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6 19:50: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契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供销合同契约范本
出卖人(即原买受人)xxx(以下简称甲方)买受人(即原出卖人)xxx(以下简称乙方)兹为不动产买回经双方同意订立买回契约条件如下:
第一条乙方前于xxxx年x月x日,将后列不动产附保留买回权的特约条件以人民币xx元整的价金,出卖与甲方,并订立不动产买卖契约私证书及将买卖标的物占交移转完成买卖在案。今因乙方依上列买卖契约第x条的规定,为行使买回权,而甲方亦愿依本契约同意由乙方买回。
第二条乙方为行使买回权,即将其前向甲方所受领的卖出价金人民币xx元整返还甲方,而甲方即日经向乙方悉数全收。
第三条甲乙双方间,前次买卖所由甲方已开支xxxxx费用计人民币xx元整,依约应由乙方偿还与甲方,于乙方承认上列金额无讹即于本契约在成立同时,由乙方如数支付甲方收讫。
第四条本件买回标的物的xxx部分,经甲方改良xxx(如有益费、保存费。)共计支出人民币xx元整,乙方亦承认无讹并愿将该款项照数偿还乙方,而甲方亦亲向乙方收讫。
第五条甲方于本买回契约成立同时,应将再买卖标的物连同其所改良的物件全部交付乙方管业。
小议不完全契约概念
摘要:企业财权主要包括出资者终极财权、企业法人财权以及两者各自分割与分层所形成的明细财权,以不完全契约中之完备部分与不完备部分为标准,财权可以划分为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范畴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范畴,前者以公平为价值取向,后者以效率为价值取向。任何一项财权配置本质上是一个二元价值体系,即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配置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配置,在实践上表现为某项具体财权配置对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关键词:财权;契约理论;通用财权;剩余财权;价值取向
一、财权:缘起与评论
汤谷良(1994)认为,企业财务主体所拥有的财权,是原始产权派生而又独立于原始产权的一种财产权,这种财产权与法人制度的结合,即构成法人主体的财权。企业财权是派生产权,属于法人财产权。该观点已经触及了“企业财权”的本质,对认识财权的具有重要意义。但将企业财权隶属于法人财产权值得商榷。企业财权应从整个企业层面来考察,法人财产权仅仅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伍中信(1998)认为,财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财权=财力+(相应的)权力,这里的“财力”表现为一种价值,是企业的财务资金或本金,而相应的权力便是支配这一“财力”所具有的权能。该论述主要是在产权理论的指引下,从“权力”视角来展开和论证的,应当是认识和剖析财权本质的基本方向,但将财权隶属于法人财产权则缩小了财权范畴。
刘贵生(1999)认为,财权又称理财权,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财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财产所有权相联系的财力支配权;另一个是与政治相联系的财力分配权。前者属于财务范畴,后者属于财政范畴。狭义的财权仅仅指前者,即与财产所有权相联系的财权。该论述将财权与财产权联系在一起,初步概括了财权的内容,对认识财权内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财务权利与财政权利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权利,绝不能相互混淆。郭复初(2001)认为,财权还包括投资权、筹资权、留用资金支配权、资产处置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和分配权。该观点从公司财务角度将公司财权直观归结为七项具体权能,有利于考察各项具体财权的配置,以达到优化财权配置的目的。李连华(2002)认为,财权并非仅指财务权利,而是体现在资金运动和财产上的各种权力,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财产权或物权。并将公司财权划分为出资者终极财权、公司法人财权以及法人财产权所分割形成的明细财权,进一步认为公司财权是由不同层次、不同权能所构成的一个权力结构系统。关于财权是一个权力结构系统的观点,对财务分层、财权配置有着重大意义。
劳动契约关系理论分析
一、我国劳动契约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困惑
(一)理论困惑。考察我国劳动契约关系的生发轨迹必须以我国劳动关系立法的发展为指引。以历史视角考察我国劳动立法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我国劳动立法发源于国家政策主导之下,伴随市场经济模式转型而逐步确立。其发展过程与西方国家从“自由”到“管制”的立法模式截然不同,也可以说是恰恰相反。由于立法与理论的产生发展都较晚,因此,我国劳动契约关系理论并未形成统一、成熟的理论框架体系,伴随立法而进行的理论构建也尚在探索之中。其中,对于劳动契约关系的定性问题,决定了劳动契约理论能否独立于民法理论体系而存在。传统观点认为,因为劳动契约关系与一般民商事契约关系属同根同源,因此追本溯源,古典契约理论作为民法理论的基本框架体系,仍然可作为解释劳动契约关系理论之基准[1]。现阶段,我国劳动契约关系(立法)具有非常浓厚的力图摆脱计划经济时代“铁饭碗”的特点,因此,在理论上倾向于将劳动合同视为一类特殊的民事合同,以民法的一般性原则作为劳动合同法理论统率,在私法理论框架下强调“契约自由”与“意思自治”,并着力通过劳动合同立法赋予劳动者自主劳动权和用人单位自主用工权。劳动契约关系自身是一种契约关系,但绝非单纯的一般性民商事契约关系。从其自身发源来看,劳动契约是现代文明社会工业化大生产之下的产物,是人类对于“社会劳动”这一基本社会行为的认知与进化,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经济、人口、地理、国家政策等因素发展状况的集中体现。