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18:58: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热贡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热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
一、热贡艺术的发源
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是整个藏传佛教“后弘期”,是喇嘛教美术的转变期,也是热贡艺术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日渐民族化的喇嘛教已经取得了广泛信仰,因此,作为其形象说教的喇嘛教美术,也开始自觉地从外来作风向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方向转变。
转变期的喇嘛教美术遗存,比较丰富,以绘画而论,如阿里古格王国的《历代赞普和王子世系像》壁画,造型质朴,设色单纯而稳重,呈现出浓厚的西藏高原的文化色彩。还有日喀则那当寺的《那当建庙喇嘛》、《滚嘎吉泽喇嘛》等富于装饰风味的唐卡。
热贡艺术也发源于雪域文化的中心西藏地区,但主要是先后三方面渊源而来:一是藏拉多的年智合尖措三兄弟在尼泊尔学画后到安多热贡定居传播佛画艺术;二是在四、五世纪时萨迎派智合那哇及其徒弟们在热贡地区传播佛画艺术;三是1710年桑俄才培修建拉卜楞寺时,他的曼唐派画法传人热贡地区,所以源渊的不同使热贡艺术的的画匠们有各自的特点。
二、热贡艺术的确立时期
从萨迎政权的建立,经帕竹、噶玛等“八王”政权,至固始汗入藏,是喇嘛教美术的确立期,这一时期始终都有一个或数个相对强大的政教合一的中心势力,为喇嘛教美术民族风格的最终确立提供了足够的精神和物质条件。此期的造像和壁画至今保存在杭州飞来峰、敦煌莫高窟等处,至于藏、青、川和内蒙等地的遗迹,那就更加丰富了。由于各派教义的差异,在美术创作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热贡艺术发源以及进程
一、热贡艺术的发源
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是整个藏传佛教“后弘期”,是喇嘛教美术的转变期,也是热贡艺术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日渐民族化的喇嘛教已经取得了广泛信仰,因此,作为其形象说教的喇嘛教美术,也开始自觉地从外来作风向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方向转变。
转变期的喇嘛教美术遗存,比较丰富,以绘画而论,如阿里古格王国的《历代赞普和王子世系像》壁画,造型质朴,设色单纯而稳重,呈现出浓厚的西藏高原的文化色彩。还有日喀则那当寺的《那当建庙喇嘛》、《滚嘎吉泽喇嘛》等富于装饰风味的唐卡。
热贡艺术也发源于雪域文化的中心西藏地区,但主要是先后三方面渊源而来:一是藏拉多的年智合尖措三弟在尼泊尔学画后到安多热贡定居传播佛画艺术;二是在四、五世纪时萨迎派智合那哇及其徒弟们在热贡地区传播佛画艺术;三是1710年桑俄才培修建拉卜楞寺时,他的曼唐派画法传人热贡地区,所以源渊的不同使热贡艺术的的画匠们有各自的特点。
二、热贡艺术的确立时期
从萨迎政权的建立,经帕竹、噶玛等“八王”政权,至固始汗入藏,是喇嘛教美术的确立期,这一时期始终都有一个或数个相对强大的政教合一的中心势力,为喇嘛教美术民族风格的最终确立提供了足够的精神和物质条件。此期的造像和壁画至今保存在杭州飞来峰、敦煌莫高窟等处,至于藏、青、川和内蒙等地的遗迹,那就更加丰富了。由于各派教义的差异,在美术发表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广电文体局半年工作总结
20*年度,州文体广电局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十届二次全委会精神,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现将20*年工作总结及20*年工作安排简要汇报如下:
一、全面加强文化工作,为培植*文化产业夯实基础。
(一)精心组织20*年元旦、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花灯展、歌舞晚会、民歌演唱、电影公映、民间藏戏、民间社火展演等活动,活跃了节日气氛,丰富了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二)积极实施“2131”电影放映工程,通过开展优秀电影公映进农村、进牧区和送书下乡活动,有效缓解了偏远山区农牧民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全年共完成电影放映任务1002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25%;共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29次,其中:开展送书下乡19次,送图书1400余册;开展送戏下乡10次。
(三)积极开展夏日文化广场活动。从今年4月11日同仁地区夏日广场文艺活动正式启动,州、县文化部门按月轮办,共举办广场夏日锅庄等文艺演出110场(次);州影剧院共接待各类大型活动20场(次),广场活动15场(次)。
(四)省藏剧团·州民族歌舞剧团完成大型藏戏《格桑花开的时候》的编排展演任务,并组织参加了由文化部承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活动,参加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精品展演、第五届荷花艺术节和北京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演出,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并获多个奖项,顺利完成了“热贡民间艺术团”的组建任务。州歌舞剧团今年共获国家级集体金奖2个、优秀单项奖8个、大型现代藏戏《格桑花开的时候》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大型歌舞《热贡神韵》已通过省有关专家组的审查,现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州歌舞团全年共完成送戏下乡40场,政务演出3场。
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传承
一、研究意义
