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知三实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0 09:16: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三知三实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局三知三实工作总结
遵照县委办公室干办字[2012]175号文件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进“党旗耀社区、三城同创建”共建创建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融入社区、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全面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根据县委统一部署,我局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三知三实”服务群众活动月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我局把这次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成立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担任副组长,为成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活动的组织实施。局长是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亲自抓,更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头开展服务群众活动,以此带动党员干部关注基层、服务群众,提升公共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此外,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这项活动作为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后续整改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构建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不断深化“三民”活动成果,在活动中严明工作、生活纪律,不接受吃请,不增加群众负担,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赖。以高度责任感,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了成效。
二、突出活动主题,丰富活动内容。以“三知三实”为主题,即:知情、知心、知盼,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组织单位党员干部深入湄湘社区开展共建创建活动,切实提升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组织社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各类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切实做到知民情暖民心,解民困促和谐。
1、深入社区调查掌握实情。我局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湄湘社区,采取实地走访、上门访谈、与社区干部和社区党员群众代表座谈等方式,征求居民群众对社区科技建设、和谐平安建设和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掌握湄湘社区及居民群众最盼望、最关注、最困难的问题。根据了解掌握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填写各类表格和调查问卷,认真做好问题梳理、归类、处置,写出调研报告。
2、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我局以湄湘社区困难户、五保户、老党员、老干部、上访户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等人群为重点,以“交一个居民朋友、帮一户困难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为主要内容,安排党员干部上门走访,积极与居民群众交流沟通、释疑解惑,深入了解他们实际诉求并尽力解决。走访过程中记好《民情日记》,做好民情民意、矛盾纠纷、信访案件、群众诉求等记录。对上访户,要侧重开展谈话谈心活动,了解上访原委,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尽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在活动中,我局充分发挥科技组织指导作用,加大社区科普工作力度。迄今,精心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12次,共发放科普资料16000余份,主动联系中高级科技专家,为群众举办各类科普知识讲座8期,组织社区开展科普培训13期,培训3000人次,通过举办形式各异有声势、有影响、有实效、有特色的科普活动,把科普进社区工作落到实处。
3、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为满足广大居民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需要,。在活动中,突出科普特色,打造科普型社区。首先,强化科普阵地建设。帮助社区先后建成了科普培训室、图书阅览室、科普宣传栏、科普画廊等创建的硬件设施;其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专门制作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内容丰富的科普知识宣传册送到居民手中。积极与辖区内的医院共同组织,在社区举办了《甲型H1N1流感》、《科技管理与服务论坛》和《地震及防灾减灾》3期科普讲座,深受群众欢迎。再次,充实社区科普内容。该局今年共为社区赠送科普书籍800余册,科普挂图10套,免费送上科技光盘和宣传资料1000余份(套);捐赠衣服、衣被20床(套);提供帮扶资金2000元,科技项目资金1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展开。
三严三实、六项即知即改工作措施
为认真贯彻“三严三实”重要指示和市委“六项即知即改行动”等上级文件精神,促进民政系统全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聚焦“四风”解决问题,着力塑造民政为民、务实创新、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特制定措施如下:
一、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一)突出教育重点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是学习教育的重点。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风险部门、关键岗位及人员、新提拔干部和新进人员等的思想教育。局系统每年、各直属单位每半年集中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学习领会和中央及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决反对“四风”的指示精神和文件规定。通过深学、细照、笃行,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履职尽责、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二)改进教育方法
通过专题党课、先进事迹报告会、观看电教片、参观见学、下基层接地气等形式,充分运用正反典型和身边人身边事,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宗旨教育、信念教育、廉政教育、纪律教育等,着力增强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感染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法制观,增强抵御风险、拒腐防变能力。
