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9 23:13: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三国演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观三国演义感慨

今天,我第次郑重地合上了《三国演义》那已经被我翻的卷起了边的扉页-----我终于读完了!当回想起那一页页传奇般的战争史,或兵荒马乱,或烽火连天,或勾心斗角,或扣人心弦……那一张张一幕幕,回想起来还意犹未尽的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这一页页文字如战场上金戈铁马一样令人荡气回肠,读完后令人回味不已,但也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有人说:“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三国演义》根本就是一本教人使心眼的书”。还有人说:“这本书大量的笔墨都在描写蜀国上下功夫,可到了最后,蜀国却打出了白旗。这种破小说不看还好,一旦看到最后就让人心里难受,这种书没什么好看的”。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不错,这本书的确有许多计谋,但人们看书是不能一网打尽的,难道说,是本写计谋的书就是教人们使心眼的吗?这种说法真是荒唐可笑至极!至于蜀国打出的白旗,我也有一种独特的看法。我认为,书中用悲剧结局来写结尾,这正是一种“破碎的艺术”,这么写不但不会使人心里难受,还反而比大团圆的结局更令人回味无穷,更令人意犹未尽。这种“破碎的结局”,“无言的结局”不正好告诉了一个道理:“我们要会忍,不能因小失大”。书中蜀汉是主人公,拥兵百万,粮草如山,物产丰富,领土广阔。加上武有五虎大将,文有卧龙凤雏,再加上与东吴联盟,,又打败曹魏许多次。可就是在蜀汉达到最鼎盛的时候,关羽、张飞二人却死了。于是,复仇的怒火冲昏了刘备的头脑,不顾诸葛亮与赵云的劝阻,出兵七十二万,浩浩荡荡的进攻东吴,与东吴决裂。结果,被沉着冷静的陆逊火烧连营,他的冲动得到了惩罚。

是啊,在我们生活中,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无处不在,而很多人就被气昏了头,从而被“冲动”所控制。在一项故意杀人原因调查统计中,因为金钱、爱情、经济、政治原因受了侵害,从而一时冲动杀人的竟高达81.9%,这些人就是因为“冲动”与“复仇”这两个词,走上了一条跟刘备相同的不归之路!

我们要学习会忍耐与冷静,千万不要像刘备那样因小失大,更不要像他一样,只为了一口咽不下去的气和两位兄弟的命,就使七十二万弟兄白白走上了黄泉路!

查看全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在幼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在学生年代,我看的是小说《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肝义胆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阴险狡诈的曹操,赤膊上阵的许褚,软弱无能的刘禅……

工作多年以后,我再反复读了小说《三国演义》,更觉得它是一部诉说英雄和美人、忠义和狡诈、战争和谋略、沧桑和无奈……壮丽的民族史诗,饱含处世权谋与人生智慧,人生哲理和名言历史巨作。

《三国演义》是一部诉说英雄美人的史诗,东坡居士的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令人感慨万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三国,正是乱世出英雄,人才辈出。试想当年有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是“一时多少豪杰”啊!然而《三国演义》中我最景仰的顶天立地大英雄当属关羽关云长。《三国演义》中的关公形象: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五绺长髯,青衣青袍,手执青龙偃月刀,跨下赤兔马。关公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在《三国演义》故事中一展无遗,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屯土山约三事,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辽伤,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等故事妇孺皆知。

纵观关云长一生,“义”当头,诚信为先,他用自己的人生实践了“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诺言。从桃园结义到断首捐躯,他把一切都献给了刘备及他的统一事业,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称颂。《三国演义》是一部极尽推崇“忠孝节义”的小说,“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不可毁其节”,关云长背负着忠君的沧桑与巍峨,透着不尽的壮烈与苍凉,留给世人一个从容赴死的背影,赤诚,隽永……。相反,三国演义中不讲信义出尔反尔的人不少,像马超,姜维,张松……其杰出代表当属吕布。虽然,作者罗贯中在虎牢关和濮阳的两次大战来渲染吕布如何的勇武善战,天下无敌,直杀得“八路诸侯心丧胆裂”。但吕布“背恩诛董卓,忘义杀丁原”的卑劣行径,最终落得声败名裂,身首异处,为世人所不齿……。另外,《三国演义》里许邵对曹操中肯的评价:“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令人深思!

