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9 15:54: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儒释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论文

受傅伟勋教授以及弗兰克(Frankle)意义治疗学(Logotherapy)的启发,笔者自80年代以来即开始研究儒佛道和新儒家的意义治疗思想,本文即是在多篇论著的基础上,尝试将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基本义理运用于教育和心理治疗。儒、道、佛的心性道德思想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华人文化土壤里,它们已经交融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本文对儒、道、佛三家所作的概括各有异同,儒家用“意义治疗”一词,道家用“存有治疗”一词,而佛教则用“般若治疗”一词。但总体来说,皆可用“意义治疗”来概括。

一、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异同与融通

1.儒家: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性(仁)

儒家强调“孝悌人伦”,“孝”其实是对于我们生命根源的一个崇敬;而所谓“悌”,其实是顺着那个同样生命根源而来的一个横面展开。在华人文化传统,儒家讲“孝悌”,通过“孝、悌”而讲“仁、义”。仁,在孟子书里面讲:“仁者,事亲是也;义者,敬长是也。”仁义其实是从孝悌转过来的。当我们讲“孝悌”的时候,是落在一个“血缘性的自然联结”里,这血缘的自然联结的方式,也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而通过孝悌讲“仁义”的时候,就由“血缘性的自然联结”转到了“人格性的道德联结”。“仁”强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一种真实的互动感通;而这种真实的互动感通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对于自己生命根源的一种崇敬所引发出来的。“义”指的是在这社会上的一个客观的形式法则,而这客观的法则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由“敬长”学来的。

“仁”和“义”就道德来讲,他的概念就比“孝”和“悌”更高一层,“孝”、“悌”可以把他当成一个道德的德目,而“仁”、“义”则从这个道德德目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可以一直往上升,升到最后是一个对于善的追求。顺着孝悌人伦关系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的法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义”。所以从孝悌到仁义,是放在一个人最自然的亲情脉络里头,一步一步展开——由家庭进而跨入到社会。

儒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回溯到那个宇宙造化之源,所以他进一步谈“道德的创生”,“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里所说宇宙造化的源头,是一个价值的源头,就儒学而言,宇宙论、道德哲学,两者是连在一块说的。

查看全文

意境说和儒释道间的联系探讨

摘要:中国古代宗教思想的特点决定了其影响意境说的方式,横向剖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意境概念基本内涵的形成及其融合都来自于儒、道、佛的影响,纵向考察则可以轻松理出儒、道、佛思想对立统一影响意境说生成、成长及成熟的轨迹。意境说是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与中国古代诗学、美学共同孕育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意境说宗教思想儒家道家佛家

中国人特有的这种宗教思想特点也影响到古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儒、道、佛相互融合,积淀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形成一种连续不断的思想文化氛围。意境说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无一例外地打上了宗教意识的烙印。

而古代中国“泛神”、“准教”特点所带来的儒、释、道对立统一现象也决定了其影响意境说的方式是多重的,而非单一的。

关于意境的概念与内涵尽管至今尚无一个人人可以接受的定论,但通过文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对意境的内涵也已有许多共识。笔者在此将这种共识概括为:意境是艺术家创造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整体,这个艺术整体能通过欣赏者的直观把握和审美想象产生溢出作品本身的韵味。意境的内涵也可由此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情景交融,二是虚实相生,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我国诗文自古就有写景抒情的传统。《尚书·尧典》中提出“诗言志”,强调诗歌要注重感情思想的抒发,《诗经》所用“比兴”则是通过言他物(写景),来发心志(抒情)。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也是一种景与情的结合,尽管景只是作为抒发情的媒介物出现的。人们真正将自然物象的“景”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则得益于道佛自然观的影响。老庄主张回归自然,他们把“心斋”的空明、虚静当作对自然万物做自由观照的条件,认为只有通过这种非理性的直观思维方式方可达到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如《庄子·齐物论》中所写:“昔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速邃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老庄还认为,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领悟那“惟恍惟惚”、不可捉摸、难以把握的二道”。佛家认为大自然的水流花开、鸟飞叶落,与其追求的那种淡远任运的心境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瞬间永恒感是合拍的,所以佛家对大自然也倍加青睐。道佛对自然的钟爱,引起了诗人对山水风景的关注,使田园风物自觉地走进诗歌,由诗中的背景升腾为主要审美对象。尽管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情景交融的诗作,但那只不过是暗合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有意识地将山水田园作为“主角”写进诗歌,则始于道、玄、佛流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诗家对道禅自然观的心领神会,使他们在对自然风景的抒写中确实做到了情与景合、意与象偕,清新、自然,形神毕现,形成迥异于西方艺术再现自然的表现性山水风格,同时,道、佛追求的物、我、道(梵)统一的境界,又在一定程度上启示了文论家将情与景统一起来,从而较为快捷地解决了情景关系问题。

