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07:15: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缺血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监护认识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肠壁血流灌注不足,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肠壁局部组织坏死和一系列症状的缺血性肠道损害[1]。过去对本病认识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的老年化,该病有增多趋势[2]。一般情况下,IC是自限性的,少数病例预后较差。本病常在一些疾病基础上发生,最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我科于2006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缺血性结肠炎患者18例,经补充血容量、抗感染、扩血管治疗以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8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72~89岁,平均81.6岁。均合并有基础疾病,伴有下列情况中的一项或几项:冠心病16例,房颤3例,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5例,脑梗死7例,便秘3例,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2例。18例患者均在发病24~48小时内行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其中病变部位在降结肠11例,横结肠2例,乙状结肠5例。
1.2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大多有突然发生的腹痛,为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程度轻重不等,进食后加重,疼痛多位于左侧腹,大多伴有便意,并在24小时内排出与粪便相混合的红色或暗红色血便,每次量不等,约20~100ml,每日3~10余次;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及心动过速、低血压等症状。有2例患者腹痛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腹胀不适,随后解血便。体格检查发现左上或下腹轻中度压痛、肠鸣音活跃,随肠缺血时间的延长,则可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电子结肠镜下所见:病变肠道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多发点状或片状出血斑,有1例可见散在大小不等、深浅不一、形态不规则的溃疡。黏膜血管网消失,部分出现暗紫色淤斑,组织质脆易出血,病变与正常肠段之间界限清楚。
大脑半球缺血性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脑半球缺血性率中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大脑半球缺血性卒中和猝死的关系。方法:对48例大脑半球缺血性卒中伴猝死病人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特点比较分析。结果左半球缺血性卒中发生卒死16例,右半球32例;右半球多于左半球发生猝死。结论:大脑半球缺血性卒中诱发自主神经系统异常及心脏电生理变化与猝死相关。
缺血性卒中致猝死的病例正逐步增多而引起广泛关注[1],本文回顾性总结两院1989年1月~2006年10月间住院的1892例大脑半球缺血性卒中病人死亡病例符合卒死诊断的48例临床资料与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已引起同道关注。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1989年1月~2006年10月间住院的病人1892例病人符合猝死诊断的48例进行研究。入选标准:①脑卒中发病后入院;②全部头部CT扫描,部分MRI检查,TCD证实病灶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以新发病灶为主;③无心脏并发症且心电图无典型心肌缺血表现,心肌酶学正常(入院大生化检查)。④猝死符合心源性猝死标准;⑤住院期间神志清醒。在48例病人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58~80岁,平均住院天数24.1±6.8天。既往史:高血压17例,冠心病史5例。
临床表现:头痛13例,头昏18例,嗜睡3例,尿失禁10例,失语及构音障碍9例,眼球凝视一侧10例面瘫32例偏瘫46例(肌力0~Ⅱ级16例,Ⅲ级以上30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论文
[论文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
论文摘要: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ICVD)在脑血管病中占85%[1],其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及常规内科治疗(亦涉及到药物),药物治疗,神经介入治疗及干细胞移植等,但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仍是药物治疗。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治疗的药物已成为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讨论的焦点。本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规内科治疗等不再赘述,仅对药物治疗综述如下: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建议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Aspirine)、噻氯匹啶(tidcopidine)、氯吡格雷等。研究证明[2],缺血性卒中初次发作后早期应用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卒中再发的危险。一项欧洲卒中预防试验(Esps-2,EuropeanStrokePreventionTrial)结果显示[3],阿司匹林和潘生丁缓释剂的联合应用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的预防效果更好,且不增加出血等副作用。另外,我国也对21106例急性脑梗死进行了阿司匹林效果的研究[2],显示阿司匹林可明显减少卒中的再发率,且不增加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
腺苷受体拮抗剂噻氯匹啶主要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在增高PGI2水平的同时可降低TXA2的水平。氯吡格雷与噻氯匹啶化学结构相似,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4]。因此这类药比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更强,在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重视。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5],应需要根据患者的接受程度及实际情况(包括经济情况等)做出合理选择。建议药物用量:①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的剂量为50~150mg/d,顿服。②也可以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加潘生丁缓释剂(200mg)复合剂,2次/d。③有条件者,高危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选用氯吡格雷,75mg/d[3]。
