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03:20: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权威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谈论新闻权威性
所谓权威是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新闻的权威性是建立在新闻准确、全面、客观、公正和求深、求透、求特、求精的基层之上的,是新闻现实价值的基础。新闻是否拥有权威性主要表现在新闻传媒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真实、客观,反映的是否是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原生态,能否为社会发展提供诚信文化,能否为人形成健康人格提供有效支持,能否为社会奠定现代文明的基石。受众是否把它作为获取某一方面信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一、当前影响新闻权威性的几种情况
(一)新闻市场恶性竞争,新闻媒体对新闻正确舆论导向认识产生偏差,为迎合受众,获取既得利益,放弃原则。
1.将经济效益置于社会效益之上,迎合社会上扭曲变型的审美观。为了满足受众猎奇心理,追求名利,部分新闻媒体以报道暴力、色情、凶杀,甚至策划、刊播血腥、凶杀、涉及个人隐私的恐怖、暴力、色情新闻为卖点,大肆报道社会阴暗面,剥开现象看本质,这些新闻报道不是在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而是把拜金主义和不断膨胀的个人欲望展示给受众,使新闻指导性扭曲变形。新闻媒体为了使报道迎合受众扭曲的审美观,添枝加叶,甚至制作假新闻,使受众在如同小说般的故事里游走。当部分清醒的受众看出破绽后,新闻权威性荡然无存。
2.为“抢独家”或盲目增加信息量,对信息来源不加核实或考证,造成新闻权威性引发社会和经济问题。一些为了抢独家,造成轰动效应的传播媒体,在得到信息后,不加考查,随意刊发,如1998年,某报纸刊发的一则消息,《谁来穿这40亿双皮鞋,谁能解这跨世纪的难题》。其报道中提到的40亿双库存皮鞋与实际库存大相径庭,消息发出后,给我国的制鞋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他们这种随意放大、夸大事实,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丝毫推动作用,反而使自己陷入信誉危机。部分媒体为了扩大影响,盲目增容,为了获得信息来源,他们把转载其它媒体消息,外聘编外人员来撰写稿件作为增容的信息源,结果造成信息来源本身存在问题,而出现了一些转载假新闻,编外人员在撰写稿件时,任意编造、肆意发挥,使新闻无法让人信服,最终导致新闻权威性的下降。
3.不能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盲从于某一方面,形成假、大、空,造成群众对新闻内容真实性的怀疑。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树典型上,无论树人物典型,还是树企业典型,为了体现典型的光辉形象、事物的先进程度,从策划到报道的成形,无论所报道的人还是事,他闪光的一面总是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显为人知的一些东西却被隐去了。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然而报道中提到的典型却是一个集优点于一身的完人,不仅让受众无法接受,我想就连刊发媒体自己也会觉得假,太假。报道结束了,不但典型没树起来,反而把刊发此类报道的媒体也搞臭了。新闻的权威性随之远去。
我国公共政策权威性研究
提要:公共政策权威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策的效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大量的公共政策被制定出来并加以执行,它们对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政策的权威性不足是导致这一偏差的根本原因。本文对影响公共政策权威性的因素和权威性不足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影响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环境和工具、手段等方面提出提高政策权威性的对策。
关键词:公共政策;权威;政策主体
权威性是指具有使人发自内心信服的力量和体现威望的性状,让人无条件相信,不产生怀疑。公共政策权威性是指公共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政策、行为规则具有很强的公众影响力和威望,让人们对其产生高度认同感、自愿的服从和支持的一种性质和状态。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教育等诸多社会问题,都需要由公共政策来调整和解决,政策的权威性状况极大的影响着这些问题解决的程度和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和提高公共政策的权威性。
一、影响公共政策权威性的因素
(一)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他们不同程度地介入到公共政策过程之中,影响着政策的权威性。
1、公共组织的角色、地位和形象。组织机构的角色定位、职权大小、组织结构和责权分工、组织文化和工作效率等组织的性状和表现,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监控和调整等方面影响着政策的质量和效果,最终影响着政策的权威。
宪法权威性研究管理论文
法不仅仅是“法律制度”,也不仅仅是“依法办事”。就其形式而言,法包括法律、法规、条例、判决等等;但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法却高于和先于法律规范,是国家机关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所必须遵循的规则。罗马法学家乌尔庇安(DomitusUlpianus)说:“法是鉴别人类行为之是非的科学。”这样说来,法也就包括法学中那些追求公平正义的法理了,法的本质不外乎是达到正义的一种手段、—种体制、—种秩序。
宪法是“法中之法”,这前一个“法”字,指的是法的第一种意义,即形式意义的法----法律法规判例等等;后—个“法”字,则指的是第二种意义的法,即法的精神实质,也就是国家机关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必须遵循的规则,如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法则。
宪法因而是先于和高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所以即使是最高权力机关也必须;遵循,任何法律法规和判例都不能与它相抵触。于此,可得出宪法概念的广义性和宪法权威的最高性的论据。
