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节目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6 00:10: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气象节目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论气象频节目与气象灾害防御建设
中国气象频道吉林本地化节目为农服务现状
2009年年底,气象频道吉林省本地化节目正式开播。目前,吉林气象本地化节目每半小时插播一次,一次三分钟。每天六次首播分为:早间、上午、中午、下午、晚间、夜间六个时间段。吉林本地化节目内容包括基础预报信息、特色编排多种表现形式。提供气象资讯、交通预报、农业预报、旅游预报、实况信息等,天气趋势分析、天气新闻以及天气对百姓出行、经济生活的的影响提示等众多与吉林省广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内容。本地化节目的开展使气象节目摆脱传统媒体对气象专业节目种种限制,克服以往电视媒体上画面呆板、时段单一、节目时长受限等缺点,为广大农村观众提供更详细、准确的服务。本地化节目多元化多样性发展便于广大群众更有效的获取所关心的气象服务信息。使得气象服务信息在农村的传播方式更为活跃、形式更加丰富。
优化本地化节目、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之思路
尽管气象频道吉林本地化节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但仍要看到,节目存在内容匮乏,图像装饰泛滥,引起广大农民观众审美情趣疲劳等问题.在栏目策划方面,气象频道本地化节目可根据气象条件、农田墒情及短期气候预测的情况,与早中晚三档节目配合,各有侧重地农用天气预报。早间档侧重逐日农用天气预报,午间档侧重从科普角度农用天气预报,晚间档则从农作物和天气结合角度农耕天气预报。同时邀请气象专家每天做出逐日气象指导,并力邀农业气象专家,在农时关键节点,制作几期农业气象专家连线特别节目,针对各种农耕灾害性天气、病虫害防治、主产区天气解析、回答观众提问等内容做精细深入的解读。在节目内容编排上,针对节目的可视性,可尝试气象节目新闻化,各种天气事件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新闻素材,将这些新闻素材融合在节目当中即可增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时效性与吸引力。如大风、大雨、大雪、大雾,气温骤冷骤热,针对这些天气情况采制的新闻,只要抓住、抓准细节,都应该会有很高的收视率。气象新闻的大量播出也将充实气象节目的内容。此外,吉林本地化节目还应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全新气象信息及时融合到节目平台,每当有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实时制作和预警预报提高本地化气象服务能力。要“从丰富和加深节目内容,加强地市级的本地化服务,提高气象信息时效性,丰富节目表现形式,加强精细化服务,凸显专业化信息”②几方面着手增加内容,让广大农村观众拓展气象信息获取渠道,更及时地了解天气变化,提高预防气象灾害的能力,同时,为乡级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服务,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电视气象节目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彰显出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对于新媒体尚未全覆盖的广大农村,气象频道本地化节目是当地农民获取各类天气信息的重要便捷途径。做好中国气象频道吉林本地化节目,使防灾减灾的信息和针对农业气象服务的产品和信息及时送达广大农村用户中,不断扩大基层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为吉林省农业和经济社会全局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保障服务意义重大。
本文作者:王灵玲杨景峰刘野军工作单位: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
电视台气象节目分析论文
一、地方电视台气象节目的开发价值
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基础在于本地化、身边化,①而气象资讯与民生新闻一样,无异是最具本地化潜质的电视资源。
在电视业发达的西方国家,本地气象是地方电视台最主要的支柱性节目。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电视3频道(WFSBChannel3)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地方新闻频道,在其全天5个半小时的新闻节目里,正常情况下,每10分钟插播2至3分钟的天气节目,全部是现场直播,遇到恶劣气候,气象节目还会增加。②气象节目的密度之高,篇幅之长可见一斑。
根据研究统计表明,美国地方电视台,报道最多的前5位新闻依次是:③
1、本地犯罪,占20%
2、本地气象,占11%
气象频道电视直播类节目探讨
1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现状