全市三实信息采录检查验收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
根据全省“加强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市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十办文〔〕14号)要求,为做好迎接全省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以下简称“三实”)管理检查验收工作,市政府决定于5月5日对各县(市)、区“三实”管理信息采录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验收方式和方法
检查验收依据《全市“三实”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检查验收实施方案》开展,以网上考核和实地考核分数的综合分数进行排名,总分为100分,实行分项评分,网上考核和实地考核各占50分。
二、检查验收内容和标准
检查验收内容和标准依据《全市“三实”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考核办法》执行。实地考评中,要严格按照考评项目和计分标准,公平、公正、科学评分。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特色探讨
一、专题教育的“劝学”精神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读《论治国理政》等重点书目,逐篇学习,学深悟透。在2014年3月9日首次讲到“三严三实”,完整论述了“三严三实”六条二十四字要求的各项内容。不仅如此,在《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这篇讲话一开始就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冷后热、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最后他明确提出:“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反复研读,不难发现,的这些讲话汲取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思想精华,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论家荀子在《劝学篇》中开篇点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篇末强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要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反复体会全面把握原著经典论述。“三严三实”的要求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土壤,蕴含着深沉的“劝学”精神。《劝学篇》譬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举行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时指出:“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如饥似渴地学习,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全面提高自身修养。这也许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严以修身”作为教育活动起点的应有之义吧。
二、专题教育的“为学”境界
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是这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创新之举。据公开的报道,一年内至少五次专门讲到“三严三实”的内容。三番五次、三令五申强调“三严三实”,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中第三次强调“三严三实”要求。这次讲话矛头直指“为官不易”“为官不为”两种官场怪现状,指出党的干部抱怨“为官不易”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表现,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之所以出现所谓“为官不易”问题,是因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权不可任性”;之所以出现所谓“为官不为”问题,是因为“本领恐慌”“得过且过的心态”。因此强调“三严三实”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为官者必须要努力学习,向好干部学习。认为,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这位古人也就是荀子,荀子所说的话出自《大略》:“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荀子的话点明了“为官不为”也是腐败。正如国务院总理所言:“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为官者必为学,为学重在为,为则易,不为则不易。共产党人有着远大理想和宏伟奋斗目标,如何才能实现?这样区分了领导干部境界的高低: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肯定表彰锐意进取的干部,教育帮助“为官不为”的干部,支持和鼓励干部一心为公、兢兢业业、敢于担当。如果失职渎职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的,必须严肃处理。
三、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知促行、以行促知。领导干部讲党课是开局之举,要做到“三个讲清楚”:讲清“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讲清“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讲清落实“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和努力方向。接下来还有专题学习讨论、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以知促行“关键动作”。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则是以行促知的收官之作。总的看,“三严”是内在要求,侧重主观世界的改造,“三实”是行为取向,侧重客观世界的改造。“三严”和“三实”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知”和“行”的有机统一。共产党人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必须改造客观世界,形成世界观,掌握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是改造世界的武器,而有了这种武器还要善于运用这种武器去改造世界,专题教育不能只“亮剑”,不“击剑”。批判的武器已经亮出,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教育,才是武器的批判。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列出不严不实的问题清单,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整改销号,在“击剑”中分出胜负。
工业联社“三严三实”学习教育总结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三严三实”集中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联社中心自开展“三严三实”集中学习教育月以来,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安排、贯彻要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现在将“三严三实”学结如下:
