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软膏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0 00:10: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三黄软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三黄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软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大鼠分成正常组(A)6只和实验组(B、C、D、E、F)30只,将实验组制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实验组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对照组(B)、基质对照组(C)、青鹏膏对照组(D)、三黄低剂量组(E)、三黄高剂量组(F)5组。以损伤证候指数、损伤局部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测定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验研究。[结果]D、E、F组在损伤证候指数均优于B、C组(P<0.05);与B、C组分别比较,D、E、F组损伤局部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表明三黄软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有良好的治疗和修复作用。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三黄软膏;实验研究;大鼠
三黄软膏是浙江省中医院的医院制剂散瘀膏,在临床应用30余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达数万人,疗效显著[1]。本实验通过提取散瘀膏药物的有效成分,从损伤证候评估、损伤局部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的测定来阐明其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健康SD大鼠180±10g36只,雌雄各半,浙江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饲养期间给予啮齿类动物标准颗粒饲料及自由饮水。
1.2药品及试剂①三黄软膏由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提供;②青鹏膏:西藏林芝奇正藏药厂,批号:0703060239;③RatPGE2ELISAKit:美国Cayman公司。批号:180174。
三黄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软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大鼠分成正常组(A)6只和实验组(B、C、D、E、F)30只,将实验组制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实验组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对照组(B)、基质对照组(C)、青鹏膏对照组(D)、三黄低剂量组(E)、三黄高剂量组(F)5组。以损伤证候指数、损伤局部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测定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验研究。[结果]D、E、F组在损伤证候指数均优于B、C组(P<0.05);与B、C组分别比较,D、E、F组损伤局部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表明三黄软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有良好的治疗和修复作用。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三黄软膏;实验研究;大鼠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ureeffectofSanhuangOintmenttreatingrats’acutesofttissueinjury,exploreitsfunctionalmechanism.[Method]Withrandomdigitalmethod,divide36ratsintonormalgroup(A)with6rats,andexperimentalgroups(B,C,D,E,F)with30rats;maketheexperimentalgroupsintomodelofacutesofttissueinjury;thenwiththesamemethodrandomlydividetheexperimentalgroupsintomodelcontrolgroup(B),matrixcontrolone(C),QingpengOintmentcontrolone(D),Sanhuanglowdosagegroup(E)andSanhuanghighdosagegroup(F),5inall.Maketestoninjurysignsindex,injuredfocaltissueE2(PGE2)contentasobservedindexes.[Result]Oninjurysignsindex,groupsD,EandFwerebetterthanBandCgroups(P<0.05);comparedwithgroupsBandC,groupsD,EandFwerereducedonE2(PGE2)(P<0.05).[Conclusion]ItshowsthatSanhuangOintmenthasgoodcureandrepairtoanimalmodelofacutesofttissueinjury.
