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中国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0 03:47: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三农中国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三农中国

《三农中国》约稿启示

《三农中国》系杂志型的系列出版物,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每年1、4、7、10月各出版一辑。每辑约13万字。现已出版三辑,第四辑即出版。

《三农中国》的风格是使学者能够从中感受鲜活的事实和现象,使从事三农工作的人员得到理论启示,使社会各界读者能够更加关注三农问题。《三农中国》强调真实、可读、深刻、反思。举凡目前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话题,都是《三农中国》感兴趣的对象。

《三农中国》来稿要求雅俗共赏,寓深刻于生动流畅的文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风之中,事实描述又蕴含理性思考。不采取规范学术论文的形式。就事论事,一事一议,有感而发,有所发挥。《三农中国》将设立广泛的栏目,以容纳各类三农问题的讨论。来稿以5000字为宜。

《三农中国》的读者对象既包括专业三农问题研究人士和高等院校师生,也包括正在从事三农工作实践的中央、省、市、县、乡村各级干部,还包括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的农民,以及各类关心农村发展、关注农民生活的社会各界其他人士。

《三农中国》每辑定价为10元人民币。

来稿请附上作者简历和可以对外公布的联系方式。

查看全文

《三农中国》将出半月刊

《农村·农业·农民》杂志分上下半月出版,每月两期,创刊22年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同时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领导同志先后为本刊题词。杂志上半月以综合、理论为主要内容,下半月《三农中国》以时政、新闻为主要内容,是我国第一本涉农专业时政新闻期刊,依托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相关栏目等多家权威媒体及其强大新闻资源,发行量超过300000册,并不定期随刊附送重点报道节目光盘。

作为一本饱有坚实新闻背景的强势媒体,《三农中国》坚持以关注"三农"为己任,以独立调查为原则,首开中国"三农"领域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合作先河,通过电视媒体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的强强联手,全力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涉农时政新闻期刊。

刊社信息

编委会主任:介新

社长:方瑜垠(兼)

常务副社长:张自显

查看全文

大型新闻期刊《三农中国》诚聘活动经营总监等

作为一本饱有坚实新闻背景的强势媒体,《三农中国》坚持以关注"三农"为己任,以独立调查为原则,依托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权威媒体相关栏目及其强大新闻资源,发行量超过300000册,创刊22年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领导先后为本刊题词。

《三农中国》正全力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涉农时政新闻期刊。以下职位期待您的加盟:

1、编辑记者3人

2、广告发行总监1人,媒介代表5人

3、活动经营总监1人,运营专员5人

网址

查看全文

农村金融方式创新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新形势下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信贷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支持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以及农民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的特点,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和相关金融机构在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我国农村不少地区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问题仍然突出。在继续优化农村金融基层网点布局、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以点带面,推进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决定在全国选择粮食主产区或县域经济发展有扎实基础的部分县、市深入组织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现就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着力点,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可持续的有效资金投入,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努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推动城乡金融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试点的目的和原则

试点目的是通过积极不懈的努力,在试点地区努力创造和发展一些适合农村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不断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让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试点模式力争可复制,易推广,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查看全文

银行三农情况调研报告

近日,我支行组织人员到近年来辖内“支农”情况进行了的调查和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自××××年的发放支农再贷款以来,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五年内共累计发放支农贷款××万元,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至××××年××GDP总值达××.×亿元,增长××.×%。逐步形成了“东茶、西菜、南桑、北柳”的产业格局,“公司+农户”的特色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依托农副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县工业的主力,柳编、脱水蔬菜继续快速增长,成为我县对外贸易的中间力量,稳居全市九县第二位。农民收入也明显提高,××××年全县农民纯收入达到××××元,增长××.×%。与此同时,金融业务也快速增长,××××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亿元,增长××.×%,各项贷款余额为××.××亿元,增长××.×。其中农业贷款为×××××万元。在支农中,农行、农村信用社和农发行是支农的主力。农行主要是对涉农企业支持,农村信用社主要支持农民和农村个体工商户致富,农发行主要支持粮棉油收购等。

