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8 12:12: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民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民性

全面依法治国人民性探析

摘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全面依法治国从理论到实践都蕴含着意蕴深刻的人民性。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方针为认识视角,人民意志在科学立法中体现、人民监督在严格执法中发挥、人民权益在公正司法中维护、人们信仰在全民守法中树立构成了全面依法治国人民性的基本要义。科学概括全面依法治国的人民性对于提升人民法治信仰、构建法治国家形象、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人民性

全面依法治国的人民性是以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理论为根本遵循,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人民性是贯穿全面依法治国全部理论与实践的鲜明主线和核心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针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新方针为认识视角,人民意志在科学立法中体现、人民监督在严格执法中发挥、人民权益在公正司法中维护、人们信仰在全民守法中树立构成了全面依法治国人民性的基本要义。科学概括全面依法治国的人民性对于提升人民法治信仰、构建法治国家形象、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唯物史观:全面依法治国人民性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科学阐释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历史观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其中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在生产力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人民性”的经典表述,为全面依法治国的人民性奠定了理论基石,提供了理论支撑。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全局上,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上,从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上,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基本要义:全面依法治国人民性的意蕴探析

查看全文

试论“三个代表”思想的人民性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经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成功实践证明的“三个代表”思想和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作为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他们都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党现行政策的根本目的;“三个代表”思想强调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人民性。

一、执政目的的人民性

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公开说明共产党人的观点、目的和意图,明确提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也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的人民性,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能否使全国人民在政治上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物质上不断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正确政策的制定和政策执行是否为了人民的利益。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工人阶级政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一个政党能够尽可能代表人民利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个政党就会带领人民走向辉煌。我们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党80多年来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践,这是我们党50多年成功执政的根本经验。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党的十六大明确地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号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志还强调指出“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3]。只要我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切实把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我们党就有了长期执政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必须既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又善于吸取失误的教训;既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路线带领群众前进,又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既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组织引导干部和党员在实践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要按照这样的要求,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4]。

使我们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三个代表”的人民性思想,必须加强党风建设,努力提高全党同志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指出“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5]。“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6]。“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裹人民掌好权、用好权”[7]。这是执政目的人民性的最好诠释。

查看全文

高等艺术教育人民性意识研究

【摘要】如何认识艺术的本质、如何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进行艺术创作、如何寻找艺术事业的力量源泉、如何明确艺术服务的对象、如何将艺术追求与人生价值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高等艺术教育应该帮助艺术学子明确的问题。在学生的思想中,牢固树立人民是艺术学习永远的老师、是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是艺术作品公正的评判员、是艺术之路坚强的力量等理念,强化“人民性”意识,是当前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艺术教育;人民性;艺术观

任何艺术及艺术活动,都是在洞悉关系、表达关系、再现关系,同时也是在建立关系、创造关系、和谐关系,没有关系不成艺术,只不过艺术的关系是以美的发现、美的创造及审美来体现的。不论人们是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或是从国家、民族、社会、个人,还是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角度来理解艺术关系,总少不了对艺术的来源、依靠、目的之价值追问,尤其是“艺术依靠谁、为了谁”这个问题,是一切艺术关系的核心。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为工农兵、为人民大众服务”,界定了文艺的“人民性”特征。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讲话重申了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肯定了文艺工作的人民作用,强调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任务,并从多个层面厘清了艺术的基本关系,同时揭示了艺术的“人民性”。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年轻的艺术学子在大学期间不着边际地创新,有的学生以标榜个性为由,表现出浮华、轻狂,还有的学生将追名逐利作为艺术学习的目标。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艺术生对艺术的关系认识不足,缺少方向引导。高等艺术教育不仅要呵护并挖掘学生的艺术天赋,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以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艺术价值取向为支撑,在正确处理好艺术与人民的关系基础上,走好艺术之路。