查看全文

三国演义历史同情与沧桑

《三国演义》是一部后人写前代历史的小说,其中表现了作者的诸多历史观,也凝聚了几百年的民间心理。在清代毛宗岗父子最终修订时,在全书之首加入了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仙》[1]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词中将自然永恒和人生短逝相结合,既表达了建功立业的慷慨悲壮,又最终走入了历史的苍茫和无尽的空旷。这首词与三国的风云故事相结合,其怀古凭吊的情怀则又加深了几分。明代各书坊刊行《三国演义》时,喜欢在书中配上插图,虽然有的是为普及历史知识、教化大众,有的是书商牟利、粗制滥造,但众多插图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具体表现,传达了深厚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同情。

《三国演义》的故事题材在民间早就充满了传奇性,并带有浓重的兴亡色彩,小说家罗贯中在创作文本时,结合史传与传说,在文墨浩荡间凝聚了自己独特而深沉的历史同情心,并寄托了他自身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而坊间刻本的插图则将此种历史同情心推延、扩展开来,转移到读者身上,随着“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时间的隔阂中越来越远,其模样早已不存,但他们身上曾经具有的英雄色泽或心忧天下的光彩,依然积淀在读者心中。

明代的《三国》插图,最能激起读者同情的人物莫过于沦落的帝王与后妃,他们身为高贵的权利者,却在政治倾轧中软弱无力,成为秉权者的掌中之玩。汉家天子一代代在不同的权臣威压下苟延残喘,先有董卓之乱,后有李傕郭汜逼迫,再有曹操加锡进位、霸权外露,天子见到权臣噤若寒蝉、唯唯诺诺是常有的事。曹丕登基时目空一切,他的后嗣却在司马家族的掌控和威慑下飘摇零落,那些被弄权的臣子玩于股掌中的新君,被拥立或被废除都是不得已的。更为可悲的是,他们不但要忍受傀儡的悲愤,而且往往在企图铲除逆臣时,牺牲自己的妃子和忠臣,除了眼睁睁看着皇妃被处以刑法,他们爱莫能助。其中,君王被欺凌的具体事实主要表现在臣子带剑入朝的情节上。如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中,董卓被吕布刺死后,其追随者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率兵谋反,逼死王允,甚至企图弑帝。余象斗刊行的《新刊京本校正演义全像三国志传评林》中有一图为“李傕带剑见献帝”[2]25。此外,还有插图“操带剑入宫见帝后”、司马昭听说曹髦作《潜龙诗》藏怨忿之意,于是“(司马)昭带剑上殿欺朝廷”、“司马炎带剑入宫欺帝”,等等。自秦朝统一天下开始,规定大臣朝见天子时不能携带兵器入宫见君王,除非像萧何一样得到特殊恩遇才行。

然而在东汉末年,天子的权威已丧失殆尽,群雄并起的风云年代,皇帝已不再具备至高无上的地位,弄权作福的篡逆之臣常常在帝王面前不尊礼仪。此外,插图中关于皇帝和后妃落难的场景也很多:十常侍之乱,少帝避难荒野,惶惶无终;董卓弄权,帝妃被困宫中,缺衣少食;李傕郭汜乱长安,帝妃奔走无处,飘零受难;等等。而帝妃死于非命则是其中最为凄惨的情节,主要有董卓命毒鸩弘农王刘辩和何太后、命武士绞死刘辩的妃子唐氏;国舅董承与吉平密谋药死曹操,败露后被诛,并且,曹操还命人勒死了董承之女的董贵妃;伏完与董承命运相同,他的女儿伏皇后也被曹操杖;魏国曹芳称帝时,备司马师凌辱,也与国舅张缉密谋,计划失败,司马师绞死了张缉的女儿张皇后,这些在坊间刻本的插图中都有相关反映。然而,最令读者大众激愤的,应该是弑君之举。毕竟在儒家大统的封建思想中,这是天地不仁、人神共怒的一种不忠不仁之举。但《三国演义》就还真有这么一个例子,那就是:成济弑杀曹髦。魏主曹髦不堪忍受司马昭的欺凌,率几百人出宫讨伐。却被佞臣贾充带兵抢先围住,贾充命成济“:司马公有令,只要死的!”[3]227于是打着“弑无道昏君”的口号,成济用手中的铁戟,结束了曹氏倒数第二代帝王的生命。但成济的结局也同样很凄惨,被割舌剐死,株连三族,成了司马昭的牺牲品。小说中,少帝刘辩、唐妃、董妃、伏皇后、张皇后都曾哀求董卓、曹操、司马师等放生,其情其景,堪称悲哀、荒凉之至。他们本来是坐拥天下的富贵者,却连寻常人所拥有的求生的权利也得不到,奸臣之恶,弱室之悲形成鲜明的对比,帝妃之哀,而倍增其哀。插图中帝王后妃的落魄和被残害的情节,使皇族的其陌生感骤然减弱,切肤之痛凭空而来,令人猝不及防。

