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13:55: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区域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区域教育

统领区域教师教育实践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校本研修研修专题

论文摘要:在“十一五”大连市教师教育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以开发适切研修专题、开展“下水式”研修专题培训、提供内炼外修平台等措施,规范、有效地统领区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

**区教师进修学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研训一体、校本研修为契人,以提高课堂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标准,以项目专家、科研点校为牵引,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务实工作,前沿指导,规范屯有效地统领区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开发适切研修专题,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研修方向

为引领区域校本研修向内涵发展,研训教师深人教学现场,开展行动研究,在应对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同时,开发适切的研修专题,形成区域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并以此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方向。

我们把研修专题开发的目标聚焦到课堂,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各校各学科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性上,把工作切人点定位在帮助各校准确分析教育教学质量上。进修学校研训教师联合区教育局相关科室人员,对全区中小学进行联合视导。研训教师深人每位教师的课堂、每个教研组的研修活动,听取学校干部的听评课和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学科教师积极进行评课和点评。联合视导之后,组织研训教师多次座谈,深人分析现状,挖掘出制约教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确立了“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听评课”“学校教研组建设暨教研组长实施校本研修活动能力培养”“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技术”等系列研修专题,统领各校的校本研修方向。

查看全文

区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革

一、办学理念:充分重视区域的机遇和影响

重视区域经济和区域社会的机遇和影响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加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梯度推进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贯彻,我国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快,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模式,受其制约与影响,职业教育也正在形成与区域经济和区域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格局。职业院校应该充分意识到这种新格局给职业教育所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新的影响。我国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已经为世人提供了这一方面的成功典范。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经济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发展联系得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区域性或地方性,培养的人才最主要的也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学认为,这一类人才基本上是一种地区性的生产投入要素。因此发达的区域经济离不开发达的区域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走区域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另外,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普遍存在,与此相适应,职业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区域差异。在这种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应侧重于区域化,即以区域经济为依托,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利用区域优势,抓住区域的机遇,谋求职业教育的区域化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及时调整和变革自身的办学模式,主动构建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二、办学目标:不断调整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

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要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职业院校要明确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即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要根据区域需求重新定位自己的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是办学模式的根本,也是办学模式其余要素运行的基石和指导。办学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改变,随着组织环境和组织资源的变化而应做出调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办学目标定位方面的确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不少职业院校在规模定位上,存在越大越好的倾向;在类型定位上,重普高升学轻职教就业;在人才定位上,重学术型轻应用型;在层次定位上层层攀高;在专业定位上,求多求全等等。产生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组织环境和组织资源没有做出正确的分析和恰当的调整。

查看全文

中班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

摘要:区域活动作为幼儿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如今越来越成为落实尊重幼儿相关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区域活动与传统的教育有所区别,更加注重于对幼儿区别性特点的开发和挖掘,主要目的在于发挥幼儿自身个性,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区域教育从某种程度来说能够充分满足幼儿爱玩的天性特点,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释放自身天性,同时区域教育对于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拓展和强化也有着十分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中班;区域活动;幼儿教育;现状及改善策略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教育中各项活动中的一种,受到了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关注,不仅是因为区域活动能够从小挖掘幼儿自身不同的性格特点,实现个性化发展,从而帮助幼儿们自我发现与自我发展,同时也是因为区域活动充满着趣味性的探索与认知。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够感受到动手的快乐与思维碰撞与发散的乐趣,并且在其中学会如何与其他的伙伴们共同进行思维的激发与动手的合作。

1中班区域活动在开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1.1区域活动形式目的单一化:在实际的区域活动中,受到场地及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开展的区域活动趋向于单调化,沿袭了传统的幼儿教育活动区域的教学方式,很难有区域活动形式目的的多样化和针对性。例如中班区域活动形式并没有体现出中班幼儿教育的阶段特点,更加偏向于整体性的单一化,同时活动形式及内容没有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及阶段性计划特点,活动开展具有盲目性,不能有效地实现幼儿教育的教育目的,使得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收获内容较为狭窄。同时在活动区域的构建中,功能区的分化并没有关注实际需求,像我们的美工区范围较为狭窄,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难以有效开展美工活动,受到了场地的极大限制。

