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0 05:38: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三网融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申论热点:三网融合

2014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北京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青岛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绵阳市。

北京移动、北京电信、北京联通3家运营商和歌华有线已经被确定为北京三网融合的试点企业。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业务应用的融合,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的统一趋势。建立现代信息网络,将电话网、电视网、互联网等既有网络融为一体,不仅节约社会资源,也将给社会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三网融合会给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网络建设和改造、终端设备制造、软件服务和元器件制造。三网融合将消除壁垒,促进跨屏幕之间的信息分享,内容和服务的集成将创造出一个很大的产业。

三网融合对产业的巨大带动和推进作用,但带动巨大市场并推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方面,政府要引导行业相关部门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广电和电信行业部门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融合,形成统一的发展目标,步调一致。三网融合的大市场来自“融合”,在新一轮系统建设中,如果还采取封闭和各自为政的做法,将违背产业做大做强的初衷。

另一方面,在三网融合环境下,厂商需要更多地具备系统整合与产业协调能力,才能实现技术和应用上的融合。企业需要开阔视野,积极与产业链中的相关各方合作,才有可能做到与三网融合市场的同步发展。

查看全文

三网融合下广电双向网改策略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科技实业进步日新月异,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发展精神文化行业财富的需求日益旺盛。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中有线数字电视出现了三网融合的趋势,为现代化电视节目的良性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持。本文针对有线数字电视的三网融合背景下的EPON技术运用进行研究,提出几点有利于提高广电双向网络传播改革、促进有线数字电视项目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三网融合;EPON技术;双向网改;有线电视

1三网融合的内涵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通过制播网络的有效沟通,实现了用户观影模式的革新。在对有线数字电视机EPON双向网络改造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信号的传输和数据的接入模式进行调试,从内容导入层到运用管理层、业务门户层、分发门户层、终端呈现层进行系统优化。同时,将数字信号和S端进行连接还应该保证数字电视机顶盒上部的各个接口部分都能够保证独立的运作,在遇到大风天气和严寒霜冻天气时,机顶盒也能够耐住高压,实现高速运转,将精彩的视频、音频节目信号传递到每一个家庭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现代化数字交流技术对于电视信号传统领域中的贡献。

2EPON技术的应用优势

EPON技术中,电视制播服务比传统的有线电视服务效果要好。传统的LAN接入方式中,光纤仅仅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传输。每个楼道的两芯光纤在晚上黄金时间段的信号供应会出现问题,光纤消耗量比较大。但是,在EPON制式下的有线电视双向网络中,技术人员采用的是单芯结构的双向服用技术,它能够支持多级分光,光纤的消耗数量比较少,能够满足高峰时段的电视信号输送需求,并且不会出现视频节目卡顿现象。在传统的LAN电视信号网络接入方式中,工作人员大量使用光纤收发器和汇聚交换机,系统维护的工作量比较大,不易于管理。传统的LAN接入模式下,汇聚交换机容易受到供电、雷击、高温环境的影响,可靠性比较低。因此,在EPON双向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着力于提高电视网络的可靠性。可以采用无源光分支器进行信号分流,保证其不受到供电电压变化、连续暴雨雷击和夏季高温变压器负荷升高等因素的影响。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推行EPON技术革新,可以有效地控制基础网络升级改造的成本,它的技术成熟度相对于GPON等有线电视技术来说,更加成熟,QOS率更低,带宽更高,同时,使用Ethernet内核,性能更加稳定。

查看全文

三网融合下媒体的运用诠释

【摘要】楼上的靴子,终于到了掉下来的那一刻!十余年来,关于“三网融合”的讨论声音一直是此起彼伏。就在温总理在国务院做出的重要批示关于“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定尘埃落定之时,我们知道,改革即将进入深水区。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三网融合”为背景,重新划分经济发展格局的时代到来。本文主要对“三网融合”的国外背景,中国发展“三网融合”的现实条件,“三网融合”下中国媒体的新作为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三网融合公共利益舆论引导

“三网融合”中的三网是指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数字通信网、以电话网(包括移动通信网)为代表的传统电信网和以有线电视为代表的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有多种含义:狭义讲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与计算机网的融合与趋同。广义讲是指电信、媒体与信息技术等三种业务的融合。

2010年1月的北京,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出现了这样的声音:“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这是“三网融合”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随着3G业务的打开,下一代互联网(NGN)的诞生,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电信通信网在新的技术平台下的业务渗透与合作即将实现。那么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广电生力军在未来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应将如何作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三网融合”产生的国外背景

1.1美国的政策之窗

查看全文

三网融合下数字电视技术及应用

【摘要】信息时代中,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已经进入了社会经济各行业中,在三网融合的社会背景下,数字电视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创新。三网指的是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的基本特征是交叉性和渗透性,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数字电视业务的层次,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数字电视服务。本文首先阐述了三网融合的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了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电视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三网融合;数字电视技术;特征;应用

