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9 04:51: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融通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当前企业融通仓风险评论综述
融通仓风险与风险因素识别
1.企业风险及其诱因中小企业为融通仓的主要客户,中小企业的风险相关指标应该包括企业偿还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成长潜力和信用记录。这五个指标能够科学而全面地反映中小企业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1)偿还能力企业偿还能力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最主要表现,也是企业评价的最重要的指标。企业偿还能力一方面反映企业负债经营能力的强弱,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的高低。反映企业偿还能力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现金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2)盈利能力企业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经济行为中获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经营的基础,企业只有盈利,才可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存活,发展壮大。企业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又是企业能够在改制过程实现资金保障的重要方面之一。企业盈利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等。(3)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处于竞争中的企业起着保持市场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的作用。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有: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技术人员比重等。(4)成长潜力企业成长潜力是推动企业不断前行,改善经营状况的作用力。成长潜力大的企业才有可能保证盈利的可能性与持续性,其经营状况才会好。反映企业成长潜力的指标包括三方面:一是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周期判断;二是国家政策扶持;三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评价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企业发展规划等。(5)信用记录信用记录反映的是企业的偿还能力,同时也客观的反映企业的偿还意愿。我国的信用体系还处于完善阶段,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时应该从企业偿还能力和企业的偿债意愿两方面综合分析。2.质物风险及其诱因(1)质物品种选取风险。动产质押物变现能力应该是我们选取质物品种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和汇率的变化都会使变现能力发生改变。因此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做仓单质押,融通仓业务风险大小一定程度上直接取决于质物品种选取得是否恰当,选取质押物品主要以易出售、易存放、投机性弱为原则。(2)质物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库存产品或半成品是融通仓业务中常见的质押货物,由于动产市场价格总是处于不断地波动中,当质物的市场价格下跌时会造成质物价值缩水,为防备仓单价值低于贷款本金的现象出现,应该随时监控并设立警戒线,根据质物市场价格对贷款合同作相应调整。(3)质物安全性风险。对于质押货物,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严格考核该货物是否安全,包括是否有合适存放条件,是否监管货物已购买相应保险,争取通过保险方式保障质物的安全性。3.监管风险及其诱因(1)监管制度建设风险。首先是安全检查制度建设。对货物的监管应避免制度不完善导致监管风险发生,应该重视安全检查制度建设,随时掌握货物情况。其次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最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监管风险发生,不间断的对员工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2)监管费用投入风险。首先是监管设施的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中应配备随时查看质物货物的出、入库情况设施,如果质物货物低于规定存量,应及时通知融资企业补充。其次是保安技防费用的投入。由于质押货物选取得都是市场流动性较好的货物,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安保技防措施防止人为看管出现的漏洞,并应适当购买相应保险。(3)监管货物出入库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首先要防止货物出入库的操作风险。应制定规范的物流金融业务操作办法,培训专门负责融通仓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规范操作。其次需要防范仓单风险。仓单是质押货款和提货的凭证,是有价证券,但目前仓库所开的仓单还不够规范,在开展融通仓业务中,难免会有不法分子利用企业监管和惯例上的漏洞制造虚假仓单,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要进行仓单防伪的研究。4.企管风险及其诱因中小企业因其本质缺陷,公司管理能力低下往往直接导致风险的产生,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管理人员素质。公司管理者首先应该具备领导能力,不但要从事公司管理工作,更要通过施加影响,如对下属进行指导、教育、激励,以达到预期目标。其次是公司管理者的学历水平与业务素质。由于质押货物的监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即需要有能力制定并操作一些繁琐的安全管理系统、各种信息管理设施,还需培训这项业务的顺利开展所需受过专门培训的融通仓人员。因此,管理人员学历情况和业务素质也应作为一个评价指标。(2)组织机构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组织结构设计合理能达到有效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计划和目标。这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稳定员工的情绪,有利于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提高组织工作效率。(3)责权分配的合理性、明确性。物流金融业务中,一定要重视权利和责任分配的合理性与明确性,要细分各个部门的权利及责任,做到落到实处,权利与责任透明化,防止发生出现问题时部门冲突、互相推诿以及信息传递延迟等弊端。(4)安全管理检查、安全活动执行力。如果不能真正的提高安全管理检查、安全活动的执行力,无论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得多么完善,都是无效率的,无效果的,不能使安全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将安全管理检查、安全活动执行力作为一个评价指标。5.信用风险及其诱因(1)信托责任缺失风险。融通仓业务中商业银行本身就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又由于物流企业充当了商业银行的信托责任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可能会下降。一旦发生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性缺失和责任性的丧失,将造成的信托责任缺失。将造成银行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数据的信任而忽略潜在的信用风险。(2)风险指标失灵风险。