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6 10:59: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企业内部控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企业内部控制完善
1公司层面控制
首先是关于公司层面的控制,根据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颁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萨奥法案404条款遵循的解释性指引《管理层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报告》【FileNo.S7-24-06】,以及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审计准则第5号的定义,公司层面控制是指那些对于公司的真个内控体系具有广泛影响的控制,管理层在识别和评估某一财务报告要素的相关风险和控制时,必须要考虑公司层面控制,同时,必须考虑公司层面控制的性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财务报告。相关的公司层面管理要素主要包括:道德准则建立传达、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控制自我评估。
1.1道德准则建立传达缺乏道德规范的约束,可能导致诚信风险,如管理层舞弊、员工舞弊、违法行为和非授权行为,或者其他任何可能导致公司在市场上声誉损失的事件。萨奥法案的颁布对上市公司诚信问题的监管模式及行业发展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管理层应向员工传达职业道德规范,并且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员工应该知晓和理解这些规定;管理层应该在言谈和行动中表现出对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的遵循。
确定合理的绩效目标,特别是短期目标;工资和绩效目标实现的挂钩程度是合理的;提倡和鼓励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循,对优秀者予以奖励;针对违反政策和道德标准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1.2人力资源管理在此方面,很多公司缺乏科学合理的人员招聘方法和流程,招聘过程未遵循人员招聘政策和流程要求,导致招聘到不合格的员工;公司不能了解员工信息和人力资源状况,导致工作延续性受到影响;重要岗位人员流失,导致人员不足,影响工作;员工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上的问题未得到足够反馈,从而影响其工作质量的提高等等。因此,在萨奥法案下,管理层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引导员工达到公司期望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胜任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员工聘用、培训、评价、晋升、考核、薪酬等活动。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企业内部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及其相互关系,长久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在现代企业中,伴随着科技迅猛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会产生变化?本文通过对企业内审,企业内控概念的辨析、发展历史的概述,讨论了两者对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性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向企业管理层提出了改善企业内审内控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现代企业;相关性
现代企业经济迅猛发展和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既从正面促进着企业会计、审计业务的发展,也同时要求着传统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企业财务状况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管的重视程度,企业的审计和内控工作变得愈发重要,那么企业内审与企业内控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
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简述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义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1101———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我国的内部审计即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通过运用系统的方法来审查和评价组织(企业,政府机关等)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用性,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目标。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内部审计指企业通过建立内审部门,对企业日常会计工作、经营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其目的在于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高效、稳定地运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步入大数据时代以来,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也不再受到局限,除了传统意义上对财务活动的监督检查,还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乃至于对整个企业运营管理制度进行客观的监督,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帮助,更好地开展相应管理工作。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及其内部审计
企业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愿就“内部控制及其内部审计”这一课题,与审计同仁展开探讨,以资共勉。
一、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
从近几年的审计实践看,有相当多的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漏交税金、私设“小金库”、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已迫在眉睫。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
——控制环境建设薄弱。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和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企业负责人往往比较重视某些基本的内部控制操作,但是疏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视产供销环节的程序控制,忽视内部控制结构的整体协调;重视对实物的控制,忽视对行为者的控制。另外,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当前大多数企业除了法人结构形备而不实之外,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在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同级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
企业内部控制中控制环境
一、控制环境的定义和地位
控制环境是影响内部控制建立和发挥作用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称。由于任何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都必须基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特定的环境,内部控制就是空中楼阁,控制环境的好坏影响和决定着内部控制建设的质量,影响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如果控制环境恶劣的话,会增加内部控制的成本甚至会使其形同虚设。优良的控制环境不仅可以强化内部控制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因此,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中支持、影响和制约其他因素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建立的基础,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关键作用。
二、控制环境的具体内容
从企业内部来看,控制环境主要包括:
(一)组织结构
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实现整体目标,企业的组织结构则旨在提供规划、执行、控制和监督活动的框架。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控制
一、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审计环境存在不足
从当前经济市场中,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需要有一个内部可行性的模式作为支撑。例如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者等组成的领导组织。董事会是企业发展中的决策机构,监事会是企业发展中的监督机构,而经营管理者是企业的运行管理权行使者,听从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指挥、协调和管理等。在企业发展中内部控制审计缺乏有效的组织模式,将会影响着其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没有可行性的模式,审计工作、审计监督工作等都存在局限性,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董事会、监事会等不参与、不熟悉等,进而无法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
(二)监督力度不够,无法发挥作用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可以保障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实际的内部控制审计中,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充分的发挥作用。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是一项独立的监督活动,独立性是其有效的发挥职能的基础,在当前经济市场中,一些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的重要性、地位、权威在同一个标准上面,进而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地位,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无法充分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在对企业的财务、资产等进行检查、评价、考核中,无形中削弱了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督作用。
