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8 02:17: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认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认定自首研究论文
一、“双规”期间供述罪行的,能否成立自首?
行为人主动向纪委投案或者因形迹可疑被纪委盘问教育后如实交代本人犯罪行为的,应当认定为自首,这一点实践中一般不存在疑议。但行为人被纪委“双规”后被迫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行为的,是否应认定为自首,则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这种行为仍然符合自首的成立条件,应当认定为自首;有的认为这种行为刑法和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规定,不应当认定为自首;还有的则认为纪委的“双规”措施相当于司法机关的强制措施,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更为严厉,因此,行为人在“双规”期间如实供述的罪行与纪委所掌握的罪行不是同种罪行的,应当以余罪自首论,如果供述的是同种罪行,则不应当以自首论。笔者认为,对这种情况原则上应当认定为自首。理由如下:1、这种行为符合自首的成立条件。根据刑法第67条的规定,要成立自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动投案;二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其中,自动投案是如实供述罪行的前提,如实供述罪行是成立自首的关键。因此,“如实供述”应采严格标准,要求单独犯必须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共犯必须如实交代自己的以及所知的同案犯的主要犯罪事实,主犯则必须交代所知道的整个共同犯罪的事实。“自动投案”则可采取较为宽松的解释,对投案的对象、时间、场所、方式和动机等不作特别限定,只要行为人出于己意自愿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都应当视为自动投案。行为人接到“双规”通知后,虽然到案有一定的被动性,但也经过其自由意志的选择,是自愿接受国家机关的审查和监督,只要其能如实供述本人的罪行,就应认定为自首,这是惩办与宽大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罪犯自动投案、悔过自新、不致隐藏在社会上继续作案。2、“双规”不属于司法机关的强制措施。根据《行政监察法》第二十条第(三)项规定的“责令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就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但是不得对其实行拘禁或者变相拘禁”,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是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规定的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党纪、政纪案件的必要措施。这种措施虽然也有一定的强制性,但与司法机关的强制措施却有着质的不同。首先,作出的主体不同。目前,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监察部门是采取合署办公的工作方式的,“双规”措施是由行政监察机关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联合作出的,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是由司法机关作出的。其次,适用场所不同。“双规”措施必须在规定的地点进行,但规定的地点不能是司法机关的办公处所、羁押场所和行政部门的收容遣送场所;司法机关强制措施则没有适用场所的限制,根据需要可以在任何场所进行。第三,适用的前提不同。适用“双规”的前提是行为人有违纪、政纪的行为;适用司法机关强制措施的前提是行为人正在实施犯罪或者已实施了犯罪或者有实施了犯罪的嫌疑。第四,适用的对象不同。“双规”适用的对象是党纪、政纪违法者,司法机关强制措施适用的对象是现行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因此,被纪委“双规”后而交代违法违纪事实的,不管行为人所交代的事实(包括犯罪事实)是否已经为纪委所掌握,都应视为司法机关未掌握,从而一律适用刑法第67条第1款一般自首的规定,而无适用该条第2款余罪自首的可能。那种认为如果行为人所供述的罪行如果与纪委所掌握的罪行相同就不能认定为自首的观点,显然是与法律规定相悖的。
实践中,纪委在查处案件时,有可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犯罪线索和证据,基本上可以认定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纪委在对行为人查问核实并作出党纪政纪处分后,即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此处情况类似于行政机关移交在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刑事案件。由于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已为纪委所掌握,行为人又是一般性地承认纪委所指证的犯罪事实,并未供述新的犯罪事实的,所以只能算是坦白,不能认定为自首。实践中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即当纪委发现所查处的特定案件有可能构成重大犯罪时,往往会同公安、检察等司法机关对案件展开调查,当对行为人适用司法强制措施后,行为人被迫承认犯罪事实的,则不应认定为自首。
二、劳动教养期间供述罪行的,能否成立自首?
