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病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9 16:37: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乳腺病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数字化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究64排128层螺旋CT联合全数字化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时间段我院接诊的疑似乳腺癌患者41例,分别进行诊断两种方式诊断,其中对照组为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方式,观察组则是基于对照组联用全数字化钼靶X线,将病理学项目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比对两组乳腺癌各征象检出率、不同病理分型诊断符合率、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观察组各征象中钙化、局部淋巴结转移、不均质性及多形性的检出率,不同病理分型的诊断符合率,诊断方式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联合全数字化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且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具显著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64排128层螺旋CT;全数字化钼靶X线;早期乳腺癌;病理分型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且多发恶性肿瘤之一,患病率占女性癌症总发病率的10~15%,且临床调查发现其发病率逐年递增,渐呈年轻化[1]。乳腺癌患病早期并无典型症状,且肿瘤患病部位较浅,早期确诊保守治疗效果显著,但多数女性在无症状时并不重视,因此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一旦出现自觉症状,基本已有淋巴结转移发生[2]。因此临床早期乳腺癌筛查对降低致死率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及早确诊可延长生存期限[3]。当前临床常用钼靶X线、螺旋CT等诊断乳腺癌,但对于两者联用诊断的相关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探究64排128层螺旋CT联合全数字化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探究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时间段我院接诊的疑似乳腺癌患者41例,41例患者首先行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为对照组,后联用全数字化钼靶X线诊断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均为单发肿瘤;②均行病理学项目检查;③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病变;②中晚期乳腺癌;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④精神异常、凝血障碍;⑤基线资料缺失。41例患者年龄27~66岁,平均(45.69±3.12)岁,婚姻:未婚12例、已婚29例,23例左侧乳腺病变、18例右侧乳腺病变。1.2方法1.2.1对照组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设备:64排128层螺旋CT机(型号:OptimaCT680)。以螺旋方式行常规轴位扫描,参数设置:电流250mA,电压为120kV,螺距为0.948∶1,准直器40mm,扫描层厚为5mm,层间距5mm,重建间隔与重建层厚均为0.625mm,矩阵512×512[4]。扫描前需告知患者空腹6h,并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排空尿液后静卧60min。通过64排128层螺旋CT机及其配套的成像系统诊断,患者取平卧位,并使用软枕患者颈肩及腹部垫高,以此保持两侧乳房自然下垂,扫描界限乳房下界直至其腋窝处淋巴结。于乳腺病灶位扫3mm薄层,时间1~1.8s。行局部断层显像,搜集图像,据检查结果诊断,仔细观察患者乳腺病灶结节实质及周围结构,最终据CT图像诊断各征象。1.2.2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用全数字化钼靶X线诊断。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与对照组一致。使用全数字化钼靶X线机(型号:SenographeDS)辅助诊断,以斜侧位与轴位摄影,全自动曝光,斜位投罩角度与胸腔胸大肌的外缘垂直,探查患者乳腺中病灶形态、大小、数量及异常血管情况,并扫查病灶边界及钙化情况[5]。1.3观察指标(1)比对两组乳腺癌各征象检出率。临床乳腺癌征象包含:肿块、钙化、局部淋巴结转移、不均质性、多形性。(2)比对两组不同病理分型的诊断符合率。乳腺癌分型包含导管内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癌和粘液腺癌。(3)比对两组诊断方式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将病理学项目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其中非乳腺癌为阴性,乳腺癌为阳性。上述指标计算公式为: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性=(真阴性+真阳性)/各组例数×100%[6]。病理学检查结果:非乳腺癌(阴性)6例、乳腺癌(阳性)35例。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软件SPSS23.0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或[n(%)]代表行x2检验。检验标准a=0.05。

2结果

查看全文

隐匿性乳腺癌探究论文

【摘要】目的提高对隐匿性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隐匿性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X线表现为孤立模糊小结节状影6例,小结节状影伴微细钙化1例,簇状细小钙化14例,局灶性致密影4例,放射状毛刺影2例,局部腺体结构扭曲3例。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18例、导管原位癌8例,小叶原位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结论隐匿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常不典型,对局灶性致密、不定性钙化及局部腺体结构扭曲等征象的准确判读,以及活检病例的合理选择是隐匿性乳腺癌早期检出的关键。

