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增值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8 10:32: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民币增值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民币增值的影响阐述
近年来,美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外贸战略,以进一步巩固其世界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地位。其中,美国政府对华的贸易战略尤其具有针对性,一方面积极推崇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强化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就是其搞贸易保护的重要借口,企图通过施压人民币升值,来抵消掉中国出口增长,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实现奥巴马十年低速增长及失业率控制计划。本文借鉴弹性分析法,考察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及出口总额的影响,一分为二地剖析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影响。一国货币升值有利于减少出口,促进进口,但贸易差额的大小取决于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上需求弹性的大小,当本国出口产品在国外的需求弹性大于或等于1时,人民币升值减少出口,出口额减少或者不变;当本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需求弹性小于1时,升值虽减少了出口,但出口额却增加。这纠正了货币升值一定有恶化贸易收支效果的片面看法,正确指出在一定的需求弹性条件下,升值也可以增加外汇收入。
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及出口额的变化
借助供需图形辩证、直观地分析美施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使得同样1人民币成本投入产品的生产,折合成外币的成本上升,按照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成本越大,出口优势越小,出口将会减少。用Sx代表人民币升值前的中国出口供给曲线,Sx′代表人民币升值后的中国出口供给曲线,Dm代表美国的进口需求曲线,建立坐标图形进行分析。
(一)当进口需求弹性EDm=1时当国外的进口需求弹性EDm=1时,建立如图1所示的图形进行分析。如图示可知,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单位产品的美元价格会上升,出口的美元成本提高,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由Qx1降到Qx2。当供给曲线左移的距离是无限小时,即Qx1和Qx2无限接近才成立,则在人民币某个汇率水平下(P1),当国外的进口需求近似45度线时,人民币汇率适当上升到P2,对出口额基本没有产生影响,升值前后的p*q的乘积不发生变化即人民币升值前:出口价格是p1,出口量是Qx1,此时,出口额=p1*Qx1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价格是p2,出口量是Qx2,此时,出口额=p2*Qx2此时,p1*Qx1=p2*Qx2。可见,当国外的进口需求弹性Edm=1,美施压人民币升值固然会使出口数量减少,但出口额却基本不变。
(二)当进口需求弹性Edm>1时当国外的进口需求弹性Edm>1时,建立如图2所示的图形进行分析。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单位产品的美元价格会上升,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会左移,出口供给量由Qx1降到Qx2,即中国出口减少,出口额的面积大小体现如下:人民币升值前:出口价格是p1,出口量是Qx1,此时,出口额=p1*Qx1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价格是p2,出口量是Qx2,此时,出口额=p2*Qx2显然,p1*Qx1>p2*Qx2。可见,当国外的进口需求弹性Edm>1,人民币升值后的出口及出口额都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美施压人民币升值不仅会使出口数量减少,而且出口创汇收入也会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本国利润相对较低的出口企业,如纺织品出口企业,尤其是依靠量的扩张来取胜的企业或小企业遭受的打击更加沉重。
(三)当进口需求弹性Edm<1时当国外的进口需求弹性EDm<1时,建立如图3所示的图形进行分析。如图示可知,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单位产品的美元价格会上升,中国的出口供给量会减少,由Qx1降到Qx2即中国出口减少,此时,出口额的面积大小体现如下:人民币升值前:出口价格是p1,出口量是Qx1,此时,出口额=p1*Qx1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价格是p2,出口量是Qx2,此时,出口额=p2*Qx2显而易见,p1*Qx1<p2*Qx2。可见,当国外的进口需求弹性Edm<1,人民币升值后的出口量减少,出口额却在增加。即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小,本国货币升值引起的商品出口减少的幅度才会小于外币价格上升的幅度,外汇收入增加。
人民币增值对贸易转型的影响
总理在今年人大会议答记者问时表示,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提高了30%。客观地讲,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有弊。但是,对于以加工贸易为主要对外贸易形式的经济体来说则弊大于利。广东是我国的外贸大省,加工贸易作为该省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不仅占据了该省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更成为拉动该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架重要马车。研究人民币升值对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对策具有启示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本轮人民币汇率升值,全面衡量利弊,谋求有效对策,在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实现稳中求进的战略目标。
一、文献综述
1752年,大卫•休谟在《论贸易平衡》中提出了“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一国因贸易顺差而累积大量黄金时,会引发物价上升,通货膨胀迫使该国减少出口并增加进口,相反那些之前累积了贸易逆差的国家也会开始减少进口而增加出口,长期下来这样的机制会阻止一个国家不断的累积黄金”。因此,汇率变动本身也可以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自动调节进出口贸易收支。这一理论被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代表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扬光大并流传至今。1923年,马歇尔将“局部均衡的弹性分析方法”运用于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提出了“进出口需求弹性”的概念。后经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等发展而形成“国际收支的弹性理论”。弹性理论“把汇率水平的调整作为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基本手段,着重考虑了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进出口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是分析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影响最经典的理论。