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8 21:07: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文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也随之进步,因此教育要更能体现人性化的需求,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不仅是我国所推崇的,同样是全世界都在进行的课题,甚至可以说各国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教育的竞争。然而,应试教育对我国的教育影响深刻,它的弊端仍然存在,大多数中国学生都深受其害。因此要改变当前的情况,就必须在教育中渗入人文的思想,使人文教育与基础语文教育相结合[1]。只有进行教育的改革,教育孩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人文教育;基础语文教育;探析

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的人文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人类文明的成果,在特定的环境中,以各种方式将其传授给学生,并使这些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知识。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文化得以传承,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文化知识来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被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心理意识。人文教育能够使个体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或者说人文教育体现了个体的主体性。人文教育使得被教育者能够将学习到的文化知识进行内化,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技能以及优良的心理素质。而这就更能将个体的作用发挥出来,让被教育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社会,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自觉去改变社会。而这正是个体主体性的表现。所以人文教育对于个体主体性的发挥有重要意义。

二、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作用

语文教育对于我国的学生而言可以说是排在首位的,学习语文能够让学生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提高自身修养。而如果将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那么将产生更好地教育效果。1.顺应了时代潮流。现代教育不仅要求培养出拥有深厚文化功底的学生,而更要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各国也在为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和实验中。比如日本,俄国等。我国也不例外。在上个世纪,科教兴国的目标在我国提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现阶段新的教育目标也被提了出来[2]。现阶段,要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也就是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某个阶段的发展,并且要注重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方法。2.教育需要。现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现象:(1)大部分语文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只看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或者说教师和学校认为自己传授的知识足够让学生参加考试即可,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思想。而这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2)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弊端。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自己为主体,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自己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注重自己的讲解,机械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学生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需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破坏,教学效果不明显。即使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民主,但是学生的民主仍然控制在教师手中,民不民主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回答问题的模式必须由教师来定[3]。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十分必要。

查看全文

医学人文教育探究

摘要:医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医学院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把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内容,形成医学与人文并重的办学氛围,切实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一要提高医学生对人文教育的思想认识;二要加强社会实践,对于人文素养的养成至关重要;三要科学构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四要营造浓厚的校园医学人文氛围。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校园医学人文氛围;人文教育课程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就是在这个特定的人群、特殊的专业中培养其人文精神,更好地体现医学生救死扶伤的本职。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生的要求已从最初的提供基本的诊疗服务逐渐转变为运用医学科学技术及社会科学知识防病治病,增进健康。这一要求的提高,也意味着从事医疗行业者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医学生人文教育工作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不可否认,近年来高校医学教育事业有较快发展,但更侧重技术学科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不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仅依附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学校人文课程开设不合理、校园人文环境差等诸多问题,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亟待提高。

1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1多元化价值取向冲击医学人文教育。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依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医疗服务商品化、医患关系经济化等问题,就医过程充斥着商业化运作。同时,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院对医生的绩效考评以经济效益为导向,致使医生不自觉地加大用药和检查;患者对医疗关系有错误的认识,以为交了钱就必须治好病,医患关系持续紧张,伤医事件时有发生,都会对医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严重影响。“人文精神”“德育”在社会舆论大环境中显得空洞,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医学生的思想,人性的淡漠阻碍了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严重冲击了医学人文教育。1.2人文素质教育先天不足。医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某被室友林某投毒死亡案,反映了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教育体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唯分数论成败,过早文理分科,综合素质的培养计划被题海淹没,且医学院招生主要面对理科学生,直接导致学生在考入高校后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人文素质先天不足。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分化的专门教育,这种狭隘和片面的教育造成一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缺失,出现不同程度的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沟通能力差等问题。1.3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范围和教学效果长期存在着质疑。人文科学跨度大、内容多、知识面广,如何去完成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命?人文学科不能提供具体技能,那么人文素质应如何评价?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道德观念塑造到底有多大作用?这些疑问使很多医学院校虽然认可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但并没有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

