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8 21:50: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文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文性

人文素质培养与语文人文性教学

摘要:人文性是大学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教育是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宗旨所在。如何实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教学,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历时性考察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历史渊源,从现时性剖析大学语文教育的现实语境,从实践性探究大学语文人文性教学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人文素质;大学语文;人文性;审美性

人文素质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可从泛意义和限定义两个方面去理解。从泛意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从限定义来说,指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主要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内在品格,包括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个义项,表现在人格、气质、修养等诸多方面。人文素质培养是将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传达给个人,以影响个人的成才和成人。人文素质培养注重于心灵的启发、灵魂的陶冶,着眼于心理的润物细无声和情感的潜移默化。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完整而有意义的人,教育个人如何去处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形成健康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优秀的道德情操。蔡元培曾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1]人文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领域、全过程,但主要领域在于人文学科的教学,主要过程在于大学阶段。对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来讲,大学语文课程是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甚或是唯一的课程。反过来说,人文素质培养也是大学语文的立身之本、立根之基。人文素质培养通过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或人文性教学加以实现。大学语文教学是通过母语教育、文学教育,进而达到人文教育、审美教育,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这是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宗旨所在。那么,如何进行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教学,以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呢?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历史溯源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孔颖达解释说:“文明,离也;以止,艮也。用此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此贲卦之象,既有天文、人文,欲广美天文、人文之义,圣人用之以治物也。”[3]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儒家的“六艺”教育,即诗、书、礼、乐、御、射,就体现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可谓中国通识教育的发端。这个教育传统一直绵延整个中国漫长的古代社会时期,中间虽然横亘自隋代开始的带有较重功利色彩的科举教育,但古人教育一直强调琴、棋、书、画、诗的兼修。可见,中国古代教育的人文内涵从未中断。清朝末年,中国出现现代大学的雏形。“五四”后,受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重视人文主义教育的外来影响,在迅速发展的中国现代大学课程中出现了近同大学语文课程的国文课,朱自清、沈从文、吕叔湘等都曾执教过这门课程。“”后的1978年,为凸显大学教育中的人文传统,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联合倡议在全国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自此,中国大学的全面性人文教育踏上了新的征程。时至新世纪的2006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随后发文要求各大学做好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工作。国家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视,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得到了体现。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现实语境与人文性教学的实施

查看全文

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人文性”

一、深入挖掘课文中的“人文性”内涵,是强化“人文性”的基础

语文课本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充满着人文的故事。这些课文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性,教师如若能潜心挖掘,精心设计,带领学生专心品味,对培养学生完善的道德品质、全面的个性人格、高尚的审美情趣大有裨益。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使学生接触到大教育家孔子为了人生追求执著努力,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诲人不倦;也能够体会到大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来使我们感知每个人的社会责任;从鲁迅先生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近代社会的黑暗,也看到了作为文人的社会使命感……这些教材中的名篇名句,在给学生传递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在启迪着学生的思维,引领着学生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这样的教育应该说是价值更大的,在潜移默化中来全方位地引导和教育学生,真正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阅读课氛围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以来,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这就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立足于学生全面成长的需求。在课堂上,教师不是机器人,他不是演员却胜似演员。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要先进入课文,进入角色,进行富有情感的教学,以准确的情感,采用各种手段激情入境,如对教材的精细加工处理,教师巧妙的提问,富有心智的点拨,用图画、录音、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的情境渲染,用讲故事、表演、实物演示等方法进行的情境再现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文的自由、亲和、广博,领略到人文的巨大人文魅力。

三、按照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授课有法,是强化“人文性”的措施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四个基本能力之一,有其内在的特殊需求,教师要结合阅读的具体内容,采取针对性的举措,来强化人文性。

查看全文

从人文性视角探究英语课程思政方法

摘要:外语教育的背景形势在新时生了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肩负重要使命,不能仅仅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需要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树。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特点,从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方法,并将课程思政作为大学英语构建全球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文性;课程思政;大学英语;外语教育;全球胜任力

一、新时代外语教育的使命任务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新时代。在新的历史定位中,服务于国家的外语教育必然要进行重新规划,外语教育的改革如何适应中国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对于外语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亟待思考的命题。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提供智力支持,支撑中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发展。外语教育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国际视野,为中国的人类文明共同体倡议提供人才储备。就目前情况,大学英语课程对外语人才或者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跟上时代脚步。归纳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应试导向造成重技能轻素养的问题,无论是高考英语还是大学英语四六级,都普遍造成了应试导向的学习方式;二是过度强调英语的工具性作用,学生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考试或者能在本专业使用语言;三是英语教师本身的认识不足限制了大学英语课程的能力素养培树作用。以上的种种困境皆忽视了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本质,必然导致难以达成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导向结合,从而达成培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进而培养能适应全球化发展的专业人才。本文基于新时代对外语教育的要求,力求将课程思政作为贯穿课程建设的线索,而非课程教学的附加和辅助手段,解决大学英语课程人文性不足的问题。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特点

