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18:11: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热带农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热带农业

热带农业科技成效及发展研究

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平台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载体和基石。依托于现有科技平台,热科院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平台在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管理上成效显著。但从总体上看,热科院科技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整体水平还相对不高,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平台数量不足。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热科院国家级科技平台有7个,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等国家级平台均空缺。2平台发展目标、定位、研究领域和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虽然绝大多数的平台定位清楚,发展目标明确,但部分平台定位模糊,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导致一些低水平研究重复。例如,热科院天然橡胶加工科技中心与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热科院热带微生物研究中心、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心与海南省热带微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筹存在部分研究内容重叠现象。目前,在热科院现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中,有大部分内容针对的是单位、个人,奖励的是个人、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学术专著等,而涉及科技平台的考评机制较少,导致依托单位和平台的负责人、平台的科技人员的责、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重申报筹建,轻运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最根本的理念是开放、共享、合作和交流。但从目前科技平台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偏弱,如许多科技平台没有开放课题,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的研究课题较少;在学术交流上,针对平台的特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邀请高水平专家来作学术报告的也较少。即使同一个平台的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或共同研究科学问题的也较少,没有形成团队力量。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建议

1系统化布局科技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或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化、系统化地进行科技平台布局,提出在哪些学科、哪些领域里要新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使科技平台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技平台体系,在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处于优先地位,进一步提升热科院的影响力[7-8]。2积极申报国家级科技平台。围绕热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热科院现有的人才队伍、学科优势和科研积累,通过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的要求,对照现有的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研究基础和水平,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升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和研究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孵化出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3拓宽平台申报渠道,提升平台研究水平。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要积极谋划,确保现有实验室和观测站的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9-10]。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建设有潜力的省级、院级的科研平台,提升条件和研究水平,使其在下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申报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观测站,使热科院热带农业科技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对其他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设立的部级平台,积极组织各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申报书、建议书,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省级平台。1根据各级各类平台的属性,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调研、引进、集成其他科研院所的平台评价机制中的有益元素,针对热科院科技产出的特色,建立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选择适宜的评价模型,综合各指标权重,尽快确立适合热科院科技平台的评价机制[11]。2根据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平台考核纳入单位、科技人员的年终考核。一是通过明确各平台“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平台需要完成的量化指标和年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二是明确各平台科技人员“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年度任务,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3优先支持以科技平台为依托的项目和奖励申报。在项目立项、项目申报过程中,尤其是在申报较大的项目时,优先考虑依托科技平台,按平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整体打包申报。以项目带动科技平台建设,以项目促进科技平台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平台的研究水平。此外,在成果报奖、奖励等方面,优先支持依托科技平台申报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人员为科技平台建设发挥作用;在条件建设和配备方面,也要重点向科技平台倾斜,尤其要保证省部、国家级重要科技平台条件建设。根据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各级各类科技平台中评选出2~3个优势科技平台,对其进行重点支持。这些优势科技平台的设立,将起到示范标杆作用,使各级各类平台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科技平台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整合现有各类科技资源,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共享共用,提高利用效率;建立学术交流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如根据各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依托平台实行人才聘用制,引进高水平人才,不仅是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需要,也是提升热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可以以设置流动编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支持有相关研究的优秀学者以博士后的方式进入科技平台开展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研究、特聘研究员等方式大力引进在相关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凝聚国内外领先或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和科研团队,为优秀学术团队的成长和不同学术背景的高水平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支持,为国内外合作和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不断提高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本文作者:黄华平王家保陈卫军魏玉云李海亮徐兵强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查看全文

西方农业旅游对海南农业旅游的启发

摘要:指出了国外的农业旅游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成果,其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在农业旅游的概念、发展模式、农业旅游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农业旅游发展的管理和策略研究等。在分析了国外农业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发展海南热带农业旅游的启示: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走生态型、特色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热带”资源,形成“不可替代性”;提高农业旅游管理和接待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农业旅游;研究综述;海南岛;启示

