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内部矛盾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8 11:54: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民内部矛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巨大转型,反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人民内部矛盾较为突出。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当前比较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新矛盾日渐显现出来。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在改制、转制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和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某些企业把所有的债务都挂在老企业身上,然后把优良的企业剥离走了,美其名曰“资产重组”,其实质就是逃债,也可以说是分配不公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

二是在“三农”问题上处理不当所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征地中存在政策不透明、补偿标准偏低且层层截留克扣,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一些乡村基层干部执行政策失误、作风粗暴、违法违纪、财务管理混乱、侵犯农民利益,也引起一些群众不满。

三是城市建设和拆迁工作中,既不按国家有关规定补偿安置,对拆迁户补偿标准过低,工作方法又简单粗暴,强行拆迁所引发的矛盾和问题。

查看全文

人民内部矛盾思考

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情况新特点

近些年来,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以下五种值得注意的新情况:一是矛盾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在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在每一个社会阶层和每一种经济成分内部,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二是矛盾触及的层次加深。如经济上的矛盾触及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层次,思想上的矛盾深入到价值观、人生观,乃至民主观、人权观的方方面面。三是矛盾牵涉的对象更具群体性。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具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社会成员对利益问题更容易产生共鸣,群体性特点日益明显。四是矛盾呈现的状态更加复杂。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矛盾往往围绕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五是矛盾显现的方式更加尖锐。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情况下,各种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有些一时难以调和,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化。此外,党内腐败现象滋长、国际国内敌对势力插手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加剧人民内部矛盾。

上述情况,使当前的人民内部矛盾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利益矛盾凸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尚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得利益上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干群矛盾比较突出。其中包括:在改革过程中作为社会管理者的领导机关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一些领导干部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甚至腐化堕落,更是严重破坏了干群关系。三是民族和宗教的矛盾有所滋长。特别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纵容和支持民族分裂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加剧了人民内部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的危险。

与此同时,思想文化领域的矛盾错综复杂,主要表现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革新与守旧、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等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间的矛盾;科学上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之间,艺术上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之间的争论和矛盾。

二、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

查看全文

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新论

五十年前,同志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五十年后,面对新的形势,为了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有必要作一篇新的文章。为了表明是继承了的思路的,我们仍然分为十二个小题目。

一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新认识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将近30年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也表现出新的特点。人民内部的矛盾,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虽然有非对抗性的一面,但是对抗性的一面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矛盾,工农大众与新生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有时候会激化起来,甚至反映到共产党内部来。

发生新变化的原因,究其根本在于,随着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发展壮大,人们的利益开始分化,人民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已经不再是利益共同体,人民内部的矛盾往往不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了。所以在我国当前的具体条件下,工农大众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也会转变为对抗性矛盾,甚至被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和平演变我们的人民政权。苏联的教训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我们八九年的风波也值得好好总结。

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方法,目前应该重视经济方法。由经济利益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运用经济的方法并辅以其他方法去解决。如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不公、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不及时足额发放退休工人退休金等,这些问题单凭说服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去解决,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最终还是要靠一定的经济手段去解决问题。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有时候是非常激烈的。当前经济学、法学等领域的争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些知识分子,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充当敌对阶级的代言人,我们应该发挥专政的职能,限制他们发表言论的自由权利。

查看全文

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分析论文

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当时国内外矛盾错综复杂。国外,斯大林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进行批判,同年6月至10月相继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两起事件都是人民群众闹事);国内,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6年下半年起一些地区接连出现了闹事的情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指出:(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解决它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3)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两类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敌我矛盾采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解决。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存亡,这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明确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目的、基本方针和一系列具体方法。

