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字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9 01:52: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认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活中指导学生认字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识字量非常少,词汇量匮乏。所以识字教学一直以来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如果单纯的在课堂上,老师认真的讲,学生认真听,收效甚微。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所生活的、交往的广阔的汉字环境,忽视了汉字的育人功能。生活是识字的大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让他们体验识字的乐趣,增强识字的兴趣。
一、家庭生活,识字的摇篮
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天起,便开始了永无止境的学习。从认识父母,缠着大人讲故事,到自己识字,读故事,无一不体现出学习的过程。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场所,也许父母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不经意的指读,孩子就在无意间认识了不少汉字。而且父母在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校园生活,识字的源泉
新生入学后,笔者带着学生们参观校园,一边指导他们认识校园,一边引导他们认读护绿标语、人生格言。学生们就在这样的活动中,了解了学校,亲近了校园,同时又认识了许多与学校生活相关的汉字。
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班级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尤其是同学还都是不认识的。学生们一定想尽快的认识彼此,成为朋友。
学好拼音认字多,不补拼音成蹉跎
写作缘起:许多一年级的家长可能对孩子一学期来拼音学习的结果不太满意:有的把“d”和“b”、“q”和“p”、“n”和“u”、“m”和“w”搞混,有的把“ou”和“uo”、“ui”和“iu”经常颠倒,有的“z、c、s”和“zh、ch、sh”、“n”和“l”不分,有的会读“sh”和“ǎng”但就是拼不了“shǎng”的音,好象孩子还没有摸着拼音的门。根据调查,第一学期期末掌握拼音的达70%,一年级结束时达85%。拼音水平影响着孩子的生字学习,所以家长必须利用寒假的机会帮助孩子尽快攻克拼音难关。
是什么原因导致30%学生在拼音问题上“卡壳”的呢?研究发现,拼写困难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下面几方面的原因:
空间关系障碍。空间关系的知觉是指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如果孩子小时侯没爬或爬得少、操作性游戏不足等,其视觉功能在对物体或符号(图片、字或数字等)的位置以及与他们周围一些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知觉时容易发生左右颠倒、上下混淆等困难,辨认“b”、“d”、“”p、“q”等困难是难免的。
视觉记忆问题。学习障碍儿童中的许多拼写困难与视觉记忆缺陷有关。这些儿童在记住单个字母以及字母在拼音中的次序时有困难。如果儿童有视觉再认字母困难,那么他们在拼写中会有全面的困难,因为他们能够记住与回忆的拼音很少。另外,儿童也常把词中字母的次序颠倒,如把“zou”拼成“zuo”,把“dou”拼成“duo”;这些儿童的困难主要在记忆字母的排列次序上,他们能够回忆单个字母,但要求按顺序回忆字母时却有困难。
动作技能不佳。由于有些学习障碍儿童在动作技能上的缺陷,使他们缺乏用动觉来“感觉”拼音并记住它们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书写拼音时,手的运动会全部被遗忘,不知道该怎么用笔运作了。
语音能力缺陷。有的孩子在听觉记忆、听觉辨别以及不同语音的概括上的困难会干扰拼写过程。表现在:回忆与字母相应的音的困难、不能肯定所听到的词的发音次序、回忆发音规则错误、不能把看到的视觉符号变换成言语信息、不能把听到的信息转换成拼写形式等。
低年级语文认字教学论述
语文学习从识字起步.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刚刚入学的学生面对大量、抽象的归类识字.在认知上与自己的思维方式产生矛盾.这就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教师要达到教学要求.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去教学.带给学生识字的乐趣,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结在一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生活中的资源很多,教师要创设生活中识字的机会.进行实践性的识字教学..比如.学生去超市购物.货架上的商品与价格标对应,让学生比照着去记忆。把识字与认识物体有机地结合.就是一种不错的识字方法。学生在上学路上、玩耍时都可以认识到很多汉字.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看到各种植物,学生会联想到不同植物名词的汉字、颜色的汉字。教师问学生:“这是柳树。是绿色的.它们怎么写呢•”学生会积极地回答
二、利用游戏去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让他们去一味地识字.无法吸引学生的识字注意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1.开火车游戏教师给出一个字的读音、图像.学生对应回答。教师先说:“火车火车往哪儿开?”学生说:“火车火车往这儿开!”,师生配合共同完成识字过程。或者,游戏分小组进行,随着学生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出示一个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拼渎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错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确,“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必须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
