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9 15:15: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弱势群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弱势群体犯罪研究论文
摘要:弱势群体犯罪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凸现出的严重问题,其内在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社会因素,是社会对其权利分配的不平等以及法律保障的虚置所致。当弱势群体遭遇权利贫困危机且又无法解决时,基于寻求某种平等权的潜在特质,惟有用强势对抗——违法犯罪来彰显其弱势的社会人格的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一种公平、正义的和谐秩序——法治视野下的人权保障机制,以期对弱势群体进行强势扶助,来最大可能地预防和控制弱势群体犯罪。
关键词:弱势群体;强势群体;犯罪;生存权;人权保障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伴之而来的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犯罪问题日益凸现并愈发严重。如何有效遏止弱势群体犯罪并加强对其的法律保障,进而使社会整体利益能够平衡、和谐、可持续地发展,业已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弱势群体涵义之界定
“弱势群体”一词首次见于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为人代会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合理、不协调的概念。关于对弱势群体的界定,学术界有多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1]第二种观点认为,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在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少数)比另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多数)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面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2]第三种观点认为,弱势群体是指那些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3]笔者认为,弱势群体是指基于自然、生理与社会原因而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不平等处遇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中“弱势”至少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物质相对贫困;二是竞争处于劣势地位;三是权利维护受阻。
目前,学术界把“弱势群体”通常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往往是由于自然、生理原因所致,包括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后者则是社会因素所致,包括下岗职工、失业者、农民工、维权失败者。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只是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产生。随着社会政策的不断优化以及弱势个体的差异,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会转化为中性群体或强势群体。同时,强势群体由于社会性原因亦可以转化为弱势群体,如维权受阻而导致家破人亡者。弱势和强势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是弱势者要上升为强势者是很困难的,因为这不仅取决于个体因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依赖于社会因素的配合。
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探索
本文作者:龚丽萍工作单位: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近年来,弱势群体一词已成为最时髦的用语。上至政府要员,下至寻常百姓,都常将它挂在嘴边。人们在悠然地谈论着这个概念的时候,并没有几个人愿意把自己列入到弱势群体中去,但当他们的权利需要得到保护的时候,似乎每个人一夜间都会成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贫困农民是弱势群体,亿万富豪也是弱势群体;下岗工人是弱势群体,警察也是弱势群体;外来打工者是弱势群体,私企老板也是弱势群体……。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弱势群体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对弱势群体认识的模糊性。作为司法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如何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理解对弱势群体权益司法保障的意义,并在民事诉讼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则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
一、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虽然贫困群体并不等同于弱势群体,但两者在很大程度上的重叠,却是不可否认的。在旧中国,贫富差距曾经达到了极限,新中国成立之后却又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也就是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道路,其结果是大家共同贫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改革开放以来,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影响下,中国社会迅速产生了一批富翁。不过,就在富翁们的财富急剧膨胀的时候,他们不少居住在偏僻山村的同胞们却在为筹不够孩子下学期的学费而忧愁,甚至为借不足治病救人的医疗费而绝望。即使在同一座城市里,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扩大。调查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城市户均金融资产最多的百分之二十的家庭拥有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六点四,而最低的百分之二十的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只有居民金融资产总额的百分之一点三,也就是说前者的金融资产总值是后者的50倍。有一种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指标,即基尼系数,2005年10月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已经逼近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5。而在我们印象中贫富悬殊的美国,其基尼系数只有0.4。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我们的小康社会也应该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而如今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但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矫正,并有逐步拉大的趋势。