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9 12:42: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儒道思想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儒道思想

苏轼思想与儒道释思想关系研究论文

【摘要】“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①]使得苏子“久戏风波”[②]。在北宋的政治迷乱中,苏子成了党派之争最大牺牲品之一,他由此仕途坎坷,命运漂泊,多年离索,加之个人情感生活的波折与不幸,曾一度使他嗟叹“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而他又是乐观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③]他深感自己不过天地间“一蚁寄大磨”[④],由此,他谅解了人生的无常和个体生命的卑微: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⑤]。入狱、贬谪、丧妻,这一连串的劫难经历,使苏轼对政治与人生进行了全面的反省,在思想上缓入佛、老哲学作为对儒家信仰的补充。旷达虚静,随遇而安,而又桀骜倔强,不改正直的品性、济世的初衷,坦荡堂正,从而形成了苏轼最为世人崇敬的人格魅力。也正由于这样糟糕的人生际遇使他更深地体悟生命存在的意义: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⑥]。人生,不过求个“自乐”。因此,他能一身浩然气,心灵超乎凡俗,在政治高压和生活困苦面前,“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⑦],“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⑧]。这才是真正的超然自适耳。

【关键词】苏轼诗词超然自适儒道释

前言

世人评东坡,多用“豪放”一词。王静安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刘熙载也在其《艺概》中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这里,王、刘皆认为苏轼之词风与太白诗风近。在我认为,与其说其文风相近,不如说其人胸襟相近。一切文章,皆由心出,心性相似,故其文采亦是相仿。而东坡先生与太白其实颇多不同,太白多仙风道骨,而东坡则多人间烟火味。故,东坡一生为仕途累,终老不忘“致君尧舜”,死于仕途;太白不同,醉酒捞月,乘月西归,何等诗意。东坡其身,逃不脱仕途,虽“甘与麋鹿友”却“苦为世味诱”,因此其归隐之心隐逸之情只能诉于诗词中、于对释道空无、逍遥思想的追随与渴盼中。所谓“大隐隐于金马门”,大概指的就是东坡这种“身为仕宦累,心为不系舟”之人。虽然东坡一生遭贬,但终究也是个官。

吾书此文,实为对东坡先生诗词之仰慕。喜其豁达,叹其飘逸,惜其命途多舛。吾读东坡,能同喜亦能同悲,故引为知己耳。此文以东坡诗词为本,以“超然自适”为纲,中连儒道释。因此,不全列举东坡诗词,一切以“苏轼诗词、超然自适、儒释道”此三关键词为标准作取舍,故书成此篇。

第一章关于苏轼生平及诗词简介

查看全文

思想价值论文:儒道思想的当代价值透析

本文作者:夏劲项继光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道家思想是荆楚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今日仍具有十分巨大的文化魅力。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一样包涵了丰富的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重要生态思想。道家理论中所包涵的“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等重要的生态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点从根本上不谋而合,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总体来看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涵了“道”的生态思想、生态伦理原则思想和生态伦理规范思想三大部分。(一)“道法自然”思想道家认为“天人和一”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的,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⑦老子认为宇宙中有“道”、“天”、“地”和“人”的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⑦因此,“道”是最伟大的、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产生和存在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天地遵从自然之道,人也应该遵从自然之道。道家告诫人们应摆正自己在天地自然中的位置,天与人不相胜,也不能把自然视为可以随意被人掠夺和攫取的对象,任何“人为”破坏自然的做法都会导致整个生命系统的和谐关系的破裂;庄子则在“道”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思想,强调人们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⑦顺应“道”的客观规律,“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⑦“道法自然”和“物我为一”等观念是道家生态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主张人们应该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自然万物都在“道”的统摄下共存于同一的系统之中并各以自独特的方式来体现其“道”的渊源。因此,从“道”的哲学高度出发,道家生态思想既认识到了天人不相胜的一面,又认识到了天人相融合的一面,这是道家生态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二)“物我为一”思想道家认为,既然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源都是同一的,即“道”,那么万物从本源上就是平等的,因此“物我为一”的平等思想是道家生态思想中又一重要特色。《齐物论》中明确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马蹄》中“万物群生,连属其乡”,“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思想也都直接反映出人与自热万物平等的观念,道家思想站在“道”的基础上强调人与万物的平等性、同一性;而且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既保持了人与自然各自的生存权利及其特性的自然而然的融合,也保护了人与自然维持各自的生存方式的“自然无为”的关系,其根本目的就是维护自然的和谐状态。《文子》说,“天地之所覆载,日月之所照明,阴阳之所煦,雨露之油润,道德之所扶,皆同一和”,因此万物生成、发展都取决于“和”,只有达到了天地和谐人与万物才能各得其所。人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对待自然,自然也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运行,“泽难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于樊中”。道家“自然无为”思想规定人不仅不可妄加作为,而且还应该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去维护生态和谐和平衡,一切凌驾于其他生命价值之上的违背自然天性的“为”都是不道德而且不合理的。因此,“自然无为”是“道法自然”的直接体现,也是道家“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理论中最基本的生态原则思想,也是保证自然万物平等和谐的重要途径。(三)“慈俭四知”思想《老子》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这也就是道家基于“道”的生态思想和“自然无为”的生态原则思想而提出的“慈仁益物”、“节俭有度”、“四知”的生态伦理思想。“慈仁益物”。“慈”是由老子提出的重要的生态伦理道德规范,它既是天之“道”也是自然的本性;“慈”的本质是宽容,要求人类应当效法自然之道,具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生长万物使其维持特性、协助万物使其生长繁衍、引导万物使其完善自己。道家不仅主张爱物,而且与儒家“亲亲仁民爱物”的“仁”德的思想一致,主张“爱人利物之谓仁”,⑦人类的行为不仅不应当破坏他物的自然状态,而且应当益于他物的自然存在。“慈仁益物”体现了人以自然为师,顺其自然增益万物,无私心、不居功的人文情怀。“节俭有度”。“俭”是道家的另一重要的生态伦理道德规范,也是人在对待自身欲望时所应有的自律准则。《老子》道:“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⑦人类维持其生存必然要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自然资源,但从自然界汲取生命养分的行为必须有度,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适得其反。“节俭有度”规范要求禁止一切极端、奢侈、过度的行为,不奢求过多的资源,把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节制在合理限度之内,有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积蓄能量,厚积薄发。“四知”。“四知”是指道家思想中的“知常”、“知和”、“知止”和“知足”四种重要的生态思想。“知常曰明”就是要理解和把握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知和曰常”则强调万物存在与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和谐的状态;“知止不殆”是强调人要适合而止、适度利用生态资源;“知足不辱”则是要求人们要克制自我欲望。尤其是道家将“和”视为宇宙万物生成的主要机理,“阴阳和静”是“道”的本质内涵,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在阴阳相互对峙与和谐之中共生共存的,自然界的阴阳两气相互融合、和谐才使世间万物得以产生发展。人应当效法自然,谨遵“四知”的生态伦理道德,遵从天地之“道”,遵从自然本身的和谐,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之至也”的最高理想境界。

