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8 11:58: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民陪审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牧区法院人民陪审员职能夯实探究
摘要: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以及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实质化过程中,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职能扮演着司法民主化的重要角色。能否发挥好人民陪审员职能涉及到个案是否平衡、公正、合法以及司法公信力问题。司法民主化趋势不断上升的当前,人民陪审员职能抬向更高的层面上,发挥其职能,才能实现人民陪审员制度设立的目的。本文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某牧区H县法院为考察对象,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一步夯实牧区人民陪审员职能,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
关键词:法治;人民陪审员职能;牧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2015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在全国十个省市,每个区域选取五所法院,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试点工作。2018年4月27日通过了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2019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设立了新的里程碑。这一系列的探索和进步意味着法治时代的司法民主更需要公众的参与来实现。但实践中,扔能够发现人民陪审员职能的发挥不足问题以及公众所期望的人民陪审制度的价值处于表面的现象。笔者认为,牧区的公众参与度以及人民满意度是衡量我国司法民主化的一项重要标志。司法是否民主要保障司法民主化,关键在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探索,从而开拓出更高层面上的人民陪审员参审职能模式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司法民主化道路。
一、H县人民法院近三年人民陪审员参案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实施后,H县人民法院现有人民陪审员22人,人民陪审员中男性17人,女性5人。2017年人民陪审员参审24件,其中民事20件、刑事4件;2018年人民陪审员参审20件,其中民事34件、刑事5件;2019年人民陪审员参审11件,民事8件、刑事3件。近三年的人民陪审员参审情况来看,随着案件的增多,人陪审员参审数并没有随之上升。民事案件的参审率显得较高,刑事案件则相反。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陪审员参审被边缘化了,相反《人民陪审员法》第八条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名额数不低于本院法官数的三倍,因此,H县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名额上升为22名,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民陪审员名额的不断扩大化,能够体现我国司法民主的进步。通过研究,男性人民陪审员中,4~5名陪审员经常性地参审,其余男性人民陪审员参审率相对较低或者为零。另外,从性别的角度和参审情况分析,2019年之前女性人民陪审员只占人民陪审员总数的12.5%,而且参审率很低或者为零。《人民陪审员法》实施以后女性的比例上升为22.7%,覆盖面上具有良好趋势,但无论从参审数量还是人数比例都远远不可比拟于男性人民陪审员。同时,上诉率以及发回重审率、当事人信服率,并没有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而有了得以解决。透过陪审员的参审率以及其职能的发挥作用,能得出的是,无论从庭审实质化的角度或者司法公信力的角度,公众参审数量的扩大,没有带来案件审理质量的提高,也没有带来这一制度本身的社会公信力提升,与立法精神有一定的差距。
二、司法实践中妨碍人民陪审员职能之因素
人民陪审员年度个人任职演说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常委会委员
大家好!
按照会议要求,我向大家作供职报告。
我叫,出生,汉族,本科文化,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县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年7月毕业于师范专科学校,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8月参加工作。
今天县人民法院提请任命我为人民陪审员,我感到非常荣幸。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但我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有人大各位主任、委员的大力支持,我能担当此任。并在工作中自觉服从县人民法院的工作安排,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努力发挥一名人民陪审员的作用,正确行使一名人民陪审员的权利,秉公执法,不负人民期望,不辱使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在工作中努力做到: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人民陪审员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我深知做好这项工作,光有信心和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就要求我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时刻牢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要努力加强业务学习,重点学习法律方面的业务知识,做到读懂、吃透、牢记,在以后人民陪审员这一新岗位上得以熟练运用。加强对法院工作的性质、办案程序的了解,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人民陪审员制度研究论文
【论文提要】《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已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单行法律,既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新起点。《决定》的颁行,对于完善和改革我国审判制度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院已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一批人民陪审员,该批人民陪审员经区人大人命,并经培训即将参与审判。本文拟从当前人民陪审员制度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缺陷与不足、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几条措施、人民陪审员制度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谈谈肤浅看法,以期同仁指正。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立法问题缺陷与不足完善措施解决问题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与职业法官或职业审判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民主的要求,是我国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司法民主化、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监督法院审判工作,确保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也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法律的重要形式。