劳动教养是指国家劳动教养机关机关依照劳动教养法规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的,或者有轻微的犯罪行为,不够或不需要给以刑罚处罚,而又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人,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进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治安行政处罚措施。根据《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的规定,劳动教养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法规,屡教不改的人,或者是有轻微的犯罪行为,但尚不够被追究刑事责任,又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人。被劳动教养的人如实供述本人的罪行的,能否成立自首呢?对此,实践中也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被劳动教养人员丧失了人身自由,类似于服刑犯,因此其只有交代出与劳动教养原因不同的行为的,才可以以余罪自首论。如果交代出的罪行与劳动教养原因相同,只是在程度上更为严重需要适用刑罚的,则不能算是自首。有的则认为如果将劳动教养人员排除在自首主体之外,不利于鼓励其积极改造,与自首制度的立法本意相违背,因此应将劳动教养人员主动交代本人罪行的情况一律作自首处理。笔者认为,劳动教养措施毕竟只是一种行政处罚,它既不同于司法强制措施,也不同于刑罚处罚。行为人的人身自由虽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其意志是自由的,也没有罪行被他人发觉的现实“危险”。因此,行为人在劳动教养期间供述本人罪行的,包括对劳动教养原因的事实作出重大更正和补充,以致有适用刑罚必要的,都应认定为自首。
三、翻供后,能否成立自首?
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范沈著名商标认定工作,保护沈著名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此市实际,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此办法适用于此市行政区域内沈著名商标的认定、保护和管理。
此办法所称沈著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信誉度,被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第三条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沈著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质量技术监督、国税、地税、海关、食品药品监督、知识产权等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沈著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总部企业认定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总部企业是指在区依法设立,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或机构行使管理或服务等总部职能的法人机构,具有财务结算、投资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研发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总部职能的企业。
第三条认定总部企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公信的原则。
第四条根据总部企业下属分支机构分布和经营的区域,本细则规定总部企业分为三个等级,即:中国及区域总部、区域总部、区域总部。
第二章管理部门
商标认定保护制度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的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相关公众包括与使用商标所标示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生产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其他经营者以及经销渠道中所涉及的销售者和相关人员等。
第三条以下材料可以作为证明商标驰名的证据材料:
(一)证明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知晓程度的有关材料;
(二)证明该商标使用持续时间的有关材料,包括该商标使用、注册的历史和范围的有关材料;
职校评估认定通知
各市教育局,省直有关部门,有关中等职业学校:
20*年以来,教育部组织开展了三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调整认定工作,我省已有60所学校进入国家级重点学校行列。从20*年开始,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的创建和评估工作,全省已有30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上述学校已成为我省扩大招生规模、增强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排头兵,成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骨干力量。为了继续推进国家级重点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和评估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现有国家级重点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打造自身特色,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国家级重点学校要积极参与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省级示范要积极创建国家级重点,要按照新形势、新要求,遴选和建设一批骨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及实习实训设备、装备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重点建设,形成一批适应时代要求、反映职教特色、高水平高质量的职业学校。
二、继续做好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争创和调整认定工作。各市和有关学校仍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调整认定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33号)明确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程序,以及“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条件”和20*年修订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导体系”,组织开展创建、评审和推荐工作。今后上述条件和评估指导体系若有修改,教育部职成司将在中国职业与成人教育网(域名:www.****.)上公布。按照教育部职成司函[20*]16号文件附件《关于使用“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报送调整认定工作有关材料的基本要求》,填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并保证通过信息系统报送的电子报表与书面报表内容的一致性。请各市教育局、省直有关部门于每年9月15日前将新申报的学校名单、学校“申报表”和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主管部门)推荐意见等书面材料一式五份报省教育厅职成教处。普通中专学校材料报省教育厅中专(师范)处。