(三)缺乏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与成本费用控制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是现代化企业在日常运营和管理中经常涉及的一种先进管理方式。除了常见的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组成的企业整体结构框架之外,维持企业经济活动正常运转的措施还必须依赖内部控制体系。本文结合现阶段的复合型企业生产特点,从企业内部控制与成本费用控制的角度入手,通过加强内部控制,降低成本费用等方式,有效提高复合企业的经营效率。
关键词:现代化企业;内部控制;成本费用控制;相关性
一、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
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思想,最早起源于18世纪产业革命后期。内部控制思想是企业规模化和资本分散化的产物,它代表了一种企业管理的分散化方式。自此,内部控制思想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直至20世纪初,才出现了一些以组织调节和制约为主要功能的生产经营活动控制方式,并陆续建立了一些控制制度。功能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在1929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共同修订的《会计报表的验证》。在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以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为目的,采取定期检查账簿的准确性及其他在公司内部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实践和应用最早始于2008年。2009年中旬,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等部门联合定制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出台。其中明确规定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范围。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旨在为实现企业控制目标的过程。这也和上文提到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从中能够看出内部控制的核心理论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但其本质思想却没有发生变化,将内部控制方式嵌入现代化企业的生产运营等各环节中,能够为企业的经营效果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二、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与成本费用降低
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并利用获取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而用何种方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呢?结合几百年来的企业发展路径历史进行总结不难发现,将内部控制机制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能够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费用,并提高企业的经济经营效果。同时为其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和社会声誉。在创造企业收益的同时,一些随着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而衍生出的管理学策略和模型也在长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充分证实了内部控制思想和理论的实际价值。现代化企业在调控经营成本,配置可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控制企业的净利润,就要认真对待企业在生产、加工等相关方面的项目成本标准制定。只有在降低成本费用方面下功夫,才能够在获得经济效益不变的情况下,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而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费用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状况来看,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是其唯一的解决办法。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以成本责任区分和岗位责任制作为企业的责任划分方式,按照成本责任人唯一的原则进行确定。对加工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工序进行实时的监管,对各层次,各环节,各岗位的成本负责人进行确定。保证各环节的成本均按照企业经营的既定方式进行核算。科学核定成本责任人和岗位成本责任人的成本指标,从而建立一套高效有序的成本费用管理体系。将企业内部的控制细化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身上。以此保证企业内部的良好工作环境和秩序。让全员参与到内部管理的全过程控制之中,并结合相关的内部控制机制作为推动力,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费用。
商业企业内部控制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们正朝着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的方向迈进。面对日趋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将对商业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实现平稳有序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发展了近四十年,商业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建立和形成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由企业内部全员参与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果、保证企业的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可靠性的控制体系。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内部控制理论体系中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会计学、审计学、法律学等不同的知识体系,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提升与发展,这样现代化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目前我国一些商业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来看,内部控制与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内部控制的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还较弱、信息沟通与交流不顺畅、缺乏有力的监督与管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商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一、相关概念阐释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内部控制是每一个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性、经济性,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规划、自我控制的一系列有效方法和措施的总称,是企业最终实现发展战略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内部控制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产的完全与完整、有效防范并及时发现各种舞弊现象、保证企业会计资料与信息的真实完整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二)商业企业。所谓商业企业就是直接购进货物,然后再转手卖给其他客户,并从中获得利润的企业。商业企业并不会对购进的商品或货物进行加工,也不会通过再生产的方式来获得更大的利润。目前,商业企业多是以批发零售业为主,如:销售快速消费品、生鲜食品等,如果商业企业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商品准确无误地配送到客户的手中,就有可能使商品失去原有的价值。因此,商业企业中商品的流通性较强。(三)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对内部控制的要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各国关于内部控制的要素内容已经基本达成了一致,可以将内部控制分为五个要素:内部控制环境、对风险的管理、内部控制活动、信息的沟通、内部控制的监督等。这五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通到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这五个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闭合的环路,并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控制。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与企业的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之间,与企业的合法合理运营、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等构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
