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5 18:13: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侵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侵蚀

土壤侵蚀量探讨论文

森林不仅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土保持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在一定生态区域范围内,随着水土保持林覆盖度的提高,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也越来越好。土壤侵蚀相对较少,生态环境趋于平衡,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对明显。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性和长期性以及植物分布地带性的制约,水土保持林覆盖度不可能是无限增大的。这就要求在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中,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林种结构,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当地乡土树种的作用,作到适地适树对位配置,促进良性循环。因此,这就存在着一个水土保持林有效覆盖度的现实问题,也就是如何运用较少的水土保持林面积获取最大的水土保持效益或者将水土流失量控制在一定(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加强水土保持林的自身建设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指导意义。

在分析有关水土保持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林有效覆盖度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提出了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林有效覆盖度,以供商榷。

1水土保持林系统的功能与发展

水土保持林是为了控制土壤侵蚀和土壤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系统环境容量、增加系统单位面积承载能力和经济收入,在水土流失地区营造的一种专用防护林体系,一般由塬面农田防护林、塬边、沟边防风林、坡面防蚀林、梁峁防护林、沟道防冲林等多林种组成。其防护功能主要是通过林冠层、林下地被物与枯落物及林木根系等形在立体防护体系拦截降雨、减缓径流、增加径流入渗机会、延长入渗时间、固持网络土壤、增强土壤抗蚀抗冲性能来实现的。如何长期持续稳定地发挥这一系统的功能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和经营管理中,保持水土保持林系统内外物质流与能量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平衡,使林木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即最低供应量应大于引起该系统自调功能丧失时的物质供应量。否则,会形成以“小老树”为主的低质低产林分,达不到营造水土保持林的目的。多年来的分析研究表明,加强林分密度管理使其达到合理的适宜密度是协调系统功能、充分发挥系统整体效益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也是维持整个防护林体系范围内土壤养分状况长期稳定的重要途径[1]。

2水土保持林的有效覆盖率

查看全文

黄河堤坝侵蚀因素试析论文

文摘黄河下游堤坝工程遭受侵蚀,工程表层土质不好和裸露面积较大是其基本因素,雨滴冲击及地表径流、风吹、冻融是其诱发因素,作好工程的植被与生物防护措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黄河下游堤坝工程,在水流、风吹等自然力和人类活动诸多因素作用下,常被侵蚀,造成土方流失,影响了工程的完整,更降低了工程的强度,对防洪极为不利。因此,对黄河堤坝侵蚀因素进行探讨和研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维护工程完整,是工程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工作。

1黄河堤坝的侵蚀因素

黄河下游堤坝,不同于自然状态下的倾斜坡面:大堤的设计边坡为1:2.5或1:3。土的侵蚀大都发生在堤顶和坡上,据分析研究,工程表层土质不好和裸露面积大,是土壤遭受侵蚀的重要因素,雨滴冲击和地表径流以及风吹、冻融等是工程表土不稳固的诱发因素。引起工程坡面侵蚀和土壤流失,这常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1)坡度:黄河堤坝的边坡稳定,在于土体内部所受的剪强力是否超过了它的抗剪强度,如大于抗剪强度,则引起土体滑落。其原因:一是剪强力的增加,二是土体本身抗剪强度的降低。在内部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坡面越陡,雨水的径流速度越大,坡面越长,聚积的径流就越大,土壤越易侵蚀。

(2)土壤:黄河下游大堤多为沙壤土,表面用粘结力较大的粘土包边盖顶,垂直厚度一般在0.20-0.30m。包边盖顶质量较好的堤段,防护工程的草皮生长旺盛、表土裸露少、就不易遭受侵蚀;反之,包边盖顶所用土质沙性较大、草皮生长较差、表土裸露大、就容易遭受侵蚀;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包边盖顶的粘土在日晒、风化及植物生长腐殖质增多的情况下,土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团粒间的粘聚力就衰减,耐蚀性能就降低。

查看全文

贯实警惕以发展名义侵蚀农地

因此,农地不仅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任何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蚀和损害,就不只仅影响眼下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还肯定影响农业和农民的将来。当前特别要防止以种种发展的名义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蚀,这既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维护制度”还需要建立完备的土地使用制度,从而使市场成为获得土地的惟一渠道。