1952年,詹姆士•爱德华•米德和西德尼•亚历山大以凯恩斯的“宏观国民收入均衡论”为基础,建立了“国际收支的吸收论”,该理论指出,“国际收支差额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差额,汇率变动可以通过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哈里•约翰逊和他的学生雅各布•费兰科创立“货币论”,以一般均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主张“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性的,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贬值能暂时性地改善国际收支,是因为它提高了货币需求”。有关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由于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不同,学者们对汇率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厉以宁(1991)、①曹永福(2005)、李剑武(2006)等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传统的汇率弹性理论是相悖的,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戴祖样(1997)、②卢向前(2005)、许少强(2005)等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符合传统的汇率弹性理论,即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谢建国、陈漓高(2002)、③曹垂龙(2006)、刘力臻(2007)等学者则认为,我国贸易收支与汇率变动相关度不高,人民币汇率上升或下降对贸易收支改善均无显著影响。有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加工贸易影响的研究,王珏(2010)利用M-L条件,对1979-2007年间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关系进行分析,④结果显示M-L条件在中国加工型进出口贸易中是失效的,反映出我国加工贸易商品结构存在问题,大多是低弹性的商品,即以初级产品与低级工业品为主,因此必须提高我国加工型贸易的产品结构。李辉(2008)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1981-2006年间实际有效汇率、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会刺激加工贸易进口、出口的增长,人民币升值将仍然促使加工贸易进口的增加和出口的增加,这与传统的汇率弹性理论相背离。⑤王根蓓(2008)采用弹性分析方法,讨论了价格固定的小型开放经济与价格粘性的大型开放经济中的汇率调整、定价模式与出口加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变动之间的关系。⑥有关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王怀民(2009)认为,应鼓励加工企业及其配套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李淑华(2009)则认为,必须促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升级。张燕生(2004)从加工贸易的领域、合作方式、投资主体、监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方向的建议。
二、人民币升值原因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现状自2010年6月退出“钉住汇率制”,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启后,呈小幅、缓慢、持续升值态势。2010年12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6515。据测算,人民币在整个2010年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为3%。2011年10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3566,截至2011年后1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了5%。
(二)人民币升值原因分析1.国际因素。一方面在全球金融危机暗流涌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艰难的背景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企图强迫人民币加速升值来减弱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其国内市场,同时扩大对华出口,扭转其国际收支逆差的局面,转嫁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保护本国经济利益。2011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旨在迫使人民币加快升值。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为刺激本国的经济复苏,加大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海量超发货币,进一步推高了全球流动性,产生明显的负面溢出效应,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主动让本币升值。2.国内因素。一方面“双顺差”的局面是促使人民币升值的主要源头。除1998年外,我国从1994年到2010年长期处于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导致长期双顺差局面的重要因素,是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及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外资企业在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大多选择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通过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来实现利润。在加工贸易条件下,出口额必然大于进口额,导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结果是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增加使人民币不断增大升值压力。截至2011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万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对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导权,进而陷入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货币供给增长的双重困境。
人民币增值对地方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而我国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巨额外汇储备使人民币面临很大升值压力。自汇率改革以来,人们持续不断地对汇改利弊进行讨论分析,尤其关注人民币升值造成对外贸易影响,特别是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影响。在人民币持续升值背景下,汇率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影响是否能缓解我国贸易顺差等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其贸易影响,具一定借鉴意义。
