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13:44: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区域合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区域合作

区域合作联盟论文

[摘要]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是一个经济性质的组织,成立的宗旨是发展南亚各国的经济和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然而,在冷战期间,由于印度态度不甚积极,南盟发展极为缓慢。随着冷战的结束,印度逐渐调整了自己的经济政策和南亚政策,改变了对南盟的消极态度,从而使南盟得以较快的发展。

[关键词]印度南亚区域合作

南盟成立于1985年,成员包括所有的南亚七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和不丹。南盟的宗旨是:促进南亚人民的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加速本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向所有人提供体面的生活和发挥全部潜力的机会;促进和加强南亚国家之间的集体自力更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科学领域的积极合作和相互援助;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为了防止南亚各国之间的矛盾影响组织的运作,南盟特别在《南盟宪章》中规定,“不审议双边和有争议的问题”。无论是由其宗旨还是宪章来看,它纯粹是个经济组织,专心于经济发展,不希望涉足政治,更不希望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不可否认,南盟自成立后在一些诸如教育卫生、农业合作、旅游、交通通讯等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成绩。但总体上看,南盟给人的感觉是欠缺活力,犹如一潭尚待激活的死水,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进展缓慢,因而常被戏称为“一艘迷失航向的慢船”。主要表现为:区域内的贸易额极低;合作的领域窄,主要局限于农业、农村发展、气象、通讯、科技和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合作;合作的层次浅,多限于会议口头承诺,履行的深度不够。

南盟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南亚地区资源雷同及经贸结构类似,大多数国家极为贫穷,固然是南盟无法摆脱的客观因素,但评论家普遍认为,印度的态度对南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查看全文

一体化区域合作完善区域旅游改革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运行和实施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有效实现旅游资源整合,适应旅游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建立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实现各种利益关系的整合,减少各地区在旅游合作中冲突的需、“伪合作”倾向在地区间合作过程中时有出现、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克服我国地区旅游合作障碍的需要、区域旅游合作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加强和突出政府在合作机制建立过程中组织、协调和引导的作用、政府的政策要充分反映旅游企业的要求等,具体请详见。

内容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完善我国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分析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同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改进完善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实现旅游经济活动真正向区域旅游功能的转变,是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打破地区垄断,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区围绕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建设虽然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从全局来看,还缺乏一个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的有效的合作机制,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合作制度和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有效实现旅游资源整合,适应旅游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旅游业对外开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要参与竞争,除了引进国外先进旅游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之外,还需要“走出去”,主动出击,只有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才能全面地应对竞争。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的战略,都需要我们将旅游企业做强做大,需要区域旅游一体化。要实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有赖于在旅游市场中建设一大批品位高、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这样就要求旅游资源加强整合,树立整体品牌。由于各地旅游资源的差异,加上长期的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我国的区域间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差异很大,如果国内各地区之间还是各自为政,相互排挤,内耗严重,过多地重复建设,就会在全球竞争中失去主动权和竞争力,最后丧失的是整体的竞争力,对哪个区域的发展都不利,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因此,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通过区域联合一致对外,是增强我国在开放环境下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

查看全文

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策略分析

摘要:川酒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并富有特色。开展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打造知名旅游产业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凝心聚力,夯实区域合作基础;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格局;整合资源,打造产业品牌;加强领导,理顺区域合作体制机制。

关键词: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

1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务院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与《关于加强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两个文件,旅游业被多个省市区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四川,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发展旅游,并有致力于建设四川旅游环线的格局。从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看,小众旅游兴起,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差异化、新颖化的旅游形式,传统的观光型旅游逐渐向文化型旅游转变,同时探寻文化的参与性、体验性、内涵性。从四川现有的酒文化资源来看,资源丰富且内涵深刻,包括以原料种植、酿酒技术、酒俗酒礼等为标志的特色酒文化模式;以酒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相结合形成的次区域酒文化品牌;以“酒圣节”“酒博会”“老窖封藏大典”等集营销、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型酒文化产业等。然而,各区域酒文化旅游资源尚处于散碎状态,资源开发同质化和浪费等问题严重。而今又正处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若将川酒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中,以区域合作进行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将实现文化业和旅游业的共同繁荣。