2溶栓药物的治疗
进展性缺血性病因分析论文
【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资料分析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会引起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率增高。因此,早期诊断和预测神经功能恶化,并给予相应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就我科近3年收治的3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进行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1)入院时出现局灶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2)在发病后72h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评估,评分下降1分以上。(3)头颅CT检查除外脑出血。(4)除外TIA和脑栓塞。所有患者均符合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1.2一般资料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63.3±7.79岁。对照组随机抽取同期入院治疗年龄、性别相当的脑梗死患者36例。年龄64.6±8.6岁。
1.3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测血压,测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空腹静脉血糖,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指标。
缺血性脑中风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
【论文摘要】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步发扬,一直沿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1病名新论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2病因病机探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论文摘要】目的:通过对1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其98例远期预后CT表现进行分析,正确认识CT在诊断HIE的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2007年175例HI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9例进行随访并CT复查。结果:CT诊断,175例HIE患者中32例正常,44例轻度HIE,52例中度HIE,47例重度HIE;89例复查患者中65例脑萎缩,51例脑软化,21例脑积水,8例脑钙化,11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HIE的诊断CT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诊断证据,同时CT表现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oparhy,HIE)是围产期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害,也是目前新生儿死亡及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1,2]。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和发展,影像诊断进入新生儿领域,对HIE的认识日益提高。由于CT扫描具有简便、迅速、安全、无痛苦等优点,它已成为HIE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收集1997年9月~2007年3月本院临床确诊为HIE患儿175例,其中男103例,女72例;胎龄:<37周33例,37~42周127例,>42周15例;1minApgar评分:≤3分21例,≤6分119例,>6分22例,评分不详13例。随访HIE患儿并复查CT的98例,其中男57例,女41例;复查时的年龄1岁5月~11岁,平均年龄约7.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差,抽搐,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临床分度按文献[4]的标准:轻度53例,中度87例,重度35例。随访并CT复查的89例中,其中脑性瘫痪113例,智力落后97例,语言困难71例,癫痫46例,视力障碍29例,颅内高压15例。
1.2检查方法:使用设备:SomatomARnova全身CT;扫描条件:管电压120kV,管电流80mA,时间4s,矩阵512×512,窗宽82~87HU,窗位30~36,层厚10mm,层距10mm;初次CT检查时间,最早出生3h,最迟29天,平均6天,全部为平扫,部分患儿给予镇静剂。
动脉缺血性疾病护理论文
【关键词】干细胞动脉缺血移植护理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大、中动脉的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细胞、纤维基质、脂质和组织碎片的异常沉积,在动脉内膜或中层增生过程中复杂的病理变化。经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内膜剥脱术、旁路转流术和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等,但均有一定指征、创伤和局限性。肢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最有前景的方法〔1〕。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2004年9月~2005年10月我院严重下肢缺血的患者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33~71(平均52)岁,分别诊断为动脉硬化闭塞症2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例,广泛动脉闭塞2例;所有患者体验均未触及明显的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皮温低于正常肢体;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19例,脑梗死史2例,冠心病史4例,长期吸烟史22例。
12移植方法①术前骨髓评估:移植前进行骨髓像评估,发现1例骨髓增殖减低,应用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4d后复查明显好转。②单个核细胞的获得:局麻下抽取自体骨髓300~400ml,在体外经过淋巴细胞分离处理、离心后,提取单个核细胞层,稀释成单个核细胞悬液80~120ml。③干细胞移植:硬膜外麻醉下,根据缺血范围,选取缺血肢体大腿中下段及小腿部前、后、外肌群肌肉注射,每个穿刺点1ml/次,间隔1cm,多点穿刺注射。术后7~10d出院。
