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8 02:59: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格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格教育

古代文学教学人格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灵脆弱,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应该是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大学生能自觉地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为大学生自身较为全面的人文素养,并使其发展成为一种积极的自我转化过程,其本质性的转化应当是人格教育。古代文学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传授古典文学知识、培养大学生对古典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既是大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古代文学教育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文学即是人学”(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古代文学教学应以此为基准,牢固树立培育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现代意识,通过对作家的思想性情与所处环境及生平遭遇、性格心态的具体分析,积极探寻有益于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结合点,因为“任何健全人格的构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当前经验与以往经验在文化积累中的一种综合”。为此,古代文学教学应在“授业”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传道”和“解惑”的作用,即通过解读古代文人思想及作品内涵,帮助当代大学生解决精神上的困惑,为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而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人格教育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想”的人格教育,“入世”的人格教育,“出世”的人格教育。

一、“理想”的人格教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应该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过去的古代文学教学,一般看重于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的分析和总结,而对如何利用古代文学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等诸多问题,则很少重视。实际上,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中关于人文精神的品质、人格修养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例子不胜枚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就把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作为其最基本的人生价值诉求。儒家所要追求的内在人格理想是要达到一种完美的精神境界,突现的是个体很高的道德价值修为,儒家常把仁义礼智、孝悌廉耻等视为理想人格的内在规定,要求社会中的个体要积极地塑造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大学》所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必致其知。”

即把完美的理性修为作为其人格完善的必备条件。儒家所要追求的外在人格理想是要求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去理政治国,可以使天下永享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正所谓“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积极的进取精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长久不衰的吟诵主题。以上这些都指出了理想的人格不仅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而且要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论语》里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明明知道“道之不行”,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以身实践的人格范型是后来的仁人志士强有力的榜样。它对后世的影响甚大,许多文人都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从先秦文学、汉魏六朝一直到元明清文学,不仅篇篇佳作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因子,创造出篇篇佳作的文人骚客更是这种理想人格的化身。例如,先秦的诗人屈原,在今天的文学史中,我们是把他作为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实,在当时的那个社会环境中,他首先是一位爱国人士,他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其次才是他倾吐不幸政治遭遇的伟大诗篇《离骚》。他那忠君爱国的思想同他的诗篇一样永垂不朽。东晋末年的大诗人陶渊明,虽然开创了田园诗派,基本称得上是一位隐士,可他也有过三仕的经历,也有过“猛志固常在”的理想,依然是生活在那个动乱的晋末并关心社会现实的人。

唐诗中,杜甫悲天悯人的儒家情怀,忠君爱国的人格魅力丝毫不逊于屈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些诗句造就了一位“诗圣”形象,也是千百年来感动我们心灵的主要因素。同时代的李白,虽以“诗仙”名世,可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一生都在寻求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甚至不惜入永王李璘幕而造成了晚年的政治悲剧。中唐的白居易关心社稷民生,他的诗歌为君为民为事而作,晚唐的李商隐在牛李党争中夹缝生存,还不是为了实现“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理想?可见上述这些宝贵的人文精神,早已成为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条红线,古代文学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丰富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

二、“入世”的人格教育大教育家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诗大序》进一步强调了诗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意义和作用。这种崇尚德政仁义的诗教文化,把现实社会中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变得十分理想化。此后,以诗歌救国救民、针砭时弊就成为了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取向。古代文人往往把关注现实、积极入世的进取思想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并在追求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这不仅体现为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取向,更主要的是体现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意识和行为准则。这种“入世”的人格观念体现在创作实践上,就产生了大量的直接反映现实的作品,形成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汉末魏初,社会动乱,硝烟四起,“世积乱离,风衰俗怨”,众多诗人感同身受,“缘事而发”,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诗歌。

曹操是一个用五言诗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人,《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等作品思想深刻,笔力深厚,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真实场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是诗亦是史,明代钟惺誉之为“汉末实录”。曹植的《送应氏》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洛阳城被焚烧后的情景。王粲《七哀诗》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亦是对汉末动乱现实的高度概括。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当推“诗圣”杜甫,他的诗十分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矛盾和历史状况,不仅对重大社会事件的描绘可补史之缺载,即使是抒情诗,情之所系也未离时局。更难得可贵的是,他对天下黎民的关心、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是一个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情感的自然流动过程,这恰好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推己及人”。可以说,杜甫的一生在用他的生命丰富着儒家思想的内涵。他的一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普通的人,平凡的一生是可以做到人格的完善的。而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体,一位平凡的人,在阅读杜甫的《三吏》《三别》时,在吟咏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时候,不应该身受感动从而在社会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吗?