因此,劳动契约不同于普通的民商事契约,并不以是否充分体现双方当事人意志为其基本要义。劳动契约关系自身与诸多社会制度相联结,包括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基本保障制度。在资本要素与实质正义的协调之中,从终极意义上来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是相辅相成的;从微观层面来看,劳动者是社会经济的最小原子个体,劳动者的利益保障是整个社会平稳运行的基石。因此,以意思自治为核心,以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简单的、纯粹的、但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一次性交易行为为交易模型,对劳动契约关系进行分析,势必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又或者在整体上并不采用某一种理论,而只对劳动契约关系进行拆分解释,缺乏整体的统一性和内在逻辑性。(二)实践困惑。由于传统民法理论框架无法将劳动契约关系完全涵射,加之劳动契约关系自身独特的从属性特征,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以传统民法理论思维对劳动契约关系进行理解将无法真正实现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首先,劳动契约关系双方主体地位的实质不平等是劳动立法的基本前提,这与一般民商事立法主体平等的设定不符,这就导致劳动立法的保护目的并不是形式平等的保护,而是具有某种立法倾斜性的规则设计,因此实践中对于立法条文的正确解读有助于更加准确的理解劳动立法宗旨与目的;其次,劳动契约关系不同于一般民商事契约关系在于它的财产性与人身性紧密相连,一个一般意义上以意思自治为核心的契约关系并不能被简单理解为是当事人意志的全部表达,以探求当事人真实意思为核心的实践经验并不能精确实现劳动立法的调整目的最后,劳动契约关系是涵盖生产—流通—交换整个社会交易环节的契约关系,因此,其具有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生产与商品市场交易稳定的基础性功能,这与主要集结于商品流通环节的一般民商事契约关系具有根本性差别。以单纯的促进交易或反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思维处理劳动契约关系纠纷,无法发挥劳动关系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二、关系契约理论与劳动契约关系的内在一致性考察
麦克尼尔教授提出的关系契约理论正值古典契约理论的崩溃之际,或者说正值古典契约理论发展岌岌可危之际。关于契约理论的发展与去向问题成为理论界的探讨热点。之后兴起的新古典主义契约理论虽然致力于修正古典契约理论本身的缺陷和不足,但是其在理论和组织上仍然以个别性交易为基础,只是对于关系做出了许多让步而已。但是当个别性与关系性的原则相冲突时,新古典主义契约理论就缺少一种应变能力[2]。因此,关系契约理论批判和承继的对象包含了古典契约理论和新古典契约理论在内,麦克尼尔教授力求运用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阐释“契约”这一社会现象本质以及契约理论在法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走向。在契约的根源性理论上,关系契约理论认为契约得以存在的母体就是社会,不是契约形成了社会,而是因为有了社会①,契约才有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社会的共同需求产生了契约。正因为麦克尼尔教授将社会作为契约的基本前提,因此,其后续理论中诸多社会性因素得以被纳入考察视野。麦克尼尔教授特别对于在契约规范中的非实证法规范相对于契约关系的规范效力的合理性与正当性进行了有力论证,也正因为基于社会学的实证角度的分析,麦克尼尔关注到了“关系”这一因素在契约中的重要性,进而将契约定义为一种关系而不是一种承诺;在价值判断上,关系契约理论有超出单纯的经济合理性层面的内容:即强调契约的相互性与契约团结,反对古典契约理论那种彻底的利己主义至上的自由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共同体主义表明人的主体性不单单表现为自由选择的意志与能力,也表现为对于选择目标的自觉的反思[2]10;在方法论上,麦克尼尔教授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将“契约”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进行“白描”,目的就是尽可能真实、客观地将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契约现象进行分类概括,直面契约关系中许多冗杂的因素与问题,指出契约是不完全的,承诺也不是绝对的。因此,麦克尼尔对于契约关系的考察在立基于现实的基础上又立足于未来发展的角度,打破了古典契约理论那种简易的理论假设,并且尝试从更深层面去探讨和解决契约关系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一)契约根源的契合。麦克尼尔教授指出,契约首要的初始根源只能是社会[2]1-2。因为社会创造了共同需求,社会拥有一套特定的语言交流体系,社会结构的稳定给予人们可以实现各种需求的地理空间和心理期待。现代劳动契约关系肇始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主体,再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相结合而形成[3]。在资本主义经济原始积累阶段,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的资本家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换取物质生活资料。由此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得以产生。