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6 19:47: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起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起源

舞蹈起源

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那时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对于人类作出大较大贡献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现在,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影象为基础,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是神创造了舞蹈,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人创造了舞蹈。那么,人又是如何创造了舞蹈呢?

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

也有学者认为,在艺术的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还不是真正的起因,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的游欢,是指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如人模仿动物的舞蹈、就是通过这种假象的游戏来获得快乐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因此,有人断言"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

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活动。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查看全文

稻作农业起源透析

1996年3月3日《中国文物报》发表了袁家荣教授撰写的《玉蟾岩获水稻起源重要新物证》一文,全面介绍了湖南道县玉蟾岩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出土文物情况。1998年9月20日该报又发表了张镇洪教授等三人撰写的《英德牛栏洞史老墩遗址发掘有重要收获》一文,全面介绍了广东英德牛栏洞、史老墩两处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情况。1999年12月,《英德史前考古报告》与《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同时出版发行,详细介绍了牛栏洞、史老两处遗址研究结果,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研究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学者们更高度重视。因为,玉蟾岩与牛栏洞距离较近,时代大体相同,稻作农业活动却又相异,原因何在?本文仅就上述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一下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几个方面,以求方家指正。

一.玉蟾岩与牛栏洞、史老墩的时空位置

玉蟾岩遗址的存在时间,参照其附近文化性质相同的三角岩遗存的碳14年代(距今12060±120年),估计其年代当在12000年前。据实际碳14测定三个数据:公元前8327-7449年、公元前7911-6414年、公元前7042-6059年(1),若加以树轮校正,也是12000-10000年之间。牛栏洞遗址的存在时间,第一期为距今约12000-11000年;第二期为距今约11000-10000年;第三期前段为距今约10000-9000年;后段为距今约9000-8000年(2)。由此可知,玉蟾岩基本上与牛栏洞同时而偏早,因为前者时间跨度仅2000年左右,后者时间跨度则有4000年之多。玉蟾岩在牛栏洞的前半段时间内。而牛栏洞的重要文化遗物出土于后半段时间内。因此,可以认为玉蟾岩文化早于牛栏洞文化。玉蟾岩遗址的空间位置在北纬25°30′,东经110°30′。位于南岭山脉的北坡边缘地带。牛栏洞遗址的空间位置则在北纬24°20′34″,东经113°27′10″,位于南岭山脉的南坡中央偏北,海拔500米左右,比玉蟾岩的海拔约高出一倍。二者相差纬度1°9′66″,经度1°2′9″。从英德沿连江而上溯,穿过九嶷山区,由江华、江永进入道县,南转宁远、临武、蓝山、嘉禾、桂阳一带湘南地区。如果从英德沿北江而上溯,穿过骑田岭区,由宜章、桂阳、郴州、桂东、汝城一带湘南地区,再西往道县,也是比较方便的。两地直线距离约200公里左右,曲线距离也不超过400公里。按远古人类的步行速度,几天工夫即可到达。相互之间的迁徙与往来,并不是难事。

二.遗址堆积层对比分析

玉蟾岩遗址堆积厚1.2~1.8米。除上部有近代墓扰乱外,地层保存基本完好,文化性质比较单纯。地层变化复杂,纵向剖面上多呈黑色烧灰土与白色灰土相间的层序。横向平面上通常呈间断小块的交错土层堆积。自然堆积层次近40层。发掘了解到,遗址原始地貌西高东低,大石密布,人们最初进时,在参差的石缝间铺垫碎石,扩大有限的生活平面。在以后的长期生活中,不断地局部铺垫灰白色、灰黄色石灰状堆积。这种铺垫既可以平整地面,又可起到防潮作用。清理的生活遗迹主要为烧灰堆。这时无明显的灶坑,只有地面烧火的灰堆。灰堆一般直径约40~50厘米,厚不足10厘米,富集炭屑和动物烧骨。较大的灰堆厚度可达15厘米以上,往往伴有大量角砾碎块,可能作压火保留火种之用。这种较大的灰堆一般位于巨石旁。因遗址西高东低,堆积物也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状况。西部堆积物混杂,颜色斑驳,文化遗物、烧火遗迹及白灰土铺垫均集中于西部,说明西部是人们主要活动区。东部地层多呈颜色单纯的斜平地层,富含碎骨,伴有较多的小螺,表现为伴有人工作用的自然沉积,局部积水。说明东部不是人们主要生活区,仅个别层面具有短时活动的迹象。