如果说帝妃被欺能引发读者的深切同情,那么《三国演义》生者对逝者祭奠、凭吊的插图,则增加了这部作品的历史沧桑感。主要情节有刘备祭奠陶谦、曹操祭奠典韦、曹操拜袁绍之墓、刘备祭拜刘表之墓、诸葛亮祭哭周瑜、关兴祭拜关羽、诸葛亮祭马超墓、钟会拜祭孔明墓,等等。这些都是存世者对离世者的悲悼,无论他们生前是敌或友,当对方成为丘土之下的一具寒尸,宣告退出人世、退出征战,活着的人难免觉得落单、彷徨,从而感慨生命短暂、人生易逝。钟会祭拜孔明一图,是对自己未赶上谋面的传奇人物的祭拜,带有“后人空凭吊”的苍凉意味,生者会有“君生我未生,吾生君已老”[4]57的遗憾,既包含了对其人的追思,也是对逝去的豪气时代的追忆。

查看全文

三国演义研究论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古代小说研究领域成绩最为显著的分支之一。短短二十一年(1980—2000)间,中国大陆公开出版《三国演义》研究专著、专书(含论文集)大约100余部,相当于此前三十年的二十倍;发表研究文章1600余篇,相当于此前三十年的十倍多。从总体上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取得了若干新的突破。基本情况,可参见拙作《八十年代以来〈三国演义〉研究综述》一文(载《稗海新航――第三届大连明清小说国际会议论文集》,春风文艺出版社)。

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如何把握《三国演义》研究的发展方向,如何在新的世纪把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这是值得每一个研究者认真思考的问题。这里就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略述己见,以就教于学术界同行。

一、新的突破必须以版本研究的深化为基础

读书必先明版本,这是学术研究的常识。要全面、系统地研究一部作品,弄清其版本源流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对于研究者整体而言,如果缺乏正确的版本知识,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就会受到局限。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些人常常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来概括《三国演义》的主题,分析罗贯中的思想;其实,这只是一种顺口的、省事的说法,虽然方便,却并不准确。首先,此说的基础是毛本《三国》开头的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明代的各种版本却根本没有这句话,不能随意用它来表述罗贯中的创作意图。其次,在罗贯中的心目中,“分”与“合”并不具有同等地位。尽管作品表现了东汉末年由“合”到“分”的过程,但这只是全书的发端,是对既定的客观史实的叙述;这种“分”并不反映作者的愿望,恰恰相反,作者对这一段“分”的历史是痛心疾首的。作者倾注笔墨重点描写的,倒是由“分”到“合”的艰难进程,是各路英雄豪杰为重新统一而艰苦奋斗的丰功伟绩。由此可见,如果要全面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就必须了解不同版本的区别;要从总体上提高研究的水平,就必须打好版本研究这个基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对《三国演义》版本的研究是比较粗浅的。一些学者虽然知道《演义》的重要版本除了清代康熙年间以来流行的毛纶、毛宗岗评改本(简称“毛本”)之外,尚有明代的嘉靖元年(1522)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本”)等多种版本,但基本上都接受了郑振铎先生在其名作《三国志演义的演化》中的论断:“这许多刊本必定是都出于一个来源,都是以嘉靖本为底本的。”①由此形成这样几点普遍的误解:(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或者就是罗氏原作;(2)《三国演义》只有由嘉靖本派生的一个版本系统;(3)在众多的《三国》版本中,最值得重视的只有嘉靖本和毛本。因此,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各种文学史、小说史论述《三国演义》时,一般都主要针对毛本,附带提及嘉靖本,而对《三国志传》、“李卓吾评本”等其他明代刊本几乎不屑一提。这种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三国演义》研究的总体水平不高。

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开始重视对嘉靖本的研究;不过,对《三国》版本源流的基本认识,仍大致与以前相同。因此,尽管这一时期初步打开了研究的局面,但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八十年代中期起,特别是1987年1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举行《三国演义》版本讨论会以后,有关专家对《三国》版本的源流演变的认识大大深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新观点:(1)《三国演义》的各种明代刊本并非“都是以嘉靖本为底本”,诸本《三国志传》是自成体系的;(2)从版本演变的角度来看,诸本《三国志传》的祖本比较接近罗贯中的原作,甚至有可能就是罗氏原作(当然,不同的志传本的刻印者可能都有所改动),而嘉靖本则是一个经过较多修改加工,同时又颇有错讹脱漏的版本;(3)从版本形态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可以分为三个系统:一是《三国志传》系统,二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三是毛本《三国志演义》系统②。按照这些观点,既然嘉靖本并非“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更不是“罗贯中原作”,那么,根据它和其中的小字注来考证《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便是靠不住的。这些见解,大大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冲击了旧的思维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三国》研究的发展,并在某些问题上有所突破。

