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0 03:12: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三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服务三农
以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
为“三农”发展提供交通先行保障
县交通局局长**
“要想繁荣,交通先行”。交通工作与“三农”工作密切相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交通主管部门,我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抢抓机遇,把握政策,合理规划,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交通在经济发展中的先行作用。
一、认清形势,把握规律,以科学的眼光看待我县交通现状
综观**交通现状,全县公路总里程1878.16公里,其中省道两条,长101.7公里,县道404.6公里,油路300.6公里,砂石路104公里;乡道311.1公里,油路62.8公里,砂石路248.3公里;村道1060.76公里,油路74.76公里,砂石路986公里。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依托,乡镇驻地及较大集镇为结点,乡村公路为环绕,辐射到每个行政村、自然村的四通八达公路网络,乡村公路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求解“三农”
缘由“三农”问题的复杂,本文分渊源、破题、求解、评述四个部分试图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对“三农”问题的根源、症结及出路做一系统论述。如果那位读者不幸读到拙作,希望务必读完以后再做高论,而不要在读的过程中就某一单独的观点难解难分。你所希望得到的回答,也将正是后文我要给出的解答。即使因为问题本身的错综复杂和文章篇幅及本人能力的有限,最终不能给你以圆满的回答,你也只可以在读完全文后,再自己去思索答案。否则你的思维将容易陷入对某个问题或观点孤立起来进行分析的错误当中,而这正是求解“三农”最要克服的思维障碍。 渊源
先秦鲁庄公十年春,齐国伐鲁。鲁庄公准备与之开战。鲁之人曹刿请见。其乡人说:“肉食者谋之,你又何须参与?”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入而见庄公。后战于长勺,曹刿始创“一鼓作气,敌疲我打”之战略战术,以弱胜强,击退齐国。追击溃兵中又下视其辙,登轼而望,最终彻底逐出来犯之敌。
引用这个典故我只想说明两点。
一、对任何事物的研究,都要抓其根本,要去伪存真,探究其最本质的存在和发展机理,切不可为故有的模式、教条或诸多无关要害的表象所蒙蔽。
二、“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有一定根据的,历来如此,现实也是如此。
十多年前,大概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就曾试图给当时刚上任不久的国家领导人主席写信上书。其中提到的主要一点,到现在我还在坚持,那就是农村人口问题。让我迄今疑惑的是,十多年前引起一个十五六岁农村孩子注意的问题,为什么到现在人口总量又增加了近两个亿,却仍没有让诸多“三农”问题的专家们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让他们认识到农村人口问题对“三农”问题的关键性所在。
回归三农本位解决三农问题
如果不限制资本力量在农村的扩张,结果可能是,国家给农村“输血”,不受约束的资本则让农村“失血”。这样,农村不日渐“空心化”倒才奇怪。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导致人们多年来一直习惯于接受“跳出‘三农’解决‘三农’”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引导下,人们有意无意间不敢正视甚至回避广大农村日益“空心化”的残酷事实,而避重就轻地大谈如何通过数以亿计的外流农民工在城市里挣血汗钱以提高农民收入。在我看来,如果信奉这种单一的“增收法”,对农民、农村和农业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在于:回归“三农”本位,解决“三农”问题。具体表现为:中央敢于对目前的“三农”形势作这样的事实判断,即“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怎么办?一号文件提出了激动人心的政策目标,即“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样的提法,在改革开放以来总共12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任何政策的出台都需要基于可行性,而政策可行性又基于时机和实力。一号文件将此表述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可以说,今年的一号文件,是真正贯彻落实了5年前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精神,标志着这一国家战略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也标志着我们国家终于有信心也有能力从“三农”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久拖不决甚至愈演愈烈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城乡二元体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等等。尤其是,“三农”问题的现状并非仅仅因为政府对“三农”投入不足所致,应该进一步看到,在城乡二元体制的纵容下,资本的力量几乎不受阻挡地对“三农”进行扩张,圈地、瓦解小农经济、吸走农村资金、无良企业欺压农民工、破坏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不一而足。在此背景下,农村不仅劳动力外流,而且包括资金等资源要素也外流。于是,一方面是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另一方面是资本在逐利本性的驱动下,各种资源要素无法在农村获得配置。公务员之家:
一号文件在谈到“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时,特别提及“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因为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大多已沦为在农村的“吸储”机器。目前,提供农村信贷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国家金融体制改革之后,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其市场定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业务范围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无异,已经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商业的转变。伴随这一转变,农业银行大范围撤并了县域内的机构网点,严格限制贷款权限,大都只存不贷,导致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农村邮政储蓄的功能是吸收农村储蓄资金,通过将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的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只吸储、不放贷成为农村邮政储蓄运营的基本特点。农信社是金融支农的主要机构,但其涉农贷款所占比例却呈下降态势,其中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户贷款甚至负增长。可以说,如果不限制资本力量在农村的扩张,结果可能是,国家给农村“输血”,不受约束的资本则让农村“失血”。这样,农村不日渐“空心化”倒才奇怪。
一号文件以“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标题,已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中央对“三农”战略新的调整,即不再仅仅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投入,而是同时通过构筑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扭转农村资源要素在资本力量冲击下不断流失的局面,坚决回归“三农”本位,有力解决“三农”问题。这样的决心与举措,在举国破解“三农”困局的征程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春到三农
春进三农
不觉中,已清晰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田野果园里的桃花已经开了,鲜艳的花朵散发出阵阵幽香;街道两边的草坪更显得绿了,柔细的叶子沐浴着阳光;往来的男男女女早已脱下她们厚重的衣裳,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这一切都真切地告诉我这个春天已经到来。
春天是健康的季节,因为她孕育着无限的生机。近几年在不觉中,我的家乡也发生着巨变:一条条柏油路、水泥路替代了过去的土路、“扬灰路”,城市连接着乡村,交通变得四通八达。去年在全县范围里开展的一场农村巷道硬化工程更是将水泥路铺到每家每户的门前,请进来和走出去都变的非常容易;而那一张张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通信网络更是无时无处不在,“家书抵万金”早已成为历史,亲情间的沟通变的毫不费力;发达的工业已经显示出她巨大的力量,开始向农业和农村反哺。这一切变化是那样深刻,也是那样的超乎人们的想象。
春天是一个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思的季节,因为她充满着无穷的希望。前几天,因为有事回了趟村里。舅舅所在的村原在汤王山的半山之中,十几户人家,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连娶媳妇也难。如今政府补贴一部分钱,将整村搬迁到乡政府所在地,如今家家户户正忙着盖房子上梁。当我见到舅舅时,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依然布满了辛苦,但同时又多出了几分希望。我还同时看到好多的村里人正忙着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国家给每个农民补贴的金额只有50元,但乡亲们将这件事情都看得很神圣。如果再联想到前几天,温总理的运城之行,他入农户,进学堂,嘘寒问暖,体恤民情,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总理的风范,也无疑为解决“三农”带来福祉。
让我们的眼光看得更远一点。七十年代,德国人凭借一丝不苟的作风,创造了机械工业的辉煌。八十年代,日本人依靠团结一致的精神,创造了电子工业的奇迹。而进入九十年代来,崇尚自我的美国人以浪漫加幻想造就了信息时代的神话。那么我们呢,我们又如何在二十一世纪重现我们的辉煌?