一、强化“人民是永远的老师”的艺术学习观

高等艺术教育解决的是艺术生校园成长的问题,但这只是艺术人生的一个阶段,那么谁是艺术学子终生的老师?“从商周青铜器到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从明代苏绣到清代家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工艺设计历程。”[2]可以说,人民群众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实践是艺术学习最直接、最丰富、最深厚的来源。其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充分说明人民是艺术学而不尽、习之不竭的“艺山慧海”。其二,人民群众是艺术的先知先觉者。历史文化中器物的结构、造型,服饰的色彩、图案,人居环境的设计等,记载着人民群众对艺术的准确感知。其三,人民是艺术的践行者。无论是绘画还是建筑、雕塑,无论是民间剪纸,还是古镇村落以及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都体现出人民群众活跃的艺术思想、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厚的艺术情感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审美于人民,朴素而又简单。其四,人民群众是艺术的无私奉献者。庞大的古建筑、小小的窗花,雅俗皆来自于人民。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是艺术学习的必然选择。“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3]

二、强化“人民是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的艺术创作观

查看全文

德彪西音乐的思想性与人民性

[摘要]德彪西生于法国,系现代音乐发展的奠基者,创立印象主义音乐.从其著作《克罗士先生》一书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民族音乐复兴的执着。他被人们称为“法国的克洛德”,这不完全是因为他的音乐创作旋律具有民族风格,而是因为他在当时法国音乐家中第一个倡议必须恢复并发展音乐的民族传统。只有在实际为人民写作的音乐中用真正的民间曲调,才会适得其所。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派;民族传统

一、

继德国的巴赫和贝多芬之后,法国的克洛德为音乐史树立了第三块里程碑。克洛德•德彪西1862年生于法国,可以说他是整个现代音乐发展的奠基者。他冲破几个世纪以来惯用的音乐模式,创立印象主义音乐,创建音乐色彩学。由此,在瓦格纳主义盛行的时期,由于他的出现而引起了一场音乐革命。从表面上读《克罗士先生》,像初听德彪西的音乐一样,给人以复杂的印象。因为德彪西是完全属于他当时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相当不关心政治;他是那样的艺术家,由于憎恨学习死板的形式主义往往走到另一极端———思想模糊。在书中也显示出这样的特征,有些批评家把德彪西曲解为颓废派的理论家。这本书反驳了这种简单化的意见;十分明显,作者的思想和意图是深深与形式主义为敌的,作者在书中写到“作曲家的任务不在于供一小撮受过教育的音乐爱好者或专家们的娱乐,音乐不是专供音乐家或自命音乐鉴赏家们消遣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人民大众在德彪西心中的地位。

二、

德彪西在世的时候,已经被人们称为“法国的克洛德”,实际是受之无愧的。这不完全是因为他的音乐创作旋律具有民族风格,而是因为他在当时法国音乐家中第一个倡议必须恢复并发展音乐的民族传统。当时巴黎的一些知名的知识界人士都认为德国音乐是唯一的标准,德彪西挺身而出,反对在外国偶像面前屈膝。德彪西在《克罗施先生》一书中对格鲁克和瓦格纳的抨击,今天看来可能是不公平的,但是他所抨击的决不是这两位伟大作曲家的创作,而是抨击对他们的狂热崇拜。由于这种崇拜,法国本国艺术家的伟大名字被淹没了。他认为法国音乐再不应该向那些使它走入歧途的人们问路了,必须回到那被忘掉的民族传统的道路上去,必须寻找这些传统,从法国文艺复兴的老一辈大师们使之发出微笑的对位法中寻找他们的民族传统。也正是他所追求的传统使之与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然,有些崇拜德彪西的人会很得意地宣称德彪西的音乐对于“群众”来说是过于细致了。具有这种想法的本意很明显,是要表达其音乐之深刻与复杂。但不尽其然,德彪西和他的同代人罗曼•罗兰一样,并没有放弃要与人民密切联系的思想。甚至在德彪西的著作中都会看到他念念不忘的理想:不仅要创作人民理解的音乐,而且要创作专为人民而作的音乐。德彪西把作曲家的作用估计得很高。他曾经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如果只要求超乎别人之上,而没有超乎自己本身之上的良好愿望,那一向并不是什么难能可贵的事。”