一、传达通知要求、精心组织,制定实施方案
4月20日,我党委中心组召开党总支委员以及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会议,认真传达通知要求,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和实施细则。学习方式:采取个人自学、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相结合。之后由中心总支书记带领大家学习《“三严三实”要求》和《为政莫忘“三严三实”》等相关文件。
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5月28日,组织全体党员进行集中学习。会上,首先由党委书记带领大家再次学习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三严三实”讲话。之后学习了《在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通知》。
最后党委中心组全体党员一起观看《焦裕禄》影片。同志们认为,今后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房管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报告
根据全县《关于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近期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局自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以来,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安排、贯彻要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现在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传达通知要求、精心组织,制定实施方案
6月8日,我局召开党支部大会以及支部委员会议,认真传达通知要求,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和实施细则。学习方式:采取个人自学、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相结合。之后由支部书记张勇带领大家学习了党章和《在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相关文件。
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6月16日,我局组织全体党员进行集中学习。会上,首先由支部书记张勇带领大家再次学习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三严三实”讲话。之后全体党员一起观看教育影片《焦裕禄》。同志们认为,今后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三、全力抓好学习研讨,做好对照检查
王充论衡的科学教育影响
一、强调“见闻”和“效验”,注重实证研究方法
在认识论上,王充坚持“知物由学”、“学之乃知”的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强调“见闻”和“效验”,主张对事物的认识必须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经由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认识结果的正确与否则必须用事实和效果加以验证。应该说,王充的这一认识论思想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体现了观察、分析与推理和实验验证等近代实证科学的方法。王充十分注重对事物的观察和实践经验的获得,认为无论什么人,都只有通过这种感性认识才能形成对事物的比较正确的看法。他明确指出:“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知者。”“圣贤不能性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如无闻见,则无所状。”(《论衡·实知篇》)而且,“远不如近,闻不如见”(《论衡·案书篇》),就是说,人不可能有先见之明,须耳闻目见方知是非真假,而且通过自己的实际感知获得的直接经验远比他人的间接经验更为重要。在《论衡·变虚篇》中,王充正是通过对人的感知觉过程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指出了听觉是外界声音由空气传导至感官而产生的,而听觉产生的传导距离是有限度的,天与人之间的距离又远远大于这个限度。由此形象而直观地驳斥了“天闻人言,随善恶为吉凶”的“天人感应论”。在《论衡·谈天篇》中,王充还通过对天象的观察,反驳了当时邹衍关于“方今天下在地东南,名赤县神州”的说法,提出了“地小居狭,未能辟离极也”的观点,认为太阳和极星离人的距离远远大于人所居之地的尺度。在这里,尽管他没有从整体上得出地远小于天的结论,但其分析本身仍然是科学的,是经得起推敲的。尤其是其中对观察法的应用,是具有很强的科学意义的。正如科学史家王琎先生所说:“《论衡》……批评邹衍九大洲之说,先取最近之证据,如张骞使西域之经验,而觉邹衍说之无稽。再就理想方面设想,因太阳出地与北极关系之观察,觉世界地面之大,必远过中国所有者数倍,而断邹衍之说为不合理。可称有讨论真理应有之精神矣。”但是,王充并没有把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他甚至认为只凭感官所获得的直接经验还可能是虚假的错误印象,不足于形成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所以,还必须从“任耳目”上升到“开心意”,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指出:“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为言;虚象效,则以实事为非。是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论衡·薄葬篇》)那么,如何才能“开心意”呢?王充提出了“案兆察迹”、“推原事类”、“原始见终”、“方比物类”等具体方法。也就是说,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了解积微见著,以小见大,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比较、分析、推理和综合,从而作出理性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揭示本质和规律。所以,大量运用逻辑分析和推理是王充在《论衡》中批判一切虚妄不实之辞的又一个突出特点。举例来说,世人多言日有乌龟,月有蟾蜍。王充则说:“夫日者,天之火也,与地之火无与异也。地火之中无生物,天火之中何故有乌?火中无生物,生物入火中,焦烂而死焉,乌安得立?夫月者,水也。水中有生物,非兔、蟾蜍也。兔与蟾蜍久在水中,无不死者。……夫乌、兔、蟾蜍,日月气也,若人之腹脏,万物之心膂也。”(《论衡·说日篇》)在这里,王充从地上生物的生存条件出发推论出日月上没有乌、兔和蟾蜍,就其方法本身而言,应该说是合理可取的。除此之外,在《论衡·论死篇》中,他还用火灭不能复燃推知出人死不能复生为鬼。指出:“人之死,犹火之灭也。”“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死人不能复为鬼,明矣。”在《论衡·治期篇》中则由“人因温病而死”推知出“国因祸乱而亡”。类似的例子还远不止这些,但都是王充运用逻辑分析、类比推理等方法“开心意”的具体体现。相比于感性认识的“见闻”和理性思维的“推类”,王充更加重视“效验”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在王充看来,一切结论都要有事实依据,并要用事实和实际效果加以检验。只有这样,才能证实或证伪,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他明确指出:“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自列则是非之实有所定矣。”