Keywords:softtissueinjury;SanhuangOintment;experimentalresearch;rats
三黄软膏是浙江省中医院的医院制剂散瘀膏,在临床应用30余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达数万人,疗效显著[1]。本实验通过提取散瘀膏药物的有效成分,从损伤证候评估、损伤局部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的测定来阐明其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三黄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论文
三黄软膏是浙江省中医院的医院制剂散瘀膏,在临床应用30余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达数万人,疗效显著[1]。本实验通过提取散瘀膏药物的有效成分,从损伤证候评估、损伤局部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的测定来阐明其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健康SD大鼠180±10g36只,雌雄各半,浙江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饲养期间给予啮齿类动物标准颗粒饲料及自由饮水。
1.2药品及试剂①三黄软膏由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提供;②青鹏膏:西藏林芝奇正藏药厂,批号:0703060239;③RatPGE2ELISAKit:美国Cayman公司。批号:180174。
1.3实验动物造模及分组将实验组30只SD大白鼠在实验前一天用8%硫化钠溶液双腿去毛。实验前一天禁食禁水。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注射剂量:1.5ml/kg),麻醉成功后将大鼠固定在自制打击器上,将200g重的砝码通过与砝码直径相当的塑料管中自20cm高处垂直自由落在大鼠小腿后侧,踝关节上2.5cm处,连续打击2次,打击面积约1×2cm2,30min后可见打击局部出现散在出血点,皮下瘀肿创面,但皮肤完整无破损且无骨折的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半小时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B)6只,给予布胶外敷;基质对照组(C)6只,给予基质1.6g/kg,后用布胶固定;青鹏膏对照组(D)6只,给予青鹏膏1.6g/kg,后用布胶固定;三黄软膏低剂量组(E)6只,给予三黄软膏1.6g/kg,后用布胶固定;三黄软膏高剂量(F)组各6只,给予三黄软膏3.2g/kg,后用布胶固定。换药1次/d。正常组(A):给予正常饲养。
1.4损伤证候评估参考冯芳军等[2]损伤证候指数,观察伤肢肿胀和瘀斑等证候表现,并评分。①皮下瘀血:多量块状计2分,少量点状计1分,无瘀血者计0分。②下肢肿胀:明显肿胀计2分,稍有肿胀计1分,无肿胀者计0分。③皮肤颜色:紫暗色深计2分,暗红色浅计1分,色泽正常计0分。计算总积分。每天观察记录1次。总积分=(左腿积分+右腿积分)/2。
循证药学依据的湿疹治疗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药学基础上不同药物治疗湿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湿疹患者106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将106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3人。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循证药学基础上使用复方酮康唑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循证药学基础上使用硝酸咪康唑软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23%(5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4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循证药学基础上加用硝酸咪康唑软膏,能够有效对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具有更高的疗效。
〔关键词〕循证药学;药物治疗;湿疹湿疹
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湿疹所带来的局部瘙痒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通过循证药学对湿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本院开展临床治疗试验,笔者探究循证药学基础上不同药物治疗湿疹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湿疹的患者106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6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3人。对照组患者在循证药学的基础上通过复方酮康唑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有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34.58±2.44)岁。观察组患者则在循证药学的基础上使用硝酸咪康唑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有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4.36±2.72)岁。患者的性别以及平均年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药制剂治疗管理论文