查看全文

人民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论文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一科学论断是对一百六十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与民族性、时代性和人民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必然具有世界性,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和意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是否排斥其民族性?马克思主义用于指导全世界不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时,是否需要民族化?时至今日,仍有人反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提法,认为这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是民族主义的。然而,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实际相结合,使其打上民族性的烙印,使其有各自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方能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才能真正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创立马克思主义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绝对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一种生动的、应该能够被灵活运用的行动指导。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中论述共产主义运动时就反对对共产主义进行教条化解释,“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共产主义者不是把某种哲学作为前提,而是把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特别是这一历史目前在文明各国造成的实际结果作为前提。”[2]

在指导各国的具体实践活动时,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充分尊重考虑到了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特殊性。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谈到了如何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卡夫丁峡谷”问题,认为俄国的特殊国情“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3]。在这里,马克思已经意识到俄国作为唯一在全国范围内把“农业公社”保存至今的欧洲国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认为不能“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明确指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4]的看法是对他本人的误解,并对这种机械理解他的理论的做法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经典作家在理论和实践上也坚持了尊重民族性这一特点。列宁主义的提出和完善就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民族性相融合的特点。比如,列宁在论述国际主义时指出,“真正的国际主义只有一种,就是进行忘我的工作来发展本国的革命运动和革命斗争,支持(用宣传、声援和物质来支持)无一例外的所有国家的同样的斗争、同样的路线,而且只支持这种斗争、这种路线。”[5]这一论断科学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国际性)与特殊性(民族性)的统一。所以他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我们认为,对于俄国社会党人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6]这就要求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之能够与本国、本民族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苏维埃俄国建立之初,列宁主张应该直接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应用到本国经济建设之中,提出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建设新社会。然而,实践证明这种不尊重各国实际的做法不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所以列宁很快就指出:试图“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7]的现实证明他们是错的。因此,苏维埃政府很快就根据本国特点调整了经济政策并取得了成功。经过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列宁得出了鲜明的结论,即:“只要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差别和国家差别还存在(这些差别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以后,也还要保持很久很久),各国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国际策略的统一,就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消除民族差别(这在目前是荒唐的幻想),而是要求运用共产党人的基本原则(苏维埃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时,把这些原则在某些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别正确地加以运用。”[8]

查看全文

宪法的人民性研究论文

2006年10月3-5日,布鲁斯。阿克曼教授受邀主讲哈佛法学院2006年度霍姆斯讲座(OliverWendellHolmesLecture),可谓是名至实归。

霍姆斯讲座由霍姆斯大法官亲自创建,意在延请哈佛法学院以外的大师学者前来讲学。讲座并不设定日期,以有足够资格的学者演讲为条件举办。例如,本次讲座与前次相隔三年,而更前一届则相隔四年。过去声誉卓著的演讲人,包括凯尔森、汉德法官等,而近来则邀请过波斯那、德沃金、桑斯坦等知名学者。故此,该讲座人称法学家之“至圣所”(HolyofHoly,引阿克曼教授讲座中言)。阿克曼教授今次受邀,按照哈佛法学院Kagen院长的说法,是以耶鲁法学院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学者、当代最富思想洞察力的宪法教授身份(Kagen院长加了一句,也许该说哈佛教授们之外,因为他们不能登临这个讲坛)。

