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竞争环境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14:27: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区域竞争环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区域竞争环境分析论文
一、由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
由公共产品组成的硬环境包括三类:第一类,为生产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通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此类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同时也可以为生活服务;它必须是企业无法独立承担投资的服务。政府建立这类设施的目的在于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克服企业独立投资的障碍。第二类,为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医疗卫生设施、公园和娱乐设施、旅游风景、草坪,以及其他可以由政府提供的商业、饮食等设施。政府建立这类设施能有效降低劳动力生活成本,留住高素质的劳动力,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第三类,为要素发展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免费的幼儿教育、基础性教育、专业教育、养老、丧葬等设施,为要素交易和流动提供的交易场所与服务,如产权市场、科技与企业家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不动产市场等。要素发展可以为企业和要素所有者提供未来的利益预期,因此,为要素发展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也可以产生吸引投资者和要素进入的效果。
二、由非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
由非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意指不能由政府提供的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和区域市场环境。
自然资源环境,如矿产资源禀赋、地表形状、气候条件、沿海条件等,这些条件直接对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产品决策和生产成本产生影响,其本质性的影响是生产成本。
区域市场环境由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区域市场结构及区域非生产性设施与服务等因素构成。对于企业来说,区域市场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衡量区域市场结构的指标主要有行业分散程度、主导行业的集中程度、市场进入障碍等。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商业化程度、要素供给与价格也是区域市场环境的重要内容。就服务水平来说,这里的服务不是指政府提供的服务,而是指地区内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商业零售、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尽管它们是服务性的行业,但却具有商业目的,通过服务获得收益。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商业化程度越高,表明这一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就要素供给与价格来说,每个企业都必须考虑要素供给的情况,主要是要素供给的余缺、种类、要素价格、供给弹性、提供的方便程度、要素质量以及要素信息。这里主要指的是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供给情况。本地区劳动力是否丰富决定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选择自由程度;劳动力是否具有多层次和多种类,决定了企业在选择劳动力时能否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工种的劳动力;劳动力质量是指劳动力中所包含的以市场标准衡量的人力资本,而不是以文凭或职称来衡量的人力资本。资金供给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本地区信贷机构很少、信贷种类很少,很不方便,即使央行规定了较低的贷款利息,也贷不到款,这种情况会增加企业的实际资金成本。
区域竞争环境分析论文
一、由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
由公共产品组成的硬环境包括三类:第一类,为生产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通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此类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同时也可以为生活服务;它必须是企业无法独立承担投资的服务。政府建立这类设施的目的在于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克服企业独立投资的障碍。第二类,为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医疗卫生设施、公园和娱乐设施、旅游风景、草坪,以及其他可以由政府提供的商业、饮食等设施。政府建立这类设施能有效降低劳动力生活成本,留住高素质的劳动力,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第三类,为要素发展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免费的幼儿教育、基础性教育、专业教育、养老、丧葬等设施,为要素交易和流动提供的交易场所与服务,如产权市场、科技与企业家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不动产市场等。要素发展可以为企业和要素所有者提供未来的利益预期,因此,为要素发展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也可以产生吸引投资者和要素进入的效果。
二、由非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
由非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意指不能由政府提供的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和区域市场环境。
自然资源环境,如矿产资源禀赋、地表形状、气候条件、沿海条件等,这些条件直接对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产品决策和生产成本产生影响,其本质性的影响是生产成本。