在人行利用支农再贷款的引导下,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大了支农力度。××××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万元,主要来源于存款资金,一部分来源于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主要用于农户生产资料,包括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和土地承包等。其次是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占全部支农再贷款的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的经商意识不断增强,有的农民开始从事农副产品经销和其他商业活动。其他有××%的支农再贷款用于第三农业经济组织,主要是购买大型农机具、农田水利建设和城镇建设。在发放支农贷款时,突出了支农重点,重点支持了粮棉油生产、柳条种植和加工、板粟种植、大棚蔬菜、养殖牛、羊、鸡、猪、鹿、貂桑蚕养殖等特色项目,以及带动“三农”经济发展服务的蔬菜脱水、粮棉油加工等龙头加基地型企业。在贷款方式上,对农户贷款需求进行调查和信用评定。根据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全县共评出信用村××余个,信用户×万余户,完善了农户经济档案,并对所评出的信用户颁发了《农户贷款证》,达到户户有档案、户户有等级,为农户贷款的投放提供了可靠依据,切实提高了小额农户贷款的质量。目前根据联社调查组在全县支农再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调查看,所有受到支持的农户、个体经济组织及各项开发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了预期目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村经济共增加×××××多万元的收入。

农行作为支农的主力,累计向涉农企业发放贷款约×亿元,其中××××年累计向食品加工企业发放贷款××笔,金额××××万元;向化肥生产企业发放××笔,金额×××××万元,支持化肥、脱水等重点骨干企业发展,为这部分企业产品上质量、上水平和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带动了我县蔬菜等基地的建设。今年以来又新发放涉农企业贷款约×亿元,其中贴现贷款约×亿元。另外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对化肥、柳编、脱水等涉农企业给予较大的资金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万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万元,其中发放粮食流转贷款×××万元,收购小麦×××万公斤,;累计发放棉花收购贷款××××万元,收购皮棉××××××担,平均收购价×××元/担。粮食风险基金累计补贴农户×××万元,其中直补农民×××万元。

查看全文

银行对临沭“三农”支持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日,我支行组织人员到近年来辖内“支农”情况进行了的调查和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临沭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自====年的发放支农再贷款以来,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五年内共累计发放支农贷款==万元,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至====年临沭gdp总值达==.=亿元,增长==.=%。逐步形成了“东茶、西菜、南桑、北柳”的产业格局,“公司+农户”的特色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依托农副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县工业的主力,柳编、脱水蔬菜继续快速增长,成为我县对外贸易的中间力量,稳居全市九县第二位。农民收入也明显提高,====年全县农民纯收入达到====元,增长==.=%。与此同时,金融业务也快速增长,====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亿元,增长==.=%,各项贷款余额为==.==亿元,增长==.=。其中农业贷款为=====万元。在支农中,农行、农村信用社和农发行是支农的主力。农行主要是对涉农企业支持,农村信用社主要支持农民和农村个体工商户致富,农发行主要支持粮棉油收购等。

在人行利用支农再贷款的引导下,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大了支农力度。====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万元,主要来源于存款资金,一部分来源于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主要用于农户生产资料,包括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和土地承包等。其次是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占全部支农再贷款的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的经商意识不断增强,有的农民开始从事农副产品经销和其他商业活动。其他有==%的支农再贷款用于第三农业经济组织,主要是购买大型农机具、农田水利建设和城镇建设。在发放支农贷款时,突出了支农重点,重点支持了粮棉油生产、柳条种植和加工、板粟种植、大棚蔬菜、养殖牛、羊、鸡、猪、鹿、貂桑蚕养殖等特色项目,以及带动“三农”经济发展服务的蔬菜脱水、粮棉油加工等龙头加基地型企业。在贷款方式上,对农户贷款需求进行调查和信用评定。根据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全县共评出信用村==余个,信用户=万余户,完善了农户经济档案,并对所评出的信用户颁发了《农户贷款证》,达到户户有档案、户户有等级,为农户贷款的投放提供了可靠依据,切实提高了小额农户贷款的质量。目前根据联社调查组在全县支农再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调查看,所有受到支持的农户、个体经济组织及各项开发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了预期目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村经济共增加=====多万元的收入。