随着融通仓业务的开展,商业银行缺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中介作用及其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三者的内部相关性等因素的考虑,原有风险评级的量化指标很有可能失灵。(3)数据信息低效风险。尽管第三方物流企业努力搜集最原始的数据,并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企业及其质押货物的所需信息,但是信息的准确性、合理性是存在疑虑的。同时又由于商业银行在处理这方面数据还未形成体系,因此数据信息面临低效风险。(4)信用体系缺失风险。我国还未建立全国的信用体系,信用体系缺失导致道德风险增加,在经济领域没有严厉的惩罚制度,这使融通仓业务在开展过程中缺乏社会信用保障,将造成信用风险。6.技术风险及其诱因值评估系统不完善或评估技术不高容易造成仓单质押提供商因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而引起技术风险。更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个别借款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串通,出具无实物的仓单或入库凭证向银行骗贷,以所有权有争议的财产做质押,造成质押人虽还持有质押品,但并不实际拥有此财产.7.法律风险及其诱因主要是合同条款规定的质物所有权的法律问题。我国的《担保法》和《合同法》中与仓单质押相关的法律条款制定有漏洞,又无其他指导性文件可依据,因此很可能产生质押物所有权纠纷。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一)指标体系的确立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的准则,结合前文讨论的物流金融业务风险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其具体的指标,设计物流金融业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下:企业风险及其诱因R1指标:企业成长潜力R11(净利润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企业偿还能力R12(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企业盈利能力R13(销售毛利率资产报酬率)企业信用记录R14(企业的偿债意愿)(是否强烈1-5分)企业创新能力R15(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新技术装备率)质物风险及其诱因R2指标:质押货物的品种R21(是否丰富1-5分)质押货物市场价格稳定性R22(稳定性1-5分)质押货物保险与否R23(1-5分)信用风险及其诱因R3指标:物流公司的责任性R31(1-5分)物流公司的专业性R32(1-5分)物流公司客户的诚信度R33(1-5分)质物评估技术风险及其诱因R4指标:对质押货物的评估技术R41(科学程度1-5分)对质押货物的评估体系R42(完善程度1-5分)法律风险及其诱因R5指标:质物所有权法律纠纷风险R51(低到高1-5分)监管风险及其诱因R6指标:监管制度建设风险R61(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监理设施保安计防设施)(1-5分)仓单风险R62(1-5分)公司管理风险及其诱因R7指标:公司管理人员素质R71(学历水平业务水平培训状况)(1-5分)公司结构的合理性及其有效性R72(1-5分)责权分配的合理性明确性R73(1-5分)安全管理检查、安全活动落实情况R74(1-5分)(确定上述评价体系后,采用德尔菲法对各指标相关因素重要性咨询专家意见,对融通仓风险重要性进行评分。重要性程度从低到高分别用1、2、3、4、5各分值表示。1表示与方融通仓面临的风险无关;3表示与融通仓面临的风险稍有关系;5表示与融通仓面临的风险与融通仓业务面临的风险非常有关系;2、4则表示重要性介于1、3、5之间。)(二)基于多属性次综合法的融通仓业务风险评价模型1.基于多属性综合评价法的融通仓业务风险评价模型构建(1)确定评价对象指标根据上文所建立的物流金融业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指标集分为三个层次:一级指标集R={Rl,R2,R23,R4,R5,R6,R7,},二级指标集Ri={Ril,Ri2…Rij},三级指标集Rij={Rijl,RijZ,,,Rijx},其中i=l,2,3….7j=1,2,,m:x=l,2,,n.(2)确定各指标权重权重数的确定至关重要,若直接请专家给出各项指标的权值,结果可能受专家们的主观因素影响太大,从而影响科学性,为了弱化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L.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如下表:2.基于多属性综合评价法的融通仓业务风险评价模型运行上文已经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下面采用多属性决策法进行评价:设可供选择的方案集为X={xl,xZ,,xm},用Yi={yi,,yiZ,,yin}表示第i个方案的各属性值的集,其中yij是第i个方案的第j个属性的值"wi=(wil,wiZ,,win)为对应的权重,其中Y={yij}为决策矩阵,i==l,2,,m;j=l,2,,n。(1)建立决策矩阵(结合德尔菲法进行专家打分)排列方案的优先次序。按Ui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排在前面的方案优先采用。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尤为突出。以此为背景本文探讨了现代物流金融中的重要创新融通仓,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服务,开展融通仓服务队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融通仓风险因素识别研究,运用德尔菲法调查的基础上,确立融通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多属性综合评价法,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融通仓风险评价模型,为融通仓业务开展和风险控制与处理提供参考,有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有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融通仓服务。但是,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以及企业环境等原因,物流企业在参与物流金融服务的时候面临很多的问题与风险,因此本文从融通仓风险与风险识别方面入手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的风险进行探索,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多属性综合评价法进行融通仓业务风险评价模型构建,期望融通仓业务风险评价模型对指导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刘念工作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
物流金融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近来,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本文回顾了物流金融的发展历程,归纳了这一领域的理论成果,并对其核心思想进行提炼;最后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展望了物流金融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物流金融融通仓仓单市场物流银行物流保险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资本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这促使我国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迅猛发展。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物流和金融之间强大的吸引力已经产生学科交融的奇葩,它给物资流通带来的巨大影响被敏锐的学者准确地捕捉到,进而从理论的高度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平台—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最初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的业务总结开始的。早在198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陈淮就提出了关于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90年代初期也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物资银行的运作。但是,那时的“物资银行”还带着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是探讨通过物资银行来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由于物流的概念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所以当时的物资银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存在较大差异。