我们把人类在一切组织关系上都完整结合(于一个领域)的状态叫做“国家”。既为一个国家,便总有一批人管理它的事务,我们把这批人叫做“政府”。政府以国家的名义依照国土上最高的法律管理国内外事务,我们把这种法律叫做“宪法”(theconstitution),把这种政府叫做“立宪政府”(theconstitutionalgovernment)。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以色列和伊朗则以祖传的圣书如《圣经》和《可兰经》为其根本法。还有些国家并无根本法与普通法的区别,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也就是一国的根本法,英国和新西兰就是如此。含有上述这几种意义的宪法就是狭义的宪法,我们把它叫做“成文宪法”。
当代宪法学者所称“宪法”的内容并不以此为限。即使严格就载在文件上的条款而言,也不只限于被叫做《宪法》的文件本身,而应包括《宪法》中明文规定“须以法律定之”的“宪法性法律”(theconstitutionallaw)。宪法性法律的效力低于《宪法》又高于其他普通法律,所以通常被称为“基本法律”。然而即使加上宪法性法律,所谓宪法仍然是狭义的宪法。宪法学者所研究的宪法尚有更广的含义,它包括宪法条文的解释、法院(包括宪法法院)的宪法性判例(对美国宪法来说这必不可少)、政治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政治道德和传统。
婚姻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论文
论文摘要:新《婚姻法》首次明确规定了婚姻无效制度,这是婚姻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但其规定还不是很全面,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试就婚姻无效制度的法律意义、婚姻无效的构成、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以及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等方面对我国的婚姻无效制度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在婚姻法中设置无效婚姻和得撤销的婚姻,无疑是正确的,也是我国婚姻法在立法理论上的具大进步。可以预见我国婚姻法由于正确地设置了无效婚姻和得撤销的婚姻,必将使众多的不规范的结婚行为得到制约,而有利于婚姻法规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
关键词:无效婚姻
2001年4月28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是关于婚姻无效和婚姻可撤销的规定,自此,我国的婚姻法正式确立了婚姻无效制度。婚姻无效制度是结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障结婚条件和程序的执行,保护合法婚姻,预防和制裁违法婚姻。新《婚姻法》虽然规定了婚姻无效制度,但还不是很全面,婚姻法学界对此也有很大的争论。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婚姻无效制度作一系统的研究。
一、确立婚姻无效制度的法律意义
现行婚姻法对婚姻无效制度作出明确的规定,有很重要的法律意义:
(一)填补了我国婚姻立法的空白
宪法的权威性研究论文
法不仅仅是“法律制度”,也不仅仅是“依法办事”。就其形式而言,法包括法律、法规、条例、判决等等;但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法却高于和先于法律规范,是国家机关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所必须遵循的规则。罗马法学家乌尔庇安(DomitusUlpianus)说:“法是鉴别人类行为之是非的科学。”这样说来,法也就包括法学中那些追求公平正义的法理了,法的本质不外乎是达到正义的一种手段、—种体制、—种秩序。
宪法是“法中之法”,这前一个“法”字,指的是法的第一种意义,即形式意义的法----法律法规判例等等;后—个“法”字,则指的是第二种意义的法,即法的精神实质,也就是国家机关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必须遵循的规则,如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法则。
宪法因而是先于和高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所以即使是最高权力机关也必须;遵循,任何法律法规和判例都不能与它相抵触。于此,可得出宪法概念的广义性和宪法权威的最高性的论据。
我们把人类在一切组织关系上都完整结合(于一个领域)的状态叫做“国家”。既为一个国家,便总有一批人管理它的事务,我们把这批人叫做“政府”。政府以国家的名义依照国土上最高的法律管理国内外事务,我们把这种法律叫做“宪法”(theconstitution),把这种政府叫做“立宪政府”(theconstitutionalgovernment)。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以色列和伊朗则以祖传的圣书如《圣经》和《可兰经》为其根本法。还有些国家并无根本法与普通法的区别,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也就是一国的根本法,英国和新西兰就是如此。含有上述这几种意义的宪法就是狭义的宪法,我们把它叫做“成文宪法”。
当代宪法学者所称“宪法”的内容并不以此为限。即使严格就载在文件上的条款而言,也不只限于被叫做《宪法》的文件本身,而应包括《宪法》中明文规定“须以法律定之”的“宪法性法律”(theconstitutionallaw)。宪法性法律的效力低于《宪法》又高于其他普通法律,所以通常被称为“基本法律”。然而即使加上宪法性法律,所谓宪法仍然是狭义的宪法。宪法学者所研究的宪法尚有更广的含义,它包括宪法条文的解释、法院(包括宪法法院)的宪法性判例(对美国宪法来说这必不可少)、政治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政治道德和传统。
企业权威性质博弈分析论文
摘要:自科斯提出了企业权威理论以来,引起了经济学家的争议。但都没有对权威的性质做出界定。本文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权威的基本属性作了全面的分析,并用一个博弈模型论证了权威的产生过程和基本特征。
关键词:权威属性博弈分析
引言
主流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权威是由科斯(1937)提出的。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以价格方式配置资源,企业通过内部的权威关系来实现资源配置:权威以一种命令的方式运作企业资源,减少交易费用。但科斯及以后的经济学家们并没有对企业权威进行深入的研究,究竟什么是企业权威,企业权威范式的内涵、外延和基本约束条件是什么,企业权威的必然性、必要性以及作用机制等都没有充分的界定和论证。企业权威像一种先验性的假说,匆匆忙忙地被经济学家所接受和发展。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和西方社会学对企业权威的论证要充分得多。本文主要研究权威的性质,为发展实践唯物主义企业理论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介绍企业理论对企业权威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介绍马克思主义、西方社会学对权威的分析,对权威属性进行界定;第三部分用一个博弈模型证明权威的产生过程和基本属性。