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公布了年全国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的情况。该局专家表示,近日。从去年案件查处情况来看,政府违法违规案件比年上升28.53%,成为国土治理整顿的重点。年对政府违规违法的查处,仍是国土资源系统治理整顿的重点。

一些地方政府以发展一方经济的名义,这些年。搞了名目繁多的开发区,乱批滥占农地,造成农地锐减和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主要表示在随意启动征地权上。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征地弥补与市场价格的巨幅差价获得资金,一些地方以发展一方经济的理由侵蚀农民的土地权益。只给农民象征性弥补,并且随意扩大“公益性用地”范围。这样做,虽然为当地经济发展获得了资金,却让农民为了全社会的利益作出牺牲;而更严重的有的地方政府竟然与企业合谋,以“公益性用地”名义为企业谋取“经营性用地”从而大幅降低企业的用地本钱;有的地方为了招商引资,还不惜以“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来招徕商家。这过程中,农地甚至耕地和基本农田都成为最直接的猎取目标,而对于农民的满意,则以发展经济的需要和行政权力来摆平。这一切不只使农民成为最大的利益受害者,使市场的公平性受到损害,也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

减少农民,侵蚀农民的土地权益还发生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展城镇。国家临时的发展目标,但城镇化不能建立在损害农民权益的基础上。一些地方以城镇化的名义,利用县改市的机会,扩大城镇规划规模,把大量农地纳入城镇规划范围,予以征用,搞土地贮藏和土地“银行”经营乡村,以地生财。有的地方还把“经营乡村”当作一种发展经验和一种创新来宣传,可众多农民在这种“经营乡村”过程中,成为“无土地、无工作、无保障”三无人”自愿流入大城市加入竞争激烈的劳务大军。

改革户籍制度的机会,一些地方甚至还借打破城乡壁垒。侵蚀农民的土地权益。一些地方在改县为区时,取消农业户口,把农民的身份改为市民,但在采取这一具有积极意义行动的同时,却在法律和政策的模糊地带做文章,巧妙地把农地原先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身份转为乡村国有土地身份。从而既方便乡村使用土地,又降低了使用土地的本钱,而农民在得到市民称号的同时却蒙受了土地权益的直接损失。

查看全文

低温环境TSA侵蚀破坏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讨论;结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试验来研究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材料、石灰石粉末为磨细后的石灰岩,其比表面积为400m/kg,砂为本地河砂、试验方案、每天对溶液予以补充以保证恒定的溶液浓度、水灰比的影响、各试件外观均无明显的腐蚀破坏痕迹,表面光滑、致密、水灰比0.6的试件整个表面出现开裂、脱落、软化现象,表现出典型的TSA破坏特征、3种砂浆强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还有所增长、短期的硫酸盐侵蚀对试件的强度没有产生破坏影响、石灰石掺量的影响、降低水灰比可使砂浆的空隙结构细化、石灰石粉的掺入可改善水泥砂浆的水化产物等,具体请详见。

1.引言

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钙矾石(3CaO·Al2O3·3CaSO4·32H2O)被认为是混凝土受到硫酸盐侵蚀后造成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产物。本文以自制的水泥砂浆试件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因素和材料组成两方面研究了低温环境下水泥基材料TSA侵蚀破坏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研制抗TSA侵蚀的混凝土材料及解决、防治建筑物的TSA侵蚀危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试验研究

本试验原材料来源于沈阳本地,通过试验来研究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并通过其在硫酸盐侵蚀条件下外观、强度及矿物成分的变化,提供混凝土抗TSA型硫酸盐腐蚀性能定性鉴定方法的理论数据。

2.1试验材料

查看全文

低温环境水泥基材料侵蚀论文

1.引言

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钙矾石(3CaO·Al2O3·3CaSO4·32H2O)被认为是混凝土受到硫酸盐侵蚀后造成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产物。本文以自制的水泥砂浆试件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因素和材料组成两方面研究了低温环境下水泥基材料TSA侵蚀破坏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研制抗TSA侵蚀的混凝土材料及解决、防治建筑物的TSA侵蚀危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试验研究