1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由于交通设施的完善,乡村的易达性,使欧洲阿尔卑斯山和美国、加拿大落基山区成为世界上早期的农业旅游地区。目前,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农业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20世纪70年代后,农业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大,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

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海岛,气候条件优越,素有“天然温室、热带果园”的美称,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热带农业旅游资源。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这是海南发展农业旅游千载难逢的机遇,应充分发挥出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的特殊优势,在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在全国先行一步,实施热带农业旅游精品建设战略。海南的农业旅游定名为“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在农业前面冠之“热带”,以彰显海南农业资源特色、旅游特色,区别于中国内地一般性农业旅游,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

2农业旅游概念的研究

2.1西方学者对农业旅游的概念和特点的阐述

查看全文

科技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000年前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事业单位加快了社会化的进程,传统意义中的事业单位的内涵、外延已发生许多变化,许多事业单位已转为企业。其中具有公益性特点的部分研究所也在此浪潮中转企。因此,在企业化背景下,研究所的科技发展具有其特殊性。2010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0]45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对热带作物的战略地位进行了充分肯定,强调要围绕提高战略性产品的基本供给保障能力、增强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化支持政策、完善配套措施、挖掘资源潜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热带作物的持续健康发展。该《意见》的提出,是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及热带农业科技事业的重要发展机遇。热带农业研究所是发展我国热带农业科学事业、推动热带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科研力量。研究所内的科技处作为专门的科研管理和服务部门,肩负着“承上启下、顾左联右”的重要作用。科技处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和体现着科研院所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做好科技处管理工作可促进热带农业科学研究取得成果,最终实现服务生产、服务热区、服务社会的目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下简称“热科院加工所”)是唯一专业从事以天然橡胶为主的热带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虽然于2002年被定为拟转企所,但它肩负着整合热带农产品加工资源、凝聚热带农产品加工科技力量、突破热带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提高热带农产品加工科技含量的重任。以下主要以热科院加工所科技处为例来探讨在企业化背景下热带农业研究所科技处的管理现状,并针对性地进行对策研究。