一、重要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权威,马克思的相关论述是科斯以前的经典。在分析协作中的雇佣劳动时,马克思指出:“雇佣工人的协作只是资本同时使用他们的结果。他们的个别职能之间的联系和他们作为生产总体所形成的统一,存在于他们之外,存在于把他们集合和联结在一起的资本中。因此,对他们来说,他们的劳动的联系在观念上表现为资本家的计划,而他们的结合体的统一在实践中表现为资本家的权威,一种使他们的活动服从资本家的目的的他人的意志的力量。”马克思在这里说得很明确,资本家的权威在观念和实践上都是雇佣工人劳动协作的“他人的意志的力量”。在论及棉花的生产过程时,马克思指出,要把棉花制成棉纱,不仅需要经过若干道工序和若干个车间,还需要许多负有不同职能的劳动者,他们必须遵守统一的劳动时间,还要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不管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是根据领导各该劳动部门的代表的决定来解决的呢,还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多数表决的办法来解决,个别人的意志总是表示服从”,即对权威的服从。恩格斯论述了企业权威的必然性。在论述未来的社会组织时,恩格斯指出,“在生产条件所必然要求的限度内允许权威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无数人的协作也是绝对必要的:为了避免不幸事故,这种协作必须依照准确规定的时间来进行。在这里,运转的首要条件也是要有一个能处理一切所管辖问题的起支配作用的意志,不论体现这个意志的是一个代表,还是一个受托执行有关的大多数人的决议的委员会,都是一样。不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要碰到一个显而易见的权威。”虽然与科斯论述企业权威的目的不尽相同,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是十分深刻的,马克思恩格斯更多的是从生产过程即从分工协作的角度来论述权威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小议司法权威性的提升
司法必须具有权威,诚如耶林指出:“正义之神一手提着天平,用它衡量法;另一手握着剑,用它维护法。剑如果不带天平,就是赤裸裸的暴力;天平如果不带着剑,就意味着软弱无力。”弱化的司法难以产生公正的司法,司法软弱和司法失误一样,是影响司法公正与效率的重要因素。
司法权威不提升,我国宪法所载的“依法治国”就难以实现,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运行的基础就缺乏保障。中国选择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以后,下大力气建立了与世贸规则相适应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权威必须通过司法的作用来体现和落实。有同志认为,司法人员当前的素质不足以承载较高的司法权威。笔者认为,司法人员的素质正在得到而且即将得到很大的改善。无论如何,专门的司法官对法律发生误解的可能性绝对要比其他群体小得多;各国法治实现的途径也无一不证明,除了将司法权威赋予专门的司法官以外,别无它途。事实证明,越是没有司法权威,越是受到干扰和不信任,司法的中立、公正就越难以实现,市场经济所需的公信、终局、高效的保障体系就越是无法形成。
另一方面,司法权威不提升,wto组织的其他成员就难以真正相信中国,中国的国际形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未来数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速度就可能减缓。彭真同志在80年代初期率团访问日本时,曾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改革开放的决心与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的诚意,但是日本国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却是“你们有相应的法律吗?你们的法律能得到信守和执行吗?”在历时十几年的入世谈判中,中国的法制不健全、不统一问题也一直是谈判中最大的拦路虎之一。按照wto规则修改我国的法律法规现在基本已经做到,下一步,人家要看我们在实践中是否真正按照wto规则的要求履行承诺,要看修改的法律法规是否能够真正兑现了,而这一点,没有高水平的司法审判,没有高度的司法权威,恐怕是不行的。
笔者认为,在中国要提升司法权威,首要前提是司法机关自身要爱护司法权威。“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没有司法机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切实行动,一切都是空谈。以人民法院为例,确有必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把违法违纪、损害法院形象的害群之马坚决清除出法院队伍,把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不合格的法官坚决调离审判岗位,同时,把德才兼备特别是具有责任心和秉公执法精神的优秀法官放到审判第一线,以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要着眼于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堵塞漏洞,确保法官给予每个诉讼主体以公平公正的关注,对各方的权益给予平等公道的对待。要抓住庭审和裁判文书两个核心环节,将公正高效的裁判落到实处,并重视通过各种措施加强执行工作,严格执行法院的生效判决,以法院自身的坐得正、行得直来提升司法权威。
由于提升司法权威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社会公众积极维护司法权威也是极其重要的条件。司法权威的社会基础和根本源泉来自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律信守。王利明教授指出:“政府行为和私人行为对法律的依赖要转变为对法院的依赖,法院应当成为处理私人和社会组织的权益纠纷的主要的和终极的机关。”但在实践中,有的行政单位不配合法官的依法调查取证;有的企业故意隐匿财物、抗拒执行;有的律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拉拢、腐蚀法官,还有的律师以给法官好处为名而讹索当事人的钱财;个别新闻媒体、个别记者为追求轰动效应,对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尚未审判结束先定上舆论调子。凡此种种,均严重损害了司法的权威。
从现实看,中国的司法权威不是已经很高,而是尚处于非常孱弱的状态。在中国现行的宪政体制之下,人民法院是在党和人大的领导监督之下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所以,司法权威有赖于党和人大的关心和支持。法院的司法权威离开了这些党和人大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关心、爱护就不可能落到实处。为了维护司法权威,加强和完善对司法机关的监督确实是必要的,但专家普遍认为,这些监督应当依法有序地进行,应当是事后监督而非事前监督,应当注重监督法官的违法违纪行为而不是监督个别案件的具体裁判,否则,这种监督将无助于司法权威的树立。
努力构建维护党章权威性的保障机制
