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8 09:49: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民币国际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策略
[论文关键词]人民币;货币国际化;货币自由兑换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实力和国际贸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必然要求。针对人民币资本账户尚存在管制的现状,本文通过重新界定货币国际化与货币自由兑换的关系,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举凡大国经济,均对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持有浓厚兴趣。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影响力日益提高、人民币币值长期稳定,这些都使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金融领域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目前,在人民币资本账户尚存在管制的情况下,探寻人民币的国际化策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货币国际化与货币自由兑换关系的再认识
在货币国际化的含义中,对“国际货币”的理解是个关键。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的发展和扩大的结果,最初是依赖于货币本身的价值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自由货币”。但随着经贸发展和政府的经济干预职能的强化,货币就越来越依赖于政府信用和政治权力的支撑,“自由货币”逐渐过渡到“国家货币”。而国际性货币是随着各个经济体合作和依赖关系的加强,由某国货币突破该国国界进入流通范围形成的。
最初的国际货币本是信用货币,凭借其银行券身份可自由兑换成金银而被人们信任。但黄金非货币化后,国际货币因退化成不兑换纸币,其本身价值微乎其微,已经不可能有自由货币所具有的价值尺度、价值储藏以及世界货币的职能。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对应于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国际货币也就可以分别使用于国际贸易、国际储备和国际投资三大领域。因此,从货币的需求和货币购买力的角度,国际货币可定义为在世界市场上被普遍接受并使用的,能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储备三大领域中承担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的货币。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
[摘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是本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重要体现,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已经成为国家和广大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文章主要是从货币国际化的决定因素的角度来分析论证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货币;国际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影响的扩大、人民币币值的持续稳定,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由于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的扩大,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中国决策层和国内外理论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总体目标上,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目标、途径和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仍须细化和深入,有必要进行全局性的系统探讨。本文主要从货币国际化的决定因素的角度来分析论证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
一、国际货币的条件分析
在金本位制时代,由于黄金本身是商品,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在全球进行流通和自由兑换,并且具有能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的功能,因此,黄金就是国际货币。当金本位制崩溃后,人类进入了信用货币时代,纸币充当了交易媒介,国际货币的内涵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货币理论的角度来看,国内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其货币职能必须国际化,与其作为一国国内货币的职能有所不同,必须具备一系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相应条件。
(一)政治方面
人民币国际化SWOT分析
[摘要]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是提升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一个重要条件。“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重大机遇和优势,但其也面临着许多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能否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加大的投资有效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通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和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能否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潜在的政治经济风险因素建立起有效的化解机制,以及能否切实提高对金融和对外投资的监管能力。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SWOT分析
中央党校的张伯里教授曾提出过“四个5%”作为衡量一个经济体能否称得上世界经济之一“极”的标准:GDP占世界GDP5%以上;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超过25个,也要占5%以上;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以上;本币在世界外汇储备总额中的份额在5%以上。当前只有美国、欧盟和日本具备这“四个5%”,而中国虽早已实现了前三个“5%”,且都在10%以上,但“人民币占世界外汇储备5%”这最后一项却尚有很大差距。在“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当前时期,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着诸多优势;但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与此同时,从全球来看,目前不少国家已开始不满美元的霸权地位,欧元、日元等货币的竞争力也有所削弱,人民币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因此,深入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即SWOT分析),显然是一项颇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一)“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也有助于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海量的资金,亚洲开发银行之前的一个测算显示,21世纪初投资于亚洲基础设施的资金约需要8万亿美元以上。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估算,2016年至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在10.6万亿美元以上。目前看来,相应的资金规模远小于此数,而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为中国资金的对外投资提供便利,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人民币一旦实现国际化,中资企业面临的汇率波动等风险降低,融资汇兑等成本降低,手续简化,这都将给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中资企业极大的便利。