2切实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查看全文

医学人文教育研讨

1医学学科规训:医学对人文的遮蔽与驱离

1.1对人文精神的遮蔽

当一个知识门类获得大学的建制,就意味着它从边缘走向中心。学科制度化进程使得每一个学科都专注于单科的知识生产,力求将知识以规范的形式表达,使其拥有控制的权力,对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进行界定,并将不符合其规范的知识体系均排除在外,从而使得各学科之间树立壁垒。医学也不例外,通过医学学科建制,医学和其他学科之间泾渭分明,这也包含医学和人文学科不断划清边界。学科规训极大地促进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赋予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力量,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问题,其中主要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相互拒斥与分离。学科规训是知识/权力的结合,使世界按照一种井然有序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并加剧了对科学的推崇。但与此同时,科学具有唯理取向,强调精确化、规范化和体系化,关注的是范式、理论、技术和方法,在科学关照的世界中,纯粹的工具取向排挤了对生命的关爱,对人的生活关注更多的是一种冷漠的剖析和粗暴的强制。医学属于科学的范畴,科学精神是为了求真,人文精神是为了求善,医学和人文科学都属于“人学”。然而,在现代医学学科规训发展的推动下,人文和医学被界定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在学科规训的影响下,医学与人文分裂,医学人文关怀被边缘化,这导致了医学技术化和医患关系物化。医学更注重其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却抽离了医学中的价值存在,放逐了医学中的人文情怀。医学教育注重“形而下”的部分———医学知识、医学研究方法、医学手段、医学组织、医学物化的科学成果等,而其“形而上”部分———医学的科学精神、道德、伦理等构建的医学价值体系被遮蔽。

1.2对人文教育的驱离

医学教育的体制化、精细化使得人文教育边缘化,医学教育嬗变成为一种技术训练,关注的只是知识的判定与积累、知识体系的构建、技术操作的训练,漠视学子的价值取向、道德信念、意志品行、内涵修养。在学科规训取得制度化安排的新的情境下,学科规训的方式也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变成一种新的、有普适效应的权力技术。正是通过权力技术的推广运用,医学教育不断挤占、排斥人文教育,使其在医学院校中无以立足,难以实现其教育功能、显现教育成效。医学教育在课时安排、课程计划设计、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显示出对人文教育的排斥。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基础类学科为例,在医学教育中几乎不见踪迹。有的院校将思想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人文类课程仅设有思想政治类课程,过分偏重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政治服务功能。有的院校即使开设一些文学等选修课程,但因人文主题不鲜明、课程体系缺乏逻辑性、课程开设具有盲目性与随意性、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影响教学效果。医学人文交叉类学科如《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人文学》、《医学哲学》、《医患沟通》、《医事法》等,在多数院校仅是象征性开设,其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层次性、系统性,并且缺乏明确的考核目标,因此在医学教育中被视为“劣势学科”,很难引起师生重视,难以激发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此外,医学院校即使开设此类课程,也全然当作一种技术教育(书写、考试、评分),将人文教育归入方法理性、技术理性的藩篱。复旦大学医学院2011年组织的由46家高校参与的一项医学人文教育调查结果显示:88.7%的院校没有专门承担医学人文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机构,73%的受访者表示本单位没有编著或者引进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教材。医学人文教育所受冷遇可见一斑。

医学学科规训致力于医学知识与技术的生产、研究与界定,并不断通过权力技术的运用,对医学中的人文精神进行遮蔽,并在具体医学教育实践中表现为对人文教育进行挤占、排斥与驱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才培养理念。当下医学界技术至上理念盛行,医学主要被定位在技术层面,导致医学技术性和人文性的严重失衡。医学教育注重培养医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升,忽视了对医学生人格的熏陶和品行修养的塑造,疏离了医学中最为重要的温情与人道。医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性养成相分离,人文教育的发展受到限制。这种人才培养理念对医学生学习与研究倾向、职业道德的理解与定位、自我认知与价值取向等进行负面指引。第二,学科体系与课程设置。学科规训促使医学不断完善自身学科体系。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上基本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见习等,而有关人文、社会、行为科学等课程比例明显稀少,在课时安排、课程结构等方面均挤占人文课程。医学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人文教育的弱化加剧。第三,考核与评价。医学学科规训将医学教育的考核与评价制度规范化,对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见习与实习等均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而人文类科目大多被列为选修课形式,考核要求及标准也较低。第四,学术规范与学术组织。医学学科规训在研究学术的价值、主体及方法等的基础上,制定医学精细的学术规范,并推进其制度化安排,但并未较多涉及医学人文教育。此外,医学教育拥有众多的学术组织,创立许多医学学术杂志,而涉及医学人文类则相对较少,例如,国际上有《医学与哲学杂志》、《医学伦理学杂志》、《临床伦理学杂志》、《医学人文学》等为数不多的期刊,国内有《中华医史杂志》、《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医学与社会》等以及医学教育类期刊中的一些版块涉及医学人文教育,因此在学术研究、学术规范、学术制度化安排等方面明显逊于医学专业教育,这得人文教育被驱离至边缘。