1.人民币升值后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1.1出口快速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自2005年汇改以来,江苏外贸出口在前3年连续高速增长基础上仍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各省市第二,其中2005年1229.82亿美元,2006年1604.19亿美元,2007年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037.33亿美元,2008年继续增长达到2308.30亿美元。但出口增幅却从2005年增长40.6%回落至2008年16.8%。自2006年以来江苏出口增幅领先全国幅度逐步收窄,2008年,出口增幅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进口增长平稳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汇改前两年江苏进口规模一直名列全国第二,自2007年开始位列全国第三。汇改后三年间,江苏进口增长平稳,2005年1049.59亿美元,2006年1235.77亿美元,2007年1459.38亿美元,2008年1542.32亿美元。三年平均增幅为13.8%,但从2006年起进口增幅开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2008年与全国平均增幅差距继续拉大,占全国比重由2005年15.9%下降到2008年13.6%。
1.3顺差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速放缓2005年汇改当年,江苏贸易顺差一改前几年负增长局面,顺差额激增。2004年贸易顺差为41.37亿美元,2005年为180.23亿美元,增幅达335.7%,占当年全国顺差总额17.7%,之后占全国比重逐渐增大,2007年底占全国顺差总额22.1%,2008年占全国28.1%,顺差规模不断扩大,并始终保持全国各省市第三。但增速则从2006年开始一路放缓,2006年增幅为104.4%,2007年增幅为56.9%,2008年增幅为45.0%,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势头不断受到遏制。
1.4加工贸易进出口持续增长但增幅回落2005年以来,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增幅开始逐年回落,200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仅增12.6%,其中出口增幅从2005年的44.2%降至13.3%。江苏加工贸易中IT产品占一半以上,由于IT类产品加工贸易属“大进大出”型,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成本上升可以由进口充抵,因此客观上讲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影响不是很大。
人民币增值对出口的影响及策略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人民币升值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国际经济交往中被关注的热点。可以看到,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的升值步伐越来越快,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促使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增加。毫无疑问的是,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1.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1.1有利于促进出口企业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升级。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口产品价格降低,其中高科技设备的进口价格也会相应降低,因此出口企业对进口国外的技术设备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从而会加速引进国外的高新技术。与此同时,一些技术落后产品出口将随着人民币升值而被逐步淘汰,能够最有效率地把那些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管理不善的企业挤出去。同时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所形成的倒闭机制有助于加快中国进出口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1.2有利于出口企业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民币升值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出口企业会加快转变经营机制的速度,增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附加值,从长远来看,这会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带来出口结构的改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有利于出口企业进口成本的降低。人民币升值对扩大进口支持内需,有助于降低进口成本,能够降低部分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也有利于国内出口企业更多地从国外进口资源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解决国内此类商品的短缺,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
1.4有利于扩大直接对外投资。人民币升值会增大中国的资本输出以及投资实力,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国外投资建厂与参与兼并重组。中国企业对于国外并购会变得更富于竞争力。
人民币增值对出口贸易的约束
一、前言
作为世界主要贸易出口国之一,我国凭借廉价劳动力的相对优势,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特征占领全球出口市场,国内外汇储备及贸易顺差不断上升,并引起发达国家及各国利益集团一致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面对发达国家的压力和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中国于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使人民币汇率升值了2.1%。此后,人民币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仍在不断升值。鉴于出口贸易作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业界的广泛研究兴趣。传统国际经济学主张汇率是影响一国出口的重要解释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会提高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增加其出口。例如,Junz和Rhomberg(1973)、Wilson和Takacs(1979)使用固定汇率时期数据,Bahmani-Oskooee和Kara(2003)使用浮动汇率数据,分别发现汇率贬值刺激发达国家出口贸易的增加。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固定汇率制度崩溃,汇率波动已成为常态,其带来的汇率风险可能阻碍出口贸易的发展。探讨汇率风险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与实证文献,出现了或正或负不一致的结论。理论上,Ethier(1970)认为风险规避(risk-averse)的出口厂商,为防止汇率风险所造成的成本过高,或是根本不可能规避汇率风险所带来的出口利润不确定性风险,因此会降低出口。DeGrauwe(1988)则认为出口厂商面对汇率风险,为抵消潜在的出口利润损失而可能增加出口。Broll和Eckwert(1999)则从出口选择权的观点出发,认为汇率波动风险增加可提高出口选择权的价值,进而增加出口。实证方面,Pozo(1992)对英国的实证分析指出,汇率风险减少英国对美国的实际出口额;Arize(1995)发现美国、欧洲及G7工业国等国家出口显现负的汇率风险效果;Weliwita等(1999)证实汇率风险负面冲击发展中国家及欠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然而,Asseery和Peel(1991)的研究显示,除了英国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及德国等国的汇率风险显著正向影响出口贸易。