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权益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5 14:14: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青少年权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青少年权益

消保委分会维护青少年权益情况汇报

消委会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的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一直以来,我分会十分重视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自身自身队伍建设,为此,我们要求从事协会工作的人员不仅应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较强的业务素质,同时还应当具有语言亲和力,与人勾通的语言技巧。在维权工作中以预防侵权行为发生为最大追求;在对待投诉上要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对消费者要充满同情心、耐心和爱心,只有这样,才能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到实处。特别是针对青少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自我保护意识、消费常识、辩别能力等相对较弱,特别在消费过程中,经常受到商家的不平等待遇。因此,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消费维权意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分会长期以来做了大量扎实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就要不断提升其科学消费水平,让每一位青少年都成长为“王海”式的英雄,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就要严惩各种消费侵权行为,让他们从小便崇尚正义、知晓公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就要加大执法力度,清理整顿黄、毒、赌、迷等不法行为,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一片洁净的环境。

二、完善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服务于维权工作

分会为了进一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在县局的支持下,我分会近年来按照“政府引导、行业自律、社会参与、行政监督”的要求,充分整合分散在工商、质监、农业、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各职能部门的基层监管网络资源,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利用,有效发挥基层消费维权网络的功能,不断推进“消费维权进学校”。目前,已在辖区__个学校设立了消费维权联络点。聘请学校后勤主任为联络点义务联络员,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消费维权的力度。同时对聘请的义务联络员实施分级培训,以《消法》等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商品“三包”规定、常用商品鉴别知识和联络站(点)工作职责,以及受理咨询投诉的原则、程序、方法、技巧等为主要内容,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采取集中培训、巡回辅导、网上课堂、经验交流、案例分析、以会代训、下发材料和现场帮教等形式,确保培训效果。具体做法是:一是统一制作悬挂联络站牌匾,统一发放联络员证书和《实用手册》,统一工作职责制度上墙,统一规范使用消费争议调解法律文书,统一消费争议调解登记台帐等“五统一”来规范维权网络运作;同时将县消委、各分会、消费维权联络站(点)的投诉和联系电话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予以公布,开通信息报送和消费争议投诉的绿色通道,并将辖区消费维权网络成员(包括监督员)名单及联系地址和电话统一进行汇编成册,将《联系手册》发放到每个联络员手中,以便联络员的交流和沟通;二是不定期的开展对联络员的业务知识培训,通过举办《消法》培训班、消费争议调解方法讲座、印发《消费维权联络员实用手册》和《歧坪消费指南》等《消法》及相关知识的学习资料,并出资为他们订阅《中国消费者》杂志等方式,达到促进消费维权网络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的提高和消费知识的拓展以及实际工作技能的提升;三是向社会公布“三网”联络站(点)联系电话,方便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消费者咨询和投诉。

三、采取多种方式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维权意识

查看全文

小议青少年权益的宪法保护

本文作者:卢雍政工作单位:武汉大学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然而,我国青少年权益保护的现状仍不容乐观,权益保护机制还存在很多不足,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其中侵犯青少年的宪法权利的现象尤为突出而且危害严重。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同时关闭了多所城市“打工子女学校”,让数以万计的进城务工者的子女无法就学,实际上剥夺了这些青少年的受教育权。这与现代宪法的基本理念相悖,而剥夺这些青少年的受教育权不仅不利于社会稳定,也将造成这些孩子未来发展的障碍。又如,目前的城乡鸿沟已经造成了城市青少年和农村青少年的人生发展的巨大差距,这其实是机会不平等的表现,与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相悖。此外,当下我国的青少年权益保护从宪法中能够获得的资源也相当有限。在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背景下,从宪法的视角关怀青少年权益保护,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是回应现实困难的需要。本文将立足于我国的宪法规范和现实,分析青少年权益的宪法保护的理论问题,包括青少年权益的宪法保护的依据、内容、路径和具体的制度安排。本文认为,青少年权益的宪法保护受到了宪法特性的影响,宪法上的基本权利条款、国策条款、有关国际义务的规定、宪法原则和精神都是青少年权益的宪法保护的依据。依据宪法建立起的国家机关间的协调机制、权力监督机制也是青少年权益保护的重要途径。实践中,充分发挥宪法监督制度、控制立法不作为和让青少年权益入宪等的作用,能够有力促进青少年权益的宪法保护。