耶鲁伟大学者云云,出自哈佛法学院院长之口,或许不确,但耶鲁法学院院长头天亲临助阵,亦有不少耶鲁的教授、学生不辞跋涉之苦前来,至少对此是个有力的旁注;而于阿克曼在宪法上的成就,我想不会有谁提出异议。阿克曼自1969年开始在宾大任教,除1982年至1987年短暂栖身哥大外,其他时间都担任耶鲁政治和法律教授,其大作两卷本《我们人民》,早已成为当代经典。《我们人民》的书名,出自美国宪法的开篇语:“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译文引自美国驻华大使馆网站)书名选用这个在历史上振聋发聩的词语,我想是因为它对教授主张简明有力的概括:教授最引人注目的主张是在宪法上复兴人民主权。该书在当代影响巨大,Holmes前任讲座学者森斯坦曾撰文盛赞该书是“对美国宪法思想做出最重要贡献的著作”之一。

今次讲座,阿克曼教授以“生生不息之宪法”(LivingConstitution)命名。第一天的内容就不同凡响,阿克曼教授提出,当今所谓宪法内容必须重新定义。

讲座伊始,教授直接以一个故事切入主题:某日美国国务院电话突至,邀其向中东某国王子阿尔法拉比讲授美国宪法,教授欣然前往;王子听过三日讲座后,自认为已经了解了美国宪法精义,欲牛刀小试一番;教授许其解释权利法案以后之宪法修正案,结果发现王子字面解释的结果会让任何一个美国人惊愕:王子细心推敲字面含义之后,对那些承载了废奴运动、罗斯福新政、民权运动等煌煌历史的宪法条文的解释,竟归于琐细无聊之列。惊愕之余,教授反思,失却了历史背景,美国宪法可还是众人常识里的美国宪法吗?

“这个故事不是真的,只在我脑海里出现过。不过——”教授话锋一转,“我所谈的感受确是曾经真真切切有过的。”在亲身经历宪法解释的众多争议之后,教授本人的体会是,宪法决不应仅限于文本,而应扩张为包含美国重大历史转折之法令、宪法成例等内容的宪法典文(constitutionalcanon)。教授例举南北战争、民权运动对宪法条文意义的影响,论证今天法院、学者、律师对宪法的理解都并非死抠条文文本,而是都已经不自觉地吸纳了文本之外的内容。既如此,何须死守这五十二条、二十七个修正案呢?采纳文本之外宪法内容的宪法典文,将不再受限于单薄之文本,而是真正与宪法运行的现实相符。

查看全文

文学作品创作人性的坚持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人民性不管在任何时期都是文学创作的本质要求,它的表现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不同时代文学的人民性有不同的表现和要求。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文学人民性受到新的挑战,以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创作为典型代表的文学人民性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坚守着文学创作的人民性价值取向。人民性是文学创作永远的信念、理想和信仰。

论文关键词:人民性;社会转型期;何建明

一文学人民性是一个历史的动态概念。在社会转型时期,文学人民性受到新的挑战

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普希金于19世纪初在《论文学中的人民性》中首先提出文学人民性的概念。别林斯基则对文学人民性概念进行过清晰的阐释,他认为:“‘人民’总是意味着民众,一个国家最低的、最基本的阶层,‘民族’意味着全体人民,从最低直到最高,构成这个国家总体的一切阶层。而且别林斯基的人民性概念并不排斥上等、中等阶层,而是以能否忠于现实生活为评价文学人民性的准则:“我们所以离题说了以上一段话,就为驳斥这样一种毫无理由的见解,仿佛在文学方面,纯粹的俄国人民性只能从以粗糙的下层社会生活为其内容的作品中找到似的……错了,一千个错了!……诗人在描写下等、中等和上等社会时必须同样地忠于生活。”到1840年,他开始注意文学所表现的人民的意识,他提出:“文学是人民的意识……人民的文学源泉可能不是某种外在刺激或外在的推动力,而只是人民的世界观。每个人民的世界观都是它的精神的种子和要素(本质),亦即它对世界所抱的本能的、内在的看法,有如真理的直觉,生而即有,这种看法构成了人民的力量、生命和意义,——它是那含有一种或数种基本色的三棱镜,人民通过它而认出一切事物之存在的秘密。”就是说,人民性的关键是表达出人民自己的立场和世界观,具有人民性的文学作品就是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关注民生疾苦,要书写人民的悲哀与苦难,要从人民中汲取精神营养,表现人民的斗争与追求。只有这样才是具有人民性的文学创作的本质要求。