党章就其性质而言,是党内最具权威性、稳定性、严肃性的根本规章,是无产阶级政党立党的政治根基,是党内的最高规章。但在实践中,有些党组织和党员对党章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执行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因此,充分认识党章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维护党章权威性的保障机制,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党章权威性的内涵分析及依据
党章是全党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它规定了党的基本原则、纲领、路线和任务,规定了党的组织制度和党内生活准则,是党内的根本规章,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同时,也体现了党的性质,决定着党的发展方向,是凝聚全党、动员群众的一面旗帜。党章就其性质而言,是党内最具权威性、稳定性、严肃性的规章,是无产阶级政党立党的政治根基,是党内的最高规章。
1.党章是全党集体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章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的纲领性文献,它规定了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规定了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规定了党的组织机构和活动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党员的基本条件、权利和义务等,是全党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马克思曾把第一国际章程称为党内“最高的判决”,恩格斯把党章称为党的“共同法律”。恩格斯在就国际工人协会章程给国际工人协会会员的信中指出:每一个支部有权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地方性的章程和条例,但不得与共同章程和条例有任何抵触。列宁又进一步指出:“党章是组织性的正式表现”,是“党组织的形式和规范的总的决议”。这些都说明,党章是党的根本规章,代表了全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党章规定的原则和制度,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效力,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党章是党的旗帜。马克思在《给威·白拉克的信》中指出:制定一个原则性的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恩格斯也指出:“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把党的纲领称为党的旗帜和党的发展水平的界碑,这是因为:首先,党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党的发展与活动指明了方向。其次,党的纲领和路线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前提。正确确立了党的纲领和路线,才能使党的建设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为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提供组织保证。第三,党的纲领是号召和组织群众的旗帜。党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基本政策及策略,群众将通过党的纲领和政策来了解党,认识党,判定党的价值和发展水平,从而决定对党的态度。有了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纲领,党才能集合和团结最广大的队伍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奋斗。
3.党章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调整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列宁指出:“党应当是组织的总和(并且不是什么简单的算术式的总和,而是一个整体)。”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就必须有一个共同遵守的党章,以规范党内生活,划分党内职责,调整党内关系,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使党内生活和党的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要有统一的中央来领导全党的工作,保持全党统一的行动;要有统一的纪律,即所有党员不论其职位的高低和党龄的长短,都必须遵守党的纪律,以巩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根据这些要求,列宁在早期建党活动中曾提出党内实行集中制。以后,为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党员和党的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列宁又进一步提出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并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贯穿整个党章的根本指导原则。他指出:党章是“党的总的组织原则”,它的“精神实质就是彻底实现民主集中制”。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列宁的思想作了具体的论述。他指出:“我们的党,不是许多党员简单的数目字的总和,而是由全体党员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统一的有机体,而是党的领导者被领导者的结合体,是党的首脑(中央)、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依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种规律,就是党内的民主的集中制。”刘少奇的这些论述,概括了我们党的章程的根本特点和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指导党的建设的根本规范。