1.2区域活动环境单一,投放材料盲目:投放材料在区域活动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材料的丰富性与所体现的层次性是我们开展活动内容的核心,也是帮助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活动区域中,投放材料出现了盲目性的问题,其中包括投放材料的单一性以及投放材料内容的周期过长等问题。投放材料的单一性主要是指活动区域所投放的材料不能满足不同阶段幼儿发展的需求,如在中班时期,幼儿们对于益智开发的活动材料要求相比于小班来说将会提升一个层次,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孩子们准备着相同的活动材料将会使孩子们的兴致缺失,打击孩子们的活动积极性,不利于活动区域的开展和延续。活动区域内投放材料没有及时的更新也是存在着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阅读区内的书籍内容,长期让孩子们阅读同样的书籍会使孩子们失去基本的阅读兴趣,不定期地投放一些新鲜的有趣的材料有利于调动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帮助孩子们养成不断探索发现新书籍的习惯,从而使得孩子们能够对活动区域始终充满热情。

查看全文

幼儿园教育质量区域活动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一种早期教育,虽然它的教育内容和模式简单,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它在人们长期接受教育的整个历程中,却起着非常关键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因此,它的教育质量就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有效开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质量;区域活动

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级阶段,孩子开始脱离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模式,对外部环境和陌生世界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大脑发育上,也是孩子逻辑思维和协调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也是开展幼儿教育的一个最佳的时机。如何把握住这个时机有效开展幼儿教育是一个重点问题,而幼儿区域活动模式的出现,为幼儿教育的开展在形式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一、区域活动的教育质量评价

1.硬件评价。要保证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具备充足而合适的硬件设备和工具,幼儿园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硬件设备和工具进行合理的改造,适应区域活动的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有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教师能够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也是基于区域活动评价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教育实施质量评价。幼儿区域活动的质量评价中,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尤为重要。区域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高低在评价标准上,主要是从区域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和沟通效果上来说的。通过区域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给教师的专业素质考核提供了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幼儿在自主区域活动中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情况,衡量出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教育质量,进一步实现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的多元化和客观性。3.教育成效质量评价。区域活动教育成效评价的要点是,新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否促进了幼儿自主性学习和创造力方面的提升,也就是测评幼儿在区域游戏时在自身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是否有明显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新角度的教育评价标准和条件,在评价幼儿基本素质和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孩子个人发展上的评价,因此,这种评价因素的加入,有利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区域活动开展中出现的问题

查看全文

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设计研究

摘要:阐明了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制度的内在联系,指出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协同互补的关系,职业教育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各个组成要素中,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制度

1核心概念界定

1.1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对具备普通教育基础、社会各种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使其成为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岗位的就业要求。

1.2区域经济

查看全文

区域经济创新创业教育思考

近年来,创新创业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驱动的战略地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现阶段高校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和盛行,各大高校涌起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但目前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状况并不太乐观。地方高校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反思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通过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和转化科研成果,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建设当中来,经过创新创业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培养出一批“企业家”,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1]。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互需互促的

我国的区域经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最大的因素,就是创新资源的不平衡[2]。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改变经济资源结构或产业结构的格局,必须从区域经济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高度契合的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的各个行业和产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富有创造能力的新生力量。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是培养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可以更新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从而有效改变改变区域内的人才资源结构,提高劳动力、生产工具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优化或升级区域的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3]。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战略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需求,也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生产技术的革新,导致职业岗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迫使地方高校为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还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实践平台和机会,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带来大好机会。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短板