1998年4月,时任陕西秦岭曾氏有限金属公司总经理的任文超探讨了利用“物资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是这一概念的一个突破。随着物流学的不断发展,物资银行的概念也逐渐发展成熟。2003年9月,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学者于洋、冯耕中,2004年任文超以及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治等,都对物资银行的含义重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较规范的概念。仓单质押业务的理论总结始于1997年6月,当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张平祥、韩旭杰对粮棉油货款的仓单质押业务展开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将物流的概念结合进来。
物流银行业务创新思路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物流银行的产生、现状和特征,提出了物流金融的运营模式和策略,认为物流产业的繁荣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并促进了物流银行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物流银行业务创新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已触及我国实体经济,作为我国重要金融创新业务的物流金融,物流银行业务同样受牵连。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物流银行业务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国论文联盟
物流业是现代产业经济的“晴雨表”,金融危机使我国物流行业的业务量明显下滑,对物流企业造成较大影响;对于以外贸物流行业为主的企业造成的压力很大;许多以航海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汽车运输方式进行物流的企业面临着破产。这种影响会随着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不断渗透而变得更加严峻,整个行业前景不容乐观。银行放贷需要抵押,物流企业的资产大多是仓库、车辆等,银行不承认这些能做抵押,因此物流企业贷款难。在目前这种经济不景气导致业务量锐减的背景下,企业亟须资金支持。
物流银行作为近期兴起的一种重要金融创新业务,通过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主要以供应链上的动产担保为依托,给供应链提供融资服务,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发展物流金融创新,还可以改变银行担保贷款集中在不动产领域的状况,对降低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金融业与物流业应以创新为契机,才能实现双方的“共赢”。
物流银行的产生
区块链技术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
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作为中小企业其融资过程困难重重,而基于互联网的区块链技术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现状。为此,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融资模式基础上,引入区块链技术这一“新变量”,深入探讨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在转变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模式、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方面的特殊优势和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融资困境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中小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数量和质量均实现了较大增长,截止2020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注册登记企业总数的90%以上,贡献了60%以上的出口贸易总额,创造了60%以上的发明专利,吸纳了超过80%的就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管理不规范、经营规模偏小、投入资金较少,经济波动对其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普遍具有强烈的融资需求,但同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较为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
1.1融资成本高
当前我国银行贷款平均成本为6.6%,企业融资平均成本为7.16%,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它隐性费用,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1.2融资渠道窄
物流银行业务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物流银行的产生、现状和特征,提出了物流金融的运营模式和策略,认为物流产业的繁荣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并促进了物流银行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物流银行业务创新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已触及我国实体经济,作为我国重要金融创新业务的物流金融,物流银行业务同样受牵连。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物流银行业务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物流业是现代产业经济的“晴雨表”,金融危机使我国物流行业的业务量明显下滑,对物流企业造成较大影响;对于以外贸物流行业为主的企业造成的压力很大;许多以航海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汽车运输方式进行物流的企业面临着破产。这种影响会随着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不断渗透而变得更加严峻,整个行业前景不容乐观。银行放贷需要抵押,物流企业的资产大多是仓库、车辆等,银行不承认这些能做抵押,因此物流企业贷款难。在目前这种经济不景气导致业务量锐减的背景下,企业亟须资金支持。
物流银行作为近期兴起的一种重要金融创新业务,通过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主要以供应链上的动产担保为依托,给供应链提供融资服务,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发展物流金融创新,还可以改变银行担保贷款集中在不动产领域的状况,对降低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金融业与物流业应以创新为契机,才能实现双方的“共赢”。