三、继续做好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和评估工作。各市、有关部门和学校仍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省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1号)要求,进行省级示范学校的申报、评审和推荐工作。各市教育局和省直有关部门请于每年9月15日前将参评学校申请、学校发展规划、自评报告、《自评表》(上级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和复查情况及评估申报报告各一式三份及电子文档(word)报省教育厅职成教处,普通中专学校报中专处。
四、各市教育局及省直有关部门近期要对申报国家级重点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摸底,并于8月10日前将名单分类分别电话报省教育厅职成处和中专处。省教育厅将组织举办申报学校有关参加评估人员专题培训会,使其了解、熟悉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程序,正确理解并把握好评估条件和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和要求,将学校情况真实准确地反映到申报材料中。培训会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劳动关系转型及认定
摘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最重要社会关系之一的劳动关系已经受到了冲击。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劳动关系从属性特征逐渐减弱,趋于灵活化、社群化、平等化,由此造成劳动法理论和实务工作的困境需要通过实践理性的回应。构建多元化劳动法律制度是规制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劳动关系较为理想的制度选择,是增强劳动法理论内在包容性、扩充劳动法适用空间,顺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劳动关系;非典型劳动关系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平台以其通信功能、社交功能、信息存储功能和移动共享功能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依托互联网媒介的创新创业推动了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沿,产生了新业态模式,扩大了经济生产的规模。借助分享经济的理念,企业以灵活方式创造岗位,构成全新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也从稳定单向维度向灵活多元维度发展。然而,“劳动关系二元论”观点认为的划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非黑即白的认定标准缺乏弹性空间,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空间中灵活多变的用工形态。一方面,从宏观层面看,国家政策重点引导“互联网+”战略和大数据技术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全生产要素的最大化配置。移动互联网技术延伸了劳动过程时间和空间的范畴,围绕劳动关系认定的新型劳动纷将呈爆发式增长。劳动关系的稳定影响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发展,现实的需要要求我们在法律制度层面对劳动关系转型作出回应。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看,互联网从PC端走向移动互联网嵌入式应用,科技进步快速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劳动者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接受传播信息更为快捷,劳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格局有了微妙的调整,其后果是劳动者议价能力提升、社群集合频繁以及维权意识的苏醒,劳动力市场内部劳资双方行为偏好的张力扩大加剧了双方冲突,只有理性分析劳资双方价值选择的冲突才能有效采取平衡策略,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对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的冲击。
一、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劳动关系的转型
《2017移动互联网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总收入达到13786亿元,同比增长12%,对GDP增长的贡献约为1.52%。移动互联网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带来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引领新型经济模式,催生信息消费新业态[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新型商业模式创新引发劳动用工形态的转变,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给劳动关系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一)劳动关系灵活化。随着互联网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普及与其他通信设备的家庭化、生活化,商品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边界变得模糊,呈现较强随机性和灵活性[2]。“网约车”、“淘宝兼职”、“好厨师”等新型用工方式都是企业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探索轻资产商业模式运营的典型。以共享经济业态下的“网约车”为例,雇主只要通过手机应用终端就即可实现对司机承运服务过程的管理,司机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手机应用终端决定是否接单,工资、绩效考核等日常员工管理都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远程操作,雇主和司机之间的劳动关系趋于灵活化。