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05:50: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驱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的营销探索
1.课程教学现状
市场营销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非常广泛,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市场营销课堂上虽然引用了多媒体教学,但讲授内容任然侧重理论,一味的讲解抽象的概念、原理,就像纸上谈兵,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并且受环境限制,缺乏实际营销项目的锻炼,学生往往认为市场营销课程缺乏实用性,学习积极性不强,缺乏学习兴趣;高校生源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使得学生对营销方面的了解和认知能力相差甚远,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学习能力有很大差别;学生动手能力差,课堂教学时间大部分放在基本概念和原理上,案例设计陈旧,大量学生毕业后只知道几个基本概念、原理,并没有真正掌握市场营销的精髓,更不具备软件项目实际开发中所需要的各种综合能力,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2.基于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的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提出
针对上述问题,在市场营销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充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要对以往的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进行更新和改革。教学案例和模拟项目的选取与设计是基于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它们将决定教学改革仅仅是形式,还是真实有效的,为了使教学案例和模拟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和项目的选取和设计要注意几个方面:1.案例和项目应该具有真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和连续性,要与课程教学大纲紧密结合,能覆盖学生应该掌握的全部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认识,同时要注意学生的认知能力、现有文化知识、兴趣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2.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利用学生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以学生的本能为出发点,选取一些生动、形象、实际的案例和项目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由于案例是对单一的知识点、技能的实践,而项目是整体知识体系的对应,所以案例和项目在类型、规模、知识点的覆盖度上要一致,但不是重复,而是项目的难度和复杂度,相对于案例要进一步升华,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的能力。
3.教学方法的组织实施
这种基于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的主要思想是运用大量的典型的具体案例对课本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讲解,每个单元章节最后结合实际项目模拟。那么具体的教学过程我们设置为四个阶段。1.精心备课、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教师首先要在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各章节单元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查询、收集开发项目的资料,选取素材;再根据单一知识点或技术要求,将案例融入到相应知识教学中,并根据各个知识点,在案例中提出问题、以问题驱动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在课程设计时要以项目开发形式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也就是与营销的生命周期一致,将教学划分为五个单元顺序组织教学:需求捕获、分析与设计、实现、测试、运行维护,以覆盖和贯穿整个知识体系。2.结合案例讲解阶段;此阶段通过教师提出案例,学生自主分析、讨论,提出案例中出现问题,再由教师根据讲授内容,针对各个知识点,结合案例,分析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在讲授过程中引发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案例和理论的合理结合,控制好讲授节奏,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能力。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则可以引用多个相关案例进行反复引导、讨论、讲解,让学生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掌握市场营销课程的精髓。3.项目模拟实践阶段;该阶段主要放置在每个章节单元结束复习时,主要以课堂讨论,课下具体实践方式进行。学生根据学期初选定的项目题目,根据本章节单元内容对应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模拟。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做,进行分析、思考、讨论,课下再根据讨论结果查阅资料,整理,并按市场营销标准书写文档。与教学同步的模拟使学生及时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主动地去学习,解决问题,并在实际的模拟过程中,极大的扩充了知识面,全面提高了今后进行市场营销具备的各项综合能力。4.考核、评价阶段;该阶段,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不再在局限于期末的笔试,应贯穿到整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中,可以在项目模拟的各个阶段中,综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收集材料的多样性、完整性,项目各个阶段的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金融支持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是江苏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江苏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最突出亮点是在过去“五大战略”基础上,提出实施“六大战略”,首次把“创新驱动”提升到战略层面,并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成功实现了两次战略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545美元,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江苏要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江苏经济发展进入以创新驱动为主的新阶段,实现第三次战略转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江苏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在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过程中,江苏必须发挥好金融的支持作用。