一以“基本权利—国家义务”为核心的宪法保护模式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具有不同于一般法律的特点。这也是青少年的宪法保护与一般法律保护不同的基础。宪法首先是高级法(higherlaw),它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现代宪法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就是美国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Mar-buryv.Madison)。马歇尔大法官指出,违反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法律。这成为违宪审查的基本前提之一。其次,宪法的内容关涉到了人的基本生活,是人之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的集中体现。同时,宪法还规定了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和准则。再次,宪法关涉到每一个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即体现为“无所不在的宪法”[1]30,能够内化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宪法保护实际上是国家依据宪法的规定而对宪法权利主体的保护。宪法保护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或对象则是人(公民),它与宪法的特性紧密相连,而宪法的特性也大致确定了宪法保护的内容、形式、途径和制度。就青少年而言,宪法保护实际上是“一般保护”和“特殊保护”的结合。“一般保护”是指宪法的规定对其而言都是有效力的,而“特殊保护”则是指宪法关于青少年的特殊规定而具有的特殊保护的意义。宪法保护的对象恰是宪法权利的主体,基本权利条款是宪法保护的主要依据。基本权利是现代宪法的重要内容,也是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基本法》将基本权利条款直接置于最前面,也反映了基本权利在宪法中的重要地位。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2]308-309。基本权利是人权在宪法文本上的体现或反映,表征的是宪法对人之为人的必不可少的权利的认可和保障。与一般权利相比,基本权利不仅具有基本性、重要性,它还获得了宪法的确认,具有最高的效力[3]122。基本权利的内容和体系比较庞大,它包括了自由权、社会权、平等权和政治权等类型。对基本权利的理论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在我国,由于受到了“权利义务是对立统一的”论断的影响,学界一直认为基本权利的对应面是基本义务,并将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作为宪法学研究的一对基本范畴[4]。这种论断无疑具有其合理性。事实上,就基本权利主体而言,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都是他们在国家和宪法中的地位的体现。从宪法学研究的角度看,基本权利与国家义务的对立更有意义。基本权利的潜在对立面实际上是国家义务,公民实现基本权利要求国家履行其义务。所谓基本权利的国家义务,简单地说,就是基本权利作为客观法所具有的拘束国家权力的效力。因为权利的存在创设了国家义务,基本权利国家义务的存在正是权利需要被满足的必然逻辑;作为客观规范或客观价值秩序的基本权利理论为宪法权利国家义务的存在提供了宪法哲学基础[5]。国家义务与基本权利的功能是分不开的,它们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国家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因此,宪法明确规定的或者模糊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国家义务也是宪法保护的主要依据。“基本权利—国家义务”对应反映的是“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宪法关系的基础与核心。“国家—公民”的二元对立是宪法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6]139。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宪法关系的基础实际上是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古典宪政理论认为,人们通过结成社会契约,让渡自己的权利以形成国家和国家权力。因此,国家权力的来源应该被认为是个人权利,这不仅揭示了权力的来源及其合法性,也表明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其次,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青少年的宪法保护体现的是国家不侵犯青少年的基本权利、国家保障青少年权利的实现、国家为青少年权利的实现提供积极条件等。从“基本权利—国家义务”对应的视角出发,青少年的宪法保护的具体形式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宪法为青少年提供了防范公权力侵犯的依据和条件,这主要表现在青少年享有的基本权利所具有的防御功能上。其二,国家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保护,体现为国家通过履行积极义务以实现青少年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青少年的社会基本权利、基本权利产生的制度性保障和宪法上有关青少年的国策的规定等都体现了这种“积极的保护”。例如,青少年的社会基本权利所要求的国家给付义务,就要求国家以积极作为的方式为公民提供某种利益的义务,给付的内容可以是物质性的利益,可以是法律程序,也可以是服务行为[7]。基本权利规范给青少年权益保护提供了依据,也形成了青少年权益保护中的“客观价值秩序”。例如,当青少年受到来自私人主体的侵害时,宪法亦能发挥作用,此即基本权利规范的国家保护义务。其三,宪法业已形成的制度,实际上也是宪法保护青少年权益的机制,例如依据宪法形成的国家机关间的协调机制、权力监督机制等。