查看全文

学校人格教育研究论文

一.争议“狼性”教育理念的意义及呼唤人格教育概念的周全性

今年6月下旬,一个狼群雕塑在深圳市南山区一小学揭幕,这组雕塑名为《出征》,底座上刻有说明:“东方似‘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西方似“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通过对狼的性格的剖析,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成为强者。”

这组雕塑的出现和“狼性”教育观点的提出,一时间在教育界和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一些有识之士对“狼性”“羊性”及“人性”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人们对“狼性”教育所提倡的学习狼的强悍进取、勇敢无畏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竞争精神;坚韧刚毅的团队精神;以及奋不顾身的战斗牺牲精神等等,是抱肯定态度的,但同时也对“狼性”中残忍、嗜血、贪婪给予了否定,在质疑“狼性”的同时,透视出人们对“狼性”教育的忧虑。

对与“狼性”相对立的“羊性”教育的态度,人们同样是见仁见智,羊的懦弱顺从固然不应提倡,但其温雅及与其它动物之间的友爱,却是“狼性”教育不能替代的。

于是人们呼唤以“人性”教育替代“狼性”与“羊性”教育,因为“人”性中不仅具有仁慈、和善、文雅的成分,也兼具勇于进取、敢于竞争的成分。

查看全文

语文人格教育理念论文

一、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的教育理念

(一)人格教育与“语文人格教育”

兴起于本世纪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反对僵化、机械地知识传授,提倡教育应把培养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按照程红兵老师的理解,“人格教育是教育者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对正在成长的每一位正常的个体实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就如人格的形成非先天一样,健康、健全人格的形成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通过培养拥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人来满足社会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理论来源于实践。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程红兵老师逐步认识到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具有实施人格教育的非常优势,进而明确提出了“语文人格教育”的思想命题。程老师认为,所谓的“语文人格教育”指的是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仅仅是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有明确意识、有具体计划和措施地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且,这一活动是语文教师积极主动施行、学生踊跃自主参与,通过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传统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是通过对经典文化典籍的学习明教化、懂人伦,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的道德教育。可以说为现当代的语文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语文学科也在不断地建设和丰富,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积累了许多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

(二)语文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程红兵老师的语文人格教育理念正是对陶老“求真”、“立人”思想的最好解读。程红兵老师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获取心灵的自由,教育的最终价值就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自然地,通过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也就成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这种对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认识是源于程红兵老师对基础教育功利性的批判。功利性教育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一颗“毒瘤”,只追求升学率,只追求高分数,只追求所谓“有用”的东西,传统的教书育人本末倒置,变成了“教书育分”!据此,程红兵老师提出:“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文教育不能浮于表面的分数,要求真、求善、求美,充分释放语文学科的内涵和魅力,实现“语文人格教育追求的‘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

二、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的启示

查看全文

孟子人格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学术界关于孟子人格教育思想的研究存在两种观点,其一强调孟子所著伦理学说及人格教育思想是对封建专制统治的维护,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并在漫长的演化中依附专制权力存在。其二则单纯地从人文主义、民本思想角度出发,认为孟子人格教育思想促进了人道德主体精神的提升,充分解释了并实践了儒家思想中“仁”的内涵,其蕴含着丰富的主体精神元素。在本文,笔者结合历史分析法和文本注释法进行研究,阐述孟子人格教育思想的主体精神可贵之处,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孟子;儒家思想;人格教育;主体精神

孟子作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弘扬孔子学说的基础上构建了“我为中心”的思想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尊重规律、饯行规矩,强调主体精神在教育思想中的呈现,如“教亦多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观点,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有着深远影响和诸多启示。本质上说,孟子人格教育思想是对道德的一种规范,他一方面坚信“人性本善”,认为人在本性上都存在“良能”“善端”,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这个角度出发,每个人都可以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另一方面,孟子在道德修养、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可行性论证,为“人性”通往“至善”的目标提供了依据和方法,而这本身就是一种主体精神的表现。

