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6 07:11: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企业会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企业会计

事业会计与企业会计思考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将会计事业进行有效的监督研究,就是保证在进行会计实施演练的过程中,使企业与事业单位中的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事项进行突出,保证企业与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能够不断带动国家社会的全面进步。以下是对两者的共同、不同之处的研究,以供参考。

1事业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对事业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不同之处进行的研究,使其中的重点部分能够在研究分析过程中呈现出来。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内容与方法上。

1.1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

在对我国的预算会计进行研究实施中,能采用不同类型的会计进行基础进行核算,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它作为预算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应当根据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最佳方案就是采用责任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大部分事业单位出进行专业技术活动的的同时,能够进行整体性的核算经营活动,于是,非盈利事业单位都采用实收实现制。对于部分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来说,在非盈利的收支环节核算中,采用收付实现制,对营利性的收支核算实行责任发生制。对于企业的单位来说,一般都使用权责发生制来进行核算,这样的会计核算基础有利于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的各项基础性的事项进行计量、确认与报告。

1.2会计要素的区别

查看全文

企业会计内控透析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反应了一个企业的运转是否正常,目标是否明确,资金是否安全等一系列关乎企业生存与否的问题。在企业不断的扩大经营的过程中,会计的内部控制一定要跟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如果出现问题就会产生投资风险估计不足、资金分配安全漏洞等严重问题,对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笔者认为,做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由于大多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意识薄弱,尚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使得很多企业并未制订完善的、成文的内控制度,最终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产生。因此,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充分意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随时把握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才能把内部控制工作做好。而且,管理者应当充分了解企业会计人员的思想行为状况,并且对中层管理者以及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使得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得以改善。

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要以预防为主,查处为辅

各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单位的经营管理发生无效率和不法行为。判断一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好坏,首先应根据其防止舞弊发生的效率来衡量,其次才考虑其对已发生的不法事件的揭露和处理情况,因此,预防控制异常重要。预防控制是一种事前和事中控制,进行预防控制首先应规定业务活动的规划和程序,并在单位内部设置有关的规章制度,保证业务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尽量避免经济运行中的错误、舞弊或浪费现象。在实行预防控制时,还应注意预测差错发生的概率的高低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根据具体差错的特性采取有效措施,特别要注意多重措施和综合措施的采用。

三、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查看全文

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监督对于规范会计行为,维护财经秩序,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受到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会计监督还不是很到位。这一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不利于维护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鉴于此,分析在中国加强会计监督的重要性,以及导致会计监督不到位的各种原因,并尝试找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强化措施

想要保证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与行之有效的会计监管是分不开的。有效的会计监督,不仅可以规范企业和相关人员的财务行为,防止国家和企业的不必要的财产损失,而且对企业完善内部监管机制,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得到有效强化的会计监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参考。然而在当今,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屡有发生,为此,必须对现有的会计监督机制进行改善与强化。

一、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一)强化会计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他们本身的经营能力与技术水平不高,又缺乏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的会计监督不到位,就会造成企业资产的非正常损失,削弱企业的竞争力。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加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就需要对企业的财经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把会计监督真正的落实到位,从而规范企业的财经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查看全文

企业会计监督研究

企业会计监督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保证企业财务平稳运行,也有利于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积蓄企业发展潜力,让企业发展永葆活力。故而企业会计监督对企业内部管理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加强企业会计监督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企业加强会计监督的重要意义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场经济的在我国的发展,对于我国企业来讲既是一种动力又是一种挑战,动力来源于激烈地市场竞争让我国企业不断创新,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能积极创新就会被市场淘汰,而挑战来源于我国企业发展经验不足,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容易迷失方向,产生消极影响。会计监督作为一种企业内部管理手段,其质量的好坏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具有莫大影响,良好的会计监督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有序进行,反之则会造成企业财务混乱,给企业造成灭顶之灾,因此,不断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监督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基本方法。