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沿途区域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还有着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中国资金的积极参与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要求。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国际化也需要“一带一路”为之提供动力。首先,中国要增加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就势必会产生巨额的融资、支付、结算;人民币可以借机扩大境外流通量,以期在这些领域积极提高人民币的认可度和使用范围。再者,建设“一带一路”,深化金融合作必不可少,诸如扩大中国与沿线国家双方的本币互换、签署金融监管合作的协议、完善跨境风险管控机制等等,这些多边金融合作的开展也将助力人民币地位的提高。此外,在当今世界的货币体系中,人民币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必将与其他币种进行竞争,指望在一些美元、欧元等货币占据优势的区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非常困难的,这会造成人民币与其他币种的“短兵相接”。相反,“一带一路”建设会直接拉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这是全球经济的增量,在这其中扩大人民币的影响,阻力会稍小一些。(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互补性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亟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在基建领域有着强大的生产能力。除基建外,中国在航天、深潜、大飞机、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并脱颖而出了华为、大疆无人机、海尔等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今,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也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基本可以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要。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一些产能将会向国外转移,诸如钢铁、水泥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普遍滞后,承接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转移的高端制造业难度较大,承接从中国转移的制造业倒是力所能及。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6.3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值还在以快于中国与全球进出口总额增速的速度逐年增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额也在持续增加。可以预见,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会愈加密切,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交往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三)中国在一些与“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密。切的金融机构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在的积极倡议之下,2014年10月,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财政部长或授权代表签署了《筹建亚投行备忘录》。2015年12月,亚投行正式成立。这是第一个由中国首倡设立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中国初始认缴资本目标占总资本金的50%,是最大的股东;随后随着成员的增加,出资比例有所修改,亚洲域内成员和域外成员的认缴股本出资比例为75∶25,并参照GDP比重进行分配;但依此方式中国依然是亚投行最大的股东,具有最大的投票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顾名思义,其业务重点是对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可见其业务与“一带一路”的建设高度契合。2014年又有丝路基金注册成立,其目的就是为“一带一路”地区的经贸合作和互联互通提供融资支持。鉴于它是中方独资的单边金融机构,中国更是掌有绝对的话语权。除此之外,还有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也有望成立。我国国内也有不少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以及工建中农“四大行”等,它们业务无不与“一带一路”建设息息相关。在这些金融机构,中国不是独资掌控,就是掌握较大的话语权,因此有能力积极使用人民币进行业务往来。这显然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有利条件。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人民币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
1996年12月以来,人民币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对外贸易收支的外汇管制已经放开,今后如何实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使人民币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步骤。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中国已经放松或部分放松管制的资本项目就有20至30项。目前,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还比较缓慢,央行应对资产价格保持一定程度的关注,要防止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不急于把所有的资本项目都开放,如果对国民经济有好处,有条件,就开放一部分”。中国不谋求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要追求物价稳定。首先,应健全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立法,有效地对各种金融风险加强管理,以应对开放条件下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给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同时要完善金融业监督管理制度,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业务接受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其次,要大力发展国内资本市场。健全股票、债券及其他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章制度,发展货币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扩大金融市场的规模,使国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参照系,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完善利率体系,使国内外的利率水平保持一致;第三,要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没有宏观经济的稳定,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必将危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应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增加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直接调控转为间接调控,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金融预警系统,防范重大金融事件的发生;最后,加强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统计和监测,打击洗钱等非法活动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以后的一项长期任务,它对于我国国内货币政策的决策,提高金融管理的效力有重大意义。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中级阶段——实现人民币全面区域化