物流银行的产生
东盟边贸物流金融服务模式构建
[摘要]随着东盟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加深,在东盟边贸中,物流行业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尽管物流商将提供金融服务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首选,但从东盟目前的物流发展现状看,具备雄厚资金实力的物流商很少,这就要求在东盟边贸中引入物流金融服务模式。在进行东盟边贸时,应当结合物流企业自身特点,根据企业在产业链当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所处位置,选择合适的物流金融产品。在产业链的孕育期,通过垫付货款和代收货款模式,逐步完善代客结算业务。对产业链成长中后期或者成熟期的物流企业通过仓单质押模式,处于产业链上游核心生产商和下游经销商所形成的稳定的债权债务关系运用保兑仓业务,来实现融通仓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东盟;物流金融;服务模式
随着东盟国家间贸易的不断扩大,物流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供应链系统中,物流是基础,资金流是保障。物流行业要想在东盟边贸中取得长远发展,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将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通过有效的方法组合在一起。物流金融作为物流业与金融业相结合的衍生产物,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和客户融资渠道的拓展以及融资成本的降低。物流金融为当前东盟物流企业和金融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利润增长点。因此,对东盟边贸物流金融服务模式机制构建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东盟边贸和东盟物流行业的长远发展,还有利于东盟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物流金融服务的概念
物流金融是指在物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的应用和发展,对物流领域的货币资金进行有效组织和调整的活动。这些资金流动包括存款、贷款、投资、保险、租赁、信托、抵押、证券发行和交易,以及涉及金融机构经营的物流业的各种中间业务。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业提供金融通信、结算、保险等金融服务的金融业务。它是伴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产生的。物流金融有三个主体: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为资金需求者提供融资。物流金融的发展对三方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物流与金融的紧密结合能够有力地支持社会商品流通,促进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物流金融在东盟边境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渐显现。物流行业和金融业务存在着彼此之间的需求和依赖,促生了物流金融圈。在物流金融圈里,物流行业和金融业务互相影响,互为前提条件。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流动资金不足往往会成为制造商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大量的资金被库存货物所占用,会导致制造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是东盟边贸中各企业之间互惠互利的选择。物流金融紧密联系着上下游企业和银行。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企业还可以整合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加快物流和资本流动的高速运行。因此,发展东盟边境贸易中的物流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东盟边贸物流金融服务模式机制的构建
物流金融和谐发展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对物流金融产生背景、内涵及现状的分析,发现物流产业的繁荣也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促进了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分析了物流金融的运营模式,发现了实施物流金融的风险,并提出了物流金融和谐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物流金融;和谐发展;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中国物流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43.29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但扣除价格因素,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0.5%,增幅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我国物流业整体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运行效率提高,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物流产业的繁荣也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加快了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高密度的市场竞争,靠基础性业务操作产生的利润已经越来越薄。市场竞争格局已由单个企业的竞争转向整个供应链的竞争。现代物流的主要利润源已经转向各种增值服务。国际物流业10大巨头的盈利模式中物流金融服务产生的利润成为最主要的利润来源。2008年2月,招商银行河南分行就与中国外运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中储股份郑州物资流通中心、青岛中远物流一起,向河南省100多家企业代表首次推出了商品融资业务。2008年4月,招商银行选择在上海推出“点金物流金融”这一中小企业融资产品领域的创新产品,并与中国储运总公司、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中海物流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物流金融平台。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是招商银行今年战略转型的重点之一,这意味着物流金融的发展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
1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
物流金融(有的也称金融物流)发展起源于物资融资业务。金融和物流的结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当时的美索布达米亚地区就出现了谷物仓单。而英国最早出现的流通纸币就是可兑付的银矿仓单。
区域物流金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改革研究
一、世界各国区域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
1.发达国家的区域物流金融业务。国际上,最全面的物流金融规范体系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以及菲律宾等地。以美国为例,其物流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是面向农产品的仓单质押。仓单既可以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抵押,也可以在贸易中作为支付手段进行流通。美国的物流金融体系是以政府为基础的。早在1916年,美国就颁布了美国仓库存贮法案(USWarehousingActof1916),并以此建立起一整套关于仓单质押的系统规则。这一体系的诞生,不仅成为家庭式农场融资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农业营销系统的效率,降低了运作成本。