(一)课程目标的人文性特点。现代的“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以上特点决定了,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形成外语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科学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鉴赏能力等。因此大学英语的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人文知识、语言技能、思辨能力、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性某种程度高于知识技能的目标。因此,从大学英语教学角度而言,要把课程的育人作用发挥到最大,课程思政需要融入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二)课程内容的人文性特点。大学英语课程不是由单一的知识构成的,而是围绕着学生人文素养提高这一根本任务,借鉴吸收其他人文课程知识。具体来说,大学英语课涉及语言、文化、社会、历史、专业知识,听说读写译技能,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等,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内容体系,涉及语言知识点、听说读写译技能线、拓展知识面和学科课程群。其中,拓展知识面是课程人文性思政的主要开发层面。从人文性的角度进行课程思政,意味着课程思政不再是课程附加工作,而是跟随课程教学无处不在的过程。(三)课程方法的人文性特点由于知识体系跨多个人文学科,可拓展方向繁杂难以穷尽,尤其要体现以学为中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因为能力素养的提升是持续的,不仅限于大学学习期间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思政的需求,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拓展所学的意愿、广泛阅读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学习有限的词汇、通过四六级考试,是更加重要的教学目标。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研究

一、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扮演着重要的启蒙者角色,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呼唤人文性的回归,必须从教师转变观念做起。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小学语文片面重视工具性的实现,教师很少关注人文性的渗透。语文教师应当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渗入人文性的重要作用。这要求教师从应试教育的藩篱中走出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而不是一架架学习的机器。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独立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其二,教师要重视自身修养,提高人文素养,从而起到感染学生的效果。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务必提高人文素养,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呵护学生,发挥榜样作用与示范作用。

二、积极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氛围

新课程改革以来,情景教学法以生动性、直观性等优势备受师生青睐。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欠缺,他们对一些抽象词语,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缺乏足够的感知与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入人文性,仅凭单一的口头说教是很难实现的,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设生动、直观的人文教学情境,从学生的感知能力与理解基础出发,潜移默化中渗入人文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时,这是一组以“环保”为主题的文本,包括《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与《青山不老》。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但是小学生缺乏足够的人生经验,他们对环境恶化的现象不一定有切身体会。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先展示一组反映世界各地优美风光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再展示一组环境恶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恶化的感知。通过这种直观、强烈的对比,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便水到渠成。

三、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适当进行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的编写既尊重了语文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又体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也是渗入人文性的一大平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传授语文知识的现象,如肢解文本、忽视对文本内涵的感知。因此,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挖掘语文课本中的人文内涵,适当进行情感熏陶。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时,这是一组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教师不能停留在识字教学、划分段落、总结大意上,应当细读文本,带领学生感悟文中严父慈母的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引导,使学生联想家庭生活,感悟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与呵护。

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人文性探讨

时至今日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艺术教育已经愈发受到了高职院校的重视,艺术教育无足轻重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艺术经验对于丰富人生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它与人精神层面的完善息息相关。一个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正如没有艺术的民族是不健全的民族一样。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能提高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更关键的是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结构的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艺术教育中人文性的一面在当代教育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出现了一些对于人文性不正确的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艺术教育本体及人文性的本质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一、高职艺术教育中人文性的意义