二、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目标。中国现在社会矛盾复杂尖锐,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及其方法论功能,对于今天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仍能继续发挥作用。对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的判断,告诉了人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妥善解决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可能性;他对人民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剖析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目的和必要性的论述,揭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对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方式方法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探索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办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总之,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和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一)正视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认为,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当前部分领导干部仍然不敢正视客观存在着的人民内部矛盾,对之视而不见或是消极回避,导致原本并不严重的矛盾因得不到及时处理而成为具有冲突性质的问题,影响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求得和谐、求得前进,使矛盾始终处于良性状态之中,事物就是在不断地解决矛盾中发展的。其实,我们没有理由回避、惧怕矛盾,而应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不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查看全文

加强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

人民内部矛盾

做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多方合作、科学灵活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应急管理体系,及时疏导、缓解、防范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纠纷。为此,应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抓根本,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修改、废除损害群众利益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握好改革发展措施的出台时机,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把握好各项改革发展措施的推行力度,分清轻重缓急,做到有序推进;把握好社会各阶层的承受能力,注意兼顾不同群众的利益要求;把握好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调整的关系。在做决策、上项目和搞建设时,要进行稳定风险评估,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通过信访等多种维权渠道,运用法律等多种手段解决问题。

二、抓合力,健全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协调联动的矛盾纠纷管理体系

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利用政府掌握的行政资源、管理技能和服务网络实现应急管理的统一、高效,强化服务协调职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跨地区、跨行业的矛盾纠纷和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另一方面,要发挥群众、社会团体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各种民间社团组织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维权行为起着积极的规范作用,因此,要以多种形式吸收和引导社团组织参与社会应急管理系统,努力使调解工作延伸到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和环节,通过建立调处自治组织,明确职责,强化其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救助的能力,真正形成“大调处”格局。三、抓基础,全面提高基层和群众的应对能力

查看全文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到邓小平

【关键词】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邓小平

handlecorrectly/thecontradictionsamongthepeople/MaoZedong/DengXiaoping

【正文】

中图分类号:B0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91(1999)05—0003—05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正确处理与调节广大人民群众于根本利益相一致基础之上的诸多矛盾和冲突,便逐步上升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己任的历史巨人和邓小平,先后对这一历史性的重大课题进行了不懈开拓和艰辛探索。其所积累的丰厚富赡的积极成果,业已熔铸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之重要内容。

查看全文

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及其正确处理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巨大转型,反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人民内部矛盾较为突出。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当前比较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新矛盾日渐显现出来。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在改制、转制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和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某些企业把所有的债务都挂在老企业身上,然后把优良的企业剥离走了,美其名曰“资产重组”,其实质就是逃债,也可以说是分配不公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

二是在“三农”问题上处理不当所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征地中存在政策不透明、补偿标准偏低且层层截留克扣,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一些乡村基层干部执行政策失误、作风粗暴、违法违纪、财务管理混乱、侵犯农民利益,也引起一些群众不满。

三是城市建设和拆迁工作中,既不按国家有关规定补偿安置,对拆迁户补偿标准过低,工作方法又简单粗暴,强行拆迁所引发的矛盾和问题。

查看全文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

——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

今年2月27日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讲话五十周年。是日,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邀请北京部分专家学者召开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座谈会。现摘录部分专家的发言。

王伟光(中央党校副校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搞清楚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命题是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出来的。因为有矛盾才要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正视矛盾、解决矛盾,不是否定矛盾、回避矛盾。特别要注意解决以下几大矛盾:要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与相对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要形成枣核形的社会成员构成结构,正确认识和有效协调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要肯定多元文化存在的必然性。

韩树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正处》一书,不仅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这部著作里,比较系统又初步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等理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当今中国社会所出现的各种矛盾,按照《正处》所提出的理论,处理好各类矛盾。

杨春贵(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今天的人民内部矛盾,同五十年前的人民内部矛盾相比,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年的许多具体政策在今天不能简单移用。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有新思路和新办法。但是,当年所提出的许多基本方针在今天还是适用的。这些基本方针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是处理人民内部是非矛盾的基本方针;“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是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指导我国艺术和科学发展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同各派关系的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