Kroner和Lastraps(1993)发现汇率波动与法国、德国及日本的出口贸易存在正向关系,但对美国及英国的出口存在负向冲击。国内也有不少相关研究成果。任永菊(2003)指出,我国进口中近82%的比例为经过加工后复出口,而人民币升值不仅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也有利于复出口。韩螈(2007)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影响的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并没有使出口减少。范金等(2004)计算得出我国的长期出口弹性为-0.86,人民币升值使出口商品价格上升额幅度大于出口商品数量减少的幅度,从而增加出口总额。张军和李君君(2010)基于中美贸易数据,发现汇率波动负向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实际出口额。可见,对人民币升值这一相同问题的分析,学者得出的结论不同。一般来说,不同的样本期间、变量选择及研究方法等均可能导致实证结果不同。而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均为从汇率变动的角度出发探讨汇率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尚未有评估汇率变动及其风险对出口冲击净效果的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使用双变量GARCH-M模型(Bollerslev,1990;Engle和Kroner,1995),实证分析汇率变动及其波动风险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方法、模型设定及目的,不同于现有的出口贸易实证文献。例如,Abeysinghe和Yeok(1998)、Bahmani-Oskooee和Kara(2003)等采用协整分析,探讨出口与汇率的长期关系,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出口变动与汇率贬值间短期调整过程;Lee(1994)基于短期调整的观点,建立纳入协整及误差修正项的VECGARCH模型。但这些研究忽略了汇率风险波动的影响,进而可能高估汇率贬值对出口的影响。Arize等(2000,2003)及张军和李君君(2010)等均采用汇率的动态标准差代表汇率风险,这种做法可能存在逻辑不一致的问题,如使用标准差表示风险是基于同方差(homoskedasticity)假定,而事实上汇率风险可能存在异方差(heteroskedasticity)现象。本文使用GARCH模型汇率方差方程估计的随时间变动汇率风险,考虑到异方差现象,从而可避免上述缺点。另外,Pozo(1992)、Weliwita等(1999)、Fang和Lai(2003)先利用单变量GARCH模型估计汇率风险,再代入出口均值方程以估计汇率风险效果。事实上,此两阶段(two-step)估计过程降低了模型估计效率,而本文双变量GARCH-M模型同时估计随时间变动的汇率风险及其对出口的影响,较具估计效率。最后,汇率及其风险对出口的冲击可能存在当期与滞后效果,不同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产业结构及出口企业反应行为等,可能造成不同的动态调整过程,本文设定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ADL)出口方程,不同于Kroner和Las-trapes(1993)仅考虑汇率当期效果的GARCH-M模型,从而能充分反映汇率及其风险对出口的动态影响过程。
二、实证模型与数据说明
1.实证模型Rose和Yellen(1989)使用非结构简化式(reducedform)模型实证考察汇率与进出口贸易间的关系,在此架构基础上,我们对汇率风险效果加以考虑。设定实际出口(x)为国(境)外经济景气度(y)、实际有效汇率(q)及实际有效汇率风险(hq)的函数:x=f(y,q,hq)(1)实际出口为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名义出口收益,以本国物价水平进行平减后的数值;与本国出口贸易相关的国(境)外经济景气度正向影响出口需求;名义汇率为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币价格,实际有效汇率为本国主要贸易国实际汇率的出口加权平均值,汇率下降代表本国货币升值,出口商品在国(境)外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贸易可能减少;汇率风险对出口的冲击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金融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等可能出现不同的反应。为刻画汇率及其风险的动态效果以及消除序列相关问题,我们设定出口方程为自回归滞后分布(ADL)模型:
2.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月度数据,检验汇率及其风险与出口的关系,进而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对人民币实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汇改制度,为保持样本数据的一致性,本文样本期间选取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共66个观察值。实际出口(x)为使用X-11方法进行季节调整后,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名义出口经消费者价格指数平减后数值。实际有效汇率(q)根据潘红宇(2007)由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数据计算得出。国(境)外经济景气度为选取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荷兰、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等10个主要出口贸易国和香港、台湾地区,以我国对其出口贸易额作为权数计算得出的工业生产指数(IP)加权平均值。所有变量均以2000年为基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数据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BIS),其余数据来自于中国海关网、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走势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到,2007年7月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趋于稳定,从2008年起实际有效汇率呈现迅速上升趋势,即人民币快速升值并于2009年4月到达最高值,之后回落并又趋于稳定变化。而从2010年10月至今,人民币再度升值,进入第二轮升值通道。图2为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经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减后我国实际出口额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外贸出口从2007年7月起一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而2008年10月起因受到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实际出口额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而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减弱及欧美国家经济复苏,另外由于我国出口欧美国家的产品大多为低附加值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我国实际出口额而从2009年4月起再度呈现迅速增长趋势并于2010年7月后趋于稳定。如仅从汇率和出口额变化走势图看,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事实上,通过相关系数,我们发现两者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再次验证了本文的预期:两者并无直接统计相关关系,而汇率主要经由汇率风险途径影响出口额。