1.边境贸易和旅游消费带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
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与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并不是孤立发展的,二者可同步进行,但人民币国际化的中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深化,也是人民币走向全球化的必经之路。人民币区域化的最初表现是边境贸易和旅游消费带动的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要收益是为周边贸易和人员流动提供便利,减少交易成本。由于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相对于我国国内广义货币供给量的比例较小,所以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在该过程中我们获得的收益比较明显,成本约束较小。但是,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计价范围的扩大,人民币必将成为一般贸易中的计价货币和交易媒介,尤其在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量将会出现稳定的增加。贸易关系的加强,贸易量的扩大必然导致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币数量和对人民币需求的大幅增加。
为此,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边境贸易法律,以规范边境贸易。首先,应该使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逐步合法化、正规化;其次,积极与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签订有关人民币流通的合作协议,在人民币流通比较广泛的国家和地区开办人民币个人消费业务;第三,与周边国家政府协商,允许中资企业到境外用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最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基础上,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
人民币国际化国际游资监管分析
摘要:本文的研究以2016年1月,国际游资与我国中央政府在香港展开的人民币汇率保卫战为案例进行博弈论视角的分析。首先通过研究2016年初,我国中中央政府与国际游资各自的决策境遇与博弈过程,得出政府一定要加大监控管理力度并且要保持信誉的结论;最后具体讨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相关管理制度建立的思考。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国际游资监管;博弈论视角分析
一、引言
2016年年初,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有国际游资大手笔做空人民币以期获得投机收益。全世界金融市场,由于人民币的波动,引发了一系列的大地震,例如我国上海股市,出现了两次熔断,全世界各国股市也是一片惨淡。人民币汇率,已经成了全球重要的经济风向指标。投资者喜欢把人民币汇率,同中国经济绑定在一起,直观感觉只要人民币下跌,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出问题,它形成了一种,本能的自发的反应,所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才会引发这么大的震撼。随着2014年后美国停止了量化宽松政策,由于没有新增美元供应,现有的美元就变得稀缺了,国际市场上开始抢美元,美元汇率就会自动升值。伴随着美元价值上升的趋势,又诱发更多的人去抢购美元。这样一个现象引发了很多人——国际上的金融投机客趁机做空人民币来大赚一笔。人民币海外市场即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最大的是香港。独占海外人民币市场的一半以上。人民币存在套利机会,会引发全世界金融投机客去香港,在这个离岸人民币市场中大做文章。这些国际游资赚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跨境套利,在香港用一美元换6.7人民币,把这6.7元转到中国国内来,在大陆用6.5元换回一美元,赚取利润2毛钱。当然,我们这里忽略了交易成本。第二种方式,做空人民币,投机者预期汇率还会继续下跌,就向一些银行机构去借人民币,在市场中卖掉后换成美元,准备等这个价位往下跌后再出手用美元换回人民币。在2016年一月中旬,中国政府坚决镇压了国际游资在香港做空人民币行为。不管哪种投机行为,投机客手上必须要有人民币,才能做这个套利或者做空,道理很简单,得不到人民币,这个交易就做不了了,甚至还会赔本。怎么做呢?第一,堵住大陆流向香港的人民币渠道,让投机客找不到人民币。中国政府吊销了几个外资银行做跨境购汇和售汇的这样一个业务的牌照,暂时不能进行跨境间的货币转移。第二,严查虚假贸易,因为大量的合同可以作假,导致人民币可以流进流出。香港就成了没有货币流入的这么一个市场,然后,进行大规模的抽水,有些中资机构开始,在市场中大量的抛售美元,把人民币收回来,收回来人民币就会导致香港市场上紧缺人民币,找不着了,进入极度短缺状态,然后所有的中资的金融机构,中资银行全部都不再借人民币了或者把利率提的很高,这样话就会导致人民币短缺和严重的人民币荒,利率马上会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诱发整个市场中做空人民币的人,从空头一下变成多头,基本上横扫了香港的所有的这种做空人民币的这些基金。可以说我国政府的汇率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博弈论是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行之有效分析工具,只要存在不同利益主体,他们之间的收益协调几乎都离不开对博弈过程的分析。就如国际恶性投机客与我国中央政府进行的货币战过程,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可得出了更多有价值的结论和政策指引。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如果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存在大的波动,没有一个稳定的人民币金融市场环境,那么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得不到保证的。本文以下部分将用博弈论的视角来分析此次我国中央政府与国际投机游资进行的汇率保卫战。
二、中国中央政府监管部门同国际游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
本节我们从完全静态博弈模型的视角去分析我国中央政府在2016年1月同香港的做空人民币国际游资所做的货币战争。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假设。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国际投机客与中国中央政府之间的两个参与者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投机客有两种策略:进入市场做空人民币获利;不进入。中国监管部门也有两种策略:采取稳定人民币汇率使之不能获利;放任游资在香港利用各类金融工具进行做空人民币套利。其收益矩阵如下图所示其中,当游资不进入市场,政府放任不管时,各自的效用为P1和N。当中国央行进行放任不采取应对措施时,投机者进入市场可获得收益P,即P=P1+P2,大于正常收益P1,其中P2为额外收益;人民币市场遭受投机客套利打击,经济市场秩序被破坏带来的绩效等损失为T。该损失与进入市场做空人民币的投机客收益正相关。当游资进入市场后人民币贬值获利行为受到央行管控时,其收益为进入市场获利收益P减去被管控的损失C,该损失与进入市场获利收益正相关,即C=cP,(c>0);中国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的收益为市场秩序的维护带来的绩效和声誉增加的正常收益N扣除制裁成本A,即N-A。当中央政府管控,游资不进入市场做空时,中央政府的收益为正常收益扣除制裁成本A,即N-aP。游资的收益为正常收益P1。2.该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从收益矩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中央政府选择放任不采取监管措施时,游资进入市场做空的收益大于不进入市场做空的收益,其最优选择为进入市场做空。当游资选择进入市场做空时,中央政府制裁的最优选择取决于放任的损失(T)与制裁成本(A)的比较:当放任的损失大于管控成本,即T>A时,其最优选择为管控,反之为放任;当中央政府选择管控时,游资的最优选择取决于进入市场做空获利收益P与被管控的损失C的比较:当C>P时,其最优选择为不进入市场做空;反之,当C<P时,其最优选择为进入离岸人民币市场做空人民币。3.本节结论。从上分析可见,处罚力度、管控成本和不制裁的损失,是决定该博弈均衡的三个关键性因素。投机套利者进入市场做空收益与被制裁的损失的比较是确定其博弈均衡的关键。是否进入投机市场,取决于进入市场做空获利的诱惑力与中央政府的政策执行监管力度的比较,当诱惑力大于政府政策公信力时,不管我国政府是否对投机者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打击,投机者都将选择进入市场进行套利活动。只有当我国政府的打击力度大于诱惑力时,游资才可能选择不进行套利活动。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和路径分析