儒道生态思想的评析

(一)儒道生态思想的合理性首先,儒道生态思想坚持了“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整体性是系统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儒道生态思想中最重要的共同点也是对当代社会影响最大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儒家关于“天人合德”、“性天相通”、“天人一体”,道家关于“天地并生”、“物我为一”等思想都反映了他们从朴素的角度对于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的把握。“天人合一”思想将整体性作为基本点把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融为一体,将人和自然两个不同质的系统视为同一本原体。儒道生态思想反对将“天人”割裂甚至对立的观念,无论是“天”,还是“道”,人与万物都只有一个本源,并且都是其整体中不可分割、息息相关的组成部分;而且“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不仅仅只是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也包涵了自然万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整体关系,它把人与自然万物视为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并且将天地万物的存在、发展和灭亡的变化过程当作是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系统。也正是天地万物各自有序地运动才保证了天人有序和谐。其次,儒道生态思想强调了人与万物和谐平等的价值观。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关键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儒家的“仁民爱物”、道家的“慈仁益物”等生态思想都强调了人类同其他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价值观,儒道倡导把人类生态伦理的价值情怀推及到整个宇宙内的生命的价值,正确认识人在天地自然中的位置。人们应当以“仁爱”、“自然”的方式对待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不能把自然视为可以随意被人掠夺和攫取的对象,强调不平等地利用和破坏自然都会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儒道生态思想极力试图劝诫世人营造和维持自然界的和谐、平等的大环境,以保护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发展。最后,儒道生态思想提出了天人协调适度发展的伦理观。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支持的客观要求。儒家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注重人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自我,“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其“圣王之制”思想则更具体地规定了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平衡、保持适度发展的伦理规范;道家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提倡人们适当地克制自我欲望,适合而止、自然而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至“常足”。儒道生态思想中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自然实现自我发展、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天人相协调和适度发展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也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二)儒道生态思想的局限性我们探讨儒道生态思想的价值并不是说要用急功近利的态度去用传统文化思想来解决现代社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创造的文化财富都要受到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儒道生态思想毕竟是一种朴素的、直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局限性。首先,儒道生态思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成就,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它更多地是强调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应该如何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实现自我发展的问题,它更适合于自然经济下的传统的、局部的、表层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则更为复杂、深层的,这也注定了儒道生态文化无法完全适用于今天的生态问题。其次,儒家的“仁爱”思想具有人类价值和利益的本位观及其狭隘性,人际道德是最基本的道德,而生态道德是次要的道德,是一种有亲疏差别的道德阶梯结构;道家的生态思想强调“无为”、“自然”,顺应“道”是人的一种本质规定和行为准则,是一种被动地适应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最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仍具有朴素的、直观的、甚至是猜测的特点,它的伦理思想的是主要表现一种大宇宙观的人生哲学,而缺乏对于人的行为规范的构建;而道家的“道”思想则把自然本源高度抽象化、神秘化,有一种神秘主义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儒道生态思想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扬其积极作用。

儒道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查看全文

山水画中儒道思想的审美精神

摘要:受儒、道思想的浸淫,中国山水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不重形似,有着突出的内在精神美。山水画家以林泉之心对待创作,寻找的是精神家园。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玄淡、浑茫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

关键词:“儒、道”思想;山水画;审美精神;静穆玄远;中庸柔和

不同的民族、地区,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艺术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最活跃、最深刻的表现形式。作为重要画科之一的山水画,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根深蒂固的儒、道思想可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两千多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之深之广是不言而喻的,山水画固然不能例外。

