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9 16:48: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入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校干部入党转正报告资料

学校党总支:

一年来,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积极参加组织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严格自我要求,遵守党的纪律原则,团结同志,努力工作,怀着热切的心情,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志在反法西斯战争六十周年纪念的讲话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与党在精神上保持高度一致。不辜负党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和培养。

一年来,我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积极投身到学校的建设和教育教学的管理之中,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结合我校的实际,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带领同志们一道使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都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用3―5年时间使我校晋升省级重点中学,成为省级精神文明校园进而办成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一年来,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我深刻的认识到,党的伟大是历史的,更是现实的,不可否认,党内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我坚信党能够克服自身不足。

神六发射成功,再一次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和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确立,使我认识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巨大提高,相信党有能力解决好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克服遇到的一切困难,我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念,我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完成。

查看全文

新生入校军训发言

各位领导、教官、老师、同学们:

一中2011级高一新生军训从今天开始拉开帷幕了,首先,我代表学校师生对新同学的加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莅临本校的各位领导表示由衷感谢,向将为本次军训付出辛勤汗水的各教官表示诚挚的问候!

一中是一所有着百年文化传承的老校,校内树木参天,环境幽雅,非常适合学子读书进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的办学精神和文化凝聚为“笃信、谦恭;好学、弘毅”的校训。尤其是近年来,学校集思广益,锐意进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高考升学一年一个新台阶,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一中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进入一中,求知识、考大学不是大家追求的唯一目的,三年后,学校还将培养你们具备以下素质,这一点,从今天开始,大家务必要牢记:

1、崇高的理想,感恩的心。崇高的理想将激起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感恩的心是个人品质的基础。要对祖国、对社会、对父母心存感恩之心,要不断追求真、善、美,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2、强烈的求知欲,求实的态度。一个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人,注定是没有前途的,当然,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查看全文

大学生入校讲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又站到人生新的起点上。不怕艰难、不怕困苦,大学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然而告别高中那紧张而压力大的学习生活、告别家乡、告别父母。要学会独立,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照顾好自己。希望从今以后,能和在坐的各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快快乐乐的学习和生活,为我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来自。这阳光明媚的金秋时节,叫。怀着满怀的希望与激情终于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驶进,已经向我走来,告别过去,展望未来,迎来了人生新的起点,俗话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新学期、新起点、新打算、新收获。新学期是人生里程碑上又一个加油站。

正沉浸在对大学生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刚步入大学的校门。然而在这里我需要从新认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至少有3年时间,城建学院这所学术圣殿是成长和学习的中心,步入成人的第一阶段,大学的学习方式不同于高中,一定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捷径,尽快地从高中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大学中的主动学习,去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学学习的目标在于学会学习,大学里由于上课的时间相对有限,很多时间是留给自己支配的这就要求我要学会自己安排时间,要把预习、复习、锻炼身体、娱乐及休息时间安排好,要管好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轻松而又娱快的良好学习环境。刚进入大学,生活环境会发生很大变化,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个人爱好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产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主要的要怀着宽容理解的心去妥善处理好同学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我才能广交朋友,为自己社交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祝全体同学在新的学期学业进步,平安吉祥,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查看全文

学校英语课导入艺术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设计精美的的导入,像一首美妙的曲子奏响的第一个动人的音符,使学生把精力完全地集中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和运用奇妙的导入艺术,让英语课堂教学走出关键的第一步呢?

一精彩的故事导入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结合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开始时,首先给学生讲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故事所吸引。在这样的状态下来导入新课的教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随着教师活泼生动的语言讲述,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带入到与新课密切相关的教学中。比如,笔者在教学Mybag这节课时,我先拿出一个书包说:“一天早上,小明去上学发现他的书包里的东西,都让家里养的宠物狗豆豆叼走了。小明急坏了,不马上把书包的东西找出来,上学就迟到了啊。大家赶紧帮他想想,他的书包里都有什么啊?”学生的思维顿时被这个问题激活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猜想,铅笔盒、书、铅笔……笔者一边肯定地应答着学生的猜测,一边拿出了铅笔盒、书、铅笔等,引出了abook,apencil,apencilbox等单词的学习,使这节课在紧张有趣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二情景的表演导入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情景创设,以生动真实的情景模拟,使学生感受到熟悉的语言环境,产生语言表达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景表演的导入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在小学英语课本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内容是可以编成简单的表演情节的,这样的导入方式情景交融,寓教于乐将给英语的课堂教学增添无穷的活力和趣味。比如,笔者在教学shopping这节课时,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物品的单词,布置了一个小超市的情景,由笔者当售货员,学生可以自由来我的“超市”买东西,当学生走过来时,我就主动迎接上去问道:“CanIhelpyou?”“I’dlikeacap,please.”“I’dlikearuler,please.”这样的表演利用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预演了教材的内容,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三知识的复习导入