本试验原材料来源于沈阳本地,通过试验来研究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并通过其在硫酸盐侵蚀条件下外观、强度及矿物成分的变化,提供混凝土抗TSA型硫酸盐腐蚀性能定性鉴定方法的理论数据。

2.1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材料为:祁连山牌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粉末为磨细后的石灰岩,其比表面积为400m/kg,砂为本地河砂,细度模数为Mx=2.6,属中砂,表观密度为2650kg/m;侵蚀溶液为采用化学纯的无水硫酸钠配制硫酸钠侵蚀溶液。

查看全文

单坝面积侵蚀控制管理论文

《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SD175—86)(以下简称《暂行规范》)自1986年颁布执行以来,在指导骨干工程建设和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使工程建设走上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工程建设由试点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布局范围也从原来陕西、山西、内蒙古和甘肃4省(自治区),扩大到黄河流域的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等8省(自治区);建设规模由初期的每年十几座,发展到每年300多座。随着建设范围和规模的扩大,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特别是《暂行规范》(1.3—a款)中规定的骨干工程单坝控制流域面积一般为3~5km2,没有考虑不同侵蚀强度分级的区分,使其在剧烈侵蚀区建设的工程规模较大,防洪安全存在隐患,同时,工程投资大,施工技术比较复杂,管理运行技术要求高;而在强度侵蚀区建设的工程规模又较小,符合条件的坝址不易寻找,虽安全,但经济性又较差。根据实际需要,本次修订,考虑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适应黄土高原沟道地形条件和目前本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结骨干工程15年来的建设实践和有关研究成果,结合对已建1369座骨干工程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对骨干工程单坝控制流域面积按侵蚀强度分级进行区分。

一、15年骨干工程建设实践

截至2000年底,黄河流域已兴建骨干工程1369座,绝大部分分布在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a的强度侵蚀区内。根据对剧烈侵蚀区的黄甫川、窟野河、县川河等流域的244座骨干工程,极强度侵蚀区的无定河、三川河、北洛河等流域的243座骨干工程,强度侵蚀区的湟水、渭河、浑河等流域的381座骨干工程单坝控制流域面积统计分析,强度侵蚀区单坝控制流域面积4.6~8.1km2,平均6.2km2;极强度侵蚀区单坝控制流域面积4.7~5km2,平均4.9km2;剧烈侵蚀区单坝控制流域面积2.9~3.6km2,平均3.3km2。对骨干工程单坝控制流域面积按侵蚀强度分级进行区分,正是吸收了这一实践成果。

二、适应黄土高原沟道地形条件,充分利用建坝资源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坡陡沟深,沟壑密度一般为1~7km/km2,切割深度100~300m;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大于25°的在23%以上,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一、二副区达58%。同时,剧烈侵蚀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各级沟道正处在发育阶段,各种坝控规模的坝址较易选择;强度侵蚀区,沟道发育相对稳定,较小规模的坝址不易寻找。据调查,黄河中游的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沟长0.5~30km的沟道有8万多条,其中沟长0.5~3km的沟道约7.3万条;3~5km的沟道4500条;5~10km的沟道2300条;10~20km的沟道720条;20~30km的沟道35条。这些沟道一般都有建坝条件,大部分沟道还没有建成坝系,可以大规模进行沟道工程建设。

三、控制工程规模和投资,确保防洪安全

查看全文

加大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管理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影响

加大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影响

1992年,我团由***移防到**市。**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是**地区经济、文化、交通的枢纽。近几年,在“巨额利益”的驱动和“灯红酒绿”影响下,社会上走私、贩毒案件不断发生;为寻求精神刺激,吸毒人员也逐年增多。营区周围有练歌厅、美发厅、洗浴中心、茶座等娱乐场所70多家,对官兵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些不健康的腐朽思想文化对部队干部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决不能低估,从近几年部队发生的案件来看,干部在钱财、色情犯罪方面呈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了部队建设,削弱了部队战斗力,败坏了军队声誉。必须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几年来,我们针对部队驻地的新情况、新特点,在干部管理上加大了力度,尤其是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力度。