首先谈谈中国山水画和儒家思想的关系。中国古代先贤们早就认识到“比”、“兴”的艺术魅力,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大意是说:诗中的比、兴手法的运用,使人可以通过形象的比喻,更深刻而又直观地感悟到有关自然的、社会的和人生的哲理。通过对比、兴的艺术形象的审美,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自然、社会与人的某些相通的本质来,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文学艺术和造型艺术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可以说孔子“比德”观点予山水画以深厚的思想内涵。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是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因为聪明人活跃、乐观,正像水一样川流不息,富有生命的活力。有仁德的人爱山,因为他沉静、高大、宽厚而长寿,故有“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之妙比。先贤们通过漫长的社会实践在认识上终于冲破了人与世界的纯物质的联系,而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高度。

“孔子在高扬人格美的同时,取山水以喻仁、智,正是要把人的这种内在的、视而不见的品格,与经验中的山、水的特点相比,赋予这种内在美以具体可感的形式。”这种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融合的审美观点和道家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共通性,或者说在道家思想中表现得更为彻底。正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查看全文

道德修养论与大学德育教育研究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主体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就已形成。在众多学术派别中,儒道两家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产生了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代表人物,其思想广阔宏大。虽然他们出发点不同,但都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关心人的生命价值,将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养分,尤其是以先秦儒家和道家道德修养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其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道家;道德修养论;大学生;德育教育

1先秦儒道两家的道德修养论

1.1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因材施教等许多教育理念,并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提出了儒家道德修养论。儒家既强调社会的道德教育,又强调自我的道德教育和修养[1],其核心是以仁爱、孝悌、忠信作为道德修养的基础。正是基于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孔子培养出了众多德才兼备的弟子,成为后世德育教育的楷模。《论语》中有不少关于德育教育的论述,如三省吾身,是自我反省的修身教育;道之以德,是以道德来教化人民;君子不器,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见贤思齐,是向道德高尚的贤人看齐;中庸至德,说明遵循中道才能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志于道,据于德,说明人的行为价值要以道德为依据。此外,孔子还论述了道德与言行的关系,认为有道德的人必有志同道合之人相伴,不进行道德修养是君子所担忧的,有德之人也必会有善言,反之那些伪装道德、道听途说的人,则是道德的败坏者。孔子将仁作为人的根本道德属性,将义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将礼作为行为规范,将忠恕孝悌作为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以文教化,以诚信保证,以实践检验,来教书育人;时常反观自身的道德修养,君子求诸己[2],择善而从,迁善改过,突出道德教育。孔门十哲也以德行为首,凡此种种,表明了孔子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之后的曾子和子思,则提出了明明德、修齐治平的三纲八目,以及五达道、三达德和至诚尽性等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成为实现内圣外王的理论依据。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在德育方面也有独到的论述。如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是实现道德修养提升和自我和谐完善的基础;四端说,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四种基本德行,要好好地维护保持和扩充扩展;善德乐道,指出人们要致力于实现道德的良善;以德服人,指出道德对人心的凝聚统领作用;良知良能,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意识和能力;仁者爱人、仁民爱物,体现了对他人与他物的尊重和敬畏;尽心知性,认为这是修身养性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才能安身立命;独善其身、兼善天下,指出人在逆境时要修养好自己的道德,在顺境时要广施德行;善教得民心,指出良好教育可以得到民心所向;正己而物正,认为个人道德修养要端正,才能影响他人等。此外孟子的浩然之气、大丈夫人格、君子有三乐等,都强调自我道德修养和良善的重要性。1.2先秦道家的道德修养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首先提出了哲学意义上的道和德,认为道德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在老子的教育思想中,“不言之教”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概念[3],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家道德修养论。《道德经》里多有关于道德和德育的论述,如上善若水,认为人应该学习水的包容品德;德者同于德,指出有德之人会向美好的品德看齐;救人救物,指出高尚品德的人善于教育挽救人和物,上德不德,指出高尚的道德无须自居有德;广德若不足,认为做人应谦虚好德;德善德信,认为做人应该宽广厚德;尊道贵德,认为万物都应当尊崇道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表明修养自身是培养品德的基础;重积德,认为人应该节俭积德;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要求人们乐善好施。老子认为道是德的基础,德是道的表现,德要遵从道、符合道,人们要保有淳厚的道德,要慈爱、节俭、礼让,经常反省自己的道德品行,要多给予和奉献,修身之道,惟善为宝[4]333,表明了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之后的关尹和列子,则提出了贵清、贵虚的修身养性论,保持身心的清净和道德的纯一。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德思想,并有所发展。如先存诸己,后存诸人,指出人先要修养完善自身品德,再去帮助他人树立品德;全真保德,认为人应该追求真善美,精神不为外物所累,保持自身道德;德有所长、形有所忘,认为只要有高尚的德行,外在的形体不足是可以遗忘的;立德明道、性修反德,指出人要树立德行、光明大道、修身养性、回归道德;外化内不化,认为人们面对外在可以随事物变化但应坚守内心。庄子倡导虚净、恬淡的修身养性之道,强调顺应自然常德的重要性。1.3先秦儒道两家道德修养论的异同。由上可知,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不尽相同,但根本都在于提升个人的修为。从道德修养的主旨来看,儒家和道家都认为道德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居于首要位置;从道德修养的主体来看,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主体独立性与个人能动性[5],道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要符合自然之道;从道德修养的对象来看,儒家以修身为主,而道家则偏重于修心;从道德修养的方法来看,儒家重视至诚尽性、反求诸己,道家重视为道日损、虚己无为;从道德修养的目的来看,儒家是为了修齐治平,道家是为了返朴归真;从道德修养的结果来看,儒家培养的是贤人君子,道家培养的是全德之士。虽然两家的路径方法有所差异,但其中蕴含的道德价值理念对于人们修身立德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2先秦儒道两家道德修养论对大学德育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2.1先秦儒道两家道德修养论对大学德育教育的作用。十八大以来,国家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教育,并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3年在视察孔子故里时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则提出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先秦儒家和道家建立了各自的道德修养论,奠定了后世道德修养论的基础。无论是以儒家社会伦理道德作为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还是以道家自然伦理道德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则,都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儒家所倡导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敦厚的品德,树立坚定的意志及责任担当精神;所倡导的内省内求和见贤思齐等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反观自我来提高自身品德。道家所倡导的上善若水和虚怀若谷等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宽容谦逊的品德;所倡导的修身以德和广施德善等思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沉稳宽厚的德行和平等博爱的胸怀。吸取其中的思想精华,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2.2先秦儒道两家道德修养论对大学德育教育的意义。先秦儒道两家道德修养论来源于对理想人格培养的要求,它符合社会伦理道德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奠定了后世道德修养论的根基,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将会对大学德育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先秦儒道两家道德修养论中的道德伦理和道德实践,为个人道德的修养和提升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儒家的启发互动式教育,如举一反三、循循善诱等,以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为主;道家的自我反观式教育,如“复众人之所过”[4]277“夫唯病病,是以不病”[4]30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4]83等,以认识和分析的提高为主;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品行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等,以人的三观和道德的养成为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文化自信、遵守道德、全面发展等,以人的思想和精神的提升为主。以上几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对大学德育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查看全文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

