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08:48: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群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群体推理与群体理性分析论文
一、从个体认知逻辑到群体认知逻辑
认知逻辑(epistemiclogic)是现代逻辑中的一个分支。认知逻辑刻画认知主体对命题的认知态度(如知道、相信、怀疑等)中的客观过程。如知识逻辑刻画理性的人“知道”的逻辑结构。
逻辑学家发现,刻画群体的认知状态需要新的关于群体的认知逻辑。
博弈论研究有各自目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理性人如何在互动中进行决策。起初,博弈论专家假定博弈中的参与人是理性的——具有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推理能力,然而,奥曼(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人发现,这样的假定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假定,“一个博弈中的每个参与人都是理性的”是该博弈所有参与人组成的“群体”所知道的,即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是群体中的“公共知识(CommonKnowl-edge)”(或翻译成共同知识)。
什么是公共知识呢?公共知识是相对于某个群体的,某个真命题p是群体G的公共知识,指的是,“该群体”“知道”该真命题p,即CKp。群体知道与群体中的各个成员知道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某个真命题p是群体G的公共知识指的是,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知道真命题p(Kip),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知道他人知道p(KjKip),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知道他人T他人知道p(KkKjKip)……由此可见,某个命题p是群体的公共知识即群体“知道”p,与p是群体中的每个人的知识即每个人都知道p,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知识分布状态。
举一个例子。我们假定,对“所有”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的人来说,他们中的每一个均知道,“4能够被2整除”,即我们假定“4能够被2整除”是所有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的人的知识;并且我们假定,这也是任何群体的公共知识:如果某个人受过小学以上的教育,他应当知道“4能够被2整除”。对于一个由有限个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的人所组成的群体而言,“4能够被2整除”尽管是他们的每个人的知识,但不是该群体的公共知识。原因在于,他们均受过小学以上的教育不是该群体的公共知识。很有可能的是,其中有人不知道其他某个人受过小学以上的教育,或者,某人不知道对方知道他受过小学以上的教育……。
弱势群体犯罪研究论文
摘要:弱势群体犯罪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凸现出的严重问题,其内在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社会因素,是社会对其权利分配的不平等以及法律保障的虚置所致。当弱势群体遭遇权利贫困危机且又无法解决时,基于寻求某种平等权的潜在特质,惟有用强势对抗——违法犯罪来彰显其弱势的社会人格的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一种公平、正义的和谐秩序——法治视野下的人权保障机制,以期对弱势群体进行强势扶助,来最大可能地预防和控制弱势群体犯罪。
关键词:弱势群体;强势群体;犯罪;生存权;人权保障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伴之而来的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犯罪问题日益凸现并愈发严重。如何有效遏止弱势群体犯罪并加强对其的法律保障,进而使社会整体利益能够平衡、和谐、可持续地发展,业已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弱势群体涵义之界定
“弱势群体”一词首次见于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为人代会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合理、不协调的概念。关于对弱势群体的界定,学术界有多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1]第二种观点认为,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在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少数)比另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多数)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面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2]第三种观点认为,弱势群体是指那些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3]笔者认为,弱势群体是指基于自然、生理与社会原因而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不平等处遇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中“弱势”至少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物质相对贫困;二是竞争处于劣势地位;三是权利维护受阻。
目前,学术界把“弱势群体”通常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往往是由于自然、生理原因所致,包括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后者则是社会因素所致,包括下岗职工、失业者、农民工、维权失败者。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只是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产生。随着社会政策的不断优化以及弱势个体的差异,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会转化为中性群体或强势群体。同时,强势群体由于社会性原因亦可以转化为弱势群体,如维权受阻而导致家破人亡者。弱势和强势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是弱势者要上升为强势者是很困难的,因为这不仅取决于个体因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依赖于社会因素的配合。
现代青年群体文化培养
青年群体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青年群体所形成的能代表青年发展方向和时代潮流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企业中的青年群体文化是企业文化融入青年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特点,从而形成的代表着企业开拓创新和发展方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青年是企业中最积极的力量,是企业的“活化因子”。企业经营的不断改善,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与青年群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此企业培育青年群体文化的目标可确定为:营造青年群体文化氛围,培育青年群体创业精神,培养“四有”青工队伍,激发青工建功立业热情。
一、企业培育青年群体文化应着力于四个方面