1道德本性的主体性

所谓“道德”,是指在人类社会范畴下衡量行为是否符合正当、从善、为他的观念标准,或“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脱离了人就不复存在,脱离了人类社会也不存在意义。因此,狭义上我们可以把道德本性的主体性视为“人性的主体性”,这是孟子人格教育思想构建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论多寡,人在道德正向发展上的起步都有先天基础,而不是“从零开始”。在孟子所提倡的人格教育思想中蕴含的主体精神,正是对“人性本善”的信赖,“善”提供了人性的第一体验,并在现实生活中逐渐积累、不断激发、自主发展,不断地和道德环境、主体、要素产生融合,最终构建人的“道德人格”。很显然,如果不存在道德“先天性”的善,也就不可能萌生道德良心、提高道德的体悟力。或言,人的道德观念、行为、意志等均是在道德良善的“天性”基础上发展壮大的。孟子用“孺子将入于井”这样一个实例来论证他的伦理体系,借以说明人的道德主体性(人性主体性)是不需要强制灌输道德标准而存在的。从理论研究角度,我们将其局限到任何人都可能成为道德主体的“可行性”层面,然而从“可行”到“现实”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的四维,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通过“四维扩张”,人才能在后天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其道德水平,将人性中最本源的善念最大限度地释放,良知付诸行而源于心,内心和体行是统一的,否则人将永远维持在道德本性的初始化阶段,人成为道德主体也永远停滞在“可行性”的程度。此外,关于道德本性的主体性论证,孟子表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人与“禽兽”在自然属性上殊途同归,“几希”意味着差距很小,但人又异于“禽兽”就是因为还存一点“仁义”。而要培养和饯行仁义之举,前提是要了解事物规律、体察人情世故,这些不是“禽兽”可以做到的,是人性天生的结果。例如,动物通过后期训练形成条件反射,可以像人类一样掌握某种技能或使用某种工具,但这种行为都是无意识的,也不存在道德目的,“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

2道德修养的主体性

查看全文

人格教育研究论文

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一切活动中,培养他们成为品德良好的一代新人,当放置于首要地位。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但什么是良好品德的标准,则各有不同的认识。我以为品德良好的首要前提是圆满的人格,而人格教育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和基础组成部分。

从我国教育史来看,人格教育古已有之。作为启蒙教育的《三字经》中这样叙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说明人类通过学习才能“知义”——即对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赤,近墨黑”中的“赤”和“墨”则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人格标准的两个极端象征。以后的《训蒙文》更为弟子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它听倡导的“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时,“勿富,勿骄贫”,“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至今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在启蒙以后的进一步教育中,作为课本的《四书》《五经》里,固然有很多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理论,但也不乏以历史上优秀人物为榜样的人格教育内容,这些优秀人物成为历代读书人的楷模,这样的教育造就了我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高尚的中流砥柱,成为千古流芳的俊杰。

从世界教育史来看,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统,文化观念形成的人格标准来进行人格培养工作。而通过人格教育扭转人的不良倾向,转变人的道德观念,从而成功地完成对人的培养任务的典型,则是前苏联的马卡连柯创办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严格的要求、从人格培养入手,使那些流浪儿懂得自尊、自爱、自律,从而按社会要求去安排自己的行为。

那么,人格到底该怎样表达呢?人格应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统一表现,丰子恺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稳,显示的人格就缺损,就低下。这就是说,所谓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情、态体现的对真、善、美追求和达到的程度,并且被别人感知,受到社会准则的定位。例如,当某人遇险,有人挺身而出营救、相助,人们称之为高尚;有人则扬长而去,人们斥之卑下。为集体为国家勤勉工作,分毫必争,社会评价为优秀;为个人和小家无孔不入,无利不图,社会评价为自私。这是当今社会的人格内容之一。

作为人格教育主渠道的学校,有责任开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圆满人格,决不只限于笼统的提出思想教育,而应该在提高学生人格素质的基础上,去谈思想进步,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等等。而入格素质的基本构成是这样的一个特征:适应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忠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风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社会的人。而这一类人物在我国历史文化沉淀中大有人在,都靠教育者在创造性为学生树立榜样,但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方式,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去发现发掘每一个学生人格上的闪光点,去鼓励实践者去继续实践,去鞭策未实践者紧紧跟上,大力表扬,广为倡导,激励大家竞相学习。这样在校园里就刨建了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环境氛围。

