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6 07:04: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企业环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企业环境会计
1环境会计的划分和会计处理
1.1环境成本会计划分
1.1.1环境预防成本。即用于维护环境现状或防止出现污染和破坏而发生的环境支出,主要包括环保设备仪器的购置、环境监测等所发生的费用。
1.1.2资源消耗成本。主要指的是单位个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耗费及使用的成本支出,实际上就是将资源产品生产所耗用的自然资源以货币形式加以表现及量化的过程。
1.1.3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即对已经发生的污染和破坏进行清理和治理而发生的支出。
1.1.4环境补偿成本。即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进行补偿而发生的支出,如企业由于排放废弃物而对其他企业或个人造成损害所支付的赔款、罚款等。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使环境成本与日俱增,面对如此窘境,如何有效地控制环境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致力于改进和完善环境成本控制系统的研究中,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有效的思路。以PDCA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利用PDCA理论进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思路、步骤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PDCA;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控制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完善,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过去的几十年,多选择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给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观念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合未来的发展要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已经成为企业制定相关发展策略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目前,对于环境成本的相关界定及核算和控制方法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规范,企业的环境信息也未列入强制性披露范畴,环境成本的控制动力不足,短期效益并不明显。另外,大多数企业实行传统型的事后环境成本控制方法,忽视了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反馈性的控制,忽略了环境成本全过程循环控制的重要意义,导致环境成本控制的效果不佳。PDCA管理循环包括:PLAN计划,明确问题并对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DO实施,实施行动计划;CHECK检查,评估结果;ACT处理,对不满意结果返回到计划阶段,或对满意结果的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鉴于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着复杂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特点,将PDCA循环应用于环境成本控制,能够契合环境成本控制的特点,实现对环境成本的持续性、战略性及反馈性控制,有助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PDCA循环理论,对于探寻全面性、系统性和反馈性的企业环境成本循环性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模糊
工业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研究
摘要: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一个企业在有关环境方面是否做出贡献,也成为公众衡量这个企业的标准。本文选取了2010-2014年我国30个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及面板回归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的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有明显的正向关系,表明环境绩效直接影响到财务绩效。最后提出了针对环境与财务的双赢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绩效 ;财务绩效; 面板分析
关于环境污染问题有史以来都是一个大难点,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被关注的焦点。大气层的污染、资源的缺乏、人口数量的倍增、植被动物灭绝乃至全球变暖等问题随时都危及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也成为了我国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之一。这就要求企业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履行在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的雾霾问题尤为严重,其中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纵观这些年来很多企业对于环境问题不予重视。而根据现论,一个企业只有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才能有所发展,对于企业的价值评价不再是单一的经济效益,更多的关注于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因此一个企业若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企业的环境效益,披露更多的更加真实的环境信息,从而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的环境问题尤其要引起重视,因此研究工业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
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一直是环境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备受争议的问题,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见解,即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NicoleDarnall(2009)通过分析七个国家的制造业公司,得出好的环境绩效可以有更高的概率来增加企业的财政效益,进而可以抵消由于管理带来的成本,并且可以增加净收益;陈雯(2011)选取了2000-2006年整体的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有明显的积极影响;胡曲应(2011)选取2006-2009年我国沪深A股16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同样得出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有明显的正向影响;程巧莲、田也壮(2012)通过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企业环境战略、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发现在我国的制造业中有好的环境战略的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环境绩效,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绩效。然而,也有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具有负向的影响。Chris-都认为一个企业对于环境方面投入的越多会增加组织的成本费用进而减少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得出是消极的影响的结论。McwilliamsandSiegel(2000)研究发现一个企业较好地履行了环境责任那么将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与那些不履行环境责任的企业相比,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得出与企业的财务绩效是负相关的关系。秦颖(2003)通过选取意大利、荷兰等地区的造纸行业为研究样本,利用了联立方程模型来研究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进行环境投入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也就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对企业的经济绩效产生不好的影响。得出同样结论的还有LarsHasse(2005),他以瑞典证券市场公司作为研究并且利用剩余收益计价模型,也得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收益,因此也是消极的影响。李星元(2014)通过选取我国各个地区的工业企业的环境指标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得出环境绩效得分,来研究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绩效与企业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因而在短期内,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削弱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Rockness等(1986)采用对污染物进行回收重复使用的数据来作为环境绩效的衡量标准,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了这种变量对财务绩效是互相完全不影响的;Andreas(2007)简单的分析了股价对于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股价对于企业环境绩效也是没有影响的。综上所述,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现阶段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是对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能够准确的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有利于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二、变量选取以及分析方法