当前人民陪审员制度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人民陪审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1951年的《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1954年的《宪法》和《法院组织法》,1975年和1978年的《宪法》都对陪审员制度作了明文规定;1979年通过、1983年修正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和1979年通过、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重申了过去宪法和法律关于人民陪审制度的有关规定;1982年试行、1991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和1989年通过的《行政诉讼法》也都对人民陪审制度作了规定。另外,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等有关部委以及一些地方人大,专门就贯彻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规。但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关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规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在现行宪法中未作规定。作为一国根本大法的宪法,其内容应当是规定国家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而作为司法民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无论是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还是作为国家司法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其地位和重要作用而言,都应当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前三部宪法都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了规定,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语言表述有所不同。现行的1982年宪法却未规定人民陪审制度,迄今为止对宪法进行了3次修正,也均未提及人民陪审制度。在当今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治国方略、以民主政治建设为基本纲领的形势下,这种情况不能不说是一种立法上的缺陷。
人民陪审员制度研究论文
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规定的不集中、不统一散存诸法的状况。立法的目的在于使这一体现司法公正与民主的制度在中国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决定》虽然只有20个条文,但针对人民陪审员的任职条件、产生程序、参与审判案件的范围以及陪审员的权利和物质保障方面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较之过去在《人民法院组织法》及三大诉讼法中的规定有明显长足的发展,赋予了这项制度以新的生命力。这项制度的实施意味着从不同行业中将会产生数万名的人民陪审员持红色的证书,走进一审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庭,作为合议庭的一名成员,对当事人之间、被告人的罪与罚以及当事人与政府之间的纠纷进行司法裁判,监督法官执法的公正性。
几度浮沉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决定》出台后又一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中国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舶来品,希图在借鉴国外相关陪审制度的同时,能够巧妙的平衡。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式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一度沦为摆设,使这个散发着浓厚公正与民主气息的司法制度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郑成良教授在给我们作的一次报告中曾说:“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有百害而无一利。”笔者认为他的这种说法虽然过于消极,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部分学者的观点看法,同时也说明了人民陪审员制度中国的实施中的确存在着种种弊端。朱力宇教授也举了一个实例来描述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他说在实践中,一些法院的清洁工同时也担任本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当然不是鄙视清洁工没有资格去当人民陪审员,令人遗憾的是在合议庭上,这些“陪审员”除了给法官倒茶送水外,一言不发,真正做了一次名副其实的“陪审”。
在过去散存的规定当中,对于担任人民陪审员的资格条件,仅有《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8条规定了“年满23周岁的中国公民”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这两个简单条件,无疑为人民陪审员的选任留下了太大的空间。新出台的《决定》针对这一现状在第四条中明确提出了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的五个必备条件,这就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年满23周岁;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体健康以及一般应当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等。俗话说:“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人民陪审员除了不得担任审判长之外,与法官具有同等的权利,因此在陪审员的选任上,法院应该严格按照《决定》的要求,而不能仅仅是为了凑数,敷衍了之,否则不仅会使司法的权威与形象遭到严重破坏,也会使人民陪审员制度最终走上南辕北辙的道路,使该制度“名存实亡”的趋势更加恶化。除此之外在实践中陪审员与法官还难以形成制约关系,虽然陪审员有着与职业法官平等的表决权,但是普通公民往往信服于职业法官的专业知识,从而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权威服从心理,在表决时总是服从职业法官的意志,这样,陪审员的作用无从发挥,产生了陪而不审的现象,陪审员在法庭没有了独立的表决权,也就不能与法官形成制约关系。从而导致陪审制度流于形式,成为摆设,名存实亡。这些诸多问题曾引起了废除论与完善论之争。