1.1节目体量。作为24小时播出的中国气象频道,目前日常的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为周一至周五每天5档首播,每档25分钟,周六和周日每天3档首播,每档25分钟,每周共计775分钟。此外还会根据突发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来增加节目的频次。1.2节目内容。中国气象频道的立台宗旨是“防灾减灾、服务大众”,所以其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也围绕这一中心思想展开:节目的主要内容为聚焦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为大众提供各类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和科普信息,其节目制作理念是把最新、最准确的防灾减灾信息最快速地传递到最需要的人手里。如果按照节目直播的频次来分,主要可分为两大类:日常直播和突发性直播。日常直播的内容为最新的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当天或近期发生的重要天气气候事件、较大的自然灾害,以及出行、旅游、运动、健康等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日常直播的特点是:节目的时长、结构、内容、形式以及人员构成等各方面都相对比较固定,而且因为直播时间长、节目体量大,所以承担了公众气象服务的绝大部分任务。突发性直播的内容主要是聚焦重大、突发的灾害性天气,比如台风、强降雨等,关注这些灾害性天气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以它的特点也非常鲜明:直播目的明确,关注的多为单一的重大灾害性天气事件;直播的启动时间和持续时间不确定,要根据所关注的重大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发展进程来决定;另外,直播节目的结构、形式以及人员构成等也都根据内容需要进行调整。所以,重大灾害性天气直播是一种非常规的节目形式,它体现的是一种应急状态。除了天气事件本身以外,突发性直播还会关注一些与气象息息相关的重大社会活动和社会热点,从而反映出气象与国计民生之间的深层关系,比如中国气象频道在2016年3月23日针对“世界气象日”启动的特别直播报道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一类直播报道的特点与重大灾害性天气直播的特点存在很多相似之处:直播目的同样非常明确,关注的是单一的重大社会活动,以及其与气象之间的深层联系;直播的启动时间和持续时间也不确定,要根据所关注的重大社会活动的发展进程来决定;直播节目的结构、形式以及人员构成等方面同样也都会根据内容需要进行调整。而它与前两类直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节目组对于直播内容的选择主动性更强、准备时间更长。1.3节目制作流程。目前中国气象频道的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主要制作流程可分为策划、筹备、直播三个阶段。策划阶段时间跨度大,既有以年、月、周为单位的长期策划,也有以日、档(次)为单位的短期策划。之所以会有这样丰富的时间层次,是由气象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各类灾害性天气事件既具有气候上的必然性,又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年际上可预测,但面对具体的单次天气气候事件策划又必须更新。因策划的周期不同,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的筹备阶段也各有长短。根据策划的内容,节目组会分别从内容和硬件支撑两方面进行筹备,参与筹备的人员通常有外采记者和摄像、后期编辑、节目责编(导播)及相关技术支撑人员。直播阶段是所有前期工作和资源储备的集中体现:因为在直播过程中,既需要现场记者的实时报道,也需要后期编辑制作的新闻储备,同时还要依靠节目责编(导播)的实时调度,并且各个环节都需要技术支撑人员进行保障,每个环节丝丝入扣,形成合力才能顺利完成一档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1.4技术支撑手段。中国气象频道现有的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技术支撑手段。音视频制播设备:主要用于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所需的音频和视频信号。该大类设备与其他电视节目制播所需设备一样。直播信号即时传送设备:主要用于将记者在各个新闻现场采集到的音视频信号即时回传并实现同步播出。该大类设备是实现电视直播的基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该大类设备也在迅速的升级换代,其便携性、稳定性和信号回传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目前已经具备了通过移动客户端实现直播的功能。气象和地理信息图形制播设备:主要用于制作气象预报类信息、地理信息并播出。该大类设备的气象属性强,通常为有针对性开发的设备,其背后依靠的数据库为气象大数据资料库和地理信息资料库。触摸屏:具有触摸感应功能的电视大屏幕。作为硬件支撑,适用范围广,目前主要应用于气象预报类信息、地理信息的。虚拟植入技术:将现场的摄像机信号和制作的三维虚拟场景同步渲染并合成在一起,从视觉上呈现出无缝衔接的完美画面,适用范围广,目前主要应用于气象预报类信息、地理信息的。
