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社保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8 01:34: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大社保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大社保

市人大社保工作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郝主任、各位领导:

您们好!

在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进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稳步发展的关键时刻,郝主任和郑州市人大的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使我们倍感荣幸和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进展情况

为了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市按照“抓好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通过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构建设,广造宣传氛围,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全力做好此项工作。在先期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目前,我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申报登记、信息录入、参保缴费、待遇发放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止目前,参保居民已达到21117人,并有11182名居民已开始领取养老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试点工作情况。按照郑州市的要求,我市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中心任务,全力抓紧抓好。为了给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起到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我市经过慎重考虑和研究,把超化镇和西大街办事处作为先期试点,认真组织,严格措施,强力推动。为此,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广佑为组长,由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听取工作汇报,破解工作难题,抓好督查落实,从而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查看全文

市人大社保工作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郝主任、各位领导:

您们好!

在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进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稳步发展的关键时刻,郝主任和郑州市人大的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使我们倍感荣幸和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进展情况

为了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市按照“抓好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通过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构建设,广造宣传氛围,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全力做好此项工作。在先期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目前,我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申报登记、信息录入、参保缴费、待遇发放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止目前,参保居民已达到21117人,并有11182名居民已开始领取养老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试点工作情况。按照郑州市的要求,我市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中心任务,全力抓紧抓好。为了给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起到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我市经过慎重考虑和研究,把超化镇和西大街办事处作为先期试点,认真组织,严格措施,强力推动。为此,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广佑为组长,由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听取工作汇报,破解工作难题,抓好督查落实,从而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查看全文

市人大社保调研工作会的讲话

尊敬的郝主任、各位领导:

您们好!

在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进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稳步发展的关键时刻,郝主任和郑州市人大的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使我们倍感荣幸和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进展情况

为了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市按照“抓好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通过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构建设,广造宣传氛围,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全力做好此项工作。在先期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目前,我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申报登记、信息录入、参保缴费、待遇发放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止目前,参保居民已达到21117人,并有11182名居民已开始领取养老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试点工作情况。按照郑州市的要求,我市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中心任务,全力抓紧抓好。为了给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起到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我市经过慎重考虑和研究,把超化镇和西大街办事处作为先期试点,认真组织,严格措施,强力推动。为此,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广佑为组长,由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听取工作汇报,破解工作难题,抓好督查落实,从而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查看全文

申论时评之完善社保

●核心提示:日前,国家发改委就“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相关问题答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改委表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社会保障发展仍不平衡,将着力解决衔接

日前,国家发改委就“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相关问题答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改委表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社会保障发展仍不平衡,将着力解决衔接。

应该说,社会保障的确是决定社会公平公正的基本要素。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得是否完善,国民是否能够获得基本的保障,所获得保障又是否相对公平,更是社会公平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针。只有认识到不足和差距,才有望弥补差距和不足,从这个角度来看,发改委能够认识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社会保障发展仍不平衡,其实未尝不是弥补上述差距和不足的前提。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显然不是说句话这么简单,任何哪怕是一丁点的社保待遇,其实都要有大量资金和投入来支撑。从这个角度来看,要完善社保,当然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发改委积极研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进一步壮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当然不失为务实之举。不过,仅仅是把蛋糕做大,其实还远远不够。

事实上,对于社保制度而言,最缺的其实还不是钱,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相比蛋糕的大小和尺寸,蛋糕的分配是否秉承了基本的公平公正理念,才至为关键。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照您的意思岂不是要让社保成为完全平均的大锅饭?这样的分配制度不是早就证明是低效的并已经过时了吗?不错,在生产经营领域,的确应该秉承多劳多得,甚至能者多得的分配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社会生产力,创造最大的社会财富。

不过社保制度显然与此不同,即以养老为例,既然大家都已经从工作岗位退休,显然不能说你退休后的价值就比别人更大,即便考虑工作期间的贡献大小,也不宜把工资差距简单的挪到养老金上来。然而,现实的情形却是,退休养老待遇不仅差异极大,甚至不乏退休企业高工不如事业退休勤杂工的怪相。不同体系,甚至不同行业之间的社会保障差异之大,显然已极大的导致了社会不公,并使得社会保障体制本身遭遇颇多质疑。