摘要:历经多年的努力,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2019年底,人民币国际支付排名位列全球第五,是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也是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障碍是人民币区域化与美元全球化冲突、人民币国际化缺乏市场基础、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等因素。但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良好的声誉及稳定的汇率、先进的跨境支付系统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应规划好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注重长短期目标相结合,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强人民币外汇市场建设,发展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继续加大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全球化;金融;跨境支付
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经济受挫,人民币一度大幅贬值,但很快疫情好转,中国迎来了经济的全面复苏。而一些欧美国家,疫情仍在肆虐,毫无控制住的迹象,经济持续衰退。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无疑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国于2009年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如今人民币国际化有了很大的进展。
1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1.1计价货币功能逐步呈现
2018年“上海金”、人民币铁矿石期货、人民币原油期货等相继挂牌交易,显现出人民币在大宗商品计价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人民币国际化及跨境结算研究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全世界内获得了高度流通,资源配置也在不断优化,为推动我国经济和贸易的进一步稳定发展,我国对人民币国际化及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并对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人民币结算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其未来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结算;研究
1前言
近几年我国的金融市场正面临着大幅度改革并在不断完善当中,国内经济实力等各方面也在不断加强,外汇储备的充足、人民币币值长时间较为稳定等因素都给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跨境人民币结算也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2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和作用
2.1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首先,从静态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一种结果和状态,也就是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进行使用。其次,从动态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指的是人民币在全球充分发挥其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等职能的一个过程。第三,从管理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2.2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一个国家的货币国际化会受到该国的贸易规模以及其在全球贸易中所处地位的影响,贸易规模越大则其货币国际化程度越高。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频繁,贸易交叉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哪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关系重大。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与政策建议
随着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的加剧,改革以美元为中心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不断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这都进一步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但鉴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仍存在问题。且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民币一度大幅贬值,尽管疫情在我国很快被控制,中国迎来了经济的复苏,但从全球来看疫情仍在肆虐,经济仍然低迷。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和国际局势的动荡也对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货币国际化角度入手,第一部分借鉴学者的观点探讨货币国际化的含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成为国际货币的条件;第二部分论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最后一部分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与挑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货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对于货币的国际化,Cohen(1971)和Kenen(1983)从货币的职能出发,认为国际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并从货币的价值贮藏、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的三大职能出发,分析了官方部门和私人部门对国际货币的需要。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随着贵金属本位制的崩溃和特里芬难题下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汇兑本位制的失败,在目前的牙买加体系下,美元依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到目前为止,美元占到全球储备货币的60%以上,这一点上人民币与美元、欧元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依然存在缺陷。首先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不稳定性,即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必须以某种国际收支逆差的形式外流到全球,这说明特里芬难题仍然不可避免,并且这会损害美元币值的稳定。从我国来看,我国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如果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可能会造成外汇储备的缩水,使我国多年的外贸努力付之东流。其次从次贷危机的爆发也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会放大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并且美国国内政策目标优先与国际货币稳定之间存在冲突,这使得国际收支的不断失衡且缺乏合理的自动调整机制。
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货币国际化本质上是市场的选择,市场对某一国家货币需求的扩大促进了该国货币国际化的发展。IMF认为理想的国际储备货币应该具有三个特征:一是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具有很强的深度和流动性;二是在私人部门的交易中得到广泛使用;三是宏观经济和政局保持稳定。从人民币来看,我国近年来已实现了贸易部门的可兑换,但还没有开放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可兑换,由于我国历史上较保守的金融政策,虽然近几年不断深化金融改革,但相比于欧元和美元,我国仍有较大开放空间。