文学人民性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它的表现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不同时代文学的人民性有不同的表现和要求。随着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的涌起,在新时期文学出现繁荣局面后,文学人民性受到新的挑战。

在新的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的不同群体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在新的富裕阶层大量出现的同时,社会中也出现了许多贫困、弱势群体。在精神文化层面,人文精神普遍失落,个体关怀前置于社会关怀,物质追求更重于精神追求,一些知识分子在金钱的诱惑下丧失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文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没有对“人民”内部的巨大波动做出及时贴近的书写。主流作家群中只有少数作家仍在坚持人民性的创作原则,深入生活,为人民进行写作。文学创作远离农民、工人和广大的基层民众,逐渐走向商品化、世俗化。面对转型期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和文学现象,一些作家迷失了自己的精神方向和写作方向,文学的人民性应如何发展,如何对当前文学创作的不良倾向起到规范和指引作用并体现出自身的时代特征就显得极其重要。

查看全文

人民电影对电影艺术创作的导引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有一个跟苏联电影相类似的主题,就是创作“人民电影”以及“人民美学”。在一段时间内,这两个主题是我国与苏联电影的主要核心和关键特征。尤其是从十月革命开始,苏联电影逐渐发展为属于人民的电影。从本质上来说,不少学者普遍提出: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苏联电影,“人民电影”和“人民美学”都尤为关键,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性;中国电影;人民电影;电影艺术成分

就目前的现有研究文献资料来看,相关学者提出:从“人民电影”以及“人民美学”的层面来讲,其中凡是能够提到的人民性均受到了马列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且具有较为显著的阶级性质,这是中国电影与苏联电影的共同之处[1]。其中,人民性是“人民电影”以及“人民美学”所体现的关键特点,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和苏联电影之间的首个相同特点。

一、“人民性”在苏联的提出及我国学者对其展开的探究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来看,早在19世纪之初,维亚泽姆斯基通过对电影发展史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人民性”这一理念。“人民性”的基本内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和迁移,并且受到了苏联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别林斯基的作品当中,就将人民性和民族性进行了结合和统一。杜勃罗留波夫作品当中,对社会主义美学以及人民性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并且提出人民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民的形式”。不但如此,对于人民艺术家来说,其作品要深刻体现出人民精神,通过观察人民实际生活现状,走进人民生活,拉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这才是人民艺术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杜勃罗留波夫非常重视“人民性”当中所蕴含的人道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并且消除了对于不同等级的所有偏见。但从十月革命开始,这一时期所提出的人民性美学却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与否定。其中,左派思想表现得最为突出。对于左派思想来说,他们不愿意肯定历史文化,并且对其加以打击和破坏,不承认艺术作品当中具有明显的人民性这一观点。列宁曾经对这一错误的思想观念进行了批判,不过人民性的基本内涵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并且产生了变化。列宁根据当时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对人民性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表示,无论是哪个民族,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两个民族,而且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一方面,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思想。二者存在明显的对立性。就文化的层面而言,人民性主要体现在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当中,资产阶级文化则与之相对立。在这一时期之后,个人崇拜主义高度发展的重要趋势,再加上高度集权的影响,使不少与无产阶级相关的文化成果以及活动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同时人民性的基本内涵也融入了较为强烈的政治色彩。这导致了其所体现的阶级性特点更加突出。由于受到日丹诺夫主义的影响,人们更是将人民性与党性完全等同。直到解冻思潮之后,人民性当中所蕴含的美学精神才逐渐得以回归。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少学者对人民性的相关理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起源时间是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以左翼文化运动为重要节点。此外,运动也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苏联学者在人民性内涵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当中,同志所提出的理念对我国文艺事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针对文艺问题进行描述的过程当中,也能够看出苏联相关理论的影子。在此次谈话中他提出:文艺是政治需要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式,主要是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服务的。他的这一思想和列宁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基本相同的。在这一基础上,等国家领导人在文艺当中所体现的人民性认识上,存在较为明显的阶级性、政治性特点。举例来说,抨击《武训传》的过程当中,曾有人坚定地认为:文艺人民性的本质就是党性[2]。尤其是在反右主义运动之后。这一理念更是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在我国政策方针与指导思想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当中,艺术界对于人民性的认识逐渐走向正轨,摒弃了以往将人民性与党性相互等同的错误理念,而是将二者放置于同等地位上,同时也更为关注人民性当中所原本具有的美学精神。学者周扬曾经在其相关文献中表示,从范围上来看人民性比党性所蕴含的范围更广一些。根据后期的发展实践来看,党性和人民性二者是不能够等同的,并且对他的这一思想进行了验证。通过以上的相关论述来看,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人民性的基本内涵得到了我国与苏联的统一认可。而且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也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与当时的客观条件以及实践情况具有密切的联系。