2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气象频道目前制作的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体量大、节目内容丰富、技术支撑手段先进,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内容过于专业,缺乏易受性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关注的三大内容方向——日常直播、重大灾害性天气直播和重大社会活动直播——不论哪一种,其实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都是气象。但气象领域的知识非常专业,社会普及率低,所以在传播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节目内容中充斥着气象专业术语,给普通受众的接受造成一定障碍,从而减弱传播效果。2)信息来源单一,局限性太大由于目前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的最核心内容都是气象,导致节目内容的提供方绝大部分都是全国各级气象部门,信息来源单一,同时,这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信息的局限性,让整个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的视野显得不够开阔,也降低了受众的收视兴趣。3)缺乏创新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气象频道的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这个结构模式包括记者的报道思路、节目的编排思路、节目包装风格等各个方面。应该说,这样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保证了整个节目在直播的巨大压力下还能够安全、有序的运行,但同时也显得缺乏变化、缺少惊喜,对受众的刺激也在日益降低。
3发展方向探讨
在自媒体全面发起挑战的今天,依托着传统电视媒体的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要如何发展才能激发更大的活力呢?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改变表达方式,消除专业壁垒,提升传播效果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在牢牢抓住“气象”这个根基的同时,应该将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关注的范围可以是“气象+”,也就是说跟气象直接间接相关的一切事情都可以进入到节目的视野范围中来。这样一来,关注的内容更接地气,自然也会改变目前这种非常“气象风格”的表达方式,转而采用更为生活、生动的语言,受众接受起来也会更加轻松,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2)各级多部门联动,扩大信息来源,增加播发渠道①建立共享融合的气象服务信息资讯平台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一旦把视野打开,将需要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来进行支持,而现在已经非常单一的信息来源必然无法满足这巨大的缺口。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中国气象频道可以联合中国天气网建立“多媒体采集、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新型资讯采编播模式、业务流程及信息化平台,实现频道、网站、移动客户端的全媒体融合策划与播出。②加强跟省级气象部门的联动对于立足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突发事件预警信息、重大灾害直播报道节目,要突出气象业务优势和专业频道特色,由频道联合省级气象部门集中力量做出品牌。③建立新型中国气象频道本地插播模式在加强联动的基础上,还要提升省级气象部门的参与主动性,发挥省级气象部门节目制作的积极性,可以在现有基础上,释放给省级更多的节目时段和自主权,提升本地化节目的针对性,特别是鼓励各省利用中国气象频道主干时段开展重大灾害、重大事件等直播。④强化天气热点事件营销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信息时代,要通过更多的信息手段来扩大影响力。对于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来说,应当着力开展重大天气过程和重大社会热点事件的营销推广:当有台风、暴雨(雪)、雾和霾、沙尘等灾害性天气事件发生时,可以联合中国天气网和其他视频网站、新闻网站等主流网络媒体开展专题推广,实现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在多家网络平台的同步传播,扩大气象服务品牌的影响力。3)多管齐下,鼓励创新技术层面,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应当积极主动地尝试使用新的设备和技术手段,给观众提供全新的视听感受,甚至可能由此催生出新的节目形态。目前,视听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浸入式,也就是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来让使用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强调现场的特点和受众需求正好与之契合,所以,如何更好地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来让观众感受到更真实的灾害性天气现场,将成为未来探索的方向与突破口。内容层面,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可以尝试改变现在一成不变的新闻语态,转而使用更时尚更多元的表达方式,比如与自媒体语态的结合,与网络主播语态的结合等等,也许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地方电视气象节目发展前景论文