(一)理念定位不准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内涵是培养受教者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意识和培养实际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所实施的综合素质教育,重在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企业家精神,不局限于针对具有创业潜能的学生进行的技能性教育,不是只是培养企业家。现阶段,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定位尚不明晰,没有把它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主体,而是将它分到例如企业管理这一学科局部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沿袭传统的普通的办学形式,没有积极引入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没有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功利性的观念,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是成功企业家速成教育,倾向于培养出与社会岗位相匹配、相适应的“就业者”。显然,这些都是没有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真正的核心内涵。(二)师资力量不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应该是开放性的、多方合作的教育模式,对师资的要求非常高。然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不足、专职不多、身份单一的尴尬局面。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其它专业的教师兼任,如思想政治课教师、经济学或者管理类专业教师等;另一种则是由专门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上课,如学院的辅导员、团委的指导老师等。这些教师一般先经过短期培训,然后直接从事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排除这些教师也有是非常优秀的,但是普遍的存在短板:缺乏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并且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实施方法等理解地比较浅显而不够深刻;二是缺少一定的社会工作和自身创业的经历和经验,很难站在创业者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指导,没有实战经验就很难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的统筹兼顾。(三)课程体系不健全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相对于已有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仍然居于“第二课堂”的地位,不仅课程种类较少,覆盖面比较狭窄,具体的课程内容也没有充分结合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和特色,甚至都没有系统的、成形的课程体系。有些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就业指导课或者一些与创业有关的网上公共选修课。有些高校开设了创业心理学、KAB(KnowAboutBusiness)、SYB(StartYourBus-iness)等创业培训课程[4],但是这些课程都是作为一门单独的附加学科,独立在专业课程体系之外,不太受重视。如此,创新创业教育就很难融入高校的整体人才培养体系。(四)实践机会和平台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很强,光有理论知识或凭空喊口号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实践环节对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延伸和应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由于优惠政策普及力度不够、经费投入较少、社会条件限制等原因,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都基本放在了课堂之内的理论教学上。由于受到传统的封闭教学思维的限制,学校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很多专业不能很好地与经济社会接轨。学校没有办法充分利用就近区域内的资源条件,给学生提供可靠的、能够增长社会经验的实践平台,也就没有让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历练进而提高创业综合素质和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机会。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即使想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来创业,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获得理想中成效,容易导致创业失败。(五)与经济社会脱钩很多地方高校最近几年才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大都是由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学生会或者学生社团中的创业指导协会代为管理,没有专门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或服务机构。一方面没有系统组织专门的科研老师,难以深入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关注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没有积极与当地政府、社会、企业进行有效沟通,不能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无法得到社会的关注,也难以与企业合作。这样一味地形式化地谈教育改革,就导致整体学校、企业、政府、社会之间的联动性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就会脱钩,就不能根据学生的创新创业反馈、区域经济的动态制订更加清晰合理的、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案,不仅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之前不了解区域经济的需求、特色行业岗位的缺口和未来经济的风口而盲目创业,而且造成了学生在了解和获得当地政府出台的创业优惠政策、学习市场开发和市场营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相对滞后[5]。

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查看全文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思考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的“人才发动机”,应在深度研究区域经济产业的现状形势、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主动性,搭建校企融合、校市互动、数据支撑与财政多元支持保障体系,强化与区域经济产业需求对接,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动能转换、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产业对接;大庆

党的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新时期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职业教育应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脉络,通过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坚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肌体和器官,对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起着助推器的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背景下,大庆地区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更需要职业教育主动作为,通过不断推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高与区域经济产业需求对接的水平。