查看全文

深究意境说与儒释道的对立互补

摘要:中国古代宗教思想的特点决定了其影响意境说的方式,横向剖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意境概念基本内涵的形成及其融合都来自于儒、道、佛的影响,纵向考察则可以轻松理出儒、道、佛思想对立统一影响意境说生成、成长及成熟的轨迹。意境说是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与中国古代诗学、美学共同孕育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意境说宗教思想儒家道家佛家

意境说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内涵丰富、深刻且有着光彩夺目的民族特色,它的孕育发生发展以至最终完成都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它深深植根于儒、释、道对立互补共同作用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在形成过程中始终沐浴着中国特有的宗教思想的灵光,可谓中国宗教思想照耀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一朵奇葩。

中国人的宗教意识很浓、很泛,却也很随意。一般中国人没有严格的宗教信仰,也很少坚定的无神论者,他们对神灵的态度往往处于信与不信之间。无忧无虑时,哪路神仙都不怕,哪种神灵都不信;有灾有难时,见到庙宇就烧香,见到神灵(塑像、画像)就跪拜。大多数古代中国人尽管崇尚实用,但由于深受古老的“天人合一”、“万物有灵”观念影响,在潜意识中还有对神灵的畏惧、崇拜甚至迷信,所以思想中宗教意识也是很强的。另一方面,由于影响着中国人的儒、释、道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彼此之间相对宽容,这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一个人可以既崇孔子为师,又求仙访道、吃斋敬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了文人们的人生信条。元代画家兼诗人的倪赞表达更为鲜明,他说:“居于儒,依于老,逃于禅。”

这种现象正透视出中国宗教思想的一大特点:“泛神”、“准教”。

中国人特有的这种宗教思想特点也影响到古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儒、道、佛相互融合,积淀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形成一种连续不断的思想文化氛围。意境说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无一例外地打上了宗教意识的烙印。

查看全文

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分析论文

受傅伟勋教授以及弗兰克(Frankle)意义治疗学(Logotherapy)的启发,笔者自80年代以来即开始研究儒佛道和新儒家的意义治疗思想,本文即是在多篇论著的基础上,尝试将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基本义理运用于教育和心理治疗。儒、道、佛的心性道德思想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华人文化土壤里,它们已经交融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本文对儒、道、佛三家所作的概括各有异同,儒家用“意义治疗”一词,道家用“存有治疗”一词,而佛教则用“般若治疗”一词。但总体来说,皆可用“意义治疗”来概括。

一、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异同与融通

1.儒家: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性(仁)

儒家强调“孝悌人伦”,“孝”其实是对于我们生命根源的一个崇敬;而所谓“悌”,其实是顺着那个同样生命根源而来的一个横面展开。在华人文化传统,儒家讲“孝悌”,通过“孝、悌”而讲“仁、义”。仁,在孟子书里面讲:“仁者,事亲是也;义者,敬长是也。”仁义其实是从孝悌转过来的。当我们讲“孝悌”的时候,是落在一个“血缘性的自然联结”里,这血缘的自然联结的方式,也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而通过孝悌讲“仁义”的时候,就由“血缘性的自然联结”转到了“人格性的道德联结”。“仁”强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一种真实的互动感通;而这种真实的互动感通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对于自己生命根源的一种崇敬所引发出来的。“义”指的是在这社会上的一个客观的形式法则,而这客观的法则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由“敬长”学来的。

“仁”和“义”就道德来讲,他的概念就比“孝”和“悌”更高一层,“孝”、“悌”可以把他当成一个道德的德目,而“仁”、“义”则从这个道德德目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可以一直往上升,升到最后是一个对于善的追求。顺着孝悌人伦关系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的法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义”。所以从孝悌到仁义,是放在一个人最自然的亲情脉络里头,一步一步展开——由家庭进而跨入到社会。

儒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回溯到那个宇宙造化之源,所以他进一步谈“道德的创生”,“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里所说宇宙造化的源头,是一个价值的源头,就儒学而言,宇宙论、道德哲学,两者是连在一块说的。