社会学理论指出,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可以说,目前已经到了获益群体反哺弱势群体的时候了。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等保障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为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起到了根本性作用。近年来,随着“人权入宪”,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弱势群体保护的力度,如连续多年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农业税费改革、个人所得税调整、社会保障系统的完善等等政策法规的出台,无不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但是,由于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发展经济的压力还很大,导致实际工作中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还不是很有力,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保障措施跟不上。因此,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仍将是任重而道远。党的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和谐社会新理念,经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两次升温,已在全社会中取得广泛共识,建立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党施政的根本出发点。而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需要。据报道,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在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左右,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数量急剧上升,规模不断扩大,而这些群体性事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弱势群体有关的。群体性事件不论时间长短规模大小,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损党和政府的威信,动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妨碍社会稳定。所以,如果弱势群体得不到关注,他们的利益得不到保护,中国社会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和动荡,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现代化成就毁于一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也将难以实现。
二、树立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的理念
正确理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关系,切实保证弱势群体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的行使。新中国成立后,受经济体制和传统民事纠纷解决习惯的影响,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职权主义审判模式,这种审判模式过分地强调实体公正,而忽略了程序公正的重要性,使得审判效率低下,审判资源浪费巨大。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逐步开始进行审判方式改革,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断得到强化,而法官的权利相应地被削弱。以2002年4月1日生效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为标志,表明了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已经在向当事人主义模式转变。2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即机械地强调程序公正,而忽视了实体公正,只注重法律事实,而不顾客观事实。这种抛开具体国情盲目适从的做法,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我国目前仍有数量巨大的弱势群体人口,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对于他们来说,诉讼权利只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如果没有法官的特别引导和帮助,就如海市蜃楼一样,可望而不可及。不少上访和缠诉案件,都是由于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上的失误而导致败诉的案件。我们所说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其目的是使诉讼当事人都能充分地行使诉讼权利,并不否定基于符合立法目的的“差别对待”,否则形式上的平等永远不能掩盖实质上的不平等。有人将现代诉讼比喻成一场竞技比赛,双方当事人是运动员,法官是裁判,因此,法官在主导诉讼的过程中应象裁判员一样保持绝对的中立。笔者认为,这种比喻有不妥之处。是否参加一场比赛,运动员有选择的权利,他可以根据对手的实力,胜算的大小来决定自己是否进行这场比赛。而对于诉讼,在民事纠纷发生时,双方当事人即已确定,纠纷的发生并不由一方当事人的主观意愿而避免,而且诉讼必须在法院中进行,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没有选择的权利。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在开始进行诉讼这场“比赛”时就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因此,法院应当给予一定程度的特殊保护,以尽可能地使他们获得与强者实质上平等的诉讼权利。否则,就像蛮横而强壮者可以很轻易地将无助而弱小的对手打翻在地一样,正义在形式的平等中沦丧。正确衡量民事关系中当事人之间的地位,确认民事行为的效力,保护弱势群体的民事权益。如前所述,在设立民事关系时,弱势群体一方往往不能自由地、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志,从而在民事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实践中常见到弱势群体在受到欺诈、胁迫以及因对合同内容误解而订立的显失公平的合同。因此,在涉及弱势群体的案件中,审判人员应以更加审慎的态度,详查案件的全部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和法律的基本原则,确定民事行为的效力,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民事权益。这是在民事诉讼中对弱势群体实体权利的保护。正确理解公平的涵义,平衡当事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弱势群体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呆板的公平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许多时候,民事纠纷是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有时甚至是合法利益的冲突。因此,人民法院在处理案件中,应当正确理解公平的涵义,权衡利益的轻重缓急,并依法合理地作出裁判以及执行。其中应把握原则之一就是人的基本权利高于其他权利。而弱势群体应受保护的权利往往都是一些基本权利。如对经济困难正在享受社会最低保障的被执行人,若为了保护申请人的债权,而将其基本生活费扣留,或将其仅有的住宅强制变卖、拍卖,从而使其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条件,这样的做法就是无视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利,就是“最大的不公平”。为此,《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产的规定》(法释[2004]15号)第六条也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这些规定都充分体现了司法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但在面临“生存是第一”的时候,也应“退居二线”。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民事诉讼中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并不仅限于原告,当被告是弱势群的时候,其合法权益同样也应受到司法保护。
