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适应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9 17:06: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入学适应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入学适应性

小学入学适应性现状及策略探讨论文

摘要:小学入学适应问题,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儿童入学后出现环境适应不良、学习技能欠缺、身心健康欠佳、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深入探究原因,试图通过幼儿教师、家长和小学低年级教师的共同努力,从不同侧面提高小学生入学的适应性。

关键词: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策略

儿童年满6周岁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这是中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要求。进入小学后,儿童就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因环境的陌生而感到不安、孤独、焦虑,严重的还会呈现躯体化现象,如:一上学便头疼、恶心、尿频。这种状态会降低孩子的学校生活质量。研究小学入学适应性问题,旨在引起幼儿园、家长和低年级教师对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足够重视,创造条件让孩子走进小学校园之始,能尽快接受新环境,融入新群体,为学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孩子今后一生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内涵

在对适应这个概念进行界定时,国内学者大都以皮亚杰的“平衡说”作为理论基础,认为适应“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取得与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状态即适应状态;个体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即适应过程。”[1]

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目标相应变化的能力。”[2]

查看全文

探究小学生入学适应性分析探讨论文

摘要:小学入学适应问题,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儿童入学后出现环境适应不良、学习技能欠缺、身心健康欠佳、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深入探究原因,试图通过幼儿教师、家长和小学低年级教师的共同努力,从不同侧面提高小学生入学的适应性。

关键词: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策略

儿童年满6周岁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这是中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要求。进入小学后,儿童就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因环境的陌生而感到不安、孤独、焦虑,严重的还会呈现躯体化现象,如:一上学便头疼、恶心、尿频。这种状态会降低孩子的学校生活质量。研究小学入学适应性问题,旨在引起幼儿园、家长和低年级教师对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足够重视,创造条件让孩子走进小学校园之始,能尽快接受新环境,融入新群体,为学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孩子今后一生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内涵

在对适应这个概念进行界定时,国内学者大都以皮亚杰的“平衡说”作为理论基础,认为适应“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取得与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状态即适应状态;个体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即适应过程。”[1]

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目标相应变化的能力。”[2]

查看全文

小议入学适应性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小学入学适应问题,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儿童入学后出现环境适应不良、学习技能欠缺、身心健康欠佳、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深入探究原因,试图通过幼儿教师、家长和小学低年级教师的共同努力,从不同侧面提高小学生入学的适应性。

关键词: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策略

儿童年满6周岁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这是中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要求。进入小学后,儿童就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因环境的陌生而感到不安、孤独、焦虑,严重的还会呈现躯体化现象,如:一上学便头疼、恶心、尿频。这种状态会降低孩子的学校生活质量。研究小学入学适应性问题,旨在引起幼儿园、家长和低年级教师对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足够重视,创造条件让孩子走进小学校园之始,能尽快接受新环境,融入新群体,为学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孩子今后一生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内涵

在对适应这个概念进行界定时,国内学者大都以皮亚杰的“平衡说”作为理论基础,认为适应“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取得与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状态即适应状态个体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即适应过程。”[1]

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目标相应变化的能力。”[2]

查看全文

大学新生对外经济贸易论文

一、新媒体时代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必要性

青少年群体承载了社会的发展期望,因此要在青少年的不同发展阶段为其提供相应的教育,而针对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大学生入学伊始,面临着来自环境、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适应性教育能够帮助其完成生活方式、身份认同的过渡,熟悉和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有些人认为新生适应性教育已经没有必要。例如通过网络,新生在入学之前就对大学的历史底蕴、校园文化、周边环境等信息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环境适应变得简单;而通过QQ群、微信群等沟通媒介,新生在入学前就和同班同学建立了联系和友谊,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同样不值得一提。但是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不但不应该被取消,而是更加应该受到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在适应方面提供的实际帮助并没有达到预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以下简称“中青”)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以下简称“贸大”)都曾经在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之前对新生的情况进行了前测,笔者将2004年中青的测量结果与2012年、2013年贸大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表中的数据可见,在新媒体影响更大的2012和2013年,新生在入学时的人际熟悉程度并没有比2004年更高,反而在“认识的同学人数”和“能叫出名字的同学人数”这两个维度上更低,这充分说明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在人际适应方面提供的帮助并不显著。需要解释的是,这三次前测的时间均在新生入学后的前三天,两个学校均没有在进行前测之前举行统一的人际破冰类活动,因此对这三次测量进行比较的效度较高。其次,新媒体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着负面的影响,通过适应性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纠正新媒体带来的人格和行为偏差,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提高现实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基本情况及效果分析