文化的传承是教育的最本质的任务之一,通过教育可以提升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塑造健全人格。艺术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通过艺术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培养和谐完美的人格,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有效提升。艺术与哲学、历史、文学等学科一样在推动人文素质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的确,近年来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形式多样的艺术类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但也有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满足上级检查而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将艺术教育停留在表面形式,因此无法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根本目的。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出人文性这一艺术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第一,人文性是高职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文明以止,人文也”,其中人文指修饰,即修饰出美,后又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人文”是与“天文”相对的。中国古代传统的人文教育,是注重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而追溯西方的人文思想应该是14世纪的意大利,诗人彼特立克提出了人文学,后来发展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观念即: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一种思想态度。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虽然因为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东西方在对于“人文”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但就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这一精神内涵上东西方却是相通的,其核心往往表现在人们思想与行为中的,具体表现在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等方面,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就是人文精神。高职艺术教育的目的如果仅仅只是教会学生唱歌、跳舞、画画,而不能向更深层的实质内容迈进,就很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艺术教育就应放下这种浅层次的表现形式,而是去使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辨别美丑的观念和提升向上的审美理想,从而最终使学生具备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艺术教育最迫切的需求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崇高的审美理想,引导高职学生去追求真、善、美,最终实现帮高职学生塑造完美人格这一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第二,人文性的艺术教育作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所谓素质教育是注重对人进行创造力、想象力思维开发,提升人多方位、全方面的综合能力,它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其本质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而如果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缺失人文教育,则会导致受教育者精神层面、综合素养残缺不全。在教育这个庞大系统中艺术教育处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首先它在贯通学生的理智和情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它又辐射影响学生其他科目的发展上起着特殊作用,因此,艺术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部分。艺术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它的功用的是隐性的,但不能因为其是隐性教育而导致教育内容空洞化、虚无化,艺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更高精神层次的需要,更是整个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强调和突出高职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性,首先应该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提升艺术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即从纯粹的表层技能型学科提升到了兼顾深层人文性的学科。然后扩大艺术教育的学习范围,如在传统美术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从传统的图画、雕塑、工艺等拓宽到设计、建筑、摄影等学科,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要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艺术与人类、生活、自然等方面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进行艺术课教学时不能简简单单地把艺术美孤立起来,而是要把它与自然美、社会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人性的关注与提升——高职艺术教育的价值回归

高职艺术教育,就是要重拾艺术在对健康人格的培养,对情感世界的完善和对心灵与精神的陶冶方面所起到的启发、导向与教育作用,重点强调艺术教育中人性价值的回归。首先,我们要在思维方面让艺术教育起到启发和创新的作用。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各类艺术门类的教育使人们在其中领略艺术美、社会美、科技没、自然美,从而培养学生向上的审美素养和高尚的审美观念,提升感受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教育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艺术教育所培养的能力就打体现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有其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在审美的过程中形象思维是必须具备的能力,而艺术教育也是审美能力的培育。通过艺术教育让启发思维,创新思维,促进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有机结合这一切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从而达到培育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作用。其次,要通过艺术教育来达到不断丰富、完善人的情感的目的。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精神健康、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音乐作为表情艺术,他的本质是通过音乐去体会、表达、抒发人的情感,音乐最本质的语言、方式也正来源于情感。音乐欣赏是艺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欣赏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全、向上的审美情感,丰富其内心世界。而其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通过音乐欣赏促进学生的情感感悟以及纯粹的情感世界,因此我们要将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去引导学生去感受、感悟、理解音乐家丰沛的内心世界,让这些本身包含音乐家自身的丰富情感的优秀作品去洗涤、陶冶学生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从中感受深邃的审美情趣,体验音乐家那种超越功利欲念的精神世界,从而自觉培养自身丰富而完整的审美情感。最后,要通过进行艺术教育达到对人的人格培养和健全作用。艺术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共同揭示了精神和人的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越来越呈现出功利化、世俗化,人的本能冲动与现实欲望(包括精神欲望和物质欲望)和社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冲突,人民或多或少的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所承受和感知的压力也越来越多,矛盾与痛楚也越来越多。浮躁与压抑时刻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精神层面的问题的排解、调整需要人民通过各种不同的精神活动去解除。而艺术作为人民精神世界的产物,可以给与人正确的精神信念、调节人的精神情绪。随意,人们需要学会通过艺术活动这一手段来宣泄和调整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压力,使人能够在进行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得到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满足和寄托,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满足,从而达到实现对人性的改造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作者:李曾辉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查看全文

高校音乐教育人文性思考

摘要:音乐教育在我国长期被技艺化,功利化,这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事实上,音乐教育最大的价值在其内含的人文性,这是塑造完整人格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的人文性主要通过其审美特性和非审美特性得以实现。