摘要本文对地方电视台气象节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垄断地方电视气象节目
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讲,气象节目的开发价值不亚于当年南京电视台一炮打响而后红遍全国的民生新闻节目。
本地化、身边化的民生新闻创造了收视奇迹,也找回了地方电视台的生存价值。
目前电视界都在寻找地方电视台新的生存空间、新的增长点,被电视人忽视多年的在气象系统垄断操作下的电视气象节目进入人们的视线。
一、地方电视台气象节目的开发价值
浅谈电视气象服务节目如何与时俱进
电视气象服务节目重、轻服务
当前的电视气象服务节目的内容已经相对丰富,较传统的天气预报,更多地包括了气象指数、生活贴士、天气热点等信息内容,其可用性已经大幅度增强。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只是对因气候而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刻板、机械的划分,其实际指导意义不大,观众看到这类信息往往无所适从。比如的/洗车指数0,只是了洗车指数属于几级,而并没有向观众交待何时才是/适宜0洗车的时候。类似的情况在电视气象服务节目中屡见不鲜,因此,电视气象服务节目的编导应该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多进行换位思考,就能够避免这类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电视气象服务节目品牌观念淡薄
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改版是为了改变观众审美疲劳的需要,使电视节目能够重新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有的节目却因为改版过度,使其在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毁于一旦,观众忠诚度的降低也直接导致固定观众流失现象严重。而此时节目编导组又要重新费时费力去重新设计电视节目的构思,是极大的资源浪费。电视气象服务节目也同样如此。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就是中央电视台每晚19点的5新闻联播6,其沿袭数年的元素已经成为电视观众家喻户晓的品牌,而在5新闻联播6后播出的天气预报也同样获得了电视观众的认可,虽然在数年间,天气预报节目也经过几次改版,但不论是背景音乐还是片头音乐都得到了延续,从而成功打造出了央视自己的天气预报品牌。由此可见,利用传承式的改版方式来改变电视气象服务节目是可行的,其在发展阶段中的品牌效应是能够叠加、积累的,但如果只是毫无顾忌地毁灭式改版,就会使本就淡薄的品牌意识不复存在,因此,要保证电视气象服务节目能够与时俱进,就必须先树立起电视气象服务节目的品牌观念,使其真正成为像央视天气预报一样的,使观众印象深刻的一档节目。
电视气象服务节目素材贫乏
我国大多数电视气象服务节目并不能得到重视,投入其中的物力、人力也相对有限,因此许多节目制作组虽然有很多好的创意,但却苦于素材贫乏而不得不简单地将网络上的图片、信息、视频等复制下来使用,使电视气象服务节目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针对此问题,充分利用社会公众的力量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如果能够通过社会公众手中的DV、相机、手机等将不同区域的素材集中起来在一档节目中进行播放,就会大大增强电视气象服务节目的可看性与实时性,而且还能够降低成本,比如在电视气象服务节目中设立/DV秀0、/微博、微信平台0等,使社会公众参与性、积极性大大增加,无形中使收视率得到提升,而且与社会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气象影视服务市场发展策略
目前,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是以天气信息和动画相融合的方式在黄金时段进行播出,旨在为人们提供准确快捷的气象服务,使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融洽沟通,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1气象影视服务同质化原因
1.1创新能力低。创新是生产力,但相关调查显示,电视观众对气象节目的评价度不高,主要原因是气象节目创新能力差。这是因为气象影视服务工作人员的思想没有跟上时展潮流,在业务上主要依赖传统天气预报播报形式,导致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气象节目的创新。1.2思维同质化。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品质。在气象影视节目中,思维的同质化严重,僵化的思维习惯使气象影视节目制作时创新手法少,对优秀节目模仿多,节目没有体现出独特的思维模式。随着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气象影视工作人员对节目内容和深度的把握有雷同,这使节目整体趋于同质化。1.3市场营销策略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市场营销策略是气象影视节目脱颖而出的前提。随着市场需求增加,气象影视节目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这些节目的差异化小,使社会各领域对气象产品应用性不强,长期的供需矛盾使影视气象信息不能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输送给合适的人。
2气象影视服务的优势