一、大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分析

“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与配合,职业教育的发展依托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1]职业教育不能超脱于地域特性和主体行业色彩,也不能与区域经济的产业形态、规模、结构和特色相脱节,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庆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趋势。(一)大庆区域经济产业的整体特色。从大庆的“局部区域”看,一方面,大庆油田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工业基地,近几年虽然受到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但总体上石油石化主业的发展通过加大勘探力度、精细开发、开拓外部市场、深挖内部潜力,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发展质量,在大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庆石油石化工业仍然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4.2%;另一方面,近年来,大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壮大接续产业,持续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坚持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非常注重发展新经济形态,天然气、新能源、装备制造、大数据等产业迅速崛起,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不断延伸。从大庆的周边区域看,“哈大齐工业走廊”是大庆融入更大经济循环得天独厚的资源,是黑龙江省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经济辐射力最大的地区。“走廊”的主要经济形态有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和物流业。“这些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哈大齐地区乃至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要大力发展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就需要大量相应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服务于以上各项产业的发展。”[2](二)石油石化主体产业现状和形势深入研究主体产业现状和形势是教育与产业对接的重点。大庆地区职业教育所谓的“区域经济色彩”更多地带有石油行业的色彩。新的形势下,一方面,石油企业作为技能密集型企业,对生产技术、装备和工艺要求极高,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职业精神也有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庆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油田一线艰苦岗位缺员严重、企业员工年龄出现老化断层、技能型人才结构不合理、接续员工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队伍稳定性及操作能力下降等。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上紧贴油田生产经营实际和岗位需求,在培养方式上强调与石油石化上中下游产业实际高度对接,在职业精神特色上注重完全融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同时为企业大力开展在职员工培训,持续提高现有员工的整体素质。石油行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但影响整体经济变化,也影响技能人才的需求供给。随着油价的变化和油田开采量调整,石油石化产业上中下游人才需求数量和结构出现变化,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标准要求更高。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在把握当前石油石化产业形势的基础上,全面了解生产装备不断更新、工艺技术不断升级、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各业务领域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深度研究石油石化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模、结构、层次的新需求,针对岗位特点,结合油气生产企业和炼油化工企业的现实需求,强化与油田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对接的实时度和精准度。(三)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作为能源成熟型城市,大庆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2015年7月,赴吉林调研时表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为此,一方面,大庆“油减化补”,将石化产业打造成接续产业核心支撑板块,成为国家石化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石化与延伸加工产业;另一方面,提出“依靠油但不依赖油”,通过多元接续产业大力发展非油产业。新兴产业既代表着大庆区域经济未来产业发展的侧重点和方向,也体现了大庆围绕党和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作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更新,对于大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作用。以装备制造业为例,2017年第一季度,在沃尔沃带动下,装备制造业拉动规模以上地方工业增长7.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75.3%。这一新的趋势和变化昭示着人才需求的潜在变化,职业教育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准确把握,既错失发展良机,也无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和智力资源支撑。认识产业特色,把握产业现状,研究产业形势,掌握产业趋势,是职业教育与产业高度对接的信息支撑和认识基础。职业院校要通过大量的调研、充分的数据分析和真实的信息支撑,增强自身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准确性。了解区域经济产业的形态结构,不但为职业教育观察产业形势变化提供了整体视野,也为对接提供了高维度视角和依据。

二、职业教育与大庆区域经济产业需求对接的基本要求

查看全文

精准扶贫学前教育服务城乡区域探索

摘要: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精准、优质、高效、特色服务河北民生工程上进行了许多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精准扶贫;学前教育;区域服务

精准扶贫是当下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教育扶贫则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许多地方高等职业院校都在进行区域服务研究,根据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服务模式,大力拓展社会服务范围。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其学前教育专业在精准、优质、高效、特色服务河北民生工程上进行了许多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创新性。

一、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区域服务的背景

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河北地区学前教育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城乡幼儿园整体办学水平差距较大,办园理念、教学方法、基础设施等均有不同。如幼儿园专任教师合格率城市与农村相比是2.2:1;城市与农村适龄儿童入园率是1.6:1;生均教育经费城市与农村比率是4:1。该现状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区域教育扶贫服务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区域服务的举措

查看全文

幼儿教育区域游戏活动研究

摘要:幼儿区域游戏活动一般会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幼儿构建一个比较合适的活动场所。这样也能让幼儿在这个区域中,积累到一定的经验,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幼儿教育区域游戏活动的实施方式,以期为幼儿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游戏;构建策略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只有当幼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下,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方式,具备一定的环境特色,教师在实施的时候,主要在按照幼儿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具备绿色性质的游戏材料,结合科学化的教育方案,用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以达到一个良好的教育效果。

