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15:06: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区域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建设的影响
一、区域品牌和区域文化
区域品牌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美国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的Keller教授指出:如同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当一个地区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创造适合的品牌联想时,区域品牌就产生了,而且为顾客提供了选择在该地“消费”的机会(Rainisto,2003)。简言之,在某种程度上,区域品牌能改变消费者的心理偏好,影响其消费者行为。国内关于区域品牌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制造业和旅游目的地上。陆国庆(2002)从提高农产品在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角度,最早提出在农产品经营中建立区域品牌的观点。之后的研究大多围绕浙江温州、广东、福建等成功案例分析区域品牌的发展路径。孙丽辉对区域品牌化研究的起源与理论基础、主要研究视角与领域等方面对国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述评。而在关于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夏曾玉以温州为例,指出政府扶持,行业协会约束,企业集群优势是区域品牌建立的三大关键因素。Kavaratzis(2005)认为“:区域品牌是功能,情感,关系和战略要素共同作用于公众的头脑中并产生一系列独特联想的多维组合。”Zenker和Braun认为:“区域品牌是基于一个地区的视觉,言语和行为表现,主要体现在目的、沟通、价值观念、地区利益相关者的总体文化和区域设计上,从而在消费者脑中形成的关系网络。”区域品牌是地域内相关主体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也是该地区的标志和象征。区域文化的界定。区域文化是由区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组成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性因素的总和(张佑林,2007)。区域文化是区域内成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有机复合体,可以分为区域物质文化、区域制度文化和区域精神文化(双传学,2006)。区域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区域主体的活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各环节,它包括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放思维等。区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一些普遍特征: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各个区域的地理,经济和政治环境千差万别,导致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历史传承的产业以及当地人们生产方式的偏好不同,形成的产业以及区域品牌内涵也有相应的差异。区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区域文化的形成要经历漫长过程,今天区域的发展历经历史的变迁,依然有区域过往的影子和发展。以温州为例,温州人善经营,自古以来商业文化浓郁。与它的历史传统密不可分,温州是典型的沿海港口城市。宋朝时期就有部分人从事手工业,将生产的小商品出口海外。当时的温州人已经有品牌意识。正是根植于这样的历史传统,如今温州依然保留原来商业文化的精髓,并且创造了享誉全国的“温州模式”和知名的国产品牌。因此区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区域文化的时代创新性。虽然区域文化带有一定历史传承性,但并不表示它一成不变。在不同时期,区域文化也会注入新的元素。创新动因有很多,包括朝代更替,民族迁移、融合,经济政治发展需要等等。例如一向以“人间天堂”“江南水乡”的形象示人的苏州,自古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种水乡文化,秀慧,细腻,柔和。但随时展,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求下,苏州进行了创新性变革。“文化苏州”和“苏州精神”就是区域文化创新的成果和体现。由此可见,区域文化在不同阶段,需要进行创新,以适应时展。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品牌
前面分析区域文化具有三大特点,即:文化独特性、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新性。这三大特点与区域品牌都密不可分。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形成区域品牌的差异化联想。区域文化构成区域品牌的一个部分,区域品牌暗含了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沉淀的许多内容又是消费者对该区域品牌的联想内容。学者Kavaratzis在分析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时,提到政府部门在利用区域文化催生品牌效应的过程中常用的三大工具:地标建筑、标志性活动、名人效应。这三大工具即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独特的文化,同时又是区域品牌的组成部分。区域文化成为了区域品牌的内生细胞和DNA。地标性建筑。Kavaratzis说,一个城市或区域丰富多样的特点不可能仅凭一座建筑就能完整地展现出来,而是要通过当地所有相关建筑,空间和街景元素,包括标识、道路、街道装饰,这些都是区域的独特标签。标志性活动。标志性活动是一个区域的特色,风俗习惯,形成一个区域独特的人文景观。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就是当地的标志性活动,潍坊市的“国际风筝节”等等,这些标志性活动,展现当地的独特文化,形成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每当人们提到这些区域品牌时,就能联想到这些标志性活动,标志性活动既是独特的区域文化,又形成区域品牌与众不同的联想之一。名人效应。名人是该地域的名人,利用这个独特的名人,能带来区域一定知名度和关注度。Kavaratzis认为在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区域品牌化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所选的名人要有足够的知名度,能在目标市场快速地推广开来,并且该名人与区域的联系是可用和可信的;二是名人与区域之间的关系是长久持续的;三是转移到区域的名人特点应该增强或加固所需的品牌,传递一种对所建立的品牌有现时价值的联系。除了以上三个工具之外,还有饮食文化部分。饮食文化,也是催生区域品牌的有利工具。对于来北京旅游的外地游客而言,吃烤鸭是必备项目。北京通过美食让外国游客更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和中式餐饮的发展,使这一中国老字号走出国门,扬名海外。这些美食对区域品牌的形成也起到不小的作用。区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就是在今天发展中,如何将历史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挖掘出来,区域品牌的创建其实就是一个将区域优势挖掘出来的过程,这种优势就包括悠久的区域历史文化。