查看全文

大学语文人格教育探索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教师应如何基于大学语文课程开展人格教育。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教育;教学案例

所谓人格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人文知识转变成人文素质,凭借知识的讲解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的教育。人格教育时完善学生品格的重要教育内容,在大学诸多基础学科教育当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征让该课程肩负起了对大学生开展人格教育的责任。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的重大意义

在大学阶段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意义是教师在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健康正确的人格。大学语文的人格教育是基于学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当中的,同时又在语文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得到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针对大学生开展人格教育时,必须要注意学生作为“人”的个体,他们的行为思想差异客观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通过情景建立、活动组织等方式来向学生渗透人格教育,让班级当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彰显自己独有的性格特征;再有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应该是全面完整的,人格教育应涵盖有行为、知识、感情、意识等方面的统一和谐。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格教育时,教师应科学使用教材当中的人格教育素材并凭借相关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人格教育。

二、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格教育的方法例谈

查看全文

高职健康人格教育强化论文

论文摘要:当前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由于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在人格养成教育上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因此强化高职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成为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格养成教育

1时代需要具有健全人格的高技能人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今天,各行各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具备健伞完善人格和独立心理素质的人才更受青睐。人格教育作为一种发展受教育瞢人格品质的教育,对广大高职学生而言是促进他们人格主体化和社会化发展的必要途径,是促进他们健康、完善人格的形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进取的思想、较强的挫折承受力、不断创新的思维和团体协作精神的必经之路。

2高职学生人格现状和人格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受教育者的基本情况看,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止处于其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时期,人格可塑性很强,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他们强调个性独立与实现自我价值,但同时少部分学牛又暴露注重个人实际利益,集体主义意识淡漠;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缺乏接触社会的机会,缺少相应的丰十会阅历;他们在自控能力、自理能力都等方而还缺乏经验,心珲还未达到真正成熟。凡此种种,在他们身上往往会表现出自我意识对外部环境的不适应,使内心世界处于矛盾当中,产生消极对抗情绪。

查看全文

五年制职校生人格教育探讨

一、人格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近些年来,许多职校将中华美德与人格教育作为职校生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两个问题,首先,职校重视中华美德与职校生人格教育的程度呈现不平衡性。大多数职业院校已经开设中华美德教育的课程或者包含中华美德教育内容的素质教育或德育教育课程,但也有少数院校和专业忽视该课程的学习。其次,各职校对中华美德与职校学生人格教育课程的讲授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在调查接受中华美德教育与人格教育的途径的问题中,学生认为主要是家庭、阅读有关的书籍、社会宣传和学校教育,这说明中华美德与人格教育的宣传和实施需要有更多的渠道和广阔的社会空间,其中家庭教育、社会各类媒体宣传、出版业的配合尤为重要。另外,在调查教师讲授的方法的结果中表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起很大的作用,而且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在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二、人格教育过程的改革

针对以上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对职校生进行人格教育。(一)为了实现职校生人格培养的目标,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模式属于“灌输式”教学,是指以教师为主体并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众所周知,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刻板,教师一味地讲授知识,学生一味地接收知识,几乎不加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明显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型的知识人才,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为了响应时代的需要,为了培养出真正有用的创新型人才,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被广泛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授部分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的配合,教师应该合理地完善教学方式,学生应该积极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应付为负责。在开展中华美德课程时,应注意课程开展的重点和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这更要求灌输教学的模式应该被坚决废止。以教师为主导和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也无法很好地给学生做出榜样,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为了实现职校生人格培养的目标,需要从改进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做起。教师和学生应该有各自的定位,在教与学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作为主导者,应该带领学生,鼓励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培养人格。(二)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人,是讲授知识的人,是解决疑惑的人,教师既应该是教育家也应该是启蒙者。作为教育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有足够的能力去开展教学。具有渊博知识的人,自带人格魅力,会让学生产生自然的尊敬感和爱戴感。其次,作为启蒙者,教师应该德高望重,具有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素质。“为人师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具有高素质的教师往往会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其所带领的学生,给予其正确的引领。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样言行一致、品行高尚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高尚人格的学生。教师的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是对学生进行的无声的人格教育。任教中华美德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教师尤应注意,自己要时刻做一个模范,以良好的教风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三)为了落实人格培养的目标,应该丰富教学形式。中华美德课程是一个教育性、说理性较多的课程,如果课程形式单一,学生难免会觉得无聊,这样不利于课程的开展和人格培养目标的实现。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参与互动,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和一定的思考空间,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达到双向课堂,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可以在课堂开展组织讨论,但讨论发言会因学生性格的不同,造成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可以将普遍发言与重点发言相结合,学生主讲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和一定的思考空间,从而打破讨论发言的局限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对中华美德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和美德水平,最终落实人格培养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文先提出了结合中华美德对职校生进行人格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接着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作者:杨新顺 周佳佳 单位: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人格教育思考