二、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建设有待提升。目前我国会计监督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制度的不完善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首先,由于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监督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企业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的落实相关会计监督措施;其次,由于企业会计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会计监督制度没有一个规范的流程和方案,企业会计监督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最后,由于企业规模和实力限制,一些中小企业往往财务人员只有几人,处理日常的常务工作已经手忙脚乱,没有空闲的精力去进行会计监督工作的完成,不断完善企业会计监督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二)会计人员专业程度不够。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程度将直接决定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缺失主要问题是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程度不足,由于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监督的不重视,导致企业财务人员对这部分工作也是态度松懈,再加上专业程度不足,导致企业财务监督有名无实,不能正常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也不能形成良好的监督效应。这一问题在中小企业尤为严重,会计人员往往只能处理日常的开支结算,对于专业的会计监督根本没有涉猎,导致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三)会计监督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完善的会计监督需要制定健全的会计监督制度,有专业会计人员来照章执行,通过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就目前我国企业来看,执行力不足是会计监督存在的又一问题。一些大型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相关财务管理中也相对完备,但在执行上却出现了问题,对于会计监督的执行流于形式,出现微小的问题得过且过,小的纰漏积累到一起就会出现大的错误,这对资金流量巨大的大型企业是致命的,因此,加强企业会计监督的执行力度是要解决的实际性问题。此外,由于会计在财务管理中重要地位,对于一些营私舞弊的行为,甚至超越法律红线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对于这类问题企业要坚决查处,明确奖惩制度,对于违规甚至违法人员要及时清除队伍,保证财务管理环境的纯洁性。

三、企业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研究

查看全文

企业会计监督思考

一、会计监督概述

会计基本的职能之一是会计监督,会计监督也是经济监督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监督是企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中介机构,保护单位的资产安全与完整,是对企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所进行的监督。会计监督狭义上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审查特定主体,保证该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合理、合法。会计监督广义上包括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

(一)会计监督的特点及作用。

1.会计监督的特点。会计监督作为经济监督的一部分,既具有经济监督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一是会计监督受法律的保护,是法律给予的一种会计权利的。会计在法律的范围内监督着各项经济活动,同时也必须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二是会计人员对于违规的原始凭证不应予以受理,一定要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准确。会计监督一定要具有合理性。三是会计监督贯穿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计划到实施,资金使用到经营成果分配,都离不开会计监督。四是会计人员参与经济活动,要以财政、财务收支等有关经济活动作为内容,结合日常会计核算进行,实行合理有效的会计监督,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避免延后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会计监督要具有连续性和时效性。五是会计人员具有参与者与监督者的双重身份,使用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从而进行核算、反映、控制、监督。

2.会计监督的作用。会计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在会计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同样极其重要,对于改善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社会的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监督职能的作用越来越体现出来。(1)会计监督使单位内部经营策略和目标有效实施。会计监督通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价值指标,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来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有效改善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提升单位经济效益,有效实现单位经营策略和目标。(2)会计监督保障了单位内部的各项资产安全、完整。会计监督对资产的加强管理,严格禁止无关人员接触资产,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定期财产清查,在确认各项资产的实存数和账面数的过程中,调查账实不符的原因,追究责任人,从而加强对资产有效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和完整。

(二)会计监督能够保障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具有合法性。会计监督职能监督一切财务收支活动、财务收支活动,只有通过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程序后,才能得以确认和实现,并在会计信息中真实、完整反映。会计监督能有效遏制和修正财务收支中的违法、违纪问题,确保单位财务活动具有合法性。(三)会计监督能够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近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秩序以及经济的发展,加强会计监督可以有效监控会计信息的失真情况的发生,有利于维护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以及经济的发展。

查看全文

企业会计职能的转变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职能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为了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企业管理层需要加强对会计职能转变的重视,从而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职能转变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够给企业发展带来参考。

关键词:市场经济;会计职能;企业管理

会计职能是会计工作本身所具备的职能,包括对会计信息进行反映、记录,并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总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传统的会计职能也是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企业发展需要,迫切需要转变会计职能,以便使企业在新时期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会计管理能力。