一、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干部自身免疫力。部分干部在黄惑面前打了败仗,根本原因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移,自身免疫力低下。因此,必须坚持教育先行,打牢思想基础。一是深入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干部思想防线。紧紧围绕“四个教育”,始终把加强以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引导干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二是积极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做到警钟常鸣。结合普法教育,做到“年有计划、内容系统、每月一课、人员落实”。同时运用典型案例和组织劳教、服刑人员忏悔演讲等,搞好专题教育,发挥法制教育的震慑作用,使干部真正做到学法、用法、守法。三是认真抓好道德教育,筑牢道德防线。突出把女色关、金钱关作为重点教育内容,帮助干部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界限,消除引发犯罪的思想诱因,不断提高干部品德修养。四是切实搞好“四反”教育。结合驻地特点,我们对干部队伍进行了以反渗透、反窃密、反策反、反心战为主要内容的“四反”教育。帮助他们认清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对我们进行破坏活动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大家认清隐蔽战线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增强思想敏感性、政治警惕性和拒腐防变能力,防止被敌人拉下水。

二、加大管理力度,在堵塞污染渠道上下功夫。抵御腐朽思想文化对干部的侵蚀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它。堵塞和封闭消极影响的来源及渠道,是做好预防工作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证。一是严格按照条令条例管理干部。政治机关坚持每天八小时以外对干部的检查、督查,并在每周交接班会上讲评干部的“五同”情况。营、连干部“八小时以外”外出,必须由营首长批准,机关干部“八小时以外”外出,必须由部门首长批准。并坚持销假和归队汇报制度,从严控制了干部的外出。特别是加大了对单身干部的管理,单身干部采取集中居住,并指定负责人,掌握和汇报干部“八小时以外”在位和活动情况。团领导、股长每周坚持不少于两次查铺和点名。确保干部时时、处处在组织的监督管理之中。二是加强对消费娱乐场所的检查。军务、干部、保卫部门,经常对驻地消费娱乐场所进行明查暗访,及时掌握干部的活动情况。三是积极开展军警协作,联合治理。保卫部门积极与驻地公安等部门建立有效的信息联系制度,及时掌握涉足不健康场所的干部,认真进行调查处理。四是建立出入登记和军嫂信息卡。严格落实干部出入登记,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的登记制度,及时掌握干部的去向、归队时间。同时,对已婚干部建立军嫂信息卡,定期收集汇总。着重了解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做到真知、深知,防止干部出问题。

查看全文

混凝土硫酸盐破坏的探讨

摘要: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混凝土硫酸盐侵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外界环境中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破坏,从物理硫酸盐侵蚀和化学硫酸盐侵蚀两方面论述了混凝土外部硫酸盐侵蚀的类型及破坏特征,并对外部硫酸盐侵蚀过程中石膏的形成作为膨胀源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硫酸盐侵蚀;膨胀;石膏

1引言

混凝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途十分广泛。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混凝土的耐久寿命一般为50~70年,高性能混凝土可达100年以上[1]。然而,现实中很多混凝土工程在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出现各种非力学破坏[2],混凝土材料并不像预期的那样耐久。这种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不足而引起的破坏,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地下水、海水以及工业废水中都含有硫酸根离子,它们渗入混凝土内部,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反应,改变水泥浆体的化学和显微结构,使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剥落等现象,使混凝土的强度和粘结性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3]。

英国、法国和欧洲其它地区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硫酸盐。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很多地区,土壤中也常常含有百分之几的硫酸盐。在北美洲的碱性土壤地区,很早就发生过混凝土下水道、排水渠、混凝土基础、涵洞和其它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情况。20世纪初,美国和加拿大对的硫酸盐侵蚀问题首先开始进行研究。

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和西部的重盐渍地区硫酸盐侵蚀也是一种非常严重和常见的现象。海岸、港口的混凝土,西北、西南地区的许多电站、大坝、隧道均出现严重的硫酸盐侵蚀。八盘峡电站、盐锅峡电站遭受硫酸盐侵蚀比较严重,混凝土多处出现膨胀开裂、剥落现象,排水孔和排水沟的强度接近于零,李家峡水电站在钻孔的时候也发现硫酸盐侵蚀问题。新疆克拉玛依市内的立交桥等建筑物,青海湖周围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如码头、电线杆、护栏等,到处可见由于硫酸盐侵蚀引起的混凝土开裂、钢筋外露现象[4,5]。这些地区的混凝土建筑物遭受硫酸盐侵蚀严重的即出现“一年粉化,三年坍塌”现象。我国的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市,还有大片盐碱地,这些地方的混凝土结构物也由于硫酸盐腐蚀而产生严重的破坏。我国盐渍土地区是石油、各种矿产的主要产地,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基地,是交通运输的必经之路。沿海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防止硫酸盐对基础设施的腐蚀,确保安全生产,是混凝土耐久性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6]。我国从50年代开始关注硫酸盐侵蚀问题,并开始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查看全文