关键词:音乐教育人文主义人格教育

19世纪后半叶,中国传统社会格局被打乱,逐步被卷入世界近代化的浪潮之中,中国古代音乐和近代音乐在此时出现了鸿沟现象。在近代化过程中,一部分有识之士通过日本向西方国家学习音乐教育模式,并引入中国,这种音乐教育模式几乎都是“‘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法’的教学模式,这种知识加技能的音乐课,在开始是属于先进行列的,欧美日诸国就是采用的这种教学模式。但到了30年代,他们便逐步把这种技艺教学放弃了,而我国却依然将其沿袭了下来,一直到今天。”①此外,当下学校教育中对升学率的过分追求,也导致为升学加分而学习音乐、通过取得音乐考级证书来获得“特长生”资格的功利性学习音乐的现象。所以,“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对音乐的普遍认识主要还是知识的、技术的、娱乐的、工具的、商业的等等”②,忽略了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人文性、音乐教育中蕴涵的文化性,出现这种情况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事实上,音乐教育最大的价值在其内含的人文性,这是塑造完整人格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的人文性主要通过其审美特性和非审美特性得以实现。

一、音乐教育应充分体现人文性

1.音乐课程是一门人文课程2001年6月我国教育部制订下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音乐课程重新定位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③体现了国家对音乐课程人文性的重视。近代人文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和科学主义相对应的概念,西方学者对其解释为:“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于自然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从哲学上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④对人文学科的解释为:“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⑤。人文主义反映在音乐学科中是和文化、精神、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科学主义反映在音乐学科中则和技术、准确性、定量分析相结合。在新课程改革中把音乐学科定位为人文学科反映了课程观的进步,但并不是强调人文就一定反对技术。事实上,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课程,准确的知识和娴熟的技术是其重要支撑,而音乐学科中的技术也从来不是以单纯的如一般匠人的技术存在的。在音乐技术的训练过程中,就已经包括了音乐的体验与感受、精神境界、信念、意志、理解、兴趣和激情等人文因素内含其中,构成了一种“艺术的精神”,推动着艺术生生不息的发展。但这种内在的人文动力有些时候是不稳定的、容易消失的,这就需要外在的人文动力来加深、巩固,从而构成一种合力,推动音乐文化的发展。而外在的人文动力的形成就需要将音乐课程放进文化的大环境中,“包括音乐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哲学、文学、艺术等各种层面的内容”⑥使受教育者的身心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使音乐在音乐课程中得到深刻的感受和阐释。德国现代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谈及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时说:“把莫扎特的音乐说成是欢乐的或宁静的,把贝多芬的音乐说成是庄重的、低沉的或崇高的,那只是暴露了一种肤浅的鉴赏力。”⑦这是因为“某些艺术品之所以能够传达出沧桑感、使命感、历史感、宇宙感,都意味着艺术家对世界、宇宙、人生的情理交融的深切认识、感悟和理解,它超出形象对心理的愉悦,进入了体验整个人生和宇宙的精神境界。”⑧所以,对音乐文化的深刻理解是建立在人文基础之上,同时又促使接受者人文心理的形成。2.人文性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意义在倡导多元音乐文化的今天,重视音乐教育的人文性更体现出积极的意义。“文化多元主义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国际团体和组织用以理解和组织文化多样性的一种方式。”⑨多元音乐文化则反对坚持一种音乐传统,倡导包容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强调尊重不同音乐文化价值观。多元音乐文化的价值观反映了新时期音乐教育的历史境遇,但盲目的提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并不一定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音乐教科书容量有限,除了基本的知识体系,不可能容纳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的内容,加之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音乐文化的内容已很繁杂。其次,有些民族音乐的主要用途并不是审美,有些民族音乐文化属于非主流的音乐文化,在拥有话语权的主流音乐文化中,不恰当的引导反而滋生对弱势音乐文化排斥和蔑视的心理。面对这种情况,发挥音乐教育中的人文性显得至关重要,因为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包含着理解、尊重、宽容等特征,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下,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就不是以音乐教材中包含多少民族音乐的种类来衡量,而是看通过音乐教育,是否使受教育者接受了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在受教育者的心中建立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操,以及乐意了解多种音乐文化的热情。3.提倡音乐教育中的人文性应注意的问题倡导音乐教育的人文性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人文主义’教育是由对各种影响的了解,由对思想、理论、原则的研究组成的”⑩,过多的提倡音乐教育的人文性往往导致使音乐课程附加上许多非音乐的主题。所以音乐教育的人文性必须建立在音乐本体的知识框架之上,因为使音乐课程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关键还在于对音乐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对音乐的了解。所以倡导音乐教育应体现人文性,并不排斥技术和知识,而是在技术和知识之上,将受教育者对音乐的感性体验通过文化的滋养上升为意义的层次,转化为个体内心的艺术精神,培养热爱音乐的情操,从而促使音乐文化长久持续的发展。