现阶段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仍十分必要,许多高校也纷纷开设了内容形式多样的适应性教育活动。其中,团体辅导方式虽起步晚,但因效果较为显著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自2011年起启动了“同心圆工作坊”项目,以大一新生为辅导对象,在入学的前三天内进行约150分钟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本文以贸大2012年及2013年的测量和评估结果为基础,以中青历年的结果为参考,从纵向时间维度对教育效果进行了分析。

(一)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基本情况

贸大的“同心圆工作坊”项目以学生为本,紧密围绕新生适应的主题,把目标聚焦于三个特定的维度,首先是打破新生间的人际隔膜,促进新生间的互动、交流和熟识;其次是加深新生对班级和学校的认识,培养新生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最后是引导学生加深自我认识,提高认知、沟通、合作等各方面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项目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运用了团体辅导的技术,充分体现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特点。具体包括通过热身游戏打破隔阂,通过相识游戏让新生互相认识,利用问题解决类任务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归属感,通过情感体验和分享环节引导学生加深自我认知和提高综合能力。

查看全文

校长道德领导力对流动儿童的作用

[摘要]流动儿童适应性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基于流动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适应性、校长道德领导力的特点及其运行机制,校长道德领导力与流动儿童城市生活与学习适应性之间构建起内在的促进机制,形成独特的“波轮瀑布”促进机制。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可通过建立校长道德权威、发挥校长道德领导五力、分享校长道德权利和建构“道德—学习—文化共同体”,以促进流动儿童适应性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道德领导;校长道德领导力;流动儿童适应性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流动儿童的适应性问题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教育实践中,流动儿童适应性重点表现在生活和学习方面,体现为跟随父母流动而一起外出的孩子为适应迁入城市的生活环境而不断调整行为方式,逐渐同化、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继而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和学校学生的过程和能力。流动儿童城市生活与学习适应性的机械性、渐进性、建构性和多元性等特征,由内而外地呼唤一种高层次、高级别的价值引领、整体耦合力量。流动儿童群体在入学升学、学科学习、素质拓展、人际交往、家校互动等方面的则弱势地位呼唤一种对公平、正义、伦理、打破不平衡的学校权威力量。基于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道德,作为领导的核心,它体现了校长所认可和尊崇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作为道德领导者的心灵图景,道德所包含的人本、公平、正义等方面内容符合流动儿童的主体利益,以其对教育公平、权威变革的诉求。而基于管理过程的校长道德五力,即道德领悟力、道德前瞻力、道德决断力、道德感召力、道德执行力通过人文关怀的权威的、能动的、变革的力量和完整的管理过程环来化解流动儿童同新城市、新学校、新环境的冲突,整合多方教育资源以促进流动主体的融入。

一、校长道德领导力对流动儿童

适应性的促进模型——“波轮瀑布”机制模型校长道德领导力对流动儿童城市生活与学习适应性的促进作用在运行过程之中方能发挥出来,其实质是在校长的道德领导下,教育主体、教育要素、教育环境和权威因子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这也就形成了校长道德领导力对流动儿童适应性特有的促进路径——“波轮瀑布”机制。图1可见,在学校场域中校长道德领导力在具体的学校教育和管理实践中形成道德驱动力。这种道德驱动力一方面如同机械波轮一般,向上形成涡旋动力,使得流动儿童与学校各教育要素进行充分的碰撞与搅动,以实现自净,促进流动儿童的适应性;另一方面通过校长对利益相关方分享道德领导权力,道德驱动力经由侧面权力分享通道驱压向上,形成水流瀑布,产生新一股管理势能作用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促进流动儿童的发展。至此,在校长道德领导力的驱动下,学校道德领导呈现出一种以“波轮瀑布”为特点的半开放的动态闭环模式。

二、校长道德领导力对流动儿童适应性的促进机制

查看全文

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分析3篇

第一篇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于浙江师范大学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1328份,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大一数学成绩的分化程度及与入学数学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大学适应性研究;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程度研究。主要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大一数学成绩的分化程度及与入学成绩的相关性。用频数分布分析法描述了数学学习适应性的平均值、标准差及偏度系数。