玉蟾岩洞穴较现代地面高约5米,洞口部分呈一宽敞的洞厅,宽约12~15米,进深6~8米。遗址堆积物主要分布在洞厅内。洞口朝向东南,洞厅阳光充足,可同时容纳30人左右共同栖息。洞厅北面有暗孔通往后面的大洞口,空气流通而寒凉。洞前地势平坦开阔,适宜人类生息繁衍。而其附近均为喀斯特山峰,溶洞很多,据道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告诉笔者,类似玉蟾岩的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全新世早期遗址还有上百个未发掘,它并不是孤立现象,只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附近的三角岩遗存就是一证。

查看全文

家猪起源研究论文

前言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也是区分新、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为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迈向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般说来,农业革命主要包括栽培作物的产生和驯化动物的起源。系统探索家畜的起源,对于了解家畜发展史、揭示家畜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家猪SusScrofaDomesticus缘自野猪的驯化。目前,野猪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即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亚洲中部天山山脉的欧洲野猪,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爪哇、苏门答腊和新几内亚的亚洲野猪。相比之下,家猪的分布范围要大得多,几乎遍及全世界,其品种也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家猪与野猪在形态和习性上的差别明显,家猪的下颌骨、头骨和泪骨较短,犬齿退化,鼻部上移,颜面凹陷,面部加宽,后躯加长,体重增大,体幅变宽,胃肠发达,腹围增大。它们一般白天活动,黑夜休息,性情也颇为温顺。人们不禁要问,凶猛的野猪是如何驯化为形态、习性迥然不同的家猪呢?家猪起源于何时、何地?系单一起源,抑或多个起源呢?诸如此类,皆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孜孜以求地探索家猪的起源与驯化,业已取得颇为丰硕的成果,然而,诸如驯化之初,鉴别家猪和野猪等关键问题,至今仍茫然无绪。本文在评述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上述关键问题,尝试提出新的思路,希望能有助于研究的深入。

动物考古学的证据

考古学诞生以来,发掘成果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为探索家畜起源提供了颇为翔实的实物资料。当前,探索家畜起源主要借助于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一般说来,判断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是否为家畜,主要依据以下三个原则:1、基于骨骼形态学的判断,即通过观察和测量,比较骨骼、牙齿的尺寸、形状等特征信息,以区分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2、考古遗址中某些动物经过了古代人类有意识的处理,可认为属于家养动物。3、把动物的年龄结构及骨骼形态上的反常现象与考古学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判断。

据报道,世界上最早的家猪发现于安那托利亚东南部的Cayonu遗址土耳其之亚洲部分,其年代约距今9000年。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家猪,一般认为是距今约8000年的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这一认识的根据如下:即1、该遗址窖穴中发现有完整猪骨,在其上面堆积着小米;2、绝大多数猪的年龄介于1-2岁间;3、猪上下臼齿的测量数据,与新石器后期遗址出土猪的数据相近;4、稳定碳同位素的分析表明,猪以C4类植物为主要食物,表明与饲养相关。

查看全文

英语委婉语起源思考

[Abstract]Euphemism,asacommonlinguisticphenomenoninworldculture,iswidelyusedineverysocialclassandfield.Englisheuphemism,asoneofmanyeuphemismsexistingintheworld,hasitsowndeeporigin,whichincludeboththereligiousoriginandthehistorical,literaryorigin.ThisthesiswilltrytodiscusstheoriginofEnglisheuphemismfromeveryaspectofreligion,race,politics,literary,andhistory.Languagereflectslife,andisalwayscloselyrelatedtothesociety.Duringthecommunication,duetosomecertainrestrictionofbehaviorandmorality,peopletendtouseeuphemism—usedasakindoflubrication,makingtheharsh,indelicatewordssoundtactfulandpleasant.Englisheuphemism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people’ssocialcommunication.ThispaperwillalsoexpoundthesocialcommunicativefunctionofEnglisheuphemismfromthethreeaspects:evasivefunction,politefunction,andcosmeticfunction.HavingagoodunderstandingoftheoriginandsocialfunctionofEnglisheuphemismandtheEnglishlanguageculturecanavoidmanyconflictsintheprocessofsocialcommunication.

