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医保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7 00:43: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全民医保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保试点实现全民医保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城镇居民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街道社区医疗保险工作的对策思考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建立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又一重大举措、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社区医保管理平台建设滞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的推开,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迈向全民医保、完善目标关键性的一步、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基本原则、构筑预警、监管、处理三大网络体系、建立执法、维权机制、强化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基层平台建设、加强医疗保障队伍建设、转变基层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等,具体请详见。
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会议召开后,已有79个城市作为流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并计划在近几年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这是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建立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又一重大举措,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要充分发挥城市社区服务组织的作用。整合、提升、拓宽城市社区服务组织的功能。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做好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医保是社区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一、城镇居民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是随着现代医疗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卫生服务模式,在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的过程中
由于参保人员大多为老人、小孩、并轨转制企业的弱势群体、失业或无业人员,因此社区医疗服务便上升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眼下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仍然不能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呈现处“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场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较多的患者对社区医疗服务能力缺乏信心。胜利街道居委会的xx主任告诉我们,居民们普遍认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生医术不高,设备简陋,生怕在社区就诊“小病拖成大病,感冒治成肺炎”。尤其对全科医生持怀疑态度。
全民医保年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省、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完成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非就业人员及学生参加居民医保为主要工作内容,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城镇居民参保包括在城镇内居住的农村户籍人口、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中小学生),确保完成本年度参保任务。
二、任务目标
紧紧围绕全省确定的“一个确保,两个重点,三个突破,四个到位”的工作任务,扎实深入开展我县医保工作。
(一)确保全县7.5万城镇居民、4.5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将任务指标与落实要求同步分解到各乡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或社区。
(二)实行“三包”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县里负责包保乡镇(区);乡镇(区)负责包保保障所或社区;保障所或社区负责包保人员。
全民医保在新兴经济中的出路
如果你无力支付女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费用,政府该不该出这笔钱?如果她得了癌症而你却负担不起治疗费呢?如果病情进人晚期的不是你的女儿而是你呢?如果你对以上任何一种情况的回答为“是”—凭良心讲,我们99%的人都会这样回答—那么,你就会支持“全民医保”,也就是关于人不能仅仅因为穷就该被丢下承受痛苦或者等死的理念。我们通常讨论—而且激烈争议—的是,到底谁应该受助于纳税人的钱(只是穷人吗?他们的子女?),因何种疾病(传染病?疑难杂症?),以及受助程度(全部?部分?)。这些问题承载着太多意识形态。这是保守派的热衷个人责任和自由派的喜欢社会团结产生摩擦的地方。无怪乎美国没有全民医保—有些美国人称之为“社会主义”,同时欧洲也在削减这一块—大多数欧洲人称之为“一项人权”。不过,虽然富国在为此争论不休,像巴西、智利、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些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却摸索出了一条前进之路,并且正在向前迈进。以下是它们正在实施的做法。
首先,它们达成了政治上的共识:如果你付不起医保费用,那么政府会为你出钱。
对于这些国家来说,这不仅是道德原则。这是确保政治稳定的一种方法。对于经济增长来说,下面哪个更糟:是用公家的钱来帮助数百万贫困者获得医疗服务,还是让这数百万人愤怒地走上街头举行示威?团结有利于商业发展。当然,这要假定你能分辨出谁穷谁不穷。噢,现在你能分辨。生物统计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可以更容易、更省钱地—每人约4美元—确定个人的身份,了解其收入,并查出其正在领取的补助金。如果你生活在加拿大或法国,这听起来也许不算什么,那里有指定的社会保险号和由政府提供的终生“免费”医疗保障。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是具有革命性的社会政策。
其次,政府支付的医疗保险超越了传统的“基本”组合—超越了像疫苗接种、孕产期保健以及计划生育这些内容。随着发展中国家变得越发富裕,它们的病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其国民因其他问题致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和心脏病变得更加普遍。它们的婴儿出生率降低,人口寿命延长。所以过去那种提供医疗保障的方法需要改变。你要把更多的政府资金用于教人们如何生活—少吃、多运动、戒烟以及使用安全套。你要把更多的医生培养成专科医生而不是全科医生。而且你开始担忧专利问题—你买得起大品牌制药公司生产的最新药品吗,还是你该不该挑战它们的知识产权、自己生产一种非专利药?猜猜像巴西这样新的全球强国会走哪条路。
第三,虽然政府可能在支付医疗服务的费用,但它不再是唯一的医疗服务提供者。