工业企业环境监管策略
摘要:本文在综述我国工业企业环境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及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环境监管;改进策略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污染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近年来,尽管通过不断完善环境监管体制,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仍迫在眉睫。就目前而言,如何在环境保护中厘清环境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完善和改进,对我国越来越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国工业企业环境监管现状
(1)我国工业化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工业呈现高速增长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结构重型化、低水平扩张等特点和问题。重工业是以能源和矿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业,其会大大加剧环境污染负荷,导致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对我国自然生态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我国乡镇工业因技术水平低、生产管理落后、高度分散等原因呈现低水平扩张等特点,其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大大高于同等类型的大中型企业,进行更严格的环境监管已亟不可待。2)工业企业环境监管的主要内容环境监管尤其是对重化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核心与重点,也是我国环境监管部门的责任、权力与义务。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各级单位均需积极配合监管。目前我国环境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料核查、现场核查、现场测算、现场访谈、重点监察、要点监管等六个方面,这六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支撑着我国环境监管的框架体系。(3)环境监管的基本措施及机制运行手段目前,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与监督机构、制定与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开展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教育等。环境监管机制运行方式及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其中,行政手段主要体现在坚持统筹规划及坚持完善环保工作目标考核制度两方面;法律手段主要体现在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经济手段主要体现在制定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和排污特别处罚“三项处罚”措施,实施排污权交易,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和财政支撑机制等;科技手段主要体现在结合行业治理水平和实际情况,制定重点行业治理技术要求,对污染点源进行深化治理,推进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2.我国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研究
摘要:工业企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生产力不断进步,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污染,调查显示,目前,工业企业的废弃物排放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工业企业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环境污染管理对策。
关键词: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策略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部分工业企业为了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对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视而不见,这就导致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也随之不断下降。工业企业如果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视以及重视对环境污染的管理。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的问题不仅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污染,也给我国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
1工业企业强化环境污染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1生态环境的要求
我国一直在大力提倡发展可持续经济,然而当前部分工业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仍旧采用高消耗与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这些工业企业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未能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崩溃局面,工业企业必须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防范工作[1]。
税制改革对企业环境的影响
摘要:以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为契机,基于2013~2019年A股工业企业的经验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绿色税制改革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税制改革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环境绩效,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提升作用在不断增强。对市场制度和环境制度的检验发现,当市场制度较差、政府监管较强、媒体监督较强时,绿色税制改革更能提升企业环境绩效。对影响机制的探索发现,绿色税制改革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机制,在于促进企业环保投资和企业绿色创新,且与促进企业环保投资这种短期方式相比,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种长期方式的机制效应更显著。
关键词:绿色税制改革;环境绩效;环保投资;绿色创新
1研究背景
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我国正在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基石。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命令型环境制度为主,存在治理成本较高、治理效率较低等缺陷,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命令型环境制度相比,经济型环境制度能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来约束和激励企业环境行为[1,2],督促企业改善环境绩效,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排污费制度作为一种命令型环境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根据原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和2015年全国分别有447家、662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欠缴排污费,金额分别达到3.09亿元、6.96亿元。这些挑战导致排污费制度的环境效应有限[3]。为此,2018年我国进行了绿色税制改革,由命令型的排污费制度转向经济型的环境税制度。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据表明,环境税制度更能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来促进污染减排[4,5]。然而,我国作为一个市场相对还不成熟的发展中经济体,环境税制度能否取得预期的环境效应,学者们对此存在争议[6,7]。因此,本研究以《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为契机,探讨绿色税制改革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旨在为政府部门完善绿色税制提供经验参考。本研究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①绿色税制改革能否借助市场力量来督促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学者们还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企业环境绩效作为落脚点,探究绿色税制改革的环境效应,能够从企业环境绩效层面揭示绿色税制改革的环境有效性。②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关键在于促进企业环保投资和企业绿色创新,其中企业环保投资是一种短期方式,企业绿色创新是一种长期方式。本研究选取绿色税制改革作为切入点,探究绿色税制改革下企业如何权衡环保投资决策和绿色创新决策,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能够拓展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揭示绿色税制改革下的企业环境行为决策。③要想充分发挥绿色税制改革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需要协同不同类型的经济制度和环境制度,实现制度组合的整体最优化。本研究通过探究绿色税制改革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是否存在市场制度、政府监管、媒体监督的异质性,能够明晰绿色税制改革与市场制度、环境制度的关系,明晰绿色税制改革的制度边界。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绿色税制改革与企业环境绩效
企业环境保护机制剖析