石仲泉(中共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正处》从2月27日的讲话稿到6月19日的发表稿,在这百余天的时间里进行了多次修改,并加进某些今天读来不够和谐的东西。但是,应该肯定修改稿比讲话稿,理论形态更完备,观点阐述更充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在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然,还必须看到,讲话后,当时中国社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迫使在修改稿中研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打上历史的烙印。《正处》把那个时期的社会变动准确记录下来,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使之成为一个很珍贵的历史文献。

查看全文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发展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时俱进;创新

[论文摘要]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创新,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对建国初期的人民内部矛盾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形成了科学、完整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指导。邓小平根据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表现,对的理论给予了极大的创新与发展,使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方法更具现实性、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根本指导。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深人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增强人民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内容丰富,集中体现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这篇文章在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

1.科学界定人民内部矛盾。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人民内部矛盾取代敌我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新的时代特点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从过去长期形成的对敌斗争的范式中解放出来,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此,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和“敌人”作了严格界定,指出:“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r};c}}}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除了这些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外,人民群众同人民政府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我们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众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的一个矛盾。

2,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根据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一是根本方法。认为,群众路线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性原则和根本方法。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尤其是人民内部矛盾错综复杂,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必须走群众路线,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依靠群众做好工作。他指出:“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川(P559-460)即使在‘4反右”斗争全面展开的时候,也没有忘记提醒人们:“什么叫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11(P4545二是民主的方法。强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我们历来就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n(1](P371)他认为,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地表现为思想认识上的是与非的矛盾,“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i}l(})。后来,又进一步把民主的方法概括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川(P36v)三是具体方法。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系统,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在民主方法的指导下,制定出具体的方法。提出,在共产党与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处理党群关系、克服某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上,实行整风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在经济问题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对民族资产阶级,则采取团结、批评、教育的政策。

查看全文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伦理学

【正文】

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进化轨迹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遥相呼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经济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成为现代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经济伦理研究正是发端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解放的运动之中。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伦理研究进入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学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围绕利益关系的协调这一轴心,思想意识领域的观念冲突也呈多元化趋势。市场经济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主导性伦理道德体系的发育与成熟。经济伦理学不同于一般伦理学,它着重研究经济活动领域中的道德伦理现象,然而,任何一门新兴学科,都离不开坚实深厚的哲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作为一般辩证法原理在社会主义社会具体应用和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无疑也是指导我们当前进行经济伦理研究的根本方法。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本文试图就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同当代中国经济伦理学建设的关系作一粗略的探讨。

一、当代中国经济伦理学直接的方法论基础——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研究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经济伦理学的关系,不能回避创立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所蕴含的经济伦理的意义。如何看待对人民内部矛盾的贡献及其对经济伦理学的指导意义,这是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研究中尚未深入触及的一个新重要课题。众所周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我们党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首先,他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占居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其次,在肯定社会主义存在矛盾的基础上,坚持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理,具体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纳入人民内部矛盾这个“总题目”之中,使之成为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正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的具体分析,形成了他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从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理论,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核心理论。

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及所阐明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其经济伦理意蕴是非常明确的。我们知道,依据马克思创立的社会矛盾理论,一方面社会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伦理道德体系性质,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关系直接决定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另一方面,伦理道德又以其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它所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然而,仅仅看到经济基础与伦理道德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对建构当代中国经济伦理学还是不够的。我们一旦从人民内部矛盾着眼去进行考察就会发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一定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既然反映的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因此通过人际关系的协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与全面进步。经济领域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自然离不开一定的经济伦理与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领域中建立在经济关系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即人民内部的伦理道德关系。在我国当前时期的经济伦理研究中,自觉运用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可以使经济伦理的目标指向始终聚焦于如何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和谐上。既然人与人之间具体的矛盾关系又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一定历史阶段主要矛盾的折射,这样,经济伦理的研究就有了深厚的理论背景和宽广的历史视野。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人民内部矛盾占居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突破了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突破的私有制财产关系形成的个体发展的局限,为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自由个性发展阶段过渡创设了条件。因此当代中国经济伦理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总体上具有非对抗性质,这就为正确界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伦理关系的性质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