2川酒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的文化基础

2.1物质文化川酒物质文化是指与川酒生产与营销、消费活动相关联的物质设施体现出来的文化成分。如名酒名镇、酿酒遗址、酒文化博物馆等。(1)名酒名镇。四川地方政府和知名白酒企业积极推动构建产城结合的文化区域。以“六朵金花”为核心,将一批各具特色、凝聚白酒文化的历史名城古镇打造成承载名酒文化的白酒名城名镇。以川南民居建筑风格和泸州老窖文化为特色的泸州老窖•黄舣镇;如以典型农耕文化为特色的五粮液历史文化街区;以宫廷酒文化和盛唐建筑为特色的剑南春•剑南镇;以赤水河红军文化和自然生态风光为特色的郎酒•二郎国际白酒名镇;以川西民居风格的酒馆酒亭、老街老巷为特色的水井坊•水井坊街区。此外,还有沱牌诗酒文化名镇、江口醇•小角楼•江口镇、文君庄园等。(2)酿酒遗址。四川古老酿酒遗址与出土古旧文化遗存丰富,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较高人文观赏价值。如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是中国建造年代最久的古窖池群;水井坊遗址的史学价值可媲美“秦始皇兵马俑”;剑南春的“天益老号”是始于南齐时期的古老的酿酒作坊;五粮液老窖池遗址是我国现存保存完好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群之一,是中国历史酿酒工艺和传统的重要实物遗存,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沱牌镇的“泰安作坊”被称为“中国酒文化的活文物”。(3)酒文化博物馆。五粮液集团早在1984年建造的花园般的规模宏大的“十里酒城”,成为四川的一大人文旅游胜景。成都水井坊博物馆将实际生产过程和展示陈列完美融为一体。泸州老窖博物馆陈列着出土文物展览、传统酿制技艺展示、泸州老窖现展史展览等。剑南春酒史博物馆主要收藏和展示与剑南春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2.2非物质文化。川酒非物质文化体现在与川酒相关的精神、行为、人物文化等方面。如悠久的历史、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礼俗习惯等。(1)源远流长的酿酒历史。川酒可考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传说中的古蜀国蚕丛、鱼凫时代。在广汉三星堆古蜀都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酒器。从这些酿酒器皿所采用的高颈罐特点来看,此时蜀人酿酒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秦汉时期,蜀郡壬褒在其《僮约》中规定其家僮“欲饮美酒,才得沾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在东汉画像砖上出现的制酒图证明蒸馏酒也已问世。在西汉,已有批发酒的商铺和零售的小店,如“文君当垆”。明代,川酒仍保持名酒众多的特色,清代,川酒酿造工艺走向成熟。到近代,川酒发展迅猛,成为中国白酒的主要产区。(2)独具特色的酿制技艺。川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养窖、制曲、发酵、勾调及陈酿等几大技艺系统的集合体,在这几个环节上,泸州老窖、郎酒、五粮液、剑南春等各具特点。以窖池发酵的方法追溯到何时尚无定论,具有相对较长酿造历史的窖池多为浓香型白酒的泥窖窖池。如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川酒传统制曲技艺分为大曲曲药与小曲曲药制作技艺。传统发酵主要是含淀粉原料在微生物及酶复合作用下转变为乙醇的重要工艺环节,主要分为浓香与酱香两种,而酿造过程中的勾调是一门极具个性的传统技艺。川酒传统陈酿技艺中尤以郎酒、泸州老窖的利用恒温恒湿的天然溶洞、山洞储酒较为典型。(3)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清香醇厚的川酒浸润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深入到生产、习俗、礼仪等诸多领域,形成丰富多样的酒俗、酒礼、酒歌、酒词、酒诗等民俗内容。一是节日饮酒习俗。川酒是四川人品格精神、礼仪智慧的载体、巴蜀文明的符号。四川人喜欢饮酒,一年四季无时不酒,在重大节日更是必饮。如除夕夜喝“团年酒”,全家聚餐并向长辈敬“辞岁酒”。正月里喝“春酒”,合家欢庆,祈福美好生活。中秋节喝“团圆酒”或“桂花酒”。而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皆有饮酒活动。二是少数民俗饮酒习俗。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境内有傈僳族、苗、羌、藏、彝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形式多样的酒种,其饮酒习俗也非常特别。如傈僳族人早晨起来就要从酒坛舀上一碗酒,再炸一点玉米花下酒,就算吃过早餐。彝族饮酒时先把酒倒进大碗里,且男女老少皆能饮酒,大家依次轮流喝,称作“转转酒”。青稞酒算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酒。从傈僳族的“早餐酒”到彝家的“转转酒”,从土家族的“咂酒”到羌族的“顺酒”、苗族的“拦路酒”等,展现着川酒丰富多彩的饮酒习俗文化。