查看全文

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研究论文

受傅伟勋教授以及弗兰克(Frankle)意义治疗学(Logotherapy)的启发,笔者自80年代以来即开始研究儒佛道和新儒家的意义治疗思想,本文即是在多篇论著的基础上,尝试将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基本义理运用于教育和心理治疗。儒、道、佛的心性道德思想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华人文化土壤里,它们已经交融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本文对儒、道、佛三家所作的概括各有异同,儒家用“意义治疗”一词,道家用“存有治疗”一词,而佛教则用“般若治疗”一词。但总体来说,皆可用“意义治疗”来概括。

一、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异同与融通

1.儒家: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性(仁)

儒家强调“孝悌人伦”,“孝”其实是对于我们生命根源的一个崇敬;而所谓“悌”,其实是顺着那个同样生命根源而来的一个横面展开。在华人文化传统,儒家讲“孝悌”,通过“孝、悌”而讲“仁、义”。仁,在孟子书里面讲:“仁者,事亲是也;义者,敬长是也。”仁义其实是从孝悌转过来的。当我们讲“孝悌”的时候,是落在一个“血缘性的自然联结”里,这血缘的自然联结的方式,也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而通过孝悌讲“仁义”的时候,就由“血缘性的自然联结”转到了“人格性的道德联结”。“仁”强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一种真实的互动感通;而这种真实的互动感通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对于自己生命根源的一种崇敬所引发出来的。“义”指的是在这社会上的一个客观的形式法则,而这客观的法则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由“敬长”学来的。

“仁”和“义”就道德来讲,他的概念就比“孝”和“悌”更高一层,“孝”、“悌”可以把他当成一个道德的德目,而“仁”、“义”则从这个道德德目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可以一直往上升,升到最后是一个对于善的追求。顺着孝悌人伦关系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的法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义”。所以从孝悌到仁义,是放在一个人最自然的亲情脉络里头,一步一步展开——由家庭进而跨入到社会。

儒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回溯到那个宇宙造化之源,所以他进一步谈“道德的创生”,“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里所说宇宙造化的源头,是一个价值的源头,就儒学而言,宇宙论、道德哲学,两者是连在一块说的。

查看全文

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的必要性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而今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以茶为代表,在唐朝时期,中国茶文化发展至鼎盛,陆羽《茶经》问世,百姓家中待客皆用茶,以茶为中心的文化已深入人心。二十一世纪,文化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学前教育作为学习之前的预备阶段,在此期间让儿童接触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茶文化;传统文化;必要性

1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分析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茶文化依旧在中国兴盛发展。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同时西方的思想也传入中国,在中国掀起一股“西学东渐”之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尤其是之后的和运动,几乎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使中国文化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中国的茶文化也几近消亡。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飞速发展,西方文化对我国的输入使我国传统文化边缘化,但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在现代嘈杂的社会中,其价值得到越来越大的凸显,使世界也开始对其重视起来。

1.1冲击与挑战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快餐文化为主打的西方文化快速融入我国社会,无论从哪一方面,我们都能看见它对当代人们的影响。在节日方面,西方的节日,白色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市场,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七夕、元宵节等节日却在年轻人当中变得可有可无。本属于我国的端午节,却被他国申遗成功,这不得不让我们警醒。在饮食方面,人们对大餐的概念倾向于西餐。在思想道德方面,有些人认为以茶文化为代表的孔孟之道过时,从而追求时尚的西方文化。在一项基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信仰缺失,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盲目对西方文化的追求。这些问题说明了我国面临着冲击与挑战。

查看全文

古代山水画中内向性转移思想

内容摘要:古人对自然的看法以及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促使他们把山水画的发展逐步引向内向性的认识,尤其是儒释道思想对山水画产生了深刻影响。文人士大夫自身的社会地位与对经典思想的话语权以及他们对山水画的权威性评论,是把山水画引向内向性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古代山水画内向性图真转移

身处当代,当我们面对那些涉及中国山水画的图像与文字时,当我们品味着古人绘画图式中所表现出的气韵时,我们的意识深处就会呈现出诸多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山水画会形成这种特殊的语言,在千年的历程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中国山水画的产生和思想内涵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知识背景和思想历史有关,儒、释、道思想的演变以及文学理论的影响,使中国山水画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表现模式。画家们将古人对自然的看法作为必须遵循的信条,传统哲学思想下的思维模式成为绘画的至上追求。五代、北宋时期,画家对自然的表现达到了近乎真实的境界,但其后的社会发展并没有把“图真”继续发展下去,而整个社会的发展由外向被引入内向,在这个过程中,权力意识影响和左右着宫廷画家及社会文化的导向,使来源于实践的山水知识体系成为一种教条的程式化的山水精神追求。与此同时,文人士大夫因其自身的社会地位与对经典思想的话语权,导致他们对山水画的认识成为权威性的评论。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文人士大夫更加强了思想内向性的倾向,所以,我们看到的中国山水画是不同于西方风景绘画的表现特征的。