一、传统会计职能的局限

在之前市场经济刚刚确立之初所成立的企业,大部分是按照行政命令建立起来的,企业内部各部门,从上到下是垂直化的管理体系。其中,会计部门是具备授权审批、职责分工的会计职能体系,在一般企业当中主要需要完成核算、明细账、报表等工作,并且按照月度、季度和年度向上级提交相关的报表。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中的传统会计部门重点工作还是在日常业务处理、会计核算、日常控制和财务报表等这类对历史数据的处理上,对于未来公司资金的流动、管理等预测力度都比较弱,缺少进行比较的过程,这对于公司管理的价值是不大的。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市场中的相互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不能提前把控市场的变化动态,掌握全新的信息和拥有一定的预测能力,那么就无法及时对市场中的需求变化做出反应,甚至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传统会计职能的重心是为了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面对新时期的技术操作平台及管理模式,其局限性正在日益凸显。首先,在会计的日常业务流程上,“会计账”与“实物账”往往是两张皮,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都是相互割裂,因而经常导致相关的会计信息在各职能部门问的传递产生滞后性。传统的会计工作重点是在过去的信息上,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实时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会计部门所能提供的都是过时信息,使用价值较低。其次是,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之间都是相互分割的,这样会直接影响企业内会计信息的传递,影响企业会计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是传统的会计部门对于资金流方面的信息比较敏感,而对于企业中的其他业务活动则比较不敏感,甚至没有去收集相关业务活动数据,导致在进行会计管理时一套完整的会计数据被割裂到其他的部门当中,从而影响了整个部门的数据完整性。由此可见,在传统的会计职能中,其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是相互脱离独立存在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要想在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达到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将非常困难。因而在现代信息化共享的时代当中,传统会计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变化,也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职能转变。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本身价值观念的变化都对会计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推动了会计职能的转变发展。

二、新时期转变和强化会计职能的措施

查看全文

建筑企业会计和工业企业会计的差异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时展要求,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显得愈发的重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尤其是企业的财务工作管理。会计是财务工作的核心,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在建筑企业和工业企业中的会计有很多工作相似,需要将其区分开,否则会出现较大的核算失误进而造成企业的损失。本文分析建筑企业会计和工业企业会计的工作特点和核算差异来探讨两者间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建筑企业会计;工业企业会计;差异

企业的会计工作是通过系统的计算方法,计算企业的收益成果和记录资金的去向,通过这些数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也逐渐变得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建筑企业和工业企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命脉,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建立科学标准的会计工作系统,有效的开展会计工作,明确的区分二者在工作中的差异,有利于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建筑企业会计的工作特点

建筑企业是我国的经济顶梁柱,影响着全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工程项目多、工程周期长、运转资金大和涉及区域广的特点,资金的来源和运转、工程的报价、预算等方面的钱款计算方式与其他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筑企业会计要对企业进行的工程项目活动进行实时的会计核算和监督,首先会计对进行的工程项目建账,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计算工程项目的预计成本和资产报告,定期的上交会计报表。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的手段合法的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内容有着许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于建筑行业具有多种经营活动性质。首先最大的特点是分散性,建筑企业的过程项目众多,对于单个的过程项目需要更多的会计权限才能完成,每个工程项目还需要配专门的负责人。一般工业企业会计只需要对车间进行核算,建筑企业会计核算范围比起工业企业明显宽泛许多。建筑企业会计的工作基本是单人负责单个工程项目核算,并且会计和施工工人一起工作保证了工作进度的一起推进。由于工期长的原因需要定期的交工程核算报表,保证资金的回收。此外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的工业材料、劳务费用、机械设备等都需要根据市场的最新价格进行核算,使建筑企业会计工作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二、工业企业会计的工作特点