查看全文

区域合作中公共管理职能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一些地区为了能够促进该区域内的经济迅速发展,就会逐渐形成区域合作组织。近年来,区域合作组织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其合作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有效加强合作组织之间的合作与管理关系,如何加强区域合作的公共管理职能成为其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对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的措施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区域合作;公共管理职能;问题与措施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区域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往往会采取区域合作的形式。通过采取区域合作的形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促进区域合作的顺利开展,就要充分发挥公共管理职能作用,从而促进区域内经济的迅速、健康发展。

一、目前我国区域合作与公共管理的现状

所谓区域合作,就是为了能够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在某一区域内进行合作。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合作中的对弈关系。因为各个地区都是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利益,并同其他的地区一起形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就我国目前的区域合作情况来看,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区域经济合作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区、环渤海经济合作区等。近年来,区域合作组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包含的业务更加广泛,其覆盖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其合作也不断深入,对该区域内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各地都为了能够实现其自身的利益,就容易忽视区域合作整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利益,使得区域合作中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其本质原因就是公共管理质量较差,尚未形成完善的公共管理体系。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为了向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提供服务,从而在公共政策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的一些政策与措施。公共政策理论对公共管理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也是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理论。近年来,随着区域合作组织的数量迅速增长,在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合作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区域合作中的管理。公共管理职能对于规范区域合作组织中开展的各项活动有直接的影响,这也就促使加强区域合作的组织管理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公共管理职能的作用。为了能够对区域合作进行管理,并促进其经济迅速、健康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好区域公共管理和区域合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与当地的特色,结合区域合作的公共政策,从而选择适合其经济发展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在区域合作经济发展中的阻力,也能使区域合作更加深入,从而促进区域合作经济迅速发展。

二、如何有效地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的具体措施

查看全文

区域合作特色产业发展思索

1长吉图区域合作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长吉图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形成了工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规模强大的综合性加工制造工业基地,是吉林省产业的主要聚集区。其中汽车、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另外,装备制造业、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和旅游服务都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1、1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庞大

汽车产业是长吉图区域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该区汽车产业产值一般超过该区工业产值的45%;农产品加工业是长吉图区域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玉米淀粉、赖氨酸、发酵酒精等一些重点产品产量跻身全国前列。现拥有大成、德大、皓月等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玉米深加工和畜禽加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石化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乙烯装置年生产能力已达到85万吨,跃居全国第三;冶金建材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

2007年,该区铁合金产量62万吨,占吉林省的92%。水泥产量1200万吨,占吉林省的50%。吉铁、吉炭是国内铁合金、炭素制品生产能力最大,品种最多的国内龙头企业;装备制造业是长吉图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该区培育和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品,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客车,在亚洲处于第一位。该区五大特色主导产业2007年的具体指标见表1。

查看全文

区域合作中公共管理论文

一、目前我国区域合作与公共管理的现状

所谓区域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地区间的合作。区域合作也是一种合作中的对弈,不同地区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与其他地区形成追求一致利益的联盟。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区域合作经济区,例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区、环渤海经济合作区等,这些区域合作组织的数量呈现出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合作日渐深入、对本地区的影响日益明显的特点。公共管理是指根据公共政策理论,在特定的时期为服务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公共管理实施的好坏,几乎完全取决于公共政策理论。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概念,其表达形式十分广泛,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指示、政府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公共政策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规范机关、团体、个人的行为,而在区域合作中其作用则主要是为了规范区域合作组织的活动。目前,关于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在公共政策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很受政府重视,也实实在在地发挥着管理区域合作的作用。随着区域合作组织数量的增长、影响力的扩大,一方面,关于加强对区域合作组织的管理问题便暴露出来,并且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如何适当地发挥出公共管理职能的作用也是一个问题。前文已经提到公共管理职能的作用在于规范区域合作组织中的活动,那么自然而然加强对区域合作组织的管理与公共管理职能的有效行使变成了密不可分的两大要素。充分利用好区域公共管理和区域合作,明确区域合作应采取“中心结构”模式、“龙头”模式、“多中心结构”模式以及“多中心集聚”模式,并且不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区域合作组织的公共政策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够减少区域合作组织发展中的阻力,更有利于区域之间的合作。目前,区域合作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公共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反之,公共管理职能的诞生从根本上来说也少不了不断壮大的公共区域合作组织的推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壮大。