剖析农民弱势群体地位提升对策
关键词:农民弱势群体改革
摘要:在“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解决是重中之重。多年来,农民在我国一直处于弱势群体地位,这种弱势群体地位是我国农业、农村中诸多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改变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是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
判断某一群体是否处于弱势地位,不应该以该群体人数的多寡作为依据。农民虽然是我国人数最多的群体,但是其弱势地位在许多方面都有表现。
一、农民弱势群体地位的表现
面对自然条件和市场的弱势。农业是自然依存度很高的产业,农民只能在既定的自然条件下开展生产;而在当前条件下,我国对水旱、台风、虫害、霜冻等不利自然因素的控制和抗拒能力还很弱。这使农民在自然条件面前处于弱势。农村信息闭塞,农民缺乏收集、运用市场信息的能力,难以灵活适应市场调整生产;农产品的难保存性、农业市场主体的多而分散等特点,使农民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的余地较小;农产品市场需求弹性小,农民面临着更多的需求约束,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增产之间不一定存在着正比关系;农业生产往往以“年”为单位,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积累速度慢,资金运用效率低;在加入WTO以后,相对发达国家运用现代化、资本化、规模化手段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群体而言,我国农民也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文化素质方面的弱势。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目前在我国9亿多农村人口中,有2亿多文盲和半文盲,占整个农村人口的23%。在4.6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61%。这种状况,使农民科技水平低下,法律法规也知之甚少,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文化心理层面,农民普遍存在着逆来顺受的文化取向、消极认命的人生态度、迷信鬼神的封建意识等,折射出农民思维、行为方式的弱者取向。
帮扶特殊弱势群体思考
近年来,**县劳动保障系统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方位服务于企业需求,坚持“四个善待、四个面向”的人文服务理念,在服务特殊、特困和弱势群体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县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腹地,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虽经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传统农业县份的地位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全县80万人口中,农村户籍人口51.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4.06%。虽然在这部分人群当中,向二三产业转移有相当大的人群,但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城镇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应该占人口的65%左右,但实际在二三产业中的就业人数约16万,约占城镇有劳动能力人口的80%左右。从各类社会保险参保情况来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6.31万人,社保关系封存人数0.8万人,医疗保险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统筹4.85万人,工伤保险5.2万人,女职工生育保险4.87万人,农村保险(包括新农保)10.6万人。由此可见,**县各类社会保障人数并不充分。形成社会保障不够充分的原因故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据调查,**县特殊、弱势群体主要由五个方面人群构成: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的下岗、失业人员,“4050”就业不充分和身体残疾人员,城镇、农村的特困户,因灾病等特殊原因返贫人员,以及村居干部等等。这些人员分布情况是:乡村集镇大于县城中心区;一、二产业兼顾就业的人群大于二、三产业就业的人群;农村户籍人口大于城镇户籍人口。特殊、弱势群体的形成,有企业改制后,年龄偏大,技能水平不适应现代企业需求,或由于不可预见的病灾等特殊情况致使家庭返贫,社会救助又不够充分,以及受政策层面的影响,未能及时进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特殊、弱势群体若不及时予以帮抚,其后果是令人担忧的:首先,让这部分人员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的网络之外,他们老无所养,病无所医,生存危机加剧,将会给这部分人员造成严重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原则,不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从而给社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其次,直接造成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的人数下降,缴费工资基数减少,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基金更加不堪重负,降低了社会保险的抗风险能力,对社会保障体系有序建立危害极大。
针对特殊弱势群体,**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从加速小康社会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沿着积极构建城乡统筹一体化保障体系的思路,密切关注民生,关注特殊、弱势群体,灵活掌握政策,大胆创新机制,为这部分人员排忧解难,相继出台和施行了八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备受省内外同行业广泛关注。
一是大胆拆除人置障碍,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本着“低标准、广覆盖”的原则,大胆拆除人置障碍尽量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对凡是能纳进社保网络的人员,在参保资格认定上一律“绿灯放行”。
二是关注中断缴费人员,接续关系一律享受优惠政策。从2007年4月份开始,**县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接续社保关系的优惠政策,凡自愿接续社保关系的下岗失业人员,一律按历年缴费基数缴费,免收利息和滞纳金。截至今年5月底,**县接续社保关系已有8750多人。