查看全文

职校人文教育强化策略

1人文教育的内涵

杜时忠教授在其著作《人文教育论》中指出:“人文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是一种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的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方法。”[1]扩展到人文教育,既可以代表文、史、哲等具体的学科教育内容,也可以代表一种教育改革举措,比如通识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其核心都是人文精神,且目标都是完善人格、促进个性发展、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人文教育实质上就是旨在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1]。与人文教育这一概念相对应的是科学(职业)教育。进行科学(职业)教育,目的是传授给人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使其获得具备社会生产的能力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能力。如果我们简单把人文教育概括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完善“三观”的教育,是不断追求“善”的教育;那么,科学(职业)教育就是关于“做事”的教育,是解决“方法论”的教育,是追求“真”的教育。

2高职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时代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职业技能与人文教育二者统一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内容应“突出强调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教学方面的改革,培养工作中的创业态度和革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面向生产和劳动世界。”[2]高职的人文教育受到各国教育家的日益关注,使人们意识到高职教育不仅只是传授某种技能或生存手段,为就业服务,更是为了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的核心所在就在于它对人的人格心灵的“唤醒”。[3]因此,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才会使高职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查看全文

军校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

摘要:针对当前军队院校普遍存在的人文教育理念不够深入、课程设置不够系统、教员队伍参差不齐、学员主体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行并举、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融合、构建米字型复合素质模型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军事院校;人文教育;教学改革

人文教育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观念培养、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深刻的人文社会实践体验,培养军校学员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道德与价值判断的能力全面的国际视野、独立而健全的高尚人格,促进其提升人生境界、富有人文关怀精神,成为时代的先锋,从而更好地履行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责任和义务,完成自身的使命,服务于军队的建设事业。

1院校人文教育发展的现状

1.1人文教育理念不够深入。很多军事院校和部队都以“崇文尚武”来体现培养能文能武的全才的育人理念。而事实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武轻文”的现象,或者是过于重视军事技术的训练掌握,严重制约着院校教育的发展,因此院校教育要转变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努力寻找军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使彼此相互间更好地融合。1.2课程设置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当前大多数军事院校,受历史环境的影响,教育理念相对比较传统,多以军事,理工科目为主,人文学科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往往被都当做专业课程之外的拓展学员兴趣的辅助课程,长期不受重视,发展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它的课程设置缺乏完整性,也不够系统。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就必须调整军校的课程体系,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人文课程体系。1.3教员队伍参差不齐。军校教员要通过自身的军人气质、严谨态度、素质修养和理想追求,去言传身教,促进学员人文精神的养成,使学员具有独立健康的人格品质。在现阶段,军校教员队伍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教学观念老化,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而且老中青的搭配问题也较为突出,在这种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首先提高教员的人文素质。1.4学员主观能动意识不强。一方面军校是培养未来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的地方,必须加强学员人文教育学习的管理。另一方面作为军校学员,既是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军人,在学校接受教育和学习过程中,不单单需要掌握应有的军事技能和体能,也应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研究的精神。

2加强人文教育的对策建议

查看全文

医学人文教育思考

摘要:在我国,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等医学教育以多种学制的形式存在于高教体制中。基于多种学制医学教育的并存,其中作为医学教育价值核心的人文教育在教育者的培养目标、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自我认知和修业年限的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宏观上不同学制之间存在思想观念无变化、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等问题,因此,在学制差异视角下医学人文教育的观念思路、课程体系应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适应。

关键词:学制差异;医学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比较研究

医学人文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教育医学生正确地认识医学与人类生命健康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在医学中的价值[1]。现阶段,医学人文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中逐渐被重视,学科教育和师资队伍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仍然无法针对在校医学生设定统一的人文教育大纲和人文教育目标,其根源是我国医学教育多种学制并存的问题。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的医学教育目前现存三、五、六、七、八年等五种学制[2],其中三年制医学类教育还存在专科和中专两种学历培养层次差异[3]。医学教育学制差异的表象背后是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各地区对医学人才需求层次不同,但居民对医疗带来的健康需求以及与医疗相关的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等因素却不存在明显差异,更不会因医护人员接受教育层次差异而存在职业道德差异。