[KeyWords]origin;communicativefunction;evasion;cosmeticfunction;politeness

【摘要】委婉语是世界文化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阶层和领域。英语委婉语作为众多委婉语中的一种,具有其产生的深厚渊源,其中包宗教与政治的,也包括文学与历史的。本文试图从宗教、种族、政治、文学、历史等方面入手来探讨英语委婉语的产生渊源。语言反映生活,并且总是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语言交谈中,由于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制约,人们通常使用委婉语----这一“润滑剂”,使刺耳,不文雅的话变得委婉愉悦。它在人们的社会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其避讳功能、礼貌功能以及掩饰功能三方面阐释了英语委婉语的社会交际功能。通过充分理解英语委婉语的起源及其社会交际功能,进一步理解英语语言文化,以避免社会交际中的各种冲突。

【关键词】起源;交际功能;避讳;礼貌;掩饰

1.Introduction

Euphemismisaculturalphenomenonaswellasalinguisticconcept.Everylanguagehasitsowneuphemism,sodoesEnglish.Itisdeeplyrootedinsociallifeandhasagreatinfluenceonsocialcommunication.AsanindispensableandnaturalpartofEnglishlanguage,Englisheuphemismhasattractedpeople’sattentionforalongtime.SinceEuphemismwascoined,ithasplayedaveryimportantroleinpeople’scommunication.Thecommunicationwithouteuphemismisunimaginable.Euphemismisusedlikelubrication,whichmakesthecommunicationgoonsmoothly.ThisthesiswillhaveanoverviewoftheoriginofEnglisheuphemism,andstateitssocialcommunicativefunction.

查看全文

农业起源分析论文

一、农业起源是一种漫长的演化过程。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这片莽莽大地是块肥沃的田园。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千万年的故乡。众所周知,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就已经发现了猿人,叫“中国猿人”或“北京人”或“中国猿人北京种”。从古猿人到广东曲江县的“马坝人”(介乎于猿与智人间的过渡人类),再到内蒙古的黄河套地带的“河套人”(智人)及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真人),他们已经懂得制造和使用石器。他们用制造的石刀石锤,来与野兽像鹿、豹、熊、虎、土狼、野猪等搏斗,猎取食物。为了避免风雨等自然现象和野兽的侵害,群居于洞穴。古史称“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整个旧石器时代的经济是简单的狩猎采集经济,其特点是:(1)通过流动来保证资源供应;(2)通过分裂来缓解人口资源的压力;(3)领土占有意识较弱;(4)强化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中石器时代,先人们在石器的制造、捕猎能力等方面的技术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猎物的不断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加,猎肉储存困难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只能靠野生植物冲饥,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久而久之,先人们就渐渐的尝试保护、种植可食植物,来弥补肉食之不足。然而开启了农作物种植之先河,这是一个比狩猎更艰辛、更漫长的过程。因此,中石器时代的“广谱革命”是因生态环境和资源变化的影响,食物资源的绝灭、消失和迁徙迫使人类探寻新的生存资源。广谱经济的特点是:

(1)通过强化采集来保证食物供应;(2)增加劳力投入;(3)强化领土意识;(4)减少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人类借鉴动物觅食的习性和规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过严密组织、强化劳力投入、利用各种技术来开拓、利用和储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时代是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转变时期,是农业的发轫。究其原因,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农业发展的条件》(1965年出版)和美国考古学家科恩《史前期的粮食危机》(1977年出版)的论点:农业起源是对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的一种反应。

二、农业起源的发展阶段。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工筛选后成为栽培植物,该阶段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变化不大。原始农业的兴起是指农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先人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农业的兴起。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最早从理论高度阐释农业起源的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分辨出8个农业起源的中心,它们是:中国(136种植物)、印度(117种植物)、近东(83种植物)、委内瑞拉高地(49种植物)、安第斯山(46种植物)和苏丹—阿比西亚(38种植物)。中国的农业起源,一是以种植黍和粟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二是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三与氮十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选法等,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过对内蒙赤峰西辽河上游地区兴隆沟遗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铺地黍或野糜子,这四种植物都是现今常见的田间野草。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总之,农业起源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使人口大规模的集聚,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改造自然,促进社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冷战的起源研究论文

摘要: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有关论著不断问世,学术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往往只是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角度分析,而忽视了英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事实上,英国在二战前后的所作所为对美国的对苏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美国发动冷战起着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冷战的起源;英国;英美关系

冷战是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长期较量,是战后国际关系的主旋律。以往对冷战起源的研究,往往集中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对英国却不甚关注,更没有深入分析英国在冷战爆发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在二战前后的外交政策对国际格局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试从英国的角度来分析冷战的起源,重点分析英国对美国对苏政策的影响,以期有新的发现。

1英国在二战中牵制美国以分裂盟国的活动

反对苏俄的扩张乃是英国几百年来所坚持的传统外交政策之一。正如丘吉尔所说:“在过去的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如一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那些话。”二战中的短暂合作并不能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原来的矛盾仅仅是被掩盖起来而已,它必然要在大国间的合作中表现出来。