1创建有效的区域环境,促进幼儿的综合性发展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整个区域活动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让教室中既包含了区域互动的空间,又涵盖幼儿平时所需要的一些生活必需品。所以,教师在实际规划的时候,尽量从一个全局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对区域进行划分和布局,让教室可以成为幼儿互动的主要场所,幼儿在这个环境中也不会有任何压抑的感觉。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化的安排幼儿的时间,从日常的活动情况来看,幼儿一天会有大约8-9个小时的时间是在园内的,而区域游戏互动的时间就占有4-5个小时。因此,科学的规划活动时间十分必要,除了要安排一些集体性的活动,还应该安排一些个人活动,让他们可以自由的进入到各个区域中,去积极探索。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某一个区域设置游戏角,为这个游戏角命名:“科学探索区”、“艺术画廊”和“演艺区”等。科学自然角就是幼儿获取知识,发现新事件的主要区域。艺术画廊则是为幼儿增强一定的信心,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在这个环境中。演艺区则是展示各种脸谱的制作成品,让幼儿可以充分的体验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一个有效的区域环境,不仅是幼儿教育的一种保障,也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领悟到更多的知识。

2制定区域活动的实施规则,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查看全文

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安排与反思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状况

近代中国(1860-1949年)的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区域结构布局不均衡的问题。尽管不同时期的中央政府都曾试图解决高等教育地域结构布局不均衡的问题,但由于受战乱、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这一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②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接管的正规的高等院校共223所。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行政区的划分情况来看,中国大学的布局很不均衡(见表1)。华东区共有高校96所,位居全国第一;西南区共有高校42所,位居全国第二;中南区共有高校33所,位居全国第三;华北区共有高校26所,位居全国第四;东北区共有高校18所,位居全国第五;西北区最少,只有高校8所,仅是华东区的十二分之一。①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来看,华东区一直是中国现代高等院校的主要聚集地;西南区因为抗战8年而成为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国民党中央政府将当时沦陷区的大多数高校西迁,使西南地区成为当时中国高等院校相对集中的地区。②根据郝维谦、龙正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史》记载,我们制作了表2。表2充分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部分省、直辖市高等学校的分布情况。内地和西部边远地区的高等学校数量较少,在校生人数也很少,例如,内蒙古、西藏、青海、宁夏等省、自治区没有大学,山西、河南、新疆等省、自治区各有1-2所大学,且学校规模较小。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我国国立大学的总数较少,但地域结构布局较为均衡,尽可能做到了每个省区各有1所高校。河南只有两所大学,其中一所是国立大学,即国立河南大学。③由此可以看出,新中国接管和接办的旧中国高等院校的整体数量不多,地域分布不均衡,但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的分布却相对均衡、合理。