当前我们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古希腊时期的普罗泰戈拉解释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唯物史观的解释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我想加上一条,那就是要保护弱者,给每个人甚至“错误者”以说话的权力。这样的话,我们这个民族就一定大有希望。
三农气象服务能力提升
1拉萨三农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拉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拉萨地区的农业经济结构也取得了极大的改变,农业生产的品种与布局发生了非常巨大的转变。因此,拉萨地区的农民对于三农气象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现阶段拉萨地区三农气象服务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1)缺乏针对性。拉萨三农气象服务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城市气象服务形式的复制,从而导致三农气象服务与拉萨地区的农村环境不相适应。并且气象服务产品的种类不够明确,缺乏有效的分类,导致拉萨地区的农民对三农气象信息一知半解,因此缺乏针对性。(2)缺乏多样性。现阶段针拉萨市气象局的气象要素有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等,对农村养殖产业以及农村品所需要的气象无法进行预警。气象服务形式过于单一,只注重农业服务,对村镇以及农民没有进行有效的气象服务,因此缺乏多样性。(3)缺乏准确性。拉萨市气象局在进行长期的天气预报时,往往缺乏准确的信息数据,难以使这些信息数据成为农民的气象参考,使拉萨地区的农民难以进行种植规划。现阶段拉萨地区的气象信息定时,只有在定期的时间之中才能了解到气象信息。但是大多数农民由于条件的限制,在长期的过程中很难定时收看气象信息。导致农民错过气象信息的预告,从而导致出现重大自然灾害时,农民无法提前预知。针对上述拉萨地区三农气象服务存在的不足,应当运用有效的策略激进型解决,提升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使拉萨地区农民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从而有效的促进拉萨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提升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的策略
近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重大气象灾害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我国农业经济。因此,及时有效的气象信息能够对农民带来很大的帮助。因此,只有使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及时的将预警信息传达给拉萨地区的农民,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1)转变以往的服务理念。拉萨农村气象服务在以往只对农业生产的天气预警予以重视。因此,拉萨气象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各类气象服务工作的力度,实现拉萨气象服务的立体化与全方位化,使拉萨三农气象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2)对三农综合气象检测网进行构建。对三农综合气象监测网进行有效的构建,能够使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应当将综合性、立体性以及加密性作为综合气象监测网的构建理念。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气象监测网进行综合全面的构建。这样使全天候的气象信息监测得以有效的实现,从而使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在根本上得到提升。(3)对三农气象服务产品进行有效开发。想要使拉萨地区农民的物质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应当加强拉萨三农气象服务工作,从而使拉萨地区农民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因此,拉萨气象部门应当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建立新型的三农气象服务产品系统,该系统包括滚动播放、时效性强、专业指导等特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提升,分别是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与服务能力的提升。针对较为重要的气象预警,应当对频率进行加密预报,并且采取循环滚动的形式进行播报,对气象信息服务内容进行优化。针对开发专业的气象服务产品,应当本着精细化、自动化、动态化、网络化等原则来进行农业气候资源分析系统的构建。应当结合拉萨地区农民的日常出行、交通运输以及养生保健等方面,增加生活服务类的气象产品,使拉萨地区的农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得到提升。(4)重视三农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想要有效提升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必须对三农气象服务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并且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进行相关信息的,并且确保三农信息服务能够入户入村。拉萨气象部门应当针对市场运营的长效机制进行探索,通过政府与村镇的合作,不加重农民经济负担的前提条件下,运用多种媒体相结合,创设农村气象快速通道直播,从而有效提升农村了解气象信息与知识的效率,针对气象方面的灾害,能够及时的进行防护。(5)构建突发灾害应急系统。想要保证拉萨气象部门能够及时的对各项气象灾害做出准备工作,拉萨气象部门应当在农村地区成立突发灾害应急点,使农村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得到有效的完善。应当对气象预警系统与气象应急系统进行有效的建立,对气象应急服务的需要进行有效的考虑。尤其对于气象灾害较为频发的区域,更应当进行传输通道与应急监测站的建立,使拉萨地区的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气象应急服务。此外,还应当与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协商与沟通,使气象服务机制得以完善,从而使资源共享、信息互补得以实现,使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得到额大幅度的提升,对促进拉萨地区农村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对气象科技扶贫政策进行有效的普及。想要提升拉萨地区三农气象服务能力,还应当对气象科技扶贫政策进行有效的普及。对特色农业气象使用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有效的运用,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开创气象科普专栏,并且为拉萨地区的农民提供专家咨询热线。
针对气象农业科技的宣传,应当对其渠道进行有效的拓宽,使气象科技教育宣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拉萨气象部门应当对相关培训课程进行有效的开展,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气象科普知识讲座,并且入户对农民的气象相关问题进行解答,使气象科技在拉萨地区的农村当中得到落实。加强农民对气象科技的充分了解,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使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得到综合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农民应居“三农”首位