1.数学成绩与入学高考成绩相关性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大一新生数学成绩(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成绩)的分化程度与其入学高考成绩作相关性分析,以期发现高中的数学成绩经过一个学年大学数学学习后,各学生成绩有何变化。从上述图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新生的高考入学成绩标准差约为2.99,在2.0~4.0之间,差距并不大,符合高考选报规律。但经过大学一学年的学习,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扩大至11.25,可见两极分化十分明显。(2)高考数学成绩与大一数学成绩相关性很小,仅为0.098,入学成绩差的学生未必在大学没有好的成绩,而高考高分的学生也有退步的可能。由此可说明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可塑性很大,一场高考并不能代表什么,高考数学成绩的差别对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影响并不明显。学生完全可以在大学这个新的起跑线上努力补足,奋力追赶,减少差距。

2.大学适应性研究

查看全文

企业文化进校园思路与策略分析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当今网络信息时代,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生“量”和“质”的改变,当然,这也暗示我们的企业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中,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的技术人才也逐渐增多。但是,现在很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并不与企业需求契合,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以及适应性较差,导致企业文化缺失较为严重,所以,让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院校是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深入了解的最有效手段。

一、中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以及建设现状

中职院校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文化以及培养目标,具有自己的发展个性,它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级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机构。中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是由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特点和一般校园文化的特点共同决定的,其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经济为依托、以能力为本。但是,现在由于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校园文化缺失严重,同时,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两者处于脱节状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政策,党中央对中等教育的重视度逐渐增加。在《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后,各级政府及职教主管部门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资力度,改变了原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条件差的状况,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企业文化进中职校园的重要性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基础差,目标不明确,对企业文化了解甚少,导致学生与企业需求不能构成对等关系。但是,学生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对新事物、新观念接受很快,适应性很强。所以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中,可以间接地激发他们的潜能。院校的整改是企业文化进入校园的的必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创新,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型人才的奉献,所以,中职教育的创新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要“同步推进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建立健全教育与行业合作、学校与企业一体共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机制”,同时,还指出中等教育的办学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实训技能和企业素养。强化校园文化是企业进入校园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加强学生在生活中的适应性,促进就业,也可以调动学生对学知识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目标的明确。促进就业是中职院校教育机构的办学指导,也是学校的社会职能。在这个发展迅速、竞争力大的社会中,只有成为一个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才能拥有成为竞争者的资格,才会在这个竞争强大的社会中占得一席之地,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部分力量。坚持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契合,学生的思想素质、价值观念、文化认同与企业文化相一致,这样有利于缩短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期,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零对接”。

三、企业文化进入校园的策略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按照XXX军转办关于做好军队转业干部专业培训工作的有关要求,坚持“学以致用、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和“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为目的,以掌握岗位急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重点,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为军转干部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打好必备的基础。

二、组织机构。根据《XX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暂行办法》中“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就业培训,主要依托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具体实施”的有关政策规定,借鉴其他省市的做法,成立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培训基地(或加挂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服务中心的牌子),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做法,负责组织、协调省内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就业培训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保障工作。成立三个办公室:

1、教学办。专门负责培训工作的计划制定,授课、考核考试等。教师可以从社会上聘用,也可以由地方院校老师、行政单位专业人员兼任。

2、信息办。负责为培训对象提供必要的市场信息、人才信息,印发信息简报,定期向培训对象发放,让培训中心成为培训对象的娘家。

3、后勤保障办。为培训工作提供各种后勤保障。

查看全文

护理学新生入学教育思路

一、护理学本科生的特点

护理学12级录取本科生234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200人,由于专业的特殊性,男生比例较少,约占17%,而且大多是填报了护理志愿的情况下被调剂过来的,家庭条件比较艰苦,他们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新生报到初期,不免有些失望,由于护理学院是新成立的学院,他们对于新学院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误解,认为学院发展历史不够悠久,加上师资各方面还不成熟,难以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院,没有匹配的教师给自己充电。2.对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够全面,认为护士职业不长久,是青春饭,最多只能做到护士长,没有前途。3.对于升学也不大了解,认为考研只能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也有一部分新生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宁愿选择升学考研从事护理管理或者护理教育,也不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4.亲戚朋友普遍对专业不看好,认为本科生出来就是伺候人,那是中专生或者是大专生才干的活;而护理工作社会地位地下,工作又繁琐,面对的服务对象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时候还得不到服务对象的尊重。护理体系不健全,极少数的高等学历护理人才在工作岗位得不到合理安排,在工作中与低学历护士没有明确分工[1]。5.虽然大部分新生选择了这个专业,但是为了就业而考虑,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在择业时主要考虑经济待遇和发展机会,在个人发展上,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本身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会,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2]。6.对于新环境不适应,心理产生落差感,渴望友情和同学的关心关怀,同时又缺乏沟通和交际的技巧。