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服务型经济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导致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利益需求的变化,影响企业用工模式的选择和劳动者就业方式的转变。供给侧改革要求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实现组织平面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精简化,企业对于非核心岗位会选择大量劳务外包或者短期劳动合同等用工方式,以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二)劳动关系社群化。社群就是基于一定的传播媒介聚合到一起,进行信息传播、情感交流、文化和价值共享的群体[3]。网络虚拟社群的出现建立于互联网传播媒介的进步,诸如“微信”、“QQ”等手机终端应用社交媒体正在改变人们的交往模式,陌生人社会和碎片化的社会重建着我们的社会关系。由于人具有“人以群分”的交往倾向和网络社群的聚合效应,使从事相同职业、有共同劳动权益诉求的劳动者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介传播信息和交换信息,劳动者团体化和组织化的程度逐步提高,个体劳动争议极易发展成集体劳动争议。伴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个体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通常会选择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论坛等社交媒体上将劳资纠纷曝光,以寻求具有相似情况的劳动者集合成群,形成权利共同体,维护劳动权益。(三)劳动关系趋向平等化。“从属性”理论下判断劳动关系与否严格遵守“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三项标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根据马克思经典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科学技术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具有生产关系属性的劳动关系必然要随之转型。传统的“资强劳弱”的劳资力量失衡状态趋向与劳动关系平等化方向发展。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是信息整合传播的平台,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介打破了企业信息垄断而形成的信息不对称格局,信息鸿沟逐步在劳动者获取信息能力提升中消失。劳动者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介知晓企业运营动向,作出职业发展规划和劳动关系建立的预期判断。另一方面,网络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促成了网络差序格局的形成,网络差序格局是公民社会在互联网虚拟社交领域的延伸,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广泛使用,改善了劳动者接受信息的弱势地位,通过互联网劳动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企业侵权报道、国家普法宣传、专家学者对于劳动纠纷案件的法律分析的信息。畅通的信息获取渠道激活了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维权手段,劳动者对于自己的法定权利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转变被动消极的角色以积极姿态通过法律或者非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劳动关系转型的价值选择
工伤认定的标准研讨
我国劳动法对工伤与非工伤设定了截然不同的待遇:认定为工伤,那么职工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医疗费、生活费等都有了比较充分的保障。而认定为非工伤,那么职工只能按劳动法规定在法定医疗期内享受基本的保障。因此,工伤认定涉及我国数亿职工潜在或现实的重要利益。而作为工伤认定的核心问题之一的工伤认定标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国务院2003年4月27日公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十五条和十六条从三个角度对工伤的认定在法律上做出了规定,分别是认定工伤的情形,视同工伤的情形和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由于工伤认定其较为复杂,所以立法主要采用了机械罗列的方式就一般的工伤情形进行了规定。这未从深层次探究工伤认定的根本问题即工伤认定的标准,不但使人们对一些法律具体列举的工伤情形产生争议,而且对日后出现的一些疑难情况也难以进行工伤认定。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就工伤认定的标准进行分析和概括,希望能对准确地认定工伤有些许参考价值。笔者认为,工伤认定的标准包括客观标准、主观标准。此外还有一些例外情形。
一、工伤认定的客观标准
工伤是进行工作而发生的。这标准可简称为工作标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了认定工伤的三大要素,既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有学者将之分别称为工伤认定的时间标准、空间标准和工作(或职务)标准。但从《条例》第十四条所例举的七种情形看,工作标准才是工伤认定的标准。
顾名思义,工伤是指“因为工作的原因而受到的伤害”“工”即工作,此处的“工作”应当从广义上理解:首先,它包括一般的经常性工作、任务,也包括单位临时指派的工作、任务;其次,它包括直接从事的工作,也包括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再次,包括一般情形下单位指派同意的工作,也包括特殊情况下非单位指派、同意的工作。这主要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单位的利益而主动进行的工作。只有对“工作”作宽泛的理解,才能使工伤的外延因职务的多样性而拓宽,更好地保护职工的利益。
一些学者认为工伤认定标准还应包括时间标准和空间标准。即工伤只限于在工作时间内发生(时间标准)和在工作区域内发生的(空间标准)。笔者它们实际只是工作标准的时空特点,而不能作为与工作标准并列的工伤认定标准。进行工作必然要在工作时间和工作的区域进行。把时间条件和空间条件再作标准,显然是多余的。此外,在工作的时间和区域一般应为工作,但当职工在工作的时间和工作的区域为其他非工作事务时,仅凭这两个标准即认定工伤显然不妥,而要作为认定标准需要再附加必须是为工作的条件,这显然不如工作标准简洁准确。所以工伤认定的标准是职务标准,而不需附加时间和空间标准。
《条例》第十四条所列举的七种情形中争议较大的是其第(六)项规定,即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笔者认为,此种情形从严格意义上说,也不应归入工伤。因为在该种情形中,职工遭受伤害的直接原因是发生车祸。尽管与工作有一定关系,但造成伤害的结果并非直接出于工作原因,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根据工伤认定的客观标准,若非工作原因致伤,即使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也不能认定为工伤。