查看全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历史性的长篇小说。主要围绕“吴、蜀、魏”一些事例和大大小小的战役写成的。

我小时候就听说过“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等一些著名的故事。终于,这个假期小姨给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的原著,我爱不释手,整天“盯”上它了,四天就全部看完了。

看完了《三国演义》后,对关羽、诸葛亮和赵云有了新的认识。关羽那英姿勃勃、威风凛凛的身影在我的心里深深的扎了根,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更是令我钦佩不已;我佩服诸葛亮,他非常善于用计:“草船借箭”、“孔明《借东风》”、“三气周瑜”和“空城计”等都说明了诸葛亮足智多谋。因为他少时努力学习,所以长大后博学多才。赵云其实是非常的厉害,大家都听说过“单骑救阿斗”吧!赵云自己杀了魏国好几个猛将,为自己和小阿斗开出了一条血路,最后他们都回到刘备身边了。

读过了《三国演义》后,我对关羽更加敬佩,对诸葛亮更加尊敬,对赵云更加钦佩。我要一直以他们为榜样,刻苦学习,立志做一个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的人。

查看全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查看全文

读三国演义个人感悟

老不看三国”一直想完整的看这部历史巨著,有道是少不读水浒。近日,得三国的最新碟片,自看一集后,便一发不可收,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工作之余花费了近半个月之久,看完这部九十多集的历史巨片,深受鼓舞,常思索,不记录些心得,内心一直挂念之,如同一件未了之事,现记之,同时也为回馈访问鄙人空间之友,如有点滴之用,感恩不尽。

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三国演义记录汉朝末期。重点对刘备、曹操、孙权三位“几百年才能出现”乱世英雄创业之道、为人处事之道、管理之道、权谋之道的生动历史再现,大繁至简,想现代企业或个人如能深得三国精髓,问题大都能迎刃而解了。

1.创业之道

志当存高远,创业当先立志。曹操、刘备在势单力薄之时就立下宏图大志,不因为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忘却心中梦想,拥有超乎想象的自信和毅力。而同时也有刘表、袁绍等地方诸候,思想保守,只图一时享乐,缺乏长远规划和远见思维,最终落入被一一吞并的下场。而三位英雄人物,至死都不忘统一大业梦想。如同史玉柱所言,创业之前的定位非常重要,定位于全国市场,就有可能做成全国市场,而你定位一方市场,那最好的结果就是做好一片市场。一个人的胸怀和肚量,要看他面对失败或被人出卖后的表现。刘备在四十多岁时仍屡战屡败,身无半寸容身之地。却仍然不忘其志。

2.管理之道

当然制度是保障,管理之精华在于人心。如同兵家之兵符,代表了权力之象征,但却不是至胜之关健。人心所获,何愁未来,只有做不好事的人,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人才决定生产力,决定命运。刘备纵有匡扶汉室的雄心大志,没有诸葛亮、五虎上将的辅佐,自然没有蜀国王朝的建立,历史必将改写。用人不疑,但目标考核还是必须的如同军令状。人尽其才,人尽其用。领导不一定为能力最强之人,但却能将一群能力强的人招之麾下,彼此发挥最强的一面。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的力量。这需要的领导的胸怀和资源整合能力。领导的强势如同曹操,身边缺乏才俊,难以聚焦人才。而事必躬亲、自然落得如诸葛亮,出事未捷身先死。

查看全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

我小时候就听说过“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等一些著名的故事。终于,这个假期小姨给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的原著,我爱不释手,整天“盯”上它了,四天就全部看完了。

看完了《三国演义》后,对关羽、诸葛亮和赵云有了新的认识。关羽那英姿勃勃、威风凛凛的身影在我的心里深深的扎了根,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更是令我钦佩不已;我佩服诸葛亮,他非常善于

用计:“草船借箭”、“孔明《借东风》”、“三气周瑜”和“空城计”等都说明了诸葛亮足智多谋。因为他少时努力学习,所以长大后博学多才。赵云其实是非常的厉害,大家都听说过“单骑救阿斗

”吧!赵云自己杀了魏国好几个猛将,为自己和小阿斗开出了一条血路,最后他们都回到刘备身边了。

读过了《三国演义》后,我对关羽更加敬佩,对诸葛亮更加尊敬,对赵云更加钦佩。我要一直以他们为榜样,刻苦学习,立志做一个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的人。

