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5 15:40: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情绪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护士情绪劳动及情绪衰竭的关系
护士情绪劳动、情绪衰竭及生活满意度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见表1。可以看出,深层动作和自然表现是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表达策略,表层动作虽然使用较少,但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相关。自然表现和情绪衰竭有显著负相关,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相关。情绪衰竭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相关。见表2和表3。本文使用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8]。深层动作和情绪衰竭、生活满意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因此排除在检验之外,只检验表层动作和自然表现的中介效应。由表2可知,表层动作对情绪衰竭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而自然表现对情绪衰竭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由表3可知,表层动作和自然表现都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当情绪衰竭进入回归方程时,表层动作和自然表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均下降,情绪衰竭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显著。此时,表层动作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仍显著,进行Sobel检验z=-1.60,P=0.11,说明情绪衰竭在表层动作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没有中介作用;自然表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说明情绪衰竭在自然表现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在情绪劳动中经常使用的是深层动作和自然表现。深层动作指的是个体通过管理内部情绪状态,使内心的情感与组织所要求表达的情绪相符合;自然表现指个体在工作中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自己的真实情感,且同时符合组织的表达要求。众所周知,护理是一种特殊的助人职业,当面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受到威胁时,护士会发自内心的同情患者的处境,理解他们的痛苦,从而自然表现出医院所需要的同情和宽慰的情绪。即使有时没有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同情,也能够从一定的职业道德出发,主动调节自己对事件的认知评价,激起心中支持、同情的感受,也就是使用了深层动作。表层动作指的是当感受到的情绪与组织表达规则不一致时,个体只通过外部感情、声音等改变外部表现,而内部情绪感受并未改变,是护士使用较少的一种策略,这种现象说明被调查的护士大部分都倾向于使用一种“良好的假装”,因此许多由于表层动作带来的消极后果便可以得到避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我国进入工作倦怠高峰期,医务人员更是成为倦怠的代表。工作倦怠是指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是工作倦怠的典型特点,主要是指在与他人互动的工作过程中,因身体和心理不能达到环境的要求而感到精疲力竭,精神耗损,无力感与失去兴趣等情绪耗竭的现象[9]。表2的数据分析指出,自然表达可以对情绪衰竭起到负向预测作用,所以为了避免衰竭可能会对护士心理健康带来的消极结果[10],护士可以在工作中采用更多自然的情绪表现来减少情绪衰竭。
表3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情绪衰竭在自然表现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也就是说,自然表现可以通过降低情绪衰竭来提高护士的生活满意度。回归分析说明表层动作策略的使用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所以当护士在工作中仅仅通过改变自己的外部表情动作来伪装所需要的情绪时,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也会下降。而自然表现会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一结果给医院管理带了很大启示,医院管理方可以多培养护士的情绪劳动能力,帮助护理人员认识到自己同理心的重要性,使他们自觉培养自己对病患及其家属的同情和支持能力,从而在日常工作中自然表达合适的情绪,流露更多的关心和耐心。符合时宜的情绪劳动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到安全和舒适,可以避免情绪衰竭给护士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样可以改善护理人员的生活满意度。
本文作者:张妮工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小议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转换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支持,然而积极心理学的大部分实证研究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需要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核心内容也需要在这背景下识别和提取。文章就积极情绪体验在中国的本土理解做了阐述,并对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之间的转换提出疑问,认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转换机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内容。
1积极情绪体验内容简介
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重要理论内容之一,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幸福感、快乐、乐观、爱、高兴、兴趣、满足、自豪、情绪平衡等。目前有两个研究重点,即幸福感和快乐。对于幸福感,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与技术体系,分别是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其中主观幸福感是目前幸福感研究的主流。