1、环境文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渐渐就和环境融为一体,环境对置身于其中的人们会产生强烈的熏陶和影响。一个人长时间处在一种环境中。行为举止皆会因环境而改变。一个民族也一样,如果长期与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其风俗习惯、思想观念、语言文化都将会发生很大变化,甚至被同化,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企业在青年群体中要大力营造浓郁的青年文化氛围,尤其作为青年先进集体典型的青年文明号”更应该如此,清新、幽雅、整洁、美观、文明的环境才能真正体现“青年文明号”群众性、青年性和先进性。环境中可以布置一些激发上进的名言警句,健康向上的字画,另外,结合实际设计制作“青年园地”青年风采展示栏”等,及时把青年的各种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以此来激发全体青年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文明从业,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2、制度文化。企业的有效管理离不开科学的规章制度、严明的奖罚机制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青年最具活力,也最易放任自流、产生自由主义,甚至导致无政府主义。在企业中,要使青年健康成长、遵纪守法、努力工作,促使企业安全生产稳定有序、各项工作活动正常开展,就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并充分考虑青年特点和青年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迎合青年的实际需求,尊重青年的劳动成果,认可青年的价值所在,真正把青年当作企业的主人,为他们提供发展意见的空间,积极采纳他们所提出的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规章制度要易于被青年所接受、所认同,进而成为绝大多数青年的自觉行动。通过规章制度使青年真正感受到自己与企业同属一个利益共同体,使“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思想渗透到青年的心理,进一步激励他们不但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严格标准化作业,而且积极主动维护企业形象,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行为文化。怎样使企业对青年的管理、约束、说教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这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探索并认真研究、实践的课题,也是企业实现成功管理的外在体现。一方面要进行规范,企业对青年群体的行为。通过要求、示范、说教,并形成制度规定,让他知道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另一方面要通过引导使青年言谈举止文雅、文明,并把一些代表企业的特定行为约定俗成,形成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企业中逐步形成青年群体所特有的行为规范,从而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形成企业的精神,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使企业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信誉,更具竞争实力。
4、观念文化。一个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种质的变化,是环境影响、管理约束、行为引导,加之长期有效的思想工作的结果,也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非一蹴而蹴、立竿见影,也不能单靠强制力或刚性约束来实现,要靠长期“外力”的作用及和风细雨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可达到目的。企业一定不能忽视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正确的行为观念植根于青年思想深处,使青年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把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作为个人的第一选择。这样,企业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后劲。环境---制度---行为---观念,这四个方面层层递进,从四个层次看,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我们要以良好的环境熏陶青年,要以严格的制度约束青年,要以规范的行为引导青年,最终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国土资源局群体上访预案
一、总则
(一)制定依据
为了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信访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仅适用于我局系统国土资源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的预防、预警及处理。
本预案所指群体性上访事件,是指到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信访接待场所集体上访,达到预警人数的;因国土资源管理信访突出问题到重点地区聚集、堵塞交通,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朋辈群体德育论文
1朋辈教育的特点
朋辈教育或朋辈互助,其主要特点包括内生性(或自发性)、平等性、互补性和天然性。内生性是指朋辈互助通常是群体自发形成的,即使有时需要外力启动或引导,但在运行过程中却基本不需外力介入,从而形成一个自运转系统;平等性是指教育与被教育者是相互融洽、有信任感的同龄伙伴,主体之间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宋玲,2011),这意味着朋辈教育是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发起,在朋辈成员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的;互补性是指朋辈教育过程中随着主题及时间的改变,助人者和受助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即遵循人际交往的互补原则,实现互动互惠(林识音,虢晶,2013),这意味着朋辈教育过程中每个成员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能够覆盖到每一个个体,发挥每个成员的主体性;而天然性则指朋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天然贴合的,使用日常生活语言而非高度提炼的专业语言,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这意味着朋辈教育能够摆脱教条式、说教式的教育形式,跟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贴合,从他们本身的成长实践中来,以朴实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在实践中相互支持,互相学习。
2朋辈教育的发生机制
朋辈教育的相对优势是能够通过发挥朋辈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作用。首先,朋辈教育发生在同伴群体中,而朋辈群体不仅是大学生最亲近、来往最密切的群体,也是个体情感和心灵的寄托和安慰、思想走向成熟、行动趋于理智的最为有效的促进者和引领者,是他们真正走入社会前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参照群体。而参照群体的活动目标、标准和规范会对个体的行动起到约束作用,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照群体的规范来与自己的行为进行比较,甚至修正自己的行为以保持与参照群体的一致性(刘豪兴,2003)。同时由于朋辈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如年龄、背景相仿),个体会更容易通过观察和模仿从而受到榜样的正面影响。因此,通过朋辈群体成员之间的比较、认同、学习模仿的互动过程,群体所形成并认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其成员能够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此外,动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这种先天的倾向需要有社会环境的支持,通过满足个体的自主需要、胜任感需要和归属需要,帮助个体有效地发挥其功能。支持性的社会情境能够促使个体更长久地坚持某项活动,使个体能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产生更积极的行为结果。朋辈教育生效的机制还在于它更能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支持性的群体氛围,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自主性、胜任感和归属感的需要。
