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13:30: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区域发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区域发展

区域保险发展

一、中国区域保险发展面临的双重不平衡分析

现阶段,中国区域保险发展存在着双重不平衡,一是区域间保险发展不平衡,二是区域内保险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

(一)东、中、西部地区间保险发展不平衡

从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保险业也获得了持续的快速增长。1980—2005年间,保费收入年平均增长约33.34%。然而,与中国保险业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是区域间保险发展的极度不平衡,突出表现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保险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性差异。首先,东、中、西部区域保费收入空间比例失调。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保费收入分别是3112.7亿元、1045.66亿元和768.7亿元,所占保险市场份额的比例分别是63.18%、21.22%和15.60%,其中,东部地区保费收入分别是中、西部地区保费收入的2.98倍和4.05倍。其次,东部地区保险密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保险密度分别是622.4元、241.8元和207.9元,东部地区分别比中、西部地区高出380.6元和414.5元。这说明,中、西部地区保险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巨大差距。

(二)东、中、西部区域内保险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

按照保险供求理论,保险需求决定保险供给,保险供给总是追随保险需求。从根本上说,保险需求是制约保险供给的最基本因素,任何保险供给都是适应保险需求而产生的,没有对保险的需求,就不会也没有必要产生保险供给。从保险供给主体的组织形式、类型结构、规模和数量,到保险产品种类结构与新产品创新、保险营销渠道及模式等都离不开保险需求的引导,保险需求是保险供给的前提、动力、依据和发展方向,保险供给总量、结构应与保险需求相适应。同样,区域保险需求决定区域保险供给,区域保险供给结构、总量等应与区域保险需求相适应。

查看全文

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发展分析

摘要:对北京地区二级及以上医院和部分外省市医院的信息共享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向上级或属地管理部门报送的统计类数据、业务监管类数据、行政管理类数据、患者病历类数据、实现方式和是否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报数据进行统计构成比分析,同时对机构间信息共享调阅中涉及出院小结、住院首页、检查记录、检验记录、用药信息、门诊记录方面的内容,通过向其他医院和社区共享调阅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探讨了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发展现状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1引言

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是医疗行业信息化进程最重要的工作,医疗信息共享水平的高低,体现了我国医疗信息化的进程,也代表了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水平[1]。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整合区域内卫生健康信息资源,实现医疗行业之间以及与其他行业医疗数据的共享、交换和协同服务,完成区域医疗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2],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协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医疗信息在医院内部和医院之间的共享不仅为医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是国家建立区域协同医疗的重要技术支撑。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向北京地区二级及以上医院和部分外省市医院发放调研问卷,不包含部队武警所属医院,共计北京263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01家,二级医院161家;外省15家医院,均为三级医院。共收回问卷131份,回收率为47.1%,北京116份,外省15份,北京三级医院60家,回收率为59.4%(占北京地区三级医院59.4%);二级医院56家,回收率为34.6%(占北京地区二级医院的34.6%)。2.2研究内容。本文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范围分为向上级或属地管理部门报送数据和机构间信息共享调阅,其中,向上级或属地管理部门报送数据包括:统计类数据完成情况,业务监管类数据完成情况,行政管理类数据完成情况,患者病历类数据完成情况,向上级报送数据的实现方式:系统对接、文件导入、手工录入以及这三类的交互方式;是否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3]。机构间信息共享调阅包括:向其他医院提供信息共享调阅,内容为出院小结、住院首页、检查记录、检验记录、用药信息、门诊记录;向社区提供信息共享调阅情况,内容为出院小结、住院首页、检查记录、检验记录、用药信息、门诊记录。

查看全文

区域渔业发展策略思索

发展现状

曲靖市中部渔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11年该区域的养殖面积已发展到3769hm2,养殖产量18424t,产值2.14亿元,占该区域水产品总产量的96.2%。池坝塘高产养殖是该区域水产品产量的主要来源,养殖面积主要来源于低产田、荒滩改扩建成的标准渔业精养池坝塘共1066.7hm2,另有66.7hm2连片标准精养商品鱼基地3个,养殖产量占该区域总养殖产量的78%。养殖品种主要是外来种,草鱼、鲤鱼、鲫鱼、鲢鱼、鳙鱼、武昌鱼、斑点叉尾鱼回、青鱼、杂交鲟占该区域养殖总产量的98%;传统池坝塘精养占养殖产量的78%,稻田养鱼、休闲渔业、流水养鱼、大水面增殖养鱼占22%。