建设公立医院和聘请医生在重要性上不及确保病人有医疗保险,并且能够利用保险在自己想找的医生那里获得医疗服务。许多新的医疗服务提供者是私人性质—有些为了赢利,有些不是。这让政府可以关注逐利的医疗企业不愿涉足的地方—比如偏远农村—并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强调的是:当政府本身不能拓宽这些医疗服务的范围时,通常是私人性质的非营利性组织在做这件事—世界上最新成立的国家南苏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县全民医保年工作方案
按照省政府“全民医保年”工作要求,我县今年的工作指标是: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要达到7.5万人,职工参保人数达到4.5万人。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深入开展,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根据《吉林省“1234医保年”工作方案》、《吉林省2009年城镇医疗保险宣传工作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民医保年”活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省、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完成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非就业人员及学生参加居民医保为主要工作内容,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城镇居民参保包括在城镇内居住的农村户籍人口、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中小学生),确保完成本年度参保任务。
二、任务目标
紧紧围绕全省确定的“一个确保,两个重点,三个突破,四个到位”的工作任务,扎实深入开展我县医保工作。
(一)确保全县7.5万城镇居民、4.5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将任务指标与落实要求同步分解到各乡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或社区。
全民医保社会公平性意义分析论文
关键词:医疗保障全民医保公平
摘要:“全民医保”目标的提出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解决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不足引发的公平问题,但是多种医疗保障制度并存将引发新的不公平问题。建议将底线公平理念引入“全民医保”目标下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强调政府的基本责任,在追求适度公平的前提下同步发展多种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医疗保障体系的叮持续发展。
公平始终是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之一的医疗保障制度,公正是其存在的理念基础。然而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长期呈现出的碎片式制度结构,却与公平性目标相距甚远。2007年7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会议,总理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较快,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决定以解决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医疗保障为突破口,开始“全民医保”的建设进程。这不仅意味着医疗保障制度从局部人群享有扩展到全民覆盖,同时也必然引出一个现实性与理论性并俱的问题,即该用何种公平的理念指导这次医疗保障制度变革,如何用一种恰当的公平视角来均衡多种制度并存带来的各种差异。
一、“全民医保”目标提出之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问题
长期以来,对于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的质疑不绝于耳,该制度的主要症结表现为保障的覆盖面不足,大量人群游离于医疗保障制度之外,暴露出了保障制度“有或无”层面上的公平问题。2003年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共有30%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是疾病或损伤,与此相呼应的是,79.1%的农村被调查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44.8%的城市被调查者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缺失的情况相当严重。
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是面向不同的人群阶段性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受益人群由少到多的过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起步最早,从1994年的两江试点至2006年底,该制度覆盖人群达到近1.6亿,但是鉴于该制度目标人群的局限性,城镇大量无固定工作单位的非从业人员没有被纳入到制度中来,其中包括大量的老人、儿童、失业人员等弱势人群。虽然不少城市的政策文件中规定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自行参加该制度,但是缺乏单位参与筹资这一关键环节,加上“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必须同时加入”的限制,使得这些弱势人群凭借自己的能力想迈进制度的大门,显得格外困难。
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构想
三大医保制度的差异分析
我国于1998年设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是为国有企业改革解困而出台的一项配套措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自然的考虑,但也在客观上造成该制度覆盖面较为狭窄(仅限于城镇正规就业职工)的问题;之后相继于2003年和2007年出台覆盖广大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非从业城镇居民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城职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分割运行,分别覆盖不同的人群,两种制度在参保原则、统筹层次、筹资机制、保障水平甚至主管部门等方面各成体系,存在着诸多差异。
1.覆盖人群。城职医保的覆盖对象仅限于城镇正规就业职工;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所覆盖的人群是非正规就业的人群。2003年出台的新农合的覆盖对象是广大农村居民,2007年出台的居民医保的覆盖对象为不属于城职医保制度覆盖范围的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可见,城职医保制度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覆盖人群的划分主要是以是否正规就业为标准的。
2.筹资方式与筹资水平。从筹资方式来看,城职医保采用个人缴费与单位缴费结合的方式,城乡居民医保采用个人缴费与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从缴费年限来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属于在职缴费,达到一定缴费年限后,退休后不再缴费即可享受待遇,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停止缴费就不能享受待遇②。从筹资水平来看,城职医保的筹资水平总体高于新农合和城居医保的筹资水平。新农合和城居医保的覆盖人群因为缴费能力相对较弱,个人收入难以量化,基金采用定额筹集,筹资水平远低于城职医保,并且政府承担了更多的责任。2010年全国城职医保的人均筹资额为1666.51元,城居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额分别为181.04元和156.6元③。可见,虽然城乡居民医保享受政府财政补助,但由于城乡居民的收入有限和政府补助不高,城乡居民医保的总体人均筹资水平远低于城职医保。