查看全文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研究

【摘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必然引起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变化,从而导致国家财务管理目标、管理主体和管理职能发生变化,推动了国家财务理论的发展。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与国家财务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国家财务投资、筹资、运营、分配、调控、监督等实践的创新。基于此,探讨国家财务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国家财务;理论发展;实践创新

一、引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在党的“十七大”时,又将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按照这一判断,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发展是解放生产力,以经济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从而尽快改变“短缺经济”的面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钢铁、煤炭、谷物等等几十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也稳居世界第一,甚至产生过剩现象,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过去解决温饱问题的状态,一跃进入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向着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我国的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空前提高,正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转变。从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进入了新时代。2017年10月,党的“”正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改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3],迫切要求经济发展从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的提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导致社会与经济发展目标的变化,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和整个国有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向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转变,从而要求以国家为主体的国有资本管理、监督、营运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财务理论有新的发展,财务实践有新的创新。

二、国家财务理论的发展

国家财务理论是关于以国家为主体,对国有资本管理、监督、营运的理论,笔者于1986年在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国家财务的概念与内容,随后又先后发表了几篇文章对国家财务理论加以论述[4][5],并于1993年出版《国家财务论》专著,初步形成了国家财务理论框架[6]。随后经过学术界的讨论,国家财务理论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该理论已形成包括国家财务的概念与本质论、国家财务独立论、国家财务投资论、国家财务筹资论、国家财务运营论、国家财务调控论、国家财务分配论、国家财务预算论和国家财务监督论等一系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对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政策与措施的制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对完善财务学科体系,推动财务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财务理论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一)国家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必须高速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因此,在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是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和产品数量的高速增加。与此相适应,国家财务目标表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有经济的经济效益的提高。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实现小康、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不仅经济稳定增长,而且经济结构逐渐优化,经济增长质量也不断提高。习在2017年10月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说,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从整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人民现在是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但遇到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的矛盾,需尽快加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变化,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由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转变为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及追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充分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转变相适应,国家财务管理的目标也由过去追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转变为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不仅公益类国有企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商业类国有企业也要把社会效益放在与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是说,国家财务管理通过国有资本的经营,不仅要追求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提高经济效益,还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与社会公平发展,使全国人民都能共享国有经济发展的成果,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二)国家财务管理主体理论的发展国家财务管理主体,是指独立进行国有资本投入收益活动,具有独立财务权力,财务责任和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国有资。产原来由财政部设立各行业财务司进行统一管理的体制暴露出了缺少独立产权主体、干预企业财务自主权、财政分配与财务分配混淆不清、影响企业财务投资和及时补充流动资金等问题。财务学术界对如何解决国家财政统一管理国有资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笔者1986年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全国企业财务理论与学科建设座谈会上提出了财务可分为国家财务、部门财务(当时还存在企业主管部门,后来逐步撤销)和企业财务三个层次,从范畴上将国家财务与国家财政分开,为形成独立国家财务管理主体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紧接着,笔者又在1988年《财经科学》第3期发表《社会主义财务的三个层次》一文,提出设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国有资产投资和收益分配活动,进行财务监督和制定规范国有企业财务行为的财务制度,这是在理论上对如何建立国家财务管理主体的初步研讨[5]。在这一时期,其他学者也都逐步赞同设立独立国有资产管理主体的主张。1988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在中央和省、地(市)、县四级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简称“国资局”)管理经营国有资产,但国资局仍归口财政部领导,从而形成了国家财务管理主体的雏形;但国资局没有独立的财务权力、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仍属于行政性管理机构,国资局下面也没有设立国有资产运营公司。1989年国务院精简机构改革中,其一度被财政部撤销,使建立独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尝试遭受挫折。