发展思路

根据曲靖中部区域地理自然气候资源特征和养殖水域功能及分布情况,结合该区域养殖结构、模式生产发展现状,应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坚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高产优质高效渔业的发展道路。以渔业提质增效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池坝塘精养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挖掘内部潜力,强化水产科技推广、培训、服务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加快水产养殖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生态型转变,努力提高水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发展重点与措施

1建立市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强化牛栏江流域的德泽、菱角、大坡牛栏江干流和通江的海峰湿地野生鱼类资源保护,保护区水面2666.7hm2,实行长年禁渔。2以滇中提水工程德泽水库兴建项目中的鱼类增殖站建设为平台,收集牛栏江的珍稀濒危、特有鱼类品种,研究人工繁殖,加强在保护区内增殖放流强度,恢复野生鱼类资源量,适度推广人工养殖。3在花山、西河、白浪、潇湘、水城、独木水库、胡家坟及北盘江的雨谷海子,借珠江禁渔期(区制度的实施,加强禁渔期(区渔业执法力度,延长1月的禁渔期限。提升区域渔业产业化水平1完善养殖模式,调整优化养殖结构。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完善养殖模式,调优养殖结构。以池坝塘为重点,主推“高密度分层高产生态混养”技术,巩固和提高以池坝塘高产养殖为主的健康养殖模式。以渔治水,以渔净水,大力发展生态型的水库养鱼模式,实施以银鱼、池沼公鱼为主的大水面养殖增殖,提高水体综合利用能力。2力推名、特、优、新品种,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大力推广名特优品种养殖,逐步形成品种区域布局特点。3提高养殖规模化水平,做强做大优势特色水产业。一是通过整合资源,流转和集中水面养殖经营权,促使养殖规模面积的扩大连片集中,培育养殖大户和渔业企业,壮大养殖生产经营规模,促进渔业生产规模化。二是推进池坝塘标准化建设示范,推广优质无公害、健康、标准化养殖。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引导发展渔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资源整合,规范行业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实施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化解水产品市场风险,推进组织生产、科技推广、渔需物资供应、病害防治、市场营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渔业二、三产业,加强渔业营销体系建设,延伸产业链,提高渔业附加值和整体效益。提升区域渔业科技含量水平1强化渔业劳动力及科技队伍素质培训,造就一支适应现代渔业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队伍和劳动大军,提高养殖生产效益。2强化水产技术指导与培训、水产苗种调供和渔业法律法规、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努力减少生产经营者的盲目性、局限性,增强渔农的市场适应能力。3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创新,提高渔业科技支撑能力。积极运用现代渔业科学技术,加大设施渔业、质量安全的科技投入;大力改进传统养殖方式中不科学的生产操作习惯,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环保型饲料和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操作规程,全面提高区域渔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改善渔业水域环境。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做好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整体推进和产品认证工作。继续推进渔业水域养殖许可证制度建设,以产品质量为突破口、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加强渔业水域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动态监测及渔业生产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做好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工作,推行水产苗种和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渔业生产投入1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渔业投入机制,整合人力、物力资源,逐步形成国家、集体、渔户和社会各界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渔业投入机制,有效地增加渔业的投入。2以项目为载体,强化渔业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拉动集体、渔户、社会各界投资,实现对现有渔业基础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建设,使池塘养殖设施体现集成示范效应,使养殖设施模式符合“健康养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生产”的要求,提高渔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渔业发展后劲。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促使区域渔业经济从“数量型渔业”向“质量型渔业”转变,确保渔业提质增效。

查看全文

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域创新不仅能够促进产业构造优化升级,更是驱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发展区域经济,提升整体竞争力,更好的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本论文探究了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进一步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区域经济;区域创新能力