区域市场环境由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区域市场结构及区域非生产性设施与服务等因素构成。对于企业来说,区域市场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衡量区域市场结构的指标主要有行业分散程度、主导行业的集中程度、市场进入障碍等。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商业化程度、要素供给与价格也是区域市场环境的重要内容。就服务水平来说,这里的服务不是指政府提供的服务,而是指地区内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商业零售、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尽管它们是服务性的行业,但却具有商业目的,通过服务获得收益。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商业化程度越高,表明这一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就要素供给与价格来说,每个企业都必须考虑要素供给的情况,主要是要素供给的余缺、种类、要素价格、供给弹性、提供的方便程度、要素质量以及要素信息。这里主要指的是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供给情况。本地区劳动力是否丰富决定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选择自由程度;劳动力是否具有多层次和多种类,决定了企业在选择劳动力时能否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工种的劳动力;劳动力质量是指劳动力中所包含的以市场标准衡量的人力资本,而不是以文凭或职称来衡量的人力资本。资金供给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本地区信贷机构很少、信贷种类很少,很不方便,即使央行规定了较低的贷款利息,也贷不到款,这种情况会增加企业的实际资金成本。
区域竞争环境分析论文
一、由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
由公共产品组成的硬环境包括三类:第一类,为生产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通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此类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同时也可以为生活服务;它必须是企业无法独立承担投资的服务。政府建立这类设施的目的在于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克服企业独立投资的障碍。第二类,为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医疗卫生设施、公园和娱乐设施、旅游风景、草坪,以及其他可以由政府提供的商业、饮食等设施。政府建立这类设施能有效降低劳动力生活成本,留住高素质的劳动力,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第三类,为要素发展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免费的幼儿教育、基础性教育、专业教育、养老、丧葬等设施,为要素交易和流动提供的交易场所与服务,如产权市场、科技与企业家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不动产市场等。要素发展可以为企业和要素所有者提供未来的利益预期,因此,为要素发展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也可以产生吸引投资者和要素进入的效果。
二、由非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
由非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意指不能由政府提供的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和区域市场环境。
自然资源环境,如矿产资源禀赋、地表形状、气候条件、沿海条件等,这些条件直接对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产品决策和生产成本产生影响,其本质性的影响是生产成本。
区域市场环境由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区域市场结构及区域非生产性设施与服务等因素构成。对于企业来说,区域市场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衡量区域市场结构的指标主要有行业分散程度、主导行业的集中程度、市场进入障碍等。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商业化程度、要素供给与价格也是区域市场环境的重要内容。就服务水平来说,这里的服务不是指政府提供的服务,而是指地区内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商业零售、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尽管它们是服务性的行业,但却具有商业目的,通过服务获得收益。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商业化程度越高,表明这一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就要素供给与价格来说,每个企业都必须考虑要素供给的情况,主要是要素供给的余缺、种类、要素价格、供给弹性、提供的方便程度、要素质量以及要素信息。这里主要指的是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供给情况。本地区劳动力是否丰富决定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选择自由程度;劳动力是否具有多层次和多种类,决定了企业在选择劳动力时能否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工种的劳动力;劳动力质量是指劳动力中所包含的以市场标准衡量的人力资本,而不是以文凭或职称来衡量的人力资本。资金供给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本地区信贷机构很少、信贷种类很少,很不方便,即使央行规定了较低的贷款利息,也贷不到款,这种情况会增加企业的实际资金成本。
区域经济竞争研究论文
[摘要]区域竞争环境由硬环境和软环境构成。前者主要包括由公共产品组成的硬环境和由非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后者主要包括政府性软环境和经济性软环境。
[关键词]区域竞争环境硬环境软环境
区域竞争环境是指由影响一个特定区域竞争能力的各种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环境系统。从竞争环境的范围看,它可以分为区际竞争环境和区内竞争环境;从竞争环境的形成看,它可以分为人为的区域竞争环境和自然的区域竞争环境,前者是指由人造环境因素(如区域内的社会心理和观念系统)所构成的区域竞争环境,后者是指由自然赋予的环境因素(如区域内自然资源禀赋)所构成的区域竞争环境;从竞争环境的性质看,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一、由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