一、古人对自然的看法和哲学思想的影响,是把山水画的发展引向内向性的认识根源

1.古人对自然的看法

查看全文

论泰山文化现代意义

泰山驰名中外,不仅是风景壮美的旅游圣地,更是历史悠久、文明璀璨的文化名山。泰山融汇五千年中国文化,形成“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郭沫若语),泰山与中国情感、民族心理的形成息息相关,堪称是中华民族心理的结晶,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今日之泰山,以雄伟壮丽、庄严伟岸的丰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卓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展示着文明古国的风采。正如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言:“泰山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

泰山文化博大精深,举不胜数,自古至今,仁者爱其山,智者爱其水,各有所爱。本文谨就泰山文化的现代意义尝试进行浅显的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现代意义上的泰山文化内容主要包括六部分

现代意义上的泰山文化内容主要包括六部分:泰山神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教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当代西方文化。

泰山神文化是泰山及其周围地区的地方民间宗教,带有原始宗教的特点,是道教泰山化的历史演变,现在以“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和“泰山石敢当”为代表。在每年的春节,从除夕之夜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有来自泰山脚下乃至华北、全国各地的香客登临泰山,上香、许愿、还愿,特别是传说中的“泰山老奶奶”的诞辰纪念日(农历三月十五)前后,登临山顶“碧霞元君祠”和山下“小泰山”的香客更是络绎不绝,形成壮观的朝拜潮流。传说中的“泰山老奶奶”有治病救人、主宰生育的神力,“泰山老奶奶”以她的仁爱之心、平等之心,关怀民生疾苦、济世救人,成就了她万能女神的地位。在现代社会,“泰山老奶奶”不仅仅是祈求多子多福、祈求平安安康的偶像,“登泰山保平安”的泰山宣传广告就赫然出现在了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也成为一般民众心目中的“圣母”偶像,有点类似西方圣母玛利亚的地位,是母亲的象征,是人们反思生命、回报母亲的精神偶像。近年来朝拜“泰山老奶奶”的香火费一直延续攀升,上一柱普通的香三五元,贵点的三五十元,昂贵的到600元、800元,甚至有天价的2200元,高价的香火费不仅体现着现代人对“泰山老奶奶”崇拜程度,也是现代人精神迷失、寻求精神寄托的有力佐证。“泰山石敢当”是远古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俗,石敢当与泰山联系在一起,借助泰山神威并被人格化,成为一位善良、勇敢、力大无比的勇士,能够驱妖拿邪、治病救人,因此家家户户或砌于屋墙,或立于街口,或置于房顶,鬼祟见之不敢进,成为家庭的保护神,流传至海内外。而泰山以其无与伦比的悠久历史和雄伟高大的形象,也成为中国的镇山,成为中国的保护神。

道教文化曾是泰山文化的主流文化,泰山地区远古就有鬼神崇拜,巫觋卜筮,是孕育道教精神的基因……泰山作为道教“天人感应”学说的具体象征物,又反过来引证和强化了道教的理论。泰山与道教在文化精神上的密切溶合,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泰山的宗教布局基本以道教为主,从山下的岱庙、王母池,红门附近的红门宫、一天门、斗母宫,一直到山顶的碧霞元君祠,无不充斥着道教文化的踪迹,可以说泰山宗教主线的布局是以道教为主的,泰山因此成为历史上“道教势力的主要基地”。在当今社会,道教作为宗教文化的影响已经不在占据社会意识的主流,但是道教文化中“清净无为、淡泊名利、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还是随处可见,现在每天坚持到泰山锻炼、提水的“泰山山友”、“泰山水友”数以万计,还有很多每日在花园、广场晨练太极拳、气功的健身者,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无不体现着道教文化的浸染,泰安也因为道教文化的渊源,配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易居住城市,是一座颐养天年、安度晚年的理想所在。

查看全文

文化品牌助推乡村建设分析

摘要:文化品牌作为文化资源整合的有力手段,提供了人们在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乡村建设通过文化品牌对乡村文化进行资源整合,促进了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乡村景观文化的保持和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文化品牌在云南大理诺邓村和浉河村不仅仅是立足于过去,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文化品牌打造的基础,丰富的现实精神文明传播是文化品牌立足的根本。

关键词:文化品牌;乡村建设;历史文化;景观文化;旅游文化

2004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其含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及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集合。”[1]而文化品牌又与文化产业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文化产业具有概括性,文化品牌则更加的具体化。目前,我国社会大众普遍认为文化品牌是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1]。通过对云南大理州诺邓、浉河村的实地调研,笔者觉得打造文化品牌是资源整合的有力手段,充分利用文化品牌带来的效益,可以更好地发展本地资源,同时又服务于乡村建设。