一、陕西省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陕西省区域创新能力现状。1)陕西省创新投入能力区域创新投入能力体现的是区域自身就存在的或者用于区域创新工作中的资金、人力和设施等各项资本的数目和概况。它还能够体现创新主体所拥有的能力值。可以从侧面反映区域创新政策的方向侧重与发展战略,政府对陕西省的科研活动拨款额也在逐年增加[1]。2)陕西省创新产出能力区域创新产出能力体现的是创新主体的“能耐”,这个“能耐”指的是以独树一帜的方式完成整个生产的流程进而获得最后效益的能力。随着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自贸实验区的发展,区域内工业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出口创汇额皆不断上涨,体现陕西省区域内技术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3)陕西省创新支撑能力近年来陕西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环境不断提升,区域内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等级公路里程数以及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皆在逐年上涨。2、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陕西省区域经济实力区域经济实力不仅集中体现了区域经济系统内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能力,也是对区域经济总值的真实体现。2)陕西省区域社会发展区域社会发展指的是从社会整体的层面提升区域的发展情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来自外部的最大作用力[2]。

二、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技术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技术进行创新可以优化劳动力的形式,资金的使用和生产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合理的分配和优化技术创新与区域资源,可以让经济发展不再一味的依靠土地和矿产类然资源及其他资源,有利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模式如果将创新作为主要方向,生产效率会得到提升,也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这种发展模式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和创新活动的共同发展,另外也会降低自然资源流失的和生态环境的毁坏,有益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得到最大程度的产出效益,保障区域经济的继续发展[3]。2)产业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现区域内集群产业的创新,主要是选择空间距离来集聚的方式,发挥集群模式的效用,同类型或者相关产业遵守专业化的分工以及合作模式。资源的提供或者产品的需要发生了变化后,某个国家或者地区把有些产业转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过程恰是产业的转移。3)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创新的主体经过了长时间的协作和沟通后,形成的稳定的网络,称为区域创新网络。建立创新网络有利于加强知识的交流与沟通,不确定性自此减少了。创新具有外部性,会导致溢出效应,特别是在产业集聚中,外部性以及溢出效应会尤为突出。创新的外部特点有利于传播与交流发达的科学知识,提升区域经济总体运行效率,区域竞争力也会提升到新的高度。2、基于陕西省现状分析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1)陕西省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具体表现陕西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值近几年来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值也在不断提高,从各种数据就能看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区域创新的投入、产出和支撑能力一直在持续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在同时提高,近些年陕西省的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持续增长,这都代表区域内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整体的大幅度提升。2)针对陕西省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①完善省内创新主体网络,提升创新资源利用率陕西省要提倡创新主体之间多多开展交流互动,也就是说高等院校、科研组织和企业之间,要实现最大程度的结合,建立大学生等技术人才作为创新主体的完整体系。②鼓励企业走吸收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陕西省的专利产出和投入情况都很不乐观,观察省内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比较落后的地区始终处在比较低的水平线上,无法实现对研发和投入的合理调配,对于科研工作来说,前期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并且潜在的风险极高,眼下的形式非常严峻。③增强专利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具有特权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专利的所有人在生产、技术和经营活动中都有着优于他人的便利。单从陕西省区域内的专利数量上看,显然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不成比例[4]。④完善区域市场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中,人力、经济、技术、产品和资料等各种因素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区域市场,区域市场能够控制创新系统中各种要素的流动。从目前陕西省关于区域创新的指标数据分析,在资本和科技等方面,陕西省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查看全文

