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13:19: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区域创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区域科技创新调研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工作对于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提升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三个层次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关键,科技产业化成为经济发展壮大的最有效途径。在这种背景下,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因此,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已成为我县政府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期间我县科技创新主要成绩与基本经验
主要成绩:
——加强科技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利用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平台,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为我县企业与全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提供技术难题求解和科研成果交易。全县共有上网企业197家,技术难题55项,拟提供研发经费896.5万元,签约19项,合同成交额872.5万元,技术成果40项。我县的双枪公司、梦天木业、佳斯化工、节节高炭业分别与中国竹子研究中心、上海木材工业研究所、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浙江林学院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对提升我县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积极组织申报科技项目,促进区域产业提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期间我们共组织申报市级以上各类项目68项,获得立项共39项(含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得到无偿经费支助共413万元是县三项经费的2.6倍。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23项、市级11项,无偿资助24项。填补了我县有史以来的7大空白(国家级火炬项目、省重点科研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省高新技术产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县产业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支柱产业。紧紧围绕做强、做大庆元香菇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庆元香菇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和努力巩固全省唯一的食用菌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的领先地位,大力推广香菇标准化和香菇有机生产栽培技术的成果推广,组织珍稀食用菌地方标准制订、香菇新品种“庆科20”的省级鉴定和菌种的审定及庆元香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工作,从而提升我县食用菌支柱产业的发展。
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域创新不仅能够促进产业构造优化升级,更是驱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发展区域经济,提升整体竞争力,更好的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本论文探究了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进一步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区域经济;区域创新能力
一、陕西省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陕西省区域创新能力现状。1)陕西省创新投入能力区域创新投入能力体现的是区域自身就存在的或者用于区域创新工作中的资金、人力和设施等各项资本的数目和概况。它还能够体现创新主体所拥有的能力值。可以从侧面反映区域创新政策的方向侧重与发展战略,政府对陕西省的科研活动拨款额也在逐年增加[1]。2)陕西省创新产出能力区域创新产出能力体现的是创新主体的“能耐”,这个“能耐”指的是以独树一帜的方式完成整个生产的流程进而获得最后效益的能力。随着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自贸实验区的发展,区域内工业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出口创汇额皆不断上涨,体现陕西省区域内技术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3)陕西省创新支撑能力近年来陕西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环境不断提升,区域内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等级公路里程数以及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皆在逐年上涨。2、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陕西省区域经济实力区域经济实力不仅集中体现了区域经济系统内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能力,也是对区域经济总值的真实体现。2)陕西省区域社会发展区域社会发展指的是从社会整体的层面提升区域的发展情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来自外部的最大作用力[2]。
二、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技术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技术进行创新可以优化劳动力的形式,资金的使用和生产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合理的分配和优化技术创新与区域资源,可以让经济发展不再一味的依靠土地和矿产类然资源及其他资源,有利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模式如果将创新作为主要方向,生产效率会得到提升,也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这种发展模式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和创新活动的共同发展,另外也会降低自然资源流失的和生态环境的毁坏,有益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得到最大程度的产出效益,保障区域经济的继续发展[3]。2)产业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现区域内集群产业的创新,主要是选择空间距离来集聚的方式,发挥集群模式的效用,同类型或者相关产业遵守专业化的分工以及合作模式。资源的提供或者产品的需要发生了变化后,某个国家或者地区把有些产业转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过程恰是产业的转移。3)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创新的主体经过了长时间的协作和沟通后,形成的稳定的网络,称为区域创新网络。建立创新网络有利于加强知识的交流与沟通,不确定性自此减少了。创新具有外部性,会导致溢出效应,特别是在产业集聚中,外部性以及溢出效应会尤为突出。创新的外部特点有利于传播与交流发达的科学知识,提升区域经济总体运行效率,区域竞争力也会提升到新的高度。2、基于陕西省现状分析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1)陕西省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具体表现陕西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值近几年来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值也在不断提高,从各种数据就能看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区域创新的投入、产出和支撑能力一直在持续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在同时提高,近些年陕西省的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持续增长,这都代表区域内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整体的大幅度提升。2)针对陕西省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①完善省内创新主体网络,提升创新资源利用率陕西省要提倡创新主体之间多多开展交流互动,也就是说高等院校、科研组织和企业之间,要实现最大程度的结合,建立大学生等技术人才作为创新主体的完整体系。②鼓励企业走吸收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陕西省的专利产出和投入情况都很不乐观,观察省内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比较落后的地区始终处在比较低的水平线上,无法实现对研发和投入的合理调配,对于科研工作来说,前期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并且潜在的风险极高,眼下的形式非常严峻。③增强专利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具有特权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专利的所有人在生产、技术和经营活动中都有着优于他人的便利。单从陕西省区域内的专利数量上看,显然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不成比例[4]。④完善区域市场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中,人力、经济、技术、产品和资料等各种因素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区域市场,区域市场能够控制创新系统中各种要素的流动。从目前陕西省关于区域创新的指标数据分析,在资本和科技等方面,陕西省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城区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构建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差距、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投入机制、科技体制等仍不完善、建设技术创新系统、建设产业创新系统、建设制度创新系统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滨海新区区域创新创新体系