二、公共管理职能在区域合作中发挥的作用

本文将以在1986年成立的环渤海区域市长联席会为例来研究公共管理在区域合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从本质上说公共管理职能对区域合作组织的作用就是推动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区域合作组织中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这里我们主要考虑此次会议的宗旨及原则,并从中剖析公共管理职能是如何应运而生的。首先,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的宗旨:以国家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总体规划为中心、以增强经济合作区域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为目标,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而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扩大经济合作区域内的交流合作、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其次,联席会的组织原则是“在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合作中,坚持政府协调、市场运作、企业自主、社会参与的合作原则,坚持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统筹协调、共同发展的工作原则”。从宗旨和原则中不难看出在章程的制订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公共政策理论在实践中所必然表现出来的利益倾向性、整体性、合法性与强制性等一系列特征,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区域合作组织要想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为了适应公共政策理论落实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征,也为了满足区域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区域合作组织通常都有《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宣言》等文件,可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协议、宣言落到实处,而不是束之高阁。这就需要通过公共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推进经济合作的积极探索与创新。进一步发挥公共政策和共同决策的重要作用,围绕区域合作的主攻方向和突破重点,进行综合调研和比较分析,而这一过程正是公共管理职能在区域合作组织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三、关于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的建议

在促进区域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仍面临着重大的问题,陈瑞莲曾经对合作组织进行过比较研究,他提出,虽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非凡,但是缺少实质性推进,其主要原因是区域城市政府间没能够形成统一、合理、公正的公共管理体制,导致区域合作组织的活动无法做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公共管理体制是否能够让人满意,是由公共管理的职能范围等因素所决定的。换句话说,区域合作中存在的尚未解决的问题、难题,其最终的解决往往是与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分不开的。在促进区域合作、地方政府合作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实现公共管理职能,曾有很多学者提出过自己的建议,本文归纳后得出主要应当采取的措施如下:

查看全文

试议口岸加强区域合作的对策

一、河南省口岸加强区域合作的思路

为打造开放型经济,加快河南口岸发展,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河南省口岸发展及区域合作的思路是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为中心,以两大联动和内外联网为主线,强化外联内接,优化口岸作业区布局,完善口岸功能,加强区域大通关和信息化建设,增强综合服务能力,把河南省口岸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一流的“安全、便捷、高效”的现代化口岸,为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中原崛起提供重要支撑。一是建设开放高地。依托郑州铁路一类口岸和河南省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建设国际集装箱“无水港”;依托郑州机场航空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国际“航空港”。充分发挥两大港区功能,实施两轮驱动,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集散,把郑州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开放高地。二是加强两大联动。即口岸与产业、城市的联动,口岸与通道、平台的联动。把口岸作为城市的重要功能区来建设,以口岸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物流、金融、文化旅游、加工贸易、会展、临空产业等集聚发展,以城市和产业发展来壮大口岸。加强口岸与公路、铁路及港口、机场的无缝对接,构筑口岸与查验、信息、通关等服务平台的有效衔接,形成联动发展格局。三是促进内外联网。加强河南省口岸与沿海港口及边境口岸,与国内外航空口岸,与省内产业集聚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口岸作业区以及产业集聚区等连接,通过外联内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口岸作业区为节点,连接世界、辐射全省、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口岸对外开放体系。四是完善服务功能。在增强口岸通关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口岸贸易、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生产性服务贸易等功能,发展提升本地产业,引导外部产业转移和集聚,为全省发展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提供支撑。五是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口岸信息化和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构建与国内外机场、港口接轨的大通关协作机制,创新海关、检验检疫、边防等服务方式,规范货代、船代、咨询等中介市场,营造良好开放环境。

二、河南省口岸加强区域合作的对策

为更好地加强与沿海等地区的口岸区域合作,本文认为,应重点推动内陆口岸与沿海口岸在产业联动、功能联动、网络联动、信息联动和监管联动等五大联动,构建完善的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是密切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合作,以承接产业转移来推动口岸对接,推动产业联动。依托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洛阳机场航空港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口岸作业区等海关监管区,大力发展面向国际的外向型产业发展,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以产业发展带动口岸对接。一是依托口岸特殊区域来强化沿海与内地经济联系。依托综合保税区,加快引进基地航空公司、科技研发、物流快递、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等企业总部,主动承接跨国公司转移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环节和高科技研发基地转移,建设成为面向国际市场、汇集大型下游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的聚集区。依托郑州出口加工区,承接生物产业、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培育加工贸易出口企业集群。依托郑州B型保税物流中心,加强与国际物流大企业、沿海主要港口及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港等深度合作。