一、医学教育的学制差异与社会需求

不同层次学制的医学教育相对应的是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与此对应的是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人力资源承载的差异。人对生命健康追求的目标是相同的,但地区经济对医药卫生事业投入和居民的医药需求支付能力却存在较大差别,这种社会经济支付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区域的卫生人力资源承载。通过对区域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和承载力把握,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学制层次差异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仍然存在。医学教育本应当是精英式的教育,在招生、培养和社会定位上都应当是遵从于精英化的职业目标[4]。现实的人才需求的层次差异是不同层次医学教育并存的现实基础,与此同时,社会对不同层次医学毕业生执业能力存有差异的包容性,对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人文执业能力却不存在差异化要求。因此,即使在差异化、不同层次的医学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有着几近相似的培养目的———具有人文关怀能力的医生。相近的目的,不同的学制和教育理念,这要求我们在医学教育中应正视学制差异对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影响。因而,针对不同学制下医学生选择合适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二、教育者对学生培养目标心理定位的影响

查看全文

透析人文教育的由来

摘要:人文教育在西方和中国都有着重要的渊源和地位,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人文教育的发展有其历史原因,并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研究和发展人文教育对我们现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文教育;文科教育;和谐

从古至今,中西方的教育虽然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但是普遍的重视人文教育。早在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就具有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古希腊社会,人们将人文教育称为“Liberaleducation”,意即“文科教育”。“Liberal”一词源于词干“Libber”,意思是“自由”。文科教育也就是自由教育或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①由古希腊人所创立的传统文科教育以后为古罗马人所延续和发展,但到中世纪时的文科教育已与古希腊时的文科教育有了很大的不同,由于中世纪时的文科教育渗透着浓厚的宗教神学思想,因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借助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文思想和世俗人文学科的复兴,一种对人性的充分肯定而对神性的否定,对人的无限潜能和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对科学的赞赏、肯定和促进的人文教育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独立,并逐渐形成体系。

近代的人文教育除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人多方面和谐发展理论外,还是一个科学教育勃发的时代。近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夸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提出“百科全书式”的学,“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的人”,体现在教学内上不仅要学习语法、伦理学、论辩术、修辞学,也学习物理、数学、天文、地理、植物学、自然科学等这不仅确立了世俗人文学科在教育的地位,②也确立了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明近代教育中的科学教育,是作为人文教育内来看待而加以引进的。同时,也是人文主义教思想将教育引上了“科学”之路。

在中国“人文”一词源自于《易传》中诠释《易·贲》卦辞的一则篆辞:“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文”合在一起,指一种真善美完整结合的状态;指‘诗书礼乐之谓’,也就是人类为充实生活所创造与表现的文化产物及文物制度。”③‘‘人文”解释道,上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用现代术语来表述,则“天人合一”应为“人与自然的统一”,或者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与自然的一致”“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以人为本”应为“人文主义无神论”。’“刚健自强”则应表述为“发扬主体能动性。”“以和为贵”,则应表述为“肯定多样性的统一”。④实际上,古往今来,人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烈伦理意识,以及自强、诚信、和谐、恻隐、忠恕,以天下为己任等积极的符合现代人文精神的人文思想。

在中国自从奴隶社会产生学校教育之始起,非常重视对人的品行的培养,其中礼、乐、射、御、书、数等内容,贯穿人文教育的始终。“六经”保存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学和文献资料。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加之自然科学发展缓慢,因而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五经”(《乐》经后来失传,因而“六经“变成”五经“)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经典著作(合称“四书”)始终是官学和私学的主要教材。其他教材基本上是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而已,如朱熹的《四书集注》以及蒙学读物《三字经》《千字文》。

查看全文

人文教育策略分析

一、当前人文教育缺失的语文学习现状

1、我国的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教育结束,其一直在进行语文学习。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尽管其经过了十几年的语文学习,但其取得的学习成果仍是不甚理想的。现代学生的语言知识贫乏,见解浅薄,特别是,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并没有随着语文学习而增强。

2、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学生们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并且,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高耗能低效率”的现象,其不仅打击着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