二、通过音乐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

查看全文

中学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探究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明白,人文性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但在实践中,这一点却不太好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没有工具性,便没有必要设置语文课,人文性就无从谈起;没有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生机、情感和韵味。因此,我们要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提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且要拓展和延伸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上。除此之外,还要对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引起高度重视,只有教材里处处都体现人文精神,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人文内涵。因此,在新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在教材的编订还是课文的选择中处处都渗透着人文精神。首先,在教材的编排上透露着人文性。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一共六册,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努力把课程标准的思路、理念、教育思想以适合学生的方式渗透到教材的每一个角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整套教材共有6个单元,共有36个主题。这些主题是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大母体中选取的一些命题。其中,七年级上册中,“人与自然”有8篇课文,占19.4%,“人与自我”有12篇课文,占28.6%,“人与社会”有9篇课文,占21.4%;七年级下册中,“人与自然”有4篇课文,占12.5%,“人与自我”有4篇课文,占12.5%,而“人与社会”有12篇课文,占37.5%;在八年级上册中,“人与自然”有9篇课文,占23.1%,“人与自我”有2篇课文,占5.1%,而“人与社会”有14篇课文,占35.9%;在八年级下册中,“人与自然”有5篇课文,占13.2%,“人与自我”有5篇课文,占13.2%,“人与社会”有11篇课文,占29.0%;在九年级上册中,“人与自然”有3篇课文,占9.3%,“人与自我”有4篇课文,占12.5%,“人与社会”有16篇课文,占50%;在九年级下册中,“人与自然”有1篇课文,占3.4%,“人与自我”有2篇课文,占6.8%,而“人与社会”有22篇课文,占75.7%。此外,有的篇目可能不仅仅涉及一个主题,如七年级上册的《紫藤萝瀑布》就涉及“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两个主题。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三个方面编排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关爱和敬畏,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新教材大量选编名家名篇,体裁、题材、风格多样,关注人生、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这样的编排都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人文性。

另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择上也处处体现人文关怀。选择很多以前教材中没有的篇目,令人眼前一亮。而仔细研究这些选篇,就会发现这些作品本身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一,新教材选择了很多具有博爱精神与性别平等意识的课文,这些课文主要是教会学生对下层小人物及女性的尊重。如《一面》中鲁迅在危难之际仍关心进步青年阿累的热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对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战胜困难的信念;《老王》一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爱护;《信客》中作者对地位卑微的信客的敬重和由衷褒扬;《再塑生命》中沙利文老师高尚无私的师爱等,这些无不体现了博爱精神和平等观念。其二,新教材选择了很多歌颂人世间至爱真情的课文,如《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秦观的《鹊桥仙》、李清照的《一剪梅》,还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罗密欧与朱丽叶》、《再别康桥》等,这些都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人格与情感,不一定非要体现爱国和集体主义,只要具有弘扬人性的作品都算永久的文化遗产,就应该学习。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教师都应以人为本,挖掘教材的真情因素,不要刻意回避爱情。通过这些篇目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丽的爱情,而且着重表现了主人公的高尚和灵魂之美,蕴涵了东方的传统美德———人性的真善美。这些篇目的教学有利于他们正确地看待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美感、积极的情感和完善的人格。其三,有着时代精神和崇高爱国主义思想的课文纷纷入选。如《斑羚飞度》中斑羚群在生死面前将最宝贵的东西———牺牲精神呈现在我们面前时,给了我们一种强烈的震撼感,令我们肃然起敬并想要以他为榜样;在《岳阳楼记》,我们通过学习范仲淹那种不为一己私利,一心为祖国和人民的精神后,对我们练就豁达的胸襟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在《醉翁亭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欧阳修与众同乐的悠然自得;这些课文都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学习这些课文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六册书中处处体现着人文性,36个单元可以说是体现了36种人文精神,这些人文性的体现,对语文教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套教材的编写正符合了这一要求。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并研究这套教材,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将教材中的人文思想传达给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情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