二、商业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方式,它能有效加强对企业资产的安全管理,对于商业企业而言在实际经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内部控制在商业企业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企业之间的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能够增强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合理规避市场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就必须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很多国内、外优秀企业内部控制的运用就是最好的佐证。在商业企业中加强内部控制的实施能够对商业企业的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完整性进行保护,合理地防止、减少商业企业财产物资的人为损坏、盗窃、浪费、贪污、挪用等,提升商业企业内部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详实性,并能够帮助商业企业更好地履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商业企业的经营效率,为促进商业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商业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某商业企业为例
业财融合嵌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业财融合需要从企业战略发展角度入手,在财务部门及业务部门的高度配合下,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让各项信息得到传递和共享,便于管理层级及时掌握企业运营发展状况,制定可行性发展决策,从而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本篇文章首先对业财融合嵌入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进行阐述,从创新内控理念、完善相关制度、优化财务模式三个方面,对业财融合嵌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要点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业财融合嵌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业财融合;企业;内部控制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不但可以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还能实现企业长效发展。要想将内部控制价值充分发挥,需要企业结合运营管理目标,优化管理理念,在迎合新经济发展形式的情况下,对现有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完善。特别是在当前全面引进业财融合发展理念下,需要探究新型内部控制管理方式,把业财融合融入其中,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增强企业实力,给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业财融合嵌入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从企业内部控制角度来说,涉及内容比较多,直接决定企业运营和发展,业财融合作为企业运营管理中重要内容之一,对促进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想将业财融合顺利地融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需要秉持灵活性及统一性的标准,做好各项数据信息采集工作,给企业管理人员制订发展决策提供参考,规范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保证战略目标和经营发展相迎合,强化决策制订力度。在企业战略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通过采取规模发展规模实现战略目标,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没有重视对财务和业务情况的控制,加剧风险出现。通过把业财融合嵌入到内部控制中,可以对企业财务、业务运行情况进行把控,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给业务活动开展提供指导,保证企业各项运营目标和企业管理相迎合,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给企业创造理想效益。
二、业财融合嵌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要点
如何强化商业企业内部控制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商业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管理手段,对于提高商业企业整体竞争力,保证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新时期背景下,企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竞争环境,为提高商业企业内部凝聚力,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商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商业企业;新时期;强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企业发展也逐渐面向现代化,为了提高企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拥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战略目标,尤其对于注重经济利益的商业企业来说,具备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意义重大。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商业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管理手段,对于提高商业企业整体竞争力,保证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建立有效的、科学的企业现代化管控机制,对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企业在现代化管理中,必须做到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内部管控作用。在科技发展不断进步的今天,企业管理工作的每一项内容需要依靠内部控制,向各级或各部门传递管理信息,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是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要求下,企业不断实现系统革新的必然趋势。新时期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重视起内部控制策略,通过内部控制,强化企业自身内部的管理和控制手段,只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得当,企业发展才会团结、高效,才能确保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新时期下商业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缺乏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有待健全完善。新时期下,商业企业内部推行内部控制管理方式,首先需要建立管理理念及并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然而,在企业中推行这些并非易事。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来说,内部控制方法属于新的管理思维模式,尤其对于企业创建较早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在习惯于旧制度管理模式的情形下,贸然在企业研发中心引入内部控制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其全新的管理理念推广与应用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阻碍,由于受传统管理思维的约束,部分企业员工观念的进步与提升还有待进步,对于新事物新理念的接受和适应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引入内部控制,会觉得企业在针对自己,往往会产生抵触心理,在推广前期出现较为不理想的应用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我国企业内部应用较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有待健全完善,企业如果不能依据自身发展现状,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特点的各项管理措施,推行内部控制形同虚设。1.2企业缺乏赏罚激励措施,企业员工缺少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企业引入内部控制这一全新的管理理念,必须采取措施加强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管理方式的认可与支持,提高企业员工接受内部管理意识,然而,这些正是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在引入内部控制后所欠缺的。企业缺乏赏罚激励措施,企业员工缺少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对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管理会形成一个很大的阻碍。企业员工不会关心内部控制管理会对企业带来多大的好处: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新的管理制度实行,势必会对之前的管理措施的一种颠覆;如此情况下,如果管理者没有形成内部管理意识,也不具备内部管理专业知识,新制度的推广将无人落实管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对于企业普通员工而言,这些措施都是针对企业员工的;因此,如果内部控制管理对企业员工来说只有控制、约束和束缚,企业员工看不到对自身带来的一点好处,势必会产生抵触意识,不配合管理工作的开展。1.3缺少内部管控监督机制,内部控制管理措施难以落到实处。目前,多数企业引入内部控制以后,只是生搬硬套别人的管理机制,企业内部缺乏对该制度的学习和理解,新制度建立以后,无人进行监管,企业缺少内部管控监督机制,内部控制管理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尤其对于新旧制度交替期间,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企业在推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时往往会出现管理的混乱,其制度落实程度、完成情况,没有责任人监管,上下级沟通不畅,管理者只管发号施令,也不管制度落实情况,其管理效果只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同时,新建立的内部控制管理措施到底适不适用,效果好坏无人反馈,效果不好也得不到改进,下面员工心声抱怨,久而久之,新制度在员工心中留下较差的印象,不仅不会带来积极的管控作用,反而适得其反,阻碍企业的正常管理进程。