“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不乏“绝活”,如皮影、剪纸、编织、绣花、舞狮、糖人,等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物质丰富而重视高品质生活的今天,受到更多的青睐,为海内外人士所喜爱。政府和民间组织都以各种形式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各地民艺展示场所层出不穷,当代美术教育教学中也出现了更多相关民间艺术的内容,但由于民间艺术的地域性强、系统性差、组织形式繁多等特点,较少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系统呈现和传承,其应用与保护也鲜见于课程体系范围之内。研究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传承和发展,其意义首先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陶冶个人品格、修身养性的功能,如何在各类纷杂的现代艺术中得以保护和传承,是对当代美术教育课程的挑战。其次,对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发展较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专门的皇家美术教育机构—画院。19世纪末,由于中国社会转型、西方思潮冲击,中国美术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不断融合,民间艺术的内容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岌岌可危。研究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传承和发展,能促进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最后,应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民间艺术源于民间,是中华民族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艺术创作,研究民间艺术,合理设置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比例,使其在教学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丰富民众的艺术生活。
二、民间艺术的表现形态
“民间艺术”起源于民间,与乡间生活、风俗民情、地域特色相辅相成,表现形态随民间生活百态多变,智慧的民间人士在寻求生活的过程中总结创作出各色民间艺术,使其在历史的进程中凸显灿烂。民间艺术的样式因其功能性可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民间美术、民间建造、民间表演等形式,本文主要针对民间手工艺及民间美术进行探讨,追寻其起源发展及对当代美术教育课程中的继承与发展进行研究。《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中,涉及很多内容与本文研究相关,如: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2009.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2009.10)、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10)、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2009.10)、热贡艺术(2009.10)、中国书法(2009.10)、中国篆刻(2009.10)、中国剪纸(2009.10)、中国雕版印刷技艺(2009.10)、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10)等,另外还有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如浙田的石雕、江苏的苏绣、江西的陶瓷、山东潍坊的风筝等,都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以下列举几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
1.以热贡唐卡为代表的手工绘画类
“唐卡”一词是藏文音译,《藏汉大词典》中的释义:画有图像的布或纸,可用轴卷成一束者。唐卡的绘制复杂,用料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物和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热贡唐卡以笔法细腻、匀净协调著称,画面给人以雄浑、博大之感,艺术效果非同凡响,画法上一般采用单线平涂略加烘染和色块填勾的手法,构图上都采用散点透视。画面上的神、佛、山水、花草、楼台亭阁、各种鸟兽等都绘得很细致、生动而色彩鲜艳,特别是一些被夸张变形的密宗造像,性格鲜明、形态各异,不同身份的神形态千变,姿态各异,各尽其妙。热贡唐卡在取景布局上视野广阔,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把同一主题而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一幅作品犹如一本连环画,使画面有咫尺千里之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热贡唐卡的这种独到之处,使其在同类艺术中别具一格,成为藏画艺术的一种风范,也为美术教育的各类课程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及历史地位论文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时期。唐代“在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时代”。饮茶不仅在北方兴起,已经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文化特征。陆羽《茶经》的出版,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本构架,创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茶文化学体系,它是茶叶百科全书、茶叶文化宝典和世界茶叶的经典,是茶学、茶艺、茶道的完美结合。以茶为礼、茶入诗入画、茶会、贡茶、斗茶、禅茶、品茶、茶道在唐代,特别是中唐以后都逐步形成和完善,并随着贸易和交往,茶叶、茶籽和茶道开始向外传播。
一唐代茶文化兴盛的社会历史条件
唐代茶文化兴盛是对历史上茶文化吸收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在唐代最终形成,得益于佛教的大发展、科举制度的完善、唐诗的繁荣、贡茶的成制、政府的倡导等因素。