一、科技处管理现状

科技处作为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直接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承担着大量事务性工作,具有科研管理、监督指导、参谋咨询、科研协调等多项职能。热科院加工所科技处管理全所的科研事宜,兼具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职能,近年来各项科研工作开展顺利。1.科技处任务职责。科技处的主要职责以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参与政务、管好事务、做好服务”[1]。“参与政务”主要是通过在单位对科研管理工作进行决策时提供必要的信息,给出合理的建议,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来实现的。而“管好事务”和“做好服务”则是科技处当前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热科院加工所科技处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管理、科技数据统计、科技档案管理、宣传工作以及其他一些临时性工作。从工作内容上就可以看出,科技处是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中心枢纽,联系科技人员、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不仅肩负着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综合职能,而且还担负着为科技人员、科研工作第一线服务的重任[2]。2.科技处队伍现状。目前,科技处现有人员4名,具体年龄、学历、专业背景见表1:表1显示,热科院加工所2017年科技处的工作人员为3位女性,1位男性成员,25-35岁的工作人员为1名,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到了25%,专业背景涉及多个方面,任职年限普通较短,一半人员工作年限都在3年以下。3.科技处项目管理现状。科技处很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负责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近三年来,热科院加工所共计到帐科研经费4277.55万元,新增立项105项,合同新费3553万元。对于以上这些项目的管理,主要包括申报、立项、实施和验收这四个环节。组织申报环节主要由科技处及时、准确地传达各级的科研项目信息,确保本单位科研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获悉相关科研项目的通知、指南,组织推荐本单位科研项目的申报,并为每位科研人员的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确保各项目申报书形式符合申报单位要求;立项管理主要包括评审项目建议书、签订项目合同或项目委托书环节;项目实施管理是项目管理重点,包括项目计划、项目跟踪管理、项目中期评估等环节,需要关注科研进度和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验收管理,则要从具体细节出发,考虑不同项目的不同要求,以及每个指标的评价情况和实现程度。4.科技处制度管理现状。科技处的制度管理主要分为对外和对内两个部分,对外主要指与科技处工作职责范围内针对其他科研人员的管理办法,对内则指的是为使科技处的工作更加规范、更加高效而进行的科室内部管理。对外管理主要是出台了若干规章制度,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科研管理办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科技奖励办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生管理(暂行)规定》、《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编外实验员管理办法》。这些制度的出台规范了我所的科研管理工作,使相关人员能够遵循制度办事。对内管理主要是规范了相关管理流程,如材料移交手续、通知发放手续、材料暂时存档手续、出差登记管理、资料借阅登记等。通过这些管理流程,较好地保证了科技处内部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科技处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热科院加工所科技处的管理从总体上来说较前些年有了很大的进步,主动管理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在增强,但主要还是停留在“领导交办,办就办好”的思维方式,缺乏“怎样去办、怎样办好”的思考,因此,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1.科技处任务职责分配上存在的问题。科技处的职责与其所处的阶段有关。一般认为,科技处的发展一般经历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这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受人力、工作熟悉程序以及所在单位的发展水平限制,工作职责较为简单,只能对本所科研实力有初步了解,并对日常科研事务能正确、及时地上传下达,能根据领导意图制定出本单位科研发展规划;发展阶段的科技处能发挥出较大的作用,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协助领导制定本单位的发展规划或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本单位各方面的科研情况都有所了解,主动寻求科研合作并建立稳定关系,日常性工作流程清楚明确。成熟阶段的科技处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能提出热带农业科研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能够做好大中型项目的所内外协调组织,并有优秀的科研合作寻求能力,办公室内部工作人员职能明确定位清晰。根据以上判断,热科院加工所科技处正处于从初级阶段向发展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因此,自身的科研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但从目前来看,一些其他临时性事务牵扯了科技处很大的精力,经常会身陷千头万绪的琐碎中,无法专注在自身科研管理能力的提高上[3]。2.科技处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目前热科院加工所科技处存在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专业背景不合理、工作经验缺乏等问题。(1)年龄结构老化科技处目前下设处长1名,工作人员3名。3名主要工作人员年龄皆在40岁以上,年龄偏大,不利于科技处的快速发展。(2)专业背景不合理从表1中可看出,科技处成员的都有特定专业,“专业型”的人员多,熟悉科研工作,但却缺乏专门的管理型人才,未系统地学习科研管理学的业务知识,不懂专业管理技巧,降低了管理的效率[4]。(3)工作经验缺乏科技处一半工作人员的任现职年限都在3年以内,对本所科研现状了解不够全面,对本所未来科研走向不够明了,对科室管辖的事务范围不够清晰,办事流程不够熟悉,遇到突发事情的应急处理方面不够成熟,这都与经验不足有关。3.科技处项目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项目管理的申报、立项与验收管理指标明确,都可通过具体数字或者要求进行衡量,显示度较高。便如项目的申报、立项都可通过立项课题的数量、等级、经费来定量衡量,项目验收后也可以通过专利、鉴定成果、奖励的等级、数量来显示,这些指标都比较直观,容易比较,也容易被大家认同,此往往作为衡量科研综合实力的象征而受到单位的高度重视,因此管理上基本可以做到程序化。而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则相对弱化了,一方面是项目的时间跨度大、影响因素多、显示度不够明确,另一方面管理过程艰苦、细致而复杂,也不易体现工作量,因此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虽然一直也在强调,但实际的管理还是集中的每年一次的中期项目检查和年终汇报。而这些检查也少有程序化、制度化的规定,即很少有对不同项目类型针对性地进行特别的检查,检查结果的处置意见和结论偏少,也少有对科研人员提出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解决和追踪责任,更没有与检查结论相一致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因此,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多半流于形式,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结题质量[5]。4.科技处制度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为了使科技处更加高效有序运行,科技处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从对外对内两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些制度管理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不足。在对外管理方面,由于我所近年来大量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同时科研工作进展迅速,因此,以前的部分管理办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进行修订或者重新制定。对内管理方面,虽然规范了一部分工作流程,但仍然没有将工作流程具体化、步骤化。由于科技处的工作覆盖面广、头绪多、战线长,若无一整套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办事程序,就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无序和混乱[6]。