扶助弱势群体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弱势群体;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弱势群体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发展现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平等赋予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进而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弱势群体扩大并由此引发出种种社会问题。需要给予极大关注。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构成
弱势群体的弱势表现研究论文
摘要:将要进行的经济学分析,采用的是经济学中定义的弱势群体。从禀赋角度出发给出一个弱势群体的定义:由于自身禀赋的缺陷而在市场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靠自身努力难以改变现状的市场主体。
关键词:弱势群体;弱势表现;改变
1弱势群体的概念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为socialvulnerablegroups。对于弱势群体的概念,不同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给出了很多不同的定义。
社会学中定义的弱势群体从社会保障意义出发,指的是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需要社会救济和关爱的人群。它侧重关注对象的生理特点或生活状态,常常具体指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和儿童。
经济学中定义的弱势群体则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指的是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市场活动主体。它侧重关注对象的机会缺失,常常具体指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
法学视角下的弱势群体探究
本文作者:曹晨城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一、关于弱势群体的传统观点
“弱势群体”正式出现在官方用语中的标志是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朱总理指出:“积极扩大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正式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术语,表明弱势群体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在国内成为一种通用称谓,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情。随着各领域学者对“弱势群体”研究的日渐深入,学者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定义也是见仁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下面列举一些国内学者的观点。观点一:弱势群体是在遇到社会问题的冲击时,自身缺乏应变能力而易于遭受挫折的群体。观点二:弱势群体是指在城市中那些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不能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生活处于困境中的人。观点三:“弱势群体”这个概念虽然不能完全与“贫困人口”这个概念划等号,但至少是高度重叠的。通过以上各位学者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很少有学者从法学角度分析弱势群体的。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关联的,传统上弱势群体的出现更多的是因为经济能力弱势的原因。
二、法学角度下弱势群体的概念分析
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能力和权利能力上处于弱势地位,正常生活得不到保障的人组成的一个动态的集合。现有定义多倾向于从经济角度进行定义,这是与我们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导致其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物质生活贫困、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容易受歧视等。但我们不能忽视现代弱势群体所具有的另一个重要属性———权利能力弱势。权利能力弱势是指一国公民由于受到法律、制度、政策等排斥,在本国不能享有正常的公民权利或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
(1)从权利角度分析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各学科由于研究方法、理论范畴不同,则对同一个问题的切入角度和研究思路必然会产生差异;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的理论框架,也有不同的理论命题。对于弱势群体的研究,经济学、社会学、社会政策学及伦理学都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样在法学视角下,也有其独特的研究角度。我们在法学领域中,则以权利为线索分析弱势群体。从权利角度分析弱势群体是由法学学科的自身特征所决定的。从理论进入现实生活,法学复杂的内容变成了两大部分:人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有权利必有义务,二者不可分割,义务的另一面必然是权利,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因为被边缘化,权利常常得不到保障。“法学对权利的关注程度表明一个社会对法律和权利的信念程度。因为‘权利理论说明一个社会的信念,或相信作为自己信念的信念’。这个‘信念’既是法律的,也是权利的。因而注重对权利的研究,既有助于法律信念的树立,也有助于权利观念的增强。如果法学不关注权利,就难以建立起政府和民众的权利观念,引起政府和民众对权利的重视,正确指导他们对权利的认知、尊重和实践;如果它不导向和督促法律对权利的捍卫,那就难以建立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依赖;如果它不致力于权利的呼唤和追求,它将因泯灭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难以立足社会。”对于弱势群体,法学看到的是对其权利保护的需要。权利提供了一个在法学领域中研究社会弱势群体的视角,同时也为我们概括、归纳、提炼法学中社会弱势群体本质特征提供了逻辑出发点。
弱势群体零售户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一、弱势群体卷烟零售户现状分析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那些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具体到烟草行业,弱势群体零售户是指经营者本人依法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合法进行卷烟经营,经营者属于生理性弱势群体,或其个人及家庭生活收入达不到社会认可的基本标准,以及由遭受自然灾害或不可抗拒力而造成生活、经营严重困难,而要他人帮助、支持、甚至是救助的群体。这里特指卷烟零售户中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军烈属、五保户及特困户。了解、掌握弱势群体零售户卷烟经营和盈利情况,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精细、周到的服务和关爱。笔者以卷烟零售户中“孤寡老人、残疾人、军烈属、五保户及特困户”为对象,对**市兴宾区范围内4000多户卷烟零售户进行了系统查询和市场调查。从调查汇总情况看,兴宾区范围内弱势群体客户有109户,主要是肢体残疾人员,占兴宾区卷烟零售户总数3%。2007年,弱势群体客户销售卷烟595.84箱,占兴宾区年销售总量2%;卷烟月均销量为114条,低于兴宾区客户月均销量26条,低于**市客户月均销量15条;卷烟销售月平均盈利为391元,低于兴宾区客户月平均盈利143元,低于**市客户月平均盈利84元。