一、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绩效
1989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2006年又确立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显示,2010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连续三年蝉联榜首,这一成绩的取得可以用一系列事实来说明。2011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34.8万件,授权量2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8.47万件,均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1.1万件,位居全国第三(见表1)。2011年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19.6万件,授权专利11.9万件,均居全国第一。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不含直辖市)中,江苏省有三个,分别为南京、苏州和无锡。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江苏全社会R&D投入分别为580亿元、680亿元和840亿元,均居全国第一。2011年全社会R&D活动经费为10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这一比例高于大部分省市,但与北京、上海等还有一定差距。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从2000年的19.4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84.2万人(其中R&D人员为44.6万人)。
二、江苏金融支持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江苏经济走在全国的前列,金融为推动江苏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江苏金融支持创新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我国金融体制的固有局限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正在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银行信贷融资仍是主要的融资方式。银行基于稳健的经营原则,缺乏对高度不确定性的科技创新的支持。目前我国的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银行体系也比较单一,竞争不充分。较高的存贷差和没有竞争压力,使银行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动力缺乏,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中小企业。我国的创业板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交所正式启动,获得快速发展,但在筛选、定价、退市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债券市场以国债为主,即便在十分弱小的企业债市场上,发行主体也仅局限于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且发行程序复杂;债券利率不能超过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1.4倍,这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并阻碍了大量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在债券品种上,我国多是中长期附息债券,短期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很少,有助于创新型企业融资的高新技术债券和垃圾债券更是缺乏。
公共支出的驱动与约束
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和人们对政府角色认识的新变化,公共支出膨胀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自1995年以来,我国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处于上升趋势,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偏低。公共支出规模涉及公共财政基本职能的实现,其增长是个缓慢的过程,受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公共支出规模研究得到经济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所指的公共支出为公共财政支出,即政府执行其职能的成本。
从国外看,大部分学者将公共支出规模增长归因于需求面因素,即人们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需求,如Musgrave(1966)、Peacock&Wiseman(1967)、Mueller(1989)、Dao(1995)等。随着公共选择学派的兴起,人们研究的视野逐渐开阔,不仅考虑需求面因素,同时融入供给面因素和政治面因素。供给面因素强调公共支出能力尤其是政府税收能力对公共部门规模的影响,如Kau&Rubin(2002)、Kenny&Winer(2001),Tridimas&Winer(2005);政治面因素强调不同的政府结构如官僚主义(Niskanen,1971;Oates,1985)、民主制度(Boix,2001;Lott&Kenny,1999;Mueller&Stratmann,2003)等。这些研究对解释公共支出规模增长提供了新的理论上的洞察力。
这些研究都不是针对中国情况进行的,且大部分研究暗含年度平衡预算的假定,没有考虑政府债务的存在。另一方面,政治面因素与需求面因素本质上是一样的。与发达国家成熟的政治制度不同,我国是一个在摸索中、追赶中前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共决策的作出首先是视现实经济发展需要而定,官僚主义等政治影响的确存在,但终究受制于现实需要,并作用于现实经济。因此,就我国目前的情况,将政治面因素分离出来是多余的。由此,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的影响因素可以归为两个层面,即需求面和供给面,需求面因素驱动公共支出规模正向增长,供给面因素则对公共支出规模形成制约。
如此,在我国有关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的研究中,大部分只能归为需求层面的研究,如牛增福(1998)、王雍君(2000)、杨继和刘柯杰(2002)、汤玉刚(2006)等,且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结论也不统一。赵志耘(1998)、常世旺和韩仁月(2008)虽然指出公共支出能力即收入是制约公共支出规模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这个结论比较模糊,没有进一步分离收入来源,也未考虑政府赤字。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政府的举债能力,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分析。