1.1英国拖延开辟第二战场

查看全文

农业起源研究论文

一、西方农业起源研究主要范例的变化

农业起源作为人类学、民族学、生物学及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课题,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并且在20世纪,成为了考古学研究的最主要的课题之一。该问题研究范例由于受各自时期的人文科学、考古学的研究范例的影响,分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存在几次大的转变:20世纪初之前的文化进行理论影响下,主要研究农业在进化的文化阶段上所处的位置及其对人类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影响;20世纪初到60年代主要在环境模式下研究农业起源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文化生态学等理论指导下不仅研究农业起源的过程,并且着重讨论起源的动力机制问题。在每种范例之下,不同的学者又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假说。

1.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19世纪是进化论流行的时期,并且在人类的历史上最早的人是狩猎者这种观点已被广泛地接受,因此这一时期主要讨论的不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的转变机制是什么、在何种情况下这种适应性转变受到影响等问题,而是动、植物驯化哪一种最早出现、它们在进行的文化阶段上所处的位置及各自的影响问题。⑴当时的许多学者认为动物驯养和游牧业先于植物栽培。摩尔根即在其《古代社会》中指出,东半球的畜牧业早于农耕业,农业种植更多地是源于驯养动物的需要而不是人的需要。⑵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狩猎、放牧、农业三阶段说是不可信的,它们指出有许多原始人群从事农业但不养家畜,因此许多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我们可以说农业的状态不一定是从放牧中来、是放牧的一种延续,前者比后者表现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文明。”⑶这一时期还有一种重要的观点是认为放牧业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类型,游牧者与农耕者共存。

农业如何起源的具体问题,虽则较少有人关注,但AlphonsedeCandolle⑷、H.LingRoth两人对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进行了开创性的总结:合适的气候、土壤与植物物种,合适的居住模式,经济上的需求等。这些条件几乎涵盖了以后农业起源研究的所有的方面,此后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差不多都是以此为基础,对各个方面进行了细化和不同侧重,因此这两个人的所做的工作,是农业起源研究的一座里程碑,奠定了以后农业起源研究的基本的方向。但他们的局限也是很明显的:一是没有得到考古材料的帮助;二是仅注意到了人类对植物食物的需要而忽略了文化的方面。

2.20世纪初到60年代

查看全文

我国农业起源

一、农业起源是一种漫长的演化过程。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这片莽莽大地是块肥沃的田园。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千万年的故乡。众所周知,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就已经发现了猿人,叫“中国猿人”或“北京人”或“中国猿人北京种”。从古猿人到广东曲江县的“马坝人”(介乎于猿与智人间的过渡人类),再到内蒙古的黄河套地带的“河套人”(智人)及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真人),他们已经懂得制造和使用石器。他们用制造的石刀石锤,来与野兽像鹿、豹、熊、虎、土狼、野猪等搏斗,猎取食物。为了避免风雨等自然现象和野兽的侵害,群居于洞穴。古史称“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整个旧石器时代的经济是简单的狩猎采集经济,其特点是:(1)通过流动来保证资源供应;(2)通过分裂来缓解人口资源的压力;(3)领土占有意识较弱;(4)强化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中石器时代,先人们在石器的制造、捕猎能力等方面的技术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猎物的不断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加,猎肉储存困难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只能靠野生植物冲饥,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久而久之,先人们就渐渐的尝试保护、种植可食植物,来弥补肉食之不足。然而开启了农作物种植之先河,这是一个比狩猎更艰辛、更漫长的过程。因此,中石器时代的“广谱革命”是因生态环境和资源变化的影响,食物资源的绝灭、消失和迁徙迫使人类探寻新的生存资源。广谱经济的特点是:

(1)通过强化采集来保证食物供应;(2)增加劳力投入;(3)强化领土意识;(4)减少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人类借鉴动物觅食的习性和规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过严密组织、强化劳力投入、利用各种技术来开拓、利用和储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时代是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转变时期,是农业的发轫。究其原因,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农业发展的条件》(1965年出版)和美国考古学家科恩《史前期的粮食危机》(1977年出版)的论点:农业起源是对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的一种反应。

二、农业起源的发展阶段。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工筛选后成为栽培植物,该阶段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变化不大。原始农业的兴起是指农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先人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农

业的兴起。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最早从理论高度阐释农业起源的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分辨出8个农业起源的中心,它们是:中国(136种植物)、印度(117种植物)、近东(83种植物)、委内瑞拉高地(49种植物)、安第斯山(46种植物)和苏丹—阿比西亚(38种植物)。中国的农业起源,一是以种植黍和粟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二是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三与氮十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选法等,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过对内蒙赤峰西辽河上游地区兴隆沟遗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铺地黍或野糜子,这四种植物都是现今常见的田间野草。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总之,农业起源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使人口大规模的集聚,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改造自然,促进社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