人民币增值原由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持续升值,给我国贸易带来一定影响,出口贸易受抑,进口贸易扩大,这对减轻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有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会增加通货紧缩的压力。人民币升值迫使很多产业的工资及成本提高,从而削弱我国出口产业的竞争力。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我国贸易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我国良好贸易环境的形成。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挑战和给我国贸易发展带来的思考。众所周知,优化贸易环境的根本手段不在于压低价格,而在于改变发展道路,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由低效、低附加的数量型增长模式,向高效、高附加的出口战略模式转变。
1我国的人民币现状
1.1我国的汇率制度我国实行以市场为导向,对货币进行调节和浮动汇率制度,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充分发挥汇率的信号作用;第二,主要根据贸易平衡状况调节汇率波动幅度,体现管理的优势;第三,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看待汇率问题,杜绝片面地关注双边汇率。从某些方面说,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可有效控制汇率波动,减少汇率固定引发的问题。
1.2人民币升值的背景第一,人民币升值是在发达国家的压力下进行的。近年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其中特别显著的是美国。美国企图通过要求人民币升值来缓解中美贸易的失衡。迫使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国家里还有日本。早在2003年,日本财务相就提出过要求人民币升值文件。此外,由于美元的不断贬值,欧洲及东亚的部分国家也担心本国出口会受到中国商品的冲击,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2003年初至今,人民币的升值问题始终是国际上的热点话题。第二,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快速。从经济学理论看,一国的外汇过多,从另一方面就表明其本币定价过低,而外币定价过高,这就使本币面临了升值的压力。在有的国家看来,很多数字表明了人民币应承受更高的汇率。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加之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而来的各方面变动,使得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更强大。
1.3人民币升值的现状面对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我国实行了人民币外汇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从2005年7月开始,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浮动范围限制在千分之三以内。自2005年实行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始终处于持续升值的状况,只是升值的幅度有缓有急。在目前国际经济动荡、很多货币贬值的环境下,维持稳定也就是一种胜利。
1.4人民币升值的原因第一,经济原因。包括: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国际上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央行的干预,加入WTO后中国对外经济摩擦增多,美日欧等国给人民币升值增加压力,使制度性经济摩擦的份额增加。我国政府为降低他国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人民币早日成为硬通货做准备,主动升值。第二,政治因素。当今复杂的国际坏境下,汇率问题不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成为部分国家达到其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这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了政治上的压力。日本的发难,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引发人民币升值问题比较强烈的是日本。随着有关“亚元”问题讨论的深入,谁是亚元的主导,已成为一个敏感的问题。由于近些年经济的委靡,日元充当亚元主导的竞争力变小,而在此时中国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龙头”,人民币的价值逐渐提升,引起了日本的不满,所以向中国发难,要求人民币升值。再有是美国的施压,其目的一方面为维护其“金融霸权国”地位,另一方面为刺激产品出口,转嫁本国的经济危机。奥巴马上任后,为确保的支持,必须要稳定美国经济,因此迫使人民币升值以巩固政治地位。
人民币增值加快对外投资脚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发展水平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影响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旧实现了逆势上扬。随着人民币稳步升值,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将逐步降低。因此,在人民币升值的条件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会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尽管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处于劣势,与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跨国投资相比也存在差距。但是综合考虑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外汇管理水平,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然具有很大优势。
(一)对外开放的政策保证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致力于改革经济体制和调整经济结构,同时也认识到全球化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从而大力引进外资和开展贸易活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也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二)我国的国际舆论形象更加贴近世界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来,我国的国际舆论形象历经“理想化”、“妖魔化”、“多元化”的发展历程。虽然外界对中国的发展仍然存在大量的偏见和误解,以及根本的分歧,但看待中国的视角更加多元。
1.日益增强的市场经济意识。我国重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巩固自己的主导地位,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管理来保持组织的活力。美国《新闻周刊》的文章称,中国为了让自己在这个迅速走向自由化和商业化的社会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如今的共产党干部学的东西多种多样,从商学院的案例分析到欧盟负责贸易的委员彼得•曼德尔森的讲话,再到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治学院的政策书籍。同时密切关注新加坡以及其他一些外国政治模式,以吸取经验,让自己保持活力。
小议人民币增值对国内经济组成的影响
摘要: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各组成部分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本文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利用外资和资产价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经济发展