由公共产品组成的硬环境包括三类:第一类,为生产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通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此类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同时也可以为生活服务;它必须是企业无法独立承担投资的服务。政府建立这类设施的目的在于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克服企业独立投资的障碍。第二类,为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医疗卫生设施、公园和娱乐设施、旅游风景、草坪,以及其他可以由政府提供的商业、饮食等设施。政府建立这类设施能有效降低劳动力生活成本,留住高素质的劳动力,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第三类,为要素发展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免费的幼儿教育、基础性教育、专业教育、养老、丧葬等设施,为要素交易和流动提供的交易场所与服务,如产权市场、科技与企业家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不动产市场等。要素发展可以为企业和要素所有者提供未来的利益预期,因此,为要素发展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也可以产生吸引投资者和要素进入的效果。
二、由非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
区域硬环境和软环境竞争论文
[摘要]区域竞争环境由硬环境和软环境构成。前者主要包括由公共产品组成的硬环境和由非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后者主要包括政府性软环境和经济性软环境。
[关键词]区域竞争环境硬环境软环境
区域竞争环境是指由影响一个特定区域竞争能力的各种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环境系统。从竞争环境的范围看,它可以分为区际竞争环境和区内竞争环境;从竞争环境的形成看,它可以分为人为的区域竞争环境和自然的区域竞争环境,前者是指由人造环境因素(如区域内的社会心理和观念系统)所构成的区域竞争环境,后者是指由自然赋予的环境因素(如区域内自然资源禀赋)所构成的区域竞争环境;从竞争环境的性质看,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一、由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
由公共产品组成的硬环境包括三类:第一类,为生产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通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此类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同时也可以为生活服务;它必须是企业无法独立承担投资的服务。政府建立这类设施的目的在于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克服企业独立投资的障碍。第二类,为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医疗卫生设施、公园和娱乐设施、旅游风景、草坪,以及其他可以由政府提供的商业、饮食等设施。政府建立这类设施能有效降低劳动力生活成本,留住高素质的劳动力,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第三类,为要素发展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免费的幼儿教育、基础性教育、专业教育、养老、丧葬等设施,为要素交易和流动提供的交易场所与服务,如产权市场、科技与企业家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不动产市场等。要素发展可以为企业和要素所有者提供未来的利益预期,因此,为要素发展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也可以产生吸引投资者和要素进入的效果。
二、由非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
地区发展竞争环境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摘要】一个地区发展竞争力的强弱和该地区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水平息息相关,而行政管理体制则是决定行政管理水平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广西地区为例,该地区发展竞争力的强弱与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有着直接关联,也因如此,只有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才能提升广西地区的发展竞争力,使其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基于此,本文就以广西地区的发展竞争为例,对地区发展竞争环境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析。
【关键词】地区发展竞争;广西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针对地方区域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是实施统一化的整改,这样一来,不仅加大了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度,还使得地方行政管理变得更加复杂。
一、广西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况。行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政府系统内部中行政管理权力的划分以及政府机构的设置和运行等各种关系制度的总和。作为地区发展竞争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行政管理体制核心就是管理架构及其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当地地区发展竞争环境他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内部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入一些适合地区发展的新兴元素。如今的广西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6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行政管理上的问题。例如,广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到位、交叉问题,以及地区政府的过度干预给广西地区的市场经济调节带来阻碍。而且在行政管理体制中并没有相关条例,对政府的权威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约束和制约。最后,在行政管理体制制度建设上还有一些不完善因素,使得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一些责任、权利等架构设计由于没有制度的贯穿,所以没有较强的连接作用和引导作用。此外,广西地区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责任权利没有一个实质性的归属,不利于广西地区的社区组织[1]。(二)广西地区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的难题和考验。针对广西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首先,整体架构下局部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广西地区内部行政管理区域分配不合理,局部的经济发展出现较大的贫富差距,严重的阻碍了当下广西地区各个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其次,因为广西地区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分割思想,所以各个城市的行政管理体制配合程度低。