【关键词】外用中药制剂;,,,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属中医“牛皮癣”“摄领疮”等病证范畴。本病发病原因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神经功能失调和机体组织改变所致。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毒邪蕴于肌肤,阻滞经络,日久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致。临床多用皮质激素制剂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药物副作用大。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医院外用中药制剂治疗神经性皮炎有较好疗效。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顽癣灵软膏
王兆阳等[1]取大枫子肉75g,硫黄50g,雄黄50g,松香75g,凡士林650g,冬、春季加液体石蜡50g,制成顽癣灵软膏。用其治疗神经性皮炎36例,对照组24例用去炎松尿素软膏。两组均将药物外涂患处,tid,10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2皮炎霜
薛国风等[2]取生地、麻黄、赤芍、浮萍、木贼、黄柏、防风、川椒、土茯苓、苦参、地肤子、白鲜皮、冰片、液体石蜡、十八醇、月桂醇硫酸钠制成皮炎霜。将28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分为治疗组18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用皮炎霜,对照组用皮质类固醇霜剂,用法均为将药物涂搽患处,tid。两组在观察期间均不再使用治疗性内服药及其它外用药。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63例,有效69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25例,显效35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85%。
湿疹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
【关键词】湿疹;中西医结合;治疗
湿疹是由风湿热邪所致的常见皮肤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风湿病”“浸淫疮”“黄水疮”。西医认为湿疹为多种因素所致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多与变态反应有关。湿疹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独特优势,综述如下。
1内服外用
1.1中药加西药内服与中药加西药外用洪淑珍[1]对急性湿疹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风止痒为主,药用龙胆泻肝汤、萆解渗湿汤合二妙丸加减,亚急性湿疹以健脾除湿、养血润肤、疏风止痒为主,方用胃苓汤加减,慢性湿疹以养血疏风止痒、除湿润燥为主,方用消风散加四物汤加减内服。外洗方:苦参30g,黄柏20g,地榆20g,苍术20g,金银花20,连翘15g。水煎成1500~2000ml,微温外洗,日1次;西药口服扑而敏、开瑞坦或赛庚啶,严重者口服小量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亚急性及慢性期,加用激素软膏。治疗100例,治愈66例,好转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刘明江等[2]采用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方用桂枝浮萍汤,并口服开瑞坦10mg/d,外用炉甘石洗剂,1%氢化可的松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满意。何泽民等[3]把湿疹分为湿热毒瘀型和阴血亏虚型,分别给予祛湿清热解毒汤和滋阴养血止痒汤。西药口服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息斯敏、强的松,中药外洗(山豆根、苦参、金银花、连翘、地榆、九里光、甘草),洗后病灶处涂三九皮炎平软膏。治疗52例,痊愈47例,痊愈率90.4%。程利敏等[4]治疗湿疹60例。中医辨证分型,风热型:荆防汤加减,湿热型:龙胆泻肝汤或凉血消风汤加减,脾湿型:胃苓汤加减,阴虚夹湿型:滋阴除湿汤,风盛血燥:养血消风汤,配合口服西药敏迪、赛庚啶。外用炉甘石洗剂、皮炎平、肤疾宁。痊愈53例,占88.33%,总有效率100%。
1.2中药加西药内服与西药外用李俊锋[5]治疗湿疹100例,中药内服予自拟湿疹汤;西药服息斯敏10mg/d,地塞米松1.5mg,tid,日2次,外搽去炎松软膏1支、地塞米松(0.75mg)10片、扑而敏(4mg)10片、四环素(0.25mg)10片研末、病毒唑针剂1ml、聚肌胞2ml,调匀外搽。痊愈96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100%。曾建中等[6]治疗急性湿疹68例,口服赛庚啶2mg,维生素C200mg,日3次,中药以清热止痒汤(地肤子、白藓皮、绿豆衣等)口服,外搽维肤霜。治愈40例,好转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吴国根等[7]用内服皿治林10mg1次/d,加用健脾润肤汤(茯苓、苍术、白术、当归、丹参等),外用去炎松尿素软膏治疗慢性湿疹40例,总有效率92.5%。
1.3中药内服与中药加西药外用郭晴[8]以疏风养血,清热除湿(当归、防风、苦参、蝉蜕、生地、石膏、荆芥等)为法内服,外用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方(黄连、黄柏、全蝎、大黄、苦参研末)混合尿素软膏。轻者2~4d,重者4~7d治愈,随访1年未复发。
综述痤疮病症中医药临床诊疗法