1、佛教的大发展和推动佛教的大发展为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而佛教中的禅宗兴盛直接推动了饮茶风俗的广泛流行;茶禅互动,相互吸收和促进,茶文化得以产生。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云: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泰山灵岩寺降魔师大兴禅教就是这个时代的反映。晚间不食不睡,甚为难熬。为求功德圆满,修身养心,禅宗功夫坐禅就需要脑清神健,而茶既解渴又提神,与坐禅的意境完全合拍,因此成了坐禅的好伙伴。唐人李咸用在《谢僧寄茶》中说:“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可见茶叶与禅的结合有其客观必然性。既然出家人热衷于以茶助禅,以茶助功,民间信徒必仿而效之,此风因此不胫而走。唐代有一大批僧人种茶、采茶、制茶、饮茶,许多名茶产于名刹,许多高僧都是著名茶人。
2、科举制度的促进唐代用严格的科举考试来选才授官。朝廷特命以茶送到考场,以示关怀,所谓“金銮故例,翰林当直学士,春晚困,则日赐成象殿茶果”。如元稹《自述》(一作王建《宫词》):“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这种科举制度中最高规格的考试,也以茶助考,每一位有幸得到赐茶的人每不感到无比自豪,其轰动效应也更大。这说明科学制度中赐茶的普遍性。
3、唐诗繁荣的影响文人作诗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要求作者头脑清醒,文思如泉。而茶能助诗兴,发文思,所以吟诗与饮茶有机结合起来。唐代著名诗人无不饮茶,有些人还把饮茶与吟诗有机联系起来,这种例子俯首皆是。文人吟诗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茶道茶艺、茶性茶德、茶情茶谊、茶俗茶礼、茶事史诗等,同时对茶树生态环境、造茶技术、煮饮技艺、名茶、贡茶、茶政和贸易等都有涉猎,内容丰富,词句优美,从侧面反映出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茶诗有391首,作者113人,这与唐以前各代偶有所见的茶诗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深究唐卡特色课程教育考虑
藏传佛教绘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藏学界十分关心的问题。藏族美术是藏族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中所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藏族人民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在藏族造型艺术中,唐卡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之一,它最初是写在布上的文告,后来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绘画形式。题材内容广泛,有佛像、人物、说法图、佛经故事等,还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唐卡绘画教学整体上呈现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步调的发展进程,前一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是传统师承教学向现代系统教学的过渡阶段,其模式单纯,进展缓慢,却又客观地继承和延续了藏族美术传统风格技法。后一时期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学校教学为主体的唐卡美术教学,在充分继承传统特色和在现代教学实际操作中完成教学的办学模式,能发挥二者优势,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一、四川民族学院唐卡教学的现状
藏族美术教学得到民族高校的重视,并根据不同的地方资源优势,办出了各自的特色,共同形成了藏族美术教学形式多样、风格独到的整体局面。四川民族学院对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十分重视,美术教育专业除开设素描、色彩、中国画、三大构成、中外美术史等基础课程外,还将唐卡设置为美术教育特色课程,并将唐卡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来开发建设。唐卡课程在学院美术系仅十几年的时间,目前开设了唐卡画技法、新唐卡创作、藏族图案设计3门课程。通过对唐卡艺术发展源流、表现形式、表现内容、表现技法与相关的历史事实的介绍,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唐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实用审美功能,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加深对中华各民族传统艺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努力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做出努力;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主动地去做传承、保护、发展工作;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专业为藏族地区在艺术创作方面提供人才、技术、社会服务的职能,使课程开设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我校传统唐卡教学中主要以临摹传统唐卡作品为主,由具有传统美术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主持这门课程。设计因地制宜的课程教案,从临摹和赏析经典传统美术作品入手,但目前唐卡课程的教学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只重视学生如何掌握好绘画的技法,对于理论则很少涉及。现在从事唐卡教学的教师几乎是院校毕业的,藏族民间文化艺术知识甚少,特别是对唐卡这个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形式了解不够深入,承担起唐卡的教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分析当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唐卡教学课时有限,在学分制指导计划中只开设54节课,可以想象其中的难度有多大。54节课要完成一幅唐卡临摹作品,对学生来说很困难。何况学习的目的,要从构图、造型等方面去学习、借鉴并进行创作,课时的保障是不能忽视的;再次,美术系学生大多数来自内地,对唐卡这种藏族传统绘画艺术不太了解;最后是日益提高的教学工作要求与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矛盾,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新教学手段的采用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二、唐卡特色课程的教学思路