2新时期下商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物业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物业企业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很多物业企业由于经验不足,在经营管理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必须从内部管理入手,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当前很多物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提高员工责任意识等各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物业企业要想完善内部控制水平,必须充分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积极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系统,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内部控制活动,促使内部控制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物业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一、物业企业的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方式,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可以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企业要想保证长远发展,必须积极的运用各种先进理念与技术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质量。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的全体员工、各项经济活动与业务,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都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一直比较大。对物业企业来说,企业的运行成本比较大,因此,物业企业要通过内部控制加强成本控制[1]。首先,物业企业要通过内部控制手段提高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其次,企业要对库存物资与材料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做好采购管控工作;第三,物业企业要对运行成本中的水电费等具体费用支出、零件损耗、基础设施等加强管理。物业企业的管理内容比较复杂,因此,企业在内部控制时要关注基础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岗位分工,使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同时,物业企业要积极的利用各种信息化的手段加强对客户反馈信息的管理,明确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意见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二、物业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当前很多企业的信息传递速度比较慢,内部控制的效率与准确性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物业企业还要不断运用先进技术及时更新并完善内控系统,使内部控制的效率与准确性得到提升。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应该把内控信息系统与大数据处理系统结合在一起,以会计信息化建设为例,企业的ERP等内部核算系统都可以不断融合,整合成完整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并明确各自的分工,使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当前很多物业企业都根据不同需求建立各种各样的管理系统,有内部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监控监测系统等,各个系统之间互相独立,有各自的标准,信息之间无法有效传递,信息使用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企业需要从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设置、传递渠道等方面入手,建立统一标准,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同时,企业还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更多信息管理知识,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实施具体的内部控制策略。当前各种信息技术更新速度比。较快,网络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企业要想使内控系统能够应对不断增加的风险,需要及时更新信息化的内控系统,使其不断完善,增强企业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二)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要想加强内部控制,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确立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根据内控目标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与体系,并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内控方案,对内控工作的实施流程等具体工作进行规范。首先,企业管理层应该树立新的管理与内控理念,全面认识到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在物业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物业企业应该优化治理机构,加强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提升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地位,不断优化提升信息部门的工作能力与水平。企业其他部门也要加强与信息管理部门的联系,通过信息部门获取更多有利信息[3]。其次,企业要通过防火墙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升信息管理部门的安全性能,确保信息数据不受损害。另外,企业要经常对内部网络环境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对薄弱环节进行完善,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同时,企业还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对数据篡改、财务数据删除丢失等问题进行及时应对,将企业的内控风险降到最低。物业企业在内部控制中还需要加强财务核算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各业务环节的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推进企业不断发展。(三)加强动态风险监控。在不断完善内控风险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同时,企业还要同时加强动态监督系统的建设,使整个内控系统更加完善,不断提升物业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要想建立动态监督系统,需要对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内控模式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一般企业原有的监督系统都比较单一,在信息化时代,物业企业可以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多级动态监控系统,可以把企业上下级与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与其传递渠道都纳入到监控中。通过这样多级而全面的持续动态监控系统,企业管理层可以对战略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企业在内部监控的同时,也可以委托外部的审计机构对内部财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审计,以此弥补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以企业的发票报销为例,很多工作人员无视公司规定,在规定只能报销二等车票的情况下,还购买头等车票并让公司报销,在一般情况下,财务人员都会直接报销,但是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增加企业的开支,也不利于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化。鉴于这种情况,企业可以增加上报审批的环节,由上一级领导进行审批,并对这些情况进行记录,在员工的薪资中扣除。例如,对于企业内部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跟踪不同的业务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员工还需要定期向管理人员详细报告业务的具体进展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方便管理层及时做出调整部署。物业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对企业员工具体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并利用激励约束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实施奖励与惩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使员工逐步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具体落实。(四)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在当今时代,物业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复杂多样,企业要加强信息收集,通过对内外部市场环境信息与客户信息的分析,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但是,当前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而且各种信息可以共享,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较大优势,需要首先提升信息的传递速度,增强信息的处理分析能力,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的效率。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企业需要建立内外部信息共享与传递平台,促进企业内部信息高速传递,在对外信息披露方面企业也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对外披露信息的速度。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根据企业股东、社会公众、政府机关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信息的披露机制,拓展信息传递的渠道,使企业内外部沟通更加高效。以企业的部门设置为例,一些企业设置有运营部,在大数据支持下,企业可以打破原有的设计,采用和扁平化的部门设置方式,由财务、人事、行政、营销等部门代替运营部,使各部门的工作细化,由部门主管直接与经理层沟通,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减少权责不清情况的发生。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