二、新生入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帮助护理学本科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蜕变、明确大学的教育方式和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顺利地实现角色转变,笔者所在的学院结合自身的特点制订了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1.新生入学教育之适应性教育———为使护理学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1)环境适应性教育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大学。来到陌生的环境,很多新生既新鲜好奇又迷茫,为了使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和生活设施以及学院的基本情况,可邀请学校或者学院领导教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介绍学校的历史、学院情况、科研情况,使学生对校史和学院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的认识,增进新生对学校和学院的爱校情怀。学校图书馆也应面向新生开展使用培训,使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的书籍充实自己。(2)学习适应性教育由于很多新生在初入大学还是习惯性地沿用高中填鸭式的学习模式,这种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大学期间是自律性较强的阶段,高中的学习模式、只为高考去学习的理念已经不能沿用。可通过组织老生新生座谈会,请高年级的优秀学生结合他们的切身体会介绍护理学专业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帮助新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到高中与大学之间的差异,使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另一方面,大学又是自由开放式的校园,为学生提供很多社团活动,可邀请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或者是团委书记为新生进行党团方面的知识介绍,使新生对党组织和团组织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鼓励新生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到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建设中去,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增长才干。

查看全文

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机制及借鉴

摘要:日本自2004年开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前仅设置法学学科,授予“法学博士专业学位”,其人才培养机制即代表着日本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现状。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从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统一与多样的招考制度,寓行于教的课程及教学,强制实践学分及内外双向评估等凸显了机构专门、多元培养、资格衔接、学位单列的特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博士人才培养方面,应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建立流线型培养过程,健全三维评估机制。

关键词:日本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机制;一体化课程

博士专业学位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具体化,为满足特定职业领域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职业特性明显。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着眼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协调发展,共同优化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1]日本于2004年在博士层次仅设置“法学研究生院①”招收攻读法律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其人才培养机制代表着日本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是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职业教育具有启示借鉴意义。