伪君子中人物剖析及艺术风格探讨论文
《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创作高峰时期的重要作品,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该剧主要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贡家里,图谋勾引其妻子并谋取其家财,最后在精明的欧米尔的设计下中了圈套,并锒铛入狱的故事。在故事中作者莫里哀无情地揭下了达尔丢夫这个伪君子的人格面具,以否定的方式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因逐时尚而被伪善所骗,也不能因慕虚荣而被假象所蒙蔽,更不能因良好的动机而不自觉地纵容恶行。
一、主要人物分析
1、答尔丢夫,是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对他的伪善的追踪是戏剧的主要线索,他的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伪善。他披着虔诚的外衣,竭力掩饰自己真正的目标追求,掩饰充满狂热欲望的灵魂冲动,来迎合资产者处于虚荣的笃信宗教的时尚,赢得赏识,争取信任,从而去实现自己的真正的目标。然而他苦苦追求的并不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也不是以放弃世俗乐趣为代价,完成灵魂的净化与超越。更不是出于崇高信仰,改变动荡的社会现实,而仅仅是追求世俗生活享受,追求简单需要的满足。所以他的行为无法引起普遍的共鸣,也无法获得原谅,反而让他成为了“伪君子”的代表,答尔丢夫也成为了“伪君子”的代名词。
1、奥尔贡,他是整部戏情节的中心。他轻信固执,过分虔诚,好走极端。突出的表现形式是蠢和傻,他傻的可怜,傻的可笑,傻的可恼。他刚愎自用,是个顽固横暴的专制家长。对答尔丢夫的伪装虔诚深信不疑,竟把骗子当成“圣人”来膜拜。当家人在他面前揭露答尔丢夫的虚伪时,他从不相信他们的说辞,反而夸张到要将自己的全部财产送给答尔丢夫,简直比顽固派还要顽固。
2、桃丽娜,在剧中她虽然只是扮演一个侍女的角色,但是她却是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她聪明能干,她身为陪伴小姐的佣人,身份却高于一般侍女;在主人家中她具有较大的发言权,她不畏强权,正直敢言,表现得“多嘴多舌”;她沉着大胆,是个丫鬟却敢于顶撞;她热心肠的同时也观察敏锐,从一开始就能看出答尔丢夫的叵测居心和虚伪。她在剧中的作用是组织力量向骗子开火,促使奥尔贡迅速觉醒。与高贵的主子相比,桃丽娜是作者歌颂的正面人物,在她身上集中表现了莫里哀的民主精神,那就是:低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3、玛丽亚娜,她身为别人的后妈却完全没有后妈的架子,对孩子疼爱有加,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伟大的母爱。同时她也认真地做好了作为一个妻子应尽的责任,对丈夫和家庭都十分忠诚,面对答尔丢夫的诱惑,她始终不为所动,意志坚定。她又是聪明的,就是因为她的巧施妙计才让奥尔贡看清了答尔丢夫的真面目,让他及时回头。
民间工艺造像艺术管理论文
[关键词]汉代;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徐州;民间工艺
[摘要]徐州民间工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造像艺术:剪纸、泥模、糖人贡和泥玩具等在表现内容、制作技法和艺术风格上吸收了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中的养料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汉代文化的历史渊源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
汉代文化更是华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汉家文化有着浓郁的先楚因子,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楚人,汉朝的开国元勋们,除张良外,全都是土生土长的楚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载范增引“故楚南公”语),当这些威猛无比的楚国子弟们用血肉之躯推翻暴秦统治时,也就是决定了:他们要将故国乡里的一切文化传播到长江天堑的另一边,传遍汉家帝国的大江南北。
钢琴艺术风格特征及教育分析
摘要:俄罗斯人民都非常崇尚音乐,善于用音乐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俄罗斯在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经典,并创造了无数震撼人心的文学佳作和华美的乐章。俄罗斯艺术教育非常注重民族文化,钢琴教育也同样如此,他们通过钢琴教育,挖掘本民族的优秀艺术资源,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喜爱。这也是俄罗斯钢琴教育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之处。
关键词:俄罗斯钢琴艺术;风格特征;俄罗斯钢琴教育
一、俄罗斯钢琴艺术演奏学派及其风格特征
在20世纪世界钢琴乐坛上,俄罗斯钢琴乐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现代钢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世界钢琴艺术史上的一块瑰宝。(一)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的总体特征。关于学派划分我们所提到比较能被认同的三方面:第一,从创作角度来讲,本民族要有相当数量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第二,从二度创作来讲,要有一批诠释本民族作品风格的本土演奏家;第三,从教学层面看,要有能培养世界一流钢琴家的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学院(因为从教学角度能贯彻本学派的学术观点等)。毫无疑问,俄罗斯在这三个方面都是一流的,是世界范围内没有争议的学派,这个学派所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并且影响深远。