2.1收视群体广。不同电视节目针对不同收视群体。青少年关注少儿节目,中年人关注新闻和评论节目,老年人关注戏剧等节目。气象信息与人们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没有收视群体限制,可以增加广告收视率。2.2植入模式推广。气象影视节目的主要目的是传播气象信息,通过将天气预报的信息与影视画面结合将观众需要的信息传送给观众。所以在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也就收看了广告信息,关注度会增加。
3拓展气象影视服务市场的策略
小议气象影视状况及服务办法
气象影视人员专业技能欠佳气象影视行业发展起来没多长时间,相关专业人员非常少,很多气象影视人员是半路出道开始做气象工作,因此对于气象影视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掌握不够深入,无法为气象影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使得气象影视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另一方面,从事气象工作的人,大都只会解读气象云图,能看着气象图分析未来天气情况,但是对于气象影视,这样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对于气象电视节目的包装,剪辑,设计都无法给出好的意见,因此造成现在气象电视节目形式陈旧乏味。新型网络媒体的发展对气象影视的冲击如今社会已经在朝着网络媒体的方向发展,电视慢慢被电脑代替,现在人们获取天气情况的渠道不仅仅只局限于电视气象节目,手机,报纸,网络都可以获取到气象信息,人们对于电视气象节目的需求没有以前那么大,气象影视仍然依托于电视,无法为现在习惯于网络而忽略电视的群体提供气象影视服务。
气象影视服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俗话说,农民靠天吃饭,天气不仅对农业有很大影响,对交通、旅游等行业都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改变气象影视服务的现状,寻求有力措施来提高气象影视服务能力。气象影视服务改革形式,创新内容气象影视服务多年来都以单一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造成观众视觉疲劳,没有新意。气象影视服务是一种人文色彩很浓的节目,应该采取措施让气象影视服务更接地气。具体来说,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可以换掉一身正装,穿着打扮可以走休闲风,播报语言可以跳出专业术语,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语来为观众解说天气情况,语言风格可以轻松、风趣,将每一种天气情况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并能给观众温馨的提示。另外,以往的气象广告都是以标榜广告的形式出现,广告的效果并不明显,可以在播报天气的同时,融入广告内容,将广告与天气完美结合,让观众耳目一新,既播报了天气,也宣传了广告,这样气象影视可以吸引更多的广告投资商,为气象影视积累资源。最后,气象影视可以结合当地地方特色,打造地方特色的电视气象服务,每个地方都有其风俗特色,将这些地方性特色融入气象影视服务中,也是一种创新举措,具有地方特色的气象节目,加上主持人轻松的语言,能给观众亲切感,更加增强了气象影视服务的人文性。寻求多渠道媒体作为气象影视服务依托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视慢慢被年轻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现在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视气象节目了,因此,气象影视服务要面向所有观众,根据不同观众群体,打造不同形式的气象影视服务。比如,气象影视可以与网络视频合作,创办网络气象节目,填补网络气象的空缺,网络的观众对象大部分为年轻人,形式可以新颖,活泼,符合年轻人的心理。对于不同观众群体,在电视气象节目中,可以开展特定主题的气象节目,例如,以动漫为主题开展电视气象节目。开发多渠道气象影视服务,满足不同的观众群体。
气象影视服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项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防灾救灾、旅游出行、农业交通等方面意义重大。气象影视服务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以人为本,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气象影视服务。气象影视服务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人们打造最优质的气象影视服务。
本文作者:熊姗工作单位: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
林业气象服务效果分析
摘要:林业气象服务是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设备条件等原因,以往的林业气象服务在电视气象节目中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尤其在信息的可视化表达上形式单一,传播效果不够理想。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探讨林业气象服务在电视气象节目中的可视化效果提升。
关键词:电视气象节目;林业气象服务;可视化
一、概述