3、现代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其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并且,学生的不良情绪,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主体意识的发展等都要着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影响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并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意义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取得的不良的学习效果,与其小学阶段人文教育的缺失有着一定的联系。当前,小学生正处于自身主体意识与求知欲望不断增强的成长阶段,其大都具有良好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且学生当前所接受的教育对于其以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文素质培养,对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的习惯养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应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查看全文

人文教育必要性探究

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

社会的发展始终遵循着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原则。中国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这样的进化过程为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一系列变革。在高等教育方面,一个显著变化就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变为可能,并且逐渐集结成为一股大趋势。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的总体规模不大,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小。高校、高中、初中在校生比例1950年为1:3:100,但在2000年已达到1:4:1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层次类型以及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8年高校招生数仅108.4万人,1999年猛增到159.7万人,增长率为47.3%,以后几年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招生数仍不断增长,中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于2003年大学入学率达到15%,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6年增长率为11.5%,招生数为530万人,高校扩招告一段落。2007年、2008年高校招生增长率分别为6.9%和5.6%,显现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到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6.9%。大学的扩招,高等教育的普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原本被排斥在知识之外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是值得肯定的。从以上列举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是不可避免、不可逆转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原因如下: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大趋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环境,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要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其次,社会各行业也都处在激烈的竞争中,都希望招揽新锐人才,加快发展步伐,成为竞争激战中的胜者,收到更丰厚的效益。从这一点来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都是巨大的。再次,越来越多的家庭过上了小康生活,经济条件提高的同时,对教育投入也更加重视,绝大多数家庭都希望子女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巨大的就业压力也使得学生们对专业技能和学历愈发重视。综合以上三个方面,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适应国家、社会和个人需求的。从我国大学的现状看,大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城市的高等学府密度很大。这不仅反映了上述对人才需求量增加的事实,也体现出大学在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来面对社会,接收学生。大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殿”,它所面向的是大多数人,它的发展也是符合大众化趋势的。另外,现代的大学教育不能再回到古典的大学教育中去。这是因为古典的大学教育是面向少数人,面向贵族子弟的教育,这已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符,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教学方法,传承其精神,但不意味着我们要退回到彼时的教育模式中去。因此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是社会发展必然会出现的结果。我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讨论首先要在承认这一现实的基础上进行。

二、大众化趋势下人文素养的流失

需要关注的是,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虽然进入高校深造学习的大学生数量在剧烈增长,但其人文素养却没有因为受到高等教育而有显著的提高,甚至还有流失和倒退的现象。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可举出的此类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有很多,如:大学生的书写问题,不仅在美观度上下滑严重,正确率也越来越低;阅读量太少,课堂上“一问三不知”现象时有发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下降;本专业书籍阅读量不足,更不用谈对非专业领域书籍的涉及程度;严重缺乏地理、历史等常识性人文知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知识量令人大跌眼镜;过分沉溺于网络和各类娱乐活动,精神世界逐渐萎靡空虚等等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缺失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经济社会商业化、市场化对基础性人文教育的冲击。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功利性意识加强,出现了只重实用、重应用的学习心态,也使得大学教育往这一方向趋近。由此导致的教育应试化,在中小学阶段尤为明显。学生为了升学考试而忙碌,所学的知识都转化为应试内容,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探究的兴趣。虽然目前各地都在推行中小学教育改革,使用新教材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应试化的大潮下这些尝试所发挥的作用收效甚微,更谈不上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小学阶段是知识的积累阶段,也是人最具好奇心和活力的阶段,但绝大部分学生在这时却并没有丰富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第二,上文提及的大学普及,受教育人口激增这一现实状况,使得大学的门槛降低,大学之间的生源竞争也更加激烈。大学为了招揽学生,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高楼绿地的美化上,对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有所忽视。并且在高考制度之下,招收学生只能看成绩而无法得知其素质修养,也是个中原因。第三,大学生失掉了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精神。虽然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不仅只发生在大学生身上,但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受教育程度高、学历高的群体,即将进入各个工作岗位,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有一定的素质修养。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疏忽了对自己思维能力的锻炼,懒于思考,从不自省,丧失了独立的精神。第四,在大学教育中,大众化教育和精英化教育的矛盾逐渐激烈。这一点将在下文作具体讨论。