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在困境中摸索,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困窘与陪审团审判在美国人心中的尊贵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我们不能因为该制度没有操作好就因噎废食,止步不前。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是以一定的价值定位为基础,做出自己的选择。一项制度是否需要完善,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能否得到完善,是关系到这项制度是否有完善的条件和环境的问题。从人民陪审员制度本身来讲,它是一个弘扬司法民主的制度,是一个促进司法公正的制度,是一个保证司法廉洁、抑制司法腐败的制度。但即使是一项完美的制度,也是通过人来实施的。正如一辆价值很高的名贵轿车,让驾驶技术熟练的人和没有驾车技术的人同时操作,得到的效果价值是不同的。过去我们实施的不好,现在就应该究根寻源,汲取教训,而不能丧失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信心。
从西方国家的历史来看,陪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源自对司法民主的追求以及对专制和司法擅断的反抗,陪审制度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是对司法民主的反映和体现。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司法制度,旨在保障人民民主参与司法活动的权利。追求民主与公正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坚持人民陪审员制度、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这绝不是一种制度“作秀”。曾听过一篇报道,某法院审理一起刑事案件,休庭后2个小时就宣读了长达几万字的刑事判决书。在判决结束后,审判长被几个外国记者团团围住,要他介绍中国判决如此效率的经验。如此尴尬的背后反映出多少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司法腐败一词进入政治家的话语系统开始,司法正日渐遭遇信任危机,本应该是最崇高与神圣的职业却成为社会转型期遭诟病颇多的领域,如何缔造一个能够最终妥善解决社会争端、实现社会正义的廉洁的司法系统便成为沟通社会各界的共同话题,人民陪审员制度正是缓解民众对司法不公的不满,发动群众监督法官的现实选择。民主化要求遏制司法专横和司法权力滥用,更要求坚持人民陪审员制度。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进论文
【摘要】:文章主要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概念以及制度价值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指出了这一重要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联系国外有关的陪审团制度,提出了有益的借鉴。希望能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下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司法制度建设。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司法公正;陪审团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与职业法官或职业审判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民主的要求,是我国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司法民主化、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监督法院审判工作,确保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也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法律的重要形式。
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我国司法制度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对这项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有关工作人员也对这项制度的价值进行了高度评价,例如我国最法院院长肖扬就曾说过:"一次陪审经历,胜过十次法治宣传"他认为,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消除司法腐败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还有很多中央领导在各种场合强调了人民陪审员的重要性。
一、人民陪审员的制度价值
1.与法官同台断案,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
人民陪审员制度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主要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概念以及制度价值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指出了这一重要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联系国外有关的陪审团制度,提出了有益的借鉴。希望能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下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司法制度建设。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司法公正;陪审团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与职业法官或职业审判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民主的要求,是我国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司法民主化、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监督法院审判工作,确保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也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法律的重要形式。
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我国司法制度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对这项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有关工作人员也对这项制度的价值进行了高度评价,例如我国最法院院长肖扬就曾说过:"一次陪审经历,胜过十次法治宣传"他认为,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消除司法腐败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还有很多中央领导在各种场合强调了人民陪审员的重要性。
一、人民陪审员的制度价值
1.与法官同台断案,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
人民陪审员制度探讨论文