但是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又不能固守过去和传统,还需要创新,将区域文化与时代以及新的消费需求结合起来。学者NickClifton通过欧洲三个地区的实地研究,分析区域产品与区域特色中文化特征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区域营销的作用。Kavaratzis和Hatch(2013)从动态视角分析了区域文化、区域特色和区域形象三者的关系,指出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化中的作用。而在衡量区域品牌的模型中,西蒙•安霍尔特提出衡量国家区域品牌和形象的六个指标(贸易出口、政府管理、文化、人民、旅游和移民/投资),也有将文化因素纳入指标之一。由此可见,在学术界,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形成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区域品牌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促进作用。何丽君(2007)在分析区域品牌形成的驱动因素时,将影响区域品牌形成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三点,即政治因素、环境依赖和历史传承。其中,环境依赖又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而历史传承指的是历史、声誉、故事、文化等等具体内容。张保英(2012)从文化的角度阐述文化因素在区域品牌传播中的作用。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是持久、深厚和潜移默化的。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机制
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是肯定的,但具体影响机制是怎样的呢?学者Kavaratzis和Hatch从动态视角分析区域品牌化过程。他们认为区域文化、区域特色和区域形象是区域品牌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三个变量,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互相作用,区域特色能有效地表达对区域文化的理解,而区域文化中又可以通过植入新的含义和象征改变区域特色;区域特色与区域形象之间也是一组互相作用的变量,发现他人心目中该区域形象和期望,凝练区域特色;另一方面区域特色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构成区域形象的组成部分。这里的区域特色就是最终区域品牌的内核,是消费者选择的依据和理由。从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文化对区域特色的作用,对区域品牌化的影响机制。基于上述模型,借鉴品牌构建的一般过程,从区域文化视角出发,构建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区域形象以及区域品牌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中不考虑区域特色、区域形象与区域品牌之间的关系,只考虑区域文化与其他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路径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从区域形象方面,另外是从区域特色上体现。形象和特色又可以互相影响和作用。区域文化是建立区域特色的来源;而区域特色是区域文化的侧面反映。区域文化在塑造区域形象时便于拉近距离,增加受众认同感;区域形象是区域文化的具体化。区域文化是区域品牌定位的参考;区域品牌对区域文化进行补充,更新。
区域文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当前,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区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忽视区域文化的作用,两者应有机结合起来,让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最终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发展
1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Tylor提出的,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所能够共同接受的信仰、知识、习惯、道德等的复合体。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要研究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经过很长时间所沉淀下来的人们某种性格和特质。所谓的区域文化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人群所拥有的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价值准则、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民族艺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地区的特殊地理情况、人类生产水平以及长久的历史积淀所决定的。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区域文化观念,它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普遍只重视技术、资本这样的有形要素,却忽视了对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分析和运用,这样的结果往往都事与愿违。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2.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区域文化建设思考
必须把文化建设的成果体现在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振兴的必胜信心上。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任何困难的重要前提。区域文化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寄托,在维系感情、凝聚力量、激发斗志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东区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这里有北大营、东北讲武堂、东三省兵工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二战盟军战俘营、少年读书旧址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作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这里曾经制造出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大型矿山设备。