立功司法认定探究论文
内容摘要
我国的立功制度规定得比较简单。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作出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决了审判实践中存在的一些认识分歧。然而,实践的多样性意味着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经常总结。笔者在本文拟结合审判实践对立功的司法认定方面的若干疑难问题,从立功时间的认定,关于"协助"的理解,"重要线索"的认定,负有查禁犯罪活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后立功的认定,帮助犯罪分子立功问题的处理,关于检举揭发同案犯立功的认定,犯罪单位立功的认定等方面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立功时间的认定
在立功的时间要件上,目前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分歧。
有的同志认为,立功的时间"始于犯罪预备终于刑罚执行完毕,但作为刑罚裁量情节的立功,通常在判决或裁定之前。"有的同志提出"立功时间始于犯罪预备阶段而终止于刑罚的确定阶段。"也有的同志认为,立功"是犯罪分子犯罪以后实施的揭发检举或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犯罪分子的行为。犯罪以后,不仅包括判决生效前,也包括判决生效后,既可以发生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也可以发生在服刑期间。"更有同志指出,"立功行为发生于刑事诉讼阶段。刑事诉讼阶段指侦查、起诉、审判阶段……概言之,量刑情节意义的立功必须发生于犯罪分子开始被追诉以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这一阶段内。"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存在有待商榷的问题。立功在刑法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立功,是指刑法第68条的规定,而广义的立功则除此之外还包括刑法第七十八条的立功。这是学者们在立功时间认定问题上发生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狭义的立功终止时间,当然应是在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前。在刑罚的执行期间出现的立功,则属于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的立功情形。目前分歧较大的主要表现在立功的开始时间认定方面。前两种观点认为立功始于犯罪预备阶段,无疑缩小了立功的范围,是不正确的。犯罪预备,是故意犯罪过程中的一种犯罪形态。从而根据前两种观点,立功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而在事实上,不仅故意犯罪可以成立立功,过失犯罪也完全可以发生立功的情况。可见,前两种观点把过失犯罪中的立功遗漏了。此外,第一种关于终止时间为判决或裁定之前的看法,排斥了判决或裁定作出后生效前期间(如死刑复核)发生立功的可能性,不利于调动犯罪分子的立功积极性,也不符合立法精神。那种认为在犯罪分子犯罪以后就可以成立立功的观点,如果付诸实践无疑会使刑法设立的自首制度失去意义。立功和自首在从宽处罚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懂法的犯罪分子犯罪以后完全可以基于该理由,在检举揭发他人的犯罪的同时继续进行新的犯罪活动,由于具有立功表现,所以即使不去投案自首,他也不会在将来被抓获归案后因此而失去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从而逃避了应受到的惩罚。第四种观点也是不合适的。"追诉"一词并没有一个容易掌握的准确含义。犯罪分子被追诉,是指公安机关在案件发生后立案侦查时间,还是将犯罪分子列为犯罪嫌疑人的时间,还是开始对犯罪分子采取强制措施之时,抑或是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之时?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因而也不可取。
企业培养认定管理通告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县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五保六提升”的中心工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我县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火[2008]362号)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行计划有序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1、确定年度申报数量。申报的企业家数根据台州市下达的高新技术企业年度培育认定工作目标确定,天台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做好培育辅导和组织申报工作。
2、企业申报。具备条件的企业向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科技局)提交书面申请。
3、组织审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进行审核。
统计从业认定通知
各区、市统计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国家统计局关于认真贯彻实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05]58号)和《**省统计局关于做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结合我市实行属地统计工作的实际,为做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行政许可制度。对于稳定基层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统计部门要组织广大统计人员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及其他相关知识,深刻理解《行政许可法》的基本精神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主要内容,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技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公开、公平、公正及效率、便民的原则,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各区、市统计局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电台、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宣传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程序、证书管理、法律责任等,使有关各方及当事人全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