二是以产业转移形成口岸发展的倒逼机制,加强区域间口岸的联动发展。二是鼓励沿海口岸向内陆扩展,建设“无水港”和港口外延区,推动功能联动。创新口岸作业区建设方式,鼓励口岸作业区加强与省内一类口岸、沿海港口战略联合,以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建设,成为其“无水港”或外延作业区。一是加快铁路集装箱口岸建设。完善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完善海关、检验检疫、银行、税务、保险、外汇管理、货代、运输等检查检验功能和货代、贸易公司、物流中介、物业管理等服务功能,形成“一站式”、“一条龙”的快速通关服务平台。按国家铁路一类口岸标准,在洛阳建设5万平方米左右的集装箱场站,作为全省扩大口岸开放的试点。配套建设口岸联检查验配套设施、海关监管区、仓储物流设施和集装箱作业设备。二是加快口岸作业区建设。依托现有口岸设施、场地等资源,采取新建、改建、联建等方式,完善口岸作业区功能,把作业区打造成为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省内外一类口岸的外延区。推动口岸作业区成为海关、检验检疫等机构的特殊监管点,实现进出口货物的就地报关、报检、定舱(车、船、箱)、装箱、结汇、签发提单、出口清关等重要功能区。三是推动口岸作业区与一类口岸、港口的战略联合,鼓励沿海港口主动与河南合建无水港,支持在河南各物流中心城市和过境运输边境口岸,依托口岸作业区建设内陆“无水港”,完善港口与内陆的运输通道,实现河南与国际航运的贯通。加强郑州、洛阳站与青岛、连云港、上海、天津等港口的联系,争取有利的条件和政策,加快信息一体化,不断推进沿海口岸向内陆扩展,将河南建设成为沿海城市、沿边城市“无水港”和港口外延区,推动两者之间的功能联动发展。

查看全文

区域合作特征产业发展

1长吉图区域合作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长吉图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形成了工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规模强大的综合性加工制造工业基地,是吉林省产业的主要聚集区。其中汽车、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另外,装备制造业、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和旅游服务都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1、1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庞大

汽车产业是长吉图区域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该区汽车产业产值一般超过该区工业产值的45%;农产品加工业是长吉图区域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玉米淀粉、赖氨酸、发酵酒精等一些重点产品产量跻身全国前列。现拥有大成、德大、皓月等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玉米深加工和畜禽加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石化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乙烯装置年生产能力已达到85万吨,跃居全国第三;冶金建材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

2007年,该区铁合金产量62万吨,占吉林省的92%.水泥产量1200万吨,占吉林省的50%.吉铁、吉炭是国内铁合金、炭素制品生产能力最大,品种最多的国内龙头企业;装备制造业是长吉图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该区培育和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品,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客车,在亚洲处于第一位。该区五大特色主导产业2007年的具体指标见表1.

查看全文

加强区域合作交流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对口支援和国内合作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04]73号)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始终把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坚持立足大局、加强合作、互荣共进的工作方针,高度重视区域合作,把这项工作摆上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区域合作交流,在加强与各地区的广泛合作中,促进**加快科学发展。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

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要求,在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工作中主动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在区域合作交流中的主体地位,广泛调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科研院所、人民团体等各类组织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多形式、多领域地参与区域合作交流。通过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形成政企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区域合作交流工作格局。

三、全面推进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工作。

查看全文

区域合作特色产业发展透析

【摘要】长吉图开放合作区包括吉林省中东部的长春、吉林和图们江地区这一片相连的带状区域,区域总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70万,经济总量占到了吉林省的70%以上。因其独特的区域条件、较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好的科技和产业支撑能力,长吉图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长春至珲春高速公路的开通,延龙图一体化的启动,图们江开发区国际合作的加深,都为长吉图区域特色产业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长吉图;区域合作;特色产业

1长吉图区域合作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长吉图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形成了工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规模强大的综合性加工制造工业基地,是吉林省产业的主要聚集区。其中汽车、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另外,装备制造业、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和旅游服务都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1、1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庞大

汽车产业是长吉图区域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