农行作为支农的主力,累计向涉农企业发放贷款约=亿元,其中====年累计向食品加工企业发放贷款==笔,金额====万元;向化肥生产企业发放==笔,金额=====万元,支持化肥、脱水等重点骨干企业发展,为这部分企业产品上质量、上水平和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带动了我县蔬菜等基地的建设。今年以来又新发放涉农企业贷款约=亿元,其中贴现贷款约=亿元。另外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对化肥、柳编、脱水等涉农企业给予较大的资金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万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万元,其中发放粮食流转贷款===万元,收购小麦===万公斤,;累计发放棉花收购贷款====万元,收购皮棉======担,平均收购价===元/担。粮食风险基金累计补贴农户===万元,其中直补农民===万元。

查看全文

三农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本报记者刘黄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

记者:近一段时间来,您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较深入的关注。作为一个社会学家,您是从哪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的?

陆学艺:我认为,在社会转型期,我们应当密切注意当前中国的所谓三农问题。应该说,三农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近一段时间来,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有了高度的重视,有很多具体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各个方面的努力,包括各项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保护措施,加上今年的风调雨顺,我们今年的农业问题还是形势很好。但我认为,三农中的另两“农”:农村与农民的问题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的现实。而农民、农村问题近来更多地表现在土地问题上。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想可以说,土地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我有一个数据:就拿农民的群体上访来看,2001年以来,每年增幅都有17%,几乎比咱们经济发展的速度快了一倍。而其中最主要的基本都是土地问题引发的。我想,就当前的社会稳定现实状况来说,这是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如果政府在解决农业问题的同时,能把这件事管下来,那么我们的社会问题就解决了70%多。

今年中央出台了很多好政策,一个是停止征地了,第二,给农民补贴。在我们江浙那边,一亩地补二三十块钱,因为那边的地少。东北的地,一亩地能补到460块。农民增收5%,粮食增产的数据最近也快出来了。应该说,农业问题的解决取得很大的突破。但我想,现在我们重视三农问题,实际上更重视的是农业问题,粮食以及农副产品的供应问题。但事实上,三农问题就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问题,三农问题都解决了,经济总量就会较为顺利快速发展。反过来,农民问题不解决,农村问题不解决,农业就不能良好发展,农业问题也可能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

但现在的问题是,农民的失地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尽管中央提出说,这半年不许征地,但是下面的许多干部出于一些考虑,对此并不积极。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但是干部说,我上项目怎么办?我们的地方经济要发展,怎么办?仍然拿农民的土地开刀,实际上,以地生财,就是夺农民的地。在有些地方,我们的有些官员出于各种目的,和开发商联合起来,剥夺农民土地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的。

查看全文

金融服务创新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县域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按照“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通过开辟支农资金绿色通道、加大信贷力度、完善服务体系等工作创新,搅活农村金融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关键词】县域金融服务农村工作创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如何按照“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成为当前县域金融工作的新课题。

一、优化金融环境,为支农资金开辟绿色通道

在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处于尚未完全发育的低端市场情况下,金融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业,“嫌贫爱富”是其内生要求。因此,要发挥金融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必须把金融资金投向农村作为一项首要任务。这需要各类银行以战略眼光来对待农村市场,自觉承担振兴农村经济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和环境建设,为金融资金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开辟绿色通道,使之成为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

