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9 11:02: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褥疮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褥疮护理新成果
褥褥疮主要是由于长期受压而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或者神经营养发生紊乱,使得局部组织营养不良、细胞缺血而引发的软组织坏死,是一种常见的发生在昏迷、营养不良或者长期卧床不起的严重疾病患者身上的并发症。褥疮的产生往往会加重患者基础疾病的病情,并使病程延长,严重的甚至会继发其他感染,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褥疮护理是护理人员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难题,笔者积累多年的褥疮护理经验,对褥疮护理新进展做出简要介绍。
1褥疮产生的危险因素
1.1外部危险因素
褥疮产生的外部危险因素主要是压力因素及环境因素,患者往往因为处在潮湿的环境中、身体受到压力压迫而又长期不动而产生褥疮。外部压力通过施加于患者骨骼的突出位置,使得施压部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长期如此就会产生褥疮。刘长云[1]认为皮下的软组织,尤其是骨隆突位置的皮下软组织,极容易因为体重压力超过毛细血管所能承受的压力而引发局部血流阻断,造成局部缺氧,局部缺氧持续2h左右就会产生褥疮。
1.2患者个体因素
褥疮多发于老年患者,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认知能力降低、大小便失禁,而又长期卧床而无法翻身。有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等严重负氮平衡疾病的患者,由于代谢功能紊乱,患者体质较虚弱,抵抗疾病能力下降,极容易因为软组织血液循环障碍或者组织损耗而缺乏营养而引发褥疮。
褥疮预报护理探讨论文
【关键词】褥疮;预报;监控;护理体会
褥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心脑疾病、肿瘤呈高发病率,临床上住院患者的高龄化以及慢性病等引起长期卧床的患者也呈上升趋势,这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础护理中预防褥疮是最关键的。现将我院实施的褥疮预报及监控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1般资料2007年1~10月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医院共预报褥疮监控87例,男39例,女48例,年龄69~93岁,平均81岁,住院天数2~132天,平均67天。其中84例经过多项预防措施,没有发生褥疮,另3例患者因特殊病情发生了难免褥疮。而在临床上发现漏报褥疮监控的4例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褥疮。
1.2方法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临床医疗的需要,对因非护理不当而易诱发或导致难免褥疮发生的患者进行预报及监控。总共填写预报褥疮监控表89份,经临床验证2例不属预报范围,其他87例均属高危难免褥疮发生者,并进行了确定和实行了监控。
2监控方法
褥疮治疗与护理研究论文
【关键词】褥疮
褥疮(又名压迫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
1原因
(1)褥疮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分为外源性、原发性、内源性及继发性等类型。(2)患者长期卧床,长时间不改变体位,使局部皮肤受压过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常见于昏迷、瘫痪、晚期癌、年老体弱、水肿等患者。(3)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大小便失禁、床单、被褥、衣服皱折不平、床上有渣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4)由于疾病、手术、骨折等使肢体长期制动。(5)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松紧不适宜,衬垫不当,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6)全身营养缺乏,如癌晚期、低蛋白血症、贫血、消耗性疾病及恶病质。
2好发部位
比较典型的褥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外踝及耳廓。这些解剖部位是患者长期卧床不变换体位时产生褥疮最危险的部位。
黄连素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论文
【关键词】黄连素+湿润烧伤膏褥疮
通过使用“黄连素+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患者的体会,总结出其对褥疮创面有很好的促进愈合作用。2007年1~7月收治入院时就带有褥疮的危重、长期卧床患者10例,在褥疮护理中用黄连素与湿润烧伤膏局部外涂,每日2次。10例患者,除1例因原发病治疗及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9例均治愈,平均愈合时间31天。“黄连素+湿润烧伤膏”在治疗褥疮中有良好的作用。
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55岁,平均年龄70岁。褥疮发病部位,肘关节、臀部、骶尾部、耳后、两侧髋关节、背部面积不等,深浅不一,深度可达肌层,1例达骨组织,面积,5例4cm×5cm2,3例2cm×3cm2,1例10cm×8cm2,1例6cm×8cm2。Ⅰ期褥疮6例,Ⅱ期褥疮4例。
2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2.1卧位
褥疮针对性预防护理策略论文