低碳融资的驱动因素透析
众所周知,自苏联解体以来,美国逐步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单极,其领先优势几乎无可撼动。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和低碳金融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但令人困惑的是,美国对此的态度却与西方其他国家大相径庭,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退出《京都议定书》;美国在低碳融资上的发展也落后于欧盟和日本。另一方面,我们也关注到,美国在低碳金融战略上的态度也是一波三折,造成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剖析其战略意图。
一、美国低碳融资发展并无先发优势
一般认为,低碳产业主要包括四个领域,即“可再生能源”、“低碳型服务”、“化石燃料的低碳化”和“能源效率化与低碳化消费”。从综合竞争实力来看,欧盟在前两项位居世界第一,日本在后两项上列世界首位,没有一个领域美国能独占鳌头。
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也是如此。世界上三个主要的配额市场——EUETS欧洲排放计划、NSW新南威尔士计划和CCX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中,芝加哥交易所的市场规模远远小于欧盟,2009年其交易量仅相当于欧洲交易市场的2.23%,交易额仅相当于后者的0.34%。欧洲气候交易所2009年的交易量占全球碳交易总量的近80%,而美国的区域配额交易体系RGGI交易量仅占全球碳交易总量的9%左右,位居其后。从碳基金的发展情况来看。截至2009年,全球共有89只碳基金,资金规模达到161亿美元(折合108亿欧元),此外还有6只基金在酝酿中,资金规模为32亿美元。但国际主要碳基金大部分集中在欧洲和日本,没有一支是美国的。国际碳交易中,美元计价占比也远远低于欧元。
二、美国对于低碳融资战略的态度一波三折
美国低碳融资发展的比较劣势与其战略选择不无关系。总的来说,以此次危机为标志,美国低碳融资战略态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任务驱动下物流教学探讨
一、课题的提出
以我院物流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为例。通常情况下,物流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并且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比较抽象,在短期内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在这种教学局面下,专业内不少学生都出现一定的负面情绪。总之就是一句话,我们的学生对物流各门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此外,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激增的同时,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标准也在提高。然而,现行的一套教学与管理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层面、各课程教学层面,与行业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关于物流专业的建设时间比较短,许多方面尚处在初级阶段。基于这种严峻的局面,加快教育改革、创新课题体系就显得很关键。比如,我院物流专业开设的一些课程,有物流管理基础、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它们属于交叉性质的学科,理解、实践、主动探索是关键,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教材内容过于空泛化,导致很多学生怀疑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学生缺乏对物流行业的了解。因此,开展任务驱动式的实践教学很有必要。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任务驱动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优势。第一,课堂教学及任务的设置,更具针对性。因为我们的学生,无论是个性还是学习的能力,差异都较大。从教学任务设计的视角来看,班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存有差异,因此,应当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很难做到这一点,任务驱动法,从理念到策略再到实施手段,都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兴趣等,最终可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第二,课程目标的设置更加实用。当前最大的问题主要是理论脱离实践,在任务驱动式教学理念指导下,有助于提高教学目标的明确度,老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可以系统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以评价,摒弃形式化的教学,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第三,物流专业知识属于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注重的是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态度。在任务驱动课堂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根据现有的条件、资源,主动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尝试着去理解每一章节知识的方法原理,并付诸实践操作。
三、任务驱动课堂的实践教学设计
以物流管理这一课程为例,首先要对该门课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知,之后老师想方设法将这些认知观念传输给我们的学生。物流管理这门课程是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大类专业课,同时也是各门功课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关于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入门”是关键。此外,该课程综合性和专业性比较强,涵盖的知识体系内容也比较多。因此,需要对各类相关理论与方法、工具进行一个综合性的介绍、概括,比如包装、搬运、采购、库存、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在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可划分为四个模块内容来逐层递进式地开展教学。第一步,设置情境,也就是课程的导入,提出本章节内容的教学任务,明确目标。