一、引言

三网融合针对的是高层业务的融合,其中自然包括诸多的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促进三网融合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数字化的有线电视模式,进一步增加融合的深度。实现三网融合的关键所在在于两个层面上,其一是无缝覆盖,其二是互联互动,在这二者基础上才能构建具有交叉特点的业务层。近些年来,数字电视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整体的进步而有了不断地提升,这种社会形势也在客观上突出了三网融合的根本价值。需要明确的是,三网融合不仅仅是物理层的网络融合,它代表着更深层次的网络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显个性的数字电视模式。

二、三网融合的基本特征

三网指的是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和电信网三种,物理形态并不是区分这三种网络的关键,而是根据业务分割来将三个网络进行分类的。因此,三网融合的基本特征也不在于简单的物理融合,而是更深层次的业务融合。网络终端、业务技术和行业法规是促进三网融合的重要支撑。从技术层面看,三网融合的根本特征在于互联互通,也就是说在技术上三网应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三网融合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时间比较早,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末期就建立了三网融合,覆盖范围也比较广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数字技术尤其是数字电视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与之相匹配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数字电视领域的业务融合应该着重体现在网络层和业务层中。上述提到的三种类型的网络可以在共用一个IP的基础上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电视网络服务。三网融合的结果应该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衍生服务,不管是语音上的融合,还是数据和图像上的融合都应该实现更高层的融合。

查看全文

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三网融合成为了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广电、电信等网络运营商各自为营的形态在我国持续多年,所以三网融合始终没有得到快速发展。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在推动三网融合方面做出了重要批示并且颁布的相应的政策,使得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的产业融合步伐加快。与此同时。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1.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90年代,有线电视网络开始在我国大规模发展,短短的几十年便形成了巨大的覆盖面,有线电视双向网已覆盖9400万户,双向网络覆盖率达到42.40%。另外,2014年初广电国网公司成立,明确提出“以全国一网为目标,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全程全网”的发展战略,为有线电视网络的效益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电信网络开启了4G时代,越来越多新媒体开始出现在群众的生活中,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信息获取渠道,因此很多用户对有线电视网络的依赖程度都在不断的降低,也造成了很多有线电视客户的流失,这对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吸引更多用户的加入,电信网络还采取了降价和提速同时进行的发展战略,电信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快速提升,这对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三网融合为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一方面形成了融合与开放、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的网络环境,加快了广电企业整合的步伐;另一方面加强了广电企业与地方政府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建立起更科学的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有利于加快广电企业制度创新。

2.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接入方式

2.1基于DOCSIS的双向HFC网络

该接入方式是有线电视网络的基础模式,技术发展相对较为成熟。双向HFC网络运用系统传输协议对频道、带宽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和规定,并且可以实现与其他网络数字电视信号的兼容。HFC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通信技术,具有频带宽、用户多、传输速率高、灵活性和扩展性强及经济实用的特点,电信服务商对HFC表现出浓厚的兴趣。HFC为三网融合提供了良好的传输平台。为了适应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基于DOCSIS的双向HFC网络着重加强了网络数据信号的处理能力强化,同时运用电缆调制解调器实现双向信号数据信息的传输,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查看全文

三网融合数字电视论文

1三网融合与新媒体

1.1三网融合

所谓三网融合指的就是三大网络在技术支持下提供全方面综合的信息服务,包括对语音、数据等各方面的信息,其中三大网络指的就是电信网、计算机网以及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在目前并不单单是物理上的三合一,更多的是指高层业务上使用的融合,简单来说就是将信息从传统的点到面,变成了点到点的模式,这样能够为广大群众更好的服务。

1.2聚焦三网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

时代快速发展,三网融合虽然基本实现,但是依旧要面对新的挑战,即三网融合新媒体环境。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人们不管在哪里都可以进行有线、无线以及移动的方式来为网络媒体增加内容,但是他们不仅仅是内容的制作者,更是者以及接收者。新媒体技术消除了网络、终端和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真正创造了跨越“媒体、网络、终端”的可能性。

2三网融合给图书馆发展带来的机遇

查看全文

三网融合通信资费管理

一、引言

当前,在国务院提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并正式提出了关于三网融合实施的具体措施和目标后,我国三网融合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在三网融合条件下,通信网络技术、市场结构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而对当前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也提出了挑战。三网融合趋势下,传统的资费调控政策和措施难以继续维持、适应通信业三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对资费管制制度、政策和相应的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是许多国家在通信业融合发展大趋势下的普遍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三网融合趋势及对通信监管带来的挑战