二青少年权益宪法保护的依据和内容

(一)基本权利条款及其对应的国家义务基本权利条款是青少年权益宪法保护的主要依据,也体现了宪法保护青少年的主要内容。除极个别针对其他特殊主体的条款,对青少年而言,基本权利条款都可以视为宪法保护他们权益的依据。同时,宪法也在基本权利部分明确提到了作为特殊主体的青少年的特别权利,这也构成了宪法“特别保护”青少年的内容。限于篇幅,本部分仅择要者论述之。自由权。自由权是防范国家干预的基本权利,它包括了人身自由、精神自由、经济自由。对青少年自由权的保护需要关注青少年的人身自由和精神自由。首先,保护青少年的人身自由尤其需要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权利和自由选择权利,国家应当积极履行保护义务,这是宪法对国家义务的新要求。青少年尤其是少年容易受到家长、老师的体罚和变相体罚,这种侵害青少年身体健康的行为应当受到限制。此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的风险。青少年需要得到更加严密和完善的保护,例如可以禁止在学校附近建设可能危害到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工农业设施等。另外,青少年尤其是成年青年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应该得到重视和保护。尊重他们的意志将是他们人生的重要保障。其次,对青少年精神自由的保护需要重点关注他们的思想自由。思想的不受禁锢是人的发展的基础。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思维活跃,而且十分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和新事物。保护青少年的思想自由,宽容对待青少年,既是出于对思想自由的尊重,也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保护。受教育权。对青少年群体而言,受教育权是较为迫切的要求得到国家关注、保障和投入的基本权利。这是因为大多数青少年正处在接受教育的阶段,其跨度包括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学(中专)、大学(大专)以及研究生阶段。同时,未入学的青少年在其人生的起步阶段,也需要重视其受教育权的保护,而免遭辍学的威胁。作为一种社会基本权利,国家需要履行一定的义务来保护青少年受教育权的实现,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应当提供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教育设施,改善师资条件,根据青少年的具体情况发展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现阶段则应当坚持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制和方针。劳动权。劳动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劳动权指就业权,即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参加社会劳动和按劳动取得报酬的权利;广义的劳动权包括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休息权、劳动过程中的平等保护等[8]210-211。我国宪法第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条都可以视作是有关劳动权的规定,它表明我国实际上采取了广义劳动权的概念。对大多数青年而言,参加工作、参与劳动是他们生存、发展、走向和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保护青少年的劳动权要求国家履行的义务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国家必须保护不适宜工作的青少年的权益,尤其是要严防使用童工和不适宜工作的智障青年、残疾青年等情形,以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权利;另一方面,国家应当保证参加工作的青年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劳动报酬与休息权的实现,以及在劳动过程中的组织化的权利等。平等保护。平等是人类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价值追求之一。“为自由而战的重要目的就是实现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而不仅仅是财富的平等”[9]125。我国宪法在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规定的平等权的效力对象首先指向了国家权力,它要求公权力的节制行使,以避免造成不合理的差别待遇。对青少年而言,宪法的平等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平等保护将是他们取得与其他权利主体同等地位的保障,也是实现其他权利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宪法追求的是实质平等。处于社会弱势的残疾青少年、农村青少年,他们在社会地位、资源占有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受到了歧视,如何恢复他们的平等地位就是对国家提出的问题。政治和社会参与。参与是现代社会中公民享有的重要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和社会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创新社会管理也亟需公众的参与。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了“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还规定了公民享有一系列的基本权利。这些规定构成了青少年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宪法基础。保障和扩大青少年的政治和社会参与,是促进青少年自由、全面发展的表现,也将推动青少年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发挥青少年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生力军作用,是实现广大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体现了青少年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二)国策条款及其对应的国家义务“国策”条款(或称之为“基本国策”条款)是现代宪法的特征之一。本文所称的“基本国策”主要是指宪法中明确规定的可以指引国家发展的政策性条款。我国宪法中有大量的关于国策的规定,集中在宪法的总纲部分。关于青少年或者涉及到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国策条款,包括了宪法的第十九条:“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鼓励自学成才。”第二十条:“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第二十三条:“国家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各种专业人才,扩大知识分子的队伍,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二十四条:“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国策条款一般都指向国家,国家因此而负担了相应的义务,这也成为宪法保护的重要依据。但国策条款往往并不能直接适用,其内容也不能全面快速地施行,而是留给了国家机构较大的权力。这些条款在青少年权益的宪法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它们并非是立即奏效的,但它们表明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国家履行其义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引。(三)宪法精神与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和宪法原则也能够成为宪法保护的依据。就前者而言,宪法精神是一部宪法独特价值的体现,它占据了“观念宪法”的地位。作为宪法中独特又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指导全局,具有难以言尽的作用和魅力[3]79。这种抽象的乃至超验的观念宪法,能够对宪法的适用和社会主义宪政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权益的宪法保护也会受惠于此。就后者而言,宪法原则是宪法规范的组成部分,它同样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甚至部分宪法原则条款乃是宪法的核心部分而占据了宪法核心或者C•Schmitt所称的“宪章”的地位。我国宪法至少有“人民主权”、“人权保护”、“平等保护”、“法治”等几大原则,它们都是青少年权益的宪法保护的依据,其中“人权保护”和“平等保护”原则对青少年权益的宪法保护还具有直接意义。