在推进大东全面振兴的实践中,我们通过挖掘区域工业文化、民国文化、抗战文化的深厚底蕴,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凝炼形成了“志存高远,澎湃驰翔”的大东精神,创造性地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理论及体系应用于城区文化建设,构建起了城区形象识别系统,结合其推广和应用,积极在机关、企业和社区三个层面开展优良传统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全区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老工业城区的发展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力的提升,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经过全区上下的奋力拼搏,以欧盟经济开发区、汽车城、东中街商业区、沈海物流区、科技产业区、万泉文化产业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格局全面拉开;经济结构日益优化,以汽车产业为支撑的工业规模不断壮大,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基础已经奠定;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和谐社区建设等工作已经走在全市前列,取得了文化、社区卫生服务、科技进步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这为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大力弘扬大东精神、抗非典精神和奥运安保维稳精神,全面提升文化力,坚定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振兴的必胜信心。
必须把文化建设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和谐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群众的自发愿望,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从而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我们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到全区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全力推进以区全民健身中心、文化馆、图书馆、酒博物馆等“一场十馆”为主体的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加快万泉公园和城市中心广场建设,大力推行开发商、物业公司、社区“三位一体”新模式,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区人民打造实用便捷、娱乐休闲的15分钟文化生活圈;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成立了区文联,创办了《万泉》文艺期刊,开展“市民讲坛”、“五月的鲜花”工业文化巡礼等活动,“东城群众文艺创作奖”持续举办并升格为全市推进群众文艺创作活动的奖项;机关、企业、校园、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群体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莱茵河畔社区老年合唱团荣获了全国老年合唱节最高奖——“骏马金奖”,并在2009年央视春节晚会中参演;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民主自治,推进社区各项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注重廉政文化内化于心的作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家庭、校园、企业、农村的“六进”活动,努力形成“廉荣腐耻”的社会意识,在全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前提。我们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理性应对金融危机的承受力、面对落差的容忍力和努力工作、锲而不舍的向上力,进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安定,保增长的社会环境更加良好。
必须把文化建设的成果体现在激发创造活力、推动经济发展上。经济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动力在经济。我们到先进国家和地区考察,在感受其经济发展速度之迅猛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其在文化层面上体现出的发展生机与活力。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注重发挥文化力的作用,树立区域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金杯中华诞生地,宝马通用新家园”、魅力东部、汽车城等品牌已经成为大东区的代名词;推动各项工作创新,与兄弟区联合创办了*欧盟经济开发区、东新工业园,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在各经济发展载体实行了新体制新机制,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创造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我们要努力提升文化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区域对资金和项目的吸引力;充分利用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尤其要引导军工企业扩大民品生产,依靠自主创新,抢占市场份额,实现更大发展,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倡导创业文化,发挥兴业创业典型的示范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舆论氛围,努力形成让一切劳动、创造、技术、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良好局面。
区域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摘要:在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助力脱贫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民俗和民间文化由于其分散性以及城镇化的进程,面临着日渐式微的局面。本文以绍兴师爷文化为例,讨论如何以旅游为载体,运用新媒体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建议培养年轻一代对文化的认同感,文旅融合借助新媒体进行推广,结合区域旅游资源,线下同步发展文化产业。
关键词:师爷文化;文化传承;文旅融合
全球视野下的旅游经济开始崭露头角,旅游和传统文化形成一种新式融合,逐渐成为区域发展、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来源,传统文化更为旅游注入了长盛不衰的文化生命力。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成果丰富,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意识的差别,导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极易也存在很大差别。部分地区随着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以及农村城镇化,区域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最终走向消亡;如果旅游和文化能够相辅相成,则可以将当地特色的信仰、生活方式、手工技艺、民间艺术及民俗民风等进行有效传播,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支持区域发展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时代中重获新生显得极为重要,如何结合文化与经济两者,发展与传承区域传统文化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绍兴师爷文化发展背景