情境的设计要联系课堂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以便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设定一系列难度递进的小任务;在课中和课后布置一些项目式问题,学生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索或者与同学间合作。如此一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探索思考的能力、态度。第二步,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潜力,焕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引导学生学会、懂得分解教学任务,在总的知识点框架内,逐层深入,分轻重、分缓急来开展思维活动。第三步,分组讨论、实践操作。在前期的任务活动环节,包括收集资料、思考分析,过半的时间仅仅是停留在理论认知上,因此,待学生分析完成任务后,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突破口基本找到了。此时,老师需要指导、传授给学生一些技巧,包括学习方法、理解方式等,让学生理性地去选择,根据自己的特点、特长来汲取好的一面,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第四步,评价和考核。各合作小组依次将本组的任务成果展示给大家,让大家来评价,包括自评、学生评价、老师评价。老师根据各学生能力欠缺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补充必要的知识。总之,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注重学生实践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倡导在教学中以任务为中心,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有针对性、策略性地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确保教学进度顺利高效地进行。
任务驱动法会计论文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教学目标不同,其在实际课程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就会不同。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主要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纯理论型的教学方式,讲述的重点包括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维护与操作的基本原理。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带来的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经常会对此学科产生厌倦,而且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都不高,人才难以被企业接受。另外一种教学方式是实务操作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依据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对会计电算化应用系统的程序设计及软件应用进行讲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启发,给人以“实用价值”的感觉,但是缺点是容易导致学生理论知识的功底较差,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在会计电话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二、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步骤
(一)设计教学任务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电算化系统管理员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掌握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任意一个通用软件环境里独立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能力。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来说,需要使学生明白岗位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怎样做三个方面,真正实现工学零距离。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在分析会计职业岗位(群)的同时,遵循“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分析—工作任务驱动—基于工作工程学学习领域设计”工作步骤,彻底打破按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按照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进行分析论证,转换归纳,设定学习项目。在学习项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分为学习任务,并且设定相应的学习情景。这样将学习过程转化为分期完成既定任务、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比起教师在课堂中一再强调为什么要这么做更直观、易懂。
(二)制订任务实施计划
中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
一、引言
“任务驱动探究型教学模式”的中心是以任务来驱动探究活动的开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探究,这样学生要对任务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或者查找资料来收集事实,并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分析,形成对问题的理解,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最终通过任务的完成来获取新的知识。“任务驱动探究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身的探讨和研究创造性地获取知识,能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主动性和个性的发挥,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任务驱动探究型教学模式”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中的实践
中职学校教育着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要适应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变化,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就更应该强调其实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任务驱动探究型教学模式”使学习目标变得十分明确,尤其适用于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非常适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学习中,自从引入“任务驱动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开放的思维时间和实践空间,学生讨论发言很积极,也很激烈,各抒己见,表现出极浓的兴趣,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应用到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以“汽车自动变速器油泵”教学为例,应用“任务驱动探究型教学模式”展开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设计教学环节,以使学生认知水平达到梯级提高。