区域科技论文:区域科技发展的对策选择概述

本文作者:张仁开工作单位: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区域创新研究室

创新型区域:基于战略预见的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战略定位

依据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现状和经济社会需求,结合国家对长三角区域的战略定位,我们认为,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是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的核心战略。事实上,2008年7月,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就要求长三角地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这是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在全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的高度肯定,也是对长三角区域科技进一步支撑、引领、服务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更高要求。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既是长三角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长三角服务全国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历史使命。长三角建设创新型区域,就是要通过战略实施,使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合作机制更加灵活,创新能力更加强大,真正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区、科技资源共享区、生态和谐宜居区和科技产业创造区。1.科技创新中心区。围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发挥三地优势,精心组织在基础科学、战略高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力争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技术创新综合实力和知识竞争力最强、区域创新体系运转最高效的区域,在全国科技创新发展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和龙头带动作用。2.科技资源共享区。突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行政壁垒,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体制支撑和机制保障。加快建设三地科技研发服务平台、科技专业服务中介机构,促进基地、平台、人才、项目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科技资源自由流动与共享,把长三角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科技资源最密集、共享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3.生态和谐宜居区。应对区域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以替代、节约、修复、再利用和循环等特点和功能为方向,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污染全面控制,促进自然生态、人居生态和产业生态和谐,联合开发和利用2010年世博会带来的无形资源,提高生活质量,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率先在全社会形成低碳、绿色的科学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4.科技产业创造区。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集合三地科技研发实力,立足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研发,加强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开发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主攻自己具有潜在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由“长三角制造”向“长三角创造”转变,力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科技创新创业最适宜的地区之一。

协同创新:从战略预见看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战略取向

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迈入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长三角创新型区域建设,就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尽快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轨道上来。换言之,长三角建设创新型区域,必须把“协同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取向:以增强长三角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始创新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基地,在协同培育区域优势集群产业、有效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建立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上体现“提升、融合、率先、带动”,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实现长三角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1.战略理念:从一般合作向协同创新转变。区域协同创新(RegionalCooperationInnovation)是指不同区域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科技创新相关组织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的活动和行为,是区域之间科技合作的最高级形态。上海、浙江和江苏两省一市,地缘相近、产业互补,具有区域协同的良好基础。创新型区域的建设,关系到两省一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关系到两省一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是两省一市共同利益所系。因此,必须彻底改变目前两省一市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格局,实现科技合作由临时性、对话性向制度性、战略性转变,由点对点向系统对接、战略协同转变,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2.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消耗过大、经济持续发展已面临空前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三大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已经是当务之急,一刻也松懈不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就是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运用新的节能降耗技术,把过高的能耗、物耗降下来,就是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两省一市应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聚焦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城镇规划及建设、生物医药、文化体育等民生科技重点领域,加强联合攻关和关键技术示范,协同探索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创新型经济模式,真正实现区域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3.创新模式: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跟踪模仿毫无疑问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以跟踪模仿为主的发展路径表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长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30年来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和技术,在许多领域快速与国际市场接轨,技术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整体上处于国际竞争的较低层次,核心技术和关键价值环节受制于人,对外技术依赖严重。目前,长三角的自主创新主要活跃在传统产业,工业专利的70%集中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的80%又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位居高端的重大产品几乎没有自主专利和核心技术,体现产业国际化水准的PCT专利不足1%,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不强,区域内80%以上的企业从事OEM(贴牌加工),只有18.3%的企业做ODM(即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达70%以上,制造层次和效益都有待提高。因而,加快建设创新型区域,两省一市应根据国家创新战略的总体安排,尽快实现创新模式由跟着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4.创新体制:从单向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近20年来,我国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已进入到一个在国家层面上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长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锋队,理应顺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大趋势,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实施创新体制机制安排由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转变,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来解决影响全局的、结构性的、机制性的问题,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系统作用,又能够根据国家战略有效动员和组织区域创新资源,既能激发创新行为的主体自主活力,又能够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效整合的现代化、开放型、一体化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体系。

查看全文

区域文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当前,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区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忽视区域文化的作用,两者应有机结合起来,让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最终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发展

1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Tylor提出的,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所能够共同接受的信仰、知识、习惯、道德等的复合体。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要研究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经过很长时间所沉淀下来的人们某种性格和特质。所谓的区域文化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人群所拥有的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价值准则、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民族艺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地区的特殊地理情况、人类生产水平以及长久的历史积淀所决定的。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区域文化观念,它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普遍只重视技术、资本这样的有形要素,却忽视了对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分析和运用,这样的结果往往都事与愿违。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2.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全文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摘要: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行业改革和发展逐渐成为焦点。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组织。近年来,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其认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二者的关系,文章主要对江苏省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江苏省;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