笔者在2001年发表了《开创国有资产管理的新局面》一文,认为撤销国资局的做法削弱了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没有解决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后国有产权主体缺位的问题[8]。2002年召开的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在中央和地方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的决定,作为国务院的特设机构,不再归口财政部门管理,而是与财政部门平行,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使独立的国家财务管理主体初步形成,国务院赋予国资委的权力是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但是,仍有两个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一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仍由财政部门管理,国资委只是参与编制工作,并没有对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分配权,实质上没有受益权,没有对国有企业进行资本再投入的财力。二是管资产、管人与管事相结合,使国资委仍然陷于行政管理与国有资产实物形态监管的事务中,不能专门从事国有资本的经营工作。2003年6月,笔者与吴树畅[9]提出在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下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的同时,在国资委下设立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和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专门从事资本运作,在国资委和国有企业之间起中介经营和隔离行政干预国有企业的作用。这三个层次中,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运营与管理属于微观层次的管理主体,而国资委及其所属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一般称为“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则属于宏观层次的管理主体,即国家财务管理主体。“十八大”后,国家出台了在国资委领导下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政策,使学术界提出的建立国有资本中介经营公司的设想得以实现,形成了专门从事国有资本经营的母公司,由过去国资委重点进行资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管资本为主,能很好地行使出资人的财务权力、责任和受益权,这是国家财务管理主体理论的又一重要发展。但是,由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仍由财政部管理,国资委独立作为财务主体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影响国资委职能的发挥,财务学者对这一问题还应做深入的研究。(三)国家财务职能理论的发展。国家财务职能,是国家财务本质所决定的基本功能。国家财务的本质是国有资本的投入产出(收益)活动,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体系[10]。作为国有资本的投入活动,首先必须有资本可投入,因此国家财务具有筹资职能;国有资本的投入,通过资本结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决定国家财务具有调节职能;对国有资本收益进行分配活动,决定国家财务的分配职能;国有资本投入与收益活动要能很好地统一,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目标,就要求国家财务发挥监督职能,使国有资本投入收益活动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国资委的各项规章制度。国家财务作为宏观的资本投入收益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为国家宏观调控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服务,为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服务,从而决定国家财务具有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职能。在国家推行“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资委指导国有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进行的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接受投资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就是国家财务这一职能的体现。综上所述,国家财务具有筹资职能、调节职能、分配职能、监督职能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职能。过去对国家财务职能没有做独立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增强国有经济的引导力、控制力和活力去研究国家财务应发挥的作用。但国家财务的职能和作用是有区别的。国家财务的职能是由本质所决定的功能,具有客观性;国家财务的作用是国家职能发挥的影响,同一职能的发挥可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作用具有多样性。例如,发挥国家财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职能,当国家财务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增加贫困地区的投资项目时,就发挥了帮助贫困地区人民脱贫奔小康的作用;同是这一职能,当国家财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增加对外投资时,就发挥了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国家财务职能是相对固定的,而国家财务的作用则是变动和多方面的。(四)国家财务预算应由国资委管理的理论依据。研究国家财务职能,不仅对国家财务的基础理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进一步界定国家财务与国家财政的界限、完善国家财务管理体制有着重要作用。例如,上文所提出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应该由财政部门编制和管理,还是由国资委编制和管理这一问题,在2012年“十六大”后至今未能解决,就是由于没有正确区分国家财政和国家财务的职能所造成的。国家财政在本质上是国家作为主权所有者,凭借其政治权力,对一部分国民收入所进行的再分配活动,其职能是保证国家上层建筑的资金供应、促进社会稳定和监督国民收入再分配合法合规地进行,所以财政具有供应职能、社会稳定职能和监督职能,这是其本质所决定的。国家财政的上述职能,是通过编制和执行国家财政预算与决算来实现的,其收入主要是税收和规费收入,其支出主要是各种行政性支出。与此不同的是,国家财务在本质上是国家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凭借财产所有者权力,进行国有资本投入产出(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系,其职能是筹资职能、调节职能、分配职能、监督职能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职能。从分配职能角度来看,国家财务是凭借所有者权力所取得的国有企业上交的一部分利润、国有股息红利收入或资本市场投资收入,其支出主要是对国有企业再投资,或进行新投资项目等经济性支出。国家财务的职能,是通过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决算来实现的。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决算的编制主体应该是国资委和所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现行制度是国家财政编制和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决算,国资委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只有提供编制资料和提出建议的责任,这是以国家财政职能取代国家财务职能,使国家财务部门没有独立的国有资本受益权和再投资权,严重影响国资委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职能的发挥,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实践中也是弊大于利的。因此,笔者建议国务院将国家财政预算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分别交由财政部门和国资部门编制与执行,在每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由这两个部门分别向“人大”提交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下年度预算编制情况,接受“人大”监督。有的人担心由国资委管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会出现资金混乱,笔者认为这一担心是多余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与财政收支一样都要通过国库,国库对财政部与国资委分别立账,分别监管,不仅不会出现混乱,而且更能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查看全文