(一)吸引:创建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活动教师(创建问题情境,吸引学生):观看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视频后,提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源是什么?学生:是“心脏”。(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产生兴趣了。)教师:自动变速器的五大组成部分中,有没有哪个系统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相似?学生:液压控制系统。教师:液压控制系统中哪个元件能使自动变速器油在自动变速器内循环的呢?(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心脏?)学生:或者说油泵或者说不知道。教师:展示图片,帮助理解。2.教师引言:油泵是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心脏,是自动变速器所有液压油的动力源。油泵功用是使自动变速器油产生一定的压力和流量,供给液压控制系统,并保证自动变速器各摩擦副的润滑。3.教师:给出任务,油泵是怎样实现这些功用的呢?何不拆开油泵看看呢?(探究方向确定了,好奇心引发了。)
IPM电路驱动保护分析论文
摘要:介绍了IPM的基本工作特性和常用IPM驱动和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个驱动和保护电路的设计实例。
关键词:IGBT(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PM(智能功率模块)PIC(功率集成电路)
智能功率模块(IPM)是IntelligentPowerModule的缩写,是一种先进的功率开关器件,具有GTR(大功率晶体管)高电流密度、低饱和电压和耐高压的优点,以及MOSFET(场效应晶体管)高输入阻抗、高开关频率和低驱动功率的优点。而且IPM内部集成了逻辑、控制、检测和保护电路,使用起来方便,不仅减小了系统的体积以及开发时间,也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适应了当今功率器件的发展方向——模块化、复合化和功率集成电路(PIC),在电力电子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三菱公司PM100DSA120为例,介绍IPM的基本特性,然后着重介绍IPM的驱动和保护电路的设计。
1IPM的基本工作特性
1.1IPM的结构
IPM由高速、低功率的IGBT芯片和优选的门级驱动及保护电路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IGBT是GTR和MOSFET的复合,由MOSFET驱动GTR,因而IGBT具有两者的优点。
强激光间接驱动材料实验技术研究
1引言
冲击加载下材料动态破碎过程研究是目前冲击波物理研究中一个热点问题[1−5],强激光驱动加载已成为相关物理实验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2,6−9].激光驱动加载要求冲击加载的一维区达到mm级,且具有较好的均匀性[1,7].目前的物理实验主要利用强激光直接驱动方式[10,11],即强激光直接烧蚀材料表面的方式产生冲击波并对样品进行加载;利用特定设计的连续相位板(CPP)[7,12]调节加载面大小及均匀性,将强激光束的焦斑匀滑为直径2mm且均匀分布[1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CPP束匀滑后焦斑均匀分布的区域仅有1mm左右,且一维加载后产生的冲击波在亚毫米级厚度的金属靶内传输过程中,受边侧稀疏波的影响,会持续变小;冲击波出界面时一维加载区域变得非常小,不利于开展一维加载下材料动态破碎过程.目前解决此类加载技术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设计直径更大的均匀光斑加载,这也要求CPP刻蚀深度更深,存在设计和加工匹配的难题;同时考虑到刻蚀后光束近场调制造成的光学元件损伤的问题,激光输出能量需要大幅降低;焦斑增大后功率密度进一步降低,这将造成直接驱动的加载压强无法达到预定值.2)设计多个均匀光束在靶面上进行交叠,从而增大光束均匀分布的范围,这一过程对激光瞄准注入精度要求非常高,通常很难达到.3)采用间接驱动方式[6,14,15],可设计直径更大的柱腔加载,这一方面的物理实验开展的较少.间接驱动实验中,激光在黑腔中转换为X射线,进而烧蚀平面靶,因而驱动效率会明显降低.考虑可行性与实验周期,采用间接驱动方式,设计合适的腔型及激光参数开展相关物理实验,为后续实验提供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强激光间接驱动金属材料动态破碎过程的加载技术.通过IRAD数值模拟设计实验所需的半柱腔,并通过物理实验获得此腔型下多个激光能量点、脉宽2ns和3ns条件下辐射峰值温度和波形.同时,利用流体模拟方法给出1,2,3ns辐射波形下冲击加载波形.动态物理实验给出峰值辐射温度为138eV下间接驱动加载下层裂的物理图像及自由面速度.经分析,间接驱动的加载一维区达到2mm,平面性优于5%.研究结果为后续物理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实验与理论设计
2.1实验设计.实验在神光大型激光装置上完成,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验利用上四路纳秒激光注入半柱腔中产生X射线并对锡平面靶进行冲击加载;在一定的时间延迟后,利用皮秒激光作用产生微焦点、高能X射线对加载后样品成像[13],并采用成像板(IP)记录图像;同时利用光子多普勒干涉仪(PDV)对界面速度进行诊断[16].高能X射线成像及PDV测速的细节内容已在文献[13,16]中报道,这里不再赘述.实验中半柱腔为Au腔,其直径为2mm,腔长为2mm,注入口直径为0.8mm,腔壁厚为0.04mm.锡靶厚度为0.5mm,光洁表面,表面粗糙度优于0.1µm.为了提高辐射驱动压力,锡靶上表面粘上CH层(薄膜,只含C,H元素),其厚度为10µm.背光靶为Au丝靶,Au丝直径为20µm,长度为0.5mm,Au丝放置于CH基底上.锡靶置于靶室中心(通过靶室的外置基准定位靶室中心的一个点,定义为靶室中心),背光靶置于靶室中心偏北20mm(靶室平面为赤道面,再按实际方位分东西南北向).纳秒激光参数为上四束激光,激光波长为0.351µm,脉宽为3ns或2ns,CPP束匀滑后焦斑直径为0.45mm,实验中每发次激光能量均实测,数值在800—4800J范围内,纳秒激光注入黑腔中.皮秒激光频率为1.06µm,脉宽为10ps,能量为450J,聚焦光斑F50µm,注入丝靶中心.皮秒激光与丝靶相互作用会产生微焦点、高能X射线[13,17,18],能段范围为50—200keV,前期实验表明F20µm丝靶产生X射线可用于高空间分辨成像,成像空间分辨在20µm左右.典型发次的动态诊断实验中,纳秒激光注入时刻提前皮秒激光600ns.2.2理论设计.主要采用IRAD方法模拟激光注入黑腔的辐射温度和辐照均匀性[19],模拟的半柱腔直径为2mm,腔长为1.0,1.5,2.0,2.5mm条件下样品处的辐射场分布;模拟使用的激光参数为总能量6000J(以当时激光输出最大能量为输入条件,获取该腔型下最高的峰值辐射温度)、波长为0.351µm、脉宽为3ns、入射角度为50°.Multi流体软件模拟不同辐射波形下冲击加载波形,模拟的辐射峰值温度为140eV,脉宽分别为1,2,3ns,输入的辐射波形为实测辐射波形中取几个特征点,输入的靶参数为锡靶,其厚度为0.5mm.