江苏省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经济较为发达,经济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列。一直以来,江苏省都对金融业的发展予以高度的观注,并且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项目。通过金融业的大力发展和金融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金融业发展逐渐成为江苏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现如今,金融业发展已经在江苏省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

(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区域金融促进区域资本投入水平的上升。区域资本形成与积累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资本的积累又取决于资本产出率与储蓄的规模。金融资产由于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加上金融部门的融资机制的影响,促使储蓄向投资加快转移,因此区域金融发展大大促进了储蓄规模的增加。金融发展越好,其金融产品、金融机制的选择越多,人们投入金融业务发展的欲望也越强烈。因此,金融业越发达,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转化率越高,增加区域资本投入。

查看全文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查看全文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摘要]区域金融的发展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区域金融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区域金融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文章从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对两者间的均衡性进行探讨,并对两者间的促进关系进行论述。

[关键词]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促进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经济快速发展,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金融成为其发展的核心。在金融市场的架构过程中,在经济中金融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金融的发展成为纵观金融发展的切入点。放眼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两者的相关性得到广泛的关注。

1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进行两者关系探讨前,首先要明确两者间关系的相互性。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角度来说,其作用更侧重于两者的内在机制。不同的学者的侧重点不同。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将重心放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探索上。经济通过金融结构的发展而提升,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则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从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角度出发,经济水平的低下会制约着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被制约下限制了经济的进步,形成恶性循环。相反,区域经济的增长会促进金融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项目的启动形成良性循环。

2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均衡探讨

查看全文

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效应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区域金融各地区总体运行平稳,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区域金融发展更趋协调,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万亿元、12.7万亿元、12.6万亿元和5.4万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各地区存款平稳增长,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域之间仍然存在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因而,在贯彻落实“总量平稳、结构优化”的要求基础上,提高区域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以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种背景形势,本文收集了中国1997~2013年衡量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值。并基于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对固定效应模型参数的估计,具体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由此,提出强化区域金融作用的措施,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的文献综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因而理论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熊彼特(1912)从银行和信用的角度说明金融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家的创新,而企业家的创新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创造,并且指出运行良好的银行通过鉴别那些能成功地开发新产品和新生产方法的企业家,为其提供信贷从而刺激技术的进步,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帕特里克(1966)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提出两种模式,即“需求跟随型”和“供给引导型”,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引导型”模式较为普遍,而到了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需求跟随型”模式。麦金农和肖(1973)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应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Pagano(1993)基于内生凸性增长模型(AK模型)研究稳定状态下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影响社会的储蓄率、资本的配置效率、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等途径实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King和Levine(1993)选取金融中介规模、银行信贷规模以及私营企业获取的信贷规模三个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并对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从国外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金融的发展。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国内学者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支撑。

2.国内的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这两个角度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关于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方面,张企元(2006)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区域金融(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并且中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同时,在分析金融调控(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对区域差距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有赖于结构性的金融调控。胥嘉国(2006)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工具变量法(IV)估计结果进一步说明,金融发展在质的提高方面比量的扩张更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杨圣奎(2010)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1990~2008年间区域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区域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的支持存在较大差异,并进一步证实在金融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存在通过金融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赵本福等人(2013)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98~2010年30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我国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支持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从短期看,金融支持的不同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研究方面,赵伟、马瑞永(2006)运用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我国1978~2001年间中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1978~1991年区域金融增长差异迅速上升,之后呈现下降的趋势,整体表现出类似于经济发展的“威廉姆森倒U假说”的特征,并指出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李敬、冉光和、孙晓铎(2008)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对我国1978~2004年金融发展的省际差异、东中西金融发展差异和城乡发展差异进行了全面的度量,并运用R/S方法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主要源于城乡发展的差异,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一直位于高位状态,并且从未来的变动趋势来看,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在未来总体上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田菁(2011)从部门和整体这两个角度考察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虽然稳定但整体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金融差异显著表现在金融发展的总量上,因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文献梳理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区域金融的发展支持区域经济的增长。但由于各区域金融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导致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不同。本文尝试从区域金融规模、区域金融效率、区域金融结构这三方面分析研究我国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