查看全文

高校教师工作投入调查研究

摘要:工作投入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同,并将工作绩效视为一个人价值观的反映。高校教师工作投入是指高校教师对高校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持有肯定态度的前提下,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认真,并且在情感上体会到愉悦感的一种精神和行为的状态,它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人们对高校教师这个群体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针对高校教师的相关研究也随之丰富起来。研究采用自编的“高校教师工作投入的问卷调查”对南昌市六所高校的部分教师发放问卷,共发放150份,有效问卷122份,采用SPSS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工作投入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投入在教师年龄、学历的相关性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据此对高校教师提升工作投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工作投入;差异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人们对高校教师这个群体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针对高校教师的相关研究也随之丰富起来。相关研究显示,当工作投入较高时,个体会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角色行为中,并在角色中展现自我。相反,当工作投入较低时,个体则会将自我抽离于工作角色之外,以避免自己创造出工作角色所需要的绩效,并有可能产生工作倦怠和离职意愿。[1]工作活动是构成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愉快地投入工作,也可能从情感上疏远其工作。高校教师工作投入的情况,对教学质量起着直接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是否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工作投入,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有针对性地选择南昌市6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师(特指在高校一线工作的执教者)作为被试。6所高校共有150名高校教师接受本次问卷调查,保留有效问卷122份。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以自编的“高校教师工作投入的问卷调查”作为研究工具,将高校教师的工作投入分为四个维度,即工作奉献、工作价值、工作专注和工作活力,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教师工作投入在性别、年龄、教龄、学历、学校性质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进行差异检验;从而了解当前高校教师工作投入的情况,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二高校教师工作投入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学校收费收入通知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府各部门,县属各厂矿、中学:

为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严禁截留和挪用学校收费收入加强学校收费资金管理的通知》(财综〔2003〕94号)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收费资金管理严禁截留和挪用学校收费收入的通知》(渝办发[2004]284号)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资金管理,从制度上确保学校收费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经县政府同意,决定从2004年9月1日起,对我县政府举办的各类学校的收费资金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学校收费资金管理范围

根据财政部等三部委《关于颁发义务教育等四个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财〔1996〕101号)规定和近几年学校收费改革政策,学校收费资金管理范围包括:

(一)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小学、初级中学(含完全中学的初中部)、初级职业中学和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按照市政府“一费制”有关规定收取的杂费、借读费、住宿费收入。

(二)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普通高级中学,包括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完全中学的高中部、初中学校附设的高中班,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收取的学费、择校费、住宿费收入。

查看全文

家训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研究

一、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内涵。传统家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家训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长河中得以流传下来,其优点在于传统家训采取最贴近大众生活的教化方式,言传的同时还兼顾了身教。传统家训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缩影,它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哲学。同时,传统家训大都涵盖正能量,都是劝诫后辈儿孙守法爱国、立规教子、孝敬父母、为人宽厚、持家立业等,因此,它对子孙后代的为人处世、持家、报国都有积极影响。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把优秀传统家训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深远影响。二者结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一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机遇。(二)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影响高校文化建设价值取向。从改革开放至今,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展现了文化的多元性。一部分大学生在金钱的诱惑下出现了思想过于功利,思想和行动一切向“钱”看,视财富和利益为第一位,把金钱和物质的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之上。部分大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画等号。从自身角度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没有家国情怀,不能以大局为重。长此以往,就容易出现信仰缺失、志向弥漫。金钱本身只是中性的物质象征,但过于追求金钱就会产生金钱崇拜。“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尚且排在治国之前,由此可见,古人对自我修养的重视。而传统家训中包含的家国思想有助于加强现代大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意识。进而能把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形成正确的思维导向。(三)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规范了高校文化中道德标准。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容易迷失自我,出现违反道德品行、法律法规的行为。导致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未得到良好的确立情况下而过早接触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由此可见,道德的缺失或偏离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生存表现。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思维导向成了当务之急。传统家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其中道理通俗易懂,不只是简单地说教,更容易让大学生理解、接受。其中勤奋、勤俭、诚实守信更是作为中国传统家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将传统家训融入高校文化中有益于完善道德标准的确立。[2]从而规范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思想意识。保证其在社会实践中良性发展,并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