一、儒道佛三教的文化环境

众所周知,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中,儒家是诸子百家中很重要的学派。儒家以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所倚重的思想武器,是有着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道教吸收了古代社会的巫术、黄老哲学、神仙方术、阴阳五行说、易学等思想,经过了陆修静、葛洪、寇谦之、陶弘景为代表的道教学者的改造,使其成为了后来统治者的精神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汉朝时期从印度传来,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断地吸收了儒家和道教学说的精髓,最终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信仰的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儒道佛三教合流,互相排斥、竞争、吸收,逐渐形成“儒家守常,道家达变,佛家治心”的分工协作关系,进而奠定“儒学为中,佛老镶边”的中华文化特色,艺术自觉,专著频出。可是在儒道佛三教合流之前,都是相互排斥,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在美术教育问题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

二、儒道佛三教关于美术教育思想的对比

(一)儒家的美术教育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中的影响长达两千多年,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1]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姜丹书认为,孔子奠基了中国固有的艺术教育思想,私学美术教育由文人士大夫发扬光大并由此展开了历史的画卷。在美术教育问题上,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很多关于美育的主张:1.为了维护特定的政治路线而主张美术创作,提出了艺术创作的社会功用,《孔子家语》中说“孔子观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2]这种明鉴戒的艺术教育观为历代推崇倡导。2.主张尽善尽美。提出美育要为伦理道德起教化作用,要求做到美与善的统一,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3.讲求中庸之道、讲中和。不偏谓中,不变叫庸,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主张中和的审美原则,要求有适中的情操和修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4.主张“文质兼备”,要求内容和形式也即功能和装饰的统一,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质指的是人内在的道德品质,野是粗俗的意思,史是浮夸的意思。5.强调德、仁,孔子的学说核心是“仁”,美育观点也要合于人伦道德观念,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依据德和仁的思想观点来游赏于艺术。6.儒家还主张“道法自然”,自然是审美理想,他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即恬淡的趣味。除了这些以外,孔子还提出了道是“万物之宗,天地之母”的朴素辩证思想,以道为宇宙本源和两极思想为特征的美学,涵盖到我国古典绘画艺术思想的各个方面。战国末期的荀子也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他提出“万物之美可以养神”,“雕琢刻镂,所以养目也”,这也是孔子主张的“文质兼备”的体现。(二)道家的美术教育思想。道家的老、庄哲学观与审美观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美术创作的思想,人与自然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宇宙与人达到了自然和谐、统一也即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老子宣扬唯心主义,可以说这是一种倒退的社会历史观,他全盘否认了文化的价值和教育的作用。因为道法自然,它提倡的是回归本性,回归自然,所以它摆脱了经验的束缚。但是它却注重了另一种学习方式,那就是“自知”和“独见”,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把握自然的能力。所以老子多主张的为学是一种减损私欲、贪恋、邪恶等回归人本性的学习。同样强调回归自然的庄子也是通过一种自然的美学观来体现他的教育思想,庄子赞扬解衣般礴地画史,任其自然的天性,追求个体的自由和无限的境界,提出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美学观,这种美学观即推崇天然的美,他说的大美就是道,他提出“心斋”和“坐忘”,就是排除一切利害杂念,对道德观照,以观道审美。“道”成了艺术家追求的最高艺术精神,成了中国绘画创作、批评与教育的重要范畴。庄子的主张对后来的美学思想和美术、美术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的美术思想和儒家的美术思想都与中国美术教育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中国美术教育的主导思想。(三)佛教的美术教育思想。佛家超越了儒家的急功近利,也超越了道家的长生不老,以空无的心态对待荣华富贵、生老病死,亦即不执著于任何意念,让心灵获得无所羁绊的终极快乐,[3]成为了充满着智慧,大彻大悟的佛,这是佛教的人生最高境界。正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动乱,而佛教讲求习“禅”,“顿悟成佛”,放弃一切反抗斗争,而寄希望于死后的“未来世界”的思想正好符合了当时士族的精神追求,因此佛教在当时广为流传。当佛教初传入之时,就在与儒、道不断地冲突、论争,在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方面,儒家超越了自私的小我,成就了崇高的大我,因而可谓追求超我,道家超越了社会性的我,回归个体的无欲之我;因而可谓追求唯我;佛家超越了是非判断、知识识别之我,达到了心灵清净、了无牵挂的灵魂自由,因而可谓追求无我。佛教的这种人生境界对美术教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东晋以至南北朝,开窟营寺,浮屠愈烈,蔚然成风,画壁刻塑类皆佛法。东晋南朝名士顾恺之“曾于瓦棺寺北小殿画维摩诘”,戴奎曾为山阴灵宝寺造无量寿木像及菩萨,谢灵运曾于浙西甘露寺画菩萨六图。诸人与画匠作为伍,传授技艺,弘扬佛华,复经曹仲达推波助澜,及至隋朝前后,大体完成了佛教美术中国化的进程。画佛像的盛行,推动了工匠以开凿造寺、雕像画佛为营生的基层向行会制发展,并促成了工匠美术教育形制。佛像的绘制尤重技法,民间艺人把“技”作为美术传授的重要形式之一,技艺口诀和范谱与其他教授方式有着优越之处,当时画工的口诀,正如有人说吴道子那样,“当有口诀,人莫能知”。佛像的盛行同时促使了中国对佛教的接纳,这种文化深深影响了当时美术创作的作品,几乎所有的佛像都显得宁静,祥和,灵魂自由。