(一)因历史成就的师爷文化
(1)兴起。“师爷”一词是旧时官署幕友的尊称;古代将士出征,没有官方的治理之处,则以幕为府,由此形成“幕府”,“幕府”的出现为当时的文人学士开辟了一条入朝从政的通道,这些人未被列入清朝政府的官员序列、但帮办政府的各类事物,几乎占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职位,从而形成了幕僚。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载道“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在幕僚这个群体中,绍兴人作为清代幕业的开辟者,占据了其中的重要地位,且成为了师爷的典型代表。(2)高潮。师爷文化在雍正、乾隆两个朝代最为兴盛,由此引发师爷文化的第一次高潮,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最终目的是集中权力来巩固统治者政权,再加上当时边疆战乱、国土被犯,为了平定叛乱,清政府广招天下学士,而绍兴师爷则借机纷纷投身官府,入幕为僚。其中最为出名的要数邬思道先生,不畏权势、敢于揭发,也因此受到了雍正皇帝的重用,在邬思道的影响下,更多的绍兴师爷闻声而来,绍兴师爷的势力也迅速崛起,绍兴师爷鼎盛时也曾达到“无绍不成衙”的程度;师爷文化第二次高潮出现在近代以后,此时东西文化碰撞,新生事物应接不暇,各级行政官员聘请师爷用以手段来适应时代。(3)衰落。清末,清政府推行“新政”和一系列改革措施,废八股、停科举,对于师爷群体无疑是当头一棒,新兴的知识群体如雨后春笋而起,逐渐代替了师爷群体的地位,打破了近百年来稳定的幕僚制度,同时也标志着师爷文化将逐渐衰微直至没落。然而祖辈流传下的“绍兴师爷”并没有消失,而是慢慢传承下来,成为绍兴的代表性文化,也成了安昌这座古老小镇对外的一张名片。
区域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它属于新兴产业,但在发达国家,却已成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广阳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相对匮乏的自然资源决定了其“三二一”产业倒置格局的发展定位,而在二、三产业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植文化资源,无疑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有效、最富战略眼光的选择。加快发展我区文化产业,必须根据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对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趋势、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对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资源潜力和对策措施要有清醒的熟悉。
一、广阳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市、区文化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10余年的培育和建设,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在我区初步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到目前为止,列入区级文化体育部门统计范围的文化经营单位已达655家,其中印刷装订复制企业197家,出版物、音像经销单位224家,文化娱乐场所62家,群众文化活动场所28家,体育经营单位30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14家。从业人员总计5000多人,注册资本共计2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26家,50万元以上的58家,10万元以上的385家,10万元以下的186家。按经济类型划分,民营企业和摊点占总户数的90%以上,占注册资本的80%,成为产业主导力量。
纵观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从初期一些文化单位率先进入市场开展以文补文的经营活动、部分文化单位试行企业化经营,到个体、私营经济大举介入,经营领域不断拓展,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再到今天文化产业合法身份的确立,作为新兴的朝阳行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区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但是,从全区现实情况看,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文化产业组织规模小而分散,科技含量少、竞技争力差,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及宏观治理政出多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20**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占当年财政收入的6%,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很不相当。行业上除印刷业一枝独秀外,其它领域的发展层次较低,大多数以服务本地低端市场为主要业务,经济效益欠佳,缺少具有自己特色的骨干产业群体。
与此相对照,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发展规模上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年全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亿元,潜在文化消费能力约为4000亿元,以此为标准,仅区内潜在文化消费需求即达1亿元,同时还能服务京、津、冀近亿的消费人群。如此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大力发展我区的文化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有效拉动内需以及解决就业问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区域秧歌文化论文
内容摘要:广灵秧歌、朔州秧歌、大同秧歌是在雁北地区成长起来的地方剧种①,源于古代农村祭神仪式表演和歌舞,并发展为戏剧形式。从其演出和音乐结构看,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产物。
关键词:地方戏秧歌地域文化
雁北原系山西北部地区的概称,现已被朔州市和大同市所取代。“历史上长城在蔓延到山西北部地区后,分为两路,南路从河北阜平而进入灵丘、浑源,再经应县、繁峙、神池至老营一带,称为内长城;一道从北路蔓延到天镇、阳高、大同、左云,又经右玉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达于偏关河曲一带,称为外长城,雁北地区即是人们对于内外长城之间地区的习惯叫法。”②然而就在这样地域中生发了秧歌剧种,并展现出与其他秧歌所不同的特色。笔者将着重探讨雁北地区秧歌所体现的文化特征。
一、从历史记载看其秧歌的文化源流
雁北地区秧歌的起源确切时间无法考证。最早见于朔州马邑村《赵氏家志·记事八·唱愿戏》所载“雍正六年,希富四十始有男,许愿周岁为送子娘娘唱愿戏。时有亘育红秧歌为六月六淋生戏,于正日日戏翻舌终,将班请于奶奶庙唱祝愿、刘婆送子、拾金、草场……”的记录。在朔州刘家窑村还发现有“雍正九年七月,议和班秧歌到此一乐,唱《安安送米》《双驴头》《赶子》《教子》《斩子》……”的舞台题记。然而从演出的剧目看,清初朔州秧歌的演出地点灵活,演出剧目多属“二小戏”或“三小戏”,或以歌舞为主,或以唱功为主。足见秧歌此时正处于发展期,存在“两下锅”或“风搅雪”的现象。