【摘要】综合近年来的文献报道,从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痤疮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包括辨证论治、选方用药、内治与外治结合、饮食调摄,实验研究主要探讨了中草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皮脂分泌及性激素的影响。
【关键词】痤疮;中医药临床;综述
痤疮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病,多见于青春期男女,青春期过后大都可自然痊愈。痤疮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处,形成粉刺、丘疹、脓疮结节或囊肿。常伴有皮脂溢出,分布对称。初起为毛囊口黑色圆锥形丘疹,挤压可见黄白色半透明性蠕虫样脂栓排出。周围可形成炎症性丘疹,其顶端可形成结节囊肿,消退后遗留瘢痕或瘢痕疙瘩。
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为青春期性激素分泌亢进,刺激皮脂腺分泌过旺,使皮脂腺毛囊口阻塞形成脂栓,伴发细菌感染而发病。此病与微量元素锌在发育期相对缺乏也有一定的关系,称之谓“青年痤疮”。
中医学认为,过食肥甘厚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使血热蕴结,均可酿成本病。近年来,在诊治过程中,人们发现,用中医药治疗痤疮,疗效明显,且剂型多样,副作用小,现就其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一、临床研究
中药复方制剂抗真菌分析论文
1体外抗真菌活性
临床报道,较多的中药方剂对真菌感染性疾病显示出良好的治疗作用[7-11]。通过实验研究亦发现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目前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主要为琼脂稀释法、琼脂扩散法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M27-A、M38-A方案。琼脂稀释法是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初筛方法,其方法是在琼脂平板内掺入不同浓度的抗真菌药物,以多点接种法将相同量的待测真菌接种于琼脂表面,以菌不生长的最低浓度定为该药对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多数研究者在试管内或在平皿内进行,此方法适合于大量菌株测定实验。胡圣爱等[12]应用固体培养基试管内药基法测定了肤癣消搽剂(连翘、苦参、大风子、鸦胆子、黄柏、蛇床子等)对石膏样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其MIC为1:100倍。杨志波等[13]采用沙氏培养基试管内药基法观察到复方二矾浸液(枯矾、皂矾、儿茶、侧柏叶、地骨皮、土槿皮、黄精、公丁香、血竭、食醋)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0.25%、0.5%、0.5%。谢淑霞等[14]采用沙氏培养基试管内药基法观察到祛癣洗剂(白藓皮、苦参、地肤子、土槿皮、羌活、紫地榆、黄柏、椒目、百部、蛇床子等)对我国南方常见的9种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6.25%~50%,对癣菌的抑制作用优于白念珠菌。卢全德等[15]报道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测得肤疾安喷雾剂(金银花、野菊花、苦参、血竭、薄荷脑等)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的MIC为0.39mg/ml,对须癣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的MIC为0.78mg/ml,对白念珠菌、青霉菌为1.56mg/ml。陈超等[16]以琼脂稀释法观察到复方黄连皮康酊(黄连100g、苦楝皮50g、海桐皮50、藁本30g、槟榔50g、大风子15g、郁金30g、白矾30g、芦荟30g、地肤子50g、芜荑30g组方制成酊剂)对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及深部真菌(白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使菌落缩小,与克霉唑癣药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得出复方黄连皮康酊对表皮真菌的抗菌作用大于对深部真菌(白念珠菌)的结论。魏蓉[17]用试管琼脂稀释法观察到祛癣止痒洗剂(丁香、黄精、龙胆草、明矾、百部、藿香、黄连、土槿皮、薄荷脑、冰片水煎液)对9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浓度分别为0.39%(红色毛癣菌)、0.195%(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许兰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癣菌、絮状表皮癣菌)、0.75%(石膏样小孢子菌)、1.56%(白念珠菌)。张玲等[18]采用试管稀释法,进行蟹黄肤宁软膏对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结果蟹黄肤宁软膏对8株浅部毛癣菌属的MIC均在0.03125~0.25mg/mL之间,显示了蟹黄肤宁软膏较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琼脂扩散法是通过测量真菌生长被抑制的范围大小来确定抗真菌活性,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初筛方法。