〔摘要〕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虽比较健全,但企业有法不依、违法排污的现象仍相当普遍。为此,有必要建构企业环境保护的自愿性机制,即使企业环境保护行为成为自觉选择的作用机制;建构强制性机制,即通过威慑改变企业对违法行为的选择迫使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建构激励性机制,即利用价值规律调整或影响市场主体消除或降低污染行为的作用机制;建构压力性机制,即利用企业的相关方影响企业的环境行为并促使其保护环境的作用机制;建构支持性机制,即帮助企业建立现代环境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环境保护能力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企业,环境保护,机制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已比较健全,特别是在污染防治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企业有法不依、违法排污的现象仍相当普遍。有少数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追求高额利润,治污设施建成后不能按照规定正常运行。这些企业往往采取白天运行、晚上停止,检查时运行、检查后停止等做法,应付检查和逃避处罚。其结果是,污染排放能达标的没达标,表面达标实际不达标,少数时间达标多数时间未达标,从而导致区域环境质量的下降。鉴于此,分析制约企业环境保护的伦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能力因素,建构企业环境保护机制,十分必要。
一、自愿性环境保护机制的建构
自愿性机制,是指使企业环境保护行为成为自觉选择的作用机制。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行为失调的结果。所以,能否合理地引导、影响和改变企业决策者和生产者的行为,提高其环境意识,使之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是影响企业环境保护自主能力的关键因素。
建立环境保护自愿性机制要注重企业员工的环境教育,强化企业环境责任观。企业环境教育的中心内容就是改变企业决策者与生产者对环境漠视、不友好的环境态度,逐步建立企业自己的环境伦理与环境文化,使其环境行为的意愿直接指向企业的生态化建设。
企业环境管理控制措施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影响企业环境管理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影响因素与公司的规模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企业在环境管理控制过程中,管理控制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企业面临着国际大环境,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的应对这一挑战,首先要对环境管理控制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创造绿色的企业文化,适应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让企业在发展中稳步前进。
关键词:企业环境;管理控制;措施因素
1对企业环境管理相关体系进行一定的完善以及细化
针对现阶段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要想根本性地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首先要对企业环境管理相关体系进行一定的完善以及细化,企业内部主要管理人员要肩负起主要职责,对于环保部门来说,要做的就是规划落实环境的管理、考核等,除此之外,企业可以将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单独的设立,这一部门的设立主要是监测企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其次,要对环境保护机制进行不断的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污染物的排放,废弃物如何进行管理等。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从企业自身的性质以及特征出发,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良好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
2对人力资源制度进行完善,建立绿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除过核心竞争力以外,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对企业环境进行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要根据本企业的特色以及性质建设绿色文化,企业管理人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为企业员工树立榜样。其次,企业可以定期地为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育讲座,进一步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并且将这种意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同时定期地对环境管理的效果以及成绩进行公示,采用这种模式可以促使员工深刻地认识到绿色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透析
【关键词】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会计管理
【摘要】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初步研究了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提出了以绿色供应链为基础的控制方法。
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这种客观实际,有必要对环境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加以研究,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思路与方法指导。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
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环境成本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往往是从其各自特定的立足点或目标出发,得到的环境成本定义也各不相同。蒋洪强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引起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防治措施成本。”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认为,环境成本是“依照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笔者认为,企业环境成本是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了预防、恢复或补偿因其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为耗费自然资源或生态资源所发生的实际成本。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分析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煤炭企业采用的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在环境成本控制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为实现绿色产业链、履约社会责任以及环境效益最优化的均衡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环境成本控制方法;环境成本内部化;事后控制
我国多数煤炭企业对环境的投资目的是为了响应政府监督检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供给侧结构不均衡导致的矿产资源过度开采、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反过来又严重影响煤炭行业自身发展。对比国内外有关环境成本控制的对策,促使煤炭企业转变生产观念,提倡清洁生产,搞好生态矿区建设与环境保护,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1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
1.1基于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控制。煤炭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1]:矿井设计阶段、开采阶段、生产加工阶段、煤炭销售阶段、废弃回收利用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相关的环境费用。在矿井设计之初,一般会综合考虑由此将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将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意识深度融合在设计中。在开采阶段,应该选用可以降低三废排放以及对人体健康危害,减少安全风险的机械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绿色生产是生产加工阶段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销售与废弃回收过程中,国外普遍采用的是一种环境营销手段。开展环境营销,即在包装运输上选择绿色包装材料,选择使用无铅燃料、污染控制的装置和节省燃料的运输工具等。1.2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环境成本控制。煤炭行业作为生产行业,同时又是高污染和高消耗行业,有一个完整的生产作业链,即从掘进到开采到销售,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采用作业成本法不仅提高了环境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同时满足了相关性。德国煤炭行业对环境成本的控制采用是生命周期法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2]。具体说来,就是先利用生命周期法把煤炭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划分,再利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每个阶段的成本,并进行从作业到阶段再到全过程的环境成本控制。这种基于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控制,使煤炭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中有关环境成本的核算范围扩大;同时利用作业成本法,以各作业中心为单位,采用具体措施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这样可以明确控制的责任范围,同时使环境成本的控制可以得到准确的衡量与比较。
2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原因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