以上几组数据显示,弱势群体零售户卷烟经营能力和销售盈利都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也反映出当前客户服务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弱势客户的关注和服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展弱势群体零售户帮扶工作,为我们提升营销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二、开展帮扶工作的原则
开展弱势群体帮扶工作,要明确优先支持对象,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对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对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对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对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给予优先支持。概括地说,开展弱势群体零售户帮扶工作就是要坚持关心、支持和自助的原则。
(一)关心。关心弱势群体零售户,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地走向更加公正。
(二)支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为弱势群体零售户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为他们提供制度性保障。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论文
一、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现状
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繁荣,社会各个方面都在进行改革,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其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纵使是许多地区已经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研究,但是落实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所覆盖的领域也不是十分广泛,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不到位。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措施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覆盖范围不足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社会保障工作主要是由企业来承担,无论是医疗保险还是事业保险,乃至是养老保险等等,这些都是由企业来承担。由于企业本身的资金基础和企业的保障认知,使得一些企业忽视了企业中的弱势群体的保障。对于一些下岗的工人来说,许多工人所得到的社会保障金无法满足其生活的基本需求。而这些弱势群体大多数没有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以企业为主导的保障体系阻碍了对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应有范围的扩散,甚至给许多的社会工作造成阻碍[2]。
(二)立法不足
在法治社会中,立法是保障一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目前,依法治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认知,法律的保障是社会的基本性保障。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其保障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立法不足而导致的。我国对于弱势群体的立法工作不是十分的全面,立法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滞后性,这导致了立法保护面积的不到位。加之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弱势群体的立法条款相对较少,导致了立法工作力度的不足。立法不足不利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不利于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
弱势群体三重忧患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弱势群体生存、教育及身心等三重忧患逐渐凸显出来。它们不仅影响弱势群体享有权利,也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隐患。解决这三重忧患,为弱势群体充分享有权利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对弱势群体的自身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弱势群体;三重忧患;贫困
本世纪以来,面对社会结构的急剧分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弱势群体不得不面临三重忧患(生存忧患、教育忧患、身心忧患),虽然它们并不总是集中地暴露出来,但这三者却有着内在联系,常会发生连锁式反应,构成了对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也构成了对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威胁,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弱势群体及其三重忧患
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主要指下岗工人,“体制外”人员,农民工和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但据世界人权大会通过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提及的“被置于脆弱地位群体”,特别是根据中国社会结构急剧分化转型所带来的冲击来看,弱势群体还应包括久病或重病患者、孤儿、城市及其制度边缘者。“弱势群体”有不同叫法,如社会学中的社会弱者,政治学中的不利群体,法学中的边缘群体,经济学中的脆弱群体等。但究其根本,弱势群体就是指由于变化而造成对社会及生活的不适应并处于脆弱地位、面临生存和发展困难的人群。
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低层次性,承受能力上的脆弱性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是弱势群体的明显特征。这些特征具体地表现为弱势群体的生存忧患、教育忧患和身心忧患。生存忧患指由于缺少或丧失经济来源,不得不承受着沉重的生活负担。教育忧患指弱势群体由于经济状况的恶化或其他客观条件而不得不放弃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身心忧患指面对激烈竞争或生活窘迫,不得不承受其对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压力,甚至放弃改善身体和心理现状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弱势群体的主客观条件,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其享有公民权利的充分性,而他们所面临的忧患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会爆发出来,对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