杨国晶等[19]用琼脂扩散法观察了复方苦槿霜(苦参150g、土槿皮150g、黄柏150g、白藓皮150g、地肤子150g、川芎150g、儿茶100g)及其原料药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孢子癣菌、白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结果10%、20%复方苦槿霜及10%、20%原料药抑菌效果相同,与达克宁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优于5%复方苦槿霜及5%原料药的抑菌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何定淑等[20]采用纸片浓度梯度法研究硝矾散(枯矾、芒硝)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2%硝矾散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的MIC范围分别为0.0625~0.125mg/ml、0.03125~0.125mg/ml。林静瑜等[21]采用打孔药物琼脂扩散法观察到癣药膏(由丁香、蜂房等8味中药组成)5%浓度以上对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1%浓度仅对须癣毛癣菌有抗菌作用,但各浓度均对白念珠菌感染无效。曾嵘等[22]采用管蝶法对玉阴洁冲洗剂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1g生药/ml玉阴洁洗剂体外对白念珠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为(20.0±0.8)mm,MIC为12.5%(1:8稀释度)。徐文跃等[23]采用改良的平皿挖洞灌药法观察到白莲洗剂(由白头翁、半边莲、蛇床子、黄连、黄柏、百部、地肤子等组成)对白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洁尔阴相当。琼脂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的试验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菌接种液的浓度及准备、培养基成分及pH值,孵育时间和温度及不同的终点判定方法等,重复性差,不利于各实验室之间的比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在1997年、1998年和2003年先后提出了酵母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27-A)、产孢丝状真菌的抗真菌药敏试验倡导方案(M38-P)和M38-A方案,这些方案准确性好、重复性高,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可与抗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相媲美。郑玮清等[24]参照CLSIM38-A液基试管法进行改良,观察甲癣中药洗剂(龙胆草40g、黄连30g、射干20g、半枝莲30g、地肤子50g、紫草10g和花椒10g)蒸馏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白念珠菌的抗真菌作用。结果甲癣中药洗剂对皮肤癣菌的敏感性较好,而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较差,同时可明显看出,醇提液的MIC值低于水提液的MIC值,说明中药的抗真菌药物成分不仅包括水溶性物质,而且包括脂溶性物质。尤力都孜·买买提等[25]采用CLSIM-38P方案测定维药雅丽蔓制剂对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抗菌作用,结果,对须癣毛癣菌的MIC90为190.46μg/ml(平均MIC128μg/ml),对红色毛癣菌的MIC90为148.57μg/ml(平均MIC93.42μg/ml),对絮状表皮癣菌的MIC90为311.27μg/ml(平均MIC128μg/m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MIC90为429.54μg/ml(平均MIC194.01μg/ml)。雅丽蔓制剂对真菌中不同菌种的MIC90值范围为148~429μg/ml,表明雅丽蔓制剂对临床常见皮肤癣菌具有显著的抗真菌作用。郑玮清等[26]以美国CLSIM27-A液基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检测硝矾洗剂(硼砂、芒硝、明矾1:1水溶液)及其单味药物对红色毛癣菌15株、须癣毛癣菌9株的MFC和MIC,结果硝矾洗剂的MFC为1.25~20mg/ml(平均为5.26mg/ml),低于芒硝的MIC和明矾的MFC值。
2动物实验
部分学者利用动物真菌病模型进行了抗真菌中药的研究,相比仅在试管内进行抗真菌试验得到的结果应更有意义。徐洪波等[27]用红色毛癣菌制作豚鼠皮肤真菌感染模型,将25%藿黄散洗剂(藿香、黄精、苦参、茵陈、枯矾等)水煎液涂布感染皮肤,给药2次/d,连续给药21d。豚鼠在用药6d后鳞屑减少,12d后鳞屑逐渐消失,呈浅红色斑,真菌检查均为阴性,18~21d皮肤外观恢复正常。何定淑等[20]用2%和4%硝矾散温水浸泡治疗豚鼠须癣毛癣菌感染的足癣、体癣,1次/d,30min/次,共7d,显示具有较好疗效,与1%足光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蒸馏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曾勇等[28]研究消炎抗癣霜(由升药底、蛇床子、冰片、樟脑等中药组成)对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导致的豚鼠体癣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2周后观察到消炎抗癣霜能够减轻真菌所致豚鼠皮肤病变程度,提高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的转阴率。杨小洁等[29]观察了中药真菌安胶囊对白念珠菌深部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治疗组、预防组深部真菌感染的小鼠病死率和血液内的真菌数,与非治疗组相比明显降低,实验表明中药真菌安胶囊有治疗白念珠菌深部感染的作用。谭元生等[30]对复方苦参液的药效学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复方苦参洗液具有较好的抗家兔阴道黏膜人工白念珠菌感染作用,其治疗后阴道涂片、真菌学培养、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洁尔阴组相比无差异。梁君儿等[31]制成大白兔白色念珠菌阴道炎模型,并使用香荷药条(由黄连、黄柏、丁香、薄荷等7味药组成)治疗,实验表明香荷药条能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使大白兔阴道白色念珠菌的转阴率与对照组达克宁栓无显著性差异。