浅思生活中引导学生认字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识字量非常少,词汇量匮乏。所以识字教学一直以来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如果单纯的在课堂上,老师认真的讲,学生认真听,收效甚微。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所生活的、交往的广阔的汉字环境,忽视了汉字的育人功能。生活是识字的大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让他们体验识字的乐趣,增强识字的兴趣。
一、家庭生活,识字的摇篮
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天起,便开始了永无止境的学习。从认识父母,缠着大人讲故事,到自己识字,读故事,无一不体现出学习的过程。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场所,也许父母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不经意的指读,孩子就在无意间认识了不少汉字。而且父母在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校园生活,识字的源泉
新生入学后,笔者带着学生们参观校园,一边指导他们认识校园,一边引导他们认读护绿标语、人生格言。学生们就在这样的活动中,了解了学校,亲近了校园,同时又认识了许多与学校生活相关的汉字。
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班级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尤其是同学还都是不认识的。学生们一定想尽快的认识彼此,成为朋友。
加强培养低年级的认字能力
内容提要: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识字,让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识字识字能力识字袋识字本
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任务是主要任务,而且任务很重,而识字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因而如何让学生识好字,并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课堂积累字词
在语文课中,安排时间给学生识字。首先识读词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后,即识读句子。老师拿出2分钟时间教学生认读1-2个词,词以卡片形式出现。这些词语,有的贴近学生生活,他们潜意识里已有了模糊记忆,有的与课文联系紧密,因此基本属于再现巩固。领读3-4遍后,老师将词卡贴入“识字天地”栏目。过一些时间,老师马上用这些词语连成句子出现,如:“我是小学生。”“我爱老师。”指导学生读句。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如“在、着、啊、哪、呀”等,即使以词的形式出现,学生也感到陌生无趣,而如果将它们融入句子,教学将事半功倍。在教看图学词学句时,笔者补充了这样的一些句子:这座山可真高啊!你爱画画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通过范读、领读,学生既学会了读句的语气,又认识了标点符号,还识记了“可、啊、之、在于”,可谓一教三得。
新课程识字管理论文
新课程低年级识字量大,我觉得是好事。恐怕大家的担心之处,一是学生会遗忘,二是识字考试考不好。引用崔峦老师的话:“要依据课标,准确把握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注意“不考”两个字。学生认了字忘记了,这很正常。可以想一些办法让他少遗忘,例如多认认生字卡片,多读书、搞一些识字游戏等等。如果认为学生认识了就应该记住,这是不符合认识规律的。以后学生还要和这些字见面,多见面就记住了。再说我们大人都经常会忘记一些字,为什么小学生就不允许呢?老师们还普遍反映新教材识字量大,说期末考试时许多学生识字量达不到要求怎么办。他们的担心有道理,但是应该看到,传统的评价观是引起这种看法的重要原因。一说到认字,总要让孩子一个一个地认字,一次认几百个字,谁受得了?大人们还经常有不认得的常用字,有一下子不会写的常用字,为什么要让孩子们那样去认字?何况是一个一个单独的字,没有语言环境,生活中谁这样认字?我觉得测查学生的认字可以分散进行,适当集中。“分散进行”就是在复习期间,把一册课本要求认的字分为3~4次测查。也可以是平时2~3个单元一测,期末就认为测过了。“适当集中”认字时可以只选一部分字测查,比如50个、60个字。要尽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测认字,如在词语、短句中或阅读中认字。认字要给学生以宽松的环境,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测认字,认错了可以再认。同学之间还可以适当地给予帮助,隔一段时间后再认。这样,认字测评的过程就不仅仅是认字,而且是三维课程目标全面检测的过程,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这本身也是在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在学会与别人共处。另外,集中测查还可以读一篇短文,短文中要含一定量要求认得的字,也有学生没有学过的字。这种测查最符合实际使用汉字的情景,学生在阅读中有不认得的字就要想办法。课标不是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吗?我还觉得,不要以学生一下子把四百多个生字全认会为标准,认会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就算通过了。还可以看看学生自己在课本以外认了多少字,也算到他的识字量中。识字量大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要斤斤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关键是要从孩子的终身发展来认识识字量多的问题,来处理测查认字的问题。