时下有关“三农”的说法和作文,都是按照农业、农村、农民的顺序排列。但这样的定位和排列是否科学呢?笔者经过思考,觉得需要更改,即农民应当位居“三农”之首。
大家知道,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劳动者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是由劳动者所掌握和利用的。农民是农业、农村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也必须主要依靠农民的劳动和创造才能实现。因此,农民居“三农”的主导地位,离开了农民这个主导,农业、农村也就无从谈起,故而农民应当位居“三农”之首。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三农”位次正确排列的重要性。我们说“三农”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的。现在,我们把农民排到“三农”的首位,可以说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是客观实际和大局的需要。这样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解决农民的问题,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从而才能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把我国建设成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社会主义国家。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和落脚点,也是体现我党宗旨的重大问题。农民是占广大人民中绝对比重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我国农民问题解决好了,那么广大人民的利益就解决了一大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就贯彻落实好一大半。全国广大农民都能实现小康,“三个代表”也就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又把农民增收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讲到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大半,如果农民不富裕,农民不走上小康,全国就不能实现小康。现在全国上下都一致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全国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把农民排列到“三农”的首位,也就意味着全国党政上下一致决心解决“三农”问题,并从中先抓好“三农”的核心农民问题,这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就会一定加快,其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尽快实现。
把农民摆到“三农”的首位,我认为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在实践上是很有必要的。上述思考只是个人看法,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聚焦三农》栏目介绍
(1)栏目宗旨
《聚焦三农》栏目是在中央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全社会关心三农的背景下诞生的,以关注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关注农民切身利益为栏目宗旨,它是广大农民群众准确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向,传达、解析国家三农政策问题的窗口,是社会各界冷静体察“三农”问题的一面“风向标”,被百姓誉为农村的焦点访谈。
《聚焦三农》栏目以严谨的态度、新闻的眼光、对事件的多角度分析来透析复杂的三农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重大题材和热点问题。内容的前沿、题材的敏感与形式的创新是吸引特定的观众群,不断提高栏目的收视率的有力保障。
(2)收视对象
《聚焦三农》栏目的收视对象是关注三农问题的人,包括农村中的普通老百姓、基层乡村干部、地方政府官员、专家以及关注三农问题的城里人。
(3)内容定位
“三农”产品与服务研究
1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战略引导
农商银行应当始终贯彻并落实“普惠金融”这一战略理念,并与当地具体情况联系起来,注重加快金融普惠实施方案的制定进度,对有关措施进行灵活运用;注重将“支农支小”这一核心使命作为基础,立定“姓农、姓小、姓土”这一基本方向,扎根为“三农”与小微企业服务;大力依靠当地金融综合改革这一政治背景,将支农支小支实作为中心,开展有关战略架构建设工作,进而确保当地金融改革核心内容与农商银行经营方向的高度一致,在农商银行为“三农”与小微经济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将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突破与政策红利,提供给农商银行;为了避免遭遇民间借贷的侵蚀,农商银行应当坚持做小做散、支农支小的经营方向不动摇,只有全心全意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才能进一步将业务基础落实,针对有关风险进行良好控制。
2优化产品类型,强化服务理念
2.1强化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一,不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大力建设“普惠金融”工程则可以将农商银行作用发挥出来,近几年农商银行贷款服务覆盖面积占不断扩大,并且投放在“三农”与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中的贷款比例,也在不断提升都是因为信贷资源投入的重要结果。第二,不断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强化开展“整村授信”工程建设活动。为了能够对三农与实体经济的金融有效需求,进行高效掌握,农商银行应当注重开展一些活动,例如,“进村入企”送金融服务下基层、“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工程等,深入开展农户与小微企业的走访活动,并注重对客户档案进行建设,进而为客户授信与信贷支持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应当不断加大渠道资源投入,强化建设“金色细胞”工程。农商银行自身应当注重对网点功能进行提升,并不断对资源结构进行改进与优化,除了当前的营业网点之外,还应当分级别分类型进行助农点、便利店、丰收驿站建设活动;强化开展部分电子渠道建设活动,例如,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等,并不断对这些先进电子渠道进行推广。2.2提升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水平。2.2.1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开展产品创新活动第一,应当将地方性小法人机构的传统优势,高效发挥出来,注重对一次授信类信贷产品的研究与推广,进而使临时短用等多种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比如泉州农商银行推出“数控易贷”设备抵押贷款;晋江农商银行在全省银行业首创网络司法拍卖“法院+银行+保险”模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石狮农商银行针对市场需求推出“和家贷”、回批地“办证贷”、智慧银行“质e贷”等金融产品;南安农商银行推出“税利贷”、“微保贷”、“光伏扶贫贷”等新产品都值得借鉴。第二,以客户需求为基础,注重对产品创新小组进行建设,并对差异化产品体系开展相关探索活动。2.2.2以价值为导向,强化开展担保创新活动第一,注重对农房抵押、股权质押等新型抵押方式进行推广,使融资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第二,应当对“随心贷”纯信用贷款进行推行,根据工资、社保、公积金等模型,对相关额度直接开展核定工作,进而对被职业固化的贷款准入问题,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2.2.3以效率为导向,强化开展流程创新活动第一,在确保风险可控性与服务便捷性的基础上,根据“小额贷款便捷化、大额贷款规范化”这一原则,对小微企业信贷流程进行简化,并对其开展相关优化活动,实现信贷服务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对“审批中心”集约化机制进行建构,大力建设专职审批队伍,利用有关平台系统,确保信贷资料实时传输工作的完成。第二,组织建设“微贷中心”,确保一站式小额贷款服务的完成;通过“流动银行”上门集中化服务,对目标客户贷款办理程序进行简化,并对时间到帐时间进行缩短。