3中药复方制剂与单味药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比较
邱莹等[32]观察大风子、皂角、川椒、百部、蛇床子、大黄、地骨皮、黄柏、苦参、白藓皮、地肤子、红花、桃仁、姜黄、藿香、芒硝、明矾、硼砂、荆芥、防风20种中药水煎液及根据单味中药抑菌实验结果选取的6种(大风子、皂角、川椒、明矾、藿香、地骨皮)抑菌效果最好的中药组成的复方水煎液对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复方抑皮肤癣菌MIC:0.625%,对白念珠菌MIC:2.5%,抑菌强度好于单味药,说明这些药物之间有协同作用。郑玮清等[26]检测硝矾洗剂(硼砂、芒硝、明矾1:1水溶液)及其单味药物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MIC,结果硝矾洗剂、硼砂、芒硝、明矾的平均MIC(或MFC)分别为5.26mg/ml、2.313mg/ml、20.19mg/ml、12.13mg/ml,硝矾洗剂的抗真菌活性强于芒硝组和明矾组,弱于硼砂组。黄宁等[33]观察方剂1(白藓皮、生姜、大蒜、川椒、斑蟊、丁香即复方白藓皮)、方剂2为复方白藓皮的拆方(丁香、白藓皮、斑蝥、川椒)和复方白藓皮的各单味中药的醇提液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念珠菌、短帚菌5种甲真菌病常见致病菌的MIC,结果方剂2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方剂1及各单味中药(P<0.05)。作者认为这可能复方白藓皮酊中各组分药物间还存在一定相互拮抗的作用,因此拆方后表现出更优的抗真菌作用,但因部分中药抗真菌机制多样性,有的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而抗真菌,故复方白藓皮酊的临床效果也很显著,这有待在临床中做进一步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药物之间具有相互协同、提高单味中药的抗真菌活性,或是相互拮抗、降低抗菌作用,或是中药在体内通过其他途径发挥抗真菌作用,如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也需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研究论文
【摘要】:华蟾酥毒基(Cinobufagin)是蟾酥中的一种单体,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目前对其功效研究颇多,剂型研究也较多,现对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总结,为制备高效实用的临床药物提供有益线索。
【关键词】华蟾酥毒基;药理;剂型;综述
Abstract:Cinobufaginisonemonomeroftoadvenom,withmanybioefficacy;presentlythere’smanystudiesonit,soisdosageform;nowitbrieflysumsupitspharmacofunctionanddosageformresearch,toofferhelpfulcluesforpreparinghigheffectandpracticalclinicaldrugs.
Keywords:Cinobufagin;pharmaco;dosageform;review
华蟾酥毒基(又名华蟾毒精,)是中药蟾酥中的一种蟾毒配基,是国家药典规定的中药蟾酥的质控成分,分子式为C26H34O6,相对分子质量为442.54。是一种具有醚键的甾体化合物,难溶于水,体内半衰期短且分布广泛,并具有较强的毒性。现对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
小议蛇串疮中医治疗问题
摘要:蛇串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大多数患者病情轻浅,然部分病人可引起严重后果,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辨证施治等各方面讨论,在辨证上提出以卫气营血论证,治疗上主张及早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以减轻或防止疱疹后遗神经痛。引用多个外用处方以资使用。蛇串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5‰,国外报道为3-5‰。这种病的临床症状虽不十分严重,但因可并发肺炎,脑炎等严重疾病而引起死亡,还有严重的眼部带状疱疹可导致失明。特别是老年人发病率高,后遗疼痛综合症状较重,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困扰。本文根据该病的治疗进展结合师承及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本病进行探讨。
关键词: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治疗
案例一:姜某,男,35岁。
主诉:腰背部水疱伴灼热刺痛3天。
现病史:患者素嗜食辛辣煎炸之品。3天前腰背部皮肤灼热疼痛,不久出现水疱,用西药治疗疗效欠佳。自觉口干苦,小便黄,大便结,要求中医治疗,遂来我院门诊。
检查:体温37.7℃,脉搏86次/分,血压120/80mmHg。右侧腰背部呈带状分布簇集性水疱,绿豆至黄豆大,疱周基底潮红,疱液混浊,水疱间皮肤正常。白细胞计数7。2×109/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