现代劳动契约关系的产生是伴随资本主义社会而发展的,它的生成背景无疑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形成的,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是不会出现大量普遍的现代劳动关系的。因此,契约本身无法与社会相割裂;考察劳动关系的产生不难发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分离正是现代工业社会劳动分工和劳动专业化的开始,即关系契约理论阐—述的契约的第二个初始根源———劳动的专业化和交换。交换促成了专业化体系的形成,分工与合作将人们从原始的自产自足的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通常的理论认为,分工的来源就是人类持续不断的追求幸福的愿望”[4];契约的第三个初始根源是选择。麦克尼尔将人的意志自由解释为人的选择性,并以此将人与因遗传而定的劳动的专业化和产品交换行为区别开来,并且这种选择在契约概念下并不要求是真实的,只要“我们像是在选择一样行为就可以了”[1]3。现代劳动契约关系的产生就是在古典契约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也就是在尊崇“自由意志”的背景下形成的雇主与雇员的契约关系,因此,理论上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拥有绝对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的,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和劳动力;契约的最后一个初始根源是人们的未来意识。这种自觉的未来意识才使得契约因人们自主选择意识的凸显而真正成熟起来。这种“未来意识”在劳动契约关系中对于劳动者体现为对于未来生活保障的基本判断,对于企业主来说则体现为对于市场利润的整体估量。这种对于未来规划的强烈目的性使得契约得以持续存在和充分发展。因此,劳动契约关系与关系契约产生的深层基础是一致的。(二)规范的契合。不同于古典契约理论将自主意志———“承诺”作为缔约双方之间重要的效力规范,麦克尼尔教授对于“承诺”这一要素始终保持理性审慎的态度。他将承诺分化为由五个要素组成的概念,即承诺人的意志;受诺人的意志;为限制未来而采取的现实行动;交流;可度量的互惠性[2]5-9。因为各个要素紧密关联,缺其一就不成立“承诺性交换”,而是“非承诺性交换”,因此,“承诺”本身对于交换过程的意义就被大大限缩了,对于“承诺”的细化也使得“承诺”在契约关系中的作用焦点变得更加敏锐。因此,更普遍的情况是“承诺性交换”总是伴随着“非承诺性交换”而存在。特别是在高度复杂的社会分工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但存在大量的非承诺性交换规划,而且用人单位在其中处于命令地位(positionsofcommannd)[2]5-9。除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契约之外,还包括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规范、国家劳动条件基准规范、社会保险制度规范、劳动监察制度规范等等。对于劳动契约关系的考察不能只依靠劳动关系契约本身,而应结合劳动契约关系所涉及的各类规范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是由劳动关系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在劳动契约关系这种人身性较强的契约关系中,有必要对基于身份地位差异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审慎考察,因为在这样的契约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往往可能不是契约内容本身,而是因为关系所触发的其他形式的“命令型规范甚至是隐性规范”①。(三)权力流动性的契合。古典契约理论并非不关注契约主体的缔约能力状况。但是麦克尼尔教授将关系性契约中交易发生之前的权力与交易过程中发生的权力进行了区分。现代契约关系注重“身份”的回归。特别是在社会法领域,努力打破简单的“经济人”“理性人”假设,转而关注契约双方实际的社会地位与缔约能力成为现代契约理论的基本准则。麦克尼尔胶后市注意到,在整个契约关系中,“权力”以一种动态的样态存在于契约关系之中,这种“流动的权力”随着缔约双方在契约不同阶段的地位转换而转换。权力量的运动提醒我们必须警惕所有在社会契约关系中我们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弱势群体”一方的认知。在劳动契约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缔约之前的权力量是不对等的,这种不对等既包括经济实力的不对等也包括信息披露的不对等。所以那种“缔约主体双方平等”的假设并不适用于对劳动关系的考察。关系契约理论认为所谓权力,就是“不管他人的愿望,或通过操纵他人的愿望,将一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能力”[2]99-100。在劳动契约这种专业化的交换中,权力量的大小意味着对于各自专业化的控制,理想的状态是双方达到一种力的平衡。但是在宏观上,劳动者相较于用人单位对专业化的控制程度较弱,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对用人单位的依赖性较强。而在微观层面却仍然会产生相互的权力量的流动转化②。这种复杂的权力流动现象是劳动契约关系所独有的,也是劳动契约关系与普通民事契约关系相区别的重要因素———普通民事契约关系以“契约主体平等”为前提,而劳动契约关系以“契约主体平等”为目标。前者是商品经济社会的法律技术手段,后者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人文主义内涵和经济价值追求。关系契约理论在契约过程中对于权力量转化的分析和关注弥补了古典契约理论简化契约过程产生的不足,将劳动契约关系重新纳入契约关系的视野。(四)合作性的契合。劳动分工决定了契约各方角色同时具有一致性、冲突性和复杂性,这种紧张和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人类内在有限的自利性与人类社会所衍生出的道德、法律、习惯相结合,这是社会分工之下人们角色的复杂性所导致的一个“有限冲突”的世界,它要求“有限秩序原则”———容许争议在确定其范围与强度的界限之内,通过斗争和妥协得到解决[2]40-41。