二、20世纪50年代(1952-1957年)高校院系调整与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调整的制度设计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工作中心从战争转向经济建设。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加快工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迫切需要发展高等教育,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高等学校区域结构布局不均衡状态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和制度改革。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经过多年的调整,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制度和区域结构布局被彻底打破,高等学校区域结构布局不均衡状况得到有效改善。1950年6月上旬,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确定了新中国大学制度改革的基本方针与方向:“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方法,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的,掌握现代科技成就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的国家建设人才。应该准备和开始吸收工农干部和工农青年进高等学校,以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①1952年,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如下方针开始对高校院系进行调整,“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与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逐步创办函授学校和夜大学,并在机构上为大量吸收工农成分入高等学校准备条件。按照这个方针,原有的高等学校经过调整后,分别称为综合性大学、专门学院与专科学校,今后即可按照各校的性质与任务,朝着确定的方向发展。这就改变了原有大学一般化与盲目设置的不合理现象”。②1950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方式是,合并专业、院系,撤销学校,建立新的专业学院,保留一小部分以文理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院系调整的原则是,按照大学、专门学校和专科学校三类分别进行调整,各大行政区至少有1所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和培养师资的大学;工学院为这次调整的重点,以少办或不办多科性的工学院,多办专业性、单科性的工学院为原则;农学院以集中合并为主,每一大行政区办好1-3所农学院;师范学院每一大行政区办好1-3所。③经过一年的调整,全国高校由211所减少到205所。1953年,继续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仍着重于改组旧的庞杂的大学,加强和增设工业高等学校并适当地增设高等师范学校;对政法、财经各院系采取适当集中、大力整顿及加强培养与改造师资的办法,为今后发展做准备。今年院系调整工作主要以中南区为重点。华北、东北、华东三区因去年已基本完成了院系调整工作,今年主要是进行专业调整。西南、西北两区今年进行局部的院系和专业调整”。④经过这次高等学校院系的调整,全国高校减少到182所。经过1953年的高校院系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的数量由205所减少到182所。高等学校增加的地区有:华北地区,由27所高等学校增加到39所,增长率为144.4%;东北地区,由20所高等学校增加到25所,增长率为125.0%;西北地区,由8所高等学校增加到12所,增长率为150.0%。高等学校负增长的地区有:华东地区,由原来的74所高等学校减少到50所,负增长率为67.6%;西南地区,由原来的42所高等学校减少到19所,负增长率为45.2%;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的数量没有发生变化。调整后,华东地区高校的数量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由36.0%下降到27.6%,但是,它仍然居于全国首位;华北地区高校的数量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由13.2%增加到21.5%,由原来的全国第4位上升到第2位;中南地区高校的数量仍然居全国第3位;东北地区高校的数量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由原来的全国第5位的9.8%,上升到全国第4位的13.8%;西南地区高校的数量由原来的全国第2位的20.5%下降到全国第5位的10.5%;西北地区高校的数量由原来的全国第6位的3.9%上升到6.6%,仍居全国第6位。1950年的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第一,涉及面广、时间长,几乎涉及全国所有的高等学校。各地高校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开始进行调整,直至1957年结束。第二,在体制上,学习和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甚至可以说是照搬苏联的模式。第三,在地域分布上,以六大行政区为单位进行调整,力求做到六大行政区的高等学校的结构布局相对均衡,这虽然缩小了六大行政区之间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巨大差距,但没有照顾到各省区内部高等学校结构布局的严重不均衡性,这一区域布局制度的安排影响至今。第四,通过合并逐渐取消私立大学、教会大学。1949年,全国私立高校共有84所,1950年减至56所,1951年又减至28所,1952年仅剩下了两所,到了1953年,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之前,私立大学全部取消。第五,取消多科性大学,建立以文理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重点发展单科性学院,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的需要而快速培养人才。第六,重视师范、农业和工业院校的发展,新建一批大学,尤其是新增设国家建设迫切需要的科系,例如,设立采矿、冶金等专业和学院。20世纪50年代的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使新中国高等学校的结构布局有了较大改变和发展。在院系调整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新兴工科大学的发展。例如,坐落在武汉的华中工学院(今天华中科学技术大学的前身),就是当年中央在中南地区重点建设的工科大学,它将当时的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和广西大学的工程系、专业师资力量调整合并在了一起,于1952年建立。为此,许美德曾评论说,在国民党时期,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一部分工程系、科曾经是各个地区的优秀院系,它们被要求贡献出来支持坐落在武汉的华中工学院这所中心大学的建立。①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的主要原则,即在某些中心地区集中最好的大学,并由这些大学负责整个地区的高层次人才的培训。②这一原则是牺牲了各个省区内部稀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过分强调了六大行政区之间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却打破了民国时期省区内的均衡,客观上加剧了各省区高等学校结构布局的非均衡性。20世纪50年代,始终处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状态,但大的调整主要是在1952年、1953年和1957年进行的。如果考察学生的变化情况,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时期学生总数由116504人增加到212181人,增长率为182.1%。虽然各个地区的高等学校数量有增有减,但是,各个地区的在校学生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说明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率大大提高。