作者:曹梦扬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查看全文

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探究

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即人文教育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功不可没。何为“人文”?“人文即为人性的修养与人格的修炼,建构以人为主体的文化。”[1]“人文精神存在于人文学科之中,表现为‘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以及当代人文精神。’”[2]最近的一篇报道让人触目惊心:“北京一所著名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患抑郁症,约占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两成。智识高、求胜心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3]高校出现这样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尽管高校中设置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及相关心理咨询辅导机构,但现实存在的问题却是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越来越多。显然,单凭这种外在的机构是无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当代大学教育中,过度强调了功利性的学习,多数学生把精力投注在各种考试上面,甚至一入学,有的学生就会问:老师,如何扩大交际圈子?哪些课的老师给分高?如何不挂科等等目的性极强的问题。他们把大学当成了为未来找工作的工厂,把老师、同学、课程视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忽视了大学最为重要的本质性内涵。心怀此种想法的学生,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4]。有的终日惶惶,在寻找,在猎获,殊不知,宝贵的时光就此匆匆流逝,将近毕业时才发现自己一无所获,更加无力面对茫然的未来,因此心理失衡,出现种种问题。“如果这时候没有人文情怀的浸润,没有历史文化的引导,内心荒芜的大学生们何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今的专业知识教育缺乏内涵,一味地充实专业技能,罔顾伦理道德,如果一种教育不能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效果,不得不说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5]104。可见,人文教育的缺失是高校教育最大的问题,“关于现在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中,折射出一个严峻的事实,我国大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较为局限,大学生人文素质薄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5]104而同样让人担忧的状况是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的处境,大学语文“在更为高端的大学教育里却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变得可有可无,甚至无一席之地。”[5]103“这门课程,有些学校在新开,有些学校在削弱,有些学校已经停开,有把必修改选修的,也有把整个的课时量在压缩的,这些情况也不是太个别。”[6]把这种种现象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大学的课程设置尚存在着某些偏颇之处。本文以张铭远、傅爱兰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以其中编选的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为分析对象,谈谈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及教育意义。在讲授这篇文章时,笔者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提前布置了如下作业:请梳理出作者在文中思考了哪些问题?本文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本文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本文对你的启迪有哪些?同时要求学生预习时细读文章,自己提炼问题,并进行思考,以供课堂上讨论。根据上课过程中师生交流情况,笔者将文章的人文性及教育意义概括为以下内容:

一、明了生死———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

生死问题,人生的终极问题,离我们很远也很近。“从终极关怀的角度来理解。袁进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7]作为常人,一般不会把很多精力用在思考这个问题上,因为出生、成长、老去是自然的过程,不会纠结于生还是死的两难中。但是,一旦生活偏离正常的轨道,生死问题无法逃避不能不想的时候,人就会思考自己应当何去何从?当然,很多哲人对此进行过思考,得出了自己的观点,但当具体的个体面对此类难题时,可能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能够帮助他,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这是一个缓慢的痛苦的破茧成蝶的自我撕裂与重生的过程。作为身康体健的人,虽然体会不到残疾人的痛苦,但也会有找不到生活意义的困惑,当生命的价值遭到怀疑,生活失去目标,有的人可能会徘徊在生与死的交界线。以此反观一个青年忽然变成双腿截瘫的残疾人,他的内心会是怎样的崩溃!史铁生遭此打击,精神已到绝望的边缘,“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8]432。想不通的情况下,他曾三次试图自杀,幸运的是死神并未接受他。“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8]432想明白了就不会再走极端,就不会再纠结于此,死的反面凸显出来,不死,也不能苟活,否则行尸走肉又有何意义?“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8]432在遭受人生大的打击后,史铁生积极探寻生命的奥秘,非贪生怕死,非轻生轻死,努力找寻活着的意义与勇气,要活得有尊严,有骨气。在与环境斗争、与自我斗争中,史铁生左冲右撞,终于找到了一份体现生命价值的工作———写作,他以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找到了使生命永生的出路,也终于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9]106。作品发表了,受到读者的肯定与赞扬,就是活出了价值与尊严,就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缺而被人视为异类,更难得的是他还收获了爱情,找到了一生的灵魂伴侣。他不再抑郁,不再抱怨,能够坦然接受上天的安排,“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9]107。《我与地坛》教会我们明了生死,重视生命,要尽己所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二、直面苦难——上天的另一种赐予