3.保障范围。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新农合和城居医保在推行之初,都强调了坚持低水平起步、重点保障参保人员的大病医疗需求。例如,新农合直接被定义为“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城居医保制度规定,基金“重点用于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逐步试行门诊医疗费用统筹”。相比较而言,城职医保的保障范围比新农合及城居医保要宽得多。按照现行“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城职医保参保人符合要求的住院费用可以通过统筹基金报销,门诊费用则可以通过个人账户扣划,已经实行门诊统筹的地区(例如广东省东莞市等地),还可以利用统筹基金获得门诊医疗保障。可见,目前城职医保与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保障范围主要与筹资水平相对应,城职医保的筹资水平较高,其保障范围也较大。4.保障水平。保障水平是医疗保险制度目标和效果的集中体现。一般而言,可用名义保障水平和实际保障水平来衡量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医疗保险的名义保障水平主要体现为报销比例,城职医保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总体为70%左右;新农合目前平均报销比例为36%,在中西部县和乡为50%或更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在50%左右。但保障水平是由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和医疗保险“三大目录”等方面规定所综合决定的。因此,有学者指出,用实际补偿比,即就医者获得的基金补偿金额占其实际发生的全部医疗费用之比,来衡量医疗保险的真实保障水平。根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2008年城职医保实际补偿比为66.2%,城居医保实际补偿比为49.2%,新农合实际补偿比为为34.6%④。可见,与筹资水平相对应,城职医保的名义保障水平和真实保障水平均远高于新农合和城居医保,后二者的保障水平相对比较接近。
5.基金模式。从基金模式来看,城职医保设立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而城乡居民医保不设个人账户。城职医保的个人账户由参保个人和用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组成,按照参保人员的工作状态、年龄特征等因素,以一定比例划入,用于参保人员发生疾病风险时而支付符合医疗保险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个人账户相当于一个人在年轻、健康时将一部分资金储蓄积累起来,在年老或患病时用支付自己的医疗费用。因此,医疗个人账户与医疗保险的不同点在于:医疗保险是在不同健康状况的人之间(健康者与患病者)进行医疗资金的横向再分配和平衡,而医疗个人账户则是在个人的现时消费与将来的医疗消费之间进行纵向的资金平衡⑤。因此,城职医保既存在横向再分配,又存在纵向再分配,而城乡居民医保仅存在纵向再分配。
医保局局长学习中国梦心得体会
“中国梦”是什么?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此,我们国人多了对将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针对这次市委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学习专题活动,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梦,凝聚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唯有不断创造实现亿万百姓的美好生活和幸福梦想,才能共同托起民族复兴之梦。作为与我们百姓密切相关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发展,几乎惠及了所有的中国的百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将给全体公民撑开一把保障的大伞,让每一个公民都深受其惠,率先实现我们国家全民医保惠及百姓的“中国梦”。
推进全民医保为“中国梦”添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但它不是温饱型生活方式,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等是温饱社会向小康社会过渡的重要指标。为了“中国梦”,必须推进“全民医保”,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作为一个普通家庭,普通百姓尤其是农村的百姓最怕的就是得病、住院,每次看病高额的花费都能让百姓“望而却步”,早在十几年前,举国呼吁建立全民医保,而因国家不堪重负无力承担,就此,建立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动议搁浅。为什么经济发达程度比中国弱的印度,已建立起全民免费医疗制度,而中国却建立不起来。全民医保,成为广大百姓难圆的中国梦。如今党的十八大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实现“全民医保”是提升全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全民医保”的推进,将为“中国梦”增添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中国梦”为医保指航,向全民医保迈进
中国梦给我们指明方向,不畏艰巨,勇穿迷雾与荆棘。尽管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经过近年来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我们国家关于医疗保障问题不再存在着公费医疗等特殊政策,转而发展成了针对普通职工、退休职工、特困人员、城镇居民、农村农民等多方面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政策的实施不但有效避免了“一人拿药惠及全家”的弊端,更使城乡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不用缴纳医保费就能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同时农民朋友们也能交几十块钱纳入农村的合作医疗保险政策中,2006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市、区),使全体各个层次的国民都享受到了医疗保障的利好政策和待遇。同时,针对大医院人满为患、中小医院无人看病的医疗资源分配问题,此次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要积极发展和完善县级基层医院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让90%的市民能在县域内解决看病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老百姓享受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医保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把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真正放在心坎上、落实到行动上,将党的各项医保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转变思路真抓实干成就“全民医保梦”