小学语文情境化识字教学方法探析
【摘要】针对当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识字认字是最为关键的教学任务,是小学生把握语文知识的关键。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不仅要学会把汉字读正确,书写正确,还要去了解掌握汉字的含义,但是由于小学阶段要学习的生字较多,所以识字的任务量繁重,这样就经常导致学生对识字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学习生字的情况出现,本文基于上述出现的问题,针对小学生语文识字教学任务的情境化课堂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识字教学方法;情景化课堂;多媒体教学
一、情境化教学,增加学生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识字的教学方式多以让学生背、读、写为主,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但是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浪费学生大把的学习时间。但是情境化教学恰恰相反,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为主,让学生在情境模拟的过程中去学习理解,这种生动化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先理解再记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1]。教师在情境化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堂相结合,创造一个生动且情感观念强烈的课堂,增强学生的情感体会,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在《认字识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互动性的情境化教学方式,如教学生认识鼻、唇、眼、耳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指认要表达的汉字,可以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表演,上台的同学不能说话,只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让其余同学观察表演的哪个汉字,如学生表演“鼻、唇”的时候,可以动动嘴巴或指自己的鼻子;表演“眼、耳”的时候,学生可以眨眨眼或者侧面转过来假装倾听。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找图片认字的方式加深学生印象,将打乱顺序的照片放在桌子上,让分好小组的学生在老师念完字后开始找相应的图片,对于找得快又准的学生给予奖励;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能力设置难度更高的认字活动,如“你演大家猜,找图片”的活动,让上去表演的学生带上耳麦听音乐并做出相应汉字的肢体动作,其他学生猜出他表达的意思并找到相应的图片。这些情境化教学方式的开展,对于学生识字认字会有更大的帮助,让他们对识字充满兴趣与期待,主动识字。
二、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太小,所以上课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讲,但是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并运用到识字教学过程中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一些“新鲜”的事物在课堂生动化展示出来,如小学生课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图片来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印象,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这些图片变得更加鲜活,再适当的添加一些音乐、视频、故事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认字》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准备好要学习的汉字并做好PPT,先放一些小朋友洗脸刷牙动画类型的视频,或者播放一些关于大自然的声音,如雨声、雷声、鸟叫声等,再让学生观看聆听以后进行猜字活动,猜动画里的小朋友做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声音,如果学生答对了,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鼓掌等鼓励性的声音进行表扬。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的开展增加难度,如对词语“花园、蝴蝶、昆虫、树叶”的学习时,让学生观看视频以后,根据词语出现的顺序进行回答,再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进行提问,如昆虫在哪个地方休息等问题,学生回答无误后,可立马转换到拼音部分,让学生将词语和拼音对上号,并积极表扬。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于认字的兴趣更高了,课堂也更加生动了。
识字课教学管理论文
识字,历来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许多专家学者多年来为之探索,希望找出一条多快好省的识字之路。就我国目前来看,各地探讨的识字教学方法就有二三十种,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笔者有幸在著名特级教师陈树民老先生的指导下,对二年级学生的识字情况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的数据显示:对于172个课堂上未学的生字,学生的平均识字率达71.65%。这一数据,引发了我们以下的思考。
思考之一:教师是否了解学生识字的基础?