人民币稳步推进国际化论文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以及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人民币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人民币已在周边国家或地区广泛流通,开始了它的国际化进程。笔者认为,人民币在走向国际化的战略选择上,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并借鉴其他各种货币国际化的途径来设计具体的方案,以渐进方式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已被许多国家所接受,事实上,人民币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从近几年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流通情况及使用范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随旅游业的兴起而得到发展的。我国每年都有大批旅游者到这些国家观光旅游,因而在这些国家可以用人民币购买商品的购物店越来越多,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本国货币的兑换店和银行也开始出现。笔者赴韩国考察发现,在韩国比较知名的购物商场、酒店、宾馆等每日都公布人民币与本地货币、本地货币与美元的比价。人民币同本地货币和美元一样,可以用于支付和结算。在韩国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办理人民币与韩币、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业务,也可以随时用人民币兑换欧元、日元、英镑等所有的硬通货。尤其在去年12月29日,中国银联宣布,从2005年1月10日起正式开通"银联卡"在韩国、泰国、新加坡的受理业务。使持卡人在韩国、泰国和新加坡可以使用"银联卡"进行购物消费、也可以在这些国家的取款机上支取一定限额的本国货币。从2005年12月开始又在德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和卢森堡五国率先开通了中国银联卡ATM受理业务。这一切,都表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而且使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
第二种,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缅、中老等边境地区。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随着边境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民间贸易和边境旅游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的。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已经在这些国家中大量使用,并能够同这些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在一定程度上说,人民币已经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区域性货币。在朝鲜罗津-先峰自由经济贸易区的集市贸易市场上,当地的摊主们无论是销售中国的商品还是朝鲜的地方产品,大都习惯于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人民币在朝鲜几乎所有的边境城市甚至在全境,已经成为人们结算货款、进行商品交易、当作硬通货储备的货币之一。在越南、俄罗斯、朝鲜、缅甸等国家大多与旅游有关的行业、部门以及商品零售业均受理人民币。并且逐日公布人民币与本国货币的比价。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往来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民币的流通和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人民币区域化的范围也必将进一步扩大,区域性货币的地位也将日益巩固,尽而推进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第三种,在我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由于内地和港澳地区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每年相互探亲和旅游人数日益增多,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资料显示,目前在香港已有100多家货币兑换店和近20家银行开办了人民币兑换业务。很多宾馆、购物商场、尤其是游人的购物点都报出人民币与港币的汇率并直接受理人民币。由于港币可以随时兑换成美元,实际上人民币也可以随时通过港币这个中介兑换成美元。据专家估算,目前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已达700多亿元,成为仅次于港币的流通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探析论文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国内学者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它指人民币具有国际货币职能,因此,在人民币还未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的情况下,不具备国际货币资格,至于人民币目前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属非制度性安排,是区域内国际经济贸易便利化之举。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趋势,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人民币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始。
也有学者认为,1996年12月人民币实现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标志着人民币开始向国际化迈进,或者说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已正式开始。
本人的观点是,人民币国际化指人民币从走向国际化趋势开始,最终成为可自由兑换的具国际货币职能的世界货币。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起,人民币已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且范围逐渐扩大,人民币已部分充当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近些年,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已被普遍作为支付和结算的硬通货,人民币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可自由兑换,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可以全境或局部通用,有的国家和地区官方己正式宣布人民币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并公布人民币的外汇牌价。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人民币已享有“第二美元”的待遇,许多居民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藏手段。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国际化至少可以说区域国际化趋势已开始呈现。
但是,我们更应看到,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初步阶段,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与真正意义上履行国际货币职能尚有较大差距。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首先必须是完全可自由兑换,即在资本项目下也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这是个基本条件,很显然,人民币目前尚做不到这一点。其次,在衡量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各项指标中,人民币在境外除作为支付手段和结算货币之外,其他指标都很弱。再次,人民币在境外流通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东南亚,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贸易巾所占份额市相当有限。此外,人民币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仅仅是一种自发行为,具有民间性质,还不是官方所作的正式的制度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