社保费征收论文

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团结的保护器,是治国安民的大计和推进企业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工程。陕西省各级地方税务局(分局)2000年5月依照陕政发[2000]11号文件规定接收全省社保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下同)征缴工作,在社保费征缴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自身不能解决且又严重影响社保费征缴工作的问题。

社保费征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省政府授予地方税务机关社保费征缴的行政执法权不完全

由于陕西省政府印发施行的《陕西省税务征缴社会保险费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仅仅授予了地方税务机关行使社保费的征缴权;对未经批准逾期不缴或故意少缴、漏缴的,追缴及加收滞纳金权;对逾期拒不缴纳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权。致使没有确立地方税务机关社保费征缴管理的行政执法主体的地位,地方税务机关社保费征缴管理的行政执法权不完全、不完整,缺少社保费的管理权、监督检查权、行政处罚权及行政复议权等行政执法的权力。使地方税务机关没有办法或手段加强和规范社保费征缴管理工作和解决社保费征缴管理弱化,征缴入库率低,收入任务完成差等的问题。

二、社保费征收管理机构、人员、业务经费没理顺

目前全省地方税务系统除个别地、市税务局(分局)擅自违规设立了基金或社保费征收科(处)、配备了少量征收人员外,其他绝大部分地市税务局和几乎全部县(市、区)税务局尚未设立基金或社保费征收科(股)、尚未配备专职征收入员;社保费征收管理的业务经费严重不足,按实际征收入库社保费总额提取06‰的手续费,远不够投入征收人员的基本工资和业务经费支出。

查看全文

社保基金预算管理调查报告

社会保险基金审计是社会保障审计的主要内容,与社保基金预算有着密切联系。社保审计依据社保基金预算做出判断,同时又是推进社保基金预算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社保基金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社保审计所要实现的目标。社保审计既要以社保基金预算为依据,又要推动社保基金预算管理的完善。笔者结合审计实践,探讨社保审计在促进社保基金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方面着力点和实现途径。供大家借鉴、参考。

一、审计要促进社保基金预算编制的完整、规范和科学

国务院明确规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的其它社会保险基金,条件成熟时,也应尽快纳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审计任何一项社保基金,都要关注其纳入预算管理的进展情况,对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社保基金,尤其关注基金收支无计划、无控制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否存在脱离财政监管导致资金流失、闲置或浪费,进而提出将其纳入预算管理的审计建议,促进加强社保基金预算编制的真实完整性。