二、优秀家训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没有充分认识到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育人作用。传统家训文化距离现代人的生活较远,即便如此,优秀的传统家训中还是存在着独特的文化精华,对于“治国、齐家”有着不可磨灭的指导意义,对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与法律规范有着重要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意义。而我们所生活的年代,没有充分认识到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育人作用,少有人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内容。在此背景下,高校以优秀家训为主体的文化建设没有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大限制了传统优秀家训育人功能的发挥,使整个高校的文化建设工程也显得根基不牢,实效性降低。(二)传统家训文化和高校文化建设的融合流于形式。当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意义,在自身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开始希望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高校文化建设虽已掀起弘扬传统家训文化的思潮,但其将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文化建设的融合却更多流于形式,致使高校的相关主题文化建设停滞不前。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入融合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发展也深受其影响,在教育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上,比较推崇西方现代的教育。同时,对大学生的创业与就业率这种显性指标的更多追求,忽视了对人文素质培育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教育团队来深入研究传统家训文化,对家训文化进行全面、科学辩证地分析,结合高校发展与时代要求,继承弘扬和创新家训文化,舍弃传统家训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同时没有显示出推动高校文化建设的巨大力量,自然也就更少了对传统家训文化的研究学习。(三)没有深入挖掘到优秀家训与高校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家训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就具备中华传统文化的普遍性质与特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随着时代变革,文化也在不断进行着自身的扬弃与发展。我国古代与近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封建国家,封建制度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都带有强烈的封建性,封建社会生产生活背景下的家训,必然也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部分传统家训宣扬等级制度、重农抑商等思想。而这些封建传统文化在今天都是不适于社会发展的,甚至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思想糟粕。提起传统家训文化,当代一些高校文化建设者不免认为传统家训是落后文化,并没有深入挖掘家训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社会价值闪光点,没有把握住传统优秀家训与高校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却认为它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什么联系。

三、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一)精确定位传统文化家训和大学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大学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时展要求为指向,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才能够营造出适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文化氛围,创造出有利于打造高校独有特色的文化根基,精确定位传统文化家训和大学文化建设的契合点,扬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发扬光大其中的文化精华,大力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号召力量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紧迫性,使大学文化建设更具实效性。高校的文化建设必须有一个旗帜鲜明主题为指引,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之烘托、支撑。在大力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家训文化的视域下,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广博传统优秀家训,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精确选择传统家训中的爱国、诚信、明理等主题,为今后的文化建设确立方向。[3]例如,商学院校的文化建设可以选择“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为主题开展;军事院校可以确立“报国恤民、舍生取义”所倡导的爱国主义为文化建设主题;法学院校则可以以“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为主题开展文化建设等。(二)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师资水平。唐代文人韩愈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实践也同样证明,只有传道的教师水平高,才能给予学生更深入的思维启发、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更宽广的学习视野。因此,要想建设完备的以优秀家训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就一定要提高高校家训文化研究者、以及相关学生管理者和教学者的知识涵养与教育能力。总体而言,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师资水平,就要激励高校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宝贵意识,积极努力学习家训相关的知识准备,发现家训与高校文化的契合点,将新时期的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融汇、贯通,不断加强以家训为主题的文化建设宣传,助力高校建立健全文化体系,以传统文化的力量感染新时期的大学生。[4]提高师资水平,首先要严格高校教师的入职考核,对求职者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进行有针对性地考试,择优录取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较高的人员;其次,对入职合格人员和从业教育者进行专项的传统家训文化培训,以传统家训文化和高校文化建设融合为切入点,培训专项师资队伍;再次,对相关教育者的学习进行展示测评,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如专题课堂授课比赛、专项知识竞赛等。(三)积极创新多种形式的家训文化实践活动。高校文化建设,首先要依靠特色鲜明的教授内容来展现。因此,在高校的教学内容方面,高校首先应坚持以优秀传统家训精华为源泉,召集学识渊博的编纂团队深入挖掘传统家训文化中与高校文化主题相契合的内容,将“讲仁爱”“崇正义”“守信用”等传统优秀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连接,并将其科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课堂教学中,并注重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逐渐使学生树立起高尚的品格、塑造健康的人格。其次,在教学方式上,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把传统优秀家训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中来。例如,除了课堂教学,高校的文化建设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小程序等多种媒介,把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做成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推送给大学生,占领其意识引领阵地,加大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播,促进高校文化建设的隐形氛围。再次,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实践,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参与文化建设实践的兴趣与内驱力。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以诚实守信家训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以俭素为美”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等等多种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当为大学生的意识树立和行为规范塑造榜样和模范,借在学生群体中选拔优秀的榜样,进一步宣传校园文化。[5](四)不断提高高校课堂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显性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中心所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随着时代的改革,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变革。尤其是以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为主体建设高校文化,就要通过把优秀家训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发挥家训文化的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社会归属感。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可以从优秀家训文化科学融入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要创新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发挥家训功能的育人作用,培育大学生的人文底蕴及综合素质。[6]例如,深入研究古往今来爱国人士的人生历程和代表人物等,把研究成果融入到相关教材体系中,增强教材的人文内涵,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给养。另一方面,科学更新高校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作为重点,通过启发式教学等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驱力。