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与个性特点、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社会关系、经济健康状况等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多,重点大都集中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上,如生活事件、人格因素、金钱观念、文化、健康、社会支持以及信仰等。快乐虽然作为积极情绪体验的一个研究重点,但并没有很细致的研究,目前所得到的也只是一些结论性的内容。
Lyubomirsky比较了快乐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并未被意识到。快乐的人对社会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不敏感。DMBuss提出提高人快乐程度的建议: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发展亲密友谊;选择一个与自己在价值观、兴趣、人格特性等方面都相似的配偶;适当设立一些期望值,他们的实现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和快乐。很多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快乐进行了研究,如与收人水平、人际关系、信仰、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等。
2讨论
转型时期农村不良社会情绪探析
关键词:社会情绪;农村不良社会情绪;社会认同
一、农村不良社会情绪的提出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或看到诸如“社会情绪”,“反社会情绪”和“不满社会情绪”等词语。这些词语我们都耳熟能详,运用起来也游刃自如,无多障碍,但却很少花工夫去深究它们的大义,研考其中旨趣。
要领略“社会情绪”,我们首先须弄清什么是“情绪”。根据心理学家的解释,“情绪”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特别是人际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因而情绪既有与生物体相联系的体验如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又有与社会文化相关联的高级情绪或社会情操如道德感、审美感和价值评价。[1]社会情绪显然属于后者,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境的知觉,它对个体或全体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社会情绪有时表现为舆论,社会应对此赋予应有注意。
顾名思义,农村社会情绪就是,作为特殊社会群体的广大农民对农村社会这一特殊领域以及整个社会的情绪和看法。
由于个人受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教育水平、个性特征、性别、年龄以及地区等主客因素的影响,在同一事物,同一情境面前,通常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情绪。在我国,尽管近二十年的不平衡发展,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的农村大地存在不同的程度的差异,但从全国范围来考察,整个农村社会的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教育水平、组织化水平并无多大差别,因此我国农村社会情绪表现出惊人的同质性。这为我们从整体上研究农村社会情绪提供了可能。
演讲中观众情绪掌握
1.独特的视角和切入点
视角是演讲的灵魂,好的视角会带来好的观点,演讲的技巧再高,没有好的观点和思想深度都只会显得苍白。而好的切入点能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听众的兴趣,令听众很容易进入演讲者设计的语境。
2.适当的激情
一是要调动自己的情绪,更好地爆发出感染力;二是要带动听众的情绪,使听众主动进入与演讲者的同向思维,从而达到演讲的效果。但是激情要运用得当,必须与演讲的内容适配,过度的激情反而起到负面效果。
3.演示的技巧
①肢体语言。
情绪调节教案
知识与能力:
了解初中生的情绪特点,掌握一定的调节情绪的作法,使学生增强控制情绪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分析自身的情绪特点及其自己是怎样克服消极情绪的,再由学生自己将搜集的有关伟人、名人调节情绪的事例进行分析,并利用名人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老师将在此课中起主导地位,对学生分析的方法进行概括和总结,对学生容易混淆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方法进行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中学生情绪的特点:不稳定、易变、易冲动,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适时适当地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中小学情绪教育以及决策
自1995年10月9日美国时代周刊以EQ(情绪智商)作为封面专题以来,情绪智力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情绪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种,它是体察自己与他人的感觉、情绪以及应用所体察到的讯息来引导自己思考与行动的能力。《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D?Goleman)在书的开头便引用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的话:“任何人都会发怒,这不难,但发怒要针对适当的人,发怒的程度要恰到好处,而且发怒的时间、目的和方式也要恰到好处,那就不容易了。”这说明了人人都有情绪,但必须有适当的控制,必须考虑到对象、地点、时间、目的和方式,不能过分。情绪有愉快与不愉快之分,像愤怒、悲伤、焦虑等是不愉快的情绪,而欢乐、欣喜、满足等是愉快的情绪。我们都希望生活中有较多的愉快情绪,较少的不愉快情绪。但这两类情绪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并不是人能完全控制或掌握的。
一、从糖果测验看情绪智力的重要性
智商(IQ)能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与未来成就,这早就为人们所熟悉。但戈尔曼提出,在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就高低时,情商比智商可能更重要。情商指的是一个人节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它包括自我觉察、理解他人、承受挫折、社交技巧等方面的能力。EQ较高的人,也是情绪比较成熟的人。人的身体或生理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成熟,但人的情绪或心理却不一定,有人一辈子在情绪或心理上可能都不成熟。情绪的成熟有两个条件,一是控制,一是宣泄。情绪的控制和宣泄,都必须适当而不过分,才算是真正的成熟、稳定而正常了。