如何着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机构编制工作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优化执政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事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局,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作用。按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肩负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的机构编制工作,担负的责任将更加重大,面临的任务会更加艰巨,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会更加复杂,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破解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消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意义和作用
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对多年来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成功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更带有根本性。
(一)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直接涉及到对执政资源的有效配置,机构编制工作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和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有效领导和管理,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推进;体现通过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上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在机构编制工作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的客观需要。
(二)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机构编制工作是贯彻执行《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机构编制管理的职权来自于相关宪法性法律规范,是宪法的权威性在国家机关组织机构管理方面的有机延伸,其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从体制上、组织机构管理上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迫切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是深化各项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改革的实践表明,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是突破改革中机构撤并、编制精简难点问题,顺利推进改革、实现改革意图的迫切需要。机构编制工作逐渐成为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资源,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成为有效解决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机构设置、理顺职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大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任务面前,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人民网的目标:权威性、大众化和公信力
“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一直是人民网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也是人民网成为网上主流媒体必要的前提和条件。多年来,人民网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前进,我们将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下面结合人民网实际谈点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时代呼唤网上的主流媒体。
打造网上主流媒体,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要求,也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责任。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新形态和新“战场”,互联网已经从最初的配角地位,一步步走向主角地位。今天,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和传统媒体一样,成为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信任度也正在日益增强。网络媒体中的部分网站作为主流媒体出现,已经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要求。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党和人民就赋予其历史的责任和满怀着殷切的期待。这个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他们必须担当起主流媒体的责任,成为网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主张、党的思想理论的主阵地,成为当家作主的广大人民群众发表心声的大平台,成为大众传媒、新闻传播的主战场,成为网上舆论引导的主渠道。人民网和其他重点新闻网站一样,在党中央和各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在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和传统媒体一道,参与了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活动的报道,见证了国际风云变幻,追踪了国内新闻热点和各类新闻事件,让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发表见解,始终坚持“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这一目标,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进一步沿着这个目标,确立我们的网上主流媒体地位,已经成为我们十分紧迫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建设主流媒体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
几年来,我们在建设主流媒体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回顾走过的历程,最值得牢记的当是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