一、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机制

日本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及日本律师协会或地方公共团体均可申请成立法学研究生院,开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授予毕业生“法学博士专业学位②”。截至2018年,日本设置法学研究生院培养法学博士专业人才的大学共计43所,其中国立大学16所,公立大学2所,私立大学25所[2]10。(一)高级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在公平性、开放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从业人才。2003年文部科学省第16号令《专业学位研究生院设置基准》第18条第1项规定:法学研究生院以培养能胜任具备高度职业技能和卓越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为目的,开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培养具有法律实务技能的法官、律师及检察官等[3]。既注重培养法学人才处理法律事务的必备技能及创造性应用实践能力,还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公正公平道德观、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考能力等。目标定位清晰,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专业指向性,属于高层次专门职业教育。(二)统一与多样的招考制度。日本法学研究生院招收本科毕业生,学制一般为3年,经法学研究生院认可、已取得法学学士学位的人员可缩短至2年,非法学学生的修业年限必须为3年。法学研究生院每年的招生人数是有限的,除招收法学毕业生外,还招收经济学、医学、数理学等学科的毕业生和具备社会经验的在职人员,并规定这两类的入学人数不少于总入学人数的30%[4]。近年来受少子化等社会影响,日本法学研究生院入学人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社会在职人数通常占总入学人数的五分之一左右,如2018年新生入学人数共计1621人,社会在职人数占17%;2017年共计1704人,社会在职人数占19.8%;2016年为1857人,社会在职人数占20.0%[2]4,法学研究生院招收多样化学生,使学生在原有学科基础上修习法律知识,目的在于培养交叉学科、跨学科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也成为社会在职人员进修学习的提升平台。入学选拔以公平公正、多样开放为原则,采用全国统一适应性考试(又称日本LSAT③)与各校选拔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近年来部分法学研究生院要求应试者出具托福成绩和日语能力考试成绩证明,以东京大学法学研究生院为例,要求应试者托福成绩在90分以上,日语一级能力考试成绩在140分以上,具备以上条件后才可参加全国统一适应性考试。2010年之前,统一适应性考试是由独立行政法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和公益财团法人日本法务研究财团组织的,2011年以后,由法学研究生院、公益财团法人律师法务研究财团、公益社团法人商事法务研究会共同组成“适应性考试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应试者是否具备将来作为法律从业人员的素质及能力,是否具备关心社会问题的责任感,是否适合从事司法行业。统一适应性考试合格率较高,如2016年参加考试人数为3535人,合格人数为3286人;2015年应试人数为3928人,合格人数为3621人;2014年应试人数4407人,合格人数4091人,平均合格率为92%左右[5]。应试者参加统一适应性考试成绩合格后,可向报考院校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内容一般包括研究计划、推荐信、成绩证明、本科毕业证书等,申请书被报考院校接收后,考生可参加各院校的入学选拔考试。从历年考试统计数据来看,各院校入学选拔考试的合格率较低,如2018年全国报考人数8058人,通过1621人,2017年全国报考人数8160人,入学1704人,[6]尤其如知名的早稻田大学法学研究生院、东京大学法学研究生院等招生人数较少,难度更大,最终合格者可入学接受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三)寓行于教的课程与教学。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从业人员为目标,因此课程与教学侧重增强学生的法理分析能力、处理法律实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呈现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特点。课程内容一般分为法律基础课程、实务基础课程、法学相关课程和尖端拓展课程四大类,其中法律基础课程是对日本基本法如宪法、民法、刑法的学习;实务基础课程是通过实地考察或现场模拟强化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如培养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司法信息搜集、法庭审判辩论等能力;法学相关课程内容较为多样,通常包括国际法、经济法等,侧重与各部门的联系;尖端拓展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法律视野,包括世界各国的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环境法等内容[7]8。在此基础上,文部科学省鼓励各法学研究生院自行增设或删减相关课程,发挥优势学科特色,倡导各有所长。法学研究生院对师资的要求较高,《关于法学研究生院的制度设计》中规定普通大学学部的教师不能担任法学研究生院的专任教师。法官及检察官可以申请到法学研究生院任教,法学专任教师需满足以下条件:在专业领域内学识渊博、有实际工作经历且经验丰富、具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各方向专任教师数量不得少于12名,师生比一般为1:15,且专任教师中教授需占50%以上,实践型教师要占教师总数的20%[7]1。对实践型教师的要求是具备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在校每年必须承担6个学分以上的课程,需负责实务基础课程的教科书编写等。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非仅靠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教学方法通常以案例研究、实地调查、双向或多向交流探究为主。具体包括实习调查、课堂发表、个别辅导等,一般采用小班教学,班级人数标准为50人,以实例研究为中心,理论联系实践,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高科技设备将实践内容导入至基础教学中,或在室外实地授课。教学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监督指导或律师协会协助下进行,学生可在律师事务所或企业法务部门进行实地研修,参加商谈研讨会,学习谈判技巧,听取解决方案,现场观摩具体法律案件的进展。日本不同大学法学研究生院的教学方法各有侧重,如司法考试合格率连年居高的一桥大学法学研究生院采用师生结合、互助一体、一帮一带的形式进行法学研修;名古屋大学法学研究生院建立了讲义收录系统,将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归纳整理,制作为讲义灵活运用;静冈大学法学研究生院为增强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倡导他们参与就业支援活动,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减轻专任教师负担。(四)强制实践学分+内外双向评估。日本法学研究生院强制学生实践实习,并将其作为学位授予标准的考核项目。文部科学省规定攻读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至少获得93个实践学分,实践实习学分必须占总学分的近三分之一[2]2。因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的不是法学研究者,而是处理事务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所以毕业论文不是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毕业的严格之处是通过让学生完成实际项目,来提高学生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保障专业学位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为保障博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日本实行院校内部自我评价和第三方专门机构外部监督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学校教育法》第109条第3项规定:由文部科学大臣认证授权的评估机构必须每五年一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院的各项教育活动进行评审。评价项目包括课程设置、师资构成、成绩评定、入学选拔、管理运营、设施设备及图书资料等[8]。目前文部科学省认证的评估机构有公益财团法人律师法务研究财团、独立行政法人大学改革支援•学位授予机构和公益财团法人大学基准协会。其中,“公益财团法人律师法务研究财团”是由日本律师协会联合其他法律中介机构于1998年共同成立的,2004年8月经文部科学省批准成为法学研究生院的评估机构;“独立行政法人大学改革支援•学位授予机构”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大学学位授予机构”,2003年更为此名,2005年1月成为法学研究生院的评估机构;“公益财团法人大学基准协会”是由日本46所国立和私立大学于1947年自发组建的大学评估机构,2007年2月获得评估法学研究生院的资格。评估标准由以上评估机构制定,法学研究生院须在指定日期内,根据《自我评价实施要则》进行自我评估,撰写“自我评价报告书”,并依程序提交申请书,经评估委员会书面审查后,派遣专门人员对申请单位的各项事务进行调查,最终形成“评价结果报告书”在官网上公示,以保障专业学位的含金量。

二、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特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