论文内容摘要:目前,滨海新区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如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力、聚集了一批人才和构建了一批创新平台;但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以及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投入机制、科技体制等仍不完善等。滨海新区已经进入创新推动阶段,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滨海新区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建设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滨海新区必须建设四大创新系统,即技术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和文化创新系统。
创新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第一个时期,即2O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政策推动式”,经济增长主要靠政策推动;第二个时期,即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是“资本推动式”,此时,这些区域政策作用有所减弱,但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投入;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末至今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政策和资本的作用都呈现相对弱化状态。这一时期,有些区域投入产出效应开始下降,靠资本投入来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成本巨大。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当前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毫无疑问是“创新”。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为滨海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从理论层面上详细论述了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五大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范围经济
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因此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技术创新,促成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样事物能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因为创新,使众多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围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蘑要标志。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采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分析数据,对重庆市区域创新环境的五个分量进行经验讨论,在构建panel—data模型基础上,通过区域创新环境五个分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回归,揭示重庆市区域创新环境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的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而金融环境、创业水平的投入对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从而提出改善区域创新环境投入结构的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环境;创新绩效;重庆市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区域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该区域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各区域间区域创新能力不同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现实情况是:西部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远远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欠发达地区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必须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着手,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而从系统学的角度来看,区域创新能力又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发展,任何一个部分的薄弱都将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课题组的同志推出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并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划分为五个要素: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区域创新能力系统。因此从研究区域创新能力体系的内在作用机制着手,对于协调发展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给定资源条件限制下,区域创新环境是决定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与区域创新环境密切相关,创新绩效方面的差别并不能简单地由投入方面的差别来完全解释,创新环境的影响也相当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着手对区域创新能力内部关系做初步探讨。
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关于创新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所研究,如王树林(2002)区域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盖文启(2002)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环境;刘顺忠(2002)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官建成(2003)区域创新机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唐厚兴(2005)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但关于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方面,少之甚少,赵付民、邹珊刚(2005)区域创新环境及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将区域创新环境用政府主导的环境因素、市场主导的环境因素、区域价值观与文化来表示,用创新产品产值来表示创新绩效,得出结论:由政府、市场、价值观与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的创新环境解释了区域创新绩效差异的大部分,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本文试图采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里面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的定义和构成要素,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1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及创新环境总体概况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经济协调度
论文摘要:协调度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在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构成要素,并在构成要素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的评价模型,以便于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
一、协调度界定
协调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协调发展体现在系统进化的潜力、生机和较强的适应性,如果系统目前的水平较低,但各子系统之间关系和谐、相互推进、配合默契,系统的生命力就会旺盛,就有可能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也促进两者的快速发展;如果系统目前水平较高,但各子系统之间不协调,相互不配合或配合不好,系统就有可能停滞不前甚至衰退,同时也阻碍了两者的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是指两个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之间具有的合作、互补、同步等多种关联关系,及利用这些关联的积极关系使系统呈现出协调结构和状态以及两个子系统间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一种良好的稳定状态,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因此,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系统应符合以下特征:
中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论文
摘要: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动力的重要源泉。目前我国的区域创新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都刚刚起步,有许多内容尚在积极的探索之中,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至今仍未形成。从国际来看,有些国家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比较成功的。英国的知识带动型、日韩的技术引进型和印度的政府推动型都是其中的范例,其实践对于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创新体系;国际比较;区域竞争力