广西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都是采用分层化的区域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虽然便于对区域人民的直接管辖,但长期下来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分裂局面,而且各自区域只关注自身区域内的问题,对于行政规划和区域公共的问题甚少关心,造成公共区域无人问津的现象。最后,广西地区缺乏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且管理幅度过大。以广西的北部湾经济区的行政管理为例,北部湾经济区的行政管理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这是广西北部湾地区发展中一个总体的行政管理。第二层是北部湾经济区的管委会及其办公室和周围政府的关系,其主要的职能则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项目、合作以及资源上的整合配置[2]。如今面临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分工致使管理体制的随意化和混乱化,而且责任没有明确到位致使各部门在管理出现问题后纷纷出现责任推脱的行为,致使项目合作中途停止。最后一层关系则是市级政府和下级县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广西地区发展竞争环境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区域聚集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党的依旧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坚决打击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2017年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数量、罚没款金额、市场禁入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实践表明,某些地区腐败的作用力几乎覆盖了制度的制约力,产生了社会认同的大众性与习惯性、文化环境压力下的逆淘汰性。腐败文化依其主体之不同可分为腐败的政治文化与腐败的组织文化。就制度层面的传导机制而言,腐败的政治文化破坏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培育出不良的企业文化,导致企业更容易从事违规经营行为。为了掩盖腐败或政商勾结,公司内部人会主动进行违规信息披露来掩饰违规行为,腐败形成的保护伞会放纵或者纵容公司的违规行为,品德不好的人就有机会攫取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位置,从而出现更多主观故意的违法违规行为。破窗理论认为,如果环境中存在不良现象却放任不管,同区域的其他公司观察到违规行为所带来的成本和代价很低时,会倾向于模仿和跟从。因此,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与其所在区域的腐败程度可能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另外,市场化改革、环境差异、行政区划之间的分割性使得我国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不同,它将如何影响区域腐败这一非市场力量的作用?以上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一、文献回顾
影响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因素包括正式制度层面因素和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因素,以往的文献大多从正式制度层面进行考察[1],关于后者的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可以概括为公司的社会资本、公司所处的宗教环境、公司及社区文化、高管的个人特征、媒体关注等方面。蒋尧明和赖妍[2]认为社会资本水平在一定程度抑制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产品市场竞争会阻碍这种作用。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产品竞争越激烈,其发生违规行为的概率越高。总部设在宗教信仰高地区的公司倾向于较少的违规财务转移行为[3]。媒体对上市公司的关注会抑制其违规的倾向,媒体监督的效果将随着上市公司违规频率的增加而上升[4]。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违规行为,但公司成长性会阻碍这种作用[5]。董事个人特征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影响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区人们之间的信任越强,公司发生违规的概率越低,董事与首席执行官之间的“老乡”关系会增加上市公司违规的可能性[6]。上市时间越长的公司,外籍董事对其违规行为的约束力越弱[7]。聘用法律和注册会计师背景的董事反而会增大上市公司违规的倾向[8]。高校官员型独立董事会抑制其公司的违规行为,本地任职的独立董事对其公司具有监督作用[9]。社会互动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经济环境中,行为人的选择可能部分地由家庭、同侪群体或者种族群体等社会效应决定,个体的行为和结果受到同群者行为和结果的影响。因此,腐败群体内部乃至社会范围内流行的各类引发腐败的潜规则,可能影响公司的运营环境,通过影响管理者的价值观而作用于企业的违规行为。本文研究区域腐败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期望能丰富反腐败领域的研究文献,为监管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撑。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区域腐败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与研究假设。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所处的环境之间不仅互相影响,而且也会影响个体,上市公司所处的生态系统由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构成,其中的社会环境、文化以及亚文化被称为宏观系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人的行为。公司管理者的风险偏好是影响其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做出决策时所依据的认知、态度和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管理者所处的文化环境。腐败文化作为一种与主流文化相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其行为模式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流行。腐败文化依其主体之不同可分为腐败的政治文化、腐败的商业文化、腐败的职业文化、腐败的组织文化。腐败亚文化是在腐败的社会群体中盛行的潜规则和意识形态,是滋生腐败文化的土壤,具有代际传递性[10]。公司高管的祖辈所在国家或区域的腐败文化可能影响其文化信仰和价值观[11]。文化层次理论认为,文化由国家文化、区域文化、社会阶层文化和组织文化多个层次构成。