【关键词】隐匿性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

乳腺隐匿性病灶(nonpalpablebreastlesion,NPBL)是指临床触诊阴性而钼靶X线摄片发现异常改变的病灶。据统计,乳腺隐匿性病灶约占乳腺钼靶摄片检查的2%~4%[1],其中20%~30%为恶性[2]。隐匿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常不典型,对其钼靶X线征象的准确判读,是隐匿性乳腺癌早期检出的关键。现收集2001年2月至2007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隐匿性乳腺癌3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隐匿性乳腺癌,均为女性,年龄31~61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8例,导管原位癌8例、小叶原位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15例、不规则隐痛8例、乳头溢液2例、乳腺普查发现而无症状的5例,均未扪及包块。

查看全文

乳腺癌端粒酶诊断技术论文

目前已公认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其早期即有转移,因此,探索提高乳腺癌术前确诊率的诊断方法对于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端粒酶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具有一定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是一种含有蛋白质和端粒。互补,的核糖核蛋白酶,也是一种逆转录酶。几乎在所有的人类原发恶性肿瘤中均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而在恶性肿瘤起源的正常组织细胞中则大多检测不到端粒酶活性。这使端粒酶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应用于临床成为可能。我们对,例患者的乳腺肿块分别行穿刺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和光镜细胞学检查,对比了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研究了乳腺肿瘤生物学特性与端粒酶活性表达的相关性,从而对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提高乳腺癌术前确诊率的新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乳腺肿块患者,在我院普外科病房接受治疗的女性患者,患者均在检查后,内手术。经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例,乳腺良性肿块例,乳腺肿块直径。

2,主要试剂及仪器

端粒酶活性检测采用山东医科大学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微量穿刺标本端粒酶检测试剂盒,主要成分包括,**。公司,引物,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合成,**酶公司。≤,扩增采用美国∞公司产的,型热循环仪。电泳采用北京六一仪器厂生产的电泳仪及电泳装置。

查看全文

乳腺含液性疾病研究论文

【关键词】乳腺含液性疾病

乳腺含液性疾病通常指乳腺内以液性为主的相关疾病。本文通过常用的超声检查手段对乳腺含液性疾病定性诊断的价值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本院经超声引导穿刺或手术病理诊断的乳腺含液性病变170例,年龄19~56岁,平均31岁。

1.2仪器和方法

查看全文

乳腺囊性肿块研究论文

【关键词】乳腺囊性肿块

乳腺囊性肿块是妇女常见病之一,约占乳腺疾病的3.6%[1]。它的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同,转归不同,需慎重对待。作者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乳腺囊性肿块患者252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52例均为女性,年龄22~65岁,平均43.5岁。临床表现:乳房疼痛199例,疼痛与月经有关99例;乳头溢液20例;乳腺肿块单侧178例(左侧101例,右侧77侧),双侧74例。本组患者均行B超检查,乳腺钼靶检查125例,行穿刺抽液147例,穿刺液送细胞学检查50例。105例微创治疗,手术治疗107例。

1.2诊治方法

查看全文

乳腺增生的内病外治方法论文

摘要:目的乳腺增生是乳腺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1]随着妇女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妇女健康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关注和研究乳腺增生的诊、治、防是广大乳腺疾病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方法三年以来,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上,[2]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用外用穴位敷贴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积累。结果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且半年后门诊随访,复发率为0。结论穴位贴敷内病外治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乳腺增生乳腺贴穴位敷贴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78例年龄在20—52岁育龄妇女,经门诊初诊查体手诊和乳腺B超、钼靶检查证实为单双侧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采用传统治疗(口服中药)基础上加贴乳腺贴穴位外用。对照组(140例)采用传统治疗(口服中药)

1.2临床症状

查看全文

乳腺癌治疗分析论文

【关键词】乳腺癌

乳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自1980年以来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作者对1999年7月至2007年9月本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征象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女患者,年龄29~85岁,平均53.5岁。绝大多数因扪及乳房肿块而来院就诊,伴或不伴乳房疼痛,部分患者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23例伴有乳头溢液,9例有乳房皮肤粗糙伴局部皮肤毛孔粗大、橘皮样改变。4例见乳头凹陷。