(《论衡·语增篇》)并反复强调:“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论衡·薄葬篇》)“无兆象效验,圣人无以定也。”(《论衡·知实篇》)从具体方法而言,王充所说的“效验”包括了观察、实验、实际考察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效验”的方法,王充有力地驳斥了“雷为天怒”的“天人感应说”,证明了自己“雷者火也”的唯物论观点。在《论衡·雷虚篇》中,他详细写道:“何以验之,雷者火也?以人中雷而死,即询其身,中头则须发烧焦,中身则皮肤灼焚,临其尸上闻火气,一验也。道术之家,以为雷,烧石色赤,投于井中,石焦井寒,激声大鸣,若雷之状,二验也。人伤于寒,寒气入腹,腹中素温,温寒分争,激气雷鸣,三验也。当雷之时,电光时见,大若火之耀,四验也。当雷之击,时或燔人室屋及地草木,五验也。夫论雷之为火有五验,言雷为天怒无一效。然则雷为天怒,虚妄之言。”在这里,王充运用的实证方法既有直接的观察,也有通过实验所作的类比推理。针对《禹本纪》中关于昆仑山上有“玉泉、华池”的说法,王充也在《论衡·谈天篇》中用张骞出使西域亲赴昆仑山实际考察黄河源头的实例为依据,予以彻底否定。指出:“昆仑之高,玉泉、华池,世所共闻,张骞亲行无其实。……案太史公之言,《山经》、《禹纪》,虚妄之言。”王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其“疾虚妄”批判精神的突出体现,也是他的思想的主要特点和贡献之一,它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意义的具体方法在反对谶纬神学,探讨真理过程中的初步运用。受时代的限制,王充不可能明确提出完整的近代科学方法论,但他继承和发扬了自墨子以来的中国古代经验科学的方法论,并使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强调方法的重要性,尤其强调实证方法对于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价值,提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检验的一系列接近于近代科学的方法论体系,这些见解无疑是十分深刻和难能可贵的,也对我们今天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二、崇尚“实知”“知实”,彰显理性
精神理性是科学的内核,科学是理性的外现。理性精神是我们正确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也是我们从事科学事业所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法则。近代科学的理性精神突出表现为,在认识论上,把自然界看作是有规律的,是可知的,相信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够通过气象万千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在方法论上,注重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应用;在价值观上,则高扬求实求真的旗帜,取“为知识而知识”的价值向度,表现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美德。王充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注重实证的方法论,秉持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品格和勇气,对谶纬神学和世俗迷信进行无情的批判和揭露,这是王充的理性精神的总的体现。但就具体而言,依靠知识、运用知识又是王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据实而论“疾虚妄”精神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所以,从知识论的角度看,崇尚“实知”、“知实”,渴求知识,突出强调知识在探明真理中的价值以及一切以事实为准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严谨务实的求知态度或许更能集中反映王充的理性精神。首先,王充十分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有知即有力”。他明确指出:“倮虫三百,人为之长。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论衡·别通篇》)又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儒生以学问为力”。(《论衡·效力篇》)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表述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因此,他鼓励人们要“多闻博识”、“通明博见”(《论衡·别通篇》),努力认识“天下之事,世间之物”。(《论衡·实知篇》)只有这样,才能“博达疏通”、“学为世用”,成为对人民、对国家有用之才。而对于那些不思进取,无所用心,饱食终日的人则严加痛斥,将其比作死人和禽兽。在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王充所说的知识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是毋庸置疑的。正如阎光表在明天启本《论衡序》中所说,整部《论衡》,完全可以说是“上而天文,下而地理,中而人数,旁至动植,幽至鬼神,莫不穷纤极微,扶奥剔隐”。其次,王充主张知识的客观性,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反对迷信权威,信师是古。认为:“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实知篇》)即使如孔子这样的“圣人”,概莫能外。所以,他不认为人有什么与生俱来的先知先验,人的知识都是后天在与外部世界的广泛、深入接触中,学习得来的,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果。针对谶纬神学神化孔子,称其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事,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论衡·实知篇》)王充断然加以否认,一连举出十六个例子,证明“圣人不能神而先知”。(《论衡·知实篇》)并且指出,孔子“今耳目闻见,与人无别;遭事睹物,与人无异”,(《论衡·知实篇》)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而卓绝。据此,王充进一步指出,圣人和普通人一样,都必须遵循对事物的认识规律,不能逾越,也不可能逾越。在这一点上圣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只不过是更加聪明,更加勤奋而已。圣人也有不可知之事,也有许多错误的认识,不一定都是对的。为此,在《问孔》、《刺孟》篇中,王充大胆地指出了孔、孟言论中的诸多自相矛盾和不实之处,并公开宣示:“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说,何逆于礼?”(《论衡·问孔篇》)体现出一种很强的不迷信权威,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第三,不唯书、不唯上,一切从事实出发,敢于批判一切不实之辞。谶纬神学除了神化圣人之外,还神化儒家经典,认为《五经》是天书,高于其他诸子百家之说。王充则指出儒家经典的众多错讹和夸大其辞的说法据实加以反驳,明确说道:“今五经遭亡秦之奢侈,触李斯之横议,燔烧禁防。……汉兴,收《五经》,经书缺灭而不明,篇章弃散而不具。晁错之辈,各以私意,分拆文字,师徒相因相授,不知何者为是。”又说:“《易》据事象,《诗》采民以为篇,《乐》须民欢,《礼》待民平。四经有据,篇章乃成。《尚书》、《春秋》,采掇《史记》。《史记》兴,无异书。以民事一意,六经之作皆有据。由此言之,书亦为本,经亦为末。末失事实,本得道质。折累二者,孰为玉屑?”(《论衡·书解篇》)由此可见,书未必不如经,无需多说。不仅如此,对于其他书本上的知识和结论,王充也都用事实和逻辑推理加以审察和检验,显示出“实知”、“知实”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的分析精神。比如,针对邹衍“方今天下,在地东南,名赤县神州”的说法,王充明确指出:“天极为天中,如方今天下在地东南,视极当在西北。今正在北方,今天下在极南也。以极言之,不在东南,邹衍之言非也。”