【摘要】褥疮的防护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之一,本文分别从褥疮形成的相关因素、褥疮的预防、褥疮的分期及褥疮的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褥疮;护理;形成因素;预防措施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不能得到所需营养物质而失去正常的功能,形成血液阻塞的坏死状态。褥疮一但发生,将给病人及家属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长期以来,护理界一直在寻找一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褥疮的方法。
一、褥疮形成的相关因素
1.1超常的压力实验证明:当局部组织受压超过微细动脉的压力319~414kPa/cm2时,软组织中的毛细血管血流阻滞,引起组织缺氧则发生局部坏死。在临床中,肥胖,胸、腹水或水肿患者的超常体重,可增加特重部位的压力。
1.2施压时间过长如果压力能够及时缓解,使受压的血管扩张,则可重新恢复血供和氧供。而当913kpa/cm2持续2h以上时,组织中会有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产生不可逆的组织损坏。毛细血管灌注压约30mmHg(4kPa),为正常血压的1/4。在皮肤和皮下组织内,特别是在骨隆突部位,体重的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压力,引起血液阻断和缺氧,压迫时间过长,可导致组织坏死。
褥疮中药外敷临床护理诊疗论文
【关键词】褥疮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外敷护理
【摘要】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当患者局部皮肤长期受力、过度肥胖、皮肤水肿、老龄患者和高热患者及工作中矫形器械使用不当等情况下,极易导致压疮的发生。红花、酒精可活血化瘀,有抗菌、消炎、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而半透膜敷料能够保温、保湿,降低对局部的摩擦,三者有机结合,用于临床压疮的防治,收到了较好的疗效。2008-01—2008-06,我们采用红花酒精结合半透膜敷料对100例压疮患者进行预防,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外科、骨科、内科住院卧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男29例,女20例,男女之比1.45∶1;年龄42~75岁,平均58岁;脑梗死并发骶尾部1期压疮1例,脑梗死22例,脑出血7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5例,心肌梗死6例,脑出血手术患者4例,股骨颈骨折牵引2例,腰椎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手术2例。观察组51例,男30例,女21例,男女之比1.43∶1;年龄40~78岁,平均60岁;脑梗死并发骶尾部1期压疮1例,脑梗死22例,脑出血7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5例,心肌梗死6例,脑出血手术患者4例,股骨颈骨折牵引1例,腰椎骨折3例,股骨干骨折手术2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压疮部位、压疮程度、高危部位皮肤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褥疮风险研究
褥疮又称为压力性溃疡、压疮,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受到长时间的挤压,阻碍了血液循环,使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最终导致皮下组织溃烂和坏死[1]。骨科住院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长,多数需要石膏固定并常期卧床,因此褥疮的发生率高于普通病房患者。目前国内骨科护理管理中对患者褥疮的评估体系还不完善,重点还是放在褥疮的护理上,不利于褥疮的预防。在国外骨科护理中,褥疮风险预告表通过对患者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预测、筛选褥疮患者。我院骨科护理小组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骨科接收的住院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制定褥疮风险预告表并评估分析患者的褥疮风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骨科接收的住院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6例,女58例;年龄为8~89岁,平均66.45岁;手术患者111例,非手术患者13例;其中院外带入褥疮患者6例。采用历史对照法将124例褥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入选的60例住院患者,观察组为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入选的64例住院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后卧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中实施传统褥疮护理管理,采用传统的临床经验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减少对患者皮下组织的压力,增加患者的翻身次数,保护患者皮肤,注重全身营养,增加患者皮肤的抵抗力。观察组由骨科护理人员在Braden危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褥疮风险预告表。院外带入褥疮患者和评估为难免褥疮患者进行填表汇报,一式两份,护理人员检查后及时进行处理,将患者资料在24h内上报。及时评估褥疮患者的病情,1次/周,并仔细记录,直到患者出院康复或转院[2]。具体保护措施如下:患者床头挂褥疮警示卡,每2h为患者翻身;每天2次清洁患者皮肤;指导患者及家属自主预防褥疮的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翻身技巧等;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加患者的康复信心。建立并完善护理部、骨科护士长、责任护士的褥疮三级质量监督体系[3],加强检查护理工作的落实,并将褥疮护理管理纳入考核标准,对患者褥疮的预防和护理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加强患者褥疮预防和转归的动态评价。