从某种意义上说,苦难应是人生的必修课,因为没有经历苦难,就不知道生活的真正含义。叔本华说过:“人生两大苦,一是物质的匮乏,二是精神的空虚。”这是对常人而言,并没包括身体的疾患对人的折磨。那么,当不幸降临在自己身上,应如何应对?抱怨上天的不公?自暴自弃?向人乞怜?苦难二字,对于史铁生的人生来说饱含了太多的艰辛,他曾抱怨,曾愤愤不平,但这都不是解决的办法,“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9]104。我们无法指责上天的安排,只有低头接受,然后才能抬头超越,“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9]104很显然,史铁生找到了自我救赎之路,获得了这样的智慧和悟性。“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9]104为了维持世界的平衡,就有了相反相成的两极,而两极也并不能以优劣来定性,而是互相映衬,互相成就。就像文中的那个小女孩,上天赐予她美貌,却收回了智慧;就像作家自己,上天让他双腿瘫痪,但却让他打开写作之门,成就自己的才华。而既拥有健康的体魄,又不缺聪慧大脑的常人,这是何等的幸运与幸福的事,又有何理由不珍爱生命,有何理由鄙弃他们?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国家和平安宁、物质生活繁荣、外界诱惑颇多的时代,是蜜罐中长大的一代,是温室中浇灌出来的花朵,战乱、饥馑、瘟疫、政治运动等是在书本中写就的历史,离他们太过遥远,苦难更无从谈起。所以,小小的挫折诸如考试挂科、失恋、交际受阻等等,都会让其不堪一击,甚至扭曲变态变相发泄到他人身上。过度关注自我,世界的中心也应该是自我,因此,一点点的不如意都会加倍放大到不可承受,殊不知,人生的苦难远不止如此。大学生应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应有正确认识苦难面对苦难的能力。《我与地坛》无疑会成为苦难课堂的精神导师,给予学生强大的力量。“他用他的苦难提高了我们对生命的警惕,他谆谆告诫我们要更好地生活。”[10]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是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品味涵蕴文本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循着史铁生在双腿高位截瘫之后艰难地在绝境中挣扎、最后走出困境的心路历程,感受他坚强、乐观的坚定信念,感受精神支柱对于困境中的人的巨大支撑和激励作用。从课堂实施情况看,这个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合理、有效的,通过学习,学生对于苦难、对于困境、对于命运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11]《我与地坛》教会我们直面苦难,正视苦难,不悲观,不抱怨,将之视为上天对自己的考验,接纳它,才能超越它。超越之后苦难就会成为人生的财富,它磨练了生命的韧性,让世人心怀怜悯、慈悲,达到人生的新境界。

三、重情感恩——苦难人生的慰藉

查看全文

高职英语教育的人文性与交往性研究

摘要:全球化思潮下的外语教育已经成为一国社会资源与文化软实力的隐性标尺。高职教育将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而在当下的文化逻辑层面上,教育的价值逐步失去了原本固有的理想。同样,对外语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实践,更需要从价值论视角,关注各类复杂的不确定性,从而规范外语教育实践行为。本文着力从人文性与交往性上来系统阐述外语教育的特性,以及构建人文生成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价值论;高职英语;人文性;交往性;人文课堂

当代外语教育与实践呈现出开发之态,对于学科思考的空间与焦点往往以生硬的理论照搬或廉价的符号移植为主,新的教育观难以从学术视角进行魅力展现。近年来对高职外语教育实践的运用,得以从哲学视角来追求外语教育的新认识。正如黑格尔所言“概念是内蕴于事物自身的东西,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主要由其概念的定义,从把握对象中为我们评判概念创造了条件”。高职外语教育在追求知识至上、人文淡漠的误区中,外语教育的价值功能被遗忘,使得外语教育费时费力却低效。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提出“每一个语言都包含着一个独特的世界观”。基于此,对人文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将从价值论视角,就高职外语教育的人文性及交往性进行探讨,并从关注人的成长、塑造健全人格上进行重构外语价值理念。

一、高职英语教育的人文性讨论

(一)外语教育中的人文性缺失

外语教育作为语言教育的论断,本身在本质界定中就显得矛盾。一方面外语教育并非是简单的语言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语言教育引领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从语言教育实践来理解教育本身,非语言教育手段更是满足人类多样化思维方式的符号再现,对于特定场合、情境下表达的语言符号具有诠释、互补和内显作用。也就是说,对于高职外语教育,应该充分重视文化、情感、人格、尊严等内在要素的特殊作用,以渗透式、多元性、开放性、非强制性方式达到语言教育无法获得的教育效果。杨叔子提出“忽视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另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得教育面临功利主义的窠臼”。对于高职教育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要兼顾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高等外语教育中对人文素质的缺失,使得人文性日渐萎缩,过于重视外语学科专业教育,强调“实用”、“应试”导向,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人文理想受到弱化,外语教育完全等同于一项技能训练。时代的发展延续了历史的脉络,对于人文意义的关注越发需要从人本、人道等概念的丰富中来形成。中国的人文教育是规范行为、教化民众的精神力量,包括人文知识人人文精神在内的文明之道。到底什么是“人文”,人文性的本质及内涵又是什么?教育的人文性有哪些表现?一般认为,对于人文性的界定缺乏严格的准确的规定,在谈及人文性内涵时,不同学者的视角也未能统一。然而,对于人文性的理解,主要从文化性、文学性、精神性、审美性、人格品质、创造力等方面进行细化,再进一步深化为人的个性、尊严、理想、价值、追求、信念、情操等要素。现代教育的人文性,特别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讲究功利性、物质性的同时,忽视了精神性的人文价值,学生过重看待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尊严、目标、情操等人文性素质的理解陷入茫然。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人文性与人本教学研究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迄今为止最为科学、准确的论断,这和过去片面强调“工具论”有着明显的区别.现代社会的工业化、信息化,容易使人淡忘人文性对于人的根本意义,过去我们常说语言是全社会的交际工具,这是泛指的静态“语言”,而不是动态、具体的“言语”.言语在具体环境的使用中只能是“外衣”,里面必须是“人文”,也就是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言作为符号是因意义而存在的,离开意义,符号也就失去了符号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育;人文性;人本教学;探究