底线公平理念引入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全民医保”目标提出之前我国医疗保障itl0度的公平性问题;“全民医保”目标的提出缓和了制度缺失带来的不公平;“全民医保”的内涵需要新的公平理念;“全民医保”目标下的底线公平理念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公平始终是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44.8%的城市被调查者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缺失的情况相当严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是面向不同的人群阶段性地逐步发展起来的、2003年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全民医保”目标提出之际,正是我国新一轮的卫生体制改革酝酿之时、“全民医保”目标有着更为丰富的制度内涵、在改革的初期,我国并没有形成以全民为视角的改革思路、各级政府都清晰地表达出了筹资的责任、底线公平理念有着制度建设中的现实性与前瞻性双重意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全民医保”目标的提出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解决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不足引发的公平问题,但是多种医疗保障制度并存将引发新的不公平问题。建议将底线公平理念引入“全民医保”目标下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强调政府的基本责任,在追求适度公平的前提下同步发展多种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医疗保障全民医保公平
公平始终是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之一的医疗保障制度,公正是其存在的理念基础。然而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长期呈现出的碎片式制度结构,却与公平性目标相距甚远。2007年7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会议,总理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较快,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决定以解决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医疗保障为突破口,开始“全民医保”的建设进程。这不仅意味着医疗保障制度从局部人群享有扩展到全民覆盖,同时也必然引出一个现实性与理论性并俱的问题,即该用何种公平的理念指导这次医疗保障制度变革,如何用一种恰当的公平视角来均衡多种制度并存带来的各种差异。
1“全民医保”目标提出之前我国医疗保障itl0度的公平性问题
长期以来,对于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的质疑不绝于耳,该制度的主要症结表现为保障的覆盖面不足,大量人群游离于医疗保障制度之外,暴露出了保障制度“有或无”层面上的公平问题。2003年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共有30%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是疾病或损伤,与此相呼应的是,79.1%的农村被调查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44.8%的城市被调查者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缺失的情况相当严重。
公平理念指导医保变革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全民医保”目标提出之前我国医疗保障itl0度的公平性问题;“全民医保”目标的提出缓和了制度缺失带来的不公平;“全民医保”的内涵需要新的公平理念;“全民医保”目标下的底线公平理念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之一的医疗保障制度,公正是其存在的理念基础、暴露出了保障制度“有或无”层面上的公平问题、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是面向不同的人群阶段性地逐步发展起来的、“全民医保”目标提出之际,正是我国新一轮的卫生体制改革酝酿之时、三种制度同步发展,将成为我国实现“全民医保”目标的具体路径、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填补长期以来的制度空白固然是保证人人获得医疗保障的必要途径、底线公平理念将差异与均等、公平与效率这些辩证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全民医保”目标的提出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解决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不足引发的公平问题,但是多种医疗保障制度并存将引发新的不公平问题。建议将底线公平理念引入“全民医保”目标下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强调政府的基本责任,在追求适度公平的前提下同步发展多种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医疗保障体系的叮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医疗保障全民医保公平
公平始终是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之一的医疗保障制度,公正是其存在的理念基础。然而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长期呈现出的碎片式制度结构,却与公平性目标相距甚远。2007年7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会议,总理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较快,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决定以解决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医疗保障为突破口,开始“全民医保”的建设进程。这不仅意味着医疗保障制度从局部人群享有扩展到全民覆盖,同时也必然引出一个现实性与理论性并俱的问题,即该用何种公平的理念指导这次医疗保障制度变革,如何用一种恰当的公平视角来均衡多种制度并存带来的各种差异。
1“全民医保”目标提出之前我国医疗保障itl0度的公平性问题
长期以来,对于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的质疑不绝于耳,该制度的主要症结表现为保障的覆盖面不足,大量人群游离于医疗保障制度之外,暴露出了保障制度“有或无”层面上的公平问题。2003年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共有30%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是疾病或损伤,与此相呼应的是,79.1%的农村被调查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44.8%的城市被调查者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缺失的情况相当严重。
社会医疗保险论文
社会属性和强制性原则使社会医疗保险与营销之间似乎缺少某种纽带和联系。然而,在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构建和社会医疗保险由“城镇”向“全民”跨越的过程中,以营销的观念和手段来推动“广覆盖”目标的实现,不失为非常之举。
1对社会医疗保险需不需要营销的讨论
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就是将多层次体系下的各险种,通过创造、传递和传播优质的顾客(参保者)价值,获得、保持和发展参保人群。当“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目的便得以实现,医疗保险扩面工作也变得简单有效,“广覆盖”、“大数法则”等迎刃而解。
1.1从市场角度看,医疗保险和其他保险一样,是非渴求商品
医保经办机构必须主动推销和积极促销,善于使用各种推销技巧寻找潜在顾客,甚至采用高压式的方法说服他们接受其产品,从而使更多的人群加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来。
1.2从医疗保险的需求特性看,疾病发生的随机性造成对医疗保险需求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