查看全文

传统艺术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实践

在当前全面创新、优化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结构时,要植根传统艺术的传承生态,扎根学生传统艺术学习兴趣,通过营造传统艺术传承的最佳环境,促进传统艺术与高校美术教育、校园文化实现深度、一体融合。本文将结合《美术教学指南》一书,分析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传统艺术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应用价值与实践路径,以期为当前持续改善高校美术教育质量提供有效参考。由迈克·帕克斯和约翰·塞斯卡著,郭家麟及孙润凯译,湖南美术出版社于2015年1月出版的《美术教学指南》一书,主要以美术教学为研究对象,从美术内容教学框架,美术与生活、社会需求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美术课的基础概念、考核作业与评定,创造最佳学习环境:课堂管理及其他和美术史、美术审美与美术批评等多个角度对如何开展美术教育提供了详细论述,提出了建立自己的美术教学原理、美术课的基础概念:从主题思想着手,美术课堂上美术词汇的介绍与运用,认知发展理论之人们如何理解绘画等个性化观点,为当前从内在规律视角解读美术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创作启示。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理论详细,内容易懂

该书研究理论详细,表达观点清晰易懂,通过对儿童发展与美术心理、美术素养的基础概念、美术课的基础概念、设计课堂管理方式的主要原则等内容进行详细论述,为当前开展美术教学提供了清晰、完整的研究框架。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热情。高校美术教育多作为选修“小学科”来开展,长期处于教学边缘化的地位,教学价值与实际课堂影响很难与“大学科”并重,不仅缺少课堂教学的话语权,也很难充分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教师缺乏美术教育创新,影响了学生对课堂美学的理解与认知。当前多数高校美术教育使用的教学语言过于平淡且缺少教学热情,在开展美术教育时,教师又偏依赖于美术教学素材与大纲,缺少应有的美术教学创新,很难对学生保持较高的吸引力。

二、重点明确,框架完整

该书研究重点明确,通过以美术教学为研究主题,以美术内容教学为主要框架,通过对当前美术教学相关的生活、社会需求和其他关联学科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提供了符合教学应用的理念及方法。比如,书中提出了“标志设计”的单元化教学方案、介绍了教学设计的模型和实施要求等。因此,将传统艺术融入高校美术教育,将实现以下价值:首先,优化了高校美术教育课堂内容结构,补充了学生的选择项。传统艺术类型多元,将部分便于美术教学推广的艺术项目纳入美术课堂,改善了高校美术教育的内容结构,丰富了学生的美术学习选择。其次,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美术课外生活。通过发挥传统艺术的多元优势,充分激发了学生课下参与美术创作的良好时机。通过发挥高校美术教育课堂的驱动效应,凸显传统艺术彰显的教育属性与文化内涵,精准探寻传统艺术与高校美术教育的融合点与衔接点,实现传统艺术的良性传承。最后,深化艺术融合,弥补文化差异。在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中,积极引入传统艺术,是发现传统艺术魅力,感受传统艺术文化内涵与内在审美的重要手段。