褥疮贝复剂药疗临床护理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贝复济治疗Ⅱ期以上褥疮的效果。方法将44例Ⅱ、Ⅲ、Ⅳ期褥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采用清创、吹氧、贝复济湿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清创、吹氧、聚维酮碘涂抹敷料包扎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0.01)。结论贝复济治疗Ⅱ期以上褥疮效果显著。
【关键词】护理;褥疮;贝复济/治疗
褥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住院期间发生褥疮基本得以杜绝,但对于康复期相当长的病人如重型颅脑创伤、偏瘫、截瘫或其它原因需长期使用轮椅患者,在家庭康复过程中,由于得不到适当护理而发生褥疮。为探讨贝复济治疗褥疮的临床效果,2003年7月~2006年7月我们分别采用贝复济、聚维酮碘对Ⅱ期以上褥疮病人随机分组对照治疗,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均为住院前患有褥疮,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18~89岁。重型颅脑损伤42例92处,外伤引起的截瘫病人2例6处;褥疮分布:骶尾部52处,髋部6处,髂嵴8处,内外踝10处,肩胛5处,足跟11处;其中昏迷23例,气管切开21例;按褥疮分期:Ⅱ期褥疮30处,Ⅲ期褥疮43处,Ⅳ期19处。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褥疮部位、分期及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探索褥疮病德莫林粉药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德莫林粉剂在褥疮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通过对15例褥疮患者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给予德莫林粉剂治疗,同时加强全身营养,观察其疗效。结果其中14例Ⅱ~Ⅲ度褥疮在4~15天内愈合,1例Ⅳ度褥疮在15天内疮面范围明显缩小,疮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结论德莫林粉剂外敷治疗褥疮临床疗效肯定,且简单、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德莫林粉剂;褥疮;护理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是长期卧床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采用德莫林粉剂(江苏阳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外敷治疗Ⅱ~Ⅳ度褥疮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40~76岁,外伤截瘫10例,癌症晚期长期卧床5例,其中Ⅱ度褥疮11例,Ⅲ度褥疮3例,Ⅳ度褥疮1例。发生部位:骶尾部14例,腰部1例,最大疮面16cm×8cm,最小疮面6cm×5cm。
二、治疗护理
多脏器严重损伤伴褥疮患者护理论文
【关键词】多脏器损伤褥疮护理
随着护理学研究范围的扩大,对临床护理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开展护理讨论,拓展护士思路,为患者为患者拟定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成为提高疾病护理质量的又一种途径。我们于2008年5月14日10∶00由护理部主任、全员各科护士长及本科护士为1例因打架引起多脏器严重损伤的特种型患者进行了一次护理讨论,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回族。因55天前被人殴打致重伤,在当地医院治疗,于2008年4月15日转至我院,门诊以“严重颅脑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褥疮”收入我科。入院查体:患者神志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迟钝,T36.7℃,P94次/min,R23次/min,BP120/70mmHg。查体:患者极度消瘦,已置胃管给予鼻饲,气管切开,骶尾部见褥疮约8cm×8cm,深约1cm,创面呈坏死溃疡期,两髋骨各见2cm×2cm褥疮,创面呈浅度溃疡期,双下肢肌肉萎缩,双足下垂,留置导尿,尿道外口有脓性分泌物,入院后给予消炎对症,创面换药,静脉高营养支持。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经常出现烦躁、抽搐。
2护理
体检护理部主任组织大家入危重病房,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体检:体温36.4℃,脉搏9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8/75mmHg。患者神志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迟钝,气管切开处皮肤发红,左鼻腔置鼻饲管,右上肢和右下肢呈屈曲状,无法伸直,骶尾部褥疮约6cm×6cm,深0.8cm,创面干燥,创缘完整,两髋骨褥疮1.5cm×1.5cm,创面干燥,双下肢肌肉萎缩,双足下垂,导尿管通畅,尿色清,口腔、会阴及全身皮肤清洁。左足背建一路静脉通道,床单元清洁、平整,无碎屑,无皱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