13判断标准痊愈:术后动脉搏动良好,疼痛缓解,皮温、肤色恢复正常、间歇性跛行消失;显效:动脉搏动恢复较健侧弱,疼痛明显减轻,皮温、肤色明显改变、间歇性跛行距离超过1000m;有效:动脉仍不能触及,但疼痛减轻、皮温较前升高,肤色由术前的苍白、青紫转为暗红色、间歇性跛行距离超过500m;无效:动脉无触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间歇性跛形距离无明显变化。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肠系膜缺血;临床诊断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对12例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临床缺乏特异性,早期误诊率高。结论:认识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特点,合理利用影像学检查是提高临床早期确诊的关键。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由于误诊因素较多,术前诊断困难,如延误诊治常引起缺血性肠坏死,病死率高达60%~100%[1]。现对1995~2007年收治的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56~81岁。既往有高血压4例,高血脂3例,冠心病4例,心瓣膜病3例,房颤2例,腹部手术后2例。常见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其中上腹痛7例,脐周痛3例,下腹痛2例。恶心、呕吐咖啡样物6例,腹泻、便血3例,不同程度腹膜炎体征6例。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3例。
2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临床护理研究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疾病[1-2]。据统计,2013年中国卒中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11.8/10万人,发病率为246.8/10万人,病死率为114.8/10万人[3],近年来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3-4]。患者发病后3~6h为抢救的最佳时间,良好的急诊救治体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5]。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研究根据所在地区和医院实际情况,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了AIS的中西医结合急诊CNP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于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就诊并进入绿色通道的AIS患者,共160例。1.2病例选择标准。1.2.1纳入标准。①诊断明确,西医第一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CD-10编码为I63、I65、I66;②年龄在18~80周岁之间;③并发其他疾病,但危急程度不影响CNP流程实施;④意识清晰,具有听说读写能力,或意识不清,但有家属或亲友陪同;⑤本人或家属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1.2.2排除标准。①患者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且作为第一诊断必须优先处理者;②患者或其法定人拒绝进一步治疗,要求转诊者;③研究者认为有不适合入组的其他患者。1.3随机分组。采用中央随机化原则按1∶1比例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非路径组,每组各80例。如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获得随机分配结果。路径组给予AIS中西医结合急诊CNP护理干预,非路径组给予AIS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干预[6-7]。1.4路径实施。1.4.1构建中西医结合急诊CNP通过病例回顾、临床调研和文献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制定了AIS中西医结合急诊CNP。经过3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路径阶段划分、时限、护理条目,并制定路径流程图和变异记录单。CNP以患者就诊时间和流程为序,根据主要护理重点不同,划分为5个阶段,共38项护理措施。1.4.2操作者培训(1)组建核心小组,对CNP实施全程监控、督促、指导。(2)组建实施小组,通过讲解、演示、模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实施小组成员集中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两周1次,每次1~2h。(3)考核:由核心小组成员实施考核,考核方式包括理论提问和案例模拟,确保所有实施小组成员掌握AIS患者的急诊绿色通道处理措施及各自职责。1.4.3具体实施非路径组按照原有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护理,路径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急诊CNP进行急救护理,分为5个阶段(见表1),每项操作均记录完成时间。1.5评价指标。(1)急诊停留时间;(2)急诊CNP中每个阶段所耗费的时间;(3)抢救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1.6数据录入及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本研究所纳入的160例患者中,非路径组2例因重要资料不全而剔除,最终纳入158例,其中路径组80例和非路径组78例。路径组80例患者中,男49例,女31例;120接诊27例,自行就诊53例;年龄为(63.56±11.15)岁。非路径组78例患者中,男45例,女33例;120接诊31例,自行就诊47例;年龄为(65.32±9.58)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方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22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比较。
2结果
显示:与非路径组比较,路径组的急诊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CNP的实施有助于缩短AIS绿色通道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2.32组患者各阶段耗时情况比较表3结果显示:与非路径组比较,在该护理路径的5个阶段中,除第4阶段外,路径组的各个阶段耗时均得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目标值相比,还有3个阶段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2.4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中,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均达100%,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为0%。
3讨论
缺血性脑中风分析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
【论文摘要】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步发扬,一直沿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1病名新论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2病因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