三、儒道佛的三教合流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儒道佛的思想虽然经历了矛盾和冲突,但也有相互吸收和交流。儒家思想在魏晋时期虽然失去了独尊的地位,但是仍居于统治者意识形态中的正统地位。在统治者的扶持下,道教的上层化、佛教的中国化势力日益强大,具备了跟儒家分庭抗争的趋势,形成了“三教”鼎立的形态。由于他们之间的相互抗争和碰撞,三者都存在着各自理论学说上的不足,但又相融相生,因此各自壮大自己的实力。事实上,“三教”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已经充分表现出来。南宋画家李公麟画的《虎溪三笑图》和梁楷所画的《三高游览图》描绘了魏晋时期“三教合一”的历史文化背景。两幅作品选了同一个题材,但是画面的构图和人物动势不同。两幅画均将三位三教代表人物置于画面的中景,然后《虎溪三笑图》取三人仰首大笑动作,《三高游览图》取三人信步徒形之态,它们都体现了美术教育史上“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四、结语黄宾虹在《画谈》中曾谈到:“中国言成德,欧人言成功。阐明德行者,东方之艺事。”我们只有对儒家、道家、佛家这些传统文化有了公允的学术态度和深辟的见解,才能更加深入地去理解传统文化,把它们运用到美术教育当中去,进而在美术教育领域能受到更高的重视。从自身的艺术传统中提出与之密切相关的士人人格传统的思想,将其作为塑造艺术人才、熏染后学的重要人格资源。

查看全文

王弼易学与老学的关系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检讨王弼以老解易,以《易》解易两种观点,认为王弼的老学与易学共同构成王弼的玄学。只有把二者联系起来,才能揭示王弼玄学的实质。

关键词:老学易学玄学

从王弼注释了儒家与道家最重要的经典《周易》与《老子》后,王弼易学与老学的关系就始终是学术史上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一个普遍性的看法是王弼以老解易。何晏、王弼的玄学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时人管辂在评论何晏的易学时说:"夫入神者,当步天元,推阴阳,探玄虚,极幽明,然后览道无穷,未暇细言。若欲差次老庄,而参爻、象,爱微辩而兴浮藻,可谓射侯之巧,非能破秋毫之妙也。"管辂认为何晏以老解易,并对此不以为然。管辂的批评代表着主张汉象数易学的人对玄学派易学的批评。

王弼以老解易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主流的看法。当然,也有不同意这一观点的,明末的黄宗羲认为:"有魏王辅嗣出而注易,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日时岁月,五气相推,悉皆摈落,多所不关,庶几潦水尽寒潭清矣。顾论者谓其以老庄解易,试读其注,简当无浮义,何曾笼络玄旨。故能远历于唐,发为正义,其廓清之功,不可泯也。"现在有学者不同意王弼以老解易的传统观点,认为:"仅仅说王弼易学是以老解易,或以儒解易,都不是完整全面的评价,而应该说王弼的《周易注》是以《易传》和象数易学解释《易经》。"

笔者以为,王弼老学与易学的关系问题与对王弼玄学思想的认识有直接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身是一个问题。