林业气象服务是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2007年8月28日,国家林业局和中国气象局共同签订了《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预报工作,最大限度防灾减灾,保护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为广大林农和社会公众服务。电视是一门视觉艺术,在信息传播上,可视化效果是传播的重点和亮点,电视气象节目具有时效性强、形象直观、覆盖面广和关注度高等特点,是气象部门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也是及时传播林业气象服务信息、提高公众防灾意识、最大程度减轻灾害不利影响的重要方式和最佳传播途径。作者从事气象影视业务工作多年,认为以往的林业气象服务在电视气象节目中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尤其在信息的可视化表达上,多以二维平面区划和简化的文字信息为主,形式单一,传播效果不够理想。目前广西市级气象影视节目制作系统已启动建设,各市气象影视系统建设工作正在相继完成中,全区气象影视硬件体系以及业务能力大幅提高,做好林业气象服务,突破原有单一刻板的信息表达方式,也成为提升我区气象影视业务水平的一项主要内容。做好林业气象服务在电视气象节目中的高效传播,提高节目可视化效果,是提升林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方法。本文将从林业气象服务的可视化效果提升方面,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建议。
二、可视化效果提升建议
(一)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近年来,随着影视编辑制作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制作效果发生了巨大变化,三维物件、三维场景得到广泛应用,三维动画素材成为电视节目设计重要元素之一。目前,我区各市气象影视系统建设工作相继完成,虚拟演播系统、3D图形编辑系统等硬件设备的投入,使得三维场景、物件以及动画素材在日常电视气象节目中的制作和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因此可以说,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既是林业气象服务可视化效果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气象影视节目发展的必然要求。1.增加数据图表的应用。图表具有简洁、美观、易读等特点,是电视节目数据信息可视化传播的一个常用方式,也是数据信息可视化效果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林业气象服务信息中往往具有较多数据信息,例如火险等级预报的级别、林业虫害的发生面积及其增长率等。这些最新的实况、预测数据,是林业气象服务的重要科学依据和预报结论,也是节目要重点传播的信息,其传播效果直接决定节目整体的服务效果。在以往的节目中,由于硬件条件等限制,林业气象服务信息多以主持人口播配合平面文字信息,形式单调古板,内容繁多且不利于阅读,声画关系只是简单的统一。而在林业气象服务中适当地使用数据图表,一方面可以使节目整体上更加简洁美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突出重点信息,便于观众观看和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2.增加三维动画物件的使用。相比于平面图形图案,三维物件具有更强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是可视化效果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增加三维动画物件的使用,可以丰富节目画面、增强节目画面层次感。加之灵动活泼的动画效果,可以引导观众视线,从而达到突显重点信息的作用。例如在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中,在重点的预报信息前添加三维物件,并在适当的时机演绎动画,可以起到更好的提示作用。3.适当使用三维虚拟场景。虚拟演播室的出现,无疑为影视节目带来了更大的制作和创意空间,使得制作人员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瞬间进行场景切换,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例如,在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中,可以制作或选用三维虚拟森林场景,同时添加动态的小虫、花草等小动画,搭建更加逼真的虚拟环境。这样的节目制作形式不仅能丰富节目场景、增强节目现实感,还可以引起观众共鸣,从而起到更好的服务和宣传作用。(二)深入现场。俗话说“眼见为实”,与图形和数据相比,实景视频、实景图片无疑更加真实,因此也更具有说服力。在以往的林业气象服务影视气象节目中,由于硬件以及人员等条件等限制,无法展现最新的实况信息。而近年来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实景视频、图片的获取和传输变得十分便捷。因此,深入现场,增加实景实况的应用是提升林业气象服务可视化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方法。1.加强实况视频、图片的应用。从时间上来说,实况信息是过去时,而预测信息是将来时,但两者之间却存在一定联系。首先,实况是对预报的一种检测,最终确定预报的准确性;其次,实况,尤其是灾情实况,可以增强预测结果的警示作用。配合节目策划需求,及时获得最新的林业实景视频、图片,可以增强节目的说服力,丰富画面形式,从而进一步提升林业气象服务效果。