三、聚焦实践,借鉴丰富

查看全文

高校思政理论感恩教育融入分析

一、融入感恩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融入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教学使命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必然需要关注“感恩”这一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基本的范畴。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完善自己的生命和道德人格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便对感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感谢与奉献是高尚道德情操的标志,而同时又是基本的人品,没有它,我们将会边变得愚昧无知”。[2]人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归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能有效地在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中完善大学生的生命和道德人格,促进了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健康成长。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是当前不少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实要求当前,一些大学生忘记了父母的艰辛,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而自己却在学校里盲目攀比、摆阔,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由于他们所占有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知识与能力素养相对偏低以及在教育资源分配与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等因素,使得他们的身心更为脆弱,对于外界的冷落与嘲笑也更为敏感,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极易产生苦闷、消沉,甚至于怨恨、仇恨等不良情绪,导致对他人和社会充满对抗与不满,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在当前这样的环境条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积极融入感恩教育,努力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帮助和训练他们发现美好并对其感恩的眼光,使他们学会关心、懂得关爱、给予、帮助和宽容,这对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与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三)融入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实效性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关注和切实解决大学生面临的感恩意识缺失这样的热点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发现这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让他们感受这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恩惠,并对此心存感恩,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更具吸引力。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出现的“人学空场”与“情感空场”的现象,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

(四)当前学界的研究现状进一步凸显了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研究的紧迫性虽然学界越来越认识到感恩教育所具有的重大价值意义,也从多方面对感恩教育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从感恩教育的意义与实施路径,到西方感恩教育经验的借鉴,再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调研与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少研究。也越来越认识到,要将感恩教育渗入各学科教育中去,并且也有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如纪锋在《初探感恩教育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机融合》一文中,对化学课堂如何进行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思考;而刘叶琴则在《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一文中,呼吁在生物课中加强感恩教育,改变学生不懂感谢、忘恩、不会感动的现象;更有大量关于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感恩教育方面的研究。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却几乎难以查到关于感恩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融合的研究,只有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进行感恩教育的寥寥无几的研究。高校进行感恩教育的现实需求,以及学界对于感恩教育要渗入各学科教育中的越来越重视的趋势,与当前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研究极度缺乏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加强这一研究必要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的路径选择

查看全文

德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途径探究

摘要:德育是学校工作中重之又重的永恒话题,而学校文化则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融入德育,可有效促进其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制度文化方面的建设,使其能够更好的全面、协调发展。校园作为渗透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以及活动等多方面的场所,是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进行常规教学时,教师偏于重视学习成绩,而学生受不良信息(色情、暴力)、抖音等无营养视频以及网络游戏的影响下,忽视了德育与学校文化,对其自身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在保证日常教学基础下将德育文化融合进学校文化建设中去,将是本文探讨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校文化;规划建设;实践探究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受到时间、地点、精力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多方面的兼顾。在进行常规教学以外,学校可将德育融合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中,使其成为素质教育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成为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德育融合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推进学校与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学校需要根据其实际教学的需求,以“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与“制度文化建设”这三大关键点出发,积极为教师创设一个健康愉悦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勤奋拼搏的学习环境,使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体现学校文明程度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深远的影响与积极的含义。

一、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转型,千禧年代出生的孩子,其生活水平、思想观念、道德制约、价值塑造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二孩政策开放后与家长的普遍溺爱式教育的影响下,与前几代人相比,其自我核心价值观的取向更趋于自我化、个性化以及自由化。但是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其教育模式与方法并未及时做出相应改变,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缺少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缺乏师生互动,仅以教师所设想的问题进行教学,使德育校园建设方案“假”、“大”、“空”。教师与家长在进行常规教育时,更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得学生在教育上呈现“偏激化”发展[1]。而物质文化作为实现德育渗透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是一种绝佳的“载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支撑,同时亦是校园内文化建设的必要基础以及前提。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中,学校应结合校园“硬件”系统,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进行培育。例如学校可以为学生设计有德育元素在内的文化长廊,孩子们每天上学和放学都会经过道德文化长廊,与拥有德育元素的文化长廊朝夕相对,每天都会感受到道德文化长廊的魅力,通过文化长廊每天的熏陶,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培养学生的心志,所谓《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可以利用优美、整洁、规范、富有教育意义为宗旨的班级墙报来教育学生,让学生通过选题、策划、编排班级的墙报的过程中,不经不觉就能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也可以评选“礼仪之星”、“读书之星”等优秀同学,把他们的优秀照片和优秀事迹展示出来,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里能利用的地方,树立各种名人的雕像,悬挂各种名言警句,把德育教育源源不断地渗透到校园各个角落,形成榜样的力量,正如《论语》所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时也可以将学校的开学典礼与一年级新生的“开笔礼”结合进行,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从而把德育不断渗透进学生和家长的脑海中。每个班级的墙报和校园内的广告宣传牌,是德育渗透很好的帮手,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的德育教育不经意就融入校园文化之中。通过物质文化,可有效提高德育融合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在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