我国不同地区间存在着显著的价值观差异,文化对公司内部人产生非正式约束,对公司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腐败亚文化通过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传播作用于公司关键决策者;公司的关键决策者通过聘用和吸引类似信仰的员工来创造和传播企业文化[12]。当公司固有的行为倾向形成公司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时,腐败将通过影响企业文化而作用于公司的行为。因此,本文假设: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发生违规行为与公司所在区域的腐败程度呈正相关。相较于市场化进程低的区域,市场化进程高的区域理论上拥有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正式制度以及执行机制。然而区域腐败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具有“同群效应”,主要通过破坏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培育不良的企业文化,致使企业倾向于违规经营行为。关于市场化力量如何影响区域腐败对违规行为的作用,学者提出了两种观点:“权力持续/精英循环”和“权力转移/精英再生”。“权力持续/精英循环”认为,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使得旧体制下的精英阶级的社会资本优势逐步增强,使得以再分配经济为基础的精英地位得以循环,包括道德规范、信任等的社会资本以一种非市场力量嵌入市场化机制中,使得社会资本对违规行为的作用被市场化力量加强,进而阻止腐败的政治文化破坏公平的竞争环境,无法培育不良的企业文化,从而减少企业的违规行为。“权力转移/精英再生”认为,旧体制下的精英地位伴随着市场力量的逐步增强而减弱,从而产生新的精英阶层和分层机制,该观点强调以再分配经济为基础的精英阶层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优势减弱。社会资本主要通过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人们的行为,既然丧失了社会资本的优势,便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某些地区腐败的作用力覆盖了制度的制约力,产生了社会认同的大众性与习惯性、文化环境压力下的逆淘汰性,腐败的文化培育不良的企业文化,导致企业更容易违规经营。因此有理由预测区域腐败对违规行为的影响被市场化力量加强,为了检验市场化进程如何影响区域腐败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作用,提出如下竞争性假设:H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区域腐败程度对违规行为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二)政治环境与税费负担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和研究假设。制度理论认为,制度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律法规、行业行为规范和社会心理认知。组织运行是否良好主要取决于这三个维度对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性”的感知和支持,组织和其中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技术性环境和外部的制度性环境。中国企业内生于政府对市场拥有强大干预力量的制度环境中,因而深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政治环境包括政府干预、政府效率和官员的廉洁守法。不同地区的政治环境不尽相同,各地区政府的干预程度、政府效率以及官员的廉洁守法有较大差异[13]。有时甚至会发生政府干预越过法律的情况,政府干预力度的加强会使得法律无法顾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14]。制度理论认为,努力满足制度环境的要求是组织最重要的使命,组织成员间共同的承诺和一体感是通过体制化的方式来建立的,由此得到群体的正当性以及制度环境的支持,从而使组织得以存续。因此,同一个社群里的组织,有越来越相同化的趋势。上市公司内部人的政治关联度越高,上市公司越易发生违规经营行为,违规后被查处的概率越低[15]。因此,本文假设:H3:上市公司总部所在地的政治环境指数影响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税制因素是公司运营环境的构成要素。如果税收征管不力,提高税率有可能滋生更为严重的内部人利益侵占。对于公司治理不完善的国家或地区企业,提高税率很有可能会增加公司内部人为了控制权私利而将本应属于政府的部分税收收入据为己有的概率[16]。从比较静态的角度,FRIENDSOFACCOUNTING公司治理短期内税制改革减少了企业投资活动的税收负担[17],企业税负越低,通常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得的政治支持也越多,面临的政府监管也更为宽松,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和财政补贴[18],从而提高自身市场竞争优势,那么其面临的经营压力也较小,盈余管理的动机也较弱,因此,低税负地区的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盈余管理水平,税负较高的企业盈余管理越多的结论在正向或负向盈余管理的样本中均成立[19]。税负较重的企业有动机通过违规行为达到避税的目的,另外,它们的“政企关系”相对更差,从政府处获得的资源也相对更少,在获取良好业绩表现、获得再融资资格以及维护上市地位方面承担着更大的压力,于是有更多的违规倾向。因此,本文假设:H4:税费负担较重区域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发生违规行为。
三、研究设计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摘要:文章在借鉴相关学者研究基础上,从分工、竞争、合作关系的角度对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当前国际竞争形势如何对东北亚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为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合作;竞争;东北亚区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秩序不断改变,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市场环境的不断竞争,部分地缘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要想在这种新形势下获得生存,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寻求实质性的深度合作,达到“双赢”或“多赢”[1-2]。虽然这种经济合作意愿的不断增强,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但是受历史遗留问题、社会文化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东北亚区域实质性合作的深度、广度仍然具有局限性[3-4]。从长远来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多元化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1从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视角分析