3依托朋辈群体开展大学生德育的应用模式
朋辈教育是群体自我教育,关键在于创造积极的朋辈群体氛围,以使朋辈成员在其中能够找到适宜的参照群体和优秀的学习模仿对象,并较好地满足其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这对传统德育模式所强调的管理和控制理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运用朋辈教育开展德育工作需要德育工作者首先转变思想理念,从根本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价值观和独立的人格,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力,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以往研究关于工作模式的建议往往是从具体形式出发,本文尝试从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出发,以朋辈德育中教育者的工作角色为切入点,结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实践,提出以下四点思考。
农村困难群体生活交流
**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辖9区4市6县,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全市1100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31.9万人,贫特困人口38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0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3万人,五保对象2.4万人,其他贫困人口12.6万人。
作为西部内陆城市,**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农村人口占60%以上,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确立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着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在推进过程中,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作为破解“三农”难题、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着力点,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的基础性工作,从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入手,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原则,以政策支持、财力倾斜为保障,探索并形成了以“三项集中”为主要特点的有效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工作格局,较好地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
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基本情况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个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牢牢把握“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主题,不断研究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困难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开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
**市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可以概括为以“三个集中”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动力、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以“三个集中”为核心,就是以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为重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重点,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以农民向城镇集中为重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市场化为动力,就是推进城市经营,提高以城带乡能力;引入资本,培育农村市场化主体;强化措施,改善农业农村投资环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就是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规划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全面推行“三会”开放、“三务”公开,逐步推行民主荐事制度。实践证明,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使**初步走上了一条符合**实际、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之路。
不久前,我市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市近几年统筹城乡发展的肯定,这也是**面临的又一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我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改善城乡困难群众生活状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探索
本文作者:龚丽萍工作单位: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近年来,弱势群体一词已成为最时髦的用语。上至政府要员,下至寻常百姓,都常将它挂在嘴边。人们在悠然地谈论着这个概念的时候,并没有几个人愿意把自己列入到弱势群体中去,但当他们的权利需要得到保护的时候,似乎每个人一夜间都会成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贫困农民是弱势群体,亿万富豪也是弱势群体;下岗工人是弱势群体,警察也是弱势群体;外来打工者是弱势群体,私企老板也是弱势群体……。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弱势群体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对弱势群体认识的模糊性。作为司法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如何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理解对弱势群体权益司法保障的意义,并在民事诉讼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则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