古典契约理论强调权力的绝对性与扩张性,同时对于违约责任十分注重。而关系契约理论则关注到权力的限制问题。如果在劳动合同关系语境下过分加重用人单位违约责任以期维护劳动者权益,将导致权力的相互性减弱,合作性与契约团结随之减弱,也就是说劳动者本身在劳动契约关系中被设定为“弱势群体”,而弱势群体权利的无限移转将摧毁“选择”。在关系性因素较强的劳动契约中,权力的无限移转与契约本身的弹性规范是冲突关系,因此,不但权力的总量要有限,权力在契约主体间更需要努力达至一种平衡状态。这种权力限制其实是对机会主义以及权力博弈的一种制衡,在此也渗透了麦克尼尔教授本身对于社会契约一种理想状态的希冀。麦克尼尔教授认为交换过程中交换张力的存在使得人们总是趋于合作而不是冲突,也就是契约团结[2]38-39。契约团结是使交易不破的规范。麦克尼尔教授将契约团结分为机械性团结和有机的团结[2]83-84。机械的团结是爱好的团结,而有机的团结则是在社会心理学层面对于未来有效合作的可能性的一种信念和依赖。契约并不是“一揽子买卖”的一次性交易,它是一种持续性的并且包含了人们对于未来继续合作的期待和预判,而不是一味不顾一切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活动。劳动契约关系本身是一种持续性的、长期性的契约关系,契约双方的合作性与团结程度意味着契约目的实现程度。特别是在劳动契约关系中,劳动者的劳动力作为一种交换商品具有不可恢复性和不可储存性,同时用人单位也存在大量的时间、信息和资源等沉没成本风险,因此强调劳动契约关系的团结与协作性对于保护契约双方免受损失和风险是尤为重要的。
三、关系契约理论之于中国劳动契约关系的启示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说是逐渐减少或克服人类那些不得已的动物性所致的危害,利用人类自身特质不断增加社会幸福总量和个体幸福感的过程。麦克尼尔深刻的洞察到了契约之于人性的内发基础,认为契约中激发人性欲的领域就是契约团结和权力。相比于古典契约理论之下的劳动契约关系,关系契约理论的视角更加准确、科学的将劳动契约关系的本质刻画出来。目前,我国劳动契约关系理论尚处于碎片化与价值取向模糊的状态。《劳动合同法》立法之初,基于当时特殊的立法背景与紧迫的社会需要,“资强劳弱”的观念已经深入立法核心。虽然其后通过学者们不断的努力与修正,基本确定了《劳动合同法》“倾斜保护”的立法理念,但是《劳动合同法》本身显然已经无法适应高度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社会的需求。并且,由于在理论上,劳动契约关系一直处于游离于古典契约理论边界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在对古典契约理论进行辩证分析之后借助关系契约理论修正和建构我国劳动契约关系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这对于目前我国劳动契约关系理论的完善与系统化走向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一)从“倾斜保护”走向劳动公平。我国劳动立法从“单保护”理念走向“倾斜保护”的立法宗旨,经过十分艰难的讨论过程。传统意义上,劳动者的地位与力量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总是弱势一方,因此在立法上,特别是针对社会法而言,必须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有所倾斜和顾及。然而,《劳动合同法》在颁布的十年间里不断遇到挑战与质疑。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大量司法实践案例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与力量并非绝对的弱势[5]。这种微妙的变化引发了对于《劳动合同法》进行修法的建议。而在类大量案例的背后,法律究竟应以何种态度来面对劳动契约关系主体的角色与力量平衡,也就是“倾斜保护”的立法宗旨是否应向劳动公平过渡?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应首先对我国劳动契约关系的理论选择进行明确,也就是脱离于古典契约理论的框架,借助关系契约理论从“倾斜保护”进一步实现劳动公平。关系契约理论并非是一场简单的“从身份到契约”理论回归运动,而是进一步探究契约关系中具有共性的基础性因素———具象化契约角色。具象化契约角色要求对于因角色差异导致的对于契约规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对于“具象”的认知要求不仅仅是对于某一方主体明显的能力强弱的认知,还必须认知到角色主体间的权力流动性与置换。特别是关系契约理论当中对于限制权力规范的论述,是麦克尼尔教授基于契约关系的客观性而对“权力”规范作出的立体性评价。这就需要对当今中国社会环境下劳动者弱势地位进行辩证分析。在实践中,法官对于把握在具体情境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平衡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握的前提和标准就是法官在拥有自由裁量权的前提下,以劳动公平作为劳动立法和执法的基本理念,以具象化角色与语境平衡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力关系,这一点对于实现劳动公平十分重要。对于劳动公平的解读和重点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上,并且应以客观的标准和要素对于具体情境下“真实”弱势的利益给予维护。这种衡平规则避免了固有的对于劳动者弱势地位认知的刻板印象,以劳动公平为基本准则对于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另外,这种具象化角色主体认知对于规范和调整我国目前劳动关系的主体范围具有理论借鉴意义。我国《劳动合同法》对于雇主的概念使用了“用人单位”这一概念。其中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从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对于用人单位概念的界定仍然是从概念本身出发,而忽略了劳动关系的本质与复杂性。