一、我国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陪审制度是指由非职业法官和普通公民参与审判的诉讼制度,包括为非职业法官和普通公民参与审判而专门设计的审判程序和由此而产生的特殊的审判组织构架。近20年来,陪审在中国审判制度实践中的作用已经淡化到可有可无的地步,随着对西方现代民事诉讼理论的逐步了解,在学术界,则出现了有关陪审制度的存废之争和有关改进对策的讨论。下面就我国陪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一)担任陪审员的条件
1.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年满23周岁。23岁这个年纪,应该是大学刚毕业的年龄,其思想的成熟程度,社会阅历,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恐怕难以承担裁判之重任。法院的审判活动不仅仅是法律的适用这么简单,同时牵扯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指引评价人们的行为,是一个社会基本的行为规范。然而如果操作不当,不仅起不到息诉的目的,反而会激化矛盾,乃至造成公众对法律的不信任,产生许多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在西方以英美法系为代表,法官的年龄一般都在50岁以上,这样做就是因为只有到了这个年纪才会思想成熟,阅历丰富,处理案件才能稳妥。所以规定年满23周岁这个年纪明显太低,还不足以胜任审判案件的重任。
2.人民陪审员被要求具备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本人认为,仅仅对学历的要求仍难以满足陪审员的现实需要。
(二)陪审功能和主审功能的矛盾
人民陪审员制度完善论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8月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决定》对人民陪审员的职责、产生条件和程序、参与陪审的案件范围、履行职责的经费保障等均作了规定,这对促进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规范化,增强司法民主,实现司法公正,推动人民群众有效监督法院审判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确保《决定》的正确实施,本文特就其中几个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谈点看法。
第一,关于人民陪审员的学历要求。《决定》第四条规定: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有观点认为此一规定可能导致人民陪审员“精英化”的趋向,不能体现人民陪审员的代表性,违背了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初衷。我们认为,从人民陪审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来看,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较高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陪审职责,充分发挥其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中应有的作用,因此,这一规定对于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以及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来说是合适的。当然,《决定》也考虑到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而只规定“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这也就是说,在那些落后地区或者对于那些享有较高威望的公民在学历要求上可以适当地放宽。不过,究竟对于哪些地区、哪些人员可以“适当地放宽”,还不明确。对此,可考虑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暂时放宽这一学历要求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另外,对于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出的不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拟担任人民陪审员的公民的选任,县级以上(含县一级)的人大常委会在审查时可增设公开听证程序,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其本人的答辩,以确保能胜任人民陪审员的工作。
第二,人大代表能否担任人民陪审员?《决定》规定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而对于普通的人大代表能否担任人民陪审员却未加禁止,因此可以将其理解为人大代表可以担任人民陪审员。但是人大代表担任人民陪审员将在实践中带来一些问题。从权力的分配看,人民陪审员与法官享有同等的权利,行使的是司法审判权,人大代表则享有立法权以及对司法机关审判工作的监督权。人大代表担任人民陪审员将使其兼具双重身份,与权力制约的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同时,《决定》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名额、任命和免除都必须提请人大常委会来确定,而人大常委会又是由同级的人民代表选举产生的,并要受其监督,这就可能在具体的操作中导致对于人民陪审员的任命、考核和处分难以客观、公正。基于此,建议在遴选人民陪审员时,尽可能少地包括一些人大代表,而更多地吸收一些普通公民参加。
第三,关于人民陪审员的回避。《决定》第十二条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回避,参照有关法官回避的法律规定执行。”其中“有关法官回避的法律规定”主要是指《法官法》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以及行政诉讼法中关于法官回避的规定。三大诉讼法均规定法官在一定情形下应对审判活动进行回避,人民陪审员理应遵照执行这一规定。此外,《法官法》第六章还专门规定了“任职回避”,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同一法院或审判庭的院长、庭长、审判员之间不得具有夫妻或近亲属等关系。其二,法官从法院离任后二年内不能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人或者辩护人;法官或其配偶、子女不得担任其原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人或者辩护人。照此思路,我们主张,对人民陪审员也应适用以下任职回避:法院院长、庭长以及审判员的配偶或近亲属不得担任其任职法院的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的配偶、子女在其任职期间不得担任其所参与审理案件的诉讼人或辩护人。
第四,关于人民陪审员的确定形式。《决定》第十四条规定对于应当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法院采取在人民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这种方式虽然有助于防止法院将陪审任务固定地交给少数积极性较高的人民陪审员、避免“编外法官”的现象,但也可能导致另一种后果,那就是随机抽取出来的人民陪审员有时因为不具备特定案件所需要的知识而不能有效地行使其职责。因此,有必要对该确定方式进行完善,如在选任人民陪审员时将一定名额分配给妇联、残联、工会和共青团等单位,同时也适当考虑那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如从事金融、计算机、医疗等领域工作的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分类,然后存入电脑。在此基础上,通过随机抽取而确定的人民陪审员可能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五,对于人民陪审员的监督。《决定》规定人民陪审员的任期为五年,且未禁止连选连任;同时还规定,人民陪审员除了不得担任审判长外,在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上享有与法官同等的权利。这说明,人民陪审员同样需要接受有效的监督,否则也难免其手中的权力被滥用。目前,《决定》对于违反职责的人民陪审员仅规定了免除职务或者追究刑事责任两种处罚形式,这显然是不够的,应当更进一步细化惩戒机制,并建立健全各种预防措施。