苏联有着悠久而优秀的文化传统,在这个丰厚的土壤上培育了许多世界一流的钢琴家,这个对20世纪有影响力的学派,主要依靠由安东•鲁宾斯坦与埃西波娃所创立的俄罗斯演奏艺术流派,并在这个传统的基础上融汇了欧洲各国优秀的钢琴艺术,依靠音乐学院的严格训练,由5位音乐大师的艺术成果及其教学成就构成了以伊贡诺夫、戈登威泽尔、法因贝格、涅高兹•海因里希、尼古拉耶夫(Nikolayev,1878—1942)五人为代表的五个学术门派,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钢琴家。他们五大门派之间逐渐求同存异,相互靠拢,最终趋向一致。其特点是激情充沛.思维敏捷。声音响亮。(二)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的风格特征。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的产生离不开19世纪长期居住在圣彼得堡的费尔德、亨泽尔特、列舍蒂茨基等外国钢琴家的教学活动,以及安东•鲁宾斯坦、尼古拉•鲁宾斯坦、埃西波娃等俄国钢琴家的教学实践,这些钢琴家为该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后来又涌现出了布鲁门费尔德、西洛迪、尼古拉耶夫等钢琴家,他们秉承了前辈钢琴家的演奏传统,从而使俄国钢琴学派的演奏传统得以继续发展。真正影响传统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美学思想的钢琴家应该是安东•鲁宾斯坦、李斯特、列舍蒂茨基等人,他们在演奏与教学中的特色已经完全融入传统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的美学观念之中。李斯特的钢琴演奏技巧同样也是影响传统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美学思想的重要因素,他在演奏中充分发挥钢琴音色的强弱对比和色彩变化,追求钢琴性能的极致表现与钢琴声音的人声化,促进了传统俄国钢琴学派演奏技巧的成熟。列舍蒂茨基将其独特的歌唱性音色纳入了他的教学之中,他在教学中追求演奏技巧和优美音色的扎实训练,成为传统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的重要特色。如果说传统俄国钢琴演奏学派是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为中心,形成了以安东•鲁宾斯坦、莱合蒂茨基、埃西波娃、尼古拉耶夫为核心的钢琴教学梯队.那么现代俄国钢琴演奏学派则以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中心。形成了以伊贡诺夫、戈登维瑟、涅高兹、芬伯格四人名字命名的钢琴教学门派,他们培养了许多钢琴演奏家,推动了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的发展。
二、俄罗斯钢琴教育研究
俄罗斯是世界闻名的钢琴教育大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的专业音乐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等,促使俄罗斯钢琴教育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俄罗斯,不论是音乐院校还是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都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音乐表现与内心感悟世界相结合,传承传统文化与推广先进教学理念相结合,重视精英教育和专题研究。1.教育机构、教学模式与特点。俄罗斯音乐学院的钢琴教育层次很高,教师大多都以中老年为主,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严谨,音乐素养全面。在俄罗斯,专业钢琴教育注重对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他们认为技巧是工具,是手段,都是为音乐表现力而服务的。2.课程安排。俄罗斯音乐学院很多,课程全由主管音乐教育的文化部统一规定,倡导用精品教学来培育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俄罗斯专业钢琴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例如本科阶段,不仅安排了钢琴专业课,同时还设置了伴奏课、重奏课、双钢琴课来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且每学期、每学年设置的课程都不一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授课形式也灵活多变,不仅有单独的辅导,也有音乐大师班的教学,且课程配比具有层次性,有助于学生保持钢琴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之中。3.教学方法。俄罗斯的钢琴教学方法也颇具特色,在世界音乐教育领域中彰显着独特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斟字酌句,实行精品教学。教师时常与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挚爱或对一些经典音乐作品的美好回忆,以此感染学生的情绪,并运用这些伟大的艺术佳作来燃烧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4.教材。在俄罗斯,教材的选用也颇具特色。俄罗斯的钢琴教材,具有浓郁的俄罗斯学派特点,如舒曼的《童年情景》《少儿钢琴曲集》这些都是很适合儿童钢琴学习的好教材。此外,俄罗斯儿童学习的钢琴曲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他们更加了解音乐的内涵,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在俄罗斯,学生并不是为练琴而练琴,而是通过练琴使自己回归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感受音乐的魅力。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本文通过对藏族传统舞蹈的身韵、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研究,探讨了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而在继承和发展创新藏族舞蹈中,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使发展中的藏族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一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西藏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二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