1、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让银行资金流向农村。针对目前县域金融资金流向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大客户轻小农户的状况,要切实发挥政策杠杆的引导作用,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在资金投放上向农村倾斜。银监部门要制定县域金融单位信贷投向的具体实施计划,明确规定其职责与义务,尤其涉农金融单位更应把全部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农村;税务部门要根据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和涉农资金投放程度,制定商业银行支持农村改革发展信贷营业税减征的优惠办法,尤其对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农业项目或扶贫项目的信贷营业税,应当实行免税;财政部门要对农村高风险、但又事关人民群众生活急需的农产品项目信贷和农村贫困家庭、公共事业项目信贷,实行地方财政给予贴息补助的办法,调动借贷双方的积极性,不断增强银行资金流向农村的动力和吸引力。

查看全文

金融产品创新具体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等四部委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等文件精神,促进我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三农”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制定本意见。

一、提高认识,准确定位,齐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加大“三农”信贷支持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机构开拓农村金融市场、抢占发展先机的有效途径,对于支持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金融机构要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开拓创新,坚持务实求效、因地制宜、协同配合和风险可控的原则,努力开发和推广各种适合“三农”信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探索为“三农”提供更多高效便捷的新型金融服务。

各金融机构要准确定位,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农业发展银行要在巩固发展传统政策性业务的基础之上,立足实际,加大对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农业银行要以股份制改革为契机,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原则,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切实加大支农投入,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农村合作银行要利用“点多面广”优势,坚持“小额、流动、分散”原则,努力满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现代农业和农村消费等资金需求,不断创新符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切实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邮政储蓄银行、温州银行等要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通过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拓宽支农领域,满足不同层次资金需求。各国有商业银行要利用规模、技术、人才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

二、开拓思路,积极进取,着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各金融机构要结合“三农”发展特点,有重点地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要深入研究各类农村群体的资金需求特点,根据生产、创业或消费等各种资金用途,有针对性地开发、创新产品,扩大支农覆盖面,提高贷款满足率。

查看全文

县域金融改革及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为加快全市县域金融改革步伐,扎实推进“三农”工作,根据省政府金融办《关于全省农村金融改革情况调研的通知》(甘金办发[2011]35号)整体安排和要求,经市政府同意,市农村金融改革联合调研组于2011年5月23日至26日对皋县、县、县和县域金融改革发展及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县域金融发展概况及金融运行情况

截至2010年末,我市、县、县县四地县域农业人口102.48万人,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253.13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456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08元)25%,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475元,在调研四个县区中水平最高;县农业人口44.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524元;县农业人口38.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155元;皋县农业人口15.0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705元。(注:以下所指县域为、县、县县,不包括市其他县区,统计数据也以4地为主)

(一)全市县域金融机构发展现状。截至2011年4月,我市县域共有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银行、农村信用社、财保、寿保、太保、平保等各类金融机构57家,县域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共240个,占全市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30%。其中:银行8家(营业网点44个),保险公司5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县银行8家(营业网点69个),保险公司4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县银行10家(营业网点78个),保险公司6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皋县银行7家(营业网点49个),保险公司3家,担保机构1家。从发展趋势来看,2008年之前我市县域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出现了大面积的减少和撤并,严重制约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2008年以来,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力度,金融机构重新投入到发展县域和农村经济中,营业网点逐步恢复增设,有力支持了县域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全市县域“三农”贷款发放情况。近年来,全市农业贷款总量逐年增加,对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来看,农业贷款所占比例依然较低。截至2010年末,我市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4.5亿元,贷款余额139.9亿元,贷存比为53%。其中,农业贷款余额37.5亿元,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贷款余额6.8亿元,乡镇企业贷款16.4亿元,农业贷款只占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6.8%(注:由于人民银行县支行统计口径变化,以上农业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贷款、乡镇企业贷款数据不包括县)。截至2010年末,我市县域小额贷款公司累计放贷6267.3万元,其中对三农贷款4595万元、中小企业贷款308万元、其它贷款1364.3万元,贷款回收率和利息实收率保持在98%以上,成为民间资本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市提供涉农金融服务的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银行、建设银行等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农村信用社发放“三农”贷款数额和笔数最多,是支持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10年末,县域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82.06亿元,占全市县域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58.7%。

二、市县域金融支农服务情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