1.对资产的价格影响
当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或货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在升值前如把外币换成人民币,一旦人民币升值,投资者便能获得与升值幅度相应的收益(把本币兑成外币即可兑现该收益),这促使投资者追逐我国资产,最有吸引力的是股票和房地产,投资者不但获得升值收益还能获得股票房地产本身增值收益。巨额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市,促使股价房价上涨进一步吸引资金,促使股价房价进一步上涨,从而出现泡沫经济。
海外投资者考虑的因素除了物业的价格、收益率以外,还要考虑汇率的因素。例如日本人若想在香港投资物业,首先把手中的日元兑换为港元,而当他出售物业后,又需将所得的资金转回为日元。因此,海外投资者还要担负汇率变动的风险。随着房地产投资行为的日益国际化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同币种的兑换即汇率问题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我国,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我国房地产的价格也经历了一个快速上涨的过程。近几年,大量外汇投机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房地产市场,他们主要进入的是高档住宅物业和商业物业,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外汇的投机者已经形成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热钱也大幅度向房地产市场流动。而对以国内需求为主的中、低档住宅市场来说,人民币升值不会直接引起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房地产价格的联动效应,房地产整体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十分巨大,而在大型城市这种效应更加明显。
2.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人民币增值压力后面的美国利益
摘要:利益集团也称压力集团、院外集团,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获取某种特殊利益而对政府施加影响的政治性组织。美国是一个多元族群组成的国家,因此才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利益群体。自2002年以来,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之后的调整期,并反映出衰退的迹象。由于人民币实行盯住美元的目定汇率,美元贬值的效果并不明显,美国为此要求中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实现人民币自由浮动。美国的利益集团认为是中国的人民币低估及美中贸易逆差导致了其一系列问题,因此其主要目标就是“提高美国制造商在垒球市场竞争中的能力”
关键词:利益集团人民币升值全国制造商协会劳联—产联
一、美国利益集团简介
利益集团也称压力集团、院外集团,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获取某种特殊利益而对政府施加影响的政治性组织。对利益集团的定义还有:使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响,进行非选举性的鼓动和宣传,用以促进或阻止某方面公共政策的改变,以便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体现自己的利益主张的松散或严密的组织。美国是利益集团最为兴盛的国家。据统计,1983年美国有17644个全国性利益集团,60%以上的美国成年人至少参加一个社团。20世纪70年代以来,超过半数的美国人认为“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只顾自己的少数大利益集团把持的”。而在1980年,只有21%的人认为政府还是为“全体人民的利益办事的”。
美国是一个多元族群组成的国家,因此才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利益群体。而美国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则为利益集团存在并进而在美国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土壤。今天,随着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利益集团在美国社会中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戴维·杜鲁门是第一个提出政治利益集团术语的学者。他认为,利益集团一旦与政府机构发生关联,就从单纯的民众社团转变为政治性利益集团了。有学者指出:
“作为一种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政党正在逐渐失去选民的支持”。然而同时,利益集团的力量则开始逐渐强大。因此,力量较大的利益集团将注意力转移到政治过程上,更有甚者直接参与到政治过程中去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谈人民币增值对国内影响及方案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原因的经济学理论分析,我们知道人民币面对着巨大的升值压力,这压力主要来自于国内经济走强和国际收支强烈不平衡。人民币不断升值给国家经济和企业及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而且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人民币还有进一步的升值空间。面对这样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改革,改变经济发展结构,走内需主导型发展道路、扩大对外直接投资、采取措施限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是当前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防范汇率风险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平价理论;粘性价格分析法;弹性价格分析法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调整、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2%,考察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走势和效应。我们认为人民币小幅度的上升对我国经济正增长,对外贸易、企业经营和就业形势等产生的负面影响有限,但近期不断攀升的外贸顺差将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面对人民币升值这个当前对中国乃至对全世界都很热门的话题,那就让我们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汇率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走过的历程。
所谓汇率就是一国货币单位同他国货币单位的兑换比率,也就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来表示的价格。通常本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取决于它所选择的汇率制度及货币市场、宏观经济运行及国际收支调节策略等多项因素。中国现在实行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制度①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此之前,中国人民币的改革走过了漫长的过程:1979年——1984年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然后1993年中国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到价格并存,并向复汇率回归;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上一篇:人民币升值浅析论文范文
- 下一篇:人民代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