三、改进科技处管理工作的对策

查看全文

热科院环植所成效与管理初探

12006~2012年修缮购置专项实施成效

1.1促进科研项目实现量和质的提升截止2011年底,自2006年以来获得资助项目共计312项,资助经费总额近1.28亿元。纵向项目数较“十五”期间约增加2.5倍,经费较“十五”期间增加1.15亿元。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公益行业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面,获得木薯、香蕉、荔枝、剑麻病虫害防治、蜂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团队。1.2促进科技平台的建设通过修缮购置项目的支持与条件改善,先后获批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新增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监控重点实验室和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促进科技成果、专利、品种和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2006年以来共获得23项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是“十五”期间的7倍;获各类授权专利8项,是“十五”期间的8倍。三大国内索引收录833篇论文,是“十五”期间(206篇)的4倍。1.4促进了人才联合培养通过研究条件的改善,吸引了大量学生来我所开展实验与攻读学位论文,促进了研究生的联合培养。2006年以来我所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160余名,本科生300余名。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进行研究生交换学习,并成为华中农业大学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研究生实践基地之一。1.5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2006~2012年,该所转化科技成果70项,推广应用面积平共处五项原93万hm2,取得社会效益11.08亿元。

2修缮购置专项管理执行过程中的不足

项目管理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立项预见性不足,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方案调整和变更较大。(2)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偏慢,招投标准备过程较长,影响了项目执行进度。(3)与海关沟通不顺,影响免税报关手续,影响了仪器设备的采购进度。(4)项目档案管理不够细致。项目从规划,批准到建设过程,工程资料分散管理,影响验收工作开展[1-3]。

3剖析修缮购置专项管理执行的关键环节

3.1规划阶段修缮购置专项项目管理得好不好,执行得好不好,关键要看一个单位修缮购置规划做得好不好。从环植所的经验来看,2006~2008年度的规划是按当时需求来设置项目编制规划,就没有形成合力,而2009~2012年度做的规划是按照该所五大研究中心来设计项目,紧扣环植所的发展定位,项目执行相对系统,效果也逐渐显现,相对来说,第二期规划要比第一期规划系统。因此,做好顶层设计,才能做好修缮购置规划。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有两点核心:(1)在科研院所,科技是核心,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科学技术研究进行的。修缮购置专项也不例外,也是为科技服务的,是为科技提供硬件支撑。修缮购置规划离不开科技发展规划,规划内容要紧扣单位的科技发展规划[4-5]。(2)利用单位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形成成套、成规模的硬件条件,如在设备购置方面,根据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集中项目,在某一领域,尽可能配齐相关设备。3.2项目申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规划申报项目。申报过程中,没有特殊情况,需要按照规划的内容来进行申报项目。这一阶段,关键要说清楚理由,无论是立项的理由,还是单台设备购置的理由,一定要把必要性说清楚,说明白,让管理部门确认这些项目是急需的,这些设备的购置可以提高科研技术水平。同时,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做好,如房屋修缮和基础设施改造,尽可能完成初步设计。3.3实施方案制定阶段项目的实施方案,就是项目执行的标准和指南。因此,项目的实施方案要全方位考虑,包括如何实施,实施的进度,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因为在项目的实施方案下来后,一般不建议变化,若有变化,要进行上报备案批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实施,这样就会耽误项目执行时间,在很大情况下会影响单位的预算执行进度。3.4项目执行阶段项目执行过程中,关键是要看组织管理上是否得当。从制度上符合法律法规,要严格按规定的执行。程序执行合理合规,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规定程序,一定要执行。人员配备合理,项目执行要有稳定的管理人才队伍,这样才能把项目做好。3.5项目验收阶段这一阶段,一要看总结,二要看效果。要依据实施方案,根据项目执行的实施情况,进行详细的对比和总结,找出优点、不足和差距。另一重要的落脚点是看项目执行完后,产生的效益,使项目完成后发挥最大功能。