一、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虽然贫困群体并不等同于弱势群体,但两者在很大程度上的重叠,却是不可否认的。在旧中国,贫富差距曾经达到了极限,新中国成立之后却又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也就是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道路,其结果是大家共同贫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改革开放以来,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影响下,中国社会迅速产生了一批富翁。不过,就在富翁们的财富急剧膨胀的时候,他们不少居住在偏僻山村的同胞们却在为筹不够孩子下学期的学费而忧愁,甚至为借不足治病救人的医疗费而绝望。即使在同一座城市里,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扩大。调查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城市户均金融资产最多的百分之二十的家庭拥有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六点四,而最低的百分之二十的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只有居民金融资产总额的百分之一点三,也就是说前者的金融资产总值是后者的50倍。有一种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指标,即基尼系数,2005年10月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已经逼近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5。而在我们印象中贫富悬殊的美国,其基尼系数只有0.4。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我们的小康社会也应该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而如今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但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矫正,并有逐步拉大的趋势。社会学理论指出,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可以说,目前已经到了获益群体反哺弱势群体的时候了。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等保障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为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起到了根本性作用。近年来,随着“人权入宪”,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弱势群体保护的力度,如连续多年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农业税费改革、个人所得税调整、社会保障系统的完善等等政策法规的出台,无不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但是,由于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发展经济的压力还很大,导致实际工作中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还不是很有力,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保障措施跟不上。因此,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仍将是任重而道远。党的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和谐社会新理念,经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两次升温,已在全社会中取得广泛共识,建立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党施政的根本出发点。而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需要。据报道,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在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左右,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数量急剧上升,规模不断扩大,而这些群体性事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弱势群体有关的。群体性事件不论时间长短规模大小,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损党和政府的威信,动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妨碍社会稳定。所以,如果弱势群体得不到关注,他们的利益得不到保护,中国社会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和动荡,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现代化成就毁于一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也将难以实现。
二、树立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的理念
正确理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关系,切实保证弱势群体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的行使。新中国成立后,受经济体制和传统民事纠纷解决习惯的影响,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职权主义审判模式,这种审判模式过分地强调实体公正,而忽略了程序公正的重要性,使得审判效率低下,审判资源浪费巨大。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逐步开始进行审判方式改革,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断得到强化,而法官的权利相应地被削弱。以2002年4月1日生效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为标志,表明了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已经在向当事人主义模式转变。2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即机械地强调程序公正,而忽视了实体公正,只注重法律事实,而不顾客观事实。这种抛开具体国情盲目适从的做法,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我国目前仍有数量巨大的弱势群体人口,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对于他们来说,诉讼权利只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如果没有法官的特别引导和帮助,就如海市蜃楼一样,可望而不可及。不少上访和缠诉案件,都是由于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上的失误而导致败诉的案件。我们所说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其目的是使诉讼当事人都能充分地行使诉讼权利,并不否定基于符合立法目的的“差别对待”,否则形式上的平等永远不能掩盖实质上的不平等。有人将现代诉讼比喻成一场竞技比赛,双方当事人是运动员,法官是裁判,因此,法官在主导诉讼的过程中应象裁判员一样保持绝对的中立。笔者认为,这种比喻有不妥之处。是否参加一场比赛,运动员有选择的权利,他可以根据对手的实力,胜算的大小来决定自己是否进行这场比赛。而对于诉讼,在民事纠纷发生时,双方当事人即已确定,纠纷的发生并不由一方当事人的主观意愿而避免,而且诉讼必须在法院中进行,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没有选择的权利。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在开始进行诉讼这场“比赛”时就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因此,法院应当给予一定程度的特殊保护,以尽可能地使他们获得与强者实质上平等的诉讼权利。否则,就像蛮横而强壮者可以很轻易地将无助而弱小的对手打翻在地一样,正义在形式的平等中沦丧。正确衡量民事关系中当事人之间的地位,确认民事行为的效力,保护弱势群体的民事权益。如前所述,在设立民事关系时,弱势群体一方往往不能自由地、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志,从而在民事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实践中常见到弱势群体在受到欺诈、胁迫以及因对合同内容误解而订立的显失公平的合同。