同时,对于劳动者主体的界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由此导致在理论上,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主体性质的界定存在争议,在劳动关系的框架下,许多似是而非的劳动关系主体在法律上并没有清晰的法律地位;实践中因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与理论支撑,导致我国劳动立法的保护范围与保护程度不协调,难以真正实现立法之初的保护目的。因此,有必要借助关系契约理论的角色与权力流动性理论,对我国劳动关系主体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以劳动关系本质为支点,筛选和确定劳动关系主体的认定标准,以具象化的角色考察为基石,建构劳动者分层理论以及用人单位分层理论,在理论上为有效保护和实现劳动公平奠定基础。当前我国劳动立法面临改革需要,对于我国劳动契约关系的深层思考是劳动立法改革的基石和前提。在人工智能时代以及新型用工形式背景下,劳动契约关系能否发挥其调整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作用的重点就在于是否能够对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的主体属性做出客观评价。因此,关系契约理论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理论,为评价劳动契约关系主体属性的标准提供了理论支撑。(二)从“契约合意”到“契约团结”。注重当事人合意与意思自治是当代契约理论的重要原则之一。合意的基础与前提设定是契约双方平等的法律地位。然而,在劳动契约关系中,虽然同样强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平等,但是这种理念上的平等必须通过一种具有实效性的途径得以实现。在上文中阐述的具象化角色理论下,契约合意在技术与信息化的时生了革命性的翻新。早在20世纪,媒介技术革命开始之后,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已经从电报这一早期电力媒介中预见了社会结构的变化潜力。“电力媒介废弃了空间的向度,而不是拓展了空间的范围。借助电力媒介,我们到处恢复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仿佛以最小的村落尺度恢复了这种关系。这是一种深刻的关系,它没有职能的分配和权力的委派”[6]。这种媒介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使得契约合意乃至契约本身的表现形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迈进。追本溯源,契约形式的多元化归结于劳动形式的去规范化。而劳动形式的去规范化本身也是技术革新的结果之一。技术革新导致社会关系由单一的科层化结构向多元化的平面结构转变。市场经济时代作为人的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人的自由意志得到空前伸张。但是人的自由性在市场经济时期仍然是有历史局限性的,这表现为从人身依赖关系转化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7]。因此,理论上对于契约合意的塑造和追求已经不能够应对信息时代时刻都在淘汰和新生的劳动关系市场。实践中,对于契约合意的考察也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题,对于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考察往往无法有效的对接劳动契约关系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此,麦克尼尔教授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了契约团结的概念。契约团结是一种契约理念的再塑造。因为在古典契约理论之下的契约自由与意思自治原则不但赋予了交易市场的自由与开放,也直接导致了“弱肉强食”的市场丛林法则。现代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面对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劳动关系样态以及关系纠纷,契约团结的力量在于将高度离散性的契约关系进行黏合。这种“黏合”的必要性源自于劳动关系自身在社会生产环节中的特殊地位。这并不同于我国早期计划经济时代的“铁饭碗”政策,而是基于契约团结与合作的目的将更多新生的、丰富多样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立法的保护视野,在处理新型劳动纠纷时将合作与团结作为必要的考量因素。因为,媒介的多样性使得人们在订立契约时以及契约履行的整体过程中,意思表达的形式丰富多样。麦克尼尔教授已经注意到契约的不完备性,他将这种不完备归结于人们信息传递本身的不完备以及人们暗处和接收信息的“信息差异”,导致很多重要的契约条款并不需要在订立契约期初就得以完备,这虽然方便了人们对于契约灵活性的需求,但是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劳动纠纷。因此麦克尼尔认为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不能置于这种信息误差于不顾,而应当立基于“关系”这一要素,将契约团结作为契约的黏合剂,实现契约关系的维持与发展。法官在审判中除了对于证据多样性的采纳之外,必须将其中契约双方各种形态的有效证据进行归纳分析,这就需要一个基本的判断原则,就是契约团结与劳动公平。这种有机的契约团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促使人们的行为动机由单纯地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到建立长期的、相互性的契约合作基础,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信用机制的雏形。它由社会利益催化,但是比单纯的个体利益更加具有团结性。同时,这种团结与合作也为我国契约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方向与视角。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之下,自由与团结的关系在劳动法理论中的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货样买卖契约书