2.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物流金融服务。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物流金融业务开始的较晚,业务制度也不够完善。非洲贸易的自由化很早就吸引了众多外国企业作为审查公司进入当地。这些公司以银行、借款人和质押经理为主体,设立三方质押管理协议(CMA),审查公司往往作为仓储运营商兼任质押经理的职位。通过该协议,存货人,即借款人在银行方面获得一定信用而得到融资机会。此类仓单直接开具给提供资金的银行而非借款人,并且这种仓单不能流通转移。在非洲各国中较为成功的例子是赞比亚的物流金融体系。赞比亚没有采用北美以政府为基础的体系模式,而是在自然资源协会(NaturalResourceInstitute)的帮助下,创立了与政府保持一定距离、不受政府监管的自营机构——赞比亚农业产品公司(TheZambianAgriculturalCommodityAgencyLtd)。该公司参照发达国家的体系担负物流金融系统的开发和管理,同时避免了政府的干预,从而更能适应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
3.中国区域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国外物流金融服务的推动者更多是金融机构,而国内物流金融服务的推动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金融服务是伴随着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而生,在物流金融服务中,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更加复杂,除了要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外,还要跟金融机构合作一起提供部分金融服务。国内学者关于物流金融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物资银行、融通仓等方面的探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传统物流金融服务展开的,未能从供应链、物流发展的角度探讨相应的金融服务问题。如罗齐和朱道立等(2002)提出物流企业融通仓服务的概念和运作模式探讨;任文超(1998)探讨了引用物资银行概念解决企业三角债的问题。在国内实践中,中国储运集团从1999年开始从事物流金融部分业务。物流金融给中国储运集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最近该集团公司总结了部分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并在集团所有子公司进行推广。
二、目前国内主要的区域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随着中国区域物流业、金融业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区域物流金融的服务模式也逐渐出现,并在实践中发展创新,目前出现了多种物流金融模式,不同的物流金融模式具有不同的操作模式,并且在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活动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创建地融仓机制发展农村物流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设计的科学依据;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的科学构想;结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农村物流日益得到党和国家及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网络经济理论、知识经济理论、虚拟经济理论、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设计,既要立足“三农”发展,又要区分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科学地选择运作模式提供理论指导、“地融仓”模式的科学内涵、“地融仓”模式的科学设计、“地融仓”模式的科学选择、不同地区或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虚拟型”地融仓模式等,具体请详见。
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农村物流日益得到党和国家及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怎样加快我国农村物流建设,解决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支持“瓶颈”,发展农村物流金融,这已成为推进我国农村物流建设的关键。如何有效地融合农村物流、资金流、土地流和信息流,以适应农村物流的“即时性、时效性”,如何设计和选择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运作模式,以实现“快捷、方便、灵活”的农产品物流,不仅能优化农村物流供应链管理,降低农村物流运营成本,提高物流综合服务质量,而且能对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优化农村金融市场资源要素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产生重要且积极的影响。
一、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设计的科学依据
由于现代化网络的运用,要求打破其交易的地域限制,使农村物流产品配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能实现物流空间距离,从而实现专业化、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层次化,即现代物流一体化,因此,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物流的“融资信贷”模式格局。
1.网络经济理论、知识经济理论、虚拟经济理论,为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设计、选择和拓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传统经济面临的是一种“生产至上”的外部环境。如何以尽可能低的价格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实现规模经济,获取最丰厚的利润,是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传统经济的利润大都集中于生产环节,形成典型的“重生产、轻流通”的格局。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为实现农户从物资采购到农产品形成,从农产品储藏、农产品流通加工到农产品销售(消费)的多种活动,以及农村区域内农民生活用品的购买活动的集成,就必须打破传统经济思想的束缚。(2)网络经济是伴随信息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网络效应,即每个用户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和网络内部成分之间的互补性。因此,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随着现代网络信息化的日趋发展,要求将农村物流从区域内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出发,共同搭建农村物流金融信息交易平台,在其交易系统内实现“方便、快捷、安全”的农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共享集成。(3)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显形知识是容易获得的,而隐性知识是一种意念知识.它往往贮存于人的脑子里或企业的组织关系里,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知识经济中,往往是隐性知识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但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却不是每个组织都能做到的。因此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要求设法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其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4)虚拟经济是市场与企业融合的一种形式。市场与企业之所以产生融合,是因为企业与市场各有比较优势,只有将两者相互融合,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在虚拟经济中,企业可以超越现实时间和现实空间的限制,实现“时间和空间之间的相互转换”。因此,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要求不断拓展农村物流金融市场资源要素,通过信息流,充分实现农村物流与金融业资金流的高效融合,提升农村物流业与金融业合作“共赢”的绩效,以达到现代企业发展的帕累托最优境地。