人们常引这句话作为对王弼玄学思想的一个概括:"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卷四十三王衍传)笔者以为把王弼的玄学思想概括为"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是准确的,但认为王弼"祖述老庄"把王弼的玄学思想归于老庄一系则不能成立。何劭的王弼传记载:"弼幼而察惠,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父业,为尚书郎。时裴徽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徽一见而异之,问弼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从裴徽的发问看,裴徽一方面叹服于王弼的以无为本的玄学思想,另一方面认为王弼的贵无论的思想合于老子而不合于孔子的思想,有崇老抑孔之嫌,似不妥。从王弼的回答看,王弼对裴徽把自己的思想归于老子不以为然,同时认为,自己的贵无论思想并不悖于孔子的思想。裴徽的发问并非没有根据,依照当时一般的看法,儒家的孔子偏于讲有,道家的老子偏于讲无。有无代表着孔老、儒道两家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就象有无的对立一样,儒道、孔老的思想是对立的。显然,王弼对孔老的看法不同于常人。照一般的看法,说孔子体无还可推敲,说孔子的思想以无为本无法让人接受。王弼认为老子并没有体无,还没有真正达到以无为本的境界。显然并不自认与老子同道。对王弼来说,有无对于孔老不再象通常所理解的代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或理论观点,并成为儒道学派划分的依据。王弼玄学思想创建的出发点就在于他自觉地超越了学派人为的设定,而去追寻天人关系的至理:"夫途虽殊,必同其归,虑虽百,必均其致"至理是相通的,惟一的。如果是某一学派专有的,就不会是至理。

查看全文

儒道成人教育人生哲学论文

摘要:“成人”是我国教育传承自古的目标。教育要促成个体的成长、人格的完善,根本是解决人生价值的取向问题。儒道哲学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有其完整体系。本文分别从人性论、人与社会关系论、人生态度论和人生境界论四方面进行对比阐释,揭示二者独特的“成人”之道,从互补融通角度讨论儒道哲学对现代“成人”教育的适应性。

关键词:“成人”教育;儒道人生哲学;互补;融通

“成人”,指人的健全人格的养成。年龄长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成人”,只有具备了自觉道德意识和知识、思维能力,再施以教化,才具备成人的德行。冯友兰说:“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才真正是从中国的国风养出来底人,才真正是‘中国人’。”[1]因此,“成人”必是中国文化培育出来的人,应从儒道两家的人格养成之道中汲取营养。本文试从人性论、人与社会关系论、人生态度论和人生境界论四个方面对比分析儒道人生哲学,探讨现代社会“严肃又超脱”的成人教育内涵。

一、儒道人生哲学的四元构成

(一)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首先要把握何为人、即人的本质问题。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从孔子主张的“性相近、习相远”的开放式观念,到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恶主张,总体上是以性善为中心的。儒家虽承认人有自然属性,但更张扬人的社会属性。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因此,孔子围绕人与人的关系确立道德规范(五伦),建立了“仁”学的基础,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似有共通处。与儒家注重社会性不同,道家注重自然性。人的生命来源于“道”,所以人的本性取决于“道”的本性,而“道法自然”,因此人道也要法自然,固守天道赋予之德性。道家多用“真”“朴”来说明生命的德性:“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朴”是一种浑然未分的状态,都指未经雕琢而保有的本然状态。因此,抱朴守真才是生命完成的路径,一切人为矫饰、违背自然天性的行为都会对生命造成戕害。伯乐善治马却几乎将马治死,倏与忽为混沌凿七窍却害死了混沌,都强调天道无为、人性自然,反对人为对自然的改变。(二)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人怎样发挥自己的本性,在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找到适当的位置,是儒道两家都要回答的现实问题。儒家认为人生活在人伦世界中,人的价值实质也即人伦世界的价值,因而只能在人伦世界中对象化、客体化自身才能实现主体人格。孔子在回答子路怎么做一个君子的问题时,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和“修己以安百姓”,自我完善要通过发挥在社群中的作用来实现。孔子以“仁”为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3],其核心是爱人。爱人的起点是“亲亲”,再推广到“泛爱众”,前者合乎天性,后者合乎人道。爱人与自爱相互启发,“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极的“忠”与消极的“恕”,构成了爱人的两面,背后的逻辑都是由己推人。道家对社会采取回避趋向。上古社会“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理想的人际关系,人相交则争,不如无交而自得其乐。道家对仁的看法是悲观的,“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仁义道德是自然德性被破坏后的次等诉求,起于人的伪饰。同时,仁义的提倡进一步败坏了人的真朴本性,人为了追求仁义之名而丧身、丧性。注重生命价值的道家提倡,相濡以沫而丧身不如相忘于江湖以存身。(三)对人生方向与处世态度的认识。道家既反对人为改造自然,在处世中必然选择消极的态度,但消极中同样蕴有一种主体性精神,“无为”比之“为”,亦是一种理性选择。道家重身贵生、安时处顺,首先是应对乱世的生存法则。老子说,无为以无不为,避免涉入纷争带来的生命损害,同时得以保持本性。人应尚谦、贵柔,不敢为天下先,亦是依循“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天道逻辑。庄子更关注人道,以生命为最高价值,反对殉利、殉名、殉业、殉天下。从庄子的人生实践来看,他拒绝了楚王的国相委任,说“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他从“濠梁观鱼”中体会自得之乐,通过“蜗角之争”的故事批判现实,保持了个体的独立性。(四)对理想人格与人生最高境界的认识。儒家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具最博大的爱人精神,外具安定天下的领导才能。内在修身行仁便能外在治世安邦,两者是合二为一的。圣王之道有时代性限制,亦非常人所易至,更有启发意义的是儒家境界的日常化诉求。“所谓人生境界,是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4]这种境界在“孔颜之乐”中得到了呈现,身处简陋的物质环境中,个体精神因学问道德的完善而得到满足,实现了人生境界的超越。道家亦追求“圣人”人格,但与儒家的内涵不同,从而这种人格所抵达的人生境界也有差异。庄子的《逍遥游》以鲲鹏展翅的想象画面描绘了一种无形无碍、游心骋物的自由境界。自由的本源在于无待,即无所依赖,“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伎于众”,排除世俗、外物、他人、群体对自身的约束,才能实现自由人格。功名、自我尤是自由的屏障,无己、无功、无名才是修行的境界。难得的是,道家还提出了抵达这种境界的方式:齐物和虚静[5]。齐物则放弃分辨,回归道之本然的混沌和整一,“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虚静的状态下人忘形去智、物我两泯,才可以体味大道。