二、“人民美学”在“人民电影”中的应用与相互辩证关系

查看全文

总统计师党课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围绕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大家作辅导报告,也是一次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讲的是党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的人民性。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我们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目的,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党的报告,200多次提到“人民”,3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4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并且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必须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做好x各项工作。如何理解“以人民为中心”?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和命脉所在,自然也是一个政党的根基所在。从到邓小平、、、,都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人民立场,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民。在党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得到了人民的坚决拥护和支持。实际上,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归根结底,都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奋斗史和创造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只有牢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汇集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胜利。所以,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按照的要求,不做“以官压人”的事情,真正克制“官本位”思想,不搞“以官为本”“官贵民贱”,树立正确的民生权力观,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

(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目标。人无目标不立,国无目标不兴。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为我们党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坚持人民共享,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让人民共享革命成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人民共享建设和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一心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不顾病魔缠身,与群众一起战风沙、斗洪涝、治穷根;大雪封门夜,他访贫问苦,一句“我是您的儿子”,让多少老百姓热泪盈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通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大力提升发展质量,不断消除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城乡差距,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最大的根本就是我们不仅在理论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且在实践上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始终坚持着眼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一切实践活动,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战胜一切强大的敌人,克服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和优势。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述了长征途中“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看到老人家中没有御寒的棉被,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个故事生动彰显了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的初心。进入新时代,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重大判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始终坚持人民根本利益这一价值追求,才能精准把握社会矛盾的变化和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改革的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众,从根本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查看全文

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主题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参加演讲,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司法话题。我演讲的主题是: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我们党的宗旨和人民法院的性质决定了人民法院必须司法为民。多年来,法院一直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始终把履行职能、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作为工作的重要方面,制订了各种便民、利民措施和服务大局的举措,并落实到工作当中。人民法院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才能提升司法为民的能力和效率,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的大局服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民有要求,法院就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回应。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就是我们义无反顾的选择和使命!于是,就有了司法为民的要求,从最高法院的提出,到省法院的落实,无不体现人民法院的人民意识;从人民群众的热切反应,到两会代表的高度评价,无不彰显人民司法的人民本质。

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司法的人民性,既是我国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又是开创人民司法新局面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当前,人民对司法审判的新要求、新期待与日俱增,只有坚持司法的人民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最为深入地在司法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最高层次地迎接司法审判事业的源源生机与活力。

几年来,我院以“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指针,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问题着眼,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从解决社会关注的司法活动中的焦点、热点问题着力,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便民诉讼与司法服务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