查看全文

探究特色的现代旅游服务业经济论文

摘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适合海南特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是全省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国际旅游岛、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现代服务业在海南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海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海南省要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突破口,紧紧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谋划未来,以现代生活性服务业的大发展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的提法,是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外是知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KIBS)、高端服务业(AdvancedServices)。我国四个现代化最初没有服务业现代化,只有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后来用于具体产业上,又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党的十五大开始加入现代服务业。所谓现代服务业: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它是为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要,那些运用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而快速发展的服务行业,包括推进传统服务行业的现代化和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快速发展、且不断分化的新兴服务业。我们提到现代服务业,更多的是贯彻一种理念。现代服务业有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之分。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功能概念,它突出强调的是服务业的生产性特征,与传统服务业的基础性特征相比,现代服务业突出强调了对生产的功能作用,它所具有的很多功能其他产业无法替代。这些功能形成了产业结构升级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它是现代化水平的推进器,节能降耗的催化剂。现代服务业的特性:

1.扩张性。传统服务业是国内消费,扩张能力较弱。现代服务业是世界消费,要么直接占领世界市场,要么借助工业、农业产品挤占世界市场。比如,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对世界的金融控制;再如联邦快递、沃尔玛、麦当劳和审计领域的普华永道等。

2.高增值性。离岸外包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是来料加工的20倍,印度500亿美元软件出口,给国内创造的增加值相当于中国制造业1万亿美元创造的价值。发达国家之所以让出一部分低端制造业,集中精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看中的就是现代服务业是赚钱的行业。只有现代服务业才能支撑西方富裕的生活方式。

3.知识密集性。现代服务业都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知识与创新的作用十分突出,因此,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人员习惯称之为白领,绝大部分还是白领中的白领,即高级白领。与工业领域的物耗不同,知识、智力等要素的投入是现代服务业的最大投入。