查看全文

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改善

本文作者:宋慧宇工作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特殊之处在于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心理上正处于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应当全面、持久、深入地贯穿其成长过程中。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国家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必须要有切实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作为实施保障,在国家法律的框架内,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建立或创新具体法律制度将国家法律具体化,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门政府机构

我国缺乏一个统一、权威的机构来约束父母和监督监护人的行为。未成年人处于成长和学习阶段,缺乏独立性,其最常接触的就是家庭和学校,接受家长的监护和学校的管理。我们假定家庭和学校是以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为先,但是,一旦家庭和学校自身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就需要一个外部强力干预,以强制的手段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不受侵犯。目前,这些外部力量包括民政部门、共青团、居委会、社区、公检法机关等,但都不是未成年人保护专门机构,各地成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也仅仅是以上部门联合的松散机构。国家各行政机关有各自的执法职能,救助和帮教未成年人只能是辅助性的工作;社区服务是在政府倡导和组织下居民所进行的自助服务,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也只是提供一个环境依托和便利条件,而对未成年人权益全面、专业的保护力度远远不够。因此,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却非专业化反而使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缺乏高效、畅通的反映渠道和及时有效系统的求助机制。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类似香港社会福利署,作为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机构。其职能包括:(1)为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和未成年人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咨询;(2)将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方针、政策在本地区具体化;(3)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行政部门、社会团体、组织的工作指导协调机构;(4)关于未成年人重大事务的调查处理机构。这样,针对未成年人权益侵害尚未达到司法机关介入之前,就有一个专门机构管理未成年人权益的一般性工作,以及调查处理未成年人权益侵害案件,有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保护未成年受害人专门制度

未成年人在遇到不法侵害后,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危害。他们会因害怕或无知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忍辱含屈,有的甚至产生恶逆变,由原先的受害者转化成新的侵害者;或者长期不能从受侵害的阴影中走出来,对生活和学习有很大负面影响。保护未成年受害人专门制度就是对受到不法侵害的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尽量缓解其受到的生理及心理创伤,使其免于受到再次伤害。

查看全文

青少年权益工作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团的十六大提出:“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必须代表和维护好青少年的具体利益。”而共青团的权益工作,本质上是做青少年的工作,是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工作,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实际需求,从而帮助青少年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因此,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全区广大青少年群体的权益状况、权益维护途径,发挥共青团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更全面地推进全区青少年权益工作,昌平团区委结合实际,开展了本次青少年权益工作调研。

二、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对象主要涵盖了全区处于6~18岁年龄范围内的学生、农村青少年、城镇青少年、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四种群体。并以区域为标准,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全区一共抽出1700名青少年作为调研对象,派发有效问卷1700份,回收1655份,回收率达97.3%;其中有效问卷1645份,有效率达96.7%,达到了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

三、结果分析

青少年群体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有生和潜在力量,因此关注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不仅仅要关注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培养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更需要关注他们作为未来国家接班人和社会建设者的自主性、思想动态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权益及其保护状况。因此,本次调查主要关注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昌平区青少年权益意识,另一方面是青少年的权益保护需求。

查看全文

加强青少年权益工作的实施意见

加强青少年权益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局属二级单位团委:

青少年是油田的未来和希望,积极维护广大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共青团组织作为代表和维护广大青少年权益的主要社会职能部门,更应主动承担起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任,根据团省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前油田青少年权益工作的实际,为更好的开展油田今后的青少年权益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对油田青少年权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权益工作就是指共青团组织在法律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积极的代表和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服务。

(一)做好青少年权益工作是增强团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的迫切需要。共青团组织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团结和凝聚好青年群体是共青团组织作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条件。随着油田改革形势的发展,青年思想日趋多元化,青年成长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迫切需要共青团组织要高度重视青年的各种需求,充分行使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权益的职能,竭诚为青少年服务,从而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更好的团结带领青少年为油田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建功立业。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查看全文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要点

年我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的思路和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贴近需求,务求实效,高度关注青少年民生问题,充分发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大力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自护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全面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发展,为构建和谐平安镇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强化组织、队伍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夯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基础。

1、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大力推进社区青少年维权中心,青少年法制实践基地等维权工作的建设,由综治办和团委牵头,发挥关工委、工会、妇联、司法等部门的作用,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同时建立工作责任制度。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全面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队伍建设,壮大工作力量。加强维权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热心人士的作用,提高青少年事务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3、加强考核监督,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工作范畴,深入调研,及时解决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着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查看全文

司法局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总结

近年来,市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青少年保护工作,积极为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搭建高效平台,提供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律师在法律援助中的主体作用,选派政治素质好、熟悉未成年人心理特征、业务能力强的律师承办青少年援助案件。采用“线上咨询”“坐堂问诊”“送法下乡”和“上门办理”等服务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纠纷化解和法律援助等公益法律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畅通维权渠道。将妇女、青少年、农民工、特困家庭等群体列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对低保、五保、重度残疾等特别困难群体,法律援助范围不作具体限制。对涉及未成年人维权案件,免于经济状况审查,为未成年人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公开办事程序、简便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提前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积极为未成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近三年来共办理未成年人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5件(2019年办理未成年人案件20件,其中刑事10件;2020年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共11件,其中刑事案件8件;今年以来办理未成年人案件4件,其中民事案件3件,刑事案件1件),接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二是落实普法责任,开展法治宣传。把青少年作为重点普法对象,今年联合教育局将在6月份举办全区中学生“我与民法典的故事”演讲比赛,现各校正在进行初赛。联合区关工委关注留守儿童,在青少年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学法热情。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作为重点普及的法律,丰富载体、活化形式,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实现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巩固青少年学法阵地,普遍建立青少年法治宣传栏、法治公园、法治教育基地、法律图书室等法治文化阵地,通过摆放法治类书籍报刊,为学生提供法治文化读物,丰富青少年学生的学法形式,增强法治观念。

三是加强教育监管,做好特殊人群管理。区司法局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严格管理,正确施教,引导其重塑人生。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报到宣告和日常教育管理,与成年人分开进行,吸收熟悉未年人身心特点的人员成立矫正小组,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对在校读书的矫正对象,尽量避免对其本人的就学、就业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对未年人的档案严格保密和管理,定期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思想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按照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通知要求,我区扎实推进安置帮教“双新”工作,多措并举,强化措施,帮助帮教对象克服困难,重新走向社会。一是加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核查与服务。二是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衔接与管理。三是加强安置帮教档案规范与完善。

四是加强安置帮教工作的推进与落实。目前,我区安置帮教在册对象1065人,重点帮教对象0人,未成年安置帮教对象0人。区司法局还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摸排帮扶,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帮扶救助、走访疏导。

下一步,区司法局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推动青少年维权工作。

查看全文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共青团权益工作实现新发展

这次共青团权益工作会议,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共青团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当前青少年权益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研究适应社会发展和青少年群体变化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明确方向,理清思路,打好工作基础,推动共青团权益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局面。