立货样买卖契出卖人xx商行负责人xxx称为甲方,同承买人xx商店主xxx称为乙方,兹为x货物买卖,经双方同意议定条件如下:
第一条乙方向甲方订购xx货物,如契约成立同日由甲方交付货样同品同种类同质的货物xxx件,甲方应于x日内义付乙方。
第二条甲方如不能照期交付或仅能为一部分的交付,应于x日前通知乙方延缓日期;但乙方不同意时可解除契约。
因此致乙方受有损害时,乙方可请求赔偿,甲方决无异议。
第三条因天灾事变或其他不可抗力事由,致甲方不能照期交货或不能为全数的交付,可延缓期日。但其延缓日数应经双方议定。
第四条本件买卖货款议定每件人民币xx仟x佰元共人民币xx万x仟x佰元于甲方,交货同时应悉数付清。如乙方不为付清的,甲方可将货停止交付,并定相当期间催其付款,逾期仍不交付时,甲方可解除契约。
轿车买卖契约书
买方xxx(以下简称甲方)
卖方xxx(以下简称乙方)
保证人xxx(以下简称丙方)
上列当事人就汽车买卖事宜订立合约如下:
第一条甲方就其约定,将其所有的轿车售予乙方,乙方买受。
第二条后记轿车的买卖总金额为人民币xx元整。乙方依照下列方式支付款项予甲方。
产品责任险契约设计思考
我国已有相关学者注意到了保险中的委托问题。梅广清等[1]分析了道德风险对自然灾害保险契约的影响。刘军[2]使用委托—理论对最优保险契约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产品责任保险[3]与上述文献所讨论的保险问题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产品责任保险涉及三个参与方: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为了避免生产经营者承担风险型产品责任风险和经济赔偿责任的后果,开办了产品责任保险,将生产者和销售者经济赔偿责任转嫁给自己。由于从产品投保到保险合同实施过程中,存在交易双方、保险公司三方之间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所以产品责任保险的契约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现实中,企业的生产集中于固定的地点,与保险公司之间是一种长期重复博弈关系,因此企业相对于保险公司隐藏产品质量信息的道德风险较容易克服(通过监测制度和重复博弈机制)。所以在产品责任保险中,本文假设投保者(生产经营者)和保险公司都是守信的,不存在任何欺骗行为。消费者在使用风险型产品的过程中,风险损失的发生是受其保养或正确使用产品行为影响的,这些行为需要一定的努力(成本)才能完成。由于存在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的消费者就个体来讲是分散的,对其消费行为的监控客观上是不可能的,保险公司只能通过一个激励机制诱使消费者努力正确使用该风险型产品。本文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1不存在消费者道德风险时的最优产品责任保险契约模型
首先我们假设消费者的使用行为不会影响风险型产品所带来的意外损失,然后再给出其行为能够影响意外损失的情况。假设市场中分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生产者手中有一件风险型产品,它给消费者带来连带的额外风险损失是一个随机变量π,π0,分布密度为f(π),分布函数为F(π)。π=0即不发生意外损失时,F(0)>0;π>0时,f(π)是连续的。该风险型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价格为p,它对消费者的价值为ω0。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不妨设u(0)=0,且消费者为风险厌恶型的,即u′>0而u″<0。生产者应向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费为σ,当发生额外风险损失π时,保险公司支付给消费者的赔偿费为g(π)0,并且g(π)π(若g(π)=π,则称为完全保险;若g(π)<π,则称为部分保险;若g(π)>π,则称为过度保险),即不存在过度保险的情况。再设该风险型产品的市场和相应保险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意味着生产者与保险公司都不能赚取超额利润,如果存在交易的剩余,则完全被消费者占有。注意到以上假设,我们构建如下基于委托理论的最优契约模型。maxg(π)、p、σF(0)u(ω0-p)+∫π>0u(ω0+g(π)-π-p)f(π)dπs.t.ìíp-c-σ0(1)σ-∫π>0g(π)f(π)dπ0(2)ω0-p0(3)模型中条件(1)、(2)分别是生产者和保险公司的参与约束,注意到该风险型产品的市场和相应保险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故(1)、(2)约束取等号。由于已经假设不存在过度保险的情况,注意到u′>0,一定有u(ω0-p)u(ω0+g(π)-π-p),又u(0)=0,所以条件(3)是消费者的效用(即目标函数值)不小于0的必要条件,它是消费者的参与约束。令ω0-p-s+=0,即ω0-p=s+,其中s+是非负变量,于是上述模型可简化为maxg(π)、s+F(0)u(s+)+∫π>0u(s++g(π)-π)f(π)dπs.t.ω0-s+-c-∫π>0g(π)f(π)dπ=0为求解上述最优化问题,我们构造如下拉格朗日函数:L(s+,g(π))=F(0)u(s+)+∫π>0u(s++g(π)-π)f(π)dπ+λ(ω0-s+-c-∫π>0g(π)f(π)dπ)分别求L对g(π),s+的偏导数得:u′(s++g(π)-π)-λ=0(4)F(0)u′(s+)+∫π>0u′(s++g(π)-π)f(π)dπ-λ=0(5)根据库恩-塔克条件可知λ为一个正的常数(因为约束条件等号成立)[4],由(1)式显然可得Pareto最优风险分担。注意到∫π>0f(π)dπ=1-F(0)与F(0)>0,将(4)式代入(5)式有:u′(s+)-λ=0(6)把(6)式代入(4),注意到λ为一个正的常数且u(0)=0,所以s++g(π)-π=s+,即g(π)=π(7)将(7)式代入原模型分别得σ=∫π>0g(π)f(π)dπ,p=c+∫π>0g(π)f(π)dπ。于是可得如下定理。定理1在不存在消费者道德风险的条件下,最优产品责任保险契约可以实现Pareto最优的风险分担,最优契约要求完全保险,最优保险费为风险的期望值,消费者使用产品发生的风险成为生产者成本的一部分最终计入价格。