所谓“三网融合”,简单说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互相兼容或相互渗透、逐步演变为可提供包括视频、语音和数据等多媒体业务的综合信息平台的过程。三网融合趋势下,传统的电信行业、互联网行业和广电行业相互渗透,相互进入,行业界限模糊,逐渐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通信行业。传统的行业监管制度和相关政策受到严峻的挑战,必须加以变革才能顺应三网融合的行业发展趋势并推进这一进程。从资费监管角度看,三网融合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制主体亟待明确统一当前我国政府颁布的《三网融合加快推进政策》,虽然明确了三网融合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但对相关监管主体的改革并未明确。传统上,三网分属不同的行业,各自有不同的监管制度。传统的电信行业往往处于较为严格的电信管制框架之下,侧重于针对网络实施经济监管。广电行业集合网络和信息内容传播与一身,侧重于实行网络和内容的纵向一体化监管。

2.市场竞争主体增加,管制客体复杂化融合趋势下,电信行业的内涵已经进一步扩大至信息通信行业,市场竞争主体也从传统上所说的电信运营商,扩大到包括广电网络运营商甚至电力提供商,此外各种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以及各种新媒体和互联网企业,都可以看作是新概念的信息通信产业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商业模式和利润来源与传统的电信运营业完全不同,这就对传统电信监管体系中,将监管对象集中于固定运营商或者在位运营商的做法提出了挑战。

查看全文

三网融合下新业态电视技术

1新业态电视概述

1.1新业态电视的定义

这些年,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迅速,丰富多样的传输技术、应用、终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电视新形态,成为了广播电视的一大亮点。新业态电视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公共电视、互联网视听节目、IP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3D电视、高清电视、互动电视等。新业态电视至今还未给出非常确切的定义,但从上面的介绍来看,新业态电视是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充分融合传统媒体、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与户外媒体优势,运用最新传播技术,形成以海量资讯、即时互动为特色,可看性、参与性较强的全新电视样态。

1.2新业态电视技术的特点

“三网融合”产业的发展,将改变传统数字电视的单一服务模式,内容格式的多样性、服务种类的多样性、接入方式的多样性将成为三网融合环境下新业态电视的共性。从技术三网融合下新业态电视技术实践◎林华明徐青罗琛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角度来讲,新业态电视主要特点有: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服务综合化、个性化、资源共享、智能化等。

2新业态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查看全文

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网络安全论文

1三网融合的概念及发展进程

目前已经进入到2015年,按照规划2015年是三网融合业务全面实现的终点,三网融合业务也已经进入到实质性的融合阶段。到目前为止,面对“大限”将至,广电总局正在加快改革和融合的进程,积极加速推广网络数字化与双向化,并提供一系列的举措促进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前端系统集成和建设、视频点播系统集成和建设、条件接收系统集成和建设、网络双向改造和宽带网络建设、有线电视网络终端智能化和标准化的建设,三网融合的进程加快,最终会推动三网的真正融合,满足人们的电视、网络、电信一体化、便捷化、高效化的需求。但是技术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三网的融合,互联网络更深入地进入到电信领域与电视领域,会面对更加复杂、开放的网路空间,网络安全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担忧,事实上,三网融合也给广播电视的网络安全带来一定的困扰,尤其是网络信息安全方面,下面会详细解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2三网融合带给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的考验

三网融合的通信网会变成一个业务齐全、功能强大、全球覆盖的信息服务网络,它是以IP协议为前提的,全部网络都会以IP为基本协议进行分网与统一。

2.1网络协议的漏洞与IP协议带来的安全隐患

网络协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随着三网融合环境的改变,网络协议的安全风险会加大,技术的不成熟、不健全,比如网络认证技术的漏洞,就会让黑客等危险分子乘虚而入,破坏和盗取信息,未来电视网与电信网都会IP化,这种不安全因素也会带来威胁,因为IP协议本身就存在缺陷,网路攻击者会利用IP地址欺骗、病毒、拒绝服务攻击等技术入侵网络达到破坏、盗窃等目的,等三网彻底实现融合后,这种IP协议的网络安全隐患就会延伸到其他2个网络领域。

查看全文

三网融合的人才培养研究

1目前国内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国内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点:(1)国内很多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来源于其原有计算机类、设计类或影视类专业,其办学时间仓促,课程体系仅是原有专业基础课程与一些数字媒体领域核心课程的简单累加;(2)目前国内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师大多从各个相关专业转化而来,自身就是单一学科培养出来的,导致他们普遍对跨学科多元化的数字媒体专业理解不够;(3)过多地关注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尚待深入开展。通俗地讲就是国内大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办学模式来进行全媒体时代数字媒体专业建设,导致其教学方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毕业生的技能很难真正满足全媒体时代的实际需求,社会就业不得不面临“知识型劳动力过剩”的窘境,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生发现自己无法胜任行业工作的现象普遍。当前三网融合的潮流要求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以技术应用型为主,兼顾复合型发展的综合型全媒体人才,要求大学生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实践技术技能等方面具备很强的应用和复合特征。为此,我们必须从学科发展的综合化、整体化高度来重新审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所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共性,又要具有面向全媒体产业所需的个性,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国内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普遍问题和改革目标