人的生命活动中,真正的核心性质的活动是人对自我的活动,人与符号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人对符号的活动,实质上是人对自己的活动.语言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工具而是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因而语言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和人文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整体.鉴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质这一特征,语言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工具,而是人的生命活动本身,是人的精神本体,因而语文教育实质上就是“精神教育”,学习语文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门,读一本书,写篇文章,实际上就是精神动作,情感宣泄,价值判断,人生感悟,根本不是什么纯“技术行为”.

过去人们把语文教育当作一种技能训练,如同踢足球,开汽车一样的技术行为明显是不够深刻的.学习语文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丰富自我精神经验,培育自我精神、形成自我个性生命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教化过程.我们常常说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仅仅是一个外层上的表述,内里却是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张扬,文化涵养的加深.语文教育如果不着眼于“人化教育”这个内里机制,那么语文能力也难形成,作为学生的听、说、读、写“外在”能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强调语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并不是要将“精神教育”与思想教育等同起来,“精神”比“思想”的逻辑概念宽泛得多,它们相联系而又有明显的不同,“精神”是人的本质,“思想”是“精神”的高级阶段,而“精神”是“思想”生命基础,一个小孩可能没有深刻的思想,但却有单纯、鲜活的“精神”,这是因为人接受语言和人的精神的成长几乎是同步的.我们常常强调语文能力对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地位,这是因为语文教育是人的精神起点,其他学科只能在这个起点上进行,如数学课从逻辑方面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物理课和化学课分别从物质之间的关系和物质属性方向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地理课是从空间维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历史课从时间维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而语文课,作为情感型的“精神根基”,它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精神底色”.

语文的人本教学首先要强调的是语文学习是一件十分愉快的有趣味的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学习者,提供机会指导学生体会到阅读和写作本身也是一次让人愉快的经历.语文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自由空间的开拓,因此非常强调自我情感的主体投入,在情感活动中,人的价值判断、审美取向都将激活起来,这对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此外,情感在学习与记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经验与情感联系得越强时,对该经验的记忆也就越强.当我们给学习经验输入情感时,学习经验更有意义,更令学生兴奋,大脑对学习经验的记忆就会越深.遗憾的是近些年来迫于升学及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完成学业、应付考试、主体情感的投入无从谈起,本来意味无穷的语文学习,也变得枯燥无味,令人生厌.语文老师要善于捕捉、开发和加以引导.社会、学校、家庭、大自然随时都会出现一些可供学生语用的时机,比如:学校生活、教室风波、家庭碰撞、邻里关系、旅行见闻,把这些内容提升到语文教学的高度来规划,针对内容给学生提供范例、传授方法,指导写作,辅导运用,这样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每个人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用武之地,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当然,语文老师还应该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学生生活,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语用时机,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问答、影视观感、读书讨论、未来构想等等,在语用练习中引导学生把习得的知识、技能适时地放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巩固、提高,再经过选择,融入生活,化成本领.

人的认知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循序渐进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必须经过一个感知—模仿—运用—巩固—创新的过程.如果语文老师把每一课影响学生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要件分析出来,列成要点如:文句、文段、结构、细节、对话、心理、环境等等展示给学生,并以一定形式让学生经常训练,启发学生调动自己生活中的直觉经验、寻找与这些要件的共同点,再通过感知、模仿的不断强化过程,逐渐从生疏到熟练,并形成稳定的技能结构,再放手让学生带着这些技能到生活中去创造性运用,促使技能自然发展,那么随着学生生活阅历的丰富,语文技能的日臻熟练,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技能的形成也就成为可能,那种单纯地讲解技能技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