1.2检查方法

查看全文

乳腺增生穴位贴压治疗论文

摘要:目的乳腺增生是乳腺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妇女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妇女健康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关注和研究乳腺增生的诊、治、防是广大乳腺疾病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方法三年以来,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上,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用外用穴位敷贴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积累。结果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且半年后门诊随访,复发率为0。结论穴位贴敷内病外治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乳腺增生乳腺贴穴位敷贴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78例年龄在20—52岁育龄妇女,经门诊初诊查体手诊和乳腺B超、钼靶检查证实为单双侧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采用传统治疗(口服中药)基础上加贴乳腺贴穴位外用。对照组(140例)采用传统治疗(口服中药)

1.2临床症状

查看全文

20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 B超图像与病理结果分析

1995—2000年随机抽样200例乳腺肿瘤B超诊断与最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符合率达93%,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

乳腺肿瘤200例,均为女性。年龄在14—70岁之间。肿瘤生长部位:乳腺外上相限129例,占64.5%;内上相限48例,占24%;乳头周围12例,占6%,其它部位11例,占5.5%。

1.2仪器:

1.2.1B超:Performa650型超声波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

查看全文

小议长江大撤退中管理技巧

几年前在清华大学EMBA班上,我聆听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程文浩教授有关运营管理的课程。程教授以宜昌大撤退这一被誉为1938中国的“敦刻尔克”的经典案例,为学员们精彩演绎了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和蕴藏在其中的管理智慧。

程教授向学员推荐了《长江大撤退》这本书,此书共分3篇,长江航运与兵器工业大撤退,民营厂矿的大撤退,大撤退期间的长江航政,总共l1个章节。通过对本书最震撼人心的宜昌大撤退精彩章节的阅读理解,对我所从事的医院运营管理工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宜昌大撤退发生在1938年中国抗战时期,是由当时的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将大批急需物资和人员在极短时间内从宜昌撤运进川的重要事件。

当时因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并确定四川为战时大后方,长江成为进出四川的主要运输通道。面对重重严峻的困难,原本需要一年才能运完的人员和货物必须在40天的中水期内运走。为保证任务的完成,卢作孚巧妙地制定了他的运营计划。他把整个运输划分为3段航行,即:宜昌至三斗坪为第1段,三斗坪至万县为第2段,万县至重庆为第3段。同时又对船以吃水深度和马力大小进行分类,一部分船只运货物至三斗坪,当即返回,再由公司调船运至万县或直运重庆;对重要物资和大型货物则由宜昌直接运至重庆。鉴于三峡段不能夜航,卢作孚要求各船夜晚装卸,白天航行,并在三峡航线增设码头和转运站,临时增加雇工3ooo~人,征用民船850余只,运载轻型物资。路分3段,船分3拨,齐心协力昼夜加班。40天后,堆积如山的设备物资和拥挤不堪的人员被撤运一空,宜昌大撤退奇迹般地胜利结束,为四川成为我国抗日的战略后方奠定了重要基础,卢作孚也因他的超人运筹之功完成了宜昌大撤退这样的绝世伟绩而被后人所传颂。

宜昌大撤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加深了我对运营管理的认识,运营管理不仅适用于战争年代,适用于企业,也同样适用于医院,与医院运营管理道理相通,只要我们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把医院管理中为患者服务的相关要素条件有机整合并合理调配,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如:我院乳腺中心的资源整合、流程改进就是一个运营管理的成功范例。在乳腺中心,每日近300名的乳腺病患者从挂号、早诊、确诊、治疗、疗效评价、出院康复指导到此后的定期复查等环节都被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式的环状流程,每个患者只要进入乳腺中心就可以顺畅有序地完成治疗全过程。又如:许多肿瘤患者需做门诊化疗,以往门诊化疗药物和相关液体均由患者自己保管和携带,既不方便又不安全。我们采用新的运营管理流程,将门诊化疗患者按住院方式管理,患者只需带着输液单就可完成化疗,极大方便了患者,也提高了效率消除了安全隐患。

医院运营管理的成功实践,让我体会到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之道和管理智慧并结合实际合理运用,对提高医院科学、高效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有效利用资源和降低医疗及管理成本非常有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