查看全文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大众化旅游时代的不期而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交叉性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本文以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为题,通过查阅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文献以及多次对中廖村的实地考察,在了解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期为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对策,为海南省更多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经验借鉴。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三亚中廖村;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从2018年中国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1]。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农村人口的的不断减少,未来城市居民对休闲观光农业的乡村旅游的需求会更加旺盛。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探究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2.研究意义。我国的政策对于三农问题历年来都非常重视,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近年来,中廖村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是在不断发展,使中廖村的农业旅游资源、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内容、乡土文化等得到充分利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该村的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扩展,提升乡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中廖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概念。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2.国外研究综述。浏览相关国外文献发现,外国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章有提到经营管理、政策影响等。比如,学者Sharple(2002)在对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旅游业要发挥有效的农村发展作用,长期的财政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4]。学者Romeiro(2010)认为:“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乡村旅游面临着诸多障碍,使其作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更加复杂。”[5]学者Kutay(2017)对欧盟旅游政策进行总结,指出:乡村旅游由于其社会、文化、经济、空间和环境等功能,以及对农村地区的乡土建筑行业积极作用,在所有欧盟国家都得到了支持[6]。3.国内研究综述。浏览相关国内文献发现,我国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献大多还停留在基础研究和行业指导上,以及研究一个区域的成功经验,来带动整片地区的发展。但这样研究难免会出现这片地区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同质化发展。截止到2019年1月1日,在中国知网上以乡村旅游并含休闲观光农业为篇名,检索到5篇相关文献。严力蛟、徐奂等人(2008)的《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7],太原市副市长毋青松(2012)《突出特色对标一流——努力做好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工作》[8],学者管凤枝的(2013)《河南新县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思考》[9],学者袁圣菊(2016)的《追江赶海看启东——启东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10],学者吴金水(2018)的《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服务松阳乡村旅游》[11]。(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借助百度学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图书馆等渠道,查找研究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的文章,从中汲取有用的理论和方法。(2)实地考察法。通过多次去中廖村实地进行直观的、局部重点详细的调查,在考察过程中,对中廖村能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具体旅游资源等做出必要的记录。(3)归纳总结法。结合文献中汲取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实地考察中获得的相关资料,对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状况作出总结和概括。探讨出相应的发展对策。2.研究思路本文主要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中廖村旅游发展的实地考察和归纳总结,找出中廖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各选取两条最重要的,进行组合分析,得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二、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一)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1.村庄生态文明建设。中廖村的建设坚持以“双修”“双城”、海绵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以发展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不砍树、不拆房、不占地、不填塘、不贪大、不求洋,只做减法、不做加法,在环境改善上下工夫,为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共享发展搭好平台[11]。中廖村村民已承包种植花海,共计31亩,以格桑花和小菊花为主。中廖村中和湖已修建环湖栈道。在中廖村内休闲观光,感受那逶迤于群山之间、风光旖旎的山水人家。沿途中,有耸立的椰林,茂盛的香蕉树,葱茏的芒果林、火龙果林和百香果园;可以在湖边栈道游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沿途欣赏玫瑰花基地、黄秋葵基地,庄稼、树木、河流、牲畜都是朴素乡野的生活元素,一派朴实、自在、生态的田园风光、乡村美景。2.规划五带五区。中廖村按照《海南省特色风情小镇(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要求,规划“五带五区”。五带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带、乡村观光生产带、农业观光生产带、生态农业体验生产带、休闲体现农业生产带;五区:入口服务区、自驾车观光区、果林采摘区、山地果林种植区、农业科普区,将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入美丽乡村建设[12]。(二)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1.村庄旅游资源开发情况。2014年,中廖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2015年10月,中廖村的村庄旅游资源开始得到开发,2017年2月底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体竣工。中廖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质量都得到质的提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入口的修建,村主干道路面硬化及配套人行道铺装、海绵化边沟工程,绿化景观提升工程,8个自然村的路灯亮化及文化室的升级改造工程(含修建篮球场6个),修缮一个榕树广场(含公厕),建设2635米长的环湖木栈道及亭子13个、临时停车场1个、农家乐1个、民俗休闲园1个、小卖部1个,黎族特色民居外立面及庭院改造100户。2.与华侨城合作。2017年4月7日,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华侨城不抛弃、不轻视中廖村的风土人情,运用共建、共享、共治的互惠模式,注重提高老百姓经济收入和精神文化水平。华侨城用文化、演艺、亲子娱乐、户外拓展、特色餐饮住宿、农业教育等多种业态把中廖村打造成美丽、时尚新乡村的示范点。2017年4月30日,市民、游客期盼已久的中廖村示范段正式启动。据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庆长假三亚主要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5.17万人次,同比增长83.92%,中廖村就接待了2.14万人次[13]。(三)休闲观光农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1.休闲观光农业拓展乡村旅游收入来源。近几年,中廖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不仅提升了种植规模,而且种植的种类变得更加多样化。目前中廖村的“五区五带”能够实现农产品的产销结合,把产品直接销售给旅游者。这些园区成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物,旅游者进去观光游览的同时,又带动了周边的旅游消费。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14]。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吸引物,倒逼乡村旅游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完善,村民就业岗位的增多,也就意味着多了一条致富之路。2.休闲观光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建设是以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为特点。它要求加大对中廖村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住宿、餐饮、通讯、厕所、水电等硬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廖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改变了中廖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等不卫生现象,促使中廖村村容村貌发生极大的变化。同时,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指引村子里的村民积极学习和驾驭现代农业生产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提升了当地村民的文化素养,并对中廖村村民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和较大改变,推动了乡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查看全文