超声测钎对高压工程土壤流失的应用

摘要:为研究输变电工程建设期间及建设后对秦岭地区水土流失带来的影响,对近年来有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秦岭的不同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测钎法对研究地区的土壤流失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研究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与时间、坡度和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模数;超声测钎

水土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一种不能够被取代的基础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上都对人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气象和地质灾害影响,西北地区的风蚀和江南地区的水蚀现象尤为严重[1]。为了调节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匀以及适应需求逆向的分布,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现在被国网公司高度重视[2]。在这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对建设地区的水土流失造成一定的影响[3-4]。秦岭地区横跨多个区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输电工程的影响。秦岭地区自然地貌复杂,其土壤流失情况影响因素并不确定,虽然对于秦岭一些地区的土壤流失情况有了一些研究,但是对于输变电工程建设后秦岭地区土壤流失情况的研究仍然很少,并且在工程建设后是否能得到良好的治理也并不清楚。目前,对于土壤流失情况的计算有着多种方法和手段[5-8],但大多核心内容均依托于测钎法。因此,本文利用超声测钎法对输变电工程建中影响到的秦岭部分地区的土壤流失情况进行研究。

1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土壤流失情况主要由土壤侵蚀模型来决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为测钎法。1.1测钎法计算公式为了更直观地表征区域的水土流失情况,本文利用土壤侵蚀量来描述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以下是本文给出的几种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1)考虑到特高压输电工程的输电杆塔大部分布设在山坡中,因此给出坡面土壤流失量计算公式:A=ΔhSγ1000cosθ(1)式中,A代表土壤侵蚀量(单位:m3);Δh代表平均侵蚀深度(单位:mm);S代表监测区域水平投影面积(单位:m2);γ代表当地的土壤容重(单位:t/m3);θ代表地形坡度。通过在监测区域布设测钎,并记录每个测钎的原始坡面刻度,以此为基准判断后续获得的数据是否合理。2)进一步细化,按照时间长度,土壤侵蚀模数可以分为日土壤侵蚀模数、月土壤侵蚀模数以及年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可以表征土壤侵蚀强度,模数越大,代表土壤侵蚀越严重。日土壤侵蚀模数Di(单位:t/km2):Di=19ρ∑91(h)i(2)式中,ρ为每个测点土壤容重(单位:kg/m3);hi为第i个测钎的日侵蚀深度(单位:mm)。每个测点9个测钎。月土壤侵蚀模数Mk(单位:t/km2):Mk=∑j1Di(3)式中Mk为每个月中日土壤侵蚀强度Di的和。年土壤侵蚀模数T(单位:t/(km2·a)):T=∑121Mk(4)式中T为每个月土壤侵蚀强度Mk的和。1.2无线超声测钎传统测钎法往往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4]。在水土流失监测初期,在监测地点选定一个适当的坡面,由环水保人员将9根测钎按照3×3排列的方式,同一排和同一列的测钎相隔1000mm。将其垂直于坡面埋入土壤里面一部分,并记录每一根测钎暴露在外面的高度。过一段时间后,再由环水保人员去29监测点观测并记录测钎暴露在外面的高度。将2次记录的高度做差就可以得到这个坡面在这段时间由于外界干扰而得到土壤流失的高度,再由这个高度,根据土壤侵蚀模型计算得出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流失量。传统测钎法是通过测钎这种工具来测量土壤流失高度的最原始的方法,其有着很多的局限性:传统测钎法需要环水保人员经常性地前往监测点进行观察和记录测钎高度。如果监测点处在较为偏僻的区域,对于环水保人员来说就是一件较为麻烦的事情,甚至会导致整体水保工作效率低下。传统测钎法由于是由人工进行观察和测量测钎高度,它的精确性就会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会有一些测量误差,而水土流失高度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小的数值,如果再由测量误差进行影响的话,对于土壤侵蚀模数和水土流失量的计算就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在测钎法计算土壤侵蚀模数的过程中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无线超声测钎的方法。无线超声测钎是在超声测钎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它测量水土流失厚度的方法与超声测钎相同:即在传统测钎的基础上加一个超声探头,利用超声探头发出的超声波来测量水土流失厚度。新型超声测钎如图1所示。具体工作原理为:由超声波探头发出超声波,超声波会经历2个反射面,第一个是标准反射面,第二个是被测反射面。标准反射面的距离是固定的,可根据从标准反射面收到的反射超声波测得当前的声速,再根据声速和被测反射面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来测量被测反射面的距离。得到的距离即为水土流失的厚度,而之前的超声测钎的供电还有数据传送都是通过连接在超声波探头处的数据线将数据传送到本地。无线测钎则不需要冗长的数据线,它直接通过4G信号就可以将测得的数据传送到本地。利用无线超声测钎可以准确便捷地测量出监测地点的土壤流失厚度,无线超声测钎的安插方法和传统测钎相同,如图2所示。

