矿产和新的能源。

2矿山地质勘察的特点

查看全文

山地景点道路设计

1引言

当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世纪后,人民经济实力、生活水平和品质的不断提高,对外出旅游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参与外出旅游的人口越来越多。我国的旅游业长期的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总结以往的发展经验,逐渐形成“西部大开发,旅游要先行”的一致共识。中国西部地处山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但西部地区旅游交通面临着路网密度低,通达水平低,道路等级、质量差的难题,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探讨山地景区道路的设计与建设,对促进西部旅游业平稳发展,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山地景区道路设计特点

(1)建设条件:山地景区,通常地处祟山峻岭之中,山脉相连,高低起伏,坡大沟深,山崖陡峭。伴随着大小水系分布着大小河流及山问谷地。山区河流具有河床纵坡大、流量小、流速快,形成山区地形山高谷深垂直切割的显著特点,道路沿线的山岭、坡地、河流,构成诸多鬼斧神工般靓丽的景色。因而,设计过程中克服高差大、地势险峻的不利条件,是山地景区道路的首要设计特点。

(2)适应技术标准多样:随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景区建设也告别了过去粗旷型发展模式,相应提档升级,配备齐全的生活娱乐服务设施;因此,景区道路根据其区位、功能的不同,适应技术标准总体分为公路技术标准和城市道路技术标准两种。对连接各景点(组团)间的道路,主要具备交通功能,宜采用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对各景点(组团)内部道路,市政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强且人流集中,宜采用城市道路标准进行设计。

(3)与景相融的特点:旅游景区多属于自然保护区域,其森林植被茂密,自然风景秀丽,名胜古迹诸多。景区道路设计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环境保护作为设计的控制因素之一一,尽可能避免或尽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风景、植被、古迹的破坏,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注重道路景观打造,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的和谐统一,使路融于景中,景环绕路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