一、人格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

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取向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并根据教师的讲解感受其中的真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审美能力。当学生有了基本的区分能力之后,自然会有自己的向往和期望,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做出选择。高中学生的可塑性极强,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向着正确健康、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

2.优化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帮助学生学习语文专业知识,而且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格学习氛围。学生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中,通过阅读语文教材中得天独厚的育人内容来陶冶情操,深化认识和理解,这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教育的优势

查看全文

学校加强人格教育思考论文

当代中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强调“育人”的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终极目标。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处于核心地位,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则集中体现为健康人格教育。在现代社会,健康人格意味着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知水平、平稳的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业功能。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成长期,可塑性强,是培养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的黄金时期。因此,在中小学校实施健康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开展健康人格教育的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有资料表明,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从1983至1993年间,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从8.34%上升到10%;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三万余名中小学生的科学检测发现,约有32%的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还有一项心理测试的结果也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有17%,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不完全合格的。而北京市16所大学对大学生因病休学、辍学情况的统计则表明,自1982年以来,心理障碍和人格偏离等心理疾病已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大学生休学、辍学的主要原因。这些情况说明,加强我国青少年人格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因此,深入探讨中小学校在健康人格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一、应当正确认识学校实施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科学价值

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小学时期对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雏形具有重要的心理学价值。这一时期,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对行为规范的掌握、对生存空间的认知等都对后天健康人格的形成极为重要,这不仅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各种环境、所接触的人群,而且与其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密不可分。而学生的人格社会化过程,则主要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来完成。在现代社会,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对社会与自我的成熟态度、对合作与竞争的恰当地把握都必须在系统化的认知教育基础上才能产生。同时,身处学校的大环境,也必然为学生的认知实践提供许多操演实习的机会。在班级中,实践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在班级与班级、小组与小组、同学与同学之间,又实践着个人对团体以及对他人的认知。由此,学生便能够逐渐形成社会化的人格特征。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由于现代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专业优势,所以在健康人格教育中,学校及其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应当认真对待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应试教育在中国,从古到今流行了几千年,其弊害之深、之久是短期内无法消除的。长期以来,由于这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偏颇,应试教育理念始终主导着学校、教师、家长的教育行为,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表面上似乎无人反对,但是说的与做的仍有不少差距,实际上收效甚微,进展有限,不少学校仍然还是墨守陈规,固守着应试教育的堡垒,继续坚持以分数论英雄,以考试分数为惟一价值取向,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按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给教师“论功行赏”的做法依然相当普遍,有的甚至还将分数张榜公布,广而告之,以至于许多学生从上小学第一天起,不仅要背负沉重的书包,还要背负“分数”这个无形的精神包袱。不少学生因此体质下降,患上了神经衰弱、脊柱弯曲、近视眼等疾病,还有一些学生产生了学习恐惧心理。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甚至还悲观厌世走上极端。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由于焦躁、偏执、自卑、孤僻、懦弱等心理障碍,造成自杀、出走等事件的比例近几年显著增加。据报载,一位家住上海浦东新村的男生,因为成绩名次下降而承受不了来自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压力,无法化解内心的困扰,一时想不通,竟跳楼自杀,走上了极端;武汉一名高中生,担心高考落榜没脸见人,就在接到考分通知书的前一天自杀身亡,谁知第二天,其家人接到通知书,不但成绩良好,而且远远高出录取分数线,可惜就那么一念之差、一天之误,葬送了美好的青春年华。由于应试教育狭隘片面的教育价值取向,学校的育人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因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断送了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最佳时机。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必须注意克服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努力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教学氛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