秧歌在我国南北地区都有,还有许多以秧歌命名的秧歌剧,广灵秧歌、朔州秧歌、大同秧歌就是实例。康保成先生针对南北秧歌“名同实异”的现象,指出北方秧歌实际是西域语“姎歌”同义语,是“汉族元宵社会舞队与维族‘姎歌偎郎’相结合的产物”③。笔者赞同此说法,且认为:雁北的秧歌源于古代农村社祭仪式表演和歌舞,经过长期历史变迁才逐渐发展为以“春节”为中心的带有节日庆典和祈丰意味的大众活动。地方志的记载又似乎昭示了它的发展轨迹。如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大同府志》载:
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整合思索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旅游开发的本质就是旅游文化开发。地域文化是区域旅游开发的实质,文脉是地域文化旅游开发的主题。各地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但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并整合开发形成差异性强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开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以广东佛山三水水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探讨地域文化及区域文化旅游整合开发的模式。
1地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1.1国外地域文化旅游研究最早提到“文化旅游”这一概念的是1977年美国出版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书中指出“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通过对国外重要旅游刊物(<TourismManagement>~和《AnnalsofTourismResearch>近20年的论文进行检索,发现国外学者对地域文化旅游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遗产地旅游。集中在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的影响、遗产旅游的开发和遗产旅游的价值。。②文化旅游地景观及其形象研究。主要包括文化旅游地资源、特征、形象及社区居民等;③文化旅游者及市场研究。主要包括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动机、感知、空间行为和市场分布、特征、吸引力等研究。④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游客和居民的访谈、问卷及社区参与等研究。⑤文化旅游环境与保护研究。⑥文化旅游管理研究。主要包括政府在文化旅游管理中的作用、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关系、社区参与管理的必要性等方面。
1.2国内地域文化旅游研究国内关于地域文化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对文化旅游进行研究的是陈百刚,他在1988年对浙东古代文化旅游线路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学者开始大量涉足文化旅游领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2.1对地域文化旅游差异性的研究。主要研究不同地域文化对各种物化的、精神化的、制度化的文化旅游形式和形成的影响。物化指通过人类创造的有形器物,如工具、建筑、服饰等而表现出的物质文化;精神化指通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们的心理状态而表现出的精神文化;制度化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是可以认识和遵守的制度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最表层的,而精神文化是最深层的…。
1.2.2对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该类研究主要从2方面进行:①从理论上对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探讨。如目前旅游业的开发导向已从“资源一市场”二元论转化为“资源一市场一文化”三元论。旅游文化开发策略需要解决文化导向确立、文化主题定位、文化内容策划、文化形象设计4个主要问题。②从实践上对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对策分析。如广州文化旅游开发,以商都文化为主体,以史迹文化为切人点和重点,以节庆文化为最大优势;此外,还有研究对湖南西部土家族、苗族民族文化进行了问题诊断和对策分析。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论文
【摘要】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文章就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索。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一、两种经济模式及其差异
(一)青岛模式
青岛模式是培育大企业、造就大品牌的区域性模式。青岛是我国拥有名牌产品与名牌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它拥有十个中国驰名商标,三十一个中国名牌产品,也是最早拥有国际品牌的城市,其中海尔是中国本土唯一入选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个品牌之一;并于2004年跻身世界五百强;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品牌和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评比中,青岛入选数量在国内名列前茅,被公认为全国拥有名牌最多的城市。同时青岛还有一个独特的“企业家扎堆”现象,在2004年全国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中,青岛同时有三位企业家入选。一个沿海中等城市,短短十几年内,同时拥有如此众多的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家,引起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把这种大企业云集、名牌集聚、企业家荟萃的经济发展模式称为“青岛模式”。
(二)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中国最具民营化特色的区域性模式,在温州“人人讲经商,家家有企业”,形成了“以户、村为基本生产单位,以民营企业为支撑,以小商品市场为交易中心,以农民能人为创业带头人”的经济发展格局,其显著特点是经济发展起步于家庭经济,民营经济是其主要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格局在改革开放之初,促进了温州县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并同时影响、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创造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神话,被经济学界称为“温州模式”。
(三)两种模式的差异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区域规划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