2存在消费者道德风险时的最优产品责任保险契约模型
一般来说,风险型产品所发生的风险是受消费者的使用行为影响的,比如锅炉,是否正确使用(需要付出学习成本),是否定期清理污垢(需要付出保养成本)等,因此设计保险契约时要考虑对消费者的激励问题。下面我们来分析此类保险契约的最优设计。用a表示消费者学习正确使用产品和保养该产品所付出的努力水平。理论上讲,努力水平a可以是任何维的决策向量,但为了讨论方便,这里我们假设a是一维变量。c(a)为消费者努力的负效用,是效用化成本,并且c′(a)>0,c″(a)>0。因为这里考虑消费者的努力会影响意外风险损失的大小,所以可以假设当产生额外损失π时的分布密度为f(π,)a(π0),分布函数为F(π,a)。显然,对于固定的π,消费者努力水平越大,达到π的损失的可能性越小,因此,我们可以假设一阶随机占优条件Fa(π,a)>0成立。再假设π=0即不发生意外损失时,F(0,)a>0且Fa(0,a)>0,Faa(0,a)<0,意为消费者的努力水平越高,不发生风险损失的概率越大,但不发生风险损失的边际概率递减;π>0时,f(π,)a对π连续、对a可导且fa(π,a|π>0)<0,即消费者的努力水平越高,发生风险损失π的概率越小。由以上假设,存在消费者道德风险的情况下,我们给出如下基于委托理论的最优契约模型:maxg(π)、p、σF(0,a)u(ω0-p)+∫π>0u(ω0+g(π)-π-p)f(π,a)dπ-c(a)s.t.ìíp-c-σ=0(8)σ-∫π>0g(π)f(π,a)dπ=0(9)a=argmaxa′[F(0,a′)u(ω0-p)+∫π>0u(ω0+g(π)-π-)pf(π,a′)dπ-c(a′)](10)ω0-p0(11)其中a′是指消费者的任何一个努力水平,因而(10)式是对消费者的激励约束;(8)、(9)、(11)式分别是生产者、保险公司、消费者三方的参与约束。我们可以用一阶条件来表示上述模型中的第三个约束条件[13](即(10)式)有:Fa(0,a)u(ω0-p)+∫π>0u(ω0+g(π)-π-p)fa(π,a)dπ=c′(a)令ω0-p-s+=0,即ω0-p=s+,其中s+是非负变量,于是原模型可简化为:maxg(π)、s+F(0,a)u(s+)+∫π>0u(s++g(π)-π)f(π,a)dπ-c(a)s.t.ìíω0-s+-c-∫π>0g(π)f(π,a)dπ=0(12)Fa(0,a)u(s+)+∫π>0u(s++g(π)-π)fa(π,a)dπ=c′(a)(13)为求解上述最优化问题,我们构造如下拉格朗日函数:L(s+,g(π))=F(0,a)u(s+)+∫π>0u(s++g(π)-π)f(π,a)dπ-c(a)+λ(ω0-s+-c-∫π>0g(π)f(π,a)dπ)+μ(Fa(0,a)u(s+)+∫π>0u(s++g(π)-π)fa(π,a)dπ-c′(a))求L对g(π)的偏导数有:u′(s++g(π)-π)=λf(π,a)f(π,a)+μfa(π,a)=λaa+μafa(π,a)f(π,a)(14)求L对s+的偏导数并把(14)式代入有:u′(s+)=λF(0,a)F(0,a)+μFa(0,a)(15)引理原(简化后)模型的两个约束的拉格朗日乘子λ、μ均与π无关且都大于零。证明:由拉格朗日函数L(s+,g(π))的右端不含变量π(是积分变量,被积分掉)可知λ、μ均与π无关。求L对a的导数并且注意到(13)式有:λ∫π>0g(π)fa(π,a)dπ=μ(Faa(0,a)u(s+)+∫π>0u(s++g(π)-π)faa(π,a)dπ-c″(a))上式右端括号内的表达式是消费者激励相容约束的二阶条件,因此肯定小于0;又由假设π>0时fa(π,a)<0,所以λ、μ同号。显然μ≠0,否则对消费者的激励相容约束(12)不起作用,因此λ≠0。若μ<0,则λ<0,注意到π>0时fa(π,a)<0,由式(14)u′(s++g(π)-π)<0这与已知u′>0矛盾。综上只能λ、μ均大于0。为了讨论问题的需要,我们把消费者与生产者完成交易、还没有投入使用时产生的剩余ω0-p=s+称为交易的即时剩余。定理2在考虑消费者道德风险的产品责任保险契约模型下,消费者购买产品所获得交易的即时剩余s+只与其未来使用产品时为正确使用和保养该产品所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a有关,而与风险损失π无关;并且a越大,即时剩余s+越小。证明:注意到引理与(15)式,显然即时剩余s+与π无关。下面考察(15)式右端对a的导数并注意到Fa(0,a)>0、Faa(0,a)<0:[λF(0,a)F(0,a)+μFa(0,a)]′=λμF2a(0,a)-λμFa(0,a)Faa(0,a)[F(0,a)+μFa(0,a)]2>0因此(15)式右端的式子对a单调递增。又由于u″<0,所以努力水平a越大,即时剩余s+越小。π>0时,f(π,a)在a点的弹性函数为||||||afa(π,a)f(π,a),它反映的是随a的变化f(π,a)变化幅度的大小,即随消费者努力水平a的变化,风险带来损失π的概率变化幅度的大小。现假设弹性函数||||||afa(π,a)f(π,a)对π是单调递增的。其经济含义是对于消费者固定的努力水平a,风险带来的损失π越大,消费者对其发生可能性的影响①越大。于是有如下定理。定理3在考虑消费者道德风险的产品责任保险契约模型下,若fa(π,a)<0即消费者的努力水平可降低任何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对于固定的努力水平a,弹性函数||||||afa(π,a)f(π,a)对π是单调递增的,则发生风险损失后,消费者所受的实际损失π-g(π)是π的递增函数,即最优保险契约要求部分保险。最优保险费小于损失的期望值,该保险费成为生产者成本的一部分计入价格。证明:注意到u′>0、u″<0、本定理的已知条件、引理及定理2,由(14)式易知π-g(π)是π的递增函数,即最优保险契约要求部分保险。此时,显然最优保险费σ=∫π>0g(π)f(π,a)dπ<∫π>0πf(π,a)dπ。由定理3可知,当考虑消费者道德风险时,最优契约要求随着风险损失π的增大,消费者的实际损失π-g(π)也随之增大,这正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风险行为提出的激励措施。如果保险公司预期到消费者的努力水平会影响到风险损失的发生,则最优契约要求部分保险,并且要求消费者所承受的实际损失随风险损失的增大而增大,从而有效地遏制消费者的道德风险行为。