关于农副产品营销渠道探究论文

摘要:农产品营销渠道问题是农产品营销研究的重要问题。绿色营销能否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色营销渠道是否健全。立足海南热带农产品营销实情,阐述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及其绿色营销渠道的涵义,分析海南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渠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构建海南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渠道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海南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渠道;策略研究

海南省发展外向型热带农业具有较强的优势,热带农产品每年在岛内的销售份额仅占1/4,向岛外销售是其主要的营销方向。如2007年冬季至2008年春季,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231万亩,总产量330万吨,同比增长15%和10%;瓜果菜出岛总量达401.56万吨,总产值130.86亿元,同比增长9.61%;出口额29.8万美元,同比增长2.2倍。[1]因此,热带农产品经营者的营销渠道和物流配送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外。绿色营销能否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色营销渠道是否健全。产品产得出、卖得出,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是农产品绿色营销的根本动力。

一、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及其营销渠道

(一)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的涵义

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是指绿色热带农产品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要求下,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绿色热带农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全过程中,引导和满足消费者的绿色热带农产品的需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实现企业绿色营销目标,追求企业、消费者和社会三方面的平衡。

查看全文

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浅议论文

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以下是正文。

21世纪在中国,最大的商机不在制造业而是在服务业。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适合海南特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是全省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国际旅游岛、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现代服务业在海南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海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海南省要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突破口,紧紧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谋划未来,以现代生活性服务业的大发展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的提法,是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外是知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KIBS)、高端服务业(AdvancedServices)。我国四个现代化最初没有服务业现代化,只有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后来用于具体产业上,又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党的十五大开始加入现代服务业。所谓现代服务业: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它是为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要,那些运用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而快速发展的服务行业,包括推进传统服务行业的现代化和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快速发展、且不断分化的新兴服务业。我们提到现代服务业,更多的是贯彻一种理念。现代服务业有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之分。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功能概念,它突出强调的是服务业的生产性特征,与传统服务业的基础性特征相比,现代服务业突出强调了对生产的功能作用,它所具有的很多功能其他产业无法替代。这些功能形成了产业结构升级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它是现代化水平的推进器,节能降耗的催化剂。现代服务业的特性:

查看全文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实践与思考

摘要:新时期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历史定位,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科研院所的党建工作融入科研工作大局,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科研发展提供了组织和思想保障,本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为例,简要探讨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基层党建工作目标、实施途径、业务总结、下步措施,为党建工作实操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党建;目标;途径;措施

在新时期党的建设要求务必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对基层党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党建工作,是指所有政党依据相应章程、规章、准则、制度等有关的党内法规,开展一系列党内事务管理活动的实际工作[1]。开展党建工作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以及党建学说为指导思想,再适当借鉴管理学、领导学、心理学等学科中有价值的理论,并结合当代中国党建领导思想,对所有党务活动开展科学、合理的管理。农业科研院所的党建工作需要融入到农业科研院所全局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要为农业科研院所主体工作带来创新动力,承担着促进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新时代农业科研院所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的精神,在管理实践中根据科研任务不断改进和完善,不断强化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本文简要探讨新时代农业科研院所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及其实施途径。

一、服务发展大局,明确党建工作具体目标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以下简称橡胶所)党委办公室在党建管理实践中,坚持以“改革、发展、稳定”为中心,以“巩固党的执政权力和地位”为出发点,全面落实党对人民群众的政治领导,确保党工作的价值性和有效性[2],意识到党建工作不能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必须紧密结合中心科研工作,这样才能推动研究所各项事业的发展[3],按照“一创三提高”(创建海南省文明单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精神文明品位)的思路,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在具体工作中,橡胶所把握四个方面重点目标:一是抓班子。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能总揽全局、勇挑重任、开拓创新、廉洁奉公、团结奋进和能作为、有作为,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坚强集体;二是带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勤学敬业、服务天然橡胶科技事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党建带群建,扩大覆盖面,营造和谐氛围。三是谋发展。党政密切配合,围绕打造“天然橡胶科技航母”任务和创建“世界一流天然橡胶科技中心”目标,以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科学谋划推动落实的举措。四是建制度。立足于发挥党的优势,实现党建工作目标,按照依法、规范和实用、管用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制度。