查看全文

稻作起源探究论文

[摘要]根据农业起源理论与考古学实例分析,长江下游的水稻栽培发生在野生资源非常丰富的自然环境里,其驯化机制并非饥馑和用于果腹,很可能是为了增加美食的酿酒。稻作农业在良渚阶段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与复杂社会强化剩余产品生产密切相关,良渚酋邦解体后的马桥文化又退回到了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最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野生资源持续减少、人口增长和社会复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呼吁,中国的农业起源研究要摆脱一味寻找最早栽培谷粒来确定农业起源时间和地点的模式,从人地关系的互动来了解农业起源的潜因和具体进程。

[关键词]稻作起源长江下游史前考古理论阐释

1稻作起源的新证据

2004年12月17日《科技日报》报道,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了12000年前的5粒炭化稻谷,它们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将人类的稻作文明又推前了3000年。

农业起源与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一起并列为世界考古学的三大战略性课题,而稻作农业的起源也是中国考古学探索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这项课题的研究还处于实证的层次,即以寻找最早的稻谷遗存来确定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在阐释层次上,学者们还倾向于把稻作起源看作是人类的创造,它起源于一个中心,然后向外扩散。于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过印度起源说、东南亚起源说、长江下游说、长江中游说、华南说甚至淮河流域说。

上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稻谷,使学界认为长江下游是稻作起源的中心。1988年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出土了9000~7800年前的栽培稻,学界又将稻作起源的中心移到了长江中游。与此同时,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也出土了9000~7000年前的稻谷。1993年起,在湖南澧县八十挡、道县玉蟾岩陆续出土了炭化稻谷,后者年代可达一万年以上[1]。无独有偶,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和浦江上山遗址也分别出土了8000年前到10000年以上的稻谷[2]。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稻作起源,何处是摇篮?

查看全文

农业起源研究论文

[摘要]学术界对农业发生原因的讨论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但对晚期智人阶段季节性饥荒在农业发生中的作用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古气候研究表明,在距今5~1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全球气候比较寒冷,距今3万年前的气温比现在低10℃左右,后来气温才逐渐回升。在寒冷气候的影响下,晚期智人在冬季更难获得食品,因此发生了季节性饥荒,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以人为食的悲剧,季节性饥荒迫使古人类驯化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以补给冬季食物的短缺。当初驯化的植物和驯养的动物可能多种多样,经过不断的比较和选择,原始人类最终将种植畜养的重点确定在少数几种动植物上,逐渐使之脱离野生状态成为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如籽粒丰硕易于保存的植物和性情温顺的草食性动物,随之他们也脱离了采集渔猎生活,进入了农业社会。这一变化过程是在晚期智人阶段完成的,因此研究农业起源的时间起点不应局限于新石器时代,需要进一步上推,以旧石器时代晚期为宜。

[关键词]晚期智人;季节性饥荒;农业起源

StudyontheProblemsofAgriculturalOriginundertheConditionofSeasonalFamine

Abstract:Theproblemsofagriculturaloriginhavebeendiscussedforalongtime,butwedidn’tfocusourattentionontheroleofseasonalfamineintheprocessofagriculturaloriginduringHomosapiensstage.Theclimaticconditionofwholeworldwascolderthanthatinpresent,thereforeitbecomesmoredifficultytogetfoodandseasonalfamineoccurredyearbyyear.Thepressureofseasonalfaminecompelledhumantodomesticateanimalsandgrowthplantssothatprovidingfoodagainstcontinualhungry,especiallyinwinterseason.TheorigintimeofagricultureshouldbebackwardedtothelatePalaeolithicperiod,10000to50000yearsago.

KeyWords:Homosapiens;Seasonalfamine;AgriculturalOrigin

季节性食物短缺的概念是1938年贝克(J.R.Baker)研究鸟和动物的季节性饲养模式时提出的,[1]后来被用于远古人类生活研究中。考古学、人类学方面的研究者开始利用季节性食物短缺术语描述史前时期人类生境恶化后的社会生活状态,[1]灾荒史研究者也将其纳入研究视野去审视农业发生前的食物短缺问题,“每到冬季和春季食物匮乏时许多原始的采集渔猎者就要遭受饥饿的沉重打击。”[2]但是,人们对季节性食物短缺的时代变化、区域差别及其社会作用的认识还很不充分,特别是季节性饥荒的发生演变与远古时期农业起源的关系迄今尚无论证研究,这是远古社会生活史和农业起源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并解决的基本问题。远古社会季节性食物短缺主要发生在气候寒冷的冬季,它迫使人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并走上了农耕生活的道路,季节性饥荒是农业发生的主要原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