二、从儒道互补树立“成人”教育目标

查看全文

传统文化在网络仙侠小说的运用与意义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仙侠小说作为中国幻想小说的一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网络仙侠小说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讲述正义之士追求仙道的故事。网络仙侠小说在儒道释的仙侠世界下,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与大胆的创作,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运用和创新,用现代化的方式诉说传统文化。本文以《香蜜沉沉烬如霜》为例,探讨传统文化在网络仙侠小说中的运用与意义。

关键词:网络仙侠小说传统文化

在西方奇幻类小说的影响下,我们开始思考怎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奇幻小说,在此背景下,潜藏的仙侠小说被大家发掘出来,并且依靠网络平台正在不断地发展。在网络仙侠小说中,作者通过自己的写作经验,用儒释道的仙侠世界,将传统文化与故事情节巧妙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点缀,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文化的归属感。但这些传统文化运用并不是简单地以古人的口吻展开,而是用现代化的方式来讲述一个充满古风色彩的传奇故事。

一、儒道释的仙侠世界

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人道德修养的熏陶是显而易见的,以儒家为主的儒道释文化已深入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中。作为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网络仙侠小说,更是用儒释道构建了一个仙侠世界。首先仙侠小说对世界观的划分使用的是道家元素。“六界”为仙侠题材小说的世界观体现,中国上古神话就有六界之说,它们分别为五行八荒界、芥子六合界、九曲黄泉界、直符灵动界、宇宙混沌界和坤元中宫界。后来道教延续这一传统,把六界进行划分为神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和冥界。仙侠小说以中国神话故事为蓝本,所以在世界的划分上往往依据此传统。《香蜜沉沉烬如霜》在道家六界划分的基础上,世界被划分为天界、魔界、人界、妖界、花界和幽冥界。同时小说中修炼、仙丹、法器、道教经典与小说主人公的仙骨嶙峋等元素,都是道教思想的体现。即使有道家元素的世界观,没有儒家思想也构不成好的仙侠故事。仙侠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用道教元素构建框架,去表述儒家思想内涵。在网络仙侠小说中,主人公修仙一方面是为了自身修为得到长生,更重要的是为了世间正义,修仙道路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斩妖除魔,即儒家六德中的“仁”。得道之后,以民为本,为民谋求福利更是得道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说中,水神对火神批评的一段话体现了此思想:“今日若非小神日游偶至此处,火神莫非竟欲纵火烧了那小楼之中百余条生灵?”虽无凤凰的身量,这仙人审视责备的目光却颇是有几分威严,“上苍有好生之德,蝼蚁尚且偷生,修行根本乃是为救苍生于水火之中,火神这般违背仙道下狠手,这万余年的道行算是白参了!”a可见修行的根本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造福百姓。当然,儒家的思想也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小说人物关系体现“三纲五常”;修仙往往要拜师求教,修仙子弟对师傅态度体现出儒家“尊师重道”思想;门派之间通过相互斗争而成为正统,《香蜜沉沉烬如霜》没有门派之间的较量,取而代之的是天帝要统一六界的愿望,这都是儒家“大一统”思想的体现。小说虽很少对儒家观点进行直接描述,但是在小说情节里的中庸思想与“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人情怀等方面,都体现着儒家文化。仙侠小说里儒、道思想只是为辅,真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是佛教思想,矛盾发展遵循因果循环,缘起缘灭,作为小说暗线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仙侠小说往往采用传统顺叙的叙述手法,以时间为线交代矛盾发生的前因后果,故事套路基本为:前期因为主角某种原因遭受变故,中期不断完成任务打怪升级,后期基本学成归来报仇雪恨,并且成为一代宗师。平凡主角能够拜师成功是因为缘分,而拜师复仇也是有着前因后果,这些都蕴含佛教“因缘”与“因果”之说。在《香蜜沉沉烬如霜》中,因花神与天帝的孽缘才导致一系列故事的发生,并非无因无果。小说也存在其他佛教元素,例如水神去参拜佛祖寻求建议,佛祖的建议都是虚幻缥缈的,需要人的顿悟,体现佛家隐喻的思想。网络仙侠小说通过儒道释构建出一个仙侠世界,与网络仙侠小说中的背景、人物和故事情节等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使小说从始至终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子。