三、大众化与精英化的矛盾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形态,形成于20世纪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化程度较高,现代传媒技术应用得到发展的环境下。由于大众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较容易受市场或商业化影响,又因为借助传播媒介广泛散布,并为社会群体成员普遍接受,因此大众文化所提供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具有普遍性的,并且在功能上具有较大,较广泛的整合作用。可以说大众文化的出现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相比较来看,精英文化作为一种高级文化,代表了知识的等级性,是少数人的文化,它以生产者为导向,是生产者审美价值的体现,主要以其人文艺术价值来进行衡量;而大众文化是多数人的文化,是以接受者为导向的,迎合接受者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文化,主要以其商业价值来进行衡量。这样,二者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一般认为,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精英文化往往承担着教化的使命,发挥着价值示范的功能,是“经典”和“正统”的解释者和传播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大众文化的崛起,精英文化原有的社会地位和发挥的社会作用受到了挑战,其矛盾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的对立以及审美趣味的对抗上。二者的矛盾主要缘于现代化下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文化的普及化。也就是说二者的矛盾产生于社会发展革新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但两种文化的存在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大众文化是时展的必然产物(用不用再加点,而且过渡不太自然),古典时期的精英文化是文化等级制的表现,接受精英教育的多是贵族,对于那些连基本生存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的普通百姓而言,教育、文化是奢侈品,他们基本没有机会去接触。而如今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百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精力、有能力、有机会关注文化,接受教育。加上教育的普及也为大众提供了环境,让他们有机会接触知识。另一方面,精英文化是优秀规范和标准的继续者,它所关注的是审美的永恒价值,讲求伦理的严肃性、创造性和个性风格,具有不断超越自身的内在动力。因此想要缓和这一矛盾,绝不能以消除另一文化为方法。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矛盾,在高等教育范畴里也是十分明显和激烈的。古典的高等教育模式奠定了其进行精英教育和教育精英化的传统。但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来说,商业化、市场化的冲击,高等教育的普及,受教育人口激增等原因,注定了大学不能再只是单一地延续精英化教育。大学必须同时考虑大部分学生的文化水平和需求,发展大众化的教育。但矛盾也随之从中孕育。一方面,大学的不断扩招使管理者希望吸引更多的生源,因此基础性的人文教育需要面向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为此,学校开设了各类通识必修课,也经常性地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节、文化讲座、读书交流会等等,但是这样的文化活动的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首先,一些通识课缺乏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逐渐僵化,变成大部分学生敷衍了事的对象;其次,校园的文化活动中真正能对学生有帮助、有触动的逐渐减少,有一些已沦陷成为必须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只是走形式。反观另一方面,学校又要求各学科研究更加学术化、专业化。教师的科研压力越来越大,研究生招生力度也逐渐加大。一个大学的学界声誉,可以说大部分由“精英们”的科研成果带来,但这一层次的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里只是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任务,和本科生之间的交流很少;很多老师也承受着科研的巨大压力,投入教学的精力受到压缩。而在大众化和精英化之间徘徊的大部分学生,他们对基础通识课缺乏兴趣,专业知识又不够涉足更深层次的研究领域,高不成低不就只能流于平庸。低标准的基础性教育和高标准的学术化研究之间的分裂也就愈加凸显。

查看全文

职校人文教育反思研究

一、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其反思

(一)高职教育实践中忽视了人文教育发展观

伴随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逐步形成共识。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教育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4年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中,便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长期以来“以就业为导向”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思路,凸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无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在高职教育实践中,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人”的人才培养目标长期以来处于统治地位,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走向边缘化。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对职业教育价值的片面理解,职业教育的价值包括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和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观照职业教育对象的个性需求和个人发展,强调从个体谋生向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化。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关注职业教育是否满足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有意或无意将职业教育工具价值无限放大,人文教育日渐失去应有地位,偏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所指出的“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能力观的片面理解遮蔽了人文教育的应有之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国外职业教育理念经历了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向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的深化演变过程。我国在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经验时,职业教育理念也经历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嬗变。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确立了我国现阶段高职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人才,但是其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设计层面。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不难发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被许多职业院校在教育实践中狭隘理解,未能将人文精神的养成融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片面地强调职业技能培养,忽视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素养,无疑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大短板。长期以来,由于人文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无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能力观,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应具有娴熟的实践能力、强劲的创造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之意渐行渐远。

(三)人文教育的科学化忽视了人文精神的诉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