分工与合作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两者互为前提与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的一体化,东北亚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竞争更加激烈。由于东北亚地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每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禀赋优势,这是各国之间形成分工的基础,也是形成合作的动力。例如中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肥沃的土地资源以及良好的制造业基础等;俄罗斯具有丰富的矿产、石油资源等优势;日本、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大量的资金资源等[5]。因此,每个国家都会借助自己的禀赋优势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多地占据市场份额(分工的依据是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生产专业化,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收益的目的;通过技术、原料等内部经济和产业集聚等外部经济使报酬递增。这种分工和专业化一直伴随着竞争的加剧、利益的增加、产业依赖性的增强;而合作正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具可行性的方法之一,合作应时而生。同时,随着禀赋优势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秩序的变革等各种外部环境的改变,这个上升过程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而且分工在创造利益的同时也存在潜在的问题,一是会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6]。由杨格定理可以发现,市场与分工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的正反馈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二是过度的专业化分工将会降低生产效率,导致协调成本上升,从而减少报酬,经济利益下降,不利于东北亚区域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加了国际贸易成本,减少了贸易额、贸易量,抑制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合作逐渐取代过度的专业分工。因此,具有地域优势的东北亚各国为了占据市场份额,取得经济效益,会充分利用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呈现出的明显的经济优势,进行资源、技术、劳动力之间的交换、合作,以此来提高专业化分工的效率和效益,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和跨国优化配置,从而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分工与合作是互为前提条件的,分工的前提条件是它们之间进行的交换;交换又是合作的手段,它的实质也是一种合作。而且随着资源地位的不断变化,两者交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从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视角分析
区域物流平台建设对策论文
1引言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区域间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不断涌现,物流活动日趋频繁。如何减少物流距离,缩短物流时间,降低物流费用,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区域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区域物流平台建设成为区域物流规划不可缺少的内容,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关于物流平台的具体定义。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平台的解释在国内并没有取得共识或者这个概念还不成熟[1]。平台的概念在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应用非常多,大都作为所依托的通用的和标准化的一个开发基础而提出。最近几年,物流平台的概念随着现代经济和物流产业的发展而被业内人士广泛使用。追溯其具体定义,大体上都只是意会,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这个概念边界还不是很清晰。
对物流平台概念的描述通常有以下几种:物流平台是对物流各种活动起到承载和支撑作用的标准化系统;物流平台是对物流各种活动起到承载和支撑作用的工程和管理系统;物流平台是由物流科学技术、物流教育、物流管理、物流基础设施共同构筑的环境条件,它支持和制约物流运行;物流平台的作用是使物流活动能够高效率地、顺畅地进行,使不同的物流活动能够有效地衔接,能够给物流开发提供标准化的环境。综合以上可以认为物流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功能是为区域内的物流活动提供支撑和承载,为区域物流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和管理工具,物流平台的运行依托和影响区域内的社会环境。
2区域物流平台规划的原则及定位
2.1规划原则
混凝土公司市场营销策略
一、宏开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PEST)。技术环境分析。我国和混凝土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除了新的添加剂和新的原料调和比例外,在其他方面不存在所谓的技术壁垒,在混凝土生产工艺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标准的生产技术。
2.微观环境分析。下面我们结合五力模型对宏开公司的竞争环境进行简单的分析:成都市竞争环境分析。目前,成都市具有预制混凝土资质的企业达七十余家,主要满足成都市区及周边区县的建设需要。
2.1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从混凝土的构成成本方面,我们了解到本行业产品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人工工资、车辆、能耗等。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总体来说还是较强的。但是在砂石料供应方面宏开公司有自己的砂石料生产企业,可以给自己的混凝土公司供应砂石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己的优势。
2.2新进入者威胁。混凝土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混凝土生产工艺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的生产技术流程,在生产技术上并没有所谓的壁垒。
2.3客户讨价还价能力分析。客户在混凝土供应企业的选择方面是具有很大的选择面的,往往有很多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可供选择。所以客户议价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区域规划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