3结束语
地役权设定契约书
立契约书人xxx(以下简称甲方)xxx(以下简称乙方),兹为签订地役权设定契约书,经当事人协议,订立条款如下:
第一条供役地所有人甲方,对于地役权人乙方所有的xx市xx号的土地,为便于通行,将其所有下记土地设定地役权给乙方。
宅地面积x平方米。
第二条前顷土地拥有地役权部分如下:
土地东部xx地号的边界线起,往西xx平方米,从乙方所有的土地边界线起向南方公路30米,面积20平方米,附图表于后。
第三条甲方对于前项土地的部分,以其费用,每年修复一次,以便通行。
地上权设定契约书
立契约书人林某某(以下简称甲方)李某某(以下简称乙方)兹为签订地上权设定契约书,经当事人协议,订立条款如下:
第一条乙方将后记土地,为甲方设定地上权。
第二条地上权设定目的是为了甲方所有的钢筋水泥建筑物。
第三条地上权有效期限,自立约日起x年为限。
第四条租金以每平方米人民币x元,在每年的x月x日付给。
第五条乙方必须办理前记地上权设定的登记手续。
债权让与契约书
立契约书人赵钱(以下简称甲方)孙李(以下简称乙方)兹因双方就债权让与事宜,订立本件契约,条款如下:
一、甲方同意对xx贸易公司(以下简称债务人)的货款债权人民币20万元整及基于该债权而生的利息及其他权利让与乙方,以抵偿对乙方所欠的债务。
二、甲方同时将证明债权的文件(买卖契约书、签收单、请款单及发票)交付乙方收执,不另立据。如乙方收取前开债权需甲主协助,甲方并应无条件给予一切必要的协助。
三、本件债权让与的通知由甲、乙双方分别径向债务人为之。
四、本契约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为凭。
立契约书人
行政契约含义分析论文
揭示行政契约内涵,是为了反映行政契约的本质,确立划分行政契约的标准,分清行政契约和民事契约的“分水岭”,为探讨行政契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明确共同的出发点。
一、西方国家行政法上的认识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普通法国家的行政法中没有“行政契约”的概念,凡涉及政府为一方当事人的契约统称为“政府合同”(governmentcontract)或“采购合同”(procurementcontract)。布莱克法律辞典中的解释是,指政府与货物、机器或劳务的制作商或供应商签订的合同,此类合同适用政府规章(governmentregulation)和标准格式(standardforms)等。〔1〕从普通法国家行政法著述看,政府合同一般和商业有关。在英国,还存在另外两种合同形式,一是政府通过签订承包合同将原来由内部机构实施或由政府负责的事务承包给私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是将其应履行的法定职责转由私人实施,那么要受一般公法原则的约束,这种承包实践随着1994年不规制和承包法(theDeregulationandContractingOutBill)的生效而在行政法上愈加显得重要;〔2〕二是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协作(administrativecollaboration)也可以通过合同方式进行。〔3〕
普通法国家对政府合同采取形式主义的界定方式,究其原因,是由于普通法国家不区别公法(publiclaw)和私法(privatelaw)争议的救济管辖。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并非对所有政府为一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都进行司法审查,在R.v.LewishamBoroughCouncil,exp.ShellUKLtd.案中,法院对地方当局以夏尔(Shell)集团公司下属的公司和南非签订合同为由拒绝与其交易的行为进行审查;而在R.v.LordChancellor‘sDepartment,exp.HibbitandSaunders案中,法院则拒绝进行司法审查〔4〕。法院认为单凭行政机关与当事人签订合同这一形式标准尚不足以创设公法责任(publiclawobligation),还必须根据合同是否具有“公法因素”(publiclawelement)来确定哪些政府合同不适用司法审查,哪些政府合同不适用司法审查。而“公法因素”的认定取决于行政机关签订合同时所执行的任务是否涉及管理或公共规制的方式。〔5〕
在德国行政法上,行政主体可以依据起源于警察国家时代并为现代行政所改造的“国库理论”,以私法主体资格为达成国家任务而订立私法上的契约。比如,购买办公器材、国营企业或营利事业经营,更有甚者,直接运用私法手段实现行政目的,此类契约要受到若干公法上的制约,但其所形成的关系仍属私法关系,由普通法院管辖;〔6〕而德国行政法上所说的“行政契约”(公法契约)依通说是指以行政法律关系为契约标的,发生、变更或消灭行政法上权利义务的合意。这种契约完全适用公法,受行政法院管辖,与基于“国库理论”而签订的私法契约的区分,在德国学说和判例上是根据“契约标的理论”进行的即凡涉案个别契约的基础事实内容以及契约所追求的目的属行政法上之法律关系范畴,则属行政契约。〔7〕
在法国,以公务理论为中心,通过行政判例构建了行政契约理论,行政契约的两个基本标准是合同与公务(publicservice)有关,或者合同为行政机关保有特殊的权力。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就足以使该合同有行政性。〔8〕法国行政法院在行政审判中分辨行政法调整范围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公务理论”,因而属于行政法范畴的行政契约无疑要与公务有关,但对“合同与公务有关”这一标准应作较严格的解释,只有为直接执行公务而设定的合同才构成行政契约,其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合同当事人直接参加公务的执行;二是合同本身构成执行公务的一种方式。而“合同为行政机关保有特殊权力”的标准实际上是行政法院在审判中从另一个角度识别行政契约的技巧,也就是在契约中寻找有无私法契约所不具有的条款或制度,从而划定行政契约与私法契约的界限。〔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