3增强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质效
3.1全面升级,风险管控。第一,对风险判断机制进行建设,关于信贷客户的授权标准方面,应当将第一还款来源作为重要依据,主要从工资、水电费等生产数据中,对客户开展严格筛选活动。第二,对风险防控机制进行建设,对可疑交易预警系统与贷款资金流向跟踪系统,进行大力研发,通过这些系统,来对贷款流向具体情况进行随时掌握,并将贷后管理数据自动发送至贷款责任人,进而实现贷后检查效率的提升。3.2优化升级,管理优化。第一,对FTP考核系统进行建设,利用该考核系统,对业务和产品的运行情况与盈利,开展相关分析活动,使小额、微贷逐渐成为基层网点的服务中心。第二,大力开展薪酬考核系统研发工作,使其能够将客户经理业绩反映出来,进一步提升企业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将办贷分离开来,促使客户经理能够由“坐商”转变为“行商”,将服务更多的延伸至优秀的三农与小微企业中来。
立足全局看“三农”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明确提出“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回顾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正在形成重视“三农”问题的大环境。
正是有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成功地应对了农村在改革中遇到的许多棘手问题,保证了农业的稳步发展、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农民得到实惠。但“三农”问题离根本性解决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我国更多地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三农”问题的解决既受到国内各种矛盾累积的巨大压力,也会受到国际竞争对农业的激烈冲击。这一切,都会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
“三农”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观察和解决“三农”问题,也不能单从“三农”自身寻求对策。只有站在国家发展的全局,站在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才能真正使“三农”问题找到出路。
从这个角度看,“三农”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得不好,农村就会不稳定。农村一乱,多好的改革设计都是徒劳的。进一步讲,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始终是我党巩固和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只有农民从改革中受益,这个群众基础才能更加牢固,才能更加可靠,农民才能全心全意支持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
“三农”问题的尽快解决,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正确处理城乡矛盾、产业结构矛盾,防止两极分化的必由之路。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我们决策者和理论工作者真正深入到农村去,真正了解农村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找准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尊重农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是扎扎实实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三农来历和对策
其次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今年的一号文件则反映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信心和清晰的思路: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制定的各项政策的指导思想。具体含义分别是多予就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农村提供更多公共品,实行支农的财政政策和利农的金融政策;少取就是要在巩固现有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放活就是要放开农民手脚,搞活农村经济,通过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创造为城乡间要素(特别是劳动力)流动的平等环境。最后是要采取具体的改革措施(不展开说)来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民增收。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更是个农民大国(70%人口是农民)所以有农业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的说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被归纳到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问题提了出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近年来,更是成为全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目前三农问题的由来、现状和对策思路作一简单介绍。
广大农村实行,三农问题的由来建国前后。充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耕者有其田的要求,调动了农民群众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取得了很大成绩,还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然而,随之而来的集体化运动,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的快速演变,破坏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和劳动自主权,经社教运动(1963-1965和(1966-1976等政治教育运动之后,农村人口大规模增长,农民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中国三农困境已经大致形成。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私下分田单干,1978年。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农村推广安徽小岗村农民包产到户的创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三农困境才出现转折。改革的结果,一亩地粮食增加了两百多斤产量,既能满足家庭和集体经济的需要,也能满足国家和城市工业化的需要;1984年,中国农民过上了历史上几乎最好的日子。农村集体有了积累,乡镇企业因此异军突起,农民的非农就业和收入提高,大幅度拉动了城市工业品的需求,使中国改革迅速转向城市,中国经济也处于黄金增长时期。
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出现波动,80年代后期。通货膨胀和政治风波相互影响局势复杂,不仅让城市人感到不舒服,农民们更感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