因此,在涉及弱势群体的案件中,审判人员应以更加审慎的态度,详查案件的全部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和法律的基本原则,确定民事行为的效力,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民事权益。这是在民事诉讼中对弱势群体实体权利的保护。正确理解公平的涵义,平衡当事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弱势群体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呆板的公平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许多时候,民事纠纷是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有时甚至是合法利益的冲突。因此,人民法院在处理案件中,应当正确理解公平的涵义,权衡利益的轻重缓急,并依法合理地作出裁判以及执行。其中应把握原则之一就是人的基本权利高于其他权利。而弱势群体应受保护的权利往往都是一些基本权利。如对经济困难正在享受社会最低保障的被执行人,若为了保护申请人的债权,而将其基本生活费扣留,或将其仅有的住宅强制变卖、拍卖,从而使其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条件,这样的做法就是无视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利,就是“最大的不公平”。为此,《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产的规定》(法释[2004]15号)第六条也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这些规定都充分体现了司法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但在面临“生存是第一”的时候,也应“退居二线”。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民事诉讼中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并不仅限于原告,当被告是弱势群的时候,其合法权益同样也应受到司法保护。
群体化图书出版
在个性化竞争时期,由于读者阅读倾向的日益成熟,出版社目标市场以及产品深度开展策略不断实施,畅销书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它的周围也日益集聚了多少不等的追随者。随着出版业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图书市场细分程度的提高,图书的群体化出版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出版形式,被广泛地运用,图书市场也由此日益细分和深化了。
就我国目前的图书市场而言,群体化图书正在成为图书市场的主体,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图书零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图书零售市场40%以上由群体化图书构成。群体化图书对图书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可以说,在我国图书的零售市场上,由畅销书掀起的风浪,正是在群体化图书的推波助澜下,夹风带雨,摧石裂壁,而成滔滔巨浪的。
与畅销书相关的群体化图书是畅销书的延伸和继续,是对畅销书所开辟的新的市场的规模化扩张。没有畅销书这只领头羊,不可能开辟出一个新的市场;但没有群体化图书这些群羊的跟进,在新开辟的崭新的市场草原上,也不会呈现出生机盎然、蓬勃奋发的局面。群体化图书是畅销书联结整个图书大海的纽带和媒介,畅销书对图书大海的牵引作用就是通过图书的群体化实现的。
由历史长河锤炼出的长销书是大浪淘沙淘出的真金,其光芒更是照耀四方。因而,在它的周围,更是围绕着大批的追随者。由长销书所形成的群体化图书,其规模较之畅销书的群体化更大;但就某一较短的时间段内所造成的影响而言,以畅销书为首的图书的群体化要显著得多。
畅销书和长销书的光芒,不仅可以引来一大批追随者,而且,它们的光芒还可以把一些优秀的追随者变成畅销书或长销书。畅销书越是畅销,由它所开辟的市场也就越是广大,这一市场可吸纳的群体化图书也就越多,这些图书的销量也就越大,其中最先跟进的图书品种也就因其快捷而成为畅销书。当然,在最后跟进的图书品种,由于市场的吸纳力已经被基本用尽,因而,它们有可能成为滞销书。
可见,群体化图书运作的关键是迅速快捷地跟进,正如在股票市场迅速快捷地跟进是制胜的法宝一样。在今天,一部图书畅销后,过不了几天或十几天,就会有群体化图书跟进。群体化图书跟进之速,是以往任何时期所不可比拟的。
奢侈品消费群体特征
1奢侈品相关概念
奢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然而关于奢侈品的定义,至今在学术领域上尚未有公认的定义,归咎于奢侈品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尽相同,牛津美语辞典对于奢侈品的广义解释为:“极致舒适且挥霍的生活调性;非必需品的,心中渴望的、昂贵的或是稀有的商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凡勃伦早在1899年就提出,奢侈品的范围不能只从产品的品质与功能角度定义,更重要的是奢侈品所附予的社会经济背景上的价值。从操作性定义而言,艾莫利大学法律历史研究员CharlesJ.Reid将奢侈品的操作性定义设为:“这类商品有95%是专门提供给金字塔顶端人士使用的,也就是只有5%的金字塔顶端消费者负担得起的商品或服务。”NuenoandQuelch(1998)从经济学的角度定义奢侈品是“功能性价值”占“价格”比值低的产品,也是“有形价值”占“无形价值”比值低的产品。
目前,国际公认的“奢侈品”主要包括高档服装、珠宝首饰、高档化妆品、豪华汽车和游艇等。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奢侈品的物质形式会发生转变,并可根据个人、社会、经济等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绝对奢侈品和相对奢侈品,如高档钟表在目前来说是相对奢侈品,但游艇、私人飞机在目前来说就是绝对奢侈品。
2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特征分析
2.1人口特征
2.1.1富裕群体
防群体上访事件预案
防止群体上访事件预案
信访是指员工针对某一问题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上级行或各级人民政府及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下称各级行政机关)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上级行或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本预案所称的上访主要是指三人以上集体到上级行或上级机关走访的活动。针对基层行的特殊情况,结合我行的实际,特制订我行防止群体上访事件的工作预案。
1、基层行领导在平时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与员工进行思想沟通,了解员工的家庭、生活、工作状况,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矛盾。
2、基层行领导要经常召开员工座谈会,广泛征求员工对支行领导班子及领导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对员工的合理要求,能解决的要及时、妥善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讲明情况,有些基层行无法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行反映,请上级行帮忙解决,以无休止别不合理的要求,按照有关政策给予解答;对员工的建议,要虚心接受,认真研究,能采纳的要尽快采纳,并提出表扬;一时不能采纳的,要向员工讲明原因,进行肯定和鼓励,不能对员工的一切意见和建议都粗鲁地予以拒绝,致使产生误解,激化矛盾。
3、基层行要尽快地认真负责地解决好员工反映的意见和要求,决不允许以种种借口相推诿,或将矛盾上交,引发员工越级上访,造成不应有的影响。
4、保卫部门平时要注意员工的思想变化,尤其是近期行内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个别员工新发生的具体情况,要及时综合分析,研究讨论,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及时向行领导请示汇报,当好参谋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