查看全文

浅谈企业会计准则

一、关于金融资产分类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金融资产分类及其依据。新金融资产准则根据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分为“三类”,即:将仅以获取投资金融工具合同各期利息为目标的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该类金融资产通常仅涉及较低频率和较小价值的出售;将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的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类金融资产的出售对于实现业务模式目标是不可或缺的;将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外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类金融资产并非持有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也不是通过既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金融资产来实现目标;这表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兜底的金融资产,只要不能划分为前两者的金融资产都应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同时准则还规定了两项例外:一是在初始确认时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并以此确认获得的股利收入,且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二是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确认的或有对价构成金融资产的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得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此外,将具有金融资产性质的应收款项适用《企业会计准则14号——收入》,不在金融资产准则内规范,但是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适用金融资产准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不在金融资产准则内规范。(二)关于金融资产分类核算对经管责任落实情况的简要分析。如何准确理解和区分上述分类中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呢?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并区分,一是“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业务模式并非持有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也不是通过既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金融资产来实现目标,仅仅是解决少量闲散资金的暂时存放问题,是为交易而持有的投资,表明投资于这类金融工具形成的金融资产是企业管理当局权力和责任的组成部分,由此获得净收益或发生的净损失理应确认为企业经营业绩,在利润表中列示为营业利润;二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通常涉及更频繁和更大价值的出售,属于战略性股权投资并非为交易而持有,表明投资于这类金融工具形成的金融资产也是企业管理当局权力和责任的组成部分,在存续期间除减值损失或利得和汇兑损益之外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均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体现其战略性持有性质,仅在重分类或终止确认时才对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结转计入当期损益,这是由该类金融资产的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所决定的,表明该类金融资产在存续期间管理当局并未完全履行其应负担的经管责任不能将其相应损益直接计入经营业绩,只有在终止确认时管理当局对该类金融资产的经管责任才算履行完毕才能确认其经营业绩。至于准则规定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确认,这主要是因为这类金融资产是“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也就是其“非交易性权益工具”决定了持有该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出于长期持有目标而非短期交易获取股利现金流量为目标,所以准则规定“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终身不得改变,在处置进行终止确认时的累积利得或损失也不得转入当期损益而应转入留存收益中未分配利润项目,故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在持有存续期间作为当期损益之外的其他综合收益列示计入利润表,表明管理当局对该类金融资产的权力与责任,但处置产生的累积盈余计入未分配利润,列示计入资产负债表,不再认定为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而可以限制管理当局的处置动机与行为,从而保持对被投资方决策的一定影响力,同时这也有利于迫使管理当局保持这类金融资产的“终身不变”属性,并正确确认以落实管理当局的受托经管责任。(三)关于重分类的几个问题。新金融资产准则规定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表明重分类的主要标志是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如果将业务模式由以获取投资金融工具合同各期利息为目标的业务模式改变为既以收取合同利息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获取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也就是改为战略性投资时,就应将原划分确认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改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此类推,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对金融资产进行其他的重分类,以保持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关于重分类的会计处理,新准则规定应当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核算,不得对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所谓未来适用法是指重分类产生的差额按照新分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计入相应损益或重分类的金融资产项目,如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应将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则应在重分类日将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是如果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则需要先将重分类日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即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不产生重分类差额。如果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由于二者之前的账面价值均为公允价值因而不存在重分类差额,因此企业只需将重分类日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计入当期损益即可,视同将原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进行了处置。

二、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几个问题

(一)计提减值范围。由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中的“公允价值”本身具有对该类金融资产未来价值的信息含量,即对该类金融工具的未来预期信用损失在金融市场的公允价值中已包含市场参与者的价值判断中,企业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无需再考虑其减值问题。因此,新金融资产准则要求企业应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两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那么同样都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什么“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呢?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对持有的这类金融资产负有经管责任,资产发生减值理应计入当期损益以便加强管理当局的管理责任,不能等到该类金融资产处置时再来反映管理当局的这部分经管责任。(二)计提减值方法及会计处理问题。新金融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即在金融资产预期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确认减值损失,反之,预期信用风险显著降低时在已确认减值损失范围内确认减值利得转回减值损失。这项规定主要是因为旧的金融资产准则采用“已发生损失法”计提减值准备存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之嫌,与新金融资产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损益计算上的内在逻辑不一致性问题,所以新准则要求采用“预期损失法”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这能够较好的解决损益计算上的内在逻辑一致性问题。准则第49条规定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应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这样规定既体现了对管理当局经管责任要求,又体现了该类金融资产的战略性、非为交易而持有的性质特征要求。