作者:周逸仙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弘扬焦裕禄精神开展六查六问工作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部署,我局认真组织实施,把焦裕禄精神和“三严三实”作为对照反思、查摆问题的一面镜子,作为加强修养、锻炼党性的行动标杆,深入开展“六问六查”,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现将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4月28日下午,县科技局召开专题学习讨论会。会上,同志领学了《关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认真开展“六问六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并制定了《县科技局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开展“六问六查”活动的通知》
二、积极展开讨论。局党组书记就弘扬焦裕禄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认真开展“六问六查”工作带头发表个人意见,其他班子成员及干部也分别发表了意见。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三严三实”,坚持“六问六查”;要从焦裕禄同志的身上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切实把焦裕禄同志的优秀品质铭记在自己头脑里、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自觉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对照检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联系实际进行整改,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提供服务。
三、把“六问六查”活动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
(一)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严格对照焦裕禄精神和“三严三实”要求,专题开展“六问六查”学习讨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正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和改进作风的重点。要拿出向群众请教的真诚态度,走进基层面对面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在深化认识中触动思想灵魂。
(二)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要以焦裕禄等先辈先进为镜,紧紧围绕“三严三实”要求,对照检查思想境界、素质能力和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找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材料要从严要求、向实着力,详细列出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深入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
做好政策性三农险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有序开展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提高农业保障水平,帮助农民增收,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的通知》(政办电〔〕110号)要求,现就认真做好我市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
政策性“三农”保险是国家促进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市自年开展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以来,已有不少农户受益,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年,全省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将全面铺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水稻、能繁母猪、奶牛、“两属两户”(即持证的农村军属、烈属和低保户、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下同)农房、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认真推进此项工作。
二、明确政策性“三农”保险承保机构和补贴办法
为推进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更好开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政策性“三农”保障试点工作的通知》(政办发[]3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支公司(以下简称市财险公司)为全市水稻、能繁母猪、奶牛、“两属两户”农房、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承保机构。具体保险费补贴办法为:
对债权转让通知的再认识
二00二年四月十日,人民法院报刊登邓建云同志《诉讼能否为债权转移的通知》一文,引起笔者对债权转让通知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本文希望通过讨论,对提高对债权转让通知法律性质的认识有所帮助。
一、通知是权利不是义务。
就合同法范畴而言,所谓义务,是指依据合同或者基于合同存在的事实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承担的为或不为某行为的责任。根据权利义务一致性的要求,义务应当与权利相对应,一方的义务在对方而言就是权利,所谓权利,就是合同当事人依合同或基于合同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请求对方为或不为某行为的权利。债权转让通知,对通知人而言,由于法条中存在“应当通知”的文字,似乎是将通知归为其义务的范畴,但从债务人角度来看,我们发现债务人没有请求通知的权利。在对方不进行通知时,债务人没有追究对方责任的权利。因此,认为通知是义务的观念不能成立。相反,通知作为债权方支配债权的行为的一部分,属于债权方请求债务人承担债务的权利的范畴(尽管它不是请求权本身),相应地在债务人一方来看,接受通知是其应负的义务,如债务人拒绝接受通知,则债权方有权请求其接受,并可请求债务人承担拒不接受通知的责任。因此,应据以认为,通知是债权方的权利,接受通知是债务人的义务。
二、通知是债权转让对债务人发生效力的条件。
债权转让合同生效后,要让债权转让的效力及于债务人,必须对债务人进行通知。这是合同法规定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发生效力的条件。该条件为法定的条件。不具备该条件的,转让合同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是否要让该条件成就,属于债权方意志自由,债权方可以为通知的行为造成条件的成就,债权方也可以不为通知的行为,使该条件不成就。不为通知行为,使条件不成就的,不产生债权方对债务人的责任,也不产生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债权方为通知行为的,债务人必须接受,条件成就,债权转让对债务人发生法律效力。所谓法律效力,是指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消灭,对受让人的债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