查看全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

赤壁之战前,曹操挟灭袁绍、刘表之威,败吕布之锐,率百万雄兵,上将千员,一副扫荡江东架势。孙权帐下谋士一片慌乱投降声,袁绍都打输了,咱没得打。可孙权心里不想投降,一旦投降,手下们官照当,钱照拿,而孙权这个一把手不单当不成,搞不好还要丢脑袋。这个道理孙权明白得很,但不能说穿,又不能搞家长作风,强喝“谁投降推出去斩了”,他还得靠这些人出汗出力。于是他心生一计,先让诸葛亮舌战群儒训了一顿主降派,接着搬出孙策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然后君臣合演了一出好戏。

孙权问,有人主降,有人主战,请帮拿个主意。周瑜洋洋洒洒讲了一通形势,接着表态:“臣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孙权立即顺水推舟:先兄说外事问周瑜,既然周瑜说打,那就打吧。软硬兼施把大家思想统一起来,后来才有出名的“火烧赤壁”。

孙权这一手法,就是领导艺术中的把握“影响过程”,当一把手的意见处于少数时,借助权威的力量,充分在决策过程中说服多数,达到统一思想目的。《三国演义》对孙权的笔墨不多,单凭孙权这一表现,获得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实在不为过。

现代领导科学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决策中常常会碰到不同意见,甚至持不同意见还占多数,当正确意见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时候,这就要体现“影响过程”的能力和水平。若是一名领导干部不讲究“影响过程”的艺术,仅仅靠颐指气使,个人专断,家长作风,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

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对“能管千军万马,难管三个斗笠”这句俗语我有很深的体会。由于农民的习性和局限性,使不少乡镇干部信奉“马克思主义+棍棒”的领导方法,乡镇干部一度成为简单粗暴的代名词。其实,农民兄弟有很多诸如善良、朴实的优点,只要把握好“影响过程”,他们都是通情达理的。1998年秋,我镇19户群众联名上访,反映他们的店铺楼房出现轻度倾斜,而成为危房,要求镇政府赔偿,理由是他们的基础工程是镇属开发公司统一建好的,倾斜原因是基础工程质量问题,要求拆掉重建。这样,就要损失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开发公司非破产不可。但是请专家调查发现,造成楼房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结构不合理,主要责任是这些群众搞“三无”工程(无设计图纸、无报建、无证施工)所致。我于是请专家作出权威解释并提出解决方案。经过几次反复协商,19户群众都高兴地接受了镇政府的处理方案。最后只花了20多万元,就完成了楼房的加固纠偏。这一重大上访案件的解决,我认为关键是依靠了建筑专业技术人员,是他们调查分析原因和责任以及他们的专业权威,帮助我们完成了“影响过程”,说服了19户群众。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领导者要把握好“影响过程”,也就是常常需要借助第三者的力量。像前面所讲的孙权决策的故事和我在实践中解决的上访大案件,便是很好的例证。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不少。古代兵书《三十六计》胜战计中云:“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此计就是说自己不出面,利用第三者之力来打击敌人,既保留自己的实力又能痛击敌人。在今天的乡镇工作中,“借人口中言,传我心腹事”,也为许多基层干部屡屡运用。如在调处纠纷、解决矛盾中,我们就常常请当事人的亲戚、朋友,或者村中的“叔公头”出面帮助,做好劝导、说服工作,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看全文

《三国演义》中“抑吴”的现象论文

摘要:时至今日,《三国演义》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学者们对于东吴方面的表现却兴趣匮乏,相关的研究也很少。究其原因,是与学者们乃至于《三国演义》作者对东吴的轻视分不开的。本文将从罗贯中对东吴的态度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三国演义》;“抑吴”;“拥刘反曹”;“朝魏暮蜀”;

东汉末年,天下一分为三,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罗贯中根据史实,并适度加以改编,以“七分实三分虚”的方式,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生动、深刻地表现出来,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三国演义》中的“抑吴”倾向

三国的历史,说到底就是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不断交战的历史。众所周知,“拥刘反曹”是《三国演义》的主旨倾向,但作为鼎足三分中的一方,东吴政权在小说中是如何定位的呢?

就叙事中心来看,在《三国演义》中,蜀汉为叙事中心。为了突出这一中心,小说大事渲染魏、蜀之间的矛盾,重笔勾勒了魏蜀之间的汉中大战、襄樊之战、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即使在三方共同参与赤壁之战中,刘氏集团的风头也远远压倒了东吴集团。与蜀、魏争战相对照,吴、魏之间的战争则显得无足轻重,仅仅约略提及,罗贯中极力强调是曹、刘之间白热化的斗争,而对魏、吴之间的矛盾则轻描淡写,置于若有若无的地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