刚才,六位同志从不同方面谈了各地推进共青团权益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听了很受启发,备感振奋。2007年是团的权益工作转型年,春华同志和团中央书记处对权益工作提出了“找方向、打基础”的要求,团的权益工作职能和思路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团中央权益部也由战线部门调整为综合部门。经过近一年的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我们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参与和推动有关青少年的立法和政策制定。各级团组织积极主动代表青少年的具体利益,在推动就业促进法、精神卫生法、农民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中发挥了作用;各地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施行为契机,积极推动当地有关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二是努力探索建立青少年诉求表达的长效机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少年面对面”活动,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青少年共同探讨成长发展的各类话题,引导青少年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利益诉求,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欢迎。三是扎实推进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在全国确定了41个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试点城市,有227个城市开通了12355热线,101个城市建成呼叫中心并投入使用。各类热线、呼叫中心、服务台全年共接受咨询658万多次,聘请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志愿者10597人,受理青少年个案约3.56万个。四是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各地不断拓宽创建范围和领域,细化标准,规范制度,开展督导考核,促使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及其创建单位进一步发挥作用。五是以实施“未成年人保护行动”为重点,整合行政和社会资源,大力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协助有关部门坚决扫除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丑恶现象,促进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六是大力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以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和“为了明天工程示范县市”为抓手,针对社区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未成年罪犯等重点群体和、不良读物与音像制品等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各级团干部特别是权益部门同志们的辛勤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权益事业发展的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共青团权益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团干部表示亲切的问候!

关于今年的工作,团中央权益部李小豹同志在会议期间还要做具体部署。这里,我着重就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共青团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共青团权益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抓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推动共青团权益工作实现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也为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少年权益工作指明了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青少年权益工作的重要性,围绕履行好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思考和把握共青团权益事业发展的大局,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青少年权益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开创团的权益事业发展新局面。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团的权益工作。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共青团的权益事业,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实际需求,从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从而推进各项工作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开始,切实做到情为青年所系。青少年群体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我们不能把青少年作为一个虚化的概念,否则,我们所做的工作,绝大多数青年感觉不到、认同不了,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工作中的体现,也是系统论的体现。要把共青团的权益工作按照一项事业来推进,进一步明确青少年权益工作不仅是权益部门的工作内容,而是团的各条战线共同的工作。团的各个部门要把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作为自己部门工作的应有之义,通过“青少年维权工程”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协同配合机制,共同推动共青团权益事业实现长远发展。

查看全文

在全国青少年维权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青少年维权工程”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总书记今年3月7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会、共青团、青联和妇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方向,统一思想,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少年权益工作。

团中央书记处对青少年权益工作高度重视。今年1月,团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研究调整、充实和加强共青团权益工作,明确提出全团要把权益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这项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调研,我们感到,虽然大家认识到权益工作越来越重要,但对于如何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青少年权益工作,怎样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推进青少年权益工作等问题,认识得还不十分清楚,理解得还不十分全面,一些同志还没有跳出原有的认识来重新审视和谋划共青团的权益工作。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通过与大家的共同交流、讨论,进一步提高认识,梳理思路,把握重点,不断开创共青团权益工作新局面,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

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就推进青少年权益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把握机遇,充分认识做好青少年权益工作的重要意义

1.维护青少年具体利益是党对共青团组织的一贯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和支持共青团组织开展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1950年,党中央在《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定》中指出:“共青团应在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基础上,经常地注意和努力为青年的特殊利益与切身需要服务。”此后,党中央在一系列文件和指示中强调和要求共青团发挥好这方面的作用。今年3月7日,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会、共青团、青联和妇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要求工会、共青团、妇联要“充分发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积极开展维护群众权益工作,毫不妥协地同侵犯群众合法权益行为作斗争”。同志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群众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组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2.加强青少年权益工作是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从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属性看,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能不能做到为党凝聚尽可能多的力量,登高一呼有多少青年能响应,我们工作真正的覆盖面有多大?团的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轰轰烈烈的活动上,而是要体现在发挥作用上,体现在对青年产生的实际影响力上。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体现在共青团组织真正代表和维护青少年的具体利益和合法权益的工作中。这是共青团的基本职能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实现好、发展好这项职能,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好、发展好共青团的其他职能。否则,我们一头与党政联系得很紧,另一头却和青年离得很远,怎么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当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当好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如果我们不清晰,不重视,就会出现有的同志讲的“不担心团不跟党走,就担心青年不跟团走”问题。

查看全文

青少年法律支援工作站制度

一、服务宗旨: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营造保护青少年的社会氛围,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

二、工作职责

1、受理有关青少年侵权投诉,提供热线咨询、专业律师面询等服务;

2、为侵青少年权益的有影响力的重大个案提供法律服务及其他形式的相关社会救助服务;

3、呼吁社会关注、推动有关部门解决侵青少年权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查看全文