一、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研究概述
区域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将“创新”引入经济学范畴,并对产品、技术、市场、组织等创新活动进行了界定。在其开创性研究的基础上,后人对创新理论不断进行深化和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弗里曼1987年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使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世界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产业群的迅速成长,使人们注意到创新活动的强烈地域性特征。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了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Innovationsystem)理论。
较早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是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教授Cooke(1996),他在《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文中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研究机构和高等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另外,Asheim(1997)、B.Carlsson(1999)、Cassiolato(1999)等也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而FrarzToctling(1999)则提出了区域创新的五个特征。近年来国外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转向具体案例,如Doloreux(1999)、PhilipCooke(2002)以及BjornT.Asheim&ArneIsaksen(2002)等的研究。
在国内,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大量研究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2001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网络各个结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系统。中国人民大学的陈秀山等人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四川大学的顾新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发展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清华大学吴贵生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相互关联的技术创新行为主休,以及相应体制和机制构成的开放性网络系统。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经济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增长。正是在这一宏大背景下,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金融业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从而促使金融创新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全球金融的一体化。
关键词:区域金融创新;金融理论;金融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C.DOW、Carlos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区域创新能力分配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江苏省R&D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江苏省风险投资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文化层与制度层的匹配性、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制度层、文化层与器物层的匹配性、江苏省风险投资文化基因与制度层的匹配性、江苏省风险投资文化基因与器物层的匹配性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创新能力匹配江苏省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主要体现为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研究表明,江苏省企业家创新能力、R&D能力、风险投资能力等的文化层既有与器物层相匹配的地方,也有不相匹配的地方,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的任何不良表现都可以从文化层找到相应的基因。区域创新能力制度层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调整区域创新主体在器物层的创新行为,使其反作用于文化层,逐渐实现区域创新能力文化层与器物层的匹配。
0引言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定区域的创新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区域技术创新,对区域创新资源进行创造性的集成后,将创新投人转化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并实现市场化的能力。根据表现形式不同,区域创新能力可分为器物层、制度层和文化层3个层次。区域创新能力各层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区域创新能力的3个层次是区域创新主体在区域技术、区域制度和区域文化3个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见表1)。在区域创新能力的3个层次中,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是区域创新能力最直观、最外显的层面,是人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层面;区域创新能力文化层是区域创新能力最核心、最内隐的层面,是各区域之间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的本质根源,也是不可复制的一个层面;区域创新能力制度层是连接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和区域创新能力文化层的纽带和桥梁,在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和区域创新能力文化层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区域创新能力的3个层次只有互相匹配,才能形成强有力的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理论创立1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尤其集中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和具体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措施方面。如Autio、刘洪涛,KuhlmannAnderson和Karlson,Porter等对区域创新能力结构的研究;M.Porter和S.Stern,詹湘东阴、张秀英0、薛风平凹等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等。国内外对区域创新能力制度层和文化层进行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对区域创新能力3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人研究的学者更少。本研究以江苏主要区域创新主为核心,对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进行分析。
1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
区域创新体系的层次与主体透析
摘要: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近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就目前的情况看,各地的区域创新体系无论在技术层次上还是在经济功能上都相差甚巨,异质程度很高。要理解和分析这些发育程度很不相同的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前景,显然离不开适当的理论工具。通过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层次和创新主体的分析,丈章认为,这两个分析视角有助于建设者们了解自己所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所在,从而重新确定工作重点。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层次创新主体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但绝大部分研究都过于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区域,而忽视了那些与世界生产体系的联系并不那么密切的区域以及那些在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区域,但这些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有建设自己的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如何构建合适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以分析和指导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目前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研究中都回进的创新层次和创新主体两个视角出发,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区域化处理,尝试性地为此类地区构建理论分析工具,以期帮助这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者寻找问题和明确定位。
一、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区域创新体系
在所有前现代的经济中,(以新产品数量衡量的)创新是缓慢的,也不是社会长期锁定的系统目标。然而,在现代经济体中创新却被赋予了明显不同的功能和地位。受篇幅限制,我们无法准确而全面地阐述创新体系功能这个跨学科的问题,只能尽可能简洁地提示我们认为至少不应该被忽略的几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区域规划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