戈尔曼总结了近十年来心理学上的研究成果,来支持EQ比IQ更重要的理论。他的书中引用了一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W.Mischel)等人所做的糖果测验。研究人员叫一群四岁的儿童一个个进入实验室,每个孩子面前摆放了一块糖果,并且告诉孩子们说,他们可以立刻把糖吃掉,但如果能等研究者回来再吃,他就可以得到两块糖。有些小孩在研究人员一跨出门就很快吃掉了糖,有的捱了几分钟后才吃,有的坚持到了研究人员回来得到了两块糖。这是一个测验孩子控制冲动的题目,考察的是儿童的冲动与自制、本我与自我、欲望与克制力、即刻满足与延迟满足、克制情绪与压抑冲动等方面的素质。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略窥孩子的性格特质,甚至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经过长时间的跟踪研究,这些孩子在上高中之前就显示出了很大的差异。那些自制力强的孩子,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也勇于面对挑战,学习能力较高,在语言表达、学习专注、制订与实践计划等方面均有较强的能力;而自制力弱的孩子相比之下表现出更多的负面特征,大多孤独顽固,怯于与人交往,心理承受力差,遇到压力就退缩、易怒、易与人争斗、疑心重。在高中毕业的学力测验(SAT)中,自制力强组的孩子比自制力弱组的孩子平均分数高出210分。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EQ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有比IQ更高的预测性。
二、情绪智力概念在心理学的演变过程
早在二十世纪初,桑代克便提出“社会智力”(socialintelligence)一词,他所说的社会智力指的是:“了解与处理男人与女人、男孩与女孩的能力……人际关系中的聪明行为。”在桑代克之后,韦氏智力量表的创造者韦克斯勒认为智力就是“使人有目的地行动,有理性地思考,以及有效地处理其环境”的能力。这个定义本身,尤其是处理环境的能力便包括了处理人际环境的社会智力。他认为所谓社会智力只是将一般智慧应用在社会情境而已。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的“图书整理测验”项目便是测量受试者是否能了解并有效地处理书籍中所描述的人文情境。韦氏当时便自称这个分量表就是测量桑代克所谓的社会智力的测验。后来,当基尔福特提出“智力结构”概念时,它包括了所有前人测量到的智力,不过他将社会智力这个名称改为“活动智力”,这种智力就是处理有关他人的注意、知觉、思想、愿望、感觉、心情、情绪、意愿、他人以及自己的行动等行为信息的能力。
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
一、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意义
1.有利于保证教育质量。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把控者,其必须要保证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确保幼儿教育活动的有序展开,并能够在幼儿教育活动过程中,合理的处理各种问题,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学到知识,以确保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表现会对幼儿的智力开发、习惯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教师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给带学生一种积极的感染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思维训练、语言表达、行为习惯上有所提升,提高教育效果。消极的情绪则会对幼儿的行为产生负面干扰、抑制,为幼儿心理带来消极变化,进而影响教育效果。所以说,教师对自己的情绪管理会影响教学质量效果。
2.有利于幼师实现自身进步。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引导者,其在教学过程中既负责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同时也关系着自己的学习问题。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要具有幼儿为本的工作理念,并且能够在工作中遵循幼儿心理发展需求和生理发展规律,才能确保自己教育行为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都不具备上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在工作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自我学习,以保证自身素质的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集中精神开展活动,这样更容易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育活动当中的优势与不足,为教师教育行为的进步与提升提供支持。
3.有利于幼儿园长远发展。幼师作为幼儿教育的直接行为者,他们是构成幼儿园的组要元素。幼儿园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保证自身幼教水平和管理能力,而幼师作为幼儿园幼教水平的直接表现,他们的个人素质与幼儿教育能力会对幼儿园的综合实力产生直接影响。幼师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让自己在工作过程中,调动起自己的积极性,激发出自己的教育热情,增强主人翁意识,愿意为幼儿园的发展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为幼儿园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支持,也为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二、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方法
为了能够提升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开展相应的工作:
情绪智力的探究论文
摘要:情绪智力研究是针对传统智力研究不足提出的。本文对已有的情绪智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综述了情绪智力的概念、理论、结构、研究方法及测量,提出了情绪智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情绪智力研究可能会呈现的趋势。
关键词: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理论;学院派;实务派;研究方法
一、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及探讨