一、文化品牌助推乡村历史文化传承

诺邓村与浉河村都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都是拥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村落。诺邓自古以来以盐井而得名,同时,儒释道文化的不断传播与融合,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儒、释、道“三教一体”的信仰崇拜和文化底蕴。剑川浉河村则拥有着历史悠久扬名海内外的木雕工艺,历史文化与木雕艺术交相辉映。两者都是文献名邦,2007年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公布诺邓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先后公布诺邓村为“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云南开发建设型旅游小镇、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白族历史文化保护区、云南创建全省一流特色小镇”,诺邓村获得了多项文化品牌殊荣。同样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剑川浉河村在1996年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诺邓村和浉河村因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获得的文化品牌,也作用于当下对于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之中。诺邓的人文历史要追溯到二千多年以前,古老的部族在这里发现了盐,并以此为居住地,但这时并无文字记载。关于诺邓出现文字记载是在汉朝时期,史书记载汉代云南有三口盐井,其一为比苏井,比苏井就是后来的诺邓井。在唐南诏时期樊绰所记的《蛮书》中,比苏井名称已变成“细诺邓井”。[2]P8诺邓的盐井自汉朝开始,已经由官府直接控制,无论是其生产还是经营,都是官府在管辖。历代以来对于产盐的管控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同时,产盐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大理国后期,又在沘江流域新开顺荡盐井,接着再开山井、大井、师井和兰州井等盐井,一个古代的工业区由此形成[2]P9。明朝时期又在诺邓设置了“五井盐课提举司”,而到清代至民国时期,全县实际上有八个盐井。诺邓因盐业而发展起来的经济也带动了其文化的不断发展。儒家文化自明朝传入诺邓就与当地五井文化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并逐渐成为诺邓文化的主流意识。从现在每年的祭孔活动就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对诺邓的深层影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深入诺邓人们的心里,也促成了诺邓人才辈出的景象,可谓人杰地灵。同时,佛教、道教文化也不断流入诺邓融合当地文化,三教之间也相互勾连。庙宇建筑、宗教活动、精神生活在多元文化中兼容并包。剑川浉河村的木雕最早要追溯到比诺邓更加久远的时期。剑川浉河木雕工艺的起源于距今5000~3000多年剑湖边“干栏式”木质建筑。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砍、劈、削、凿、架、穿、插”等简单木质建筑的建造手法。[3]P100而后据樊绰《蛮书》关于木雕建筑形态的记载可以得知:这一时期云南的房屋木雕建筑与中原建筑形态有了很多融合。同时,剑川在汉唐时期,木雕不断受到佛教文化影响,在其雕刻过程中会让建筑刻上佛教文化的烙印,如石钟山甘露观音、佛龛、佛教寺院,等等。宋元时期儒佛道文化共同发展,古建筑中的木雕又要增加新的元素,宫廷庙宇、文庙、寺庙、道观等,使得木雕艺术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充实和丰富,也使得本土建筑木雕在技术和工艺上有了上升的际遇。从上述两者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看,我们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已经产生了交融,儒释道文化在诺邓的传播和融合,同时带来的也是建筑样式的创新和改变,而木雕建筑工艺也是随文化发展而不断更新进步,大量的儒释道木雕建筑也在诺邓孕育而生。诺邓村有其丰富多彩的五井文化和“三教一体”文化,迸发出人杰地灵之态,可谓之其文化品牌。浉河村有技艺精湛的木雕艺术,从古至今随文化、社会发展,其技艺也不断与日俱增,成为扬名海内外的匠心之作,也成为浉河村的文化品牌。诺邓村和浉河村之所以能够先后被冠以历史文化名村是因为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强大的历史背景文化,使得两个村落在文化传承上更加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文化品牌的打造恰巧就为两者在传播历史文化上提供了很好的媒介。两者不同文化品牌的打造是具体化下的准确定位,这种定位促进了人们对于“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思考,从而推动了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文化品牌助推乡村景观文化保持

查看全文

剖析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建筑;建筑文化;传统建筑;传统建筑文化

论文摘要: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在社会的发展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建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丁独特的建筑文化。本文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

建筑是人们用木材等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从这个定义上看建筑的范围包括诸如居住场所、桥梁、公共建筑甚至园林等。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众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质存在的长久性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必然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并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为人瞩目。从理念上看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的时空又见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到建伦理药直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