二、开展科研院所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文

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效及发展研究

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平台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载体和基石。依托于现有科技平台,热科院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平台在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管理上成效显著。但从总体上看,热科院科技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整体水平还相对不高,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平台数量不足。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热科院国家级科技平台有7个,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等国家级平台均空缺。2平台发展目标、定位、研究领域和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虽然绝大多数的平台定位清楚,发展目标明确,但部分平台定位模糊,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导致一些低水平研究重复。例如,热科院天然橡胶加工科技中心与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热科院热带微生物研究中心、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心与海南省热带微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筹存在部分研究内容重叠现象。目前,在热科院现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中,有大部分内容针对的是单位、个人,奖励的是个人、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学术专著等,而涉及科技平台的考评机制较少,导致依托单位和平台的负责人、平台的科技人员的责、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重申报筹建,轻运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科技平台最根本的理念是开放、共享、合作和交流。但从目前科技平台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偏弱,如许多科技平台没有开放课题,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的研究课题较少;在学术交流上,针对平台的特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邀请高水平专家来作学术报告的也较少。即使同一个平台的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或共同研究科学问题的也较少,没有形成团队力量。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建议

1系统化布局科技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或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化、系统化地进行科技平台布局,提出在哪些学科、哪些领域里要新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使科技平台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技平台体系,在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处于优先地位,进一步提升热科院的影响力[7-8]。2积极申报国家级科技平台。围绕热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热科院现有的人才队伍、学科优势和科研积累,通过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的要求,对照现有的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研究基础和水平,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升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和研究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孵化出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3拓宽平台申报渠道,提升平台研究水平。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要积极谋划,确保现有实验室和观测站的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9-10]。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建设有潜力的省级、院级的科研平台,提升条件和研究水平,使其在下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申报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观测站,使热科院热带农业科技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对其他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设立的部级平台,积极组织各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申报书、建议书,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省级平台。1根据各级各类平台的属性,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调研、引进、集成其他科研院所的平台评价机制中的有益元素,针对热科院科技产出的特色,建立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选择适宜的评价模型,综合各指标权重,尽快确立适合热科院科技平台的评价机制[11]。2根据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平台考核纳入单位、科技人员的年终考核。一是通过明确各平台“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平台需要完成的量化指标和年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二是明确各平台科技人员“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年度任务,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3优先支持以科技平台为依托的项目和奖励申报。在项目立项、项目申报过程中,尤其是在申报较大的项目时,优先考虑依托科技平台,按平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整体打包申报。以项目带动科技平台建设,以项目促进科技平台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平台的研究水平。此外,在成果报奖、奖励等方面,优先支持依托科技平台申报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人员为科技平台建设发挥作用;在条件建设和配备方面,也要重点向科技平台倾斜,尤其要保证省部、国家级重要科技平台条件建设。平台根据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各级各类科技平台中评选出2~3个优势科技平台,对其进行重点支持。这些优势科技平台的设立,将起到示范标杆作用,使各级各类平台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科技平台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科技资源,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共享共用,提高利用效率;建立学术交流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如根据各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力度依托平台实行人才聘用制,引进高水平人才,不仅是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需要,也是提升热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可以以设置流动编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支持有相关研究的优秀学者以博士后的方式进入科技平台开展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研究、特聘研究员等方式大力引进在相关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凝聚国内外领先或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和科研团队,为优秀学术团队的成长和不同学术背景的高水平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支持,为国内外合作和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不断提高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本文作者:黄华平王家保陈卫军魏玉云李海亮徐兵强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