我国高校现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课程建设、培养模式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1)现有课程主体是原计算机专业基础课、重要核心课与几门数字技术核心课程的简单累加;(2)数字媒体专业教材由相关专业教材东拼西凑而成,自身不成体系;(3)传统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制约教学质量,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4)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严重失衡,“考试机器”现象普遍。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当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除了面向原有的网络及手机游戏开发、影视娱乐及动画制作、新闻传媒、电子商务、网络媒体设计、交互式数字媒体系统等领域,还要为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家庭娱乐终端、网站流媒体、网络游戏等新兴数字媒体岗位,培养数字媒体内容制作、信息处理、业务管理和服务、用户终端体验等方面,具备基础扎实、素质优秀、能力强大、个性丰富的传媒及相关领域技术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这是现今国内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和任务。

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技术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为实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技术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我们提出如下四方面的改进措施:(1)制定合理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定制数字媒体专业系列教材。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成立时间相对较短,与国外先进教学水平差距较大,在专业设置上和专业教材上尚存在着明显改进空间。我们可从两方面进行课程体系优化。首先,明确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制定合理的课程比例。全媒体时代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的人才、具备跨媒体技能的人才和具备跨文化思维的人才,即所谓的复合型人才。但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对其数字媒体专业的定位进行课程优化。以江南大学为例,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立足于工艺结合、工科为主的定位,专业侧重培养学生在数字媒体领域的软硬件的设计、开发和创新能力。所以在专业设置上要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专业设置上应是数字技术核心课程与适量的人文艺术课程相辅相成。其次,规划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系列教材。鉴于全媒体时代是一个系统性、复合型的知识体系,因此规划专业系列教材是一项必须任务。我们主张根据制订的课程体系,由主干教师通力合作编著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系列教材。一方面促进教师对核心课程群的再学习和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也可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特点进行量体裁衣。(2)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探索科学培养方式。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招生对象总体是理工类学生,他们大多没有艺术基础。因此诸如美术基础、二维构成等美术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应该有别于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等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鉴于后续游戏开发的需要,这些课程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我们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项目开发实例,在计算机上进行应用教学,灌输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的实用知识,从而起到快速培养学生专业艺术修养的目的。此外,国外高校惯常采用的校内“联合培养”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这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捷径,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强势学科资源。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学院、信息通信学院等修习相关科目,并作为学分计入毕业成绩,这种跨学科学习背景可为学生能力发展提供充实技术理论和方法支撑。目前,我校虽然已经尝试跨学科培养,但跨学科课课程大多只是作为学生个人兴趣选修,与个人毕业无必然关联。可以考虑将跨学科相关科目列入学生必修课科目,促使其深入学习掌握,并使我校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3)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发展能力,一方面我们可以鼓励大学生申报或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并不断完善相应的考评机制,增强学生及指导教师的主动参与意愿。另一方面我们还可采取和试验更积极主动形式。如主动寻求与各级政府、科研院所及工矿企业的相关机构合作,成立产学研联合基地[4]。聘请专家能手为学生进行教学和实践指导,同时这些产学研基地也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了解数字媒体行业、锻炼实践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理想平台。使我们的学生尽早地接触全媒体产业链,检验和发展自身的创造力。另外可借助全媒体时达的网络教学资源与手段进行跨网培训。全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沿多存在于一些跨国大公司中。要学习最前沿的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化水准,网络互动是可行的尝试。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学校在设备、技术上获益极大,避免了学生两地奔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多层次、多形式性地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4)师生评价和考核方式改进。一方面我们应改变对任课老师只看重学历,看重学术科研成果,而对专业实践背景没有要求的现状。这种现状导致我们的专业教师教学常常停留于理论层面,且内容浮浅。我们在将学术成果作为任课老师衡量标准的同时,也应尝试把他的数字媒体实践成果(如平面媒体作品、电视或网络传播作品、人机交互系统等)纳入考核的标准。对于引进新的师资力量,学院招聘也应考量应聘者的业务技能、专业成果、讲课能力及从业经验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改变对学生试卷定乾坤的传统做法。这种单一化考核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造就了大量“考试机器”,他们只注重理论,忽视自我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可通过课程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等三个转变,推行多种形式、多个阶段、多种类别、多种成绩评定方式的考核制度改革,强化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增加论文、作业、课堂表现及参考书阅读等成绩在学业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