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这个词是德国人BarbaraLeuner(1966)首先提出的[1]。1986年柏尼(W.P.Payne)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确探讨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2]。而将情绪智力作为理论概念正式提出的却是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P.Salovey)和新罕布尔大学的梅耶(J.Mayer),1989--1990年,他们连续发表两篇学术论文,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将情绪智力定义为:“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3]。在他们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之后,围绕情绪智力概念的讨论日渐激烈,其中最出名的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Goleman,他于1995年在《情绪智力: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此外,与现在的情绪智力相提并论的情商(emotionalquotient,EQ)概念则是由巴昂于1988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创的[4]。2000年,他主编了《情绪智力手册》(theHandbookofEmotionalIntelligence),全面介绍了情绪智力的研究情况,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它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5]。
自从情绪智力于1996年传入中国以来,学者们纷纷给情绪智力下定义,如许远理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感知与体验、描述与评价、调节与控制内省情绪、人际情绪、生态情绪的能力”[6]。陈家耀则进一步提出用情志力一词来概括有关情绪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支持、导向和动力作用等心理活动。情志力的内涵是意向,其外延,从成分来说有情绪、意志和个性[7]。徐小燕、张进辅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它们又分为若干次级因素成分”[8]。这些概念均从不同的维度对情绪智力做了概括,但现存的问题是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与对情绪智力在国外的术语“emotionalIntelligence”中emotion一词到底该如何理解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与对其外延和内涵的恰当界定联系紧密。因此,如何给情绪智力一个恰倒好处的概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二、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教师的情绪探究论文
[摘要]在已有的教学公平研究中,教师情绪基本是“不在场”的,具体表现为“漠视”教师情绪和“敌视”教师情绪两种态度。然而。教师情绪既不能归为“虚无”,也无法彻底“拒斥”。面对这样的情形,“正视”教师情绪理应成为教学公平研究的应有取向。这一取向要求我们正面对待教师情绪,在关注教师情绪“阻碍”教学公平的同时,看到教师情绪也是教学公平的“促进者”。而且,这一取向要求我们正面对待教师情绪并正确引导教师情绪。
[关键词]教师情绪;教学公平;研究取向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永恒的理想。一般来说,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围绕“起点”和“结果”公平进行研究。近年来,人们发现教育“过程”公平不能被忽视,开始将视野投向学校与课堂教学,研究其中涉及的公平问题。然而,当前研究重在揭示教学公平的理想图景和提出促进教学公平的多种策略。这种的取向解决的是教师“知不知”什么样的教学是公平的、“会不会”使用相应的策略保证教学公平的问题。至于教师“愿不愿”使用相应策略去实现教学公平,却被长久地“悬置”甚至“遮蔽”起来。而“愿不愿”归根结底是一个“情绪”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公平的实现。鉴于此,本文拟在清理、反思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阐明“正视”教师情绪是教学公平研究的应有取向。
一、已有态度:“漠视”和“敌视”教师情绪
在已有的教学公平研究中,教师情绪基本是“不在场”的。这又具体表现为“漠视”教师情绪和“敌视”教师情绪两种态度。
(一)一种疏离的倾向:“漠视”教师情绪
作文情绪管理论文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是,当前学生中却普遍存在一种对作文畏惧厌烦,甚至是排斥的消极情绪,我们姑且称之为作文情绪障碍。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减小坡度,逐步提高
作文作为一项综合性创造活动,它的提高需要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去攀登作文高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减小坡度,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
1、从仿到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写下水文,正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模仿对象。而实际上,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学生很好的模仿例文。义务教材第五册《秋白梨》一文,介绍了秋白梨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针对秋白梨的生长过程和柑橘的生长过程颇为相似,鼓励学生模仿课文,写一篇介绍家乡特产----柑橘的作文。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高。模仿,带学生走出了无语可写的困境。
2、逐项达标不同的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错别字教多,有的学生标点使用不当,有的学生中心不够明确,有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欠佳----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为他们制订不同的达标要求。尤其是一些作文水平欠佳的学生,要使他们的作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采用逐项达标法,制订一系列的达标要求,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争取达到某一项要求。这样,易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作文自信心。
二、注重实用,表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