探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不足
未有专门的法律规定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推行,我国各领域的专项立法逐渐完善和丰富起来。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运行了几十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成功范例,理应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无一部专门的陪审制度法律。陪审制度只是散见于《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中。而四部法律对于陪审制度的规定和表述又是不统一的,甚至出现矛盾对立。法律上的漏洞使陪审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陪而不审、甚至不陪审的现象时有发生,法律效力大打折扣。要想这种混乱局面,保障人民陪审制度的真正实施,只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弥补现有法律的不足,细化人民陪审制度的运作,真正做到依法治国。
现有规定的不完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下称《决定》),这一立法对人民陪审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主要依据。但是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决定》尚有不足之处:对陪审员参审案件的界定模糊。《决定》第二条认为在一审案件中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应有陪审员参加,显然“社会影响较大”必然要由人为因素来把握和界定,缺乏可操作性,这就往往导致法官裁量权利过大;合议庭中人民陪审员的数量规定模糊。《决定》认为,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时,人民陪审员的比例应当不少于三分之一。这就会出现若干人组成合议庭时,陪审员的人数可多可少情况的发生。合议审判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陪审员人数的多少往往会导致审判结果的不同;人民陪审员与法官享有同等权力。《决定》第一条规定人民陪审员依照本决定产生,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不得担任审判长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但是在实际的案件审理过程中,人民陪审员主要是审阅材料,参加案件的审理和讨论等等,法官则主导着案件的进程。正是立法上的缺陷才造成现实中,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举步维艰。要想人民陪审员制度更具生命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只有完善加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这样,人民陪审员制度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为社会服务。
本文作者:郑冬冬工作单位: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对象
我国陪审制度改革之后,不仅原有的一些问题没有完全厘清,相反还陷入了新的矛盾之中。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权力、任务、价值、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误区,阻碍了陪审制度目标的实现。我们应当正视陪审制度功用与现状之间的巨大裂缝,重新评价与反思陪审制度改革的成败。对于陪审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其改革方式必须与司法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否则,我国的陪审制度就仍然只具形式意义。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无疑是近年来法学界和司法实务部门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看似平常的一项制度设置,却可以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引起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法学学者以致舆论界各方面意见的分歧,且时至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推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今日尘埃也难以落定,这本身就意味着这个问题具有重新讨论的意义。
早在*年以前,我国陪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了。当时学界对陪审制度的主张就是存废两端。自*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步审议《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后,历经一波三折,四度寒暑,终于在*年8月28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最高人民法院为此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专门安排了人民陪审员选任和培训的时间表,确保人民陪审员能在*年5月1日《决定》生效时统一上岗。*年5月8日,全国近3000所地方法院有27000名取得资格证书的人民陪审员走上岗位。至此,人民陪审员制度正式走到了舞台的聚光灯下。
然而,对于中国陪审制度的讨论,并没有因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纸《决定》而结束,相反,它开启了新一轮讨论的序幕。而这一次讨论,由于实践运作的同步进行,反而更具有实质性,也更有针对性。到底中国式陪审制度是浴火重生的“凤凰”,还是新瓶装的“老酒”?或许,让其回归到程序法的视野,将其放在理性的平台上审视,我们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一、人民陪审员:平民性还是非平民性?
虽然通说认为陪审员来自平民,但这也并非不言而喻的原则。因为在陪审制度发展的早期,一些国家(如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法国、英国)曾经实行过税收选举制,即根据缴纳税收的多少来确定是否具有担任陪审员的资格;也曾实行过所谓的精英陪审制,即担任陪审员有严格的学历、学科及收入限制。但按现行的立法规定,不管是法国、德国,还是英国、美国,陪审员的资格大抵与选民资格相同。以美国为例,不管是大陪审团审判还是小陪审团审判,陪审员都来自平民,他们通常是按照车牌号码或者社会保险证号码随机抽取产生的。除非心智不健全或有重罪前科,无论名门望族还是贩夫走卒,都有可能成为陪审员的候选人。就中国而言,如果单从陪审员命名上看,我国的“人民陪审员”毫无疑问应该是平民性的;但无论从人民陪审员的选任资格、选任方式上看,还是从人民陪审员的培训、任期、工作方式等方面来看,我们都可以说我国的人民陪审员是精英性与专业性的。其理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