在校学生增幅最大的地区是西北地区,该地区由4367人增加到10889人,增长率为249.3%;增幅排在第2位的是华北地区,在校学生达50905人,增长率为243.1%;增幅排在第3位的是中南地区,在校学生数达35989人,增长率为232.6%;增幅排在第4位的是东北地区,在校学生达35809人,增长率为216.2%;增幅排在第5位的是华东地区,在校学生达58019人,增长率为136.7%;西南地区增幅最小,在校学生达19798人,增长率为118.4%。各个地区的在校学生占全国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如下:华东地区为27.3%、华北地区为24.0%、中南地区为17.0%、东北地区为16.9%、西南地区为9.3%、西北地区为5.1%。日本广岛大学大学院教授、国际知名亚洲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学者大塚丰(YutakaOtsuka)对此评论说,中国大学院系调整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改变新中国成立前长期存在的高等学校地理分布不合理的状态,具体是将集中在沿海各大城市的高等学校分散到内地办学,以促进内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抗战时期,由于西南地区是国民党政府的政治、军事、学术和文化中心,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但是,随着战后高等学校的大量回迁,剩下的高等学校受师资力量和办学等条件的限制,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理应进行适度精简和调整,因此,在这次调整中,西南地区的高等学校的数量减少得最多。华东地区,尤其是上海一直是全国高等教育的中心,拥有高等学校的数量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由于这一地区高等学校的数量较多,水平参差不齐,外国资助的教会学校也集中于此,所以该地区成为高等学校调整的主要对象。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学术中心,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东北地区是当时新中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也是解放最早的地区,该地区通往苏联的交通较为便利,是整个国家的大后方,也是朝鲜战争的后方,只有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才能适应这一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①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之后所形成的高等学校的格局,对后来直至今天的全国高等学校的结构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被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区,实行党政军一体化管理,也即国家实行的是大区的管理体制。1952年,各大行政区机构一律改为行政委员会,大区行政委员会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对地方(省、市)人民政府的机关行使领导与监督权。②华东区军政委员会所在地是上海,东北区军政委员会所在地是沈阳,中南区军政委员会所在地是武汉,西南区军政委员会所在地是成都,西北区军政委员会所在地是西安,华北区军政委员会所在地是北京。这些大行政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以及交通枢纽城市成为这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最大的受益城市,高等学校相对集中于这些城市,这些城市的高等教育在短时间内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高等教育中心城市。同时,每一军政行政区又有一座次中心城市,它们是华北区的天津,东北区的哈尔滨、西北区的兰州、中南区的广州、西南区的重庆、华东区的南京,这些次中心城市也都在这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发展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城市。在当时,我国政府将高等学校结构布局均衡问题放在大行政区域内考虑,力争做到大区之间高等学校结构布局的相对均衡,而没有、实际上也很难做到各省区内部结构布局的均衡。应该说,这种按照大区均衡结构布局的做法成效显著。然而,遗憾的是,在1953年院系调整之后的第二年即1954年,各大行政区委员会撤销,各大区之间高等学校结构布局均衡问题不复存在,各个省、市之间的布局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并且在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甚至到今天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许多学者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许美德先生曾评论到,高等学校在全国各地分布的合理化所取得的成功,本应该与人们长期对全国高等学校地区分布不平衡的关心有密切关系。但是,这种再分配方式却过于人为化和机械性。从六大行政区来看,高等学校的地区再分配,对解决高等学校结构布局非均衡问题确实有效果。然而,在每个大行政区之内,仍存在着高校集中在一两个中心城市的情况。以中部四省为例,湖北、广东的高校数量虽然被减少,湖南、河南的高校数量有所增加,但与湖北、广东相比,湖南、河南高校的数量仍然很少,它们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这种差距延续到今天依然严重存在。同时,中南区把武汉作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导致本区其他省的大批高校,如工程学和技术学领域的高校,都从河南、湖南、广西等地迁到了武汉。③这次高等学校专业、学科的调整、迁移,对这些省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以西北区为例,这个面积巨大的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此地区的主要中心城市西安和次要中心城市兰州。而幅员辽阔的新疆、青海、宁夏等地的高等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六大行政区的建制被取消后,对各个省区的高等学校的地域分布情况进行考察就会发现,非均衡问题更加凸显。“苏联模式造成了新的等级不平衡,六个行政大区中都有一个中心,由此向四周辐射,这是集权制在地方上的反映。”①高等学校结构布局的非均衡问题引起中央的重视。1955年7月30日,高等教育部发出《关于1955-1957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高等教育建设必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相配合,学校的设置分布必须避免过于集中,学校的发展规模一般不宜过大;高等工业学校应逐步地和工业基地相结合。”按照这一精神,1955-1957年全国高校继续进行院系调整,以改变高等学校过于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尤其是集中在沿海城市的状况,并将沿海地区的一些高等学校的同类专业、系迁至内地组建新校,或加强内地原有学校,或将一些学校全部或部分迁往内地建校,增设新专业,扩大内地高校规模。②这种高校院系调整的典型案例是,将上海交通大学整体搬迁到西安,作为对1953年进行院系调整时忽视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补充,这一做法对于地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意义重大。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也在院系调整中得到明确,并不断发生变化。1953年,高等教育部确定了148所高等学校的隶属关系,高教部管理8所,中央业务部门管理30所,大行政区管理72所,委托省、直辖市、自治区管理38所。1954年,国家撤销大行政区,原大行政区直接领导的72所院校绝大多数移交给高教部和中央业务部门管理。1954年,在全国188所高等学校中,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代管的学校只有17所,仅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9.5%;1955年,全国高等学校227所,全部由高教部和中央业务部门管理;1956年,在全国229所高等学校中,有129所下放给省级政府管理,调动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③