2土壤侵蚀模数因素

查看全文

工程香根草技术应用分析论文

利用植被(草或树)减轻侵蚀,稳定斜坡,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沿习以来,主要是世代相传,继承前人的成功经验。过去10年,利用植被来固坡的“软”做法,越来越普及,大有超过利用非活性的人造物质来护坡的“硬”做法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担心工程开发会使环境退化。再者,人们对植被的知识和信息越来越了解,这就有助于工程的设计与实施。香根草直到不久前还不甚为人所知。其生长旺盛,根系深扎,兼有树木和草本的独特性质,可以防上侵蚀,控制地面土粒的浅层移动(这是斜坡稳定问题的一个指标)。新近的实验参数表明,香根草的根系非常强大,其平均抗张强度为75Mpa,或者是钢材抗张强度的六分之一。大量的根系增强了土壤的剪切力,因而也提高了斜坡的稳定性。斜坡土地工程的工程人员和设计者们在应用了香根草之后,获得了一些定量数据,从而在寻求解决斜坡稳定工程“答案”方面,更加得心应手。本文介绍几例在马来西亚公路建设中,应用香根草来增强坡地稳定性、减轻侵蚀方面的成功范例。

一、引言

侵蚀问题,尤其是因降雨造成的侵蚀问题以及相应的泥沙淤积问题,成为与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有人甚至将其看作是为害至烈的人为危机(相当于地球的癌症)。土壤侵蚀的影响既有环境方面也有经济方面。在环境方面,土壤侵蚀会即时引起环境的美感黯然失色,长远来看,还会影响环境的水分状况,从而影响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在经济方面,土壤侵蚀造成水库库容缩减,溪流、渠道流量锐减,洪水泛滥,从而必然采取疏浚或其他措施。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200亿吨土壤被冲刷掉。其中,中国的土壤冲刷量就占全球总量的25%。造成侵蚀的原因有农业,林业(砍伐)和建筑业等方面。农业就整个而言,造成的侵蚀量和堆积量均最大,不过,林业(砍伐)和建筑所造成的侵蚀形态却最集中。美国前些年所作的研究表明建筑业造成的侵蚀速率,平均为其他土地利用形式的20倍

东亚国家受季风气候影响极大。西南季风(4~10月)为该地带来了农业和其他行业所需的雨水,东北季风(11~3月)将北亚大陆的冷风带来。但东北季风曾经掠过南中国海,带来富含湿气的云团,在赤道地区如泰国内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又造成另一轮降水。亚洲季风带地区雨量高、降水强度特别大,加上土壤母质固结不紧,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由于地质条件、坡地几何形状、土壤抗蚀强度、气候条件、地下水特性等条件的综合影响,斜坡的稳定性问题就会发生。斜坡不稳常常伴随着侵蚀现象发生。由于缺乏长远而适宜的防治措施而引起的多年土壤侵蚀峙引发斜坡不稳的问题。首先会发生土壤浅层流失,或者局部滑动,之后,会发生大规模的土壤流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