二、传统文化的运用与创新

查看全文

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精神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长期以来深受儒道互补的美学思想影响,表现的是人对富有哲理的智慧和境界的追求。儒家重心性问题的仁学兼伦理学解;道家重心性问题的自然哲学解。儒道家入世与出世的“虚实结合”;殊途同归的“天人合一”,共同开拓了深远而灿烂的美学精神之苍穹。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儒家道家美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深渊,长期以来深受儒道互补的美学思想影响。讲究人格:把自然理解为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审美方式和追求重人的心理体验,这都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受大的文化思想的影响,用独特的、自然的形式,把美学思想渗透其中。儒家重心性问题的仁学兼伦理学解,着重人际关系及人伦情感的联系与沟通;道家重心性问题的自然哲学解,着重人心灵与自然的联系与沟通。他们都关注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共同开拓了深远而灿烂的美学精神之苍穹。

一、虚与实的结合

张世英认为,“中国古代文化中,儒与道是其中的两家两派,但究其实质,却代表中华文化之一体中的“虚”与“实”两个方面:儒家虽亦言境界,但主要讲人伦道德的境界,是实;道家虽亦言人事,言实,但它着重推天道以明人事,天道仍居本根地位,所以主要是讲虚。”可以说,儒道两家是人性之虚实两面在文化方面的反映。

儒家的基本思想精神是仁。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仁,他所提的“仁”,是基于人的生命之上,从生命的角度看待与处理人伦、人际关系,蕴涵着其美学精神。“仁是对人之生命的钟爱,有一个人际之‘亲’的结构蕴涵在其中,这结构的骨骼’是等级性的‘礼’,而其‘血肉’是居于审美意义的亲情,这也便是‘乐’。‘乐’是人之本在的在这个生命世界中的欢愉和喜悦,是生命本身所洋溢的喜剧性情调。”孔子把“乐”作为感染人情、陶冶人性以及培养“仁”的精神的最佳行为方式。他把音乐看作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主张把音乐的活动与人们的生活协调起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提倡乐教,主张“游于艺”、“成于乐”,强调在诗、歌、舞的审美活动中,获得自由与愉悦,最终在“乐”中实现个人主观修养的提升与全面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本,决定了音乐的“陶冶功能”。上古周代,谈“乐”就必然涉及“礼”,如《周礼》、《仪礼》等古籍文献记载,古代雅乐中的乐舞用于吉礼,如人神、鬼神相通等重大典礼场面,诗乐与乡乐用于嘉礼、宾礼和人际交往及亲近的愉悦的仪式场面。礼乐思想的根本在于维护、巩固社会既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查看全文

我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精神浅谈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长期以来深受儒道互补的美学思想影响,表现的是人对富有哲理的智慧和境界的追求。儒家重心性问题的仁学兼伦理学解;道家重心性问题的自然哲学解。儒道家入世与出世的“虚实结合”;殊途同归的“天人合一”,共同开拓了深远而灿烂的美学精神之苍穹。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儒家道家美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深渊,长期以来深受儒道互补的美学思想影响。讲究人格:把自然理解为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审美方式和追求重人的心理体验,这都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受大的文化思想的影响,用独特的、自然的形式,把美学思想渗透其中。儒家重心性问题的仁学兼伦理学解,着重人际关系及人伦情感的联系与沟通;道家重心性问题的自然哲学解,着重人心灵与自然的联系与沟通。他们都关注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共同开拓了深远而灿烂的美学精神之苍穹。

一、虚与实的结合

张世英认为,“中国古代文化中,儒与道是其中的两家两派,但究其实质,却代表中华文化之一体中的“虚”与“实”两个方面:儒家虽亦言境界,但主要讲人伦道德的境界,是实;道家虽亦言人事,言实,但它着重推天道以明人事,天道仍居本根地位,所以主要是讲虚。”可以说,儒道两家是人性之虚实两面在文化方面的反映。

儒家的基本思想精神是仁。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仁,他所提的“仁”,是基于人的生命之上,从生命的角度看待与处理人伦、人际关系,蕴涵着其美学精神。“仁是对人之生命的钟爱,有一个人际之‘亲’的结构蕴涵在其中,这结构的骨骼’是等级性的‘礼’,而其‘血肉’是居于审美意义的亲情,这也便是‘乐’。‘乐’是人之本在的在这个生命世界中的欢愉和喜悦,是生命本身所洋溢的喜剧性情调。”孔子把“乐”作为感染人情、陶冶人性以及培养“仁”的精神的最佳行为方式。他把音乐看作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主张把音乐的活动与人们的生活协调起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提倡乐教,主张“游于艺”、“成于乐”,强调在诗、歌、舞的审美活动中,获得自由与愉悦,最终在“乐”中实现个人主观修养的提升与全面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本,决定了音乐的“陶冶功能”。上古周代,谈“乐”就必然涉及“礼”,如《周礼》、《仪礼》等古籍文献记载,古代雅乐中的乐舞用于吉礼,如人神、鬼神相通等重大典礼场面,诗乐与乡乐用于嘉礼、宾礼和人际交往及亲近的愉悦的仪式场面。礼乐思想的根本在于维护、巩固社会既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