三、“”时期至改革开放之前(1958-1977年)中国大学区域结构布局的制度变迁

从1958年至1959年间的“”,标志着中国在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坚决脱离了苏联模式,④在高等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我国教育深受苏联的影响,曾建立了一种具有等级特征的高校体制,这种体制被过细的专业划分分割成许多条块,并完全由某一高层中心所控制。1958年,随着高等教育部的取消和一大批省属院校的建立,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非集权化。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高等教育的重点转向了由各地自己建立一批有地方特色的院校。中医学院的建立是一个标志性的开端,从1956年到1960年,几乎各个省和自治区都建立了一所中医学院。同时,各个地区都做出巨大的努力,创建自己的高等教育中心,甚至像青海、内蒙古和宁夏这些从未有过高等学校的地方都建立了本省、自治区的高等学校。从1957年至1960年,我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和入学人数的增长幅度是惊人的。全国高校由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960年的1289所,在校学生人数由1957年的441000人增加到1960年的961000人。⑤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它的办学渠道,一种是在正规大学中开展函授或夜大学教育;另一种是在国有企业和附设的业余大学中开展成人教育。⑥在早些时候,这类学校的学生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发展很快,其人数从1955年的16000人迅速增加到1956年的64000人,到1958年超过400000人。实际上,高等学校入学人数的膨胀被转移到了这种国家很少拨款的非正规的高等学校。⑦由于受三年自然灾害和“”时期经济衰退的不良影响,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在这一时期也遭到了破坏。在1965年,全国高校只剩下434所,入学人数也只有674436万人。⑧1966-1976年的“”,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逆转,大学入学人数与“”时期的96.1万人相比有了急剧下降。从1966年到1969年3年期间,正规大学没有招生。从1967年起,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曾几度中断,直到1970年,正规院校招生工作才得以恢复,招生人数为47815人,到1976年招生人数逐渐增加到564715人。这些大学生在那个年代被称为“工农兵学员”。当时的中国一改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到处泛滥着“读书无用”的论调。把读书人、知识分子搞得斯文扫地、神经兮兮、筋疲力尽。在“七二一指示”指导下,实行开门办学,要把大学办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于是一批工厂大学、农村大学应运而生,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其实是一种全民兴办职业教育的有效尝试。在开门办学的大环境下,地方有关部门也十分谨慎,它们不支持以科学研究、培养社会精英为主的高等学校。①一批以理工科为主的正规大学遭到了冷落,成了不被人们待见的弃儿,这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搬迁经历中可见一斑。1970年,当该大学准备从首都北京迁到其他地方时,受到了人们的排斥,难以找到立足之地。它的首选迁移地点是河南省会郑州市,可是当时该省思想保守的领导把它的迁入当作一个负担而加以拒绝,但如今在工程教育方面一直很薄弱的河南省对当时的这一行为却追悔莫及。由此我们便可以看出,当时河南省政府的主要领导的这一决策的时代局限性。最后,在万里副总理的帮助下,中国科技大学被迁到了安徽省会合肥,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它在改革开放中为提高该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术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时期的高等学校不存在地区分布的均衡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