三、关于执行新金融资产准则预期经济后果的分析

(一)更加如实反映金融资产业务的经济实质。新金融资产准则根据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核算,业务模式的划分又界定为是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两者兼有。这样以管理金融资产的直接经济后果作为划分的基础,较为充分体现了金融资产业务的经济实质,由此提供的相关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业绩固有功能,有利于实现会计的经管责任落实性质。(二)更加凸显会计的监督职能作用。众所周知,会计监督具体包括会计对企业经济业务及其内部控制的督促、指挥、控制、协调等多项职能作用,实施新的金融资产准则要求企业更加注重提高经济业务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能力。新金融资产准则改变了相关金融资产会计计量方法、标准和信息系统,这必将影响金融资产投资业务活动,客观上要求企业按照业务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到每项金融资产投资都要目标明确不能盲目。为此就要进一步强化金融资产投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将金融资产分类管理前置于业务流程并明确判断各项投资的具体目标,在持有过程中应强化对公允价值评估管理和业务模式的变化正确选择与判断。在金融资产投资管理过程中应强化对合同的管理,相关合同条款包括本金、利息、股利等相关条款一定要更加明确具体,以及应加强对被投资方的管控以保证合同的严格执行。所以企业执行新金融资产准则应对相关各项管理活动及系统进行必要的完善和升级,以满足会计核算与监督要求。

查看全文

云会计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周遭的环境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生着改变。其中“云会计”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知,“云会计”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和低廉的成本不断被各行各业所接受。本文通过对“云会计”概念及产生背景等方面的研究,并与传统会计进行对比,分析云会计对企业会计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云会计;云计算;企业会计;信息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周遭的环境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生着改变。大数据、云服务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财务人员意识到云会计对他们业务的重要性,云会计对企业会计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对财务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和利用率显著提高。

一、云会计相关理论概述

(一)云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国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20世纪60到70年代,在APRA与NSF两大局域网推动下,Internet应运而生,将世界带入了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与信息化相关的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地球,大数据等技术也蓬勃发展,进而推动了国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2008年11月,财政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财政相关部门在《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成立了全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XBRL中国地区组织),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使得我国会计工作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发展,使“云计算+会计=云会计”这一概念出现在财务工作中。2.云计算。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云计算、互联网+和各种高新技术逐步发展并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已在社会各界得到广泛认可。依靠互联网环境,云计算逐步发展扩大。从上表中各行各业的学者对于云计算观点可以看出,云计算作为新的IT模型之一,它将数据和信息集成到基于互联网计算机模型的庞大资源库中,用户只需根据需求付费。3.超级计算机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硬件,芯片等的革新升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与存储空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神威太湖之光等超级计算机随之问世,在这些超级计算机的应用中,云计算逐步成熟,并广泛应用在会计工作中,为“云会计”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4.会计信息化。其大概的意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工作二者相结合的一切事项,培训会计信息专业人员,系统建设会计信息系统等。从狭义上讲,计算机作为会计信息技术的主要媒介,现代信息技术以企业自身的系统为基础,将管理、会计科学纳入企业适用的新会计过程和其他业务过程,建立相应的统一管理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和外部用户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同步获得准确的财务报表。

查看全文

企业会计内控策略透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企业逐步向着拓展新领域、经济多样化发展,而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新的运营模式的管理的需求,所以,企业应在核算内容、会计计量、核算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细化和提高,从而产生了新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内部控制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新的调整和相应变化,以此来保障会计在企业运营发生重要的作用。

1当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1.1企业治理结构不够严密对会计内控造成的影响

目前,特别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失,企业的权利集中掌控在领导者手中,现在的中小企业,家庭式经营居多,股权大者拥有绝对的领导权,这种权利的集中表现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发展,在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更是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是难以实施,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其他股东对企业真实情况的知情权,更无法了解到真实的会计信息数据,企业的股东大会因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而形同虚设,所以这种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严重限制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完善。

1.2会计内控机制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及内控机制不健全

不少中小企业完全分不清会计内控机制制度组织结构问题与强化内控机制的紧密关系,即思维产生定势,认为业务规章管理规范等同于会计内控机制。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会导致企业财政管理职能的弱化,也会加剧会计行为不规范及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另外,加之不少企业会计预算编制、企业所投项目的立项初期活动流程执行等方面的结构组织不够严密,缺乏有效监督、评价及考核等举措,反而在问题发生后才极为高调重视控制,却不明了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道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