2.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设计,既要立足“三农”发展,又要区分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因而其运作模式可分为简单的“契约型”模式、多功能的“集成型”模式和安全稳定的“虚拟型”模式三种。(1)“契约型”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所建立的农村物流金融企业各行为主体之间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其优点是农村物流企业可以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还可以得到金融机构在理财方面的帮助,从而扩大自身的规模并精简其组织机构,有利于集中农村物流企业的资本要素来发展其核心业务,同时提高农村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机构通过以契约的形式与农村物流企业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既可以清楚地知道农村物流企业的现状,控制其贷款风险,也可以保证自己稳定的业务量,避免自身资金的闲置。2一该模式的特点是运行简单,不需要构建其他新的组织,契约双方也不必介入对方的具体运作过程。但由于某些行为主体不可能与每个行为主体都签订契约,所以使得它们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缺少协作,从而不能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且各行为主体之间缺少沟通的信息平台,会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从而使得农村物流金融企业产生资源浪费(见图1)。(2)“集成型”模式。该模式集成了农村物流金融的多种功能,包括资金支持、特殊的金融服务、信息处理、信息共享、互助协作以及其他的农村物流金融的辅助功能。其优点可拓展农村物流金融的服务范围,避免契约型农村物流金融的缺陷;它通过对农村物流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甚至对普通农户的资源信息整合,共同形成农村物流金融供应链的企业联盟,使得企业联盟内部各行为主体选择自己的最优决策,同时实现农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传递。其特征是构建信息平台,实现农村物流金融信息共享和交流,使各行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指导制定运营计划,优化农村物流市场及金融市场资源要素;同时,在其交易系统内尚能方便、快捷、安全地完成各自的资金和信息流通,各行为主体实行协作,如某些票据可以内部通用,减少交易成本。但由于各行为主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行独立核算,在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要实现更大范围的优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见图2)。(3)“虚拟型”模式。此模式是农村物流企业、银行、农户之间的一种虚拟经营运作方式,各行为主体凭借各自的资金、产品、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优势进行合作,按照各利益主体的投资比例组建虚拟农村物流金融网络,各利益主体之间扬长避短,通过整合创新其他主体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比较完整的、多功能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网络。其优点是,采用会员制的形式进行运作,各行为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成为农村物流金融虚拟企业会员,进入虚拟网络中进行交易。其特点是安全、稳定,能极大地整合各利益主体的优势。但这种模式需要更高的技术支撑,所以这种模式的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限制(见图3)。
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问题分析
【摘要】针对徐州市物流发展规模小、技术落后等问题,结合当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通过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和风险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进而为徐州市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举措。
【关键词】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
1引言
徐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古称“彭城”,地处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接壤地区,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交通枢纽,也正在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物流枢纽。近些年来徐州逐步健全物流基础设施条件,着力建设四大物流园,不断扩大其区位优势和交通设施规模,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随着万达广场、金鹰、苏宁等商场的开业,徐州市的商业发展速度加快。淮海食品城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国家级食品交易中心,这些都为徐州市的物流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十三五”期间,徐州被国家确定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无疑赋予了徐州这座城市巨大的发展潜力,徐州市政府大力推进的淮海金融中心建设,也会缓解徐州的物流企业资金问题。
2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内容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一种新型金融业务,简单的来说就是金融机构通过核心企业,来管理供应链的中小物流企业的资金流动和物流动态,通过对供应链上企业信息的准确获取,评估融资物流企业的资信状况,从而将供应链企业的整体风险降低到最小的一种金融模式。伴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革新,市场竞争的关系已经发生转变,从以前的企业之间到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就需要供应链内部的企业进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这也间接形成了一种“动一发而牵全身”的局面。徐州市历来都是全国的重要物流枢纽,但是徐州市物流多而不强,规模小,成本高,导致徐州市的物流业发展缓慢。现如今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兴起,徐州的物流企业或许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来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进而降低企业成本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