3结果
3.1辐射烧蚀均匀性的模拟优化.利用IRAD软件模拟半柱腔直径为2mm、不同腔长下样品处峰值辐射温度分布,结果如图2所示.在腔长为1mm条件下,辐射温度分布图上显示4个局域高温点且温度分布极为不均匀.在腔长为1.5,2.0,2.5mm下,整个样品处的辐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以直径为2mm,腔长为2mm为例,中心处辐射温度为152eV,边缘处辐射温度为143eV,这个辐射场的均匀性在10%以内.辐射温度在(150±2)eV区域的直径为1.5mm,均匀性优于2%.考虑到实验中存在着激光注入时束间平衡、激光等离子体效应等诸多效应影响,实验中半柱腔尺寸设计为直径2mm,腔长2mm.3.2辐射波形.利用强激光注入半柱腔中产生均匀辐射场,通过纳秒针孔相机监测光斑注入正常,未形成挂边等异常注入情况.再利用平响应X射线衍射(FXRD)获得不同能量、不同脉宽下辐射波形,如图3所示.在激光脉宽为3ns情况下,辐射温度峰值时刻为4.0ns处,考虑到测量信号的起点为1.1ns,实际辐射峰值温度时刻为2.9ns.峰值温度在激光能量1000J时为138eV,且随激光能量提高而上升.在2ns情况下,实际辐射温度峰值时刻为1.9ns.这里,激光能量1314J时辐射温度反而略比844J低,经分析发现此发次FXRD的信噪比较大,但在误差范围内.3.3冲击加载波形.冲击加载波形指的是冲击波到达靶后界面时靶内压力分布情况,此加载波形还与辐射波形与靶厚度有关.利用一维流体软件模拟不同辐射波形下加载波形,结果如图4所示.从模拟结果看出,3种不同脉宽的辐射波形下,辐射驱动的加载波形均为三角波结构分布,且随着脉宽增加,峰值压力有所增加.为了开展更高加载压强的物理实验,在金属靶表面贴上厚度为10µm薄的CH层,通过辐射烧蚀CH层进行增压.在这种条件下,通过Multi软件模拟获得加上CH层和未加CH层的加载压力,进行比较,模拟结果显示金属样品表面增加CH层能使得加载压力增大约50%.3.4动态诊断结果.实验通过上四束激光注入柱腔中,产生辐射烧蚀加载样品;并利用高能X射线诊断加载后样品动态破碎过程.典型发次的实验结果(总能量为1000J,脉宽为3ns)如图5所示.动态图像清晰地显示半柱腔已经膨胀到一定程度但尚未完全解体,在柱腔侧壁上仍能清楚地看到激光弹着点,柱腔顶端注入口已与侧壁分离并飞行了一段距离.从图5还可以看到靶支撑结构和未扰动自由面位置.冲击加载后的锡样品形成块状层裂片,其厚度为0.06mm,脱离基底向前飞出,相对未扰动自由面运动的距离为0.3mm.在自由面速度曲线中,该动态过程为典型的层裂行为[20],起跳速度为0.65km/s,起跳时间为131ns,平均运动速度为0.55km/s.由图中层裂片运动距离为0.3mm、运动时间为469ns(诊断时刻600ns减去自由面起跳时刻131ns),由此推出层裂片平均运动速度为(0.63±0.1)km/s,与PDV的测试结果一致(如图6所示).
任务驱动型阅读技能训练方式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应用于职业教育的日常教学中。由于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的特性,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职业素质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是中职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重要参照标准。本学习设计以7个难度阶梯上升的个人和小组任务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了“以理解重要信息点来理解段落大意”的任务驱动式阅读技能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具有商务知识背景的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阅读技能;学习设计;职业能力
中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为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职业教育老师的青睐。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接受过基础性文章的阅读训练,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但初中阶段的阅读学习仅停留在一般基础性文章的阅读理解上,没有将含有广阔背景的商业知识融入其中。进入二年级时需要将在基础性文章阅读的技能拔高为具有商务知识背景的商务英语阅读技能。因此,学生如何将已经习得的基础性文章的阅读技巧进行拔高和再利用,增强对含有商业知识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有关商业知识的口头表达,是商务英语阅读课进行任务驱动学习设计的难点。
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例,在商务英语阅读中学生要掌握商界名人传记的阅读技巧。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熊锟,陈咏主编的《职业英语系列——商务英语阅读》中Unit1What''''stheBusinessfor?中TextA以BillGates,HenryFord,RayKroc,WaltDisney四位商界名人及其经商故事的阅读文章为素材,要求学生在本节内学习经商、企业运营的一些基本词汇,能阅读商界名人传记类文章,了解一些商业名人的故事,并积累行业分类的基本常识。
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我将本次课设计为任务驱动型阅读技能训练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按照指令完成一连串难度阶梯上升的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学生们通过完成预定阅读活动,拓宽了知识面,习得了商业人物传记、商界传奇故事这类文章的阅读方法,提高了理解能力。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思考,总结,和反思工作角色的职业素质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让学生对自己今后所要从事工作的行业领域有一个基本心理定位,培养起对某一特定行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