例如,由于天干物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居高不下,导致某林区发生山火,此时如果配合实况视频或图片进行说明,提示公众注意野外用火安全,无疑比单一提示大家天气干燥,要注意用火安全更具有说服力。2.适时采取现场报道方式。相比于实景视频、图片,现场报道无疑在内容、方式、信息量等方面都更胜一筹,不仅可以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解读,还可以采访专家,甚至普通民众出镜,对事件或情况进行全方位解析,引导公众视线,满足观众对相关林业气象服务信息的需求。(三)增强节目的互动性以及主持人的引导作用。节目中除了各种制作要素,主持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增加节目的互动性,除了要增强各制作要素间的配合,更需要主持人利用其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拉近节目与观众、生活的距离。例如,在天干物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的天气条件下,在提示公众注意防火时,可以配合制作一些防火方法的场景与主持人进行互动。如提示在林区时最好不要吸烟,可以安排一个主持人阻止他人吸烟的动作等。总之,要充分发挥虚拟演播系统的优势,同时配合适当的主持人互动,从而增强节目的可观看性,进一步提高林业气象服务水平。
天气预报节目构思
电视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向社会开展公益服务的重要手段和窗口之一,一直深受观众喜爱,有较大的收视群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节目,以其节目新颖好看、通俗易懂深受观众喜爱,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菏泽市电视天气预报经过近十三年的不断发展,为迎合收视群体的要求,在2007年2月10日虚拟演播室建成并使用,节目的播出形式有了较大更新,由主持人解说天气,打造天天说气象的新理念,以前节目服务内容少、形式单一、缺少生动性的缺点得到彻底改变。新节目无论从版面设计或内容安排方面都始终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服务理念,遵循“防灾减灾,服务公众”的宗旨,使公共气象服务更具有主动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新节目制作形式灵活多变,内容新颖,服务针对性强,让观众喜闻乐见,形成全新的电视气象服务新格局。
1虚拟演播室技术简介
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制作工具,虚拟演播室技术包括色键技术、计算机虚拟场景设计和蓝背景技术、灯光技术和摄像机跟踪技术等。虚拟演播室虚拟演播室技术是在传统色键抠像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和视频合成技术,根据摄像机的位置与参数,使三维虚拟场景的透视关系与前景保持一致,经过色键合成后,使得前景中的主持人看起来完全浸尽于计算机所产生的三维虚拟场景中,而且能在其中运动,从而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感很强的电视演播室效果。
2节目的设计要求
结合虚拟演播室的特点,也为了达到以气象服务宣传“牡丹花乡”和为群众工作生活服务的目的,新节目将从现在单纯的天气预报发展到气象新闻、气象专题、气象科普等多个方面,满足城市观众对工作、生活、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需要,成为彻底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为了彻底体现当地文化特色,根据每套节目的收视群体和播出时间准确定位:如中午播出以公益服务为主题的《午间气象指南》,主打“关心气象,关爱你我的生活”;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间播出的《天气预报》,主旨为“驾驭曹州风云,创新菏泽气象”;经济生活频道播出的《都市气象》节目,体现了“风雨同行,冷暖相知”的宗旨。
3节目的设计理念
对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的思考
1气象信息市场需求调查分析
节目开播前菏泽市气象局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利用农资会、林交会、牡丹花会等大型活动发放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对象是农民及农业生产者和农资企业代表,发放问卷356份,收回有效问卷338份。从调查统计结果看,农民获取气象信息主要渠道是电视,对气象服务的主要需求是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信息,其次是气象科技指导,再次是农业经济信息。反映最多的问题主要是天气预报还不够准确、天气预报节目播出时间和次数不能满足需求,传统农业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窄、产品单一、信息不够丰富等[1-2]。农民的要求主要是提高预报准确率,加大气象科技指导力度。
2当前农村电视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2.1气象服务产品单一
没有针对农村实际需求的预报产品,如农作物经济作物生育期、采摘期的专业天气服务、养殖业发展的气象服务,农户不能及时得到农业气象灾害、突发性气象灾害预报,农民迫切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准确地得到低温冻害、高温、干旱、大风、暴雨等气象信息。
2.2气象信息渠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