在日常的听课过程中,曾经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生字的时候,很少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识字基础,他们认为:只要是书上规定的生字,就应该好好地教,认真地教。这种想法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有一点可能被忽略了,那就是:学生的确是有一定的识字基础的。我们的调查结果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在学习了《相似论》之后,我们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现在的识字教学,往往是就识字论识字,没有寻求识字与识字的主体──儿童的相似性,没有从一般的原则、方法深入到“人脑这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中”,缺少“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脑科学研究证明:对于一个一个的汉字来说,大脑神经记忆的最佳效果是声音、图像、语义、符号(字形)四个要素的有机组合。相似论把四个要素的组合称为相似模块。人们认识的汉字,也都是按照这种模块储存在大脑里的。识的字越多,这种相似的模块储存的就越多。从大量的研究资料和实际生活情况来看,儿童对文字所指的事物并不是一无所知,一般6岁前的儿童已经能知道1000多个与文字相对应的事物,并且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意思。这些都是学生识字的基础。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相似论的理论认为:识字教学的任务仅仅在于把儿童已经会说的语音,已经理解的语义,已经认识的图像再配上符号(字形)。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惟一要做的事是:把儿童已知的一个字的语音、语义、图像再配上符号加入到相似模块中去。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先生把这种语音、语义、图像与符号(字形)的结合,叫做相似匹配。如“妈妈”一词,在孩子的脑中早就储存了“妈”这个字特定的语音、特定的图像(每个人的妈妈各不相同,即使不会说话的幼儿一般也不会搞错自己的妈妈)以及特定的语义。教师的任务是只要把“妈’的字形与它们在脑中建立相似匹配,形成相似模块储存到大脑里去就行了。如果我们的汉字教学按照这个规律去进行,一定会事半功倍。
家庭早期教育论文
家庭早期教育就是游戏教育。婴幼儿是在游戏中发展了心智、提高了能力、增长了知识。游戏是孩子的生命之水,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有缺陷的童年,而没有融教育于其中的童年则是遗憾的童年,有快乐的游戏相伴而又教育无痕的童年才是有情趣的、美好的童年。
孩子一起游戏,在大自然中,在房间里,在书籍中,在对话里,在一切可以找到快乐因子的地方。那么,怎么和孩子一起玩呢?怎么才能让游戏变得富有教育意义呢?
一、要细心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孩子生来就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如果父母多留心,做个观察家,你就会发现,在孩子的活动中蕴藏着许多兴趣的亮点,于平凡细微处能洞察到孩子的探究倾向,这时候如能抓住这个兴趣点,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就有可能培养出孩子某方面的兴趣。
有一回,我抱着孩子到校内小电影院看电影,孩子看了一会就没有兴趣了。他把身子的重心倾向电影放映室的方向,用一只伸了出去的胳膊示意我——要去那儿。当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来到放映室时,他的眼睛为之一亮,嘴角咧着笑。好奇心使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转动的片子和传动带,看着放映员一遍遍地操作,足足看了有40分钟才肯离开。
从那时起,我发现他一看到转动的东西他就表现得异很兴奋。于是我有意识地收集一些转动的、圆的东西给他看。比如停留在电风扇旁,给他玩圆形的钟,到户外看转动的车轮,以至于他对“圆”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来,延伸到让他接触各种几何图形,我买来各种图形的图片,用硬纸片剪成各种形状,并写上阿拉伯数字。陪他一起给他玩积木,让他感受空间感。这又影响到他后来对几何图形及数字发生了兴趣。
语文识字教学管理论文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如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这里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识字应从娃娃抓起”。对于处于黄金教育阶段的6岁孩童其意义更是非比寻常。那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该如何去面对“识字教学”这份责任呢?
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谈起这话题似乎不足为奇,而对于一个小学教育来说,识字教学却显得极其重要。全国投入的研究历时几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种,效果也利弊兼有,讲究也特别多。当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创新精神领导人们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继承有所突破,总也显的守旧了一点。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现将我在“创新识字”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快乐游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