对于已纳入预算管理的社保基金,要对社保基金预算编制本身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估。通过对基金预算报表及其相关编制说明资料的审查,检查基金预算编制和调整的审批程序是否合乎规定,基金收支计划的调整是否按照规定程序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变更、未按预算执行的问题,促进提高社保基金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检查社保基金预算编制的政策依据是否充分,对各项基础数据的来源、预测依据和计算方法进行核实,分析对比本年度与上年度基金预算草案的增减变化及主要原因,基金筹集计划是否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核定的参保率、征缴额度等计划指标与上年相比是否适当增长,保险费收缴率、清欠率是否保持在适当水平,基金筹集渠道在编制预算时是否充分预计并作为收入的一部分纳入预算;检查支出预算是否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做到以收定支,不列赤字,保险待遇支付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基金支出规模是否合适,基金支出项目和内容是否符合专款专用原则,预算支出安排是否符合重点使用原则等,促进提高社保基金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同时,还应注意预算与决算的对比分析,计算收支各项指标的预算执行率,关注预算执行率过高或过低的项目,分析预算编制与执行相脱节的原因,从政策设计、操作执行等方面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促进提高社保基金预算的执行力。

二、审计要促进地方政府充分履行平衡社保基金收支的责任

查看全文

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完善透析

摘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中,社保基金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理应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针对社保基金监管体制的完善问题,应在继续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树立依法监管、独立监管和审慎监管的监管原则,从加大监管投入、创新监管制度、拓宽监管渠道等方面予以努力。

关键词:社保基金监管完善

我国社保基金监管体系是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政监管为主,加以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银行监督、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的有机配合而建立起来的。表面上,社保基金监管体系看似完备,但是由于政出多门(强调部门利益)、彼此权限或存在真空或存在交集(可能导致消极监管)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只要熟悉并掌握这一体系的“薄弱环节”,就完全有可能加以利用、谋取私利,这也是为什么社保大案频发的原因所在。当然,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应当看到并承认,这一监管体系是我国国情的客观体现,是目前“不最坏”的选择。在既有的客观情况下,如何完善社保基金监管,真正保障人权,值得深思。

一、树立社保基金监管相关原则

社保基金监管原则既是对以往基金监管经验的总结,又是建立和完善社保基金监管制度的基础。依笔者看来,下面三大原则尤其重要:

1.依法监管原则

查看全文

探究我国社保基金监管法制健全路径

摘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中,社保基金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理应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针对社保基金监管体制的完善问题,应在继续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树立依法监管、独立监管和审慎监管的监管原则,从加大监管投入、创新监管制度、拓宽监管渠道等方面予以努力。

关键词:社保基金监管完善

我国社保基金监管体系是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政监管为主,加以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银行监督、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的有机配合而建立起来的。表面上,社保基金监管体系看似完备,但是由于政出多门(强调部门利益)、彼此权限或存在真空或存在交集(可能导致消极监管)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只要熟悉并掌握这一体系的“薄弱环节”,就完全有可能加以利用、谋取私利,这也是为什么社保大案频发的原因所在。当然,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应当看到并承认,这一监管体系是我国国情的客观体现,是目前“不最坏”的选择。在既有的客观情况下,如何完善社保基金监管,真正保障人权,值得深思。

一、树立社保基金监管相关原则

社保基金监管原则既是对以往基金监管经验的总结,又是建立和完善社保基金监管制度的基础。依笔者看来,下面三大原则尤其重要:

1.依法监管原则

查看全文

试探社保基金监管原则健全措施

摘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中,社保基金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理应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针对社保基金监管体制的完善问题,应在继续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树立依法监管、独立监管和审慎监管的监管原则,从加大监管投入、创新监管制度、拓宽监管渠道等方面予以努力。

关键词:社保基金监管完善

我国社保基金监管体系是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政监管为主,加以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银行监督、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的有机配合而建立起来的。表面上,社保基金监管体系看似完备,但是由于政出多门(强调部门利益)、彼此权限或存在真空或存在交集(可能导致消极监管)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只要熟悉并掌握这一体系的“薄弱环节”,就完全有可能加以利用、谋取私利,这也是为什么社保大案频发的原因所在。当然,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应当看到并承认,这一监管体系是我国国情的客观体现,是目前“不最坏”的选择。在既有的客观情况下,如何完善社保基金监管,真正保障人权,值得深思。

一、树立社保基金监管相关原则

社保基金监管原则